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物解剖实训总结

动物解剖实训总结

动物解剖实训总结

动物解剖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动物解剖 课程 实践教学 教具技术创新 推广应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江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校内外经济发展都有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由于高职教育的基础还不够稳固,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巩固成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型企业比例增多,一大批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比较高的岗位急需大量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2]是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实践教学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特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践教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对经济协调发展、对动物解剖教具实践教学技术创新与应用,都有着深远的实用研究价值。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高职教育要体现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从而将来能更好适应自己岗位,具有很高的研究、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将高职教育引入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领域思考[3],研究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心环节, 高职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实践教学创新。只有把实践教学作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动物解剖教学教具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应用,对此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动物解剖实践课程教学的创新

(一)实践教学课程比例调整的创新

动物解剖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科,它以动物机体形态、位置、器官构造为基础,运用动物挂图、动物尸体标本、动物组织标本、动物图片标本再结合活体解剖等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如果教师仅仅从理论上讲授动物器官形态变化,势必会出现讲课乏味,学生听起来枯燥难懂,继而影响学生学习动物解剖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动物解剖实践教学中,要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如何搞好动物解剖实践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和重视研究的课题。动物解剖学是高职院校畜牧专业、兽医专业、牧医专业、动物防检专业及兽药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合理性进行创新,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大纲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强化学生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创新的重要目的。动物解剖课程教学改革[4]总学时为60学时,过去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2:1,现在为1:1.创新前每章的理论内容讲得很细致,现在对理论知识有选择、有侧重地讲述,重点讲述动物解剖十几个系统器官组织的形态、位置、构造和特点,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实践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更好地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问题评价能力。实践教学创新证明,实验学时的增加不仅没有影响理论教学,反而促进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观察解决问题评价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

1.课间讨论与讲课相结合实践教学

高职动物解剖课程实践教学在分组观察某系统器官的形态、位置、构造解剖学特征时,灵活运用动物临床典型症状、确实可信的举例导入实习教学,即课前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典型举例制成图像、文本、动画及声响效果、互动交换的界面,使举例更加直观、生动,让学生能全方位地熟悉上课知识点与临床举例表现的关键环节,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些则是以典型举例引出授课内容;有些则是在授课之后举出事例,以课堂提问的形式来回顾老师所讲的内容,使学生加深印象。临床举例导入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对动物解剖知识进行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在充分讨论之后,教师要用一定的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地总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实验课上贯穿临床举例师生互动教学

在动物解剖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举例,导入式教学法是以举例为先导提出相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临床举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根据问题设计相关事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分析、处理典型临床案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举例导入式教学的效果取决于选择事例,一个好的临例,能够使基础理论与临床表现结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首先要将选好的事例做进一步的处理,使之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症状典型,在配合照片、多媒体等资料以供课程适用。在师生互动探讨动物临床病例时,采用“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体、以教师辅助为引导”的一种讨论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其效果很好。即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在实验课前数日提出问题,布置学生预习,学生分几人一组,通过网络、图书阅览、多媒体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有不用意见通过交流和探讨,最后获得一致。不同小组分别将自己的最后意见归纳总结形成实验报告提交给教师,实验课时教师在上课中结合动物临床介绍病例,各小组针对不同意见展开辩论,教师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最后由教师将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讨论中提出的具有共同性的问题作为重点讲授,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充分交流互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受到锻炼,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提高。动物解剖教学实践表明,⑧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求知欲望,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而达到理想的实践课教学效果。

3.重视实验课前的实验教学指导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积极发言,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在每次安排实验课之前,先安排学生自学,熟悉做实验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之前,指导教师应检查实验预习情况,包括实验原理与目的、实践材料、操作程序与步骤、实验总结评价等,教师要始终和学生在一起,随时纠正并解决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全过程和实验报告是否规范、完整、清楚、客观、准确。强化对实验教学的指导工作。

