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账务员工作计划

物流账务员工作计划

物流账务员工作计划

物流账务员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 生产控制管理模块

生产控制管理模块是 ERP 系统的核心。根据准确、详实的数据信息,制定和实施周密的生产计划,随时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反馈信息来修正生产计划,最终完成生产计划。

1.1 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不是在某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上与预测、客户订单相匹配,而是在某一段时间内与预测、客户订单相匹配,使得这一段时间内的生产计划是稳定和均衡的,可以提高设备、生产人员的有效利用率,避免出现设备、生产人员不足或者闲置的情况。

1.2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是生产控制管理中最困难的部分,在主生产计划确定后,就需要把这一时间段需要生产的产品分解成各个零部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涉及到四个方面: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记录、提前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造成物料需求计划频繁改动。比如:订单改变、紧急插单、产品流程变化、设备故障检修、生产人员生病请假等。

1.3 能力需求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是 ERP 系统中重要的反馈环节,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对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能力进行核算,确定物料需求计划与企业生产能力是否匹配,提前发现生产中的瓶颈问题,采取对应措施,调整生产任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计划。

1.4 车间作业控制

车间作业控制是把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设备、时间等进行控制和管理,将车间作业进行排序,然后把作业下达到每个车间。主要任务是:按照物料需求计划控制生产作业;出现偏差,及时纠正,无法纠正则及时反馈;对生产作业执行的结果进行汇总。排产问题是车间作业控制的瓶颈问题。

1.5 基础数据

ERP 系统作为一种计算机软件,需要把一些基础数据进行数字化,进而对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实现对企业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基础数据主要包括:物料编码、物料清单结构、工作中心设置和划分、提前期、工序、制造日历、客户、供应商等。

2. 财务管理模块

ERP 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突破了传统财务管理的会计核算功能,增加了预算管理功能、成本管理功能,把不同业务部门的信息集中和整合,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做出前瞻性的分析和预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一般分为会计核算模块和财务管理模块两大模块。

2.1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以下模块。总账模块:是会计核算的核心,其他分模块都以总账模块作为中心进行信息的传递。以凭证处理为主线,提供凭证处理、预提摊销处理、自动转账、调汇、结转损益等会计核算功能,并提供账簿和财务报表。应收账模块:商品买卖中,由于赊欠交易而产生企业应收的客户欠款账。包括发票管理、客户管理、付款管理、账龄分析等功能。应付账模块:企业应付的购货款。包括发票管理、供应商管理、支票管理、账龄分析等功能。现金管理模块:控制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以及银行存款的核算。包括硬币、纸币、支票、汇票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功能。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折旧有关基金计提和分配的核算工作。帮助管理者了解固定资产的现状,提供管理固定资产的科学依据。工资核算模块:进行员工的工资结算、分配、核算以及各项相关经费的计提。成本模块:根据产品的采购、产品结构、工序、工作中心等情况对产品进行成本计算,进行成本分析和规划。

2.2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以会计核算的数据作为依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做出相应的财务预测和管理。财务计划:预算与实际的执行情况总是存在着差异,财务计划在分析这些差异之后,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进而做出续期的财务计划和预测。财务分析:根据会计核算得到的财务数据,通过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一步加工和处理,产生需要的信息,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全面、详实的依据。财务决策:制定有关资金方面的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管理等。

3. 物流管理模块

根据有关资料,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用于生产的时间占 5%左右,用于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的时间占 95%,导致国内的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 30%~40%,而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约 15%~30%的物流成本。

3.1 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对采购业务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全程监控采购计划的实施、采购成本的变动、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可以制定最佳的采购计划、筛选最佳的供货商,保证企业采购计划顺利实施和最低的采购成本。

3.2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难度最大、工作量最多的模块,是企业供应链上的关键环节之一。物料的存储数量是库存管理中最棘手的难题,存储数量太多,会造成库存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存储数量太小,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求,也会面临物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3.3 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是企业与客户的接口,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也是企业再生产的资金保障。所提供的产品销售情况和市场预测是企业制定下一步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

4.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近年来,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人才成为新的竞争焦点。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宝贵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途径,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

4.1 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员工的试用、转正、退休、解聘等内容。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包含人员各种信息,作为企业员工的统计分析、调资、培训教育的依据。

4.2 人事异动管理

员工的变动情况会影响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人事异动管理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角度反映出这种变化,为管理者及时提供相应信息。

