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茶文化视角;家庭教育;有效性;思路研究

自唐朝开始,饮茶逐渐成为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在这一背景下,饮茶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通过对茶文化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而且这些优秀的文化理念能够对人们具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当前教育体系日益成熟,如今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机制上的作用和价值日益突出,尤其是家庭教育对人行为习惯上的影响更是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环节。因此,在开展家庭教育时,如果想要确保其教学有效性,就需要结合茶文化的具体内涵,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实现其应有价值和意义。

1茶文化体系的内涵分析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从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茶叶种植和应用的相关记载。而我国茶文化在形成和推广过程中,贵族阶级和文人士族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而尤其是在唐朝时期,随着饮茶习惯逐渐成为社会大众习惯,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融合日益加剧,整个茶文化体系更加成熟。可以说,茶文化体系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想要体系化认知传统文化,就必须从茶文化切入,通过了解茶文化体系的内涵,才能对传统文化形成广泛认知,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茶文化体系内涵中丰富阐述了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理念。无论是茶道,还是茶礼,其中都有着丰富完善的价值观。比如在饮茶的过程,需要静心等待,需要用心品尝,而这一过程正是礼仪规范推动的结果。尤其是在茶道中,其倡导的是尊重,因此,认知茶文化,就是继承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其次,茶文化体系中还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茶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其中更是融入了丰富教育理念的文化体系,茶文化体系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如今茶文化已经形成了体系全面、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在茶文化中向我们阐述了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和理解来对待复杂问题,同时也在教育和引导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性看待人生中各种问题之间的转化,因此茶文化体系中的教育价值,也能够使其更容易被融入到当前整个教育活动中。最后,茶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行为引导和规范,可以说是茶文化体系中所独有的价值内涵,随着我们对茶文化体系认识日益成熟,如今我们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可以看到其中存在正确的行为模式示范,因此其能够对我们当前所从事的活动提供有效指引。随着当前社会活动日益成熟,如今需要通过合理的文化内容阐述与展现,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有效传承。

2当前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日益突出。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理论水平,同时也能发挥和实现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完善教育体系就成为当前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仍然缺乏应用的重视,因此其价值和作用并不到位。其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当前家庭教育体系缺乏完善的教学素材,事实上,当前家庭教育开展过程中,更多只是通过言传身教,并没有合理完善的素材。随着当前人们接触素材的途径日益完善,家长想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切入。但是目前无论是家长的知识水平,还是教学技能,都缺乏应有的素材了解,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切入极为必要。此外,目前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示范和引导。目前一些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时,其更多使用的是理论和普通说教,其效果不仅不理想,甚至很难实现其应有价值。因此,只有选择融入合适的要素,才能实现其应有教学效果。对于家庭教育活动来说,如果能够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势必能够优化和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家庭教育应有价值。最后,家庭教育活动中,更重要的是缺乏对正确理念的界定和认知。比如说,孩子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等。因此,合适的教育载体就极为必要。但是目前整个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理念界定,所以很多家长和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理念才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结合茶文化的具体内容,通过完善融入,从而实现整个家庭教育的具体目标。

3当前家庭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分析

在我们对家庭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认知日益全面的今天,想要有效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需要从教育的初期开始,而家庭教育就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需要实现以下要求:首先,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需要注重文化元素的完善融入。文化是一种内涵,是一种实质性影响。当儿童具备相应文化基础时,其才能发挥自身多样素质和能力。而融入文化元素,就需要有好的文化元素,茶文化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教育素材。通过讲解和阐述茶文化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和喜欢传统文化内容,从而为学生成长奠定重要帮助。其次,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应该将整个教育过程与行为理念引导体系化结合。家庭教育不同于常规教育活动,其中更需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更为丰富完善的素质理念。因此,合适的理念内涵极为重要。传统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核心,所以完善的茶文化内容可以为整个家庭教育活动开展奠定重要基础和帮助。以往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时,其使用的方法是说教式教育,因此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各种应有的行为理念缺乏必要认知。所以,当前家庭教育活动开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元素予以切入,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基础教育作用。最后,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需要将教育活动细化为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才教育等体系化融合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因此在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探索将孩子知识和素质以及整体技能培养体系化融合,通过选择合适的切入因素,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价值。以往家庭教育开展过程中,往往只是关注和在意孩子的知识学习,这种较为片面的教育观念,就使得教育活动存在较大偏差。茶文化体系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其中不仅包含了相应的教学元素,同时也有着相应理论内涵。因此,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必然能够实现茶文化应用价值,同时也达到了家庭教育的理想目标。

4基于茶文化视角的家庭教育有效性思路分析

从当前整个教育活动开展状况看,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同时也是影响孩子终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但是通过对目前家庭教育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我们对整个家庭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认识并不到位。而茶文化体系的丰富度和完善度,使得我们可以体系化应用传统茶文化内容,改善家庭教育活动形式,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首先,选择合适的茶文化素材融入到家庭教育体系当中。茶文化中包含内容元素很多,如果将其笼统的融入到整个家庭教育体系中,那么不仅很难发挥茶文化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同时更很难实现家庭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茶文化素材,通过具体融入,从而实现两者互促共进的目的。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教育过程与人才培养具体要求相匹配。因此,合适的茶文化素材极为必要。其次,在将茶文化内容融入到家庭教育活动中,需要注重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全面结合。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要结合孩子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具体需要,通过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培养,通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基本潜能的有效发挥。因此,要将茶文化的具体内容融入到整个学生教学活动中。我国茶文化体系内容丰富、全面,因此,要将茶文化与学生全面培养体系化结合起来,从而为孩子成长提供重要帮助。最后,家庭是社会活动的基础元素,而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环节,通过对中西方家庭教育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家庭教育活动并不成熟,其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教育素材。我国是茶文化大国,而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能够给予孩子更多成长上的引导和帮助,而茶文化的示范作用,也必然会使得孩子寻找到正确的方向,并有效引导。通过正确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