4.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实验过程准备与实验观察

在高职院校动物解剖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识别解剖大体标本,充分利用动物解剖挂图、幻灯片、自制教学实物教具、动物教学模具、多媒体实践教学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动物解剖教具的外形、大小、重量、色泽、结构、质地、表面及侧面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探讨实践知识与临床课程交叉科学知识点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对每个动物解剖教学教具进行编号和译文说明,让学生能掌握实习全过程,观察与分析动物教具系统器官主要形态、位置及解剖构造特征。并对某特征部位进行描述。然后老师用图文分析互动的投影仪将解剖教具特征进行展示,提出观察要点,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使学生对自己已学过的实践技能加深认识,锻炼了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完成某一系统动物解剖实验教学后,增加一次动物系统性综合技能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自己动手操作、准备实验、分组观察和讨论知识运用能力。利用系统性综合训练操作技术,达到对知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的目的,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创新前的单元实验基本是确定实验本堂课的步骤,学生只是具体操作、观察现象只能训练单一的技能。增加动物系统性综合技能训练后,由教师提出全面性前后结合的实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实验兴趣,为学生将来独立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动物解剖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训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很多,仅靠课前预习、课堂训练,往往难以熟练掌握,通过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完整地实验的过程的准备,使其对整个实验过程有了更明确、更完整的认识与了解。

5.合理的评价实验报告书写完成情况

以前的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报告只要求学生将其实验目的、步骤、内容、结果反映出来,忽视对实验过程的记录和问题讨论、结果分析及实验技能的真实性评定;因此,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后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动物解剖教学技术创新后,强调在实验步骤中记录相关结果,并对原始结果的记录进行打分和签字,同时与每个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结果中的不足,讨论结果与初对问题判断不一致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以后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这些措施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材的开发创新

高职解剖实验实训课程要开发创新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教材,实验实训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实验实训项目和内容的选定应与课程和专业的发展相适应。精选一定数量的基础性、验证性、设计性实验,适当增加技能性综合性实训项目。大纲应明确实验实训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实验实训项目的内容,通过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应达到目的、要求:验证和掌握的基本理论,训练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掌握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以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等内容;实验实训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特点、学时分配等。实验实训教材是学生进行实验实训过程的依据。认真开展动物解剖课实训中心的实训教材开发,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及社会需求,以弥补以前教材不足,以前的教材多以马、牛、猪、羊等大家畜解剖为主,及时调整教学教材内容,增加当前热点的中小动物犬、猫、兔、禽类解剖内容,把解剖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适时地添加到相应的知识单元中。撰写有特色的高水平纸质的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编写与科学教科书相配套的统编实验实训教材或自编实验实训讲义,并配备实验实训参考书、实验实训指导书,以及必要的图表、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等。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教材,编写动物解剖校本课程教材中要做到“知识点突出,通俗易懂,少而精”。 努力进行实践教学教材的开发,实习教材表述精炼、直观易懂、突出实践性和适用性。

(四)动物解剖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

1.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内容实验创新教学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实验,学生被束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缺乏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很少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现在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条件,逐步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进行解剖组织胚胎学创新,以培养高素质子悬念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泛、更具有新意的创造空间。通过自己设计和动手操作,了解解剖组织切片取材、染色、切片制作的全过程,做到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5]流程,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设计性实验项目由学生自选题目,自己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验中进行归纳后形成题目,再将实验的名称、目的、所需仪器及实验所需解决的问题等写出具体方案,然后提交实验要求,教师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从可行性方面加以把关,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实验过程完全是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结束后不是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作为衡量成功与失败的标准,而是侧重实验过程,无论实验结果如何,学生都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为以后进行动物方面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动物解剖实验内容创新

动物解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要深化动物解剖的实验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不常用有的动物解剖实践教学研究[6]项目,内容虽多,却缺少对基本技能的训练,也缺少系统性及实用性项目要排出来,结合专业与社会需要制定实践教学内容,基础课结合专业临床课,加强实践技能训练,进行实习过程客观、合理地评价与小结。通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更符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完成操作技能的要求。实验教学要与牧医专业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教师要经常参与牧医专业视频及牧医行业的技术学习交流,把牧医行业先进临床技术增加到实验教学中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及职业精神,在实验教学中能与牧医行业的实际发展相结合,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动物解剖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

