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政工作论文

财政工作论文

财政工作论文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政法制现状对策

近几年,县(市区)财政部门,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推进依法理财为目标,在普法宣传,执法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的促进了财政职能的发挥,为全面做好财政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财政法制建设任务艰巨,依法治财任重而道远。主要表现:

一是财政部门红头文件或领导讲话稿中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错误。例如2006年甲县财政局在明确行政许可事项时,明文规定辖区的行政许可事项有两项。即“会计从业资格审批”和“会计记账机构执业资格审批”。而河北省财政厅早在2005年就以冀财会(2005)19号《关于贯彻财政部记账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我省申请设立记账机构,由所在地设区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并将批准文件抄送省财政厅。又如在宣传《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时,乙县财政局“一把手”在大会上公开称国务院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上升到了法律法规的地位,这种夸大其辞的宣传,误导了公众,影响了行政法规的宣传效果。

二是股室与股室之间交叉的职能,对本股室有利的争着管,对本股室不利的都不去管,形成了事实上的有法不依。

三是财政内部缺乏统一有效的制约机制。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的分配上,有的县(市区)财政“一把手”将资金分配方案记在本上,只告知拨款人员,不公开行文。也有的县(市区)拨款手续烦琐、拨款迟缓,一笔款项的拨付,财政大小头头都要签批,一个星期甚至十多天也到不了用款单位账上。

四是省市组织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往往是一人找答案众人抄,局领导以及一些有权的股室头头竟让他人代抄,使财政普法流于形式。

五是对联合执法单位利用财政职能违规收费听之任之。如契税的征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第四条契税的计税依据为房屋买卖的成交价格,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并且无正当理由的,由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而房产部门不论交易价格怎样,一律评估并收费,使搭税收费合法化。

六是有些县(市区)制定的红头文件所依据的上位法已经宣布废止,而该红头文件还在照样执行。

七是随着财政改革和职能的转换,财政部门有的股室对自身职能一知半解,照抄照搬上级的职能,致使县市财政部门制定的工作规划中竟拥有了管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这一财政部和省级财政部门所特有的职权。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不到位。受行政编制的影响,县级财政内部没有设置法制机构,直接影响到了财政法制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人员配备上,由于财政法制工作,综合性很强,要求财政干部既要有一定的财政法律知识,又要熟悉财政专业知识,还需要将财政专业知识与财政法律知识有机结合。故此,这项工作是好汉不想干,赖汉干不了。由于县(市区)财政法制人员缺失,局内没有相应建立起统一、科学、规范的法制工作体系,加之由于部门预算、财政集中支付等项财政改革的推行和诸多业务的拓宽,股室之间各行其是,且缺乏应有的沟通,致使财政内部一些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难以统一。

二是缺乏单位“一把手”的支持。目前,不少县(市区)的“一把手”把工作重心和精力用在抓收入和支出上,总以为法制工作不影响大局,可有可无,近而直接影响了财政法制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财政法制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财政干部法律学识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县乡财政人员中,全日制法律院校本专科毕业的为零。就是加上各类参加自学形式取得的法律本、专科毕业的,也不超过财政人员的5%,并且财政干部每天只顾忙于财政业务,根本就不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

针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引发如下思考:

第一,健全法制工作机构,配备法制人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使财政法制工作尽快开展起来,就此建议适时建立健全财政法制工作内部机构,并配备相应的法制工作人员。根据财政法制工作业务性、技术性、法制性特点,笔者认为应由政治素质强,办事公道,熟悉财政相关法律法规,有纯熟的财政、会计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较强分析问题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问题能力的人员担任财政法制机构负责人。

