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have changes and brought a lot of influences in the world.This paper would explain the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in new century,and discuss the meaning and values of it,which do goods to socialist cause and harmonious society and laws in China.

Keywords:Introduction to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modern meaning,China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

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发展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无论什么时候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时代性和局限性,但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根据实践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观点,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指针,王稼祥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再次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和平与发展。作为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党的十四大概括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并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精髓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题是进一步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建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其精髓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实创新,主题是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创造性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十八大报告传递出的“务实”新风,要求和告诫全党同志,务必要始终保持“务实”的作风,务必要始终具备“实干”的精神,在实践中改革,在创新中实践,不浮夸、不务虚,开拓创新,脚踏实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践永无止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保持活力和生机的源源不绝的因素。新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就是新的实践的发展过程,也是理论自身不断被验证、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充满活力和生机正是存在于实践和发展之中,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的真正解决也正是通过这种坚持和发展得到实现的。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2.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保证社会和谐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基本原则,这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见,也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的前奏曲,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保证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在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在于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所证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理应属于基本原理的范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国家发展实践,就必须面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入研究并正确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各种不和谐的问题,分析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2.2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法制社会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一重要论断表明,社会主义法治将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乃至文化生活各个方面发挥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为新时期的法治队伍建设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要求我们按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不断的学习,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工作目标、任务、思路,强化我们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从思想上改变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十八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5-0031-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以中国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基于对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分析与认识,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多年的光辉历程。胡锦涛同志讲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1]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那一刻起,围绕着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党历经艰难曲折,进行了不懈探索。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勇于实践,百折不挠,最终找到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伟业,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党为实现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辛探索。尽管这之中出现过若干失误,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步伐一度困顿不前,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的坚定政治信仰和伟大理想抱负始终没有丝毫改变,无论是取的巨大成就还是深刻教训,都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二、十八大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卓越历史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与世情、国情、党情相结合,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十八大给予了旗帜鲜明的回答,做出了重要而深刻的理论阐述。

(一)对科学发展观新的历史定位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报告还提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回答了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和历史作用新的认定,是对这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重要提升,也是对今后长期坚持这一重要指导思想的政治表态,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二)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年来的成就与经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发展战略

在当代中国,要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核心的就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的的巨大成就雄辩的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十八大报告得出坚定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了新时期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十八大抓住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核心问题,推动了党的理论方针的与时俱进,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章辉机械地把实践论与存在论对立起来,贬低马克思 哲学 的存在论维度,虚化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美学 研究 的价值,错误地抛出“告别实践美学”的口号。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依托于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维度的重新发现和发掘这一重要 理论 契机,尝试把实践论与存在论结合起来,既坚持实践论,继承了传统实践美学的合理成分,又引入存在论,走出了传统认识论主客二分理论框架,为实践美学,也为当代 中国 美学的突破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方向。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实践存在论美学

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之争尚未平息之际,章辉博士抛出“告别实践美学”的口号,导致美学界再次掀起论争热潮。章辉对实践美学的批判有一 发展 的过程。在刊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上的《 自然 、实践与人》一文中章辉起先是为实践美学辩护的。刘大新在《人、实践与自然》一文中提出:现实性的劳动往往造成对立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美,一个是丑,“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导致仅仅以“人的尺度”去改造和重建外部自然界,势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丑;美的 规律 体现于“物种”的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及其统一之中,劳动——特别是现实性的劳动并不能创造一切美或美的事物,须尊重自然及其规律的“先在性”。Www.133229.COM[1]章辉撰文反驳,批评刘大新“站在机械唯物论的观点评析实践美学”,

误读、歪曲实践美学,“把非实践美学的观点强加于实践美学,然后大加驳斥,有战风车的味道”[2]。但在文末,章辉亦列出实践美学的一些“理论局限性”:“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定义太宽泛,用实践范畴直接推导出美及其一系列范畴,把审美现实化、物质化;未注意审美的纯精神性,个体性;审美的理性主义,未触及审美的超理性特征等等。[3]

随后,在其关于实践美学的系列文章中,章辉逐渐加大对实践美学的批判力度,2004年在《人文杂志》上发表《实践美学:一段 问题 史》一文,在《河北学刊》上发表《论实践美学的九个缺陷》一文。至2005年,章辉终于在刊于《学术月刊》的文章中明确地抛出“告别实践美学”的口号,宣告实践美学走向“终结”。张玉能等人撰文反驳