1.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实践教学

利用现代多媒体理论教学的手段应用于动物解剖实践教学,师生图文互动教学,是强调从动物器官形态特征观察的角度来认识各种器官的构造,由教材上对于某些动物解剖器官的描述很抽象,学生不能通过文字真正理解解剖器官本质。采用多媒体后,教师可展示动物某个系统各器官动态发展的组成过程,改变了以往局限、间断的黑板与粉笔教学模式,使动物系统各器官的组成过程真正“动”起来。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讲解费时费力,学生听课吃力难懂,课堂气氛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采用多媒体实践教学后,将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结合起来,形成很强的直观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2.应用启发式引导学生师生互动实践教学

在动物解剖组织切片观察实习教学时,利用解剖组织图像分析互动软件系统,将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用多媒体投影仪显示,以帮助学生理解认识相关内容。实验课教师先和学生共同回顾相关实验内容的正常组织切片镜下特点,然后逐次观察与此节课内容相关的切片教具,教师和学生观察内容同步,在观察时以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己用解剖组织胚胎学[7]语言描述观察的切片教学教具,构建师生互动的、图像共享的、高效率的教学体系。这种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典型的解剖组织学变化特点,教师还可以通过采集窗口和照相,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六)动物解剖实验考核方式的创新

动物解剖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创新对学生学习起着引导作用,动物解剖实验考核采用理论笔试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理论笔试考试部分主要实行考核基础知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8]的措施,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要进行现场实验操作,将一次性评分标准改为分阶段计分,将学生实验课分数与动手动脑能力、科学态度、处理方案的合理性、工作作风和劳动卫生纪律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考核。改变考试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单纯进行理论考试的形式,避免学生只靠死记硬背就能过关的状况,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前实习教学靠书面材料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讲的多了还容易混淆。现在教学创新采用举例导入式教学方法,以举例引出课程教学内容,用典型事例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动物器官认识,培养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加强“双师型”实验人员教师队伍创新

动物解剖实践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有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尤其是牧医类专业要组建了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及创新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实训基地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动物解剖组织胚胎实践教学中,双师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组织切片的解剖微观构造特点和临例讨论,印证了理论,加深了学生对解剖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教学技能的不断创新,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要跟上牧医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必须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寻聊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素质、复合型人才。

四、教学教具技术创新与校内实践教学教具技术应用

动物解剖实践教学教具改革主要是针对国内、外多数使用传统制法甲醛浸泡动物解剖教学教具,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不喜欢使用。为了研究用酒精能够取代甲醛教具的制作技术,能克服甲醛教具在解剖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缺点,充分体现动物干制教学教具在使用和保存中的种种优点,消除甲醛教具伤害身体对解剖教学的负面效应,使所有制成的动物干式教学教具都有:形态逼真、有色无异味、有弹性、品质好、清洁卫生,干而不裂、润而不湿、使用与取放两便、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无影响等特点,能够充分体现动物干式教具在教学中的“直观性、易学性、实用性、真实性、示范性及环保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畜牧兽医类专业和生物科技应用专业实践与教学中⑥,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动物干式教具还能陈列于博物馆、标本馆、动物园、风景区,供游人参观。我们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先后制作动物干式教学标本1200余件,均应用于解剖实践教学,每学期使用次数可达数十万人次(校内实习生按56班/学期,48人/班估算,校外实习教学、校内外科研试验、校外联合办学使用干式标本除外),在项目执行期之前,每学期都有40班开展解剖综合教学实习周,每周每个班级要解剖实习动物(牛、羊、猪、狗、兔、禽等)二十余个,全年累计实习开支是个巨额,多数解剖实习后的动物在室温变高时,不好重新再利用而浪费资金,我们制作了动物干式标本应用于教学与原来用活体解剖进行相比,所产生的效益是一样,甚至教学效果还会更好些。近年来用干式标本节省实习开支及重新加工材料以废为宝,创收也是个巨额。学院组宣处还采取专栏形式对解剖教具技术改革展开全院宣传推广应用。师生总体评价动物干式标本使用方便,教学效果确实很好,值得将标本教具研制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将会产生很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楼桦.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研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4):38-41.

