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铁路施工技术总结

铁路施工技术总结

铁路施工技术总结

铁路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速铁路 过渡段 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heze housing land control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purpose, land price house prices double down, but still have some problems, must from increase demand, carry out the state law disseminating credit policy, strengthen the low-cost housing supply tries to solve.

Keywords: housing land use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high speed railway bridge and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ransition section, in the high speed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luqiao transition sec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ood or bad,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proje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f high speed railway bridge and road the technology of transition section concluded that the test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and the transition section of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de the discussion, significance of reference for similar construction.

Key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ransition section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安全

、平稳、舒适、快速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国高铁对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六大关键技术”,其中路桥过渡段是六大关键技术之一。以在建的合福高速铁路为例,其工程中的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1、引起路桥过渡段沉降差的原因分析

(1)路基变形是导致沉降差的主要原因

路桥过渡段一般都采用填土或级配料填筑的办法,由于填料之间的缝隙难以完全消除,同时路基与桥梁之间的刚度差异比较大,在双重重力的影响下,极易导致路基与桥梁的沉降不一致,使连接处附近容易产生沉降差。从施工角度而言,由于过渡段位置的特殊性,碾压质量难于控制,常常达不到密实度的要求。即使密实度达到了施工设计时的要求,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不论是重力的作用还是外力的作用,都会使填土产生一定的变形,不但会引起过渡段之间的沉降差,还会引起轨道刚度的变化,导致列车与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影响列车在运行时的平稳性,甚至危害行车安全。

(2)路基排水不畅是导致沉降差的重要原因

由于路桥过渡段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进行过渡段填土、碾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在路桥过渡段处留有细小的裂隙,这些细小的裂隙在经过雨水或地表水的渗透后,经过列车的反复荷载运行,容易导致过渡段区域内翻浆现象的发生,使轨道摆动悬空,路基变形下沉,致使沉降差加大,从而导致轨道轨面上的变化,影响列车运行时的安全,容易引发安全隐患等问题。

2、消除桥过渡段沉降差的主要手段

(1)通过试验段选取正确施工技术

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合格与否,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重中之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只有采用正确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工程的高质量,才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和中心,只有这样才能建设真正的高质量的高速铁路,为列车的运行提供更加强大的保障,真正的使列车安全、平稳、可靠的运行。因此,需针对路桥过渡段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填料特性、气候条件、设备配置情况等相关因素,开展试验段工作,收取填料级配、含水率、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工艺方法、试验检测等参数与指标,用以指导工程施工。

(2)严格作业程序落实工程控制

严格按照四区段(验收基地、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正)和六流程(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正养护)作业程序施工,质量控制采用“定人、定位”的原则进行检测,“定人”指的是同一种检测方法始终由同一试验员进行操作;“定位”指的是检测点位相对固定。

从管理体制入手,建立健全“作业、检验、检查、验收”等工序的专项职能,杜绝作业工艺的随意性,掌握各种试验工艺与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二、合福铁路及DK1+250-32+058段概况

合福铁路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km/h,正线全长810.44km。区间正线桥梁502座357.788km,隧道204座343.14km,桥隧总长700.928km,桥隧比86.5%,路基长度121.163km,占13.3%。其中DK1+250-32+058段特大桥3座,中桥1座,框架桥、涵23座,车站1个,路基长度5.52km,路桥过渡段6处。

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掺入5%水泥,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部分分层填筑掺入3%水泥的级配碎石,压实标准应满足压实系数K≥0.95、地基系数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Mpa、孔隙率n<28 %;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掺入3%水泥,并在路基与桥台结合部位设宽10c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长30cm、厚10cm、宽15cm。在渗水墙底部设直径=100mm(TS-100)透水软管将渗流水排出路基以外,过渡段桥台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混凝土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无砟轨道路基所有土质地基(含全风化岩质地基)均需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路基在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的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不宜超过15mm。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值

三、合福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工艺试验

进行路桥过渡段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确定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填料的合理配比、最佳含水率的控制范围、碾压遍数及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施工机械,在达到各项设计要求的同时,选定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从而指导下步路基施工。

1.工点选择及过渡段形式

根据总体施工组织安排,青阳山特大桥及DK25+000~DK27+537.27段路基为标段内率先施工,且本段路基及过渡段为运梁通道,因此选取青阳山特大桥合肥台后过渡段作为工艺性试验点。