“实践美学终结论”,美学界又一次掀起论争小高潮。

在《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发表的《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一文中,章辉既批评实践美学“把 历史 唯物主义哲学直接当作美学命题,没有找到美学特有的问题域”,也批评后实践美学“历史主义意识的缺乏使其理论不具普适性,其审美至上主义更有偏执性和虚幻性”[4],对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各打五十大板,貌似客观公正。然而综观章辉对实践美学进行批判的系列论文,不难看出他实际上倾向于后实践美学一边。就学理而言,章辉对实践美学的批判并没有超越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已有批判,且章辉本人也没有像后实践美学派美学家那样在批判实践美学的同时建构自己美学理论,因而,章辉博士的批评停留于空喊“告别”、“终结”等口号的层面上。章辉认为“实践美学的历史唯物论和后实践美学的个体主义是其留给新世纪中国美学的有益资源”[5]。显然,据章辉的看法,新世纪中国美学的突破在于把“实践美学的历史唯物论”和“后实践美学的个体主义”这两大资源有效地整合到一起,但具体怎么操作,我们并未看到章辉博士的论述。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践论,后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存在论。传统的实践美学囿于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方式和框架的束缚,存在着种种局限。后实践美学批评实践美学“理性主义”、“重物质轻精神”、“重 社会 轻个体”……针对实践美学的缺陷,后实践美学提出新的美学发展路径,声称要“超越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认为“实践美学既具有历史合理性,又具有历史局限性。因此,对其应采取扬弃、改造、发展和超越的态度,在这个基础上建立 现代 的美学理论体系”[6]。“‘后实践美学’只是在实践美学基础上的新发展,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批判、扬弃与超越。”[7]然而遗憾的是,在其理论的建构和实际展开过程中,后实践美学(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和生存美学)基本上撇开了实践论,另起炉灶,以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后实践美学虽然开掘了一些新的美学路径,但并没有实现对实践美学的超越。根本问题在于,后实践美学把自身和实践美学看成是对立关系,把存在论和实践论对立起来。

中国当代美学要取得新的突破,须超越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简单二元对立,既不能固守传统的实践美学,无视后实践美学的批评,亦不能把实践美学完全撇在一边,去建构所谓的“后实践美学”。笔者以为,朱立元先生提出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循着上述思路所做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朱先生“将实践论与存在论结合起来作为哲学基础,以此走向实践存在论的生成性美学”[8]。但这一路径遭到章辉博士简单化的批评,指责“朱立元力图把马克思的实践观说成是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相通,那么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还有区别吗?实践这一概念在马克思那里与存在这一概念在海德格尔那里真能等同吗?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对于美学研究的特殊意义表现在何处?问题是,使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趋同就能解决实践美学的难题吗?这种美学理论具有普适性吗?朱立元在泛化实践概念后,实践就成了海德格尔的存在,所得出的结论就与后实践美学一致了”[9]。在章辉看来,实践论与存在论是对立的,没有沟通的可能性。我们不禁要发问,断然否定实践论与存在论沟通的可能性和尝试,那么还有何种路径可以把“实践美学的历史唯物论”和“后实践美学的个体主义”这两大“留给新世纪中国美学的有益资源”有效地整合到一起?

事实上,章辉博士的立场和逻辑有混乱和自相矛盾之嫌。一方面,章辉承认马克思的存在论维度,认为马克思“从实践论角度解决了康德难题,在哲学领域拒绝了形而上学”[10],

“形而上学追问存在于人类生活之外的永恒的本体,不关心人的生活世界,不关心人类的生存。马克思把哲学转向实践,转向人的现实生存,这一点与现代西方哲学一致”[11]。然而另一方面章辉又武断地认为“把实践论与存在论沟通只能是牵强附会,矛盾依然存在于个体与社会、实践的人类性与审美的个体性之间。以海德格尔改造马克思,或在传统唯物主义背景下强调个体存在都不是美学的出路。”[12]

笔者认为,马克思思想中存在论维度的重新发现和发掘,为

马克思的思想中本来包蕴着丰富的存在论思想,只是对马克思的传统阐释遮蔽了这一维度。海德格尔与马克思都实现了存在论的革命,他们不再去追求脱离了人的超验本体,而是关注基于人的生存的存在。[13]马克思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4],海德格尔有相近的表述:“认识是作为在世的此在的一种形式”是“在世的一种存在方式”[15],“认识是此在的植根于在世的一种样式”

