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方法

科技创新的方法

科技创新的方法

科技创新的方法范文第1篇

1)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不够强。通过对近200名山西农业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74.2%的学生有参与科技创新的想法,20.0%的学生缺乏科技创新的热情,究其原因:一是对科学精神的缺失。一般大学生在通过电视、网络等手段获取信息过程中,除了时事政治外更喜欢消遣娱乐类信息,对科学知识类关注不足,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考研、考证书的支点是生存需要而不是科学兴趣,真正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很少。二是对科技创新活动认识不足。调查中,19.4%的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存在偏见,认为大学生搞科技创新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与基础学习不能均衡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对科技创新活动兴趣不高。就山西农业大学连续三年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的情况来说,2012年申报104项,立项44项,参与人数500人次;2013年申报240项,立项73项,参与人数962人次;2014年申报244项,立项72项,参与人数964人次,申报数、立项数和参与人数虽然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山西农业大学的学生总人数来说参与率、普及度不够高[3]。2)教师指导力度不够大。教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主导性的重要作用,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保障。通过分析山西农业大学现状,笔者认为:第一,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等学院的生师比甚至在30以上,很多指导教师单说平时上课就已力不从心,再加上还有自己的科研任务,很难有多余精力去指导学生认真完成科技创新项目。第二,部分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够,在对学生的指导上都是突击指导,效果很不理想。第三,科技创新指导往往存在扎堆现象。很多院系威望较高的教师往往负责多个科技创新项目,而其余一些教师甚至没有项目可以指导,这样不仅使这些威望较高的教师不能高效指导科技创新项目,而且造成指导教师师资力量的浪费。3)科技创新活动运行体系不够优。虽然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已逐步形成学科、专业配置合理、组织及管理机制科学的科技创新体系,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高校科技创新体制体系仍然不完善[4]。首先是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在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中,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常常由多个部门分别负责,存在部门间配合不力的现象[1]。山西农业大学在2013年已通过了《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人事、教务、科技、计财、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领导组,组织协调项目的开展和实施,但实际过程中,部门间相互推诿、协调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其次是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我国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起步晚,虽然一些高校很早就开始了综合测评制度的改革探索,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和制度,但是人才测评方式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单一、不全面,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并不科学。再次是结题审核机制和推广体系不健全。在每年的科技创新项目结题过程中,缺少合适的审核机制和推广体系,结题率、结题质量并不理想。据统计,山西农业大学2011—2013年连续3年的省级重点和一般性科技创新项目共73项,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只有3项,发表率不足5%,科技创新项目应用、推广,申请专利的几乎为零。4)学校支持力度不够大。由于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质,并且开放实验室,这就势必会耗费学校大量的物资资源,对于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就山西省内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势而言,只有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发展形势良好,拥有211工程专项经费和一省一校工程专项支持,学校划出更多经费支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而在其他大学中开展此项活动则较为缓慢。此外,在一些高等院校中又出现重视重点学科、王牌专业,忽视弱势专业的现象。这些因素导致很多科技创新项目因缺少资金和物质支持,畸形发展,无法较好地完成。山西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诸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是因为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项目成果、普及人数等方面仍然存在严重不足。