桥台过渡段背面填筑示意图如下:

图1青阳山特大桥合肥台过渡段背面填筑示意图

(上图为纵断面示意图、下图为横断面示意图)

2.准备工作

储备一定数量级配碎石做为与过渡段同步填筑的相邻路基填料。级配碎石必须由试验室检测合格方可使用。过渡段级配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应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过渡段两侧填筑材料为AB料,基床以下部位AB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75mm,基床底层部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0mm。

根据室内试验结果,过渡段填筑掺3%水泥级配碎石原材料质量合格,可以用来试验段填筑。

表2过渡段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

表3 过渡段及锥体填料的物性指标

在桥台及路基两侧设置临时排水沟,并将水引入当地水系。试验填筑前做好相应的基地清理、桥台及相关构筑物验收、测量放线、试验仪器准备、人员培训等工作,确保试验工作按照既定目标进行。

3.试验方案选择

试验采用徐工震动式单钢轮20T进行填筑碾压。过渡段填筑采用与路基两侧和锥体同步填筑施工,在桥台混凝土验收合格后,在桥台外侧防水涂料上利用红油漆标出过渡段填筑的厚度和设计填筑范围。人工配合平地机摊铺平整填料,测量人员用仪器测量过渡段填筑标高以控制摊铺厚度,并按设计施工成型边坡坡率。试验过程中每压实一遍进行观测点的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检验。现场压实完成后,经中心试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通过试验段的实际操作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以虚铺厚度23cm进行摊铺碾压,确定填料的最佳碾压遍数及松铺系数。为以后大面积过渡段及两侧填筑和锥体施工提供依据。

过渡段及两侧填筑和锥体施工试验段试验内容见表4。

表4 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过渡段及两侧和锥体试验段试验内容

4.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完成后,在平整好的场地上画出填料填筑面积。涵洞或桥台身2m范围内采用小型打夯机具夯实, 2m范围外采用徐工振动式单钢轮20吨压路机碾压,松铺厚度为23cm。

(2)填料运至现场后,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检查填料的平均厚度。过渡段及两侧和锥体的填筑应同步进行,过渡段沿线路方向按设计要求坡度1:2进行控制。

(3)现场平整结束后进行机械碾压,压路机的行驶路线应由路基两侧向中间碾压的顺序行驶,行走速度为1.5Km/h~2 Km/h,轮印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纵向重叠长度不小于2m。

(4)清除过渡段填筑范围内的杂物,按设计利用白灰将填筑范围现场标出,利用竹片桩系布条及涵洞上做标示控制填筑横、纵坡,做好4%的路拱,以便排水。过渡段及两侧填土和锥体同步填筑,同步整平,同步碾压。

(5)虚铺: 松铺厚度按照按23cm控制虚铺厚度进行填筑。填筑区段内按照网格化布料,根据计划填筑数量进行画格放料。网格线间距根据运料车的车容量计算确定,卸料布料必须有专人指挥,确保卸料均匀,便于摊铺、平整,用以控制推土机作业厚度。

图2单车一格卸料

(6)过渡段摊铺: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应做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填料在摊铺整平时,严禁产生“集料窝”现象。

(7)压实检测:采用徐工震动式单钢轮20T压路机,钢轮宽为2m。一般前几遍碾压后检测指标值达不到设计要求不需进行试验收集数据,现场徐工震动式单钢轮20T碾压4遍后,再进行压实指标检测,以提高工效。检测压实系数K、Evd、K30三项检测指标。

(8)续压检测:对试验段路基进行续压续检,每强振一遍检测一次,检测方法同前。并认真记录松铺厚度、压实厚度、碾压次数、压实质量等相关数据。

(9)数据分析:应详细记录填料类别、含水率、机械种类、碾压遍数、行驶速度、摊铺厚度、不同压实遍数后的压实厚度及对应试验数据。

(7)试验成果书:施工完成3日内,完成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经济、合理、成熟的施工工艺,经评审合格后用以指导施工。

(8)排水设施:每层填筑横向设4%的排水坡,路基两侧设排水沟,将过渡段区域内的水通过排水沟排向既有水渠。

5.注意事项:

(1)桥台顶部及台身四周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2)桥台后2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台后2m的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