[16]。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拒绝知识论和形而上学。马克思认为自己的 哲学 已经不是哲学,而是“世界观”,海德格尔一再宣称自己是思想家而不是哲学家。说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实现了存在论的革命”并不意味着把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等同。我们注意到两者的根本区别:海德格尔运用胡塞尔所开创的现象学 方法 ,认为此在作为常人沉沦于世,存在被遮蔽了,他要寻求一种存在的澄明之境;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处于一种异化的生存样态,必须对这种生存样态进行扬弃,达到一种自由自觉的生存样态,即共产主义[17]。海德格尔所追求的“澄明之境”带有神秘色彩,对这种 理论 上的神秘,马克思持批判态度:“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8]海德格尔关注的是个人的人生境遇,

海德格尔哲学是一种贵族哲学;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平民哲学,它着眼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哲学,马克思比海德格尔伟大得多。[19]

在马克思那里,存在论与“实践”本来就有紧密的联系。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是一个核心、基础性概念。但长期以来人们受制于近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只从认识论意义上解读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实践”的重大革命性意义被遮蔽掉了。“只有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解读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才能克服近代形而上学的束缚和困扰。”[20]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旧唯物主义时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 发展 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1]在马克思这里,人是“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也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且,马克思的“实践”内蕴 历史 之维,“人和人的 社会 实践本身也是历史地生成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真正精髓是社会实践生成论”[22],因此,有论者把马克思的存在论称为“历史存在论”以区别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马克思哲学具有‘存在论’的意义,这种‘存在论’是一种‘历史存在论’。”[23]

把实践论与存在论结合起来,是从马克思哲学本身出发,并不是把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简单注入到马克思的思想中去,“用海德格尔改造马克思”。把“实践”从传统的认识论阐释框架中剥离出来,我们发现“实践”与存在论在马克思那里本来就是统一的。突显马克思的存在论维度并没有抹杀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一种“历史存在论”。马克思比海德格尔高明,但对海德格尔存在论中的合理因素,我们会加以吸收。章辉批评朱立元先生“把马克思海德格尔化,放弃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美学 研究 的哲学意义,其发展实践美学的思路与后实践美学的理论旨趣相似,在我看来是宣告了传统实践美学的终结,但在美学 现代 性视野上迈进了一步”[24]。章辉博士的批评显然有失偏颇,原因在于章辉没有认真和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也没有认真对待“实践存在论美学”。真正建设性的学术批评应以认真理解批评对象为前提,章辉也曾强调“为了超越实践美学,我们必须全面地了解实践美学,继承它的一切合理的东西”[25]。但从把实践美学的价值仅归结为“历史唯物论”这一点,就足见章辉尚未“全面了解实践美学”。而且,章辉对实践美学“历史唯物论”的价值承认是表面的、虚化的,“马克思实践论的阐释视阈是人类社会历史,但审美活动首先是个体的活动”,“马克思并没有论述审美活动对于个体的意义,对于现实的人而言,社会性优先于个体性,对于审美活动来说,个体性优先于社会性”。“审美首先是个体性的,因此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更适合于解释审美活动。”[26]从这样一种对比性表述,明显看出章辉是在抬高海德格尔对美学的意义,贬低马克思的实践论即唯物史观对美学的指导作用。在此,章辉为了“告别实践美学”,不得不机械地把实践论与存在论对立起来,遮蔽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维度,把马克思对美学研究的意义“初级”化、化。在一定程度上,所谓“告别实践美学”的背后其实是“告别马克思”。

参考 文献 :

[1]刘大新. 人、实践与 自然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2][3][25]章辉. 自然、实践与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2)

[4][5]章辉. 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 文学评论,2005(6)

[6]杨春时. 超越实践美学. 学术交流,1993(2)

[7]杨春时. 走向“后实践美学”. 学术月刊,1994(5)

[8]朱立元. 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 科学 学报,2004(4)

[9][24][26]章辉. 告别实践美学. 学术月刊,2005(3)

[10][11][12]章辉. 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0、112、34

[13][17][19]王庆丰. 存在的澄明与人类的解放. 天津社会科学,2004(6)

[14][18][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0、16

[15][16]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北京:三联书店,1987:75、78

[20]张有奎.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及其存在论意蕴. 江淮论坛,2005(1)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立场;任务;方法;一致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实践的理论,是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根据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基本立场的一致性