4.3 考勤管理

员工的出勤情况,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与员工的工资情况密切相关。因此,考勤管理是企业一项重要制度。包括员工工作计划、人力成本控制、假期额度控制、请假处理等功能。

4.4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对所有员工的重要考核内容。以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作为考核标准,对部门或者员工进行绩效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物流账务员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ERP系统

ERP系统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随着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系统已经代替了传统的管理系统。ERP系统指的是将客户需求和内部企业的活动、供应商制造整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的采购环节、订单环节、计划环节、库存环节、质量控制环节、运输环节、分销环节进行管理[1],使用先进的网络工具和计算机技术,配合管理软件,达到综合、高效的管理,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率和核心竞争力。

一、ERP环境下财务管理和传统财务管理的差异性

通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使用ERP系统可以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进行集成管理,具有信息处理及时和集成度高的优点,和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异性。

(一)数据范围和收集方法不同

由于财务业务是一体化进行实施的,可以有效的改善会计信息质量,信息集成不仅降低了重复录入数据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更有利用提高会计信息的关联性。而且,采集和处理信息很广泛,不仅可以对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而且可以对非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和收集,保证了数据的统一性,有利用消除数据重复和数据冗余的情况。

(二)生成会计凭证和信息输入方式存在差异性

在ERP管理系统中,业务部门在进行采购入库和销售入库的时候,会根据事先设定好相应值生成对应的会计凭证,财务管理人员可以直接进行审核,当有错误出现时,可以直接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修正。从而节约了会计凭证生成的时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防止了作弊行为的出现[2]。财务会计报表的生成时间比较短,内部报表形式和报告形式比较多样,可以对财务数据实施一体化管理,奠定了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的基础,节省了各个作业流程的资金控制点,真正达到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省资金的目的。

二、财务管理中ERP管理系统的应用

(一)在预算管理中应用ERP系统

在预算管理中,ERP系统的应用更加注重财务控制、财务计划、财务预测和分析,更加重视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支撑企业对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费用计划、采购计划、资金计划、投资计划、损益计划、资金计划、资产负债计划等计划的编制。而且ERP软件还支持多种预算方案,并提供具体的方案预算体系和仿真运行环境。

(二)会计核算中ERP软件的应用

会计核算主要是用来对企业活动的变化过程和变化结果进行核算、记录、反映和分析,主要是由应付账、总账、固定资产、货币资金、存货等内容组成。站在物理层面来看,ERP会计核算模块,包括了应收账模块、总账模块、应付账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现金管理模块、工资核算模块等,例如,总账模块:总账模块做为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所有的模块都是将总账模块作为信息传递的中心;现金管理模块:通过现金流的管理和控制达到银行存款和现金核算的目的,其中包含了纸币、硬币、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方面的管理,在ERP系统中,现金管理模块一般都具有付款维护、票据打印、票据维护、银行清单、银行查询、付款查询、支票查询等方面的功能[3]。除此之外,还要和应付账、应收账和总账等模块进行集成,产生凭证,将总账导入。

(三)成本管理中ERP的应用

在使用ERP软件对成本进行管理时,主要需要对订单和项目会计管理、成本中心会计管理、获利能力进行探讨,以项目会计和订单项目为例,他是一个全面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带有具体的订单成本操作规程,此系统通过对成本进行收集,并将实际结果和计划结果进行对比,达到监控项的目的,系统提供了具体的成本分析方案和成本核算方法,更有利用对企业业务活动进行执行和计划。对于获利能力内容来说,哪些产品可以取得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一个特定的订单利润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的等都是获利内容的基本内容,此模块利用销售成本会计技术提供和效益相关的信息,利用利润计划程序和销售计划程序来对决策过程的有效性进行提高,并利用估算成本的方法来对所有的业务活动效果进行衡量,会将收入和成本都集成到控制系统中,不仅是对各个产品进行分摊,而且还可以对各个责任领域进行分摊[4],同时,市场、销售、产品管理、战略经营等模块也会根据获利能力分析市场信息,评估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四)财务管理中ERP系统的业务流程

1、采购管理中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

在ERP管理的过程中,采购是管理的基础,采购部门会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采购,在商品到货后采购员先录入进货报检单(到货数量),而后质量检测部门检验过后检验员对上游进货报检单进行编辑录入(合格数量),再对采购回来的商品进行入库,录入到库存系统中。库存系统中的库存数据会增加,应付账款也会增加,利用ERP会计界面,会将会计凭证生成,过账后,同时更新总账系统中的存货账户和付款账户,实现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