第二,加强县级财政领导班子的法制建设。作为财政部门的领导干部,如果不懂法,不具备与领导职务相称的财政法律知识,法制观念,那很难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理财、依法办事。也会直接影响着财政队伍的法制观念。因此,县级财政部门领导一定要率先垂范,带头知法、学法、懂法、用法,严格执法,把“依法理财、依法治财”的原则贯穿到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逐步改变过去靠行政手段、靠经验指导工作的做法,靠法律、靠制度来管理和决策。通过财政法制建设促进财政管理、规范财政收支,实现财政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使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很好的贯彻于实际工作中。要在抓好财政收入管理和支出管理的同时,抓法制建设,健全财政部门内部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完善财政资金的使用和拨付程序,实行内审制度,实现权力制衡。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工作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第三,明确职责,规范自我。首先县级财政部门应参照上级财政部门工作职责和内部分工,将涉及法制问题统一划归法制(科)股集中管理,并搞好与此相关联问题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其次财政法制部门要督促各职能股室制定政务公开方案,公布明示各股室职责分工,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条件、办事纪律、办事结果目标,完善财政执法的各项制度。对财政执法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持证上岗,完善财政股室执法责任制,明确财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范围、执法依据、执法权限和执法职责。三是规范红头文件的制发程序。财政机关在制定红头文件之前,先由业务科室起草,办公室审文理,法制人员把关,分管领导或局“一把手”签发,使法制办成为一道闸门,以减少和杜绝执法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防止。具体运做方式为:各业务股室起草拟出台的文件,由局办公室对其文字把关后,连同股室负责人审阅签署的意见以及相关依据,报送本局法制(科)股审查,形成规范性文件,报送局领导签批后,以财政局的名誉下发。另外法制机构还须定期对照上位法对现有文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以便及时补充、完善或废止。

第四,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财政普法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财政普法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为财政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把财政法律制度推向社会、传向公众,使社会各界广为了解、熟悉、掌握和遵守财政法律法规,理解、支持财政工作。为提高财政普法的宣传效果,使财政普法宣传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必须根据财政干部的成长规律和岗位需求,制定年度法制教育培训计划,分级分类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通过组织学习《财政普法读本》把公共法律知识“引进来”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同时,通过搭建各种平台,把财政法律知识“送出去”。营造对内全员学法,对外全员普法,以期达到财政业务知识与财政法律知识相得益彰,全社会理解、支持财政工作之目的。

第五,两点意见和建议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政文化;财政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69-02

引言

财政文化是指财政人员将财政精神理念、财政核心价值观以及财政职业操守和财政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内容促使其成为财政工作特色性的财政思想观念的发展体系,这些都是财政工作进步和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和力量性源泉。因此,必须要增强财政部门内部所具有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从而提高财政工作的有效保障能力,以此来促进财政事业的持续有效的发展,这都是如今财政工作所要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财政文化的所具有的主要作用

财政文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积极的财政文化能够真正地弘扬先进,从而鞭策落后的方面,其中的一些先进性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发展成为其中的主流因素,成为一种具体的发展方向标,同时对全体的职工干部也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引导作用[1]。(2)财政文化对于全体的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凝聚和激励的作用,积极开展财政文化的建设工作,将组织管理直接转换为文化方面的管理,以此来加强财政人员的整体归属感以及凝聚力,以此来促使财政工作能够真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3)财政文化能够对财政人员的具体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及辐射的作用,而且其中所蕴含的财政精神能够有效地培养出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操,而且相应的制度方面的文化也能够对人们的言行进行有效的规范,并以此有效地抵制一些消极思想的腐蚀,保证其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有效的通过各种不同的考核。

二、加强财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加强学习,奠定财政文化基础。这就必须要将学习作为财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以提高学习能力以及相关干部的素质为主要基础,同时还必须要结合多种形式的学习来加以培训,以此来全方位的提升财政干部所具有的综合性性质。首先,需要促使财政文化建设和政治理论的学习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党的全新理论来对财政干部职工的头脑进行武装,提升财政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素质。同时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及奉献的态度来对待每一项工作,以此来养成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2]。其次,必须要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和学习财政业务,让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必须根据新时期内财政改革及其发展的需要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并以此来提升政策水平及业务方面的能力。最后,要加强财政文化建设的法律学习,要促使广大的财政干部人员必须要在学法当中知法,要在知法当中守法,这样才能真正进一步地提升财政干部们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从而开阔广大财政人员的视野,有效提升其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素养。