立场问题就如同旗帜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科学的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讲到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服务,那讲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将他们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他们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要实现的结果,那就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共产党宣言》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个理论成果就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邓小平的一生是为人民利益奋斗的一生,他说过“我是人民的儿子”,人民的儿子当然要为人民的利益服务。邓小平理论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目的明确的建成社会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的利益做出贡献。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谈到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时候,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谈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邓小平有一个重要的言论就是有关“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三条标准”,在这三条标准当中,有一条这样讲到“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个理论成果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立场也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全体人民的利益提供服务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邓小平理论之后,接着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七一讲话”讲到:“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4]“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5]本、基、源,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个理论成果就是科学发展观。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想到就是它的核心,也就是以人为本,在十七大报告中这样讲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6]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基本任务的一致性

马克思讲:“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7]我们读到《共产党宣言》中讲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8]我们可以清晰了解,马克思主义把改造社会前进的根本手段,归结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马恩想象中的未来世界,例如私有制的消灭、公有制的建立、实行计划经济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等目的都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任务就是“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9]

邓小平理论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部分。当问到邓小平,社会主义时期,我们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的时候,邓小平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0]邓小平理论中有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也讲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尽可能地达到共同富裕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体现,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手段和途径,这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我国长期需要坚持的基本任务,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谈及“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放到了首要的基础地位”。还讲到:“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11]进入新世纪,同志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强调“全党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12]这就把中国共产党对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针政策的认知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3]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在十七大报告中这样讲到:“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14]党的十报告进一步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不但突出强调了发展是第一要义,而且面对现实的中国,根据现有的中国国情,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5]

三、基本思想方法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方法就是辩证唯物论以及历史唯物论,也是马克思伟大的贡献。而讲到精髓,浓缩为四个字:实事求是。马克思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逐步寻找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阶级斗争等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贯穿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邓小平理论,其基本思想方法首先想到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除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方法精髓的“实事求是”还有所,加入了“解放思想”。邓小平的基本思想方法的提出有两个经典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宣言书”,例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最为突出在新的时代背景、新的改革开放时期、新的国家状况和新的政党面貌下,不彻底的解放思想就无法达到真正是实事求是,就不会有我国的创始之景。

我们回想起在2001年时,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每一处都提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突出强调:“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6]2002年2月在“关于十六大报告起草工作的批示”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7]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同志这样讲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的因素。”[18]

科学发展观同样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方法,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又加进了求真务实的重要思想。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19]“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20]“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21]

基本立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是以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任务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任务是一致的,都是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为了生产力的发展,去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一致性,决定了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都是马克思主义最经典的方法论,在我国各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永葆活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新的时代特征和具体的社会实践,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2][3][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372、272.

[4][5][11][12][13][16][17][18]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9、15、281、274、272-273、282、438、537.

[6][14][15][19][20][2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7]:15、15、9、1、12-13、1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低碳经济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类对自然界影响的更加全面和深入,生态经济成为人们关注焦点,低碳经济成为舆论的“热词”。虽然低碳经济的出现远马克思逝世之后,但马克思的大量有关生态经济问题的精辟论述已经标志了其生态经济思想的形成,为我们当前研究低碳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述评

1、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二重性理论。一是人的二重性,论述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自然对于人类的生存活动的先在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二是劳动的二重性。一方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活动,同时具有生态自然属性和经济社会属性,是二者的统一。三是生产过程的二重性。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社会生产过程是生态自然和经济社会共同交织的统一过程。四是商品的二重性。它既是生产过程的直接创造,也是人类社会劳动的最终目的,同时蕴含了价值和使用价值正是其自然生态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自然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高度统一的一个侧影。

其次是全面生产理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阐述了全面生产理论,它是将人、社会、自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全部生产和再生产理论。区别于动物生产对自然的利用的低层次性,人类所进行的能动的生产是通过某种实践使自然界为自己目的服务的高级形式。而全面生产则是全球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自然生产等多种生产的统一。马克思进一步认为全面生产是整个世界的生产活动,超越了生产地和生产人群的局限,正是这一全球相联系的活动使原生自然在人类的改造下更加完美、更加充满生机。

第三是物质变换理论。在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核心,也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内核。作为人类思想史上将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第一人,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队自然界的胜利。对已每一次这一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要求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不断努力。

第四是物质循环理论。物质循环本源于生态领域,马克思将其引入到社会经济领域。物质循环表现为生态循环和社会经济循环两种形式。物质变换和物质循环都是社会有机体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形式,物质变换是人类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发生物质变换的生态经济关系,而物质循环就是人类在劳动再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发生物质变换的生态经济关系,二者统一于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