2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性的方法

针对制约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性的因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来不断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的积极性。1)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意识,既关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又关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只有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对伪科学缺乏鉴别力,对科技创新缺少兴趣的现实,从培育科学精神、提高思想认识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力度。一是从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入手,改革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培育科学精神[1]。二是从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入手,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宣传教育活动,在宣教活动中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三是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入手,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此外还需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将专业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深入社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5]。2)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学校要在师资力量上下工夫,减轻教师授课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精力参与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其次要提高教师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把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与评优评先、职称晋级挂钩,对指导教师进行一定的课时补贴。三是严格科技创新项目指导教师的审核工作,使每位教师最多指导两个项目,杜绝扎堆现象,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指导科技创新项目。3)进一步抓好制度体系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应在加强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建设上做大文章,确保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进。第一,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列出责任清单,规范部门职责,强化配合意识,加强沟通交流,各司其职,杜绝模糊地带,消除责任“真空”。第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单一的人才评价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支撑。学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克服高校传统评价存在的指标模糊、内容片面、方法单一的弊端,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发掘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从知识、能力、素质、创新等方面,全方位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出科学评价。“评优”“评奖学金”“研究生推免”等高校人才评价机制要修改完善。如让科技创新项目完成较好、但考试成绩并不十分突出的学生,也能在学校得到较高评价。第三,健全结题审核机制和推广体系。首先,严格科技创新结题要求,并量化具体标准,例如就的期刊进行审核,对于质量差的坚决不予结题,追缴经费并减少所在学院科技创新立项的名额,对于高质量成果给予资金等各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其次,聘请有关专业教师和企业家组织审查学生科技创新结题工作,并对项目的后期应用和推广予以指导和帮助。再次,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把学生的科研成果推广出去。4)进一步增加资金物质投入。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性,必须在资金物资方面认真规划、加大投入才能真正有效地得以解决。一是合理安排和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经费,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更多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同时从经费等方面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二是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将实验室作为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和基地,让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同学在实验室更多地接触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创新的实践能力。三是针对山西农业大学的特点,提供更多的实验田和实验作物供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3结束语

科技创新的方法范文第2篇

田合超(1982-),男,讲师,硕士,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团学工作。

摘 要:随着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需求的已经不再是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也逐渐成为考量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重要指标,同时,当代大学生取向日趋多元化,创新思维活跃,原有的课本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制造出12000米的深井钻机,更实现了“嫦娥奔月”的伟大壮举,但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质量普遍不高,实际应用价值较低,成果产出孵化程度也比较差,这也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软肋。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质量不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可行性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方法途径

引言

当代大学生群体年龄构成中,90后大学生已成为其中的主力军。针对90后大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培养需求多元化、思维异常活跃的特性,单一的课堂书本教育已缺乏吸引力,这个群体更多的追求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勇于尝试,乐于在动手过程中动脑,将课堂知识融合在实践操作中去巩固和加深。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给予当代大学生很好的动手动脑的条件和基础,如何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全面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质量,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积极探索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质量不高原因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质量难以保证,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教育和过程优化中出现了较多被忽略的问题和因素,而这些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和因素又恰恰是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方面。

1、部分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政策上欠缺,科技创新培养体系不健全

当今,部分高校尤其是文科类院校对于科技创新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缺乏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其对于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雷声大,雨点小”,既没有科技创新政策的支撑,更没有健全的科技创新培养体系,大学生科技创新成为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可看不可做。

2、院系之间交流合作欠缺,难以做到点面结合,难以有效整合学生科技创新资源

高校内部院系较多,各个院系也具有其办学发展的优势力量。各个院系都具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同时具备专业内优质的师资、独有的实验室设备及丰富的学生创新思路。单一院系科技创新的基础无论多么厚实和牢固都不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只有注意加强院系间的交流协作,共享优质资源,加强名师的指导,开拓学生的思维及视野,才能形成点面的结合。创新面的扩大推动了创新点质量的提高,创新点质量的提高带动了创新面的扩大。

3、第一课堂给予大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课堂依然采用的是一种知识灌输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90后的大学生在结束了高中的繁重学习任务之后已经越来越厌倦这种教学方式,甚至个别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课堂厌倦症,旷课、逃课的学生不在少数。有的教师仅仅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恹恹欲睡,师生互动少,课堂沉闷,学生也只是机械性的做笔记,如此教学谈何启迪学生思维的发散?陈旧的第一课堂教学模式是导致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淡薄,主动性不强的重要原因。

4、学生科技创新师资匮乏,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

目前,部分高校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不太重视,积极性不高,部分指导教师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没有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创新目标不明确,项目实际应用价值不高,项目中断现象比较严重,这也严重打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消耗殆尽。