2.改变作风,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这就必须要增强其服务的意识,以此来提升服务方面的效能,通过对服务方式的创新,来进行有效的职务行为规范,促使其实现服务环境的优化,并以此来积极地引导广大的财政干部人员能够汇聚精神来发展财政方面的事业,从而有效的实现服务措施的改进。这就需要结合四看的方向和水准来进行活动的开展,一是要看看上级对于部门方面的具体工作水平,二是看看其他市县同一类工作的具体做法,以此来明确自身目标,从而实现超越。三是,树立起各项服务形式,并以此来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同时必须要完善其所具有的工作机制,坚持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以此来公开政府方面的有效信息。必须要强化其内部的督办机制,并狠抓能力的落实情况,强化其贯彻的效果。四是完善工作机制,推行权力透明公开运行,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构建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度,通过制度来对财政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

3.开展丰富活动,鲜活财政文化。这就需要通过各种类型活动的开展,不断地创新其活动方面的形式和载体,并以此来促使财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工作能够真正深入人心,并以此来渗透到每一个财政干部的言行当中,真正促使其落实在具体的行动当中,从而有效地培养出其所具有的高尚道德情操,真正地激发出其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升现有干部的责任感,增强其进行创新的积极自觉性,真正地实现财政干部本职工作的有效引导,保证其能在本职的工作中创造出全新的成绩。其次,需要将财政文化建设的活动完全融入到财政干部的业务时间中,充分地利用相关资源来组织并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从而培养干部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优秀情操的陶冶。最后,可以开展一些丰富的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真正的发挥出党团组织以及工青妇联等群众性组织的作用,将趣味性、知识性以及艺术性还有思想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最终提升财政集体所具有的凝聚力[3]。

4.要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财政文化人文环境。在财政文化的建设过程的当中,必须要持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必须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主要切入点,真正有效地将科学化的规范管理以及人性化的管理工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增强机关方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就需要建立起财政干部思想的动态分析,定期地开展民主生活会议以及思想工作的讨论会议,广泛听取干部的意见,同时加强感情和工作方面的交流,以此来增进团队的合作和交流。要重视对干部队伍现状情况进行分析,把握好人才方面的特长以及岗位方面的需求所具有地适用性,积极努力地做好人员岗位上的匹配,从而有效地促进人与事之间的和谐发展。同时还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奖励激励制度,以此来引导财政干部人员的思想,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开拓和创新,从而真正实现促进财政事业的发展。关心广大财政干部人员们的生活,帮助其解决后顾之忧,这样才能真正地保证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的当中,从而有效地提升整个工作的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文化的建设为财政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动力,这项工作必须要动员每一位财政干部人员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达成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地促使财政各项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双.论财政干部的基本素质[J].广东科技,2012,(15).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3篇

通讯作者:朱梅(1969-)女,湖南张家界人,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财政思想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风格的财政思想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之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高度融合、阶段性和系统性有机统一、战略性和全局性相互呼应、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的特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财政观;中国化;特征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是我国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财政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创新和发展,它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西方财政思想中的有益成份,形成特色鲜明、符合中国发展需要的财政理论体系。本文将基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的主要特征进行探讨。

一、继承性和创新性高度融合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深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沃土之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财政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关于财政本质的论断,帮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正确认识了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和地位,理清了财政与政治、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吸收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财政思想,诸如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视加强财政的管理工作等等,这些朴素的思想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提供了有效的表现形式,也易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因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具有鲜明的继承性。

与此同时,中国化马克思者坚持以我国国情和社会性质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历史革命和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社会和民众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注重理论创新,从而不断推动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的与时俱进。还积极借鉴西方优秀的理财财政思想,例如,亚当斯密主张的“廉价政府”和公共财政理论框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等,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财政思想具有鲜明的创新性。