(3) 原材料从搅拌站搅拌开始到运至现场摊铺碾压完成总时间平均为1小时45分在4小时之内满足规范要求。碾压检测合格后可以立即铺筑上层,连续施工。对不能立即铺筑上层的不得使级配碎石表面干燥,覆盖土工布并及时洒水养护。

(4)在刚施工过的过渡段及两侧和锥体之上在掺水泥的级配碎石上未达到强度之前不得大型车辆通过。

6.试验结果(见表5过渡试验段分层压实试验结果)

7.参数选择:

(1)碾压方法及碾压遍数

由以上数据表明,每层过渡段及两侧和锥体填筑在经过徐工震动式单钢轮20T行走速度为1.5Km/h~2.0Km/h,静压1次,弱震1次,强震2次,打夯机打夯9次后部分试验数据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静压1次,弱震1次,强震3次,打夯机打夯10次后所有试验数据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静压1次,弱震1次,强震4次,打夯机打夯11次后所有试验数据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但与强震3次,打夯10次相比压实质量无明显提升;静压1次,弱震1次,强震5次打夯12次后所有试验数据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但与强震4次打夯11次后的数据相比变化不大。

在强震后,通过压路机静压收光,使级配碎石过渡段及两侧和锥体表面光洁平整,外观较好。

通过以上几层过渡段的试验后,以工程质量合格为目标,明确过渡段的碾压组合方式为:静压1次弱震1次强震3次静压1次,共计碾压6次;桥台后大型压路机无法碾压的部分利用人工打夯10遍。

(2)松铺系数

经过试验段的压实结果,过渡段采用虚铺厚度为23cm,现场平均铺设厚度为23.3cm,强震2次后平均压实厚度20.4cm, 强震3次后平均压实厚度19.5cm, 强震4次后平均压实厚度19.2cm, 强震5次后平均压实厚度18.9cm。所对应的压实系数分别为: 1.14、1.19、1.21、1.23。总上所述过渡段的压实系数确定为1.19。

过渡段两侧和锥体同样采用虚铺厚度为23cm,现场平均铺设厚度为23.3cm,强震2次后

表5过渡试验段分层压实试验结果

平均压实厚度20.9cm, 强震3次后平均压实厚度19.5cm, 强震4次后平均压实厚度19.0cm, 强震5次后平均压实厚度18.9cm。所对应的压实系数分别为: 1.11、1.19、1.22、1.23。总上所述过渡段两侧和锥体填筑的压实系数确定为1.19。

(3)最佳的机械配套设施

小型振动压实机(手扶小型夯实机具LF4TS)1台,挖掘机1台,4台自卸汽车,1台推土机, 1台平地机, 1台徐工震动式单钢轮20T压路机, 1台洒水车。

四、结束语

通过该段路桥过渡试验段技术的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并在合福铁路安徽段全面推广,已施工完的路桥过渡段均一次通过沉降评估,工程实体质量、进度和效益均达到预期的目标,对同类施工具有借鉴意义。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对线路工程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因此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不但要根据各自特点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还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技术,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的施工技术与方法,以保证列车安全、平稳、高速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J971-2009)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J1147-2011)》

铁路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路建筑,施工 ,管理

Abstract: in today's form, the market economy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railway demand more and more,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a good grasp of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High quality and timely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cannot leave the qual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re and more railway project leader or supervisor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dden danger in management, in view of China's railway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xist in some problems,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of before.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analyzed the current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maining problems, and then combined with its management problem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pecific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 railwa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制度的深化有利地促进了市场激烈有序的竞争机制,对铁路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就是运用现代的技术和现代的设备,科学合理的利用分配好保养资金,提高铁路运输的服务水平,让铁路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经济效益,如此一来,铁路工程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铁路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细节问题

1.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铁路建筑工程所涉及的专业越来越精细化,对现代科技的运用也越来越多。每一个施工操作都有相关操作要求,还要协调好其他技术。要对此进行合理规划,如果相关铁路负责人员不能全面的考虑施工操作问题,尤其是那些有交叉环节的细节没有考虑周到,就会造成铁路施工发生安全隐患。现在的经济发展需要高质量的铁路铺设,这就加大了铁路工作人员在技术上的难度,相关铁路工作人员如果不能有效的掌握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或使用相关的仪器设备也会引起铁路工程施工方面的问题。

