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人心得与体会

个人心得与体会

个人心得与体会

个人心得与体会范文第1篇

司汤达在写完《红与黑》后认为在五十年后才会有读者。我们读完后也禁不住问自己,我们是不是那少数的真正为自己而幸福的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与黑个人阅读心得体会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红与黑个人阅读心得体会1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搞性格。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

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于连为了博取大家用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在那段时期,他与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 望和野心。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表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红与黑个人阅读心得体会2斯汤达的《红与黑》是世界文学中非常耀眼的一部名著。我认为这部小说非常适合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读,因为其中就描写了一个资质很好、很聪明而又雄心勃勃的青年。不过小说并没有安排胜利大结局:主人公——于连在挣扎的过程中失败了。因为他反抗的是整个社会,他曾经要征服的社会,一个他既不属于也不被属于的社会。

我之所以喜欢于连,不仅是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和每一个没有被打击、侵蚀、腐辱的年轻人一样,有一颗激情跳动的心,也是因为他的聪明、好学,比其他人智慧,更是因为他的命运宿命似的让人感到无形的压力,似乎预示着某些东西。

他本来可以拥有所有的美德和幸福,但命运却不让他得到骄傲,他有勇气去征服,他有能力去赢得自己的辉煌,但他的出身以及所有人对他的恶意,还有这个社会所设下的大牢笼,使他的一切努力都变得十分艰难,因为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一群贪婪、无能、自私的`人手中。于连向往的幸福生活不可实现,使得他对整个社会不满。

他只是一个工人的儿子,然而就连他的家庭都不喜欢他。他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不属于那里,但现实没有给他机会。他的爱情也十分离奇,我无法说清楚,但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是:他的爱情是那样的热烈,他又是那样热爱生活。

于连的形象是法国当时社会千百万青年人的缩影,于连的奋斗与努力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它所揭示的有关那个挣扎的生命的故事,也许还会继续下去,只要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还存在……

请记住这个挣扎的人。

红与黑个人阅读心得体会3红与黑,两种色调相反、反差极强烈的色彩的并列,在1830年成为了司汤达一部小说的名字。自小说问世以来,书名一直是众多文学评论中必然提及的一笔,也不断地引领着读者反复玩味,乐此不疲,引发无尽的猜测和遐想。以两种色彩的对立作为小说标题似乎是司汤达的独特偏好,其另两部作品《红与绿》、《红与白》(原名《吕西安?娄凡》)莫不属于此类。书名乍一看觉其模糊晦涩,不可捉摸,然将全书反复咬嚼之后再细细体味,深觉这两种颜色确实浓缩了作品最精华的意义和价值。色彩的语言是无限丰富的,对美术有过专门研究并写出过《意大利绘画史》的司汤达想必深知这一点。

红与黑,其基本含义一般被认为分别代表了小说主人公于连的两条人生道路:投身于红色的军旅生涯在战场上建立光荣功勋和披上黑袍,去当教士。由这一基本喻义化出了诸多对假设:行伍与教士阶层,革命与反动,血与黑袍,激-情与死亡,可在红道和黑道上下注的赌,红黑相间的于连的勋章,……该如何解读这个书名?该如何去理解整部作品?又有否可能通过作品窥探到作者本人的种种?

红与黑,作为两种切实可感的色彩在整部小说中出现了多次,为思考这两种色彩的深层的象征意义和挖掘小说的主旨提供了基本信息。

红与黑,首先表现为军职和圣职的对立。于连生于拿破仑时代,呼吸过那个时代充满了刀光剑影和光荣功勋的空气,从少年时代起,就抱定了要出人头地的决心,做过无数英雄伟人的美梦,立志像拿破仑那样,凭借身佩的长剑摆脱卑微贫困的地位,年及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的将军。然而,正当他即将进入英姿勃发的年龄,时代风云变幻,拿破仑惨败于滑铁卢,被__了的波旁王朝实现复辟,平民青年通过个人才智而飞黄腾达的道路即被堵塞。于连是那一代人——今天被称作“世纪儿”们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梦想与追求,他们生不逢时的悲剧与幻灭失落,缪塞用诗意的语言作了精彩的概括和表述:

“忧愁的一代青年,当时就生活在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上,所有这些孩子都是那些以自己的热血洒遍大地的人们的骨肉,他们生于战火之中,而且也是为了战争而诞生,十五年中,他们梦想着莫斯科的皑皑白雪和金字塔那儿的阳光,他们头脑中装着整个世界,他们望着大地、天空、街道和大路,但如今全都空空如也,只有他们教区里教堂的钟声在远处回荡。人们则对他们说:‘去当神父,’当孩子们说到希望、爱情、权力、生活的时候,人们仍然对他们说:‘去当神父吧!’”