[2]劳家驹等.对完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思考[J].铜仁职技院学报,2009(5):71-74.

[3]赖华清.对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3):38-41.

[4]崔贯勋等.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6):164.

[5]周科.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和教学的思考[J].常州工技院学报,2007(2):89.

[6]尹子民等.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3):102-105.

[7]马仲华.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动物解剖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动物解剖组织;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41-02

一、课程定位

我们首先通过调研和专业委员会的专家讨论确定了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企事业单位岗位分析和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根据任务分析情况确定了4门专业核心课程,围绕核心课程构建了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体系。《动物解剖组织》是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主要服务于后期的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是畜禽饲养、防疫、畜禽场管理岗位,饲料与兽药的技术服务及营销岗位及动物防疫检疫岗位等相关职业岗位任职所必需的主要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之一。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总体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动物机体各器官正常形态、位置、结构和相互之间关系;具备区别正常和病变组织结构的知识;熟悉兽医内科临床听诊、触诊和叩诊部位及常规外科手术通路。技能目标:能够识别动物体各部位;明确常用手术通道;学会使用常见手术器械;具备显微镜使用和维护等相关技能。素质目标:团结合作,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沟通表达;细致客观,分析推理判断,精益求精;自学能力,思维方式。

三、教学内容

在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认真调查研究畜牧兽医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根据当前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形势和需求,分析后续专业课的需要,并参照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充实和改革的具体体现:①根据服务对象的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我们及时把教学内容调整为:重点围绕生猪、家禽和宠物,并辐射到牛、羊。②针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当前行业特点及职业岗位对知识的需求,将传统课程中的现代畜牧生产实际中较为少用、深奥的理论内容进行压缩和删减,不再作为课堂学习内容。③针对疫病防治、诊断技术和检疫岗位,结合诊断、治疗和检疫所需技能,重点掌握内脏等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和相互之间关系。④针对饲养管理、品种培育和繁殖岗位,结合生产技术所需技能,重点掌握消化、生殖等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和相互之间关系。确定教学内容后,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按照动物种类设计为三大模块: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家畜解剖(以猪为主)、其他动物解剖(家禽和犬猫等)。每个模块下设项目:运动系统、被皮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每个项目都有相对应的技能项目。每个项目下是具体的学习任务:器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①任务驱动。在内脏器官部分章节中,有计划的要求学生到学校动物医院进行现场观摩、实际调查等见习活动。让学生在见习过程中对兽医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观察病变器官的形态结构变化、了解兽医临床常见的检查部位和方法等。②项目导向。在家禽解剖章节中,教师针对当前禽病流行的情况,提出一种可引起某些器官(如消化器官)病变的病例,让学生分成项目小组,要求学生查资料,作调查,了解该病对家禽机体的损害程度,可通过何种防制措施减少此病的发生。③认知―理论―实践。新的学习内容先从看标本、模型、甚至活体解剖开始,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然后根据本节课程安排,老师讲授某一章节内容,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然后学生进行实践,直接接触标本、模型,仔细观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①直观教学法:教师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标本、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具体的讲解。②启发式教学:课堂上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观察思考,然后由教师总结。③案例分析:如学习雌性动物生殖器官的内容时,先讲解子宫的正常形态、位置和结构,并介绍手术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分析如何打开手术通路。④比较式教学:引导学生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类动物的某些结构进行比较。

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①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丰富了教学资源。②电化教学:DVD、录像、Flas等,丰富了教学内容。③多媒体教学:使抽象复杂的形态变得直观、具体、生动形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评价。①加强过程考核、技能考核,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着重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基本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采用理论闭卷笔试、实训考核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组织形式。课程最终成绩(百分制)=理论考核成绩60%+实训成绩40%。注:实训成绩(百分制)=平时成绩50%+实训考核成绩5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和每次实训项目完成情况,并参考平时考勤、笔记、课堂发言、课前自学的情况评定成绩。