2、生产管理过程中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

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车间会根据订单系统获取仓库中的原材料,此时存货会减少,成本会增加,利用ERP会计界面将会计凭证生成,然后过入到总账,对相应的会计数据进行更新,各道工序结束后,生产出客户需求的产品并做好入库,生成会计凭证,过入总账,减少总模块中生产成本账户中的具体金额,对存货账户中的金额进行增加,达到资金流和物流统一的管理效果。

从根本上讲,生产人员与财务人员有着相同的基本处理逻辑,只不过前者用物料计量单位表示,后者用货币单位表示而已。在ERP的连接下,生产系统和财务系统在同一环境下,就可以用相同的语言来谈论同一件事情, 这样他们之间的不协调状况就消失了,自然有助于效率和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ERP作为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使得企业整体合作的意识和作用加强了,通过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使大家的精力集中在同一方向上,以工作流程的观点和方式来运营和管理企业,而不是把企业当作一个个部门的组合。

3、收款和销售循环中资金和物流的统一

销售部门在收到客户的订单时,会通知仓库根据订单向客户发货,在减少库存的时候,增加应收款项,利用ERP会计界面,生成具体的会计凭证,过账后对存货和收账款相关的金额进行更新,在以后收到客户支付的货款后,使用ERP会计界面将收款凭证生成,并进行过账,同时对总账系统中的现金和应收账进行更新,达到付款和销售循环中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此外,使用ERP财务管理功能进行结账和对账,制定具体的财务报告,和传统的手工操作相比,有效的提高了对账效率,及时、准确的完成一些重要的财务活动。

(五)ERP 对会计人员造成的影响

从表面上来说,ERP系统的引入对会计人员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出现了会计人员无事可做的情况,但是从深层次来说,ERP系统的引入促进了会计工作的发展,转移了会计工作的中心,从传统的数字记录和计量转变成了信息的深加工,在不久的将来,财务将成为企业咨询者,会计人员的咨询价值和分析价值会越来越重要,在企业中的地位也会进一步提高,从信息加工的层面来说,ERP系统不仅仅是硬软件的安装和引进,而且是进行ERP软件管理得到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资源管理方式,ERP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使用潜力。但是由于这种方式在我国企业管理中才刚刚开始应用,系统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对相关使用经验进行总结,要不断的对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客服,从而提高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行全面的提高,达到最大化企业管理价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卫.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优劣.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4-35

[2]陈罗婧.ERP与财务信息化[J].经济师,2007,(06):94-95

物流账务员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财务会计业务处理、会计凭证处理、帐簿登记处理、会计报告处理等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公司各部门和职员办理财会事务,必须遵守本规定。

2.管理职责

公司财务部门的职能是:?

2.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

2.2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机构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责与权力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本公司的章程规定执行。

2.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编制财务计划,加强经营核算管理,反映、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财务纪律。

2.4积极为经营管理服务,促进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厉行节约,合理使用资金。

2.5董事长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公司的一切经济活动负责。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认真执行财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审核重大财务事项,接受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2.6公司的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由财务总监具体组织进行。

2.7公司财务管理机构设财务管理部经理(副经理),负责组织开展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资金运作,主持财务管理部的日常工作。

2.8完成公司交给的其他工作。

3.财务工作岗位及职责

公司财务部由财务经理、成本会计、往来会计、出纳、收款员。其岗位职责如下:

3.1财务经理:

3.1.1编制和执行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配合

3.1.2公司领导进行融资工作,合理、有效的使用用资金。

3.1.3编制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督促本公司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效益。

3.1.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3.1.5负责审核记帐凭证、管理总帐,按时编制报表。

3.1.6负责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

3.1.7督促、指导和支援本部门人员工作。

3.1.8评估本部门人员的工作表现和绩效,并建议总经理给与奖惩。

3.1.9及时、准确的向总经理提供财务信息和财务分析报告。

3.1.10决定部门内的人员配置。

3.1.11完成总经理交付的其他工作。

3.2成本会计

3.2.1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制作记账凭证、记账、复帐、报账,做到手续完备,数字准确,账目清楚。

3.2.2协助财务经理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并根据预算进行财务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按照经济核算原则,定期检查、分析公司成本、费用和利润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潜力,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3.2.3核算企业产品成本,按照财务制度结转销售收入、成本,核算企业利润。