红与黑个人阅读心得体会4《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

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_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_,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

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红与黑个人阅读心得体会5司汤达的《红与黑》,写的是法国青年于连的故事。于连是一个有才华,有野心,有自尊,也有良心的人。许多评价把于连说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但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于连良心的一面。或者说忽略了站在故事背后的作者进行的精神思考。

于连确实是野心家。于连的野心膨胀过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线索。在德。雷纳尔放假,于连想:“我一定要在这个女人身上得手,”“那样如果有一天我发迹了,有人指责我赶过家庭教师这样下等的职业,我就可以告诉他,是爱情把我抛到这个职位上的。”但是于连也像一个哲学家,他思考人生,思考巴黎,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的是当像拿破仑般的英雄。

但他对德。雷纳尔夫人的爱,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不能不让人感到真情。作者的故事构造得极巧妙。当于连步上仕途时,他用尽心机去获取德。雷纳尔夫人的心,并想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可最后他才明白德。雷纳尔夫人是他的终生至爱。后来的玛蒂尔德小姐是在开始时主动追求于连的。但是又经过多次的反复,曾使于连感到神魂颠倒。当玛蒂尔德确认自己爱上于连的时候,于连在临死之前却说只有德。雷纳尔夫人才会真心待他的孩子。在于连的攀升过程也少不了这些女人们的帮助,可是在最后他的摔倒也是因为女人。作者在《红与黑》中塑造了于连,可是更塑造的于连背后的时代,在上层社会中,人人都重视荣誉,可是又过着奢侈的颓废的生活,青年们都缺乏勇气。社会的各种党派都在积极而又秘密的活动着。

在人物塑造的手段上,司汤达使用了超出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心理深度的挖掘。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并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与诗”。

个人心得与体会范文第2篇

一、一月份工作开展情况

一月是忙碌而又充实的,在社区书记的领导下,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日常政策咨询,证明办理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计生政策、低保办理、老年人体检、医保、社保等业务咨询服务共计20余次。为辖区居民办理居住证明14次。

(二)协助社区书记准备党建资料。积极准备党建资料,完善学习笔记。

(三)准备充分社区申请资料。

(四)整理辖区内14-28周岁青年资料,完成智慧团建系统录入工作。

(五)助力“创卫”工作。与志愿者一同入户发放创卫资料,宣传创卫精神。并联合志愿者队伍一同开展了北辰阳光卫生死角整治工作。

(六)与同事巡查沿街门店,询问肉类经营门店基本情况,填写肉制品生产加工摸排情况统计表。

(七)培训与学习。为配合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网格员正式上岗第一天开展了网格员培训工作,再一次强调了每个网格员的巡查范围,重点培训了巡查对象与责任以及巡查技巧与方法,使社区网格员明确了工作职责。集中学习知识,理解精神内涵。

(八)定期开展社区活动。一月份,在社区组织并开展了项有意义的社区活动:亲子烘焙活动 、“暖心姜茶”公益活动、为辖区孤老家庭送围巾。

二、工作体会和收获

在这两个月的工作中,我真切地感到,自己有幸在一个“团结、高效”的团队中,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尚有太多的缺点和不足,这就需要我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加快自己的成长步伐。

社区工作者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每个工作人员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大家要有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的意识。工作人员通过沟通与交流,与同事分享经验、获得支持,这在极大程度上有助于社区工作的顺利展开,社区工作需要这样一个支持系统。如同大家把我作为他们的支持一样,我也把他们作为我的支持。这种相互交织的支持系统,不断地推进我们的工作向前发展。 

个人心得与体会范文第3篇

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从解放思想开始的,是伴随着思想解放深化的。改革开放前20年,我国的政治运动不断,反右运动、、“十年”将政治斗争推向高峰。 “”结束后,又提出了“两个凡是”,即“凡是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给人们套上了新的精神枷锁。30年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把人们的思想从个人迷信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同志和思想,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果断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航程,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商品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使人们的思想从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开辟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道路,兴起了民营经济的浪潮。 1994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大大加快了步伐。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推动了改革的深化,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 30年的实践历程表明,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把人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过程。在解放思想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切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和教条出发;始终顺应时展的进步潮流,既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又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而不是盲目排外;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了时代潮流。党的十七大高度评价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向世界彰显了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比较严重。要解决新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

个人心得与体会范文第4篇

人类自我意识的获得有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过程。通过反省自身的心理活动,我们发现,个体产生自我意识的心理学前提是主体自身的某种需要,例如自我保护、自我显示、自我规划、自我满足等等。缺少这些基础,自我意识将无从产生。

自我意识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作为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独立地位的确认,是一种纯粹逻辑反省的结果。