五、教学条件

1.教学队伍。为了教学的顺利实施,进行了教学条件建设。我们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其中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1名。教学之余我们还进行了技术服务,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为农村和农民送去了技术和服务,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水平,又促进了我们的教学。这样一直专兼结合、贴近生产的教师队伍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

2.实训条件。我们建设成校内和校外两级实训基地。校内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室,可完成单项实训任务;校内养殖场,可在此完成综合实训;校内动物医院,可为我们提供病例,进行现场教学。

3.教材。教材与网络资源:我们有适用的教材,根据地域特色编写的实训指导书,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建设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教案、实训项目、视频库、图片库、案例库、习题库等,满足学生课余学习和知识拓展的需要。

六、特色与创新

①重组教学内容,强调区域性。②革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用性。③改革考核方法,注重综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20.

[2]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3]李建柱,唐乐峰,乐涛,等.提高动物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

动物解剖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解剖生理学;中职;药剂专业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根据人体器官功能系统,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包括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两部分内容,前者注重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后者注重研究人体内部正常生命活动过程及其功能机制的规律[1]。解剖生理学是药剂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其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取人体形态结构和器官系统重要功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途径。

1学情分析

截至目前,我校已招收6届药剂专业学生,从刚开始的每届一个中专班发展到鼎盛时期每届两个“3+2”大专班和一个中专班,无论生源数量还是质量都在提高,有望继护理专业之后第二个成为“重庆市重点特色专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初中毕业生人数不断减少以及高校扩招带来的普高热,中考成绩稍好点的学生都选择了普通高中,剩下的学生无奈地选择了中职学校。因此,中职学校生源比较复杂,学生素质整体偏低[2]。

2自我剖析

2.1目前解剖生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理论多,实践少我校解剖生理学教学现状: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于临床需求,缺少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教师教学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思维,只按照教材课后大纲要求讲授,教学中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训,部分教师甚至觉得实训教学可有可无,特别是本学年使用新教材之后,医学基础课程学时数被压缩,学生学习重心都放在理论课上,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能应用解剖生理学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2.1.2被动多,主动少解剖生理学包括但不局限于解剖学和生理学,某些内容还涉及电学、化学、生物、药物等知识,概念多,较抽象,难记忆,难理解。作为药剂专业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学生对解剖生理学兴趣浓,学习主动性强,但由于仍采用以教师示教为主、学生操作练习为辅的方式,学生按操作流程训练,影响了发现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易导致其进入临床后遇到突况时不知所措,更不用说学以致用。2.1.3教学多,沟通少医学课程多,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且学时数不断被压缩,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课上容易忽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多是临时抱佛脚地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缺乏学习原动力,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3对策

3.1因材施教,采用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3.1.1联想法如讲解运动系统中的三角肌和臀大肌时,联系肌肉注射、循环系统中的血管,理清思路,画表格对比静脉和动脉,再联系临床输液时为何大多选择静脉而不是动脉,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又如左心的房室瓣又称二尖瓣,右心的房室瓣又称三尖瓣,简称“左二右三”,联想到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由此也可简称“左二右三”。3.1.2巧用歌诀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也是医学启蒙课程,其知识繁杂、内容庞大、记忆难度大是学生的共同感受。许多器官或结构的名称、特点具有趣味性,利用歌诀记忆是个好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多联系生活现象和临床实例,多用比喻、夸张的方法创作一些切合实际,又便于记忆的顺口溜等,使之趣味化,加深学生记忆[3]。如可将腕骨的构成概括为“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脑神经名称概括为“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解剖生理学知识,完成对人体结构的思考和记忆。3.1.3区别总结,化难为易血浆晶、胶体渗透压,第一、二心音,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递质、受体及相应阻断剂的类型等的对比,均可以表格形式概括归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职生中也有部分高中生,他们动手能力强,理论课上偶尔也会提出一些具有前沿性的问题。在讲授相应章节时,教师可以适当跨学科引导,鼓励学生多提问并就典型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3.2重视实训课程