二、阶段性和系统性有机统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萌发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战火之中,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快速发展,在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财政工作的目标、要求、工作重点和实施途径也各不相同,我党的领导集体探究和研讨财政问题的内容也各有侧重,体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核心的财政思想;实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通过打土豪、缴军资的办法增加收入,并坚持厉行节约;爱惜民力,特别注重对土地政策的调整。进入计划经济时期,加倍注重国家的预算问题,并明确划分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职能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自,调动其生产积极性。邓小平则以全局观念指导财政工作,进一步侧重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同时要求强化财政监督和内部人员管理以及依法理财。

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对社会主义财政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思想更为深刻,对处理和解决我国财政问题的原则、方针、政策也不断进行丰富发展、归纳梳理,从财政政策的制定到体制改革和落实,从促进出口到拉动内需,自上而下,由表及里地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经不断的发展、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内容完整,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财政观。

三、全局性与战略性相互呼应。

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保障国家履行其职能的重要工具,就要求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因此它就与生俱来地被赋予了大局观念。特别注意协调全局利益,进行统一规划,推行“公私兼顾”和“军民兼顾”的财政政策,强调“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邓小平着眼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客观发展,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观察和处理局部的问题,强调“照顾全局,从实际出发”这两个观点缺一不可。提出,“要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不断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国防安全”就必须“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鲜明的全局性令我国的财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始终紧抓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不偏不倚地走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的全局性决定了其具有战略性。这种战略性充分体现在不同时期的财政政策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时期就提出了“五年计划”的构想,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我们已经进入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计划,极具战略眼光地提出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创造性提出了本世纪初实现基本小康和前二十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思想。无论是中短期计划还是长期规划,都有相配套的财政政策做支撑。

四、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

我国财政理论体系建立的早期,其理论内容比较单一,财政实践的范围较小,不利于实践检验理论和修正理论。自新民主主义时期以来,各项财政制度和财政思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财政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历史经验。我党的领导集体也在多个著作里从不同侧重对财政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如1934年的《我们的经济政策》、1942年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邓小平1943年《太行区的经济建设》、1954年《财政工作的六条方针》、1979年《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于2000年为《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所作的批语,同年的《关于财政税收工作问题》等,以及领导人通过一些会议讲话、工作报告等其他形式集中体现了其财政思想。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视思想理论与工作实践相互结合。一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是我国财政管理工作的主要理论依据确立了我国财政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及时总结和深入研究实际财政问题,在吸取财政工作经验教训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财政理论。正因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源自实践,又能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能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永葆活力。总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实践也不是自发的、盲目的、随心所欲的,而是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的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财政观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互为前提、相辅相成。(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本文是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地方财政支持新农保发展的效率研究”(编号:13C401)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孙文学、王振宇、齐海鹏.中国财政思想史(下册)[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周平广.论邓小平对财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4(5)

[3]沙治慧.中共三代领带人的财政发展观[J].思想研究.2005(22)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4篇

一、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依托,整体提升中心组的学习水平。几年来,局党组提出了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工作思路,并且把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组中心组的工作作为基本创建方式及其依托。其着眼点在于,使领导班子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改善和更新知识结构,研究新问题,积累新经验。以学习力培育领导力,提高整体素质,增强领导班子集体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中实现领导方式的根本转变,成为在学习型机关建设中具有领导、组织、示范和表率作用的学习集体。几年来中心组成员做到学习内容有记录,讨论发言有提纲,体会交流有文章,全体机关干部人人都有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型机关建设促进了学习工作化与工作学习化互动,提高了机关整体素质,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财政形象,同时也使党组中心组工作的目标更为具体、动力更为强劲、视野更为开阔