3.2.4管理销售台帐,并负责与销售部定期核对无误,督促销售房款回笼,并审核销售部门业绩。

3.2.5及时、准确编制成本表、费用表、销售月报表

3.2.6管理公司发票。

3.2.7负责固定资产及其他公司资产的帐务管理,并定期协同办公室清点资产。

3.2.8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3.2.9负责核对银行未达帐项。

3.2.10完成总经理或财务部经理交付的其他工作。

3.3往来会计:

3.3.1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复帐、报账做到手续完备,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按期报账。

3.3.2按照经济核算原则,定期检查,分析公司财务、成本和利润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潜力,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3.3.3做好债权债务的管理和清对工作,确保帐实相符,帐帐相符。

3.3.4严格审查有关合同规定的预付帐款条款,掌握预付帐款的支付情况。根据部门资金计划编制公司月度资金计划,并考核资金使用效果。

3.3.5核算公司购入材料成本,并与有关部门协调,努力降低材料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3.6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3.3.7完成总经理或财务部经理交付的其他工作。

3.4出纳:

3.4.1管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并按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依照银行规定的结算种类、原则和方法,办理转账结算业务。

3.4.2及时查核银行存款余额,杜绝签发空头支票。

3.4.3认真执行现金管理制度。

3.4.4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超过部分必须及时送存银行。

3.4.5建立健全现金出纳各种帐目,严格审核现金收付凭证。

3.4.6负责日常财务档案的收集、整理、装订、归档等工作。

3.4.7积极配合成本会计和银行做好对帐、报账工作。

3.4.8配合会计做好各种帐务处理。

3.4.9及时准确编制资金日报,周报,月报。

3.4.10完成总经理或财务部经理交付的其他工作。

3.5收款员

3.5.1在售楼现场负责向客户收取房款,向客户开据收据,及时将所收房款交存公司银行账户,并与出纳交接。

3.5.2根据收款手续制作记账凭证并登记入账

3.5.3与销售部门协调一致,办理与财务有关的其他事宜。

3.5.4完成总经理或财务部经理交付的其他工作。

4.财务工作管理要求

4.1会计年度自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4.2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4.3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会计、出纳员记帐,都必须在记帐凭证上签字。?

4.4财务工作人员应当会同公司行政部门专人定期进行财务清查,保证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相符。?

4.5财务工作人员应根据帐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上报总经理,并报送有关部门。 会计报表每月编制并上报一次。

4.6财务工作人员对本公司实行会计监督。财务工作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4.7财务工作人员发现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时,应及时向总经理或财务总监书面报告,并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4.8财务工作应当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并做好内部审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和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4.9财务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5.支票管理

5.1支票由出纳员保管。支票领用时须有符合签批手续《支票领用单》,由出纳员将支票按批准金额封头,加盖印章、填写日期、用途、登记号码,领用人在支票领用簿上签字。

5.2支票付款后凭支票存根以及符合签批手续的付款、报销单据交出纳员销账。出纳员统一编制凭证号,按规定登记银行帐号,并在《支票领用单》及登记簿上注销。

5.3财务人员对未按期销账的《支票领用单》,应及时催办,催办无效者,财务部有权自领用人工资内扣还,当月工资扣还不足,逐月延扣以后的工资,领用人完善报帐手续后再作补发工资处理。对于有正当理由而未能及时办理销账手续的,经办人应及时向财务部说明情况,情况属实可延期销账。

6.现金管理

公司可以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

6.1职员工资、津贴、奖金;

6.2个人劳务报酬;

6.3预支出差人员的差旅费;

6.4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结算起点定为1000元;

6.5总经理批准的其他开支。

除上述内容外,财务人员支付款项,应当以支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会计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支付现金。公司购买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劳保、福利及其他工作用品应采取转帐结算方式。

财务人员支付现金,可以从公司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银行存款中提取,不得从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

公司职员因工作需要借用现金,需填写《现金借款单》,办理相关签批手续后,由出纳付款。超过还款期限即转应收款,在当月工资中扣还。

出纳人员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帐目,逐笔记载现金支付。帐目应当日清月结,每日结算,帐款相符。

7.会计档案管理

凡是本公司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会计文件和其他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均应归档。

会计凭证应按月、按编号顺序每月装订成册,标明月份、季度、年起止、号数、单据张数,由会计及有关人员签名盖章(包括制单、审核、记帐、主管),由专人归档保存,归档前应加以装订。

会计报表应分月、季、年报、按时归档,由专人保管,并分类填制目录。会

计档案不得携带外出,凡查阅、复制、摘录会计档案,须登记在案。

8.主要工作流程

8.1销售业务流程:

8.1.1销售部门根据客户交款情况填写《收款通知单》。

8.1.2业务员带领客户至收款员处交款,收款员核对无误进行收款并开据收据给客户,同时在《收款通知单》上签字返回两联分别至销售部和销售登记台账,另一联粘贴收据记账联后入账,财务部据此登记台账。

8.1.3每月28日前销售部应报送当月收款明细表和应收房款余额表至财务部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财务部据此审核销售业绩。

8.1.4房屋销售后,销售合同等有关资料应及时在财务部备档,其他销售变更事项应及时通知财务部。

8.2开发建设方面主要有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单位两个方面,对施工单位的流程如下:

8.2.1工程部应于每月26日前报下月工程款支付计划至财务部,包含在建工程款及工程尾款。

8.2.2项目准备阶段。项目招标、编制预算、确定施工单位、合同备案。

8.2.3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部根据监理单位意见核定工程进度,填写《付款单》提示付款;预算部门审核工程进度同意付款,通知附施工单位开据收据作为《付款单》的附件,报分管副总审批;财务部审核送交领导审批后付款。

8.2.4项目竣工验收。工程部提供签证等原始凭据(需有监理单位签章),预算部门编制决算并督促施工单位开据正式发票送交财务部,财务部审核后经领导审批入账。

8.2.5项目工程尾款。财务部审核月度支付计划,报领导审批后支付工程尾款。

对于材料供应的流程如下:

1) 计划部应于每月26日前报下月材料款支付计划至财务部。

2) 市场调研,选定供应单位,签订合同。

3) 按照施工进度调拨材料,办理材料收发手续,制作收料单、领料单。

4) 计划部根据收料单填报购买材料月报表,于每月26日报送财务部,当月发票未到的,财务部估价入账,当月发票到达的,由计划部办理相关签批手续送交财务部入账。计划部应根据合同和实际供货情况,按月申报材料款支付计划,财务部审核无误后,经领导审批付款。

5) 计划部根据领料单填报施工单位领用材料月报表,并附施工单位收据,于每月26日报送财务部,财务部据此记入预付工程款。

6) 原则上公司没有库存材料,材料的收发均在施工现场及时进行。对于小额、特殊的材料需要作库存材料处理的,工程部门应建立台账,由专人保管,并定期与财务部核对。

7) 对于施工过程中其他如水电费、管理费等由我公司代付的款项,应由工程部门及时办理有关手续,送交财务部入账。

8.3其他

公司其他事项有关付款、费用支出应根据费用报销制度执行。

9.物品购置规定

物流账务员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医院药品 财务管理 问题 措施

一、加强医院药品财务管理的意义

药品是医院完成其对患者治疗目的的特殊商品,所以针对药品的管理是医院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区别于其他商品管理的内容。对医院而言,由于药品的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医院药品的收发周转速度相当快,因此对药品的规范管理和定期清理非常重要,能够完善医院药品的管理机制。同时,对于药品涉及的资金和账目,通常医院药品往来频繁,相关涉及的资金数量大,其财务管理更是需要制定规范细则予以完善和约束,大规模的药品账目清理难度大,如果不采取详尽的管理措施和实行定期的清理安排,容易造成药品账目往来不清,长期得不到清理、核销的药品账目增加了医院药品财务管理的难度,甚至给单位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经济损失,因此,医院加强药品的财务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确保药品质量、医疗服务质量以及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前提。

二、医院药品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药品的账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医院在药品的账务制度上存在不足,在药品流转的各个环节账务管理不完善,使得药品在账务管理阶段没有产生足够、有效的财务信息可用于医院药品的财务管理。比如,在药品盘点之后,调整数据直接在药库的系统里进行而没有报送财务部门,这会导致财务部门的药品账面价值没有及时随药库实际情况而变动,造成药品账面不相符的现象;对于剩余药品的处理,有的直接交回药库,但未能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药库的系统核减了相关的数据,但财务部门的数据传递不畅,会造成药品收入与成本不符;还有紧急用药和特殊药品的使用中,账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都会影响财务部门生成的财务信息质量。

2、医院药品采购环节管理存在的困难

医院药品的有效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内容,这首先涉及到是否制定了合理的采购计划,而采购计划占用医院较多的资源和资金,也是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如果采购计划中对药品的计划量过大,则会占用过多的资金,同时提高了医院的储备管理成本,药品也可能更容易出现过期的问题;而如果采购计划制定不足,使医院的药品储备量过少,则会产生缺药的情况,这会影响医院的医疗业务服务,对临床医疗工作带来消极的效应。因此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会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3、医院药品出入库账目繁琐,容易出差错