2. 现场施工管理有待提高

铁路建设的现场施工管理,还没有很好的形成一个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铁路的路基处理不当,使铁路路基有出现坍塌的可能。在选用钢材、木板等施工材料时,不能达到材料质量标准,为以后铁路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铁路建设的施工检查工作也做得不到位。

3.试验室施工重视不够

铁路施工试验室在整个的铁路质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目前铁路有些部门漠视试验室的施工,还是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凭借已有的施工经验来进行铁路建筑工程的施工。有些施工单位的试验房非常简陋,缺乏必要的试验仪器和设备,不能满足当代铁路建设的要求。这样一来,在开展真正施工时就缺乏了有效的实验数据和现代的施工理论,不能规划出现实际操作的施工进度方案。

二、相关问题解决策略

1. 提高工作人员施工技能

在日常的铁路施工流程中,需要加强员工的施工技能意识引导,通过提高员工施工技能,可以使员工更好的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铁路建设。铁路施工领导人员通过对员工进行教育宣传培训,使整个铁路施工团队具有较高技术水准。在进行铁路施工前对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提出要求,使工作人员所用的施工技术达到的规定的质量标准,还要使工作人员掌握好铁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杜绝无证员工操作,在上岗前需要佩戴相关的上岗证件。推行责任终身制度,把铁路建设工作的好坏同员工自身利益结合起来,让每个项目养护人员可以更好的提高责任心,为铁路发挥出较高的运输服务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现场有序铁路管理工作的完成离不开健全的现场管理规章制度的引导。应该充分地认识到铁路管理对以后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在施工现场进行特殊地基处理时,要认真详细的勘探软土地基的地质,把握好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软土地基处理。组织施工现象的管理者安排到位,安排不当的进行更换。现场的质量管理和铁路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施工单位可以根据考核评比按月召开质量会议,有相关工作质保人员主持,评比考核出当月的工程质量水平,然后分析质量隐患产生的原因,讨论处相关的改进方法,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改进。现场质量控制要知道质量总目标,经理部要制定相关的质量验收标准,使铁路工程质量可以达到质量总目标的要求。从使用建材方面要严把质量关卡,在采购钢材、木板材料时要符合国家的规范标准要求,严格验收材,确保铁路施工在材料结构方面的质量安全性。材料的结构质量对整体的铁路项目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加以重视起来,必须在材料结构方面保证质量。处理好细节施工问题,做到无遗漏,无质量隐患。关键部位质量要注重,铁路施工项目的关键部位指铁路路基的平整耐用。加大对不经常关注施工地方的质量检查。推广使用新施工技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施工技术不断开发利用,铁路建设单位要敢于采用新施工技术到铁路施工项目中来。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采用“三检制度”,即单位自查,项目抽查,监理盘查。“三检制度”的执行,可以把质量问题消除于萌芽之中,防患于未然。铁路现场施工时按照标准严格执行计划活动,加大质量检测的力度,防止出现质量问题,检查工作要有全面性,还要有针对性,结合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查。为了检查工作可以更好的完成,检查完成需要亲笔签字确认。日常检查时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尽早进行处理,还能避免因返工造成的经济损失。

3.加大试验室测试力度

施工单位要加大对试验室的资金投入,置办相关的机器设备,保障现代铁路对工地试验室的要求。工地试验室是施工单位一个重要的自检部门,施工单位要保障足够的资金,完成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完成有关试验仪器的置办齐全。试验室对于试验的不合格施工产品,出示出相关的材料信息给予否定。不能心存侥幸,不能擅自更改合格率上报单位。对于低于要求水平的严格进行返工处理,比起监理检查不合格后的返工要好的多。试验室的施工试验要求在正式施工时做好,把最后试验的结果上报单位,它们是铁路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多组试验的同时检验可以保证试验结果和实际施工结果一致。试验室的器材配备要求精度高,效率快。

总结: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铁路建设起步还比较晚,在进行铁路的施工建设工作时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缺少必要的实际经验。对此我们要提高铁路的施工管理意识,注重铁路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不断的提高铁路建设的技术水平,不断学习引进外国铁路先进的施工方法和经验,才能做好国内的铁路建设工作,使铁路发挥出它对社会应用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刘荣.铁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4)

[2]祝天祥.铁路管理工作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7(30)