5结语

我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自唐朝以来,饮茶就逐渐发展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习惯之一。而茶文化也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尤其是茶文化中融入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更是影响整个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日益成熟,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活动中认识到传统茶文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尤其是茶文化中包含了正确的价值规范和行为理念,因此传统茶文化能够被应用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启蒙阶段,完善成熟的家庭教育将为孩子成长提供重要帮助。而将茶文化应用到家庭教育当中,不仅能够实现家庭教育的应有价值,同时也能有效传承茶文化。

参考文献

[1]潘伟彬.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3(5):128-134.

[2]侯月洁.从家庭视角探究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J].文教资料,2013(19):67-72.

[3]周艳芳.茶文化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探研[J].兰台世界,2014(9):127-132.

[4]刘黎明.高校茶文化课程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探索和实践[J].高等教育,2014(21):129-133.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失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院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86-02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存续至今并在新一轮的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且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一颗璀璨的后起之秀明星。不能不承认中国人的民族性在这其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所谓民族凝聚力,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涵、作用

作为文化的重要承继地和群体,自古以来家庭作为个体生活和生产的单位,是社会的基础组织。从共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出发,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领域中实行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长辈对晚辈进行的教育,包含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中内蕴的社会伦理规范体系。这一教育行为中所渗透和表现出的是社会传统、被家庭主体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文化因子、意识形态。因为家庭教育是以个体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家庭教育中所彰显的不仅是家庭单位的隐性文化价值,更多是凸显社会历史文化和伦理规范,从传统意义出发,家庭首先是建立伦理关系、培养个体认知意识教育的始发地,充当塑造公民的职责。

从作用上看,家庭教育自然就有价值观建立、尊重个体差异、完成时代适应的功效。首先,家庭教育是个体建立价值观、认知伦理关系的初始点,承担一个公民责任的起点。“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唯个性之强度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以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耳。”[1]12其次,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地方,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个体能动性和主动性;最后,家庭教育是一个循环的载体,并随着个体家庭的不断扩大而完成更大范围上的影响力。同时,家庭个体都呈现一种开放的成长,最终完成一个适应时代的过程。从这三个意义上来讲,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教育时代,仍然需要家庭教育。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失语和异化

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失语从社会层面讲,主要是指某一事业功能的不断弱化,直至失效。将异化和失语这一概念范畴用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则体现在这一文化载体的重要部分,在强调理性工具和实用主义的环境下,逐步弱化其功能,并有成为附庸的征兆。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广泛涌现的新型学校教育受到了中国人极大的追捧,中国人开始放弃“孰本孰末”的思考与讨论,积极地投身于联系日益紧密、影响日益深远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之中。以教人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的家庭教育也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集中表现在处于社会重要变革时期的中国,家庭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新旧两种不同方式和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作为社会个体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替代了传统家庭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体。

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中国人开始变得对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依赖,社会、国家、政府慢慢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因种种原因逐步退出了这一领域,成了社会教育的附庸。这必然导致失调――个人身心的失调和社会资源占有的“马太效应”。其最显著的表征是:道德水准的下降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断裂与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的现实把现代教育带进了一个貌似二元悖论的泥沼难以自拔。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学校教育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育责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家长成了一种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附庸,常常以提供费用、承担监督、督促学习为主要责任的面貌出现。

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同一性

学校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一定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具有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素养的过程。然而,人的社会化进程最初是以家庭角色为原初,德育教育的始初任务自然落在了以培养人的家庭规范伦理和普适性人际交往规范为主的家庭教育中。从这个意义出发,德育教育最为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在这一层面上具有同一性,两者共同担负着大学生个体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帮助大学生个体正确处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承担。

在现实的情况中,高校的德育和家庭教育却相互脱节,特别是在新时期下,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结构变化等诸多挑战,使得处于时代变化中的部分学生面临价值观念选择中的认知困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强劲发展,道德和价值认知困境在面临更多外界诱惑时,落后思想更容易侵入短暂的精神真空,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追求迷茫、道德评判标准扭曲的现象。如果把这一现象的问题解决方式仅仅看作学生个体自发纠正和完善的过程,而不着重引导学生个体的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相结合,从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扩充、发展学校德育,势必会影响学生自我道德素养发展。

四、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加强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将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培养既具有现代竞争能力又继承传统家庭内容规范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这一重要意义对于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校更突出,因为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及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方,更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据点。

如何将两者相互结合,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营养,发展学校德育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院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承继场所的功效,其关键在于:

1.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突出德育载体,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

在中国历史中,不同世界观的教育思想家们都以培养理想人格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尤其是以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人格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的自觉追求,可见个人修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寻当代中医院校德育教育的新道路,即将现代的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与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将中医药院校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非是一味的否定与激进的超前,强调德育教育要继承传统文化也并非将传统和西方教育全盘地拿来与照搬,要在结合时代特点的同时,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2.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