我校形态学实验室器材以挂图、实物模型为主,不具备开展机能学实验的条件。形态学是表象的,眼见为实,“以人为本”即以人本身为“标本”。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直观地看—摸—想—记—用,构建其解剖知识体系;同时紧密联系本专业知识与临床,保证理论和临床相结合。实训教学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注重实效性,利用现有实验设施,让师生了解先进的理念及学术动态。在教学中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我讲你听”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问—学—导—练—评”模式,如可利用血压测量、视力检测临床实境,为学生接触临床打下基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3贯穿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中职医学教学目标不是使学生单纯地掌握理论知识,而是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自身技术,并能独立完成指定的工作项目。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使其掌握技能、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交际、学会做人,具备就业竞争力。

3.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每章节理论学习结束后及时小考,题型与期末考试真题接轨,适量加入病案分析题型,测试后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以评价。此外,可利用知识框架总结归纳,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记忆。每月让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质量评价。

4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我校药剂专业学生整体素质,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江凯 单位:重庆市医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维洛.人体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动物解剖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战例研究,是运用典型的战例研究和探索作战理论及作战行动规律的一种训练和教学活动。战例研究与案例教学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战例研究是案例教学的特例。进行战例研究,就是要根据战例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对象,精选战例,采取适当的研究方法,达到较好教学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在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搞好战例研究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任职教育中战例研究的意义

一是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战例研究,对历史上各种战例进行判断和分析,可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能够加深学员对战役战术理论的理解。

二是促进作战理论和战法研究。通过对战例研究,可促进学员探索作战方法,研究作战行动技巧,并为如何把作战理论应用于实践提供借鉴和方法。

三是提高指挥员谋略水平和修养。很多实践经验证明,通过系统地研究战史、战例,对提高战役战术指挥员的谋略水平和修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任职教育中战例研究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进行战例研究,应掌握战例研究的基本方法,战例研究的方法大致有自学研究法、战例介绍法、战例剖析法、战例作业法等。

(一)自学研究法

1.自学研究法的涵义。自学者通过自己搜集和阅读史料,对战例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总结写出研究报告的方法。这是中级指挥员教育训练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战史战例是战争理论的根基,是知识和智慧源泉,每次研读,都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得到教益和启示。研究战史、战例,仅仅阅读经过加工的、简略的结论是远远不够的,应通过自学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战例,以提高自己的组织指挥能力。

2.自学研究法的运用方法。一是搜集和阅读史料。为提高学习研究的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搜集和阅读史料,特别是原始史料,如当时政治经济形势,战场兵要地志,作战双方的武器装备、政治素质、训练水平、后勤供应,战前的态势,双方的作战计划及其形成过程,作战指挥的文电,战后的总结,以及当时的新闻报道、评论等等。二是分析战例决策过程。通过这些史料,可以了解当时双方指挥官是怎样做出重大决策的,分析对比每一作战阶段、每一重要环节双方决策的正确和失误。三是进行总结,写出研究报告,从理论上加以提高。

(二)战例介绍法

1.战例介绍法的涵义。战例介绍法,就是利用挂图、沙盘、录像和电影等手段向参训者叙述战例的方法,其特点是侧重介绍客观事实。根据训练内容和目的,可分全面介绍和部分介绍两种。

2.战例介绍法的运用方法。一是全面介绍。全面介绍,就是从战例的历史背景、双方态势、战役企图和决策、主要方向、战役布势、战役经过、战役结局以及经验教训等方面系统介绍。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好、连贯性强、印象深、效果好。二是部分介绍。部分介绍,就是根据需要论证的问题,引用某一个或者若干战例中最有说服力的情节做部分介绍。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准备简单,与研究的问题挂得紧,易于理解,效果好,但完整性、系统性差。

3.运用战例介绍法应注意的问题。运用战例介绍法,要注意选准战例。一是要准备全面准确的资料。掌握战例全面准确的资料,并充分准备,要注意紧紧把握战役高度,即站在当时战争的全局上,对战役背景、企图、发展及结局等进行描述,轮廓要清晰、有条理,使参训者有深刻印象,有利于提高其战役意识。二是要把握介绍的详略程度。要依据训练内容和目的,决定介绍的详略程度。一般来说,战役作战方针、战役指导思想、战役决策、战役指挥及战役发展等问题,介绍应当详细些。