5、学生科技创新目标缺乏“自下而上”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较少,科技创新活动基本依托国家、省市或学校举办的各类科技活动和竞赛,学生更多的时候是接到通知,然后参加此类竞赛活动,依据竞赛活动的内容和主题进行相关方面的准备。在这个环节过程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流程完全变成了“由上到下”的被动式参赛,参赛内容固化,作品无新意,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与自主动手的意识。

6、实验室开放程度低,设备利用度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实验室对大学生的开放程度比较低,设备利用度不够。尤其是周六、周日、假期或晚上等时间,实验室大门紧锁,很多设备闲置,这样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实验设备的利用度不够,学生动手实践的空间不足。这种现象造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如设备精密度高易损坏、师资不好调配、学生安全等。

7、团队组建模式单一,人员流动性较大,项目断层现象严重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组建的过程中,单一的依靠本专业、本年级同学进行组队的现象比较多,而一个项目的完成所需的知识是全方位的,知识涉及面也比较广,项目也不单单是一年或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项目的再优化也需要较长的后期完善过程,在此过程若有学生毕业,项目的延续及再优化就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

8、科技创新资金来源困难,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或者院系很难有效的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资金的来源,即使是获得了科技创新资金的支持,也难以实现资金持续的常态化配置,资金短缺致使场地和实验设备得不到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阵地的缺失及科技氛围的冷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

9、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为社会财富效率低

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较多,其中不乏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高质量成果。但因为实用价值、转化渠道等诸多方面因素制约,高校不得不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止步于竞赛获奖,止步于专利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成为一种摆设,极大了浪费了创新资源。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将其成功的孵化为社会财富才可能发挥科技创新便民强国的巨大作用。

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明确创新政策,强化落实,健全创新培养体系

大学生科技创新政策应从目标设置、组织流程、激励机制应等几个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明确和落实科技创新政策使得指导教师和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有章可循,以此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的发展。科技创新培养体系的逐步完善,应贯穿于四年大学学习生活,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同步进行。

2、加强院系科技创新交流,实现创新资源共享

各个院系之间应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强有效的沟通交流,优势互补,共享实验资源,加强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并安排专业教师队伍给予学生相关的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展现自我科技创新的优势力量。

3、注重第一课堂启发式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第二课堂的过程推动作用

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应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多注重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给学生留出较多的自主思考空间,同时要充分利用课内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学生第二课堂,要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竞赛活动,注重引导参加实践,将理论知识也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合理、高效过程教育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4、多方位解决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现状

首先,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导师制”,从模式和责任角度给予学生创新以优厚的创新师资力量;其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作为教师工作量来进行核算,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再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引入毕业论文,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和学生精力的投入。

5、落实实验室开放制度,合理调配实验师资,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

没有实验室教师的现场指导,实验室全面针对本科生开放目前来看基本不可能,实验仪器精密度,实验设备危险性都不容忽略。通过合理调配实验室教师师资,以确保实验室开放时有教师现场指导,实验质量和实验安全都可以得到保障。

6、多专业年级组队,保证项目质量和延续性

多专业的大学生组队使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层次全面化,创新思维多元化;同时高低年级混合组队有利于项目的稳定持续和再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持续再优化过程也是创新项目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7、依托院系,多渠道筹措大学生创新资金

首先,鼓励有条件的院系在经费上给予大学生科技创新支持;其次,多方联系友好合作单位或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引入企业资金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最后,有条件的院系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比较多,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以适当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来,这样既解决了经费问题,又提供给大学生充足的实践动手动脑的机会。

8、依托大学生科技节和学生社团,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院系可通过举办科技节相关活动,使广大学生成为既有科学理念又有科学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各院系根据自身特色,制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在“科技节”这个平台上,以普及性科技创新活动和高水平竞赛为牵引,以大学生创新基地为依托,以大学生科研立项为基础,以特色课程体系为核心,以优秀创新团队为骨干,努力打造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平台,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的条件,促进学生参与并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节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个月,内容丰富多彩,化工设计大赛、电子制作大赛、校园DV大赛、辩论赛、金工作品展、学生科技作品展、科技图片展、科普电影展以及科技知识讲座,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各学院科技节的特色项目,并为全国性的挑战杯大赛、智能汽车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做选拔,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科技创新热情。