自家庭教育得以确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逐步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孝、和、诚、俭、勤”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步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成为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彰显的主体。所印证的即孝道置于古代家庭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体现了子女对于父母抚育回报恩情,也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此出发,孔子以“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家庭教育文化的渗透力,达到巩固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的目的。从而将家庭的忠孝观念、情感内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成为社会、国家安定的基础条件。培养诚实守信的子女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直接关乎家庭教育成效。作为以诚信为自我人格标准的古人,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并将其作为传统内容一以贯之。可见,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医药院校强调医学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一内容引入到文化继承地――中医院校,即是要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中与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同时发展,回归教育的初衷,以伦理道德和道德观念为主,注重两者的协调统一,双生双赢。

3.从个人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注意行为规范的实践导向

以“礼仪之邦”而享誉于世的中国,注重礼仪教育,传承优良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家庭教育针对个人发展特点,从个人自身具体情况出发,采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伦理认知教育,为个人道德伦理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以身作则,家庭长辈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礼仪行为规范,为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由于学生个体间的文化素养程度不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等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中医院校进行德育教育中要细分受教育学生特点,对教育对象进行科学甄别,采取不同的对策,确保内容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的需求,为建构具有针对性的话语体系打下基础。德育教育所面对的受教群体不是物,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者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受教学生,从其现实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和发展学生个体的参与德育学习、应用德育教育成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受教学生不加任何细分和层次化德育,是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孟子・离娄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94.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民国时期;现代化;新国民;民主民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A-0014-06

“家庭教育,本有广狭二义:狭义之家庭教育,系指子女入学以前之教育,又名曰学前教育,其意谓子女入学以前时期之教育,应由家庭负责,子女既入学之后,似可无教育责任,完全委之于学校矣。广义之家庭教育,系指家庭对于子女之一切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之种种精神上,身体上之教育也。现在所谓之家庭教育,应为广义之家庭教育。”[1]在这里,笔者所陈述的历史对象――“家庭教育”,主要取其广义层面上的含义,指向的是家中的年长者如父母,对家中的晚辈所实施的蕴含教育意味的实践活动。这种教育实践活动可能是自觉的、显性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隐性的。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围绕家庭教育进行了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讨论,他们的讨论基本围绕革除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促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进程这一议题而展开。究其讨论的基本历史样貌,笔者发现,民国时期的部分精英知识分子家庭已然开始在家庭教育与儿童、与民族、与国家之间构建起主体间的相关性,不断通过家庭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新国民的培育和新国家的建设。

一、切入视角与援引理论

近代以来,民族危亡是中华民族民众所集体关注的最迫切问题。支撑整个宏观社会的小农经济基础濒临解体,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体系也随之进入充斥各种冲突与抗争的裂变过程。民主、自由、开放、平等的西方现代政治文明给中国的新青年们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迎合了他们对人性的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在西方列强不断的侵犯下,自古以来中国封建帝权无法彻底触碰到的基层民间力量,在外在强力的推动下得到了觉悟与凝聚。民族意识一夜之间骤然凸显。各阶层有识之士都致力于急速建立起一极具凝聚力的民族国家,以达内外制衡,维持中华民族的生存之目的。他们努力维护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文化认同,保持这一文化系统的稳定性与纯粹性,不被外族文化所侵扰与解构。

从清末新政到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文化与教育领域一直处在趋于裂变的渐变发展进程。直到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才得到了一定的扭转。新文化运动广泛涉及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领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推涉到实质性内核文化层面的革命高潮。人们意识到,只有民族国家建立起来,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舞台得到应有的待遇,才能获得平等的国家地位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受到国内外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此时的民族主义内涵逐步自发、自觉地从狭隘的民族去异,发展为基于国内各民族共荣的国际各民族平等相处,从而建立起利于各国、各民族共同进步的社会新秩序。开放的文化视野与理性的爱国精神逐步得到凸显。民族主义所代表的不是偏激,不是极端,而是逐步以一种平和、理性却自觉、坚决的爱国精神与文化态度去重新塑造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每一个主体。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部分新青年们,尝试通过自身主体性的彰显,开创新文明的践行模式,最终实现建设新型民主的民族国家的价值诉求。在民主民族国家的平台上,个人、国家、民族是三位一体的,每个人都可以合法地获取基本自由,实现自己的基本尊严与基本价值。在民主政权的管理下,精英知识分子阶层在社会开化、文化开放的心态下,推动整个民族国家从政治变革为起点,走向伦理变革与文化变革。“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2]民众开始意识到需要逐步改变自身被帝权统治的社会遭遇,成为民主国家中的自由公民,能够自觉、自主、自立,也能对自己身处其中的国家、社会与民族的前途承担建设与保护的责任;国家也不再是王朝统治下的专制机器,而是基于人民平等的公共政府,需要对民间的基本利益做出最大化的实质性推进,并且还要使民族国家成为世界秩序中的一分子,推动本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融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国中后期,民族主义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由前现代的一致对外之‘外竞’意识到由民主而民族的‘内竞’身份意识”[3]。“这里所论的现代民族主义在政治哲学上是民主的、开放的乃至‘世界的’民族主义,在社会哲学上则是个人的、自治的乃至‘自由的’民族主义。”[4]可以看出,现代性文化价值体系对人本主体的独立、自由、自主、平等的诉求,已与民族主义精神很好地接榫。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无论是以文化启蒙为渠道还是走文化变革的路径,都需要依托自由、民主、平等的民族主义精神为各个社会场域的演变指明道路。家庭教育也是这样。本文从民主的民族主义视角切入,探讨民国家庭教育对新国民培育的尝试,对其做出历史铺陈与理论解释,揭示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嬗变与民族国家建立之间的交互型架构的机理。