2、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首先为人类理性认识生态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引领。一是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为人类理性认识生态问题明确了切入点。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态环境危机尚是冰山一角,他以超越时代的敏锐触觉对生态环境、生态经济模式及其根源、决绝方案等一些列问题展开了卓有见地的系统论述,奠定了我们理性认识生态问题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为人类理性认识生态问题提供了方法论。马克思指出“生态危机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和科学问题,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的本能结合的集中体现”。又深入地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资本主义本源固有的问题展开研究。这种多学科综合、系统深入考察生态问题的方式是理性认识生态问题的基本工具。三是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为人类应对和最终解决生态问题指明了方向。马克思在著作中明确指出:“需要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同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需要我们对利润动机所直接催生的不计自然承受能力、最大限度生产和消费观念进行彻底改造,为人类最终实现以较少的劳动、资本和资源生产需要的产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描画了路线图。

其次为人类选择生存方式提供了价值导向。生态危机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危机。生态危机正是人类不遵循生态优先规律,无视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有限性而引发的苦果。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告诉我们自然界、包括人化自然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遵循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只有在遵循这些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类生存质量的提升。他揭示了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遵循经济领域的客观规律,更要先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而低碳经济就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面临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威胁下,对原有的不计后果追求生产和消费的一种扬弃,蕴藏了人类未来生存方式的价值导向。

第三为人类选择经济模式提供了实践指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的人口、资源、环境同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已初见系统。在马克思的内因论思想中,一再强调了自然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实践,成就巨大,但是教训也是深刻的。特别是以自然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同时也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后劲,使我国的经济竞争力瓶颈明显。而正是在我国改革开发不断走向深入的实践中,我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关于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学说,不仅是对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继承,更是对它的创新。同志就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思想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当代阐释,更是引领我国经济模式创新的实践指南。

二、低碳经济的缘起、内涵及要素

1、低碳经济的缘起

“低碳经济”最早源于英国政府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从而正式出现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舞台上。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而国内在正式文件中出现这一专有词汇是在2006年底,中国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到2007年6月,中国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3月中科院《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同年9月,胡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标志着低碳经济已经正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它首先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是人类社会面临全球环境和资源退行压力下主动调整自身活动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旨;以应对碳基能源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经济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3、低碳经济的要素

低碳经济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要素:首先,低碳能源是核心。低碳能源指的是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清洁煤,他们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其次,低碳技术是关键。低碳技术设计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的勘探开发、温室气体减排和捕获埋存等能源技术;再次,低碳产业是载体。经济发展模式是改革的初始出发点也是改革的最终归结点。如何使经济发展既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又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必须使经济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轨。而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加快以低碳技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发展,从源头上减少排放,从目标上减少排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中,低碳能源是核心,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低碳技术是低碳能源能否创新的关键所在;低碳产业是以低碳能源为动力、以低碳技术为牵引的最终发展目标所在;三者高度统一于人类追求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活动中。

三、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1、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为低碳经济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单纯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不仅掠夺剥削劳动者还掠夺剥削自然界,导致了人与自然价值规律的背离。而低碳经济的理念是在人类社会收到自然生态施加的“反作用”后对资本主义的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扬弃。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能源结构的重构,还自然界以生机和活力,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想与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批评与校正不谋而合,是对其的继承和发扬。

2、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为低碳经济理论提供了实践指南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提出了人类的劳动过程的物质变换过程的生态思想,也多次对资本主义农业对土地能力的掠夺和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主义工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进行深入阐述,这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本源的探讨,更是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矛盾的哲学思索。低碳经济提出的从个人降低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到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再到减少全人类活动队环境的影响,都是马克思“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一种体现,是达到“人和自然和解”的重要路径,无一不是对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实践诠释。

3、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和低碳经济理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口、资源、环境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早有一系列论述。而在创新中国特色低碳经济模式、践行中国特色低碳经济理论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的关于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学说正式对这一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当代我党及领导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其理论血统。同志就明确指出并强调了马克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这一观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思想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进一步明确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改变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思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化、低碳化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党的十报告中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了我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创想,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既是对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时代解读,也是对低碳经济理论的中国式阐述,是以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模式、新路线对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和低碳经济理论的最新的时代践行。从这个角度说,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体现了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必然要求,而低碳经济又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低碳经济模式是践行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二、三、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