9、找准创新方向,依托大学科技园、科技局、企业等方面,全力促成创新成果的孵化

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利用网络、书刊论文、教师和企业单位等资源多方查询,找准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依托高校的产学研机构(大学科技园)、单位和企业等主体,积极联系或邀请该部分主体来校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价值评估会”,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做出准确的社会应用价值评估,同时将有潜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推向市场。

综上,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质量的提高依赖于高校或院系的“产学研”优势,依赖于合理、高效地过程教育和过程优化,依赖于以创新为主线,创新点质量提高和创新面的扩大相互良性作用的“线点面”的结合。(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方法范文第3篇

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过程

按照波特的理论[1],产业竞争优势是指一国的特定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创造出比其它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它可以直接表现为该国的产品价格低于或质量优于其它国家的同类产品。产业竞争优势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表现出来,集中体现了企业竞争优势和代表了国家竞争优势。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科技创新、产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作者曾构建了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2],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演化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黄文青[3]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赵玉林,周珊珊等[4]基于新钻石模型对武汉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评价;王家庭[5]基于中国30省区的数据对科技创新、空间溢出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张赛飞,邓强等[6]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则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为研究视角,分析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一)从绝对指标上看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

1.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表现。

从1995-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及出口额等总量指标都逐步提高,分别从1995年的965.36亿元、937.09亿元、53.55万人和528.41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3 576.3亿元、23 227.6亿元、361.49万人和14 265.7亿元,增幅达20倍之多[7],这也反映了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在逐步形成和提升。见图1。

图1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表现

注: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2-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里面没有1996年和1997年的出口额数据

另一方面,1995-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从业人员、主营业务收入、企业数和出口额不仅绝对数量在增长,而且其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位居首位。其中,出口额更是一直占全国总出口额的1/3以上,当年价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几乎也是一直占全国的1/4以上。因此,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而且主要是规模优势。见图2。

图2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

2.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表现。

从当年价总产值和出口交货值两个方面分析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即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广东省及全国的发展情况。从当年价总产值看,1995-2011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1995年和1999年甚至超过了70%,因此,相对于其他四个高技术行业而言,其具有绝对的优势。其次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其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也在30%以上,2003年超过了40%,因此,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在广东省也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相反,1995年至2011年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在广东省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其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0.5%,另外,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占广东省的比重也不超过5%。见图3。

图3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5大细分行业总产值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比重

从出口额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在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中具有绝对优势,两者之和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95%以上;而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995-2011年三者比重加起来不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5%,具有相对劣势。见图4。

图4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5大细分行业出口额占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出口额的比重

(二)从相对指标上看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

为了更全面了解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情况,下面再从出口竞争力指数这个相对指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竞争能力的大小揭示了该产品所处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这里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on,TC)来衡量。贸易竞争力指数主要从产品的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产品竞争力的变化。

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公式为:

式中:TC为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Ve为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值;Vi为高技术产业的进口值。

通常,TC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在±l之间。当其值大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越强;小于0时,说明竞争力弱,指数越趋近于-1,其竞争力越弱。若TC≥0.8,则该产品具有很强竞争力;若0.5≤TC<0.8,则该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若0≤TC<0.5,则具有强竞争力;若TC=0,则该产品具有一般竞争力;若-0.5≤TC<0,则该产品具有低竞争力;-0.8

由于数据有限,本文只测算了2002-1010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见表1。

由表1可见,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只有2002年小于0,其余年份均是介于0和0.5之间,说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具有强出口竞争力。

另外,与其他省级区域对比可以看出,福建、江苏、天津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略强于广东省,福建省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最强。

二、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现状

科技创新就是基于科技的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它是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其越来越成为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增速明显

为促进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广东省经济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广东省不断提高对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力度。广东省R&D经费内部支出在1995年只有1.735 3亿元,而在2001年超过了50亿元,2005年超过了100亿元,2008年超过了200亿元,2011年则达到了将近481亿元。同时,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投入的新产品开发经费也是大幅度提高,由1995年的2.9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81.28亿元[7]。

