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等职业 教育教学 教师工作
一、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生存的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渊博的知识。
首先,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此,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必须大大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讲授教材。
其次,教师还应有比较广泛的课外知识。因为现在的中专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他们能够提出形形、五花八门的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教师,就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的“源头活水”,靠吃老本来教学生,再高学历的教师也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要严于律己,应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人格,火热的感情,一言一行渗透着对学生、对事业的爱,要有责任心,能起表帅作用,决不能讲怪话,发牢骚,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应正确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切实做到教书育人。
三、教师应把爱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的主要责任有两个:一是传授知识,二是教会做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用爱心浇灌的教育是空洞的、残缺的教育。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我们教过的那么多学生,真正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感动的不是老师渊博的学识,而是老师是否有一颗炽热的博大的爱心。
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法,又是一种教育艺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完善,发展这种艺术,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教育好学生。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教师的第一印象往往会铭刻在学生的心中,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我认为教师对学生要有满腔的热情和发自肺腑的爱心,如果老师上课时情绪过于严肃、拘紧,必然缺乏艺术感染力,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心理障碍,因为老师本身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学生,不仅直接影响教师水平的发挥,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上课前教师应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境,满腔热情地面对学生进行教学。
四、教师应注意授课的艺术
一个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不错,但是要想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你的学生,更重要的还要注意授课的方式、方法。
1.即使教学任务再紧,也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工作的好坏直接会影响他们的成长。我希望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学习,而不是强迫他去学习,中专生正值世界观形成时期,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很多学生认为到了中专可以自由一下了,能考60分就行了,在这种不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失去了理想和目标。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深入到学生当中和他们在思想感情上进行交流,既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他们,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逆反心理很严重,如果你不把道理说到他心里去,学习起来是不会有动力的。一般我会提醒学生作为中华儿女要有强烈的爱国之心,要有报孝祖国之心,另外爹妈的养育之恩不能忘,养老送终是中国人的传统,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父母生活的幸福,要有责任心,要让自己的家庭快乐和谐。再结合当前就业的严重形势,提醒学生必须学会一技之长,靠技术吃饭,俗话说一招先,吃遍天。日久天长学生总是在这种氛围下熏陶感染,会无形当中形成一种责任和义务,渐渐地有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学习态度就会有所不同,学习动力就会越来越大。另外,还时刻提醒学生在一招先的情况下,若有机会还应多学一些其他相关的技能,比如说男生有机会的话,学习驾驶技术,考一个驾驶本,女生利用心细、有耐心的特点,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打字,使他们认识到趁年轻应多掌握一些知识,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并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有了奋斗目标才能有动力,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自觉去奋斗,去进取,最终成为一个栋梁之材。这样坚持几年学习的话,毕业后一定会在同龄人中走在前面,更好地适应社会。
2.多鼓励、多表扬
美国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现在学生自尊心很强,受到批评时自尊心很容易受伤害,所以最好是少批评多鼓励,特别是后进生。后进生一般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我常在后进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我原来带的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上课常打瞌睡。但我发现他的计算机水平很高,在课上我下意识地安排一些平时教师演示的内容鼓励让他做,结果做的很不错,我及时地在课堂上表扬了他。他的学习热情慢慢地提高了,上课也不好意思再打瞌睡,期末成绩进步很大。这就是表扬学生的效果。后进生需要表扬,优生同样也需要鼓励,对优生的鼓励往往会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
我教的一门课是利用电脑画电路图,在上机的时候,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上机留的作业我总是说同学们快一点,要下课了,结果导致有些基础差的学生一看本来就做不完,干脆不错了,后来无意中我采取了一个办法,即鼓励的方法,我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基本的作业,然后谁有能力、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再找教师要作业来做,最低成绩也是合格,若多做的话还要不时地表扬,这样的结果是全体同学都在积极地练习画图,而且都在暗暗地使劲,因为人天生就是不服输的,都想取得好的结果,都有争强好胜的天性。这个做法也得到了听课专家的一致认可。
关键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文化教学
文化在语言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化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长期以来, 我国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受传统的翻译法和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常常片面地重视语言知识, 即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 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受重视的原因, 并指出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文化意识输入非常必要。讨论了职业学校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对策。
1.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得到重视的原因
1.1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流20 世纪 80 年代初,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涉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 人们发现来自不同语言,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 仅靠掌握准确的语法知识, 地道的语音语调和一定数量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化的差异, 同一词或词组对不同国家的人来说可能指的是不同事物, 容易产生误解, 毫无恶意的言语也会使对方惊讶或愤怒,简单的一句话有时会使一方捧腹大笑而另一方全然不知其幽默所在。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流, 使得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应更加重视。