二、民国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国家观念的引入

自晚清到民国,随着国家危亡的愈演愈烈,国家建设、民族维持对国民性的改造要求日益增强,而知识分子也愈发意识到传统家庭教育对于儿童作为“人”的发现的缺失。因此,家庭教育开始成为社会改革的切入点之一。民国时期更是将家庭教育推上了历史舞台,“谈社会革命者,当毋忘家庭改革的重要”[5],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改革的起点;教育是直接关乎未来国家之国民的事业,所以“欲想救国,首先要从教育下手,且从教育的根本上下手”[6]。知识分子们立志于将家庭教育实践,贡献于建立民主的民族国家。

混乱、无序的社会生存状态需要家庭教育超越家庭场域,冲进公共视野,从而推动新社会、新国家的建构。家庭教育需要迎合民族危亡的变革要求,为其培养拥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现代知识的新国民。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家庭教育承担起为未来的国家培育新公民的社会责任,公民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新内涵,是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公民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健全的国民;而健全国民之养成,其初仍有赖于家庭”[7],这就是新国民的培养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

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家庭教育,受家本位理念的深刻影响,家庭教育确实带有很浓郁的私人化色彩:“可以说:中国的家庭教育,完全是出发于自私的‘个人化’的,一点没有‘社会化’和‘事业化’的意味。”[8]整个传统社会,自上而下各阶层的家庭教育的实施理念基本都是指向个人、家庭、家族、宗族的利益获取与发展,“下级人家对于子女,心目中只要他们将来能赚钱吃饭,中级人家对于子女,要希望他们读书上进,光大门楣,上级人家对于子女,要希望他们保守家产,不堕家声,都没有把子弟怎样做一个健全有用的‘人’,怎样在社会上做些造福群众的事业,怎样为国家建树些功绩等等问题放在心上”[9]。而近代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危机,促使部分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家庭开始意识到了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开始批判和试图颠覆原有的家庭教育理念。薄弱或者不当的家庭教育培养出能力低下的儿童,他们长大后便无法通过自身的行动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重构的历史使命。传统社会中,很多年轻人“爱护家庭和亲戚,比爱护国家和民族来得浓厚;甚至只知有家庭,不知有国家;只知爱亲属,不知爱种族”[10],所以社会动乱与变革时期的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确实就是要尽力改变“一盘散沙”的民间社会状态,帮助父母树立起培育子女国家意识、民族信念的教育理念,在家庭中推介为国家、民族着想的意识。“其实忽视了家庭教育,便是等于忽视自己的子女;或者更进一步说,简直是阻碍儿童前途的发展,削弱民族新生命的实力”[11]。在传统社会濒临解体之时,只有抛弃个人自私主义和家庭自私主义,将爱家庭推广到爱社会,改良家庭教育,中华民族才有在内外交加的困境中崛起的希望。[12]可以说,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理念中对家中子女国家观念与民族信仰培养的聚焦,折射出的是民族国家对于通过教育来强国保种的迫切需求,也是部分知识分子家庭通过理论构架与实践落实的双重路径将儿童、父母、家庭纳入到民族复兴的主体中来所做的尝试。

三、民国家庭教育的新目标:养成国民性

在国民性育成的理念指引下,家庭教育开始将实际目标指向培育有民族意识的现代国家国民。具有什么样的国民性才是新国民呢?“以有秩序,能忍耐,勤勉,和顺,思想坚定,有向上的志趣为主。于此,可以一言蔽之,即使儿童有做人的好习惯。”[13]有识之士认为,中国社会想要摆脱现存危机,实质性地实现“现代化”的社会改造目标,首先必须通过对儿童国民性的养成培育出能够适应现代文明社会要求的未来之国民。“家庭是产生国民的地方,其使命最重要的,便是训练教养国民,使成为健全的,有用的公民,这是非常明显的。”[14]

民国时期,基于现代民族对国民的基本要求,家庭教育开始重视国家观念的培养。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并加以引入与传播之r,很多知识分子都将重视国民教育、培育国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归纳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特色之一,他们由此“主张唤醒民众以恢复民族精神,以挽救民族危亡”[15]。很多论者指出,传统中国社会的国民秉持着儿童是家庭私有财产的观念,“一切文物制度风俗习惯,均以家庭为中心,所以国人对家庭观念特别浓厚……所以中国人的团结力,只及于宗族而止,还没有扩张到国族”[16]。西方各国则和我国传统家庭观念不同,他们大多坚持要在儿童与社会之间建立桥梁,甚至让社会替父母教养儿童,例如俄国的国家儿童公育政策。[17]又如,“在国家社会主义下之德意志,智育与精神教育持有紧密的关系”[18],在家庭中,培养“坚毅、勇敢、爱国”的儿童,使之能够“爱国,为同胞而能牺牲自己”[19],这些都是德意志极具民族凝聚力的根源之一。