[3]李德宝,闵莉,姜文佳.关于铁路建设的施工管理探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11)

铁路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基本条件;技术要点;优化策略

一、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基本条件

1、桥梁动力性能强。

铁路列车高速运行时能够对桥梁产生强大的作用力,从而使桥梁剧烈震动与冲击,并随车桥共振而呈现逐渐增大,因此桥梁设计时要求其结构动力性能较强,才能避免因车桥共振而引发重大事故。

2、轨道平顺性良好

轨道平顺性良好才能确保列车在桥梁上安全行驶以及提高旅客乘车的舒适度。轨道平顺性与徐变上拱度和工后沉降两项因素有关,因此要加强技术改进与创新。

3、铺设无碴轨道

桥梁铺设无碴轨道相比铺设碴轨道技术水平更高,难度更大,由于无喳轨道施工对线路改变极少,同时还要承受钢轨受力不均产生隆起或偏移的挑战。

二、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

1、施工前期准备

铁路桥梁工程筹备之初,要了解掌握工程相关资料、图纸,并认真探讨、策划和审核,明确策划目的,掌握桥梁施工步骤与构造等。

2、施工放样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前要求进行现场整平,准确测量水平点与控制点后再展开精确控制网,施工人员运用全站仪、水准仪等各种先进仪器进行施工放样,确保精确施工。

3、墩柱施工技术

墩柱施工时,要求重视立模过程中保护层的设置、高程控制和柱子竖向垂直度。钢筋笼的刚度要达标,安装时确保竖直并使用锚索拉固定。安装模板时要求严格确定墩柱中心位置,同时对加固模板有关地桩牢固处理。施工时要随时观测记录,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校正墩顶位移现象。

4、基础施工技术

基础施工是铁路桥梁工程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对支撑桥跨构造与系统构造进行维护,同时将上面构造、墩台自身重量和车辆负荷等输送至地面。桥梁基础施工程序相对繁琐,受自然环境等影响较大,所以施工时要注重安全隐患问题,从而为后期保养与使用奠定基础,保证桥梁施工质量。

5、钢筋结构施工技术

钢筋结构施工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骨架,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是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关键所在。具体施工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按照监理审批合格的支架方案搭设钢筋,严格遵守规范标准施工;二是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加工钢筋,即在同一工棚下完成钢筋调直、切割、焊接等操作,钢筋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编号,并选择干燥整洁的环境统一堆放;三是根据施工要求将合适规格的钢筋吊装到相关位置,再进行钢筋捆扎与焊接固定,期间要求错开墩柱的主焊接头,同时保证接头面积少于钢筋总面积的25%后,捆扎钢筋应将箍筋错开,预留弯钩的长度应满足抗震设计要求,确保中心点误差小于2cm。

6、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既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质量,又关系到整个铁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浇筑时要求持续作业,无特殊情况要避免浇筑时长时间停顿而出现工作缝,混凝土运输量要求满足浇筑要求。

7、桥面施工技术

桥面能够保护桥梁结构以及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桥面施工时通常使用混凝土材料,施工前要求对全路线进行水平测量、放中线、钉中桩以及量长度等处理,同时按照线路情况设计各路段纵坡。混凝土水灰比要严格按照配比使用机械拌合,运输时要避免容器漏浆出现离析问题。按照设计坡度线钢模,以保证平纵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摊铺要全线实施,停工时要及时设置施工缝。混凝土板面完成后要做好养护处理。

三、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技术优化策略

1、合理设计桥梁工程方案

合理的铁路桥梁工程设计方案是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前提。优秀的工程设计方案才能建造出优秀的工程项目。因此,设计时要做好规划和勘测工作,确保勘测数据准确,真正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桥梁工程方案。

2、科学管理桥梁工程信息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包涵巨大的信息量,其中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材料、工程进度等诸多内容。针对这些桥梁工程信息进行管理时,可以采取信息化方法,例如建立网站、应用工程软件系统等管理工程信息,实现工程信息的集中化和统一化管理,同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打破过去人工管理工程信息的落后方式方法,保证工程信息的准确和有效传递,解决人工管理信息存在的失真、缺失等弊端问题。