医院的药品用量非常大,出入库相关的账目繁琐,所以在这几个环节中的账务信息管理具有较大的难度。比如在医院的药品送入库之后,通常价款是由财务部门按月结算的,这期间就产生了大量的应付账款,财务部门挂账冲账操作频繁,但如果每笔支付,其工作量更大,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需逐一核查,医院繁琐的药品账务往来给财务人员的记账分录增加了工作量,也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在频繁的交易下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4、药品管理信息化及评价指标体系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众多医院已采用了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药品管理,但在实务中的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医院药品的数量种类太多,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数据,记录和处理这些数据对医院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的信息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药品的高流动性,如果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不足,将会产生药品各环节的实物流通与系统内信息的流动脱节的现象,由此给财务部门的管理带来消极影响,且医院药品的数量变动频繁,调价时有发生,怎样提高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使得财务部门对药品从采购到入库储存再到使用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都能准确完善,仍是亟需解决的难题,需要探究其解决方案。同时,医院的药品管理因为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激励性和制约机制不足,降低了药品管理的效率,也降低了财务信息的生成质量。

三、加强医院药品财务管理的对策

1、制定完善的药品账务管理细则,规范记录药品流转的各个程序

医院需要完善药账务制度上存在的不足,在药品流转的各个环节加强账务管理,使得药品在账务管理阶段产生足够有效的财务信息用于医院药品的财务管理。完善医院药品的账务管理机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是完善药品的盘点制度来核对药品的账务信息,定期对药库的药品进行盘点,相应的盘点结果需要汇总,并与财务部门核对,查验是否和账面金额相符,如果有不相符的情况出现,通过进一步核对子账户来查验具体是哪部分药品实际库存和账面不相符,可进行下一步的调整。账面和库存盘点审查的定期开展,能对药品的账务管理达到及时的清理作用,若问题账目积累越久,则以后清理的难度日益增加,会给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潜在的风险。二是财务部门针对医院的药品管理,制定一套相适宜的账务制度,这样才能产生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财务部门在每月药品核算之后,根据相关的信息对财务指标进行测算和分析,如药品收支的结余、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药品收入总量及结构等财务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对比,找出药品管理哪个部门或哪个环节存在问题需要改进,以此实现财务管理的价值。

2、在药品采购环节完善其财务管理

医院药品的采购环节是药品流转的起点,从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到规范的采购行为均跟医院的药品成本、药品供给以及采购后入库的储存成本等密切相关。因此,在药品采购环节,医院的内部管理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在采购计划中,药库负责人应按要求确定哪些药品需列入计划,这需要考虑目前医院各类药品的实际库存情况、考虑医生的用药习惯、考虑当时节是否有季节性药品大量消耗,同时医院的药品信息系统里各类医药品的动态消耗信息也是采购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其次,采购计划不仅要考虑药品采购种类的确定,也需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相关人员需要合理确定采购的数量,不仅要满足医院的药品动态需求量,避免出现缺药等现象,同时也应控制成本,不至于造成医院资金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消耗,过多的确定采购量只会增加医院的成本和后期的储存管理费用,会严重降低药品管理的效率和资金使用的效率。因此,在合理制定药品采购环节财务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采购计划,不仅能保证药品的需求供应,同时也能避免盲目购药,加快药品的周转,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

3、建立健全药品出入库相关的财务管理,完善手续、规范制度

在医院药品的出入库管理中,药品的入库验收紧随采购这个环节,高效、规范的入库验收制度,是医院采购的药品能够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药品出入库的财务管理中,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药库和药房的定期盘点,盘点的目的是财务部门要保证药库药房的总账余额和各个明细账余额之和相符,与此同时,财务部门还应定期、及时地进行实地对账盘点,将账目数据与药品实物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其次,在领用药品时,药房会计务必理清出库存药品的种类数量,准确填入药品出库单,药品最终出库前,要由药库的管理人员现场清点并由领用人签字后,才可以领取,通过多方人员的确认和相互监督,完善医院药品的管理制度,保证药品出库的规范性,做到每一笔出库账目,财务部门都能有据可循。这些单据是财务人员清理账务的依据,是药品账目的基础凭证,有助于财务部门及时发现药品的盈亏状况并采取处理措施。