从这一层面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一直被忽略的内容确实就是儿童集体观念、国家观念的养成。所以在家庭教育新理念的指导下,将家庭教育的新教育目标之一确定为改革传统家族教育的封闭性,满足基于社会动荡时期的国民质素需求,培养具有民族观念、国家观念、集体观念的儿童,是符合变革时期的社会需要的。“一个民族要不为他民族所同化,所消减,需要有坚确明了之民族意识。有民族意识,才能认识、保持,并发扬自己民族之精神与文化。”[20]特别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动乱不安的时代,通过家庭教育达到培养孩子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的教育目标,实能为实现民族振兴的社会目标提供本源之动力。

四、民国家庭教育的新内容:爱己、爱人、爱国家

在明确家庭教育目标包含国民教育的基础上,有学者指出,“军国父母的教养子女,是依据文武并进的原则的”[21],父母在对子女展开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时,“还要努力养成儿童的斗争意志,要叫子女敢于为正义而奋斗,乐于为正义而牺牲,并遵守纪律,服从领袖,勇往前进,战胜艰难,爱团体甚于爱个人,爱公义甚于爱私情,爱国家甚于爱家庭。此外,父母还要把关于文化的事项,告诉给子女知道”[22]。对家中儿童开展民族意识、斗争意志的培养,不等同于对其进行机械、强制的灌输。不仅不等同,而且需要防止极端化的趋势,避免民族极端主义倾向的滋生,要引导儿童在对世界各民族平等、自主产生认同与推崇心理的基础上去认识、热爱、建设自己的民族国家。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儿童的民族意识呢?王鸿俊先生指出,父母对儿童进行民族意识的教育时应该从这样四个切入点入手:“(一)布置富有民族思想之家庭环境;……(二)讲述民族史地及时事消息;……(三)教以爱国家爱民族之歌曲及游戏;……(四)鼓励为国家民族牺牲奋斗之行为……。”[23]“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应于儿童时期加以训练。父母可为儿童讲述中国历史之伟大,国家史实,中国故事及民族英雄故事等,以激发民族意识”[24]。只有将本民族的某些相关文化要素及早、逐步地渗透入儿童日常所经历的家庭生活中,让儿童耳濡目染,才会促进儿童在价值观中生成坚固且积极的民族意识,也才能塑造出适应未来民主国家政治、文化等社会要求的新国民。

再进一步沉入到家庭教育的基础,社会中普世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传授也是民国家庭教育为培养新国民所作的基本工作,也构成了这一时期国民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家庭的教育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家庭道德氛围的营造以及对子女的熏陶。“良好的德性,如诚实、仁爱、自信、自制、敬重别人等,每须在家庭中培植其基础。”[25]特别对于低龄子女,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概念较为模糊,对身边的人与事的感受反而比较具象化,所以他们需要在真实的家庭教育场景中去感受最为真实、最具存在感的道德感,通过每日亲身体验到的家庭生活学会认识、理解、体谅他人,继而逐步学会认知、适应、融入新社会和新国家。比如说,父母教会子女用一些具体的行为表达对父母的爱,帮助子女体会亲子间最简单质朴的爱,慢慢地子女就会养成爱别人的倾向,并将这种爱推及自己的同伴,甚至是陌生路人,生成了爱的基本情感。同时,“家庭夫妻之爱,可使儿童知道恕道、忠心、与敬重别人之重要”[26],当子女在家中每每看到父亲与母亲之间互敬互爱、有商有量的民主、平等的沟通场景时,便可直接滋生出对父母和小家庭的忠诚心与归属感。而在民国社会,大多数家庭还是多子女家庭,小孩子在家里与自己的兄弟姊妹共同利用一些资源时,能够养成分享、合作、友爱的精神,“家庭中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人,相处既久,可使儿童知道将来在社会如何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人相处”[27]。“扩而充之,可使其爱民族,爱国家,爱人类”[28],从而也就能从更广泛的范围里帮助孩子形成新的民族国家需要儿童拥有的对于“民族”“国家”的情感与意识。

五、民国家庭教育的新方法:民主的路径

民国时期,众多有识之士在整个国家朝着科学与民主转型的社会情境中,呼吁民众将自己所管理着的小家庭从不平等、不民主的等级制关系结构向平等、民主的主体间情感式关系结构转型,以发挥民主家庭对民主国家建设的贡献作用。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能在家庭教育中实现国民民族意识的养成呢?笔者认为,民主的民族国家的建设,需要具备民主意识与民主能力的新国民;养成如此的新国民,所提供的系统教育也必须是极具民主意味的。