3、施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如今,已经进行信息技术时代,各个行业领域都广泛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针对铁路桥梁施工而言,也应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这也是铁路桥梁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铁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优化与建模技术以及信息仿真技术等实现控制桥梁整体质量的目的。优化与建模技术可以通过建模手段,规划工程,参与施工管理,优化包括资源投入、管理成本等在内的施工成本,最大程度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信息仿真技术通过模拟计算施工现场收集到的数据,能够确定施工现场的数据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保证工程质量,该技术在现代铁路施工技术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4、加强桥梁超载问题管理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完成以后,投入使用时可能出现超载问题,桥梁工程设计时应给予充分考虑。通常超载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部分老桥年久失修,超龄负载运营;二是现代交通拥堵,高峰期车流量超过原设计标准;三是车辆违规超载行驶。而超载一方面可能造成疲劳问题,超载车辆通过桥梁时施加的应力超出桥梁承受范围,损伤桥梁,严重甚至破坏桥梁整体结构;另一方面可能给桥梁造成不可恢复性损伤,危害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以及过桥人员的人身安全等。

5、完善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落实需要完善的技术管理组织机构,需要相应的制度与措施的支持。要求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实现监理人员、设计人员和相关技术负责人员的科学合理配备。机构内还应建立测量、质检和计划统计的专职技术机构。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监督和奖惩制度,将桥梁工程项目质量与相关责任人切身利益实现挂钩管理。

6、加强施工专业人才培养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组织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势在必行。可以组织培训学习,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制定奖罚措施,选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领导职务,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四、结语

总之,铁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探索提高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确保铁路路桥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苟炜玮.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0:235-236.

铁路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铁建 建设技术 管理体系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043-02

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能够使我国的铁路建设走向更高的层次,铁路的建设技术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必须要经过对原有的工程技术进行创新。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新理论。

1 加强铁建技术资料管理和利用

1.1 技术资料在建设中的作用

铁路建设是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工程,而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则是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件的管理和技术资料是一项主要的工作,它是科研、设计和施工等工作的劳动成果。准确且完整的技术资料是施工总结的重要依据,是考核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工程中建设的项目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确保建设任务按时完成的必要措施。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对于技术资料的管理,会直接影响到铁路施工管理水平。如果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管理不够完善,可能给铁路施工来本可以避免的困难,甚至不该有的损失。

1.2 铁建技术资料的管理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技术资料相关管理制度。铁建施工是专业的联合作战,并且技术复杂,它既包括合同部分、施工部分;也包括最后的验收部分。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原始技术资料,其涉及到每个工程的施工环节,体现着每项工程的技术质量。这就要求全面领导,实行领导负责制,由各个部门设置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技术资料,并确保其安全。同时建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并纳入《总公司管理办法》内,使技术资料的管理达到统一、规范的标准。

对于技术资料的管理,应当及时接收,与铁道部的勘察设计院联系,要按时接送图纸,确保工程的按时施工。所有作为技术资料的管理人,需要及时了解并掌握与工程有关的国家标准,及时向个集团公司转达具体情况。结合相关工程的具体情况,配齐相关的新规范。要确保工作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资料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水平,不仅要懂相关的工程知识、管理知识,还要能够分析及综合各类信息,逐步建立资料信息系统。

1.3 提供并里用技术资料

技术资料是科技成果贮存的主要形式,资料管理者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了就是能够很好的为企业服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具有服务这个主题。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查找技术资料,然后经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 贯彻新理念创建新技术管理体系

2.1 铁建标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后,铁建标准经历了从借鉴国外经验到总结自己实践经验的过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标准并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现行的铁建标准体系由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等标准组成,其中既含有国标,行业标准,还具有其他标准。现行的标准与新理念的要求还具有一定的距离,存在部分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系缺少合理的科学性、管理职能交叉较多、层次及作用划分不清、标准机制不健全等。

2.2 构建新时期标准体系的必要性

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和谐的社会要求。党提出: 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铁建标准是铁路贯彻落实各项国家政策的重要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发展,建设新理念,促使铁路建设更好的体现低成本、少污染、低能耗的优势,为更好的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贯彻科学发展观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党组部确立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铁建的长期目标,到2020年,全国的铁路营业里程数将达到10万千米,繁忙干线将实现客货分流,电气化率达到50%,主要技术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运输能力能够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用。继续提高铁建的管理水平,并建设世界一流的客运专线铁路。铁路建设特别是客运建设的成败在于质量。我国的铁建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能够建成客运专线的客运,必须要有一流的建设标准。目前,我国的铁建在技术和质量与世界一流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要缩小差距就必须以谦虚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利用国外的实践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