相对而言,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是很大。而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分别为4.33亿元和1.21亿元,远低于2007年的22.54亿元和2.23亿元[7]。见图5。

图5 1995年至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情况

(二)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产出成绩斐然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专利申请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在2011年分别达到39 338项和45 172项,达到历史最高值。

同样,近几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出口额也得到大幅度提升。2011年的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7 408.07亿元和4 283.09亿元,也创下历史记录。见图6。

图6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项科技产出指标

三、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的测度

通过前述分析可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但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科技创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科技已成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而且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过劳动力和资本这两大传统要素。同样,本文认为科技创新在广东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过程中是内生变量,因此在建立模型时把其作为单独的变量考虑进去。

用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为解释变量,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取1995-2011年之间的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OLS法)进行回归分析。由于对各时间序列取对数后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对经济时间序列取对数后可以避免模型的异方差,因此对指标的原始数据都取其自然对数,建立双对数函数模型进行计量检验:

ln Y=c=a ln X(2)

式中:Y为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X为被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a=d(ln Y)/d(ln X) ,即为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所作的贡献。运用Eviews 7.0经济计量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回归模型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增长与其竞争优势的提升正相关。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每提高1%,就可以促使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提升0.661 7%。

(二)科技创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竞争优势的测度

采取上述同样的方法和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细分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

以Y表示被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总产值的增加;ci表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的常数;ai表示科技创新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竞争优势的贡献度;Xi表示解释变量广东省高技术产业i的R&D经费内部支出,建立双对数模型

式中:i=1,2,…,4。i=1时代表广东省医药制造业,i=2时代表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i=3时代表广东省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i=4时代表广东省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由于1995-2011年广东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数据不全,无法进行回归分析。所以,在此就不再计算科技创新对广东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贡献度。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加大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

从上述分析可知,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的增长与其竞争优势的提升呈正相关。虽然近些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总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其研发投入强度却不到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因此应不断提高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其竞争优势。

第二,提高研发投入产出水平,加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近些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出现下滑,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更多地用于了先进设备的引进,而这是不利于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因此应加强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工作。同时,也要加强研发投入经费的管理,提高发明专利授权数,因为这是研发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志。2009-2011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发明专利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分别是68.06%、72.77%和65.99%,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因此要继续保持这种优势,合理支配研发投入经费。

第三,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

虽然广东省是全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大省,拥有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拥有华为、中兴和腾讯等一大批创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但是其众多关键的技术和产品仍主要靠进口解决。在全球家电制造产业链上,广东省的家电产品也一直在中低端徘徊。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重点发展规模超千亿元的软件、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群。同时,也要大力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极具产业包容性的智能家电,实现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

[ [6] 波特 迈克尔.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768.

[2] 张倩男.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6):4348.

[3] 黄文青.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2941.

[4] 赵玉林,周珊珊,张倩男. 基于科技创新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8100.

[5] 王家庭.科技创新、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30省区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1):4954.

[6] 张赛飞,邓 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25130.

科技创新的方法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方案,研究和探索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提出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改革,以不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廊坊市拥有京津之间的区位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纽约科技大学校长张钟浚认为“大陆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中国学生存在的创新性不足,主要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可见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要从大学生抓起。

1.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廊坊,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使多媒体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市场前景辉煌。为全面了解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参照《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高职高专教育评估手册》、《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研究》等相关文件及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多媒体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适用岗位、人才缺口形成与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并附有两个开放题,给答题者反馈问题的空间。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廊坊市开办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高校的授课教师、学生及部分企业。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2.1%的教师及75.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专业应用教育亦已显得滞后,62%的教师认为多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尚有不足,6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45%的企业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学习与岗位衔接亦有一定差距,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35%的教师很少参加专业培训,31.2%的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42%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投入缺乏。