鲁迅先生曾评价过中国人的家庭教育态度:“一种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也无妨,在家里是霸主,出了门却像失了网的蜘蛛,毫无能力;另一种是终日给予冷漠的待遇或呵斥,甚至打到孩子畏缩,仿佛是奴才、傀儡,而父母却美其名是‘听话’,自以为教育成功。英国的儿童沉着,德国粗豪,俄国雄厚,法国漂亮,日本聪明,都没有一点中国似的衰惫气象。”[29]苛刻严厉的方式是不民主的,因为这种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就是父母视子女为自己附属性的存在,子女可以经由父母的意愿控制和管理,这是一种忽视儿童主体性的教育方法;而宠溺放纵的方式同样也是不民主的,对民主的理解最忌将其等同于无规则、无约束,对子女不加任何管束的父母实则实施了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子女主体性成长过程中所充斥的种种不确定性,也忽视了子女的可教育性,实则误解了民主、平等与自由,极有可能催生未来民主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现代科学的教育学将儿童视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有着自身所处的成长阶段的独特心理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的独特情感需求。现代性的儿童教育观、民主化的新国民培育观要求民国时期的父母们在家庭里教导子女时要充分认识并尊重儿童的自我意志与独立个性,因为家庭教育“不在于使其将来成为一个人,他现在本身就是一个人”[30],民主的国民教育更需要将儿童从小视为有主见的独立个体。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关系中将儿童视为父母成人的附属物,儿童自身本应具有的独立意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亲子关系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家庭里的民主也就成为空谈。忽视尊重、强调命令、实施控制,实则是中国传统社会里传统家庭教育方法的重大错误之一,“以责罚为施行家庭德性训练之工具,亦属异常普通,然多用责罚,尤为无益而有害”[31]。做父母的主观地将子女看成是“小大人”,这着实会使儿童生活在夹缝里。如果儿童不接受,父母就认为孺子不可教,为了避免子女不成人,就要强制执行各种律规,甚至于打骂孩子,孩子的身心便会日积月累地受到伤害,民主的意识与能力便无从实现,长大后完全看不到新国民的影子。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呢?究竟民主方法对发展儿童的民族意识和国民性有什么作用呢?民国建立后,受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指引,民主的教育方法开始渗入到家庭场域。其具体的内涵即是,在儿童首先成为参与主体的教育活动情境中家庭各个主体之间的互相尊重。“儿童要被认为是人,他实际确实是一个人;像一个和他一起生活着的成人一般的人。”[32]从生命体的角度看,儿童本身就正在作为“一个生命”而独立地存在并成长着,具有自然的合法性,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有从最初的家庭生活能够体会到民主意味的小孩子,L大成人后才能成为有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的新国民,才能在建设民主的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进一步深究,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关乎民主、民族的能力,就要真真切切将之渗透在对子女的生活教育中。“家庭中有种种服务,也可训练儿童将来对社会和国家尽其应该之义务”[33],家庭经济管理、家务主持料理等活动都能充分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与能力,父母可以通过这些家庭事务与活动来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国家观。民国知识分子眼中的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倡导以培养儿童高度的国民性为目标,重点养成孩子的亲爱心、互助心、礼仪心等品质[34]。

同时更加显著与直接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被知识分子们重点提出,非常明确地呼吁国民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孕育出新国民。“要培养国民之国家观念,就必须按照‘天赋人权’来进行家庭革命,使人人具备‘独立羁绊之精神’、‘乐死之辟之气概’、‘尽瘁义务之公德’和‘个人自治、团体自治,以进人格之人群’等素质。”[35]传统社会秉持的宗法观念严重束缚着儿童的自由成长,并严重妨碍了儿童在童年期里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养成。比如说,赵媛就在自己的论述中极力主张母亲教育儿童时要引导孩子养成英雄豪杰之气魄,这样才能使其长大成人后能够扶翼纲常、整顿乾坤,而不是只将眼光局限于升官发财之道。[36]也有论者指出,儿童思想是最为纯洁和可塑的,在国难当头之时,尤应加以运用,要将国耻讲给孩子听,“无形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37],从而让他们长成之后铭记历史,“自把这些基本知识,深刻心中,永不会忘却的”[38]。也就是说,只有从儿童幼时所经历的家庭教育入手,将民族集体的意志与精神渗透到其每天经历着的生活中去,才能使他们知社会、知国家、知民族。

六、结语

现代民主的民族国家文化的传播就是要致力于塑造新的社会中的自由人。这样的人不同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顺从;他们能够自我辨别、判断与选择,并能对自己、家庭,继而对国家负责任;他们始终以团体、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为重,却又不忽视、失去独立的自我。本文认为,要塑造这样的新国民,发展家庭教育是根本性、奠基性的必由之路。要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公民质素传播继而渗透到个体精神中去,要将现代民主社会意识形态民主而尊重地输入到民众中去,从而实现其合法性与操作性,变革传统家庭教育并有所理性扬弃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当务之急,也是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基本实现路径。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近代以来尤其是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的迅速转型与发展的历史,是在现代社会文化塑成的过程中被其光辉照耀到的一个微观层面,其在渐变到聚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风格特征与价值取向,得益于并传承了更加宏观的近代教育变革历史,乃至整个大社会场域中的文化嬗变历程。

从史实上看,当国家危亡不断加重之际,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确被侵略与失败激活了,人们开始理性地从伦理思想与社会文化的层面寻找中华民族衰败的根源,并也主动将目光投向了家庭教育领域。现代国家需要的是具有社会公共精神的新国民,而不是王朝统治下臣服于王权的臣民。当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将自己塑造成这般模样的家庭教育的社会文化根源时,他们便会试图构建出适应新国家、新文明对“人”的要求的家庭教育体系。随着民族主义的文化精神崛起,家庭教育这一最基本的育人活动被政府与民间逐步自觉地与国家政治相勾连了。家庭教育关乎公民个体的终身性成长,必须摒弃家庭自私主义的传统教育追求,教会子女将对己之爱、对家庭之爱推广到他人、团体、全社会,立志于教养出体谅他者、团结群体、热爱国家、忠于民族的新国民。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教育的本原问题才能得以解决,继而才能达到强国保种的目的。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家庭教育理念中对儿童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的聚焦,充分体现了民族国家对于通过教育以达到民族复兴的现实诉求,同时表征的是社会文化启蒙时期的知识分子阶层在通过关注家庭教育理论架构及其现实践行的路径将家庭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家庭教育主体纳入到民主国家建设工程中来的尝试。

而在以培养新国民为家庭教育基本目标的指引下,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的各个具体内容维度便随之成为了家庭教育现代性变革的各个具体指向。传统的中国宗族家庭一直沿袭等级严苛的宗法伦理,将家族中的儿童视为成人的财产或依附,抑制了儿童意识中民族观、国家观的生成。而国难当头的社会剧变期,亟须塑成国民的团体意识、国家观念与民族精神,以促进儿童通过接受现代教育这一路径形成复兴民族的能力。一言以蔽之,旨在塑造新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秉承了民族主义的风骨与品格,构成了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现代化嬗变的重要所指。

参考文献:

[1][15][16][23][24]王鸿俊.家庭教育[M].重庆:正中书局,1942:1.10.10-11.11-15.4-6.