(三)战例剖析法

1.战例剖析法的内涵。战例剖析法是指参训者在全面熟悉战例的基础上,教员根据训练目的,对战例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战役行动特点、规律及指挥艺术。

2.战例分析法的运用方法。一是通过解剖一个战例分析论证若干战役理论问题;二是通过解剖若干个战例,从不同角度论证某个主要理论观点。这种方法针对性强,问题研究得深透,但难度大,要求高。

3.运用战例剖析法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尽可能详尽地搜集和占有材料。运用战例剖析法,其关键是史料齐全,要尽可能详尽地搜集和占有材料。只有史料丰富,才能为深入研究创造条件。因此,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对我军的战例研究。二是实事求是。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军战例有的因时间长久,战争条件局限,人员几经沧桑以及其他原因,战例资料不够完备,这就要求研究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有把握的史料可以使用,可疑的、不清楚的、互相矛盾的史料不宜使用。

(四)战例作业法

1.战例作业法内涵。战例作业法,就是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战例,按照想定的结构和要求,将其改编成想定,并按照想定作业程序和方法,逐次将战例中的敌我情况提供给参训者,诱导其定下决心,处置情况。

2.战例作业的特点。一是身临其境。战例作业为参训者提供了一个近似身临其境的环境和亲身实践的机会。二是做出参与者的角色。个人不是作为历史上的旁观者,而是作为一名参战者,做出决策和计划,而后与历史上的实际决策和计划进行对比,还可以探讨当时情况下的最优决策。三是生动形象。主动参与决策,从而生动形象地加强对战争指导规律的理解。

3.战例作业的方法和步骤。战例作业的方法和步骤与想定作业大体相同。第一步,作业准备教员按想定作业的形式和要求,将战例有关部分改编成的基本想定和补充想定及有关补充材料,提供给参训者。第二步,作业实施。即参训者“置身”当初战场最高指挥员的位置上,做出决策。第三步,讨论和小结。把参训者的作业与战例对照进行研讨,教员进行总结。

三、进行战例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一)尊重史实,实事求是

这是战例研究的前提,任何一个战例都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因此,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真实地对待战例的历史背景,双方战役指挥员的决策,战役发展的经过和结局。

(二)内外结合,以我为主

无论是我军战例还是外军战例,都是前人经过战争经验总结,从不同侧面反映着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作战经验,产生和发展了具有我军特色的战役战术理论。学习研究我军战例,不仅可以揭示战役行动规律,发展我军的战役理论,继承我军光荣传统,而且还能从中学到老一辈军事家谋略深远、多谋善断的军事指导艺术。

(三)远近兼用,突出近期

任何事物有历史的局限性。距今时间较长的战例,尽管对现代战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毕竟受历史条件、武器装备和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反映百年以后战争的特点。而近期战例,无论是交战双方的作战思想、作战方法、武器装备诸方面,都比较直接地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我们研究这些战例可以看到未来战争的某些特点,更好地预测未来,探讨新的理论和新的战法。

动物解剖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校生;基础课程;医学理论;临床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67-02