2.3 构建新标准的主要原则

新时期铁建体系必须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并满足铁建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建立在多年的经验积累之上,因此,需要坚持一些原则。体系构架的指导性原则。铁建新体系是铁建今后期工作的总体规划,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标准目录。我们要认真的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铁建方向,结合我国国情,以铁路建设新理念为指导,为以后工作作出全面的规划,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必须要重视体系的完整性。充分估计今后一段时期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掌握世界铁路发展的动向,了解当今世界铁路的信息化发展方向,使我国的铁路建设标准体系不仅内容全面,而且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增强系统内部的协调性,重点在于寻求共性、通用要求和专项需求,按照相关标准建立起个体独立灵活,协调一致,便于管理,利于维修的铁路新标准。

3 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设计水平

3.1 广泛应用现代化成果

在测绘方面,多采用卫星定位系统、激光测距仪、全钻仪等先进装备,实现高精度测量的自动化;地质勘探方面,广泛推行地质雷达、无线电波透视等手段,保障勘探的准确性;在设计技术方面,广泛采用系统工程技术、最优化方法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计算机出图率能够达到100%。

3.2 隧道技术创新

研究形成地质隧道的安全快修及系统配套技术,对隧道在防护设计、安全施工及运营防灾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大大降低了伤亡率,对部分隧道采用了抗震的新结构和消防新技术。在边坡支护技术设计上有新的突破,在路基设计中,提出“分层开挖与稳定、坡脚预加固”的设计新理念,采用组合形式,是路基工程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3.3 部分技术得到突破

在以地质勘探为中心,推行地质勘探和强化地质工作的同时,运用及改进物探测方法进行探测岩溶地下溶洞,判断的准确率达到80%。高墩大跨新结构桥梁修建取得了全面的技术突破,例如南昆线上的清水河和喜旧溪大桥,都采用了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

3.4 运营设备和站场的技术创新

以国产高可靠性为目标,自行研制成功了区段信号监督监测系统、牵引变电所微机监控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场站接触网微机监控系统,使设备的国产化率高达80%。与此同时,配套研制了束管小综合光缆、无泄漏电缆的中继台无线列调系统和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昆明的自动化驼峰的编解能力提高了200%,为国内的最高水平。

3.5 环境的保护取得了突破和创新

加强了坡面的绿化和防护程度,节约了用地,实现了水质达标和自来水的供给率的双100%,并且污水废水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对铁路的噪声运用了较好的隔声方法,并在部分车站修建了隔音墙壁。成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现代化铁路干线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认为依靠技术创新,将使我国的铁路建设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3.6 需要建立发展机制并加强协会的作用

为了能够顺利的实现工程建设标准体制的改革,积极发挥协会在技术标准方面的作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建设已经在此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并得到普遍的认可,下属各专业委员会也应该建立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机制。

4 结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工程建设也日新月异,为了能够使我国的铁路建设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不仅需要建立铁路工程建设技术的标准体制,更需要加强对原有经验的运用,并进行创新,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高举新时期的铁路建设新理念,为我国铁建事业的继续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我国的铁路建设能够尽早地走在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杨兰卿.依靠科技提高铁路勘测水平[J].中国铁路,2006(5).

[2] 田要成.铁路标准体系化建设[J].铁路标准设计,2005(4).

铁路施工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铁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铁路运输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更是大众化、平民化的交通工具,现在已经成为现代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铁道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现状

1、铁路运输的紧张催生了铁路建设的高潮

如今,铁路应经成为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之一,乘坐铁路的人数急剧增长,同时这也增加了铁路的压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铁路,铁路的建设高潮也随之出现,这也要求铁道部门的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更新,配合铁路建设的高潮 ,做好便民出行的服务。

2、铁路改革与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并肩作战

人流的增多反映出了运输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推动着铁路的内在改革和外在革新,因此,既要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加大铁路的运输能力又要组织改革,改革成一支符合当今铁路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队伍。

二、铁路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我国的基础建设投资中,铁道工程建设所占的比重高达总投资的70%,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

1、在铁道工程施工技术中违规现象较为严重

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在我国的铁道工程施工建设中发生的事故大多是因为违反了相关的安全规定,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有的施工人员或者技术人员的素质较低,专业能力不高,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没有遵守相关的施工作业规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最终造成事故的发生。