1.2 语言教学的发展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 听说法创始人弗里斯与拉多都曾指出社会文化知识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60 年代以后, 语言学界对社会文化认识的大大提高, 在语言教学中, 进行文化知识输入的探讨迅速展开, 并逐渐将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结合起来。90 年代后, 一些国家的政府或教学权威机构都将社会文化知识教学列为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我国, 大学英语教学界对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视始于 20世纪 80 年代初。中学外语教学中对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视则迟至 90 年代。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也应随着语言教学的发展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
2 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输入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英语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其相关文化的教学, 这已成了英语教育界的共识。而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由于英语课仅是一门文化课, 相对专业课而言, 学校和学生都不够重视,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想着把内容灌输给学生, 缺乏文化意识的输入, 结果使得学生越学越难, 越学越没兴趣, 教学效果不理想。然而我们也常发现, 当教师不是一味的强调语言点, 而是根据教材补充相关文化背景常识时, 学生往往会非常感兴趣, 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 你会惊讶的看到: 学生的兴趣如此大, 课堂上的表现也能如此积极, 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顺利, 教学效果也变得很理想。所以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 进行文化意识的输入非常必要,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还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3 职业学校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 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应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目标 普通中学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定, 并对不同等级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作了具体的描述。但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中并无此类具体的描述, 只是笼统的提到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希望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中也能制订出一个目标明确, 切实可行的英语文化意识培养方案。这样教师们就能根据标准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3.2 有关部门编写职业学校英语教材时应注重文化内容相对于普通中学而言, 职业学校的英语教材缺乏统一性, 显得有点儿杂。涉及到文化的内容比较少。学生的最终培养目标学的是听、说、读、写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 有关部门编写职业学校英语教材也应朝这一方面靠拢, 在内容上增加文化背景知识, 在任务设计上将听、说、读、写技能和文化背景知识糅合起来, 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文化意识。教学参考书中应包括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因素的方法, 或由有关研究部门编写供教师统一使用的文化参考资料。
3.3 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应加强自身文化意识的培养大多数职业学校的英语考试还是以语法知识为重, 文化知识仅占极小的一部分。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的也不多, 由于手边没有现成的材料, 平时缺少培训, 课程标准没有这一方面的要求。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工作中, 教师进行文化输入,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只能是零星和散乱的。因此, 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应处处留心积累相关的文化内容, 加强自身文化意识的培养, 教育部门也应组织相关的培训, 增加教师这一方面的学习机会。
3.4 应改进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手段和教学检测方法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应配备适当的教具及配套的音像材料, 教师应改进英语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因特网搜集英语文化知识, 把搜集的英语文化知识整理制作成课件, 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耳目一新”, 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职业学校英语教师教学的好坏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决定, 职业学校英语教师没有升学压力, 教师没有提高自身文化意识的动力。因此职业学校可以采取观察学生课堂积极性加英语考试成绩来检测英语教师教学的好坏, 考试中还可以加入听力、口试、表演等内容来测试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5 职业学校也应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外国文化 职业学校也应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外国文化, 并在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两者进行对比、了解, 尽力减少学生民族主义情绪, 避免用中国的文化、道德、价值观的标准去衡量, 批判外国文化; 同时又要避免盲目的追随、模仿外国文化。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 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得体地进行交流。
总而言之, 要掌握和使用语言, 只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是不够的, 还必须学习同语言有关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英语文化教学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还不够重视, 因此要使制定大纲、编写教材的相关部门和教师重视英语文化教学。使职业学校学生能真正掌握和使用英语这门国际性语言。
参考文献:
[1]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关键词: 中职专业英语教学 词汇 文章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企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教师必须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我结合近年来的中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实践,谈谈如下教学认识和体会。
一、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
(一)反复练习,增强学生记忆。
词汇很难记住,许多学生为此而烦恼。重复记忆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重复记忆法,是把所记忆的内容连续重复或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复学习一次,经过多次重复,实现永久记忆的一种方法。教师可运用重复记忆法,指导学生记忆。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强求学生记住课文中出现的所有专业词汇,而是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重点地进行教学。中职学生的就业岗位大都在外资、合资企业的生产一线,需要运用掌握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见的专业词汇,如electricity(电),resistor(电阻),voltage(电压),current(电流),integratedcircuit(IC集成电路),diode(二极管)等,对于这些出现频率高、常见常用的单词必须重复地强化记忆。教师在授课中,可运用重复记忆的方法,注意在课前复习和作业两个环节中体现学过的知识点,通过反复提问、测验、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记忆。这种反复练习的基本方法,看似机械呆板,但是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的中职学生来说,却是效果显著。同时,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因为内容与专业紧密相联,又巩固了专业知识。