自我意识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是人类个体在具体实践中对自身存在的确认。这种对自身存在的确认总是与具体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譬如说,一个人在回忆往事时,会产生“我变了”的类似感觉。在这里,变化了的并不是那个恒常感知客体的本体自我,而是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当主体对自身进行评价时,他总是倾向于把自我等同与自身的价值取向,并产生相应的情感。当一个人的需要、价值取向不能顺利实现时,他会产生“我失败了”的沮丧,当他的价值取向顺利实现后,他会有“我成功了”的愉悦。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个体的价值取向的状况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在宗法等级制的社会形态中,个体的需要、价值取向受到压抑,自我意识也就比较淡漠,而在社会流动性强的社会制度中,个体的价值取向得到发扬,自我意识也表现得较为强烈。

综上所述,个体的自我意识有两种形式。在具体的实践中,个体总是倾向于把自我意识等同于自身的价值取向。

二、自由,主体价值取向的顺利进行

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与探索与人类同样古老。在思想史上,关于自由的定义或认识无花八门。但他们大多从主体外部去考察人的自由,因而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自由始终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首先是一种发自于主体的心理体验,脱离主体的心理体验来谈论自由毫无意义可言。我们在前面把“自我”定义为主体诸多价值取向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自由定义为,自由是主体对自身价值取向得以顺利实现的一种心理体验。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并计划用行动来获得它后,如果这一行为得到顺利的实现,他会产生自由的感觉,如果这一行为被困难阻挡了,则产生不自由的感觉。

自由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与其它的心理现象一样,具有个体性,每个人的自由观都与他的自我价值取向相联系,即使在同一环境里,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自由感。只有在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的那些领域,他才可能有自由与否的心理体验。价值取向不同,所获得的自由感也不同。

三、自我与自由的动态关系

一个人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一个人的自由总是与他的实践领域(价值取向领域)相对称,并随着他的实践领域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一特定的领域中,个体的自由心境的获得可分为三个过程

(1)不自觉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人们还没有把认识和价值取向投入到这个领域,对这个领域里存在的必然性毫无知觉,因此,也就无所谓自由与不自由的心理体验。

(2)不自由状态当个体由于不断增长的需要把他的价值取向和认识活动投入到某一领域后,个体的这个领域里存在的必然性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它们,他对这个领域里的许多行动都有被束缚的感觉,也就是说,处处感到自我的需要和价值取向不能顺利实现,处处感到不自由。

(3)自由状态当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这一领域的规律之后,人们就把这些外在的必然性内化为自律的意志和意识,达到了相对自由的境界。

但是,人们在某一领域里获得了自由,并不意味着人们获得了绝对的、终极的自由。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价值取向随着需要和实践不断改变它的方向和层次。当人们在某一领域里获得了自由以后,他的价值取向又转到另一个方向,另一个层次,于是,他重新体会到不自由。只要一个的需要还在发展,他的价值取向就必然要把他拉向一个无法摆脱、没有穷尽的自由与不自由的搏斗。

从个体的心理体验上讲,这种自由与不自由的交替是一种心理上的回归。他的特点是个体已经获得的自由在以后的实践中并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心理体验,它只是转化为一种文化无意识的内容保留在人们的意识之中;与此相反,人们在新的领域内发现的不自由状态却可以给个体产生很深刻的心理体验。因此,这种自由与不自由的交替进展,可以称为心理上的轮回。

四、超越:自我的无价值取向

一些喜欢追求永恒和终极真理的哲学家所追求的是一种“绝对自由”。那么,他们如何获得“绝对自由”呢?

首先,他们要求“无欲”,个体应该取消任何价值取向,不再执著于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渴望,达到一种完全不自觉的“混沌”状态,个体不再是与环境相对立的存在,而与自然溶为一体。这时候,个体的自由不是通过对必然性的扬弃而获得,而是与自然直接观照,在这种观照中,个体可以朦胧地感受到一种绝对的无拘无束,一种所谓的“绝对自由”。

但是,这些获得所谓“绝对自由”的哲学家与其他人一样,同样要生存,要满足由生存而带来的种种欲望,那么他们又如何在这些欲望中保持“无我”呢,他们宣扬要做到“无我”,不执着与任何具体的生活细节与感官享受,他只观照到一种毫无内容的流变,而他自己也就随着这种流变顺流而下。