4、采用网络系统进行药品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医院药品的管理工作,从药品入库、出库、调价等一系列流程都已经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里面完成了,这给药品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增加了药品信息记录的速度和效率,也提高了药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在网络系统的媒介工具下,药品的财务管理也极大地增加了效率,一方面,药品的各类明细账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在信息容量上计算机管理系统给予了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医院药品种类繁多,流程繁琐,因此所生成的财务信息过于庞杂,由计算机系统来规范药品的财务管理显著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财务部门在处理药品相关的财务信息的时候,需确保系统里的数量、种类、规格等数据与实际医务人员用药情况相符,以加强对药品的核算管理。此外,财务人员需按规定谨慎处理涉及到系统内信息调整修改的情况,比如在药品价格需要调整的时候,财务部门首先需严格执行国家对药品价格的有关政策,在调整账目之前核实在药品管理系统里面的数据,同时要确认收到调价文件以及相关负责人的审批签字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需要制定完善的药品账务管理细则,规范记录药品流转的各个程序,在药品流转的各个环节加强账务管理,使得药品在账务管理阶段产生足够有效的财务信息;需要在药品采购环节完善其财务管理,采购计划不仅要考虑药品采购种类的确定,也需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保证药品的需求供应,加快药品的周转速度,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加强药品出入库相关的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定期及时地进行实地对账盘点,将账目数据与药品实物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需要采用网络系统进行药品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由计算机系统来规范药品的财务管理,显著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以此实现财务管理的价值。

【参考文献】

物流账务员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固定资产 管理

一、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机器、机械、建筑物、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相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具体到金融企业,一般有“房屋及建筑物”、“交通工具”、“计算机设备”、“电器设备”、“营业机具”、“安防设施”、和“其他”等几大类。目前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都遵循着“统一领导、授权管理、分级负责”是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上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为总行、分行、支行,一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还可能有二级分行、三级分行。在责任划分上,总行负责制定全行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投资规划,审批分行上报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各级行根据实际制定各自的固定资产管理细则,并在年度授权范围内行使各项固定资产的购置、保管、使用、报废权限;在职能划分上,一般由财会部门负责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的编制、监督执行、反馈及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工作,另设置若干牵头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工作,如办公室、运营部、科技部等。

二、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非信贷资产,外部监管单位及银行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且“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在国有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在各个阶段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年度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制定阶段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一般于当年年底制定次年的固定资产购建计划,从下到上逐级汇总上报,从编制计划开始至总行下达预算结束一般不超过两个月。有限的时间要求使得固定资产购建计划简单粗放,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追求高配置、“高大上”,忽视存量资产的运用,新资产的购建缺乏严谨的论证和科学的规划。以网点建设为例,为完成总行下达的网点建设任务或者为自身争取固定资产购置配额,基层行往往忽视当地发展规划、业务发展需求及网点定位的要求,在未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便上报网点的建设及装修预算,其结果要么选址不当,给银行带来损失;要么年中更改预算,重新上报审批,带来大量的重复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削弱预算的权威性。

(二)年度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

计划执行阶段的问题主要是在采购环节。目前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都已实施了集中采购制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采购风险。但集中采购有其不足之处,一是起点较高,一般商业银行集中采购的单次限额标准都在数十万元以上;二是程序繁琐,从请购部门申请到立项、成立集采小组、结果审批、公布到最终实施采购有很长的时间跨度,涉及数个部门。结果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购置计划实施缓慢,年底突击采购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请购部门采取各种手段逃避集中采购,化整为零、甚至降低预算,无形中滋长了采购风险。

(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帐实不符的问题一直存在,主要原因如下:

1.账务处理晚于资产流传,二者速度不匹配。这一点在总行统购资产上表现最为突出。所谓总行统购资产是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中采购制度后,总行统一采购再分配到各分行的资产。每采购批次包含了数家分行、数种设备的采购需求,需要经过漫长的单据交割单分配流程。实物已交付使用而交割单仍在流转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了短时间内的账实不符。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网点分散、业务审批流程复杂,管理链条较长,对固定资产的调拨管理滞后于实物变动,如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对资产台账疏于登记或登记不全,或部门及单位间有未经审批的资产调拨,则会造成长时间的账实不符且会加大日后资产清查的难度。

2.个人侵占。个人侵占银行固定资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某些管理层。某些管理人员在离职或调岗时,因种种原因将银行资产据为己有,继任者也难以催讨,导致账实不符。这一点易出现在一些可公私混用的的固定资产上,比如相机、笔记本电脑等。