[2]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J].青年杂志,1916,1(6).

[3][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M].崔志海,葛夫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173-174.

[4]张宝明.阐释与启示: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谱系的嬗变[C]//郑大华,邹小站.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8-99.

[5][6][34]范桂田.公教家庭教育(上)[J].磐石s志,1937,5(1).

[7]吴云高.家庭教育[M].上海:中华书局,1948:15.

[8][9]钱品珐.实施家庭教育奏议[J].妇女月报,1935,1(8).

[10][11]陆传籍.大时代的家庭教育[J].东方杂志,1939,1(1).

[12]孙以琴.谈谈家庭教育[J].妇女月刊,1943,3(3).

[13]张子和.家庭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大东书局,1933:8.

[14]柳泽民.家庭教育之理论与学校教育之联系[J].广西教育研究,1941,1(6).

[17]走向社会的孩子[J].玲珑,1933,3(30).

[18][19]德驻日大使奥特根夫人.德意志的家庭教育[J].琳,译.三六九画报,1940,6(9).

[20]章绳以.家庭教育之研究[J].教育杂志,1936,26(12).

[21][22]陈征帆.军国父母论[M].上海:中华慈幼协会,1937:6.7-8.

[25][26][27][28][33]陈东原.家庭与教育[J].妇女新运,6(5).

[29]金隐铭.鲁迅杂文精编[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432-433.

[30][32]B・Liber.家庭教育中底几个基本错误[J].张立人,译.教育杂志,1929,21(7).

[31]徐松石.家庭教育与儿童[M].上海:中华书局,1926:78.

[35]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64.

[36]赵媛.家庭教育论[J].妇女时报,1911(1).

[37][38]戒女.家庭教育[J].玲珑,1931,1(34).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范文第4篇

怀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价值的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正是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使得家庭教育具有爱的优势。这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神圣的爱,是家庭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也是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及长辈把子女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他们的天职就是培养子女早日成“龙”成“凤”,这就是家庭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本质所在。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家庭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则强调以子女的健康成长为本,重视对子女生活处境的无限关怀,注重对子女的习惯、性格、能力、价值的培养和追求,以及对国家和社会中各种优秀精神文化现象的敬仰和珍视。父母长辈对子女的人文关怀重点体现在培养子女成为身心健康、个性鲜明、人格健全、情绪稳定、相处和谐、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被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的社会化的人。

二、父母长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带头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的自身素质和水平对子女的个性发展和性格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价值判断以及家庭关系的氛围,对子女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父母长辈在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带头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首先,在教育认同方面,父母长辈作为子女的偶像,其道德人格状况、修养水平都将成为子女认知的标准,父母长辈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对子女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用适当的时机和语言明确地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其次,在教育示范方面,父母长辈与子女朝夕相处,子女在为人处世、行为动向等方面常常把父母长辈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父母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与子女整体素质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联,这就需要父母长辈在实际行动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带好头,做好示范。最后,在教育导向方面,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父母长辈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对子女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父母长辈要强化角色意识,自觉担负起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要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教育子女。

三、不断优化家庭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家庭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向上,都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取向,尤其对家庭中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地优化家庭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尊老爱幼、互敬互让,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现阶段,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和关怀,努力营造家庭中和谐的氛围,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爱国、爱家、爱人民的理念和诚实、正直、勇敢、进取、自强的精神在家庭教育中传承和发扬。

2.家庭教育的方式要科学化,内容要生活化、大众化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其教育方式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讲究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家长做到善于与子女交朋友,多与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达到心灵的共鸣、情感的交融,使其行为习惯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就是课堂,家庭教育要注意教育内容必须生活化、大众化,让子女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

3.推动家庭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的素质

理论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不断推动家庭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的素质,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动力,还可以探索和创新家庭教育的形式,如设立家庭教育辅导中心,通过多种媒体的宣传,模拟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等。

四、结语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传统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至上,重视个体自我教育和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现代家庭教育的德育职能则逐弱化,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导致个体人格的缺失。因此,建立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成为必然。以《弟子规》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和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居于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有着无可取代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有其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因此,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价值,并将其发扬光大,完成其现代化转化,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对构建现代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统的中国家庭指在中国封建宗法制和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家庭。古代中国,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至上,视家庭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重视个体自我教育。《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既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因此,如何“齐家”便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