2.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研究

为加快科技进步和多媒体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上,应有长期的、战略性的眼光,应改变过去单一的结构,朝专业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按社会行业需求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情况设置相关实用的专业,以达到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基于廊坊市产业特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职业岗位群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面广告设计、印前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设计、室内装饰(展示)设计、网页与影视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等几个方面,故针对以上职业岗位设置如下专业:(1)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2)网页与影视设计专业。(3)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专业。(4)动画设计专业。(5)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力图让学生在有限的三年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合格的多媒体人才。

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研究

3.1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给学生以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可能。例如,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自成系列,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转贴于  3.2组织专业教师撰写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及实习实训教材。这样便于将教师平时对课程的积累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目前已经有基础课类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和专业类的《图形处理实训教程》已经应用于课堂教学,尚有《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实训教程正在编写中。

3.3改革评价体系。考核方法分成笔试和实践能力两种,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状况,检测教学的综合效果,并给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考试工作中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检测,应用过程评价,改革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机制。建立“课堂作业——章节作业——综合作业”的三段式过程评价体系。

3.4开展学生作品展示活动。以学生演讲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构思、技术应用及实现过程,再辅以教师讲评,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5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发展过程,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功能和它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多媒体技术,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对于低年级学生,注重多媒体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必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难度、不同内容的课程题目,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4.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的基本要求

4.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对于多媒体专业的基础课当前大部分计算机设备均可承担教学,但是近年来许多多媒体专业应用软件的功能不断提高,因此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法投入。

4.2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多媒体应用的日新月异,对高职学校多媒体专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师思想敏锐,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注意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要组织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软件。

4.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应该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地域特色,只有帮助企业做到人才本地化,促进毕业生顺利就近就业,专业的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基础。所以校企结合是多媒体专业教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因此,紧紧围绕促进应用和提高效率两个中心目的,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应用相结合,拟提出“以应用促教学”对策,这是将高职多媒体专业建设应用于区域经济的一次教育尝试性应用研究,也是全新视角下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的一个范例。

5.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注重创新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总之,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形成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多媒体专业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向军.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科技创新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依法治理 高校 科技创新 法律体系

高校科技创新要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真正担当起历史使命,就必须注重依法治理,树立治理也是科学,高效的治理出高水平、高科技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科技创新的法律保障不够。因此,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法律保障体系已是势在必行。

相关理论的基本内涵

根据世界一流高校成功的治理理论和经验,要使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斐然,必须坚持法治观念,使高校科技创新规范化、法治化,让法律成为最有效的治理依据。

所谓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公共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而高校治理则是运用科学的运行结构和过程,解决高校存在的潜在冲突,以构建良好的秩序,从而实现高校目标的制度安排。

依法治理,就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利益相关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优化、制衡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结构和过程的法律制度安排,它包括高校科技创新的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

科技创新,是指通过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因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在科技创新基本理论中,要弄清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科学创新是发现与揭示尚未被发现的自然与客观规律;而技术创新则是利用科学(自然规律)的新发明、新创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法律的保障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依法治理科技创新的力度不强,致使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已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瓶颈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必须走依法治理的道路,这是现代高校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依法治校原则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因而需要法律的保障。近年来,尽管陆续出台、修订了一些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形成了一定的科技创新法制框架,但就我国科技创新法律体系而言,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法律的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方面。

高校科技创新立法方面。首先,法律政策冲突失衡。在依法治理的框架内,作为基本的法治理论和原则,科技法律理应是科技政策的指导,科技政策应当是科技法律的补充和完善。然而在现有的科技政策中,有时却较少遵循法治原则,甚至超越科技法律所赋予的职权,为所欲为,导致科技法律与科技政策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其次,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差。我国有些科技法律的规定过于原则,这样可操作性就差,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依法治理就不理想。由于没有具体措施或实施细则不细,导致科技法律实施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大,自由裁量无限,不仅不能够较好的实现科技立法的目的,还容易导致科技法治秩序的混乱。