3.账务处理不规范。这一点在网点装修过程中表现的最为突出,有些单位将装修过程中将家具、空调、LED电子显示屏、保险箱等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一并计入网点装修费用,造成账外资产;另一种常见现象是网点装修已结束并投入使用,却迟迟未做工程决算,导致账实严重不符;而报废、盘亏、毁损的资产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处理也会造成长期的有账无实。

(四)固定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

定期对固定资产开展清查盘点是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网点多、距离远、资产数量众多,人手不足,基层行难以在总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资产清查任务,加上长期以来淡薄的资产管理意识,使得资产清查流于形式,甚至完全不进行清查,只由支行资产管理人员上报Y产数量。资产清查环节的薄弱及缺失无疑会造成长期的账实不符,且会增加资产流失的风险。

(五)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一是资产价值确定的问题,二是折旧的问题。购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支出,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交纳的有关税金及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只将买价计入资产价值。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资产,特别是抵债资产,在持有过程中产生价值变化或评估后发现资产有了增减值,财务上却未做任何处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账务与实务价值严重物脱节。

折旧方面,目前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的折旧方式基本还是一刀切,即按照3%~5%的残值率,以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年限除房屋建筑物是20年之外,大多是5年或10年。但不同的资产更新速度不同、使用频率不同,对资产的损耗也不同。以营业机具为例,点钞机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票据鉴别仪,每日使用频率甚至高于机器的额定最高工作频率,配件磨损严重,实际使用期限远远小于折旧年限。另外,这类机具还有随着监管政策而提前更新换代的情况。折旧一刀切的后果便是一方面形成了若干实际已无法使用,却未到报废年限的闲置资产,一方面虚增了账面资产的价值。

(六)固定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的处置是固定资产管理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相较与资产的形成,资产的报废、退运显得无足轻重。固定资产报废一无技术标准、二无系统组织、三无管理责任的落实,极易形成资产的流失。

三、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日常工作中注意分析自身的资产需求,在制定年度固定资产购建预算时做到有的放矢

年度固定资产购建计划不应作为一个时点任务,而应贯彻到国有商业银行的日常管理中去,基层行可视情况对自身的固定资产需求做定期的调查统计,在用足存量资产的基础上预计下一年度的固定资产总需求;在网点建设方面结合市政规划和区域发展情况,科学的设计网点建设方案及预算,且计划预算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不得擅自挪用、不得超预算执行,建立完善的计划执行监控体制,维护预算计划的权威性。

(二)在年度固定资产购建计划执行阶段,实施以集中采购为主、小额零星采购制度及供应商准入、后评价制度为辅的采购框架

供应商准入及后评价制度是指供应商管理部门应对合作的供应商做前置筛选,并与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及相应的违约责任条款,并每年至少审查一次供应商的资质证明、履约情况及信用状况等,对不达标的供应商进行替换或者解约,以此保证购入资产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实施小额零星采购制度,小额零星采购可采用简化的采购流程如询价等,并且对同一商品的小额零星采购制定限额,防止请购部门化整为零规避集采,同时加强部门联动缩短集采的流程;以提高采购效率、规范采购秩序、减少采购风险。

(三)强化固定资产业务的制度及流程管理,实施管理问责制

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意识,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登记、调拨等制度;加强人员更替管理,离职人员须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签章方可办理离职手续;通过业务培训等手段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另外,实行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刻不容缓,对于违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办法和业务流程的,造成资产流失或损失的,应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问责到人;对于维护银行利益对固定资产管理作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地位,转变轻资产管理的不良风气。

(四)国有商业银行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资产的清查盘点,视情况还应进行不定期抽查

清查盘点小组人员应包括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三方。盘点小组人员必须下到基层行,实地核对帐、卡、物。通过清查发现的盘盈、盘亏和毁损须查明原因,按规定及时进行处理,保证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五)重视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工作

在日常核算中,加强基础工作,防止固定资产费用化,对资产的增减值做及时的账务处理;在现有的资产分类基础上,对全行的固定资产分类做进一步的细致优化,根据不同类型资产实际的平均使用寿命,设置不同的折旧年限,减少闲置资产,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

(六)固定资产处置工作专人专办,实行专业化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处置工作可设置专门的资产处置小组,小组至少包括财务、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内控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从组织系统上保证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控制。处置小组的职责应包括制定商业银行各类型固定资产的的报废标准、鉴定资产的损耗程度、确定剩余可利用价值,并对最终是否予以报废处理提出建议供管理层参考,并监管资产的最终处置去向,做到有组织、有规范、有责任。

参考文献

[1]候青.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财会学习,2016(09).

[2]王亚飞.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