(二)改变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过多重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教师可以调整、改变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制作教学卡片,加强教学内容的形象化表现,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图示和专业情境中感知、模仿、体验、学习英语单词和句子。以circuit(电路)为例,卡片的一面为英语单词,另一面绘有简单的电路图,而电路图则可以绘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两种。这样,学生在学习该单词时,可以对照卡片,而且在后面课程中学习到seriescircuit(串联电路),parallelcircui(并联电路)时,还可以再次使用该卡片。这种简单、直观,甚至看似低级的教学方式,却非常适合英语基础薄弱、注意力不太集中的中职学生,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如果能充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效果将更加显著。在多媒体课件中,我们可以加入丰富的图片,以及各种常见的元器件、电路图,还可以将所学单词配以标准的发音,将枯燥的单词记忆立体化、形象化,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学生的记忆时间,强化学生的记忆程度。
二、专业英语文章的理解和翻译
(一)专业英语文章的理解。
要想对专业英语文章进行迅速和准确的理解,学生既要对英语语法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对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专业背景知识进行介绍。如讲解课文“Diodes and Diode Circuit”(二极管和二极管电路)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二极管的构造、特性、种类,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并介绍几种简单的二极管电路。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学生既可以回顾复习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又可以尽快理解专业英语课文,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
(二)专业英语文章的翻译。
简单地讲,翻译就是将英文准确地用中文表达出来。英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就是要忠实于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尤其是对专业英语的翻译,更加要求准确、通俗易懂。这就要求翻译者既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中职学生的基础英语普遍较差,教师对学生的翻译能力不能作过高、过难的要求,否则既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又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重要语法知识和常见词组的讲解上。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语法后,教师可先引导他们进行重点句子的翻译,再由句子扩展到段落,逐步提高要求。对一些简单易懂的段落,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独立的翻译练习,只要基本意思表达准确,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待学生树立信心、产生学习兴趣后,再逐渐加大翻译内容的专业性和难度。
专业英语作为中职学校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在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英语课的教学内容,研究专业英语教学特点,积累教学经验,通过专业英语课程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江爱青.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背景与实验研究[M].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2004,(7).
[2]许余龙.学习策略与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
【摘 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几点关于教学方面的感想,找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寻找;激发;桥梁;载体;感受;合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95-02
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我们都觉得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行为习惯不好等问题;学生文化素质不好,导致了他们自信心严重不足,在稍微遇到点困难或挫折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就是逃避和放弃。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学习兴趣爱好所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呢?作为一名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美术老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几点感想。
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5~16岁,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的制约,在学习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低落情绪;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并不能充分理解。这两个原因,使得音乐、美术这些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学生面前也变得黯然失色。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课堂,克服这种浮躁?现实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遵循唯物辨证法的观点,明确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确定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是学生。只有内因得到充分的调动,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1.寻找创作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追求纯粹的所谓技能技巧,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作为衡量美术教学效果好与坏的标尺,在这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就很难找到答案。笔者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识和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理解事物构造及形象,如何有“新的创造”?比如,笔者在一年级进行简笔画《交通工具》一课教学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本上有多次涂改的痕迹,甚至还有学生直接告诉我:“老师,我不画了,我不会画!”笔者感到很奇怪,因为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可真到了下笔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是自信满满的开始动手。笔者把一个原先要画摩托车的学生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寥寥几笔的画说:“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该怎样画”。这时,笔者才想起创作源于生活这个道理!没有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和接触,学生都不明确要表现对象的形体轮廓和特点,怎么能要求学生凭印象而画?于是,笔者停下了原本的教学安排,先是和学生一起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找了他们喜欢、感兴趣的,尤其是和平时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交通工具的图片来看,教会他们正确观察和表现方法后,再要求学生作画就容易多了,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学生学习能力受年龄、思维以及生活经验的约束,处于发展阶段,各种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开发。“欲速则不达”,只有先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力,使他们有表现美的欲望,我们才有谈创造美的可能。
2.激发创作的兴趣。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教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了。
比如,笔者在上三年级《手工》课“立体构成”这一小节时,充分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经过两年系统的学习训练,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偏好于自己设计作品。如果只让他们简单模仿课本临摹制作,学习兴趣必定会大减,因此,笔者将课题稍稍一改,变成让学生来当教具设计师、环境设计师、纸艺设计师等拥有自主创作意识人物时,场面马上变得热情高涨起来。学生对把自己的构思和创意融入在作品中,自己动手把它们加以组合和重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时再适时地组织学生观看教师上课制作作品的视频或图片,将制作技巧传递给学生,等到他们亲自动手时,一个个信心十足,似乎人人都是大师。至于最后作品效果如何,是否够标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至少在这堂课上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学习兴趣浓厚,不但掌握了一些简单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从中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愉悦。