高校科技创新执法方面。首先,权责不明,救济乏力。高校科技创新执法涉及政府部门较多,这些部门往往在高校科技创新执法方面权责不清,各行其是。同时,我国的高校科技创新执法,也较少地为高校、师生及有关部门和人员设立有效的救济途径,造成当事人诉求无门,这往往会挫伤高校、师生甚至社会力量依法从事科技创新的信心和热情,致使政府、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力量等,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其次,部门权利为重,执法效率低下。我国不少的科技法律政策是部门制定的,由于部门立法制策,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特别注重本部门的权力和利益,忽略与其他部门的衔接互动,致使一些科技法律政策的颁布先天不足,执法过程中的矛盾不可避免。

高校科技创新监督方面。首先,监督依据空洞,监督空虚无力。由于科技创新法律对监督条款设定的模糊、空白,使得监督的法律依据空洞、不足。哪些部门拥有监督权,哪些人员拥有监督权,拥有哪些监督权,如何依据法律规定有效行使监督权都不清楚。对每一科技事项的全过程,从立项、研发、结题到成果转化,都监督空虚、没有力度。其次,监督职责不清,追究责任不力。由于对高校科技创新法律监督的依据空洞、监督权模糊、监督无力,造成了实施过程中监督责任的不落实。一旦出现问题,根本谈不上追究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责任,致使法律形同虚设。

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走依法治理的道路,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完善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法律的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建立积极的创新环境,以便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持。

健全高校科技创新的立法。健全的立法是良好执法的前提,是有效监督的保障。因此,对立法而言,要尽量地科学、专业,使立法具有合理内涵。高校科技创新立法的合理内涵是保证其高效实施的先决条件,这就决定了立法时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努力使其具有科学合理性。在立法中要更新观念,以促进科技进步、造福人类为目标,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提高立法效率;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相适应,将切实可行的、成熟的科技规章政策、法规及时上升为法律,以提高其阶位和保护强度,使之真正成为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要能充分调动政府、高校、师生、科研院所、企业、军队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

立法也应具有可操作性。高校科技创新法律的可操作性是保证其高效实施的内在要求。要使科技创新法律具有可操作性,就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树立科学的立法理念,根据高校的实际和司法实践的需要,尽可能地增强科技法律的可操作性,减少自由裁量的幅度;改变传统的立法模式,变主要由部门立法为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调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军队、司法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立法的科学性、专业性,增强其针对性;根据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可以选择有条件的高校,建立高校科技创新法律研究基地,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提高依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完善高校科技创新的执法。高校科技创新的执法,需要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支持,需要完善的相关制度予以配合。首先,要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遵循法治规律,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相互制衡的执法结构;要进行综合治理,捋顺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使科技创新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支持;要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地方政府谋划科技发展的积极性,鼓励地方政府加强与高校、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要构建有效救济机制。其次,要完善相关的制度。要建立科学的权责配置制度,既要科学界定政府各部门在科技创新中的权限和责任,又要合理地配置政府、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形成既互相配合又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要实行目标绩效管理制度,把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与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政绩挂钩;要勇于制度创新,积极探索高校理事会制度、教授治学制度;要完善规章制度,结合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实际,修正相关规章制度,使之形成既与我国科技总体改革相配套衔接,又与高校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完善科技规章制度。

加强高校科技创新的监督。依法监督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目标的重要手段,是高校科技创新法律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缺失有效的监督,使得监督成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急待解决。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不同组织部门、个人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监督权限和责任,这种规定应当程序清晰、职责明确、具体可行,使高校科技创新的内外部监督都能有效进行,形成合力。同时,要做好内部监督以及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高校师生、群团组织和职能部门的监督。在这些监督中,首先要真正落实法律、章程赋予教职工代表大会、监察、审计、学术委员会、工会等组织的监督权力。其次,要筑实监督的基础,充分发挥教授、学生在治校治学中的监督作用。外部监督主要包括立法部门、政府部门、社会等的监督。立法部门的监督主要是人大组织的对科技法律实施的执法检查;政府监督主要是财税、科技、教育、审计、金融等部门进行的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是社会大众、新闻媒体,对科技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的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