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贤妻良母的观念至为深入。WWW.133229.cOm“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因此,从儿童本身的生活体验出发来培养其尊老敬长的情感,最为自然最为贴切。因先天的血缘关系和后天的养育关系,儿童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对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家庭群体感的认同和对家长养育之恩的孝敬情感。这种天然的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力量。家庭教育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也是家庭教育获得细雨润物效应的基本因素。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存在,通过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塑造家庭成员的人格,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遵从社会意愿,成为社会的同质因子。但现有家庭教育的实然状况限制其应有职能的有效发挥,甚至出现负效和职能错位现象。表现在:1、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一方面沿袭了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等价值观念,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一方面又受现代社会主文化、各种亚文化甚至有意无意受某些反文化影响,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注意到家庭成员的多方面发展,但又忽视家庭成员人格主导方面—道德品质的培养,出现重智轻德甚至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致使家庭成员人格畸形发展。2、在家庭教育职能方面,忽视大众传媒在家庭中的有效利用,使其传递了大量不必要甚至有害的信息;社会还缺乏一套强有力的道德规范体系,使家庭教育中道德观念的培养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中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牢固基础的德育职能的发挥;现存人才选拔制度引发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偏颇,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生错位,弱化了家庭教育应有的职能,增加了家庭成员利用消极的亚文化甚至反文化中的价值观塑造自我、设计自我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异质因子。

由此可以看出,现存家庭教育模式无论价值观念层面、教育职能层面还是具体的教育手段、方法层面都存在着不少局限性。转轨期的社会孕育着新型的家庭,需要全新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实践角度看,建立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构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要,也是对现有家庭教育反思的结果。同传统家庭教育相比,现存家庭教育的德育职能逐渐被弱化,逐渐被智育和其他一些功利性较强的教育职能所代替,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导致个体人格的缺失。现代家庭教育应强化其德育职能,尤其是摆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位置。古人主张“养正于蒙”、“教子婴孩”,就是要从小注意家庭成员道德品质的培养,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使品德的不断提高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统一起来。笔者仅以当前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最被国学教育者看好的古代蒙学教材《弟子规》为例,进一步剖析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和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弟子规》从宋朝开始推行,流传在中国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它通俗、易懂、易行,包含了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生活礼规等做人的基本准则,特别讲究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曾经盛行一时,被誉为“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用的”“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在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时,其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童蒙养成的教育思想,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进行深人研究,使之为今天的青少年教育实践服务。

(一)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家庭启蒙教育

现代家庭伦理建设必须抓家庭教育,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虽重视但不得其法,都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儿童的第一学校是家庭,儿童在这里接受做人和做事的最初教育,打下一生立身成才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亲切的,随时随地的,启蒙重于知识,模拟重于传授,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首任教师。在对待父母和长辈的关系方面,《弟子规》特别强调儿童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养成听话、孝顺的习惯。儿童在幼年时期,尚未在经验和思维方面形成个人的主见,道德观念也不具备,需要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引导。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人的最初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所以强调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强调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特别是要强调家长根据社会生活准则,对孩子的行为活动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并注意其表现,随时对之作出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等是非善恶标准。

(二)勤奋严谨、生活有序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它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和处事之中。在自身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方面,《弟了规》认为,应使儿童养成生活有序、讲究卫生、珍惜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学生时期是人生之基础,“少不学,老何为”。因此要“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2、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晨必盟,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育定位;莫乱顿,致污秽”。3、正确的衣食标准。教育孩子从小应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念,主张“衣贵洁,不责华;对饮食,勿拣择”。4、良好的步履情态。“步从容,立端正”。5,稳健明哲的处事心理。“事匆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以上规范要求青少年抓住今日时光,讲究个人生活卫生。而现实中的青少年,衣帽不整者有之,奇装异服,生日宴请,攀比奢华,追求奢侈生活方式者有之。这也说明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提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事先做人,学智先学人,育才先育德,德才兼备,既要有才,更要有德。

(三)诚信克己、慎言向善,重视人际交往的道德修养教育

《弟子规》认为,道德目标一旦确定,就要重视个体道德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使道德规范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需求,并最终形成为一种制约一个人行动方式的习惯化的行为。在儿童教育中,它主要倡导儿童在诚实守信、见贤思齐、对人仁慈等方面进行道德行为习惯修养。1、诚实处好与他人关系。人别人房室应声音响亮地打招呼,“将人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借物须及时归还,“用人物,须明求;借人物,及时还”。2、言而有信,说话文明。“凡出言,信为先;市井气,切戒之”。3、语言谨慎,言必有据。说话吐字,要重而舒缓。“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4、正确认识和对待过错。明确“错,,和“恶”的根本界限,“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这对改正当前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大有裨益。

(四)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情感追求教育

《弟子规》中反复阐释的“人则孝”、“出则佛”、“泛爱众”等规则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情感追求。其中“人则孝”是感恩教育,“出则梯”是尊重教育,“泛爱众”是关心教育。

孝不仅是德之本,也是一切教化之根本与起点。因而,古代众多童蒙教育中都强调孝的内容,提倡“百行孝为先”,认为这是行为处事的基本和道德实践的起点。让孩子感父母之恩,报父母之恩,决不仅仅是培养一种家庭的美德,更是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人格意识。当代家庭,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过多关爱,往往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的性格,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不考虑家里的困难。很多大学生虽然知道靠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上学,却大把挥霍而对父母没有一丝感激;明明是贫困生,接受了热心人的帮助后,却想把受助记录抹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是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产生的主动寻求回报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人性高贵之所在。因此,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爱,体验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把报答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

尊重教育是满足别人被尊重的心理需要的教育,这种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教育,每个个体才能获得被别人尊重的情感满足。尊重他人,是一种爱心的付出,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培养他们尊重别人的情感尤为重要。在《弟子规》“出则佛”条中,我们看到的就是如何尊重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