3.用信心架起成功创作的桥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想象无限,构思大胆,手法自由,尽情宣泄、不受约束,这正是学生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体现。
在评阅学生作业时,笔者发现学生的创作在表现手法上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欠缺,但也有独具魅力的地方。笔者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对待学习非常的认真和努力,但由于天赋的问题,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差甚远,有时还遭到同学的嘲笑。于是,他害怕上美术课,害怕自己的画被同学、老师看见。其实,有哪个学生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有哪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于是,笔者给他看了一张《梵高的自画像》,告诉他这个世界顶级画家梵高的故事。之后,那个学生自信地举起了自己的“印象派”画作,笔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她第一次坐在那里腼腆地笑了。
利用电教媒体作为信息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实践的操作中搭建桥梁。多媒体辅助教学,声形并茂,生动直观,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记忆深刻。比如,在二年级《儿童人物简笔画创编》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PPT,Flash等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学生乐于看,乐于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如进行简笔画《植物风景建筑》版块的教学时,如果教师只在教室中呆板枯燥的告诉学生哪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是画面不需要的,不如让学生实地走走,看看田埂上、树林里的景色,感受一下小巷两边的商店、行人和熟悉的街道,让学生用画家的眼光去感受它的美,发现它的美。学生在走进环境的过程中,会感觉到生活就是一幅完整的画面。有感悟就会有想表现的欲望,表现欲刺激创作欲,绘画能力自然也就慢慢提高了。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行为习惯等问题,在小学和初中很少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教师科学合理、正面有效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在评价中,要遵循以人为本、公正合理的原则,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比如,在美术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考试评价、技能评价、进步评价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各项评价标准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又能使他们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我们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作为创作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画他们最想画的事物。教师只做一些启发式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想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一些完善式的补充。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成就感,才能树立起自信心。有了自信,学生就不会再有畏难情绪;有了自信,孩子就敢想画了;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画面。
一、学习语文对于学前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来校招聘过程中,园方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全面的育儿知识以及唱、跳、弹、画等专业技能,还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前专业学生掌握走上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听、说、读、写能力。倘若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普通话不标准,语言表达能力差,字迹潦草,文化素养低,那么他离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幼儿教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二、学前专业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
学好语文是学前专业学生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学前专业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却令人堪忧。由于近年来,中职生源紧缺,招生门槛不断降低,致使生源的整体素质较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看小说等现象十分常见,有的同学心思完全游离于课堂之外,甚至还存在厌学情绪。
三、如何培养学前专业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十分严峻,不容乐观。如何改变学生重专业轻文化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贴近学生,建立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离不开学生的学。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从情感上接纳、尊重教师,从而积极地接收教师教授的文化知识。中职生没有升学压力且处于成长叛逆期,若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则一并抵触他所教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必须建立在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教学,用自己的热忱帮助学生、爱护学生,绝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歧视学生。对于平日胆小、不敢举手发言的同学,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让其有更多当众发言的机会;对于情绪消极的同学,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走出情绪的低谷;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促其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做到贴近学生,才能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关心学生,才会了解学生的需求,做到以学生为本位;尊重学生,才能获得同样的尊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接纳语文老师,是学生爱上语文课的基础。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趣味性教学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改变“一言堂”、“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有师生交流的课堂,是沉闷、压抑的。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只顾自己授课,而学生不管懂不懂,都一言不发地听讲。这样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更无兴趣可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使学生爱上语文。创设情境,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是提高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创设诱人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以课文《项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角色排演话剧这样入情入境的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小说文本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这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作家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提高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这样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方式比单纯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来得更有效果。例如,在口语交际环节中设计面试场景,由学生分别扮演考官与求职者的不同角色,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忘我地投入在创设的情境中,力求最佳的表现,教师则对学生的表现加以指导。在这样的情境学习中,学生可以迅速掌握不同场合的交际技巧,还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服务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