2、施工建设的计划存在着临时调整或变更

由于铁道信息传递的系统还不够完善,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并且铁道工程建设又是一个大型建设工程,其中所联及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较多,如果在建设中调整工作计划,很难将信息及时的传递给所有参加建设的部门和人员。这样就会导致现场的各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及时的调整并且制定出一份新的方案以及对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得施工现场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如果在建设中漏掉某些关键性程序,那么施工中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可行的应急方案

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各管理部门能对铁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法、人员安排、作业流程、影响范围以及机械组织和行车办法等较为常规的程序做出相应的、比较仔细、认真的检查。对于一般较为常见的突发事件也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但是在紧急应急预案中,往往比较格式化,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如果出现紧急的特殊情况,紧急应急预案就没有其应有的效果,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4、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中存在着误差

在铁道工程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测量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如果前期的测量工作不能有效的完成,使误差存在,那么不但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还会造成成本浪费,影响施工的质量。

三、解决铁路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在施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在工程建设施工前,需要对所有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了解其中的知识,并且熟悉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掌握处理事故的方法。同时在铁路运输的企业也应该制定在施工期间运营组织的办法以及制定好运输事故的处理预案;也可以成立针对建设施工的协调领导小组。用人单位与工作人员签署协议,明确劳动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并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安全进行。

2、建立施工监察责任制

铁道工程建设涉及到的部门众多,是一项大型工程,为了确保每个部门协调一致,必须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使得工程质量监理与铁路运输的安全监管和铁路施工部门相互协调,这三个部门都是进行铁道施工建设的重要部门,明确个施工监督检查责任,并相互配合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强调整体间的配合

4、设置并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在铁道工程的建设中,保证质量的同时更要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对一切违规操作以及不应发生的事故进行严格惩罚,增强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铁路施工技术的管理是铁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确保铁路的施工质量、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以及施工速度是检验铁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成效之一。但是在铁路工程的实施中,管理层面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不科学的地方

四、对铁道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一)、对施工准备的技术管理

1、对技术文件以及图表的管理

施工过程中,技术文件和图表作为原始文件,有着重要的价值,是施工中的主要依据;在制作文件及图表时耗费了大量的物理和财力,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慎毁坏,在短期内又难以重新做好,这样就势必会影响施工的进展。因此,在做施工前的准备时,要认真的做好资料收集,对技术文件以及图表做好整理,方便查找。

2、对施工技术设计材料进行审核

在施工前做好的技术材料要经过逐一的审核,做到准确无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或者施工人员因为个人原因的疏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没有人纠正,设计材料一旦进入施工现场,并将酿成大错,造成巨大损失。

施工的负责人可以针对下面几方面进行审核:

(1)深入图纸,领会其中的设计意图。

(2)对建设材料的数量、尺寸和结构等进行详细了解。

(3)设计图是否与施工现场一致。

3、对施工规划的安排管理

在进行施工前要提前做好总体的设计安排,以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例如,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核实材料,建立账台方便查实;按照格式的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内容,对施工做出合理准确的安排。

(二)对施工过程中技术的管理

1、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工程施工是在铁路建设中的中心环节,在建设中是建设的重点,建设的过程较为复杂,工作量较大,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负责监督的工作人员要有统筹全局的能力,能够沉着应对,有效的统筹,是整个铁道工程的施工技术有条不紊的进行。

2、对工程试验技术的管理

工程试验技术是对完工后的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的必要措施,施工负责人应当认真的做好工程试验监督管理,例如检查钢材、水泥等主材的品格合格证,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在制作混凝土砂浆等材料时,要及时送到检验处检验,并且记录相关的试验数据,建立账台,便于资料的查找。

(三)对施工结束后的技术进行管理

1、对工程竣工后的竣工文件进行管理

工程完工后,将所有资料进行搜集,并加以整理,撰写工程技术报告和工程总结,申报到有关部门验收审核。

2工程结束后的工作交接管理

施工结束后,总会因为各种因素存在一些遗留问题,这就要求办理工作移交手续,进行书面移交说明,尽可能的详细,双方共同签字验收,确保工程顺利的结束。

【参考文献】

[1]郭磊,复合式盾构应用技术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