庄子认为一切价值取向都具有相对性,因而都不足以作为追求的终级目标。作为“得道”的“圣人”,必须超越一切价值取向:“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避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庄子·其物论第二》)并做到“无己”,“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一个人只有抛弃一切价值取向和一切认识活动,作道“无欲”、“无己”,才可能得到绝对的自由:“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宁游戏行读之中自快”《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个人心得与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育;心理健康;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20-02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人不仅仅是自然性的存在,不仅仅是社会性的存在,人还是精神性的存在。因而,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之外还应当有“精神生态”的存在。如果说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其自然的关系。精神性的存在是人类更高的生存方式,人类的精神因素注定要对人类面临的生存境遇产生巨大影响。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中,唯有人类在进化的阶梯上达到精神的层面,在已知的宇宙空间里,人类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人类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面对世界性的生态危机,靠我们自己的真诚与明智,靠人类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人的潜能与活力将转向文化的、情感的、审美的、精神的领域,新的发展理论将把“精神的进化”看做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这既是一场社会革命,又是一场人的革命,关于人的心理与素质的革命。把“精神”因素引进生态环境中来,人们将因此获得双重效应――人类内在素质的提高与人类外在环境压力的缓解。

面对“第三次浪潮”给人类带来的生态危机,很可能是一种人类内部的精神空间、心理健康的危机。而只把生态问题、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解决,寄托在相关的技术手段、管理手段,而忽略了人的主观因素和精神健康因素,更忽略了生态危机向人的精神、心理空间的侵蚀与蔓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健康、人与心理全部关系来看,着重研究体育教育中,生态与健康、心理和生理更好的协调发展,形成完整的心理健康的人格是非常必要的。

一、研究对象

选取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医学院一年级、四年级学生共980人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600人为调查对象,其中女生280人,男生320人。一年级抽取300人;四年级抽取300人。发放问卷980份,有效问卷962份,有效回收率为98.16%。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件和资料,已较全面地掌握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访谈法。就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及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与专家、学生等进行访谈。

3.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活动等级及体育锻炼感觉进行问卷调查。

4.统计分析法。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学校体育对心理发展的效应有如下几个方面:态度影响不良行为的改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知觉敏感性和反应准确性;提高自我良好感;促进精神放松;消除身心障碍;获得运动技能;精神的进化。

我们知道,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人们也有内隐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只有好的态度(热情、乐业、耐心、恒心、爱心、努力和毅力),才能心理健康。这样就能克制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也能积极和谐地与他人相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在世,谁也少不了与他人交往,交往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把握自己,并不断追求高水平的生活状态(包括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这不仅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包括道德、文化、思想修养在内的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而且也将全面增加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承受能力,形成一个健康的人生。

早在抗战时期,以“两把菜刀闹革命”闻名的就创建了一二师“战斗篮球队”,后来这支篮球队闻名于陕甘宁晋绥边区,他们边打鬼子边打篮球,堪称“双打”。在当时艰苦、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前辈利用体育运动促进精神放松;消除身心障碍;并获得运动技能;可见,体育激发人向上的意志和自我挑战、一往无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课外运动量的关系。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探讨课外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该量表有3个项目,分别从参加身体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三个方面来考察。每个方面分为5个等级,强度与频率按1~5等级分别计1~5分,时间按1~5等级分别计0~4分。计分方法为:运动量=频率×强度×时间。PARS-3最高得分为100分,最低得分为0分。将运动量与SCI-90各因子得分计算相关系数,各SCL-90因子与PAR-3的得分均呈稳定的低度负相关关系(P

2.不同运动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体育锻炼必须科学合理,关键就是运动量适宜。不同运动量的SCL各分量表得分除了敌对性外,差异显著(P

3.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感觉的关系。对SCL均分与体育锻炼感觉各分量表得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SCL均分为因变量,以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积极参与感、疲劳感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选用后退剔除法,剔除标准为0.10,结果表明,安静感、疲劳感进、精神振作感、积极参与感被剔除的原因是其容忍度,分别为0.638、0.655,大大超过了系统设置的0.10的容忍度标准。体育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之一,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体会到的积极情绪越多,消极情绪越少,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愉是使运动的心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4.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问卷调查中要求学生采用等级评分法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进行评定,0分表示“厌烦”,10分表示“最爱”。对学生个人评分与SCL-90各因子计算等级相关,结果表明:全部SCL-90因子得分与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呈稳定的低度负相关关(P

四、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效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影响。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责任感,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二是对个体健康与成长的价值。个体的生存价值体现为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个人目的实现是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个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个体的行为,而要了解个体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他所处的环境。个体的行为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生的,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个体和环境的方向发展。另外,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如果人们有目的地控制行为的环境,有意识地促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加强对个体行为的正确引导,就会有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长远的稳定效果。三是对社会、环境的价值。人类与环境本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破坏了人类文明圈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人类与环境的冲突,如人炸、能源枯竭、生态恶化等。生态学观点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反映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生态学观点强调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类与环境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引导我们从一个更深入和更基础的存在的层次来解决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

参考文献:

[1]余展飞,杨新发.现代心理卫生科学理论与实践[R].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