三校生是毕业于技工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或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习期间注重学习专业技能,三校生和高中生的文凭是同等学历,三校生毕业以后可以参加工作,也可以报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报考普通高校中的专科院校,也可以参加三校生的单考单招考试,考取大专或高职院校。自2004年开始,我院护理专业招收的生源中,开始有“三校生”,生源来源于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2004年,招收“三校生”7名,因为人数少,没有独立设置班级,而是将三校生分散穿插在普高生班级。之后,2005年、2006年招收三校生也因为人数少,没有独立设置班级,做法同2004年。2007年开始,护理专业每年计划招收的三校生数量逐年递增,2007年计划招收50名,专门将三校生独立设置一个班级;2008年至2010年,每年计划各招收100名,分别设置两个三校生班级,2011年计划招收达到150名,设置三个三校生班级。护理专业“三校生”主要来自中等卫生学校不同专业,有护理、中医、药学、临床检验等毕业生;也有来自职业高中相关专业毕业生。她(他)们通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选拔产生。“三校生”班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基础参差不齐,知识的侧重面不同。来自中等卫生学校的生源和来自职业高中的生源学习的医学知识相差很大,原因是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一般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学习的医学课程包括基础课程:有解剖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药理学;专业临床课:包括护理学基础、诊断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但是,据调查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几乎没有系统学过医学知识,只是为了“三校生”招考需要,“有的放矢”地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三门医学基础课,也没有上过实验课,学生虽然理论考试成绩不错,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实践技能(结果见表1)。进入高职学院后,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大体是基础理论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基础、药物应用;临床课有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传染病护理、中医护理、康复护理等。中职或职高学生要升入护理高职需要参加浙江省考试院统一命题选拔,考试的科目有医学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语文、数学、政治。因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是学生参加升学必考科目,所以无论原先是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生还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大家都比较重视上述三门课程,而且反复学习、巩固,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是实践技能比较缺乏,尤其是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三校生”班级的学生普遍人体解剖学的理论成绩比较理想,但是,实践技能考核与普高班相比没有优势。然而,学生在上人体解剖学时感觉自己已经学得不错,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会厌学人体解剖学。

表1 三校生入学前接触人体模型、标本情况调查表

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三校生”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医学基础课程的结构设置上没有把“三校生”和普高生区别开来。其次,使用同一个教学计划,没有注意到“三校生”和普高生医学基础知识的差异,简单地采用同一个计划授课,必然导致“三校生”学得过于简单,而普高生则感觉较难,进度太快,自己跟不上,打击普高生学习信心。再次,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显然是不合理、不公平的,三校生因为有医学理论基础,所以往往会出现“三校生”理论成绩明显好于普高生。

目前,浙江省范围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招收三校生的院校有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几所高职院校。个别高职院校对“三校生”的课程体系做了适当调整,主要是减少了部分基础课的学时数,增加文化课程比例,拓宽学生文化基础。在基础课程设置上,减少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的课时数,将生物化学与免疫及病原微生物学整合为一门课,解剖学不再设置。基础课程不设置解剖学,笔者认为不太妥当,因为“三校生”组成比较复杂,尽管理论学得不错,但是解剖学实践部分却有很大差异。我院到目前为止,三校生班级与“普高生”班级基础医学安排没有区别。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的基础,是医学形态学的范畴,结构多且看得到摸得着,需要学生不仅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为后续医学基础课及护理临床课打下良好的形态学基础。鉴于三校生班级经过统一选拔时考过人体解剖学,普遍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是实践技能薄弱,尤其是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原先几乎没有接触过解剖标本、解剖模型,虽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技能几乎为零。因此,对“三校生”的人体解剖学进行改革,课程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以对护理岗位工作要求的分析为基础将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学习目标、技能训练目标、思维培养目标及态度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对临床常用解剖结构进行训练、充分利用解剖模型、人体标本甚至是活体进行综合实训,以提高学生对人体形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加强对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校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作如下改革与优化:①减少三类生班级人体解剖学总课时,由原来92学时减少为72学时。人体解剖学当中的组织学部分课时不减,因为这部分内容选拔考试是非考内容,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几乎没有学习过。②调整理论课与实践技能课的比例,由原来的64:28调整为32:40,提高实践技能教学时数。像运动系统可以去掉理论课,直接结合骨、骨骼肌和关节标本或模型进行实践教学,其他章节缩减理论课,适当增加实践技能课。③增加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知识的结合,编写案例分析进行教学围绕案例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医学知识,用案例分析教学加强人体解剖学与护理临床知识的融合。例如,讲到骨骼时,先引出骨折的病例、骨质增生的病例,然后让讨论,教师再进行正常骨骼的教学;讲到肾脏结构时,先引出肾结石病例,提出小结石会自行排出体外,然后引出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尿液(终尿)的排出途径,让学生学习医学基础的同时了解临床知识,大大缩短了从基础知识过渡到临床知识的时限。

参考文献:

[1]潘立守.高职“三校生”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3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