二、以构筑理论学习平台为手段,创新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活力。几年来,围绕学习同志若干重要讲话、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学习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推行部门预算改革等主题,请专家、学者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导向性、创新性、前沿性的要求,特别是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重大理论进行专题辅导报告。其中财政部财政科研所专家结合学习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公共财政的原理,并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的理财思想为指导,联系我国财政管理实际,阐述了构建公共财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辅导报告,深受学习成员的欢迎。通过辅导学习,加深了对公共财政的理解和认识,坚定了推进财政改版权所有革的信心,受益匪浅。同时还请市委党校领导来上党课。参加各类学习专题辅导的人员,由局党组中心组成员扩大到全体干部职工,直至财政所长,并且通过不同媒体的信息传播,使党员干部和职工受到教育,同时把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三、以“两个率先”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近年来,局党组把努力学习和创新发展思路、推进财政工作上台阶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例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财政工作目标,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营造奋发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氛围;通过学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论述,制定了一系列服务型机关建设的措施,如《溧阳市财政局积极推进责任型,服务型机关建设意见》、《溧阳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等;通过学习“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论述,认真查找自身不足,明确了班子建设的方向,制定了创建“好班子”的规划。同时在廉政建设上对全体机关人员提出了“三个管住”的要求,即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场所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帮助大家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学习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结合省市“两个率先”的要求,确立了“发展、理财、创新”三个观念,理清了工作思路,并在党员干部中达成勤谋“两个率先”之策,力行“两个率先”之事,孜求“两个率先”之效的共识,在工作岗位上,动脑子、出点子、挑起担子、用好票子,在推进溧阳实现“两个率先”实践中建功立业;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局党组形成了“做大‘财政蛋糕’,实现溧阳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工作思路;通过学习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局党组提出六项“要求”,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努力成为推动溧阳财政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财政工作论文范文第5篇

一、财政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财政部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开展,使广大财政干部树立了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增强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但目前财政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还有薄弱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

如何结合财政干部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做得还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学习流于形式,照本宣科,读报纸、学文件和规定书目,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学习方法,财政干部对所学内容往往“入脑不深”;二是部署思想政治工作照抄、照搬上级文件,结合财政实际不够,造成财政干部曲解本意,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三是对财政干部产生的问题空洞说教,或以行政命令代替耐心的开导化解,没有从财政干部的实际需求出发,因而显得苍白无力。

(二)相应的工作机制运行还不够灵活。

财政干部岗位责任制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还不够灵活。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机制。思想政治工作被视为政工领导和政工干部的事,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其他业务领导缺乏“齐抓共管”的责任意识;二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具体的考核内容和要求不明确,在实际运行中思想政治工作“看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要可不要”的老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三是上级党组织的工作部署没有完全从基层的实际出发,脱离了实际,而过于频繁的专题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政工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财政干部大多数是兼职政工干部,既要搞好本职业务工作,又要搞好政工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加之有时不善于学习,也不愿意做思想政治工作,遇事有时不敢管,绕着走,当老好人;有时不会管,方法简单生硬,要么将矛盾上交。加之接受上级培训少,素质大打折扣,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工队伍的优选机制、选准配强政工干部是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举措

在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的基础上,要根据财政工作的具体特点,以造就一支思想先进、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财政队伍,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目标,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方法,由单纯说教转变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为财政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一)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确保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财政队伍改革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及时了解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动向,在调整充实专职政工人员的基础上,必须明确规定各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所属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第一人,对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及行风建设负总责,机关单位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就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题讨论,总结经验研究新动向。同时,要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规划,细化、量化指标,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要求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并将思想政治工作列入目标责任考核,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评比、同奖惩,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从而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增强人本意识,着力解决财政干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决定财政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是广大财政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干部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解决财政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营造一个气顺劲足、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作氛围。因此,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增强人本意识,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提高人的原则,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机渗透到财政干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认真细致地解决好存在的具体问题,让财政干部时时能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无穷魅力和良好作用。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适应变革时期社会需要和财政工作需要。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求方式方法,新时期由于社会关系的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多样性,致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复杂各异,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难以适应要求。因此,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方式: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对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经常鼓励表扬,批评时注意掌握分寸,奖惩要严格分明等等。

(四)推进财政文化建设,引领聚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