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铁路实训报告

铁路实训报告范文精选

铁路实训报告

铁路实训报告范文第1篇

铁路公安院校由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是铁路公安教育的重大进步。不论是专科还是本科,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的要求并没有发生改变,人才规格都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强调能力培养和以就业为导向。但是,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对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应当满足公安工作发展的需求,既能完成实际公安工作的基本操作,又能应用新技术、执行新方案,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理论积极主动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学员具有较宽专业知识面,技术知识有一定系统性,具备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综合操作能力,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的确定必须满足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来讲,应用型本科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或理论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应用性,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实用、实际、实效、综合。因此,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着眼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有较强的适应性、应变性和竞争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理论学习、模拟训练、实践探索逐步实现,这是一个实践、自我反思和再实践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完善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是基础,教师的循循善诱是前提,学生的亲身实践是关键。

(二)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理论,从课程特性、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结合铁路消防管理自身的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1.课程的特性。在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具有差异性,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如果要塑造学生的应用能力,就应构建相应的符合课程内在规律的教学模式。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依据其理论丰富、专业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模式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不强,不符合公安机关的要求;实践性强,而理论欠缺,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2.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铁路消防管理的内在规律以及铁路公安机关对消防监督管理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要求。铁路公安机关对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的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审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技术性。铁路消防管理课程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理论、指导实践、训练思维、培养能力,使得学习本课程的学生掌握铁路消防安全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具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出色完成铁路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3.教学设计。铁路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建筑消防审核(铁路消防机构承担)、消防监督检查、火灾应急处置、火灾事故调查和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作为治安学专业的学员,他们在进入公安机关后大多在一般治安管理岗位任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监督检查、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宣传教育等。随着岗位的转变他们会进一步接触更为复杂的消防监督工作。不同的工作内容对理论需求的广度、深度及专业技术技能的要求也有不同。因此,课程教学设计采用模块化和系统化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又要突出实践性。

(1)模块化根据课程特点,铁路消防管理课程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根据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设计,体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2)系统化系统、完整、应用性强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一个特点。铁路消防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必须能够体现这一点。这也是由铁路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的。完成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理论基础。如燃烧学理论解释了燃烧发生、发展、熄灭的规律,是消防管理工作的依据。燃烧条件决定了防火、灭火措施。火灾发生、发展规律直接影响建(构)筑的防火设计、电气设计、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各类消防技术规范、标准又是建筑消防审核、监督检查的依据。课程教学虽然采用了模块化的框架,但各个模块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实践教学中,对实际建筑消防设计的分析和消防设施设备操作是为了使学员加深对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理解,同时也是为学员明确了消防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标准。消防监督检查实训分为建筑、电气、消防设施设备检查和法律程序等多个环节,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训。不同场所如列车、站、场、段的灭火、疏散、逃生则是由该场所火灾规律、防火设计决定的。因此在理论教学中还应强调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4.实现条件。教学设计的实现还需要各种条件来满足。首先,在总课时确定的情况下既要进行理论教学又要有充分的实践,必须合理分配时间,实践学时占总学时应不低于25%。理论教学时间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掌握全部理论知识的需求,需要课堂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构建“学习包”的形式,形成文字教材、电子教材、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相配套的系列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以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在“学习包”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除对现有实验、实训室(场)改造、完善外,还要新建消防设施设备实训室。铁路环境复杂、多样,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必须在校内建立模拟实景。因此还需要设计制作与铁路实际环境相同的虚拟真实模型系统(VRML),以弥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铁路针对性不足的缺点。

5.教学评价。考核方式与内容对学员学习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效果。应用型本科以“应用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三个方面的考核。在学生学业成绩构成中,应用能力的考核必须占有较高的比例。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框架,且每个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相应地,教学评价就不能单纯用期末试卷考试而应多元化。教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应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评价,如试卷测验、论文评价、实践评价、口头问答等,最终给出综合评定。

三、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方面,根据培养铁路公安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规范执法的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依据。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努力程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具体到铁路消防管理课程可采取以下做法。

(一)实践任务选定在实训中选择的对象、环境应该是在实际消防监督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并具有一定典型性,而且规模不宜过大、过于复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目标,使不同实训小组的任务有自己的独特性。

(二)实践过程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在课前提出相应实践任务,然后在课堂上讲授相关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训任务需求搜集必要的资料信息。这种任务导向能够明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和自学的积极性。实训任务的完成并不集中在上课的几个课时之内,而是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关注和指导,以便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避免学生因为困难而失去积极性。

(三)实践结果实训结果除制作实训报告外,可要求学生制作成PPT在课堂演示,然后进行讨论以及教师点评。这种方式能既够给学生压力也能够增加认真对待实训的动力。学生通过老师的点评能更清楚自己的不足,进一步理解消防监督管理实际工作的要求。

四、结束语

铁路实训报告范文第2篇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为保证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长效性,乌鲁木齐铁路局下发专门管理文件,成立乌鲁木齐铁路局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资金管理使用领导小组,按照责任分解、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从工作程序、政策落实、财务管理、资金稽核、责任追究等方面界定管理职责,落实管理措施,确保铁路企业依法合规、安全有效管理使用专项资金。

2.实施预算管理,细分使用类别乌鲁木齐铁路局严格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对专项资金使用采取年度预算控制管理和月度申报审批相结合的方式。即:依据各单位提报的需求计划申请,结合全局运输生产、施工建设、劳动组织、职工就业等实际情况,深入生产站段单位和经营困难的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形成专题汇报材料和初步预算方案,报请路局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下达各单位专项资金年度预算使用计划;本着“突出重点、讲究效益、科学规范、专款专用”的原则,结合铁路局实际,具体细化分三类资金进行管理使用:一是富余人员再就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竞赛补助;二是就业再就业宣传费;三是公共实训基地设施设备购置补助费。

3.完善监管制度,确保资金安全为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的规范使用,严格财经纪律,强化监管手段,完善各项内控监督机制。一是通过网络、公示栏等宣传媒体,公布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建立通报、报告制度,接受铁路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跟踪评价和监督检查。三是在铁路局纪委监察处和社保处分别设立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保证专项资金依法、规范管理使用。

二、再就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效果体现

近年来,乌鲁木齐铁路局经营形势十分严峻,铁路局立足自身挖潜,深入开展增运增收、节支降耗攻坚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专项资金的注入,间接为增援路局整体经营成本给予了有力的帮助。

1.推进了职工岗位培训工作有效开展这几年,新疆铁路建设处于高峰期,铁路运输组织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较为频繁,特别是伴随铁路电气化的分段贯通,高速铁路新设备、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使结构性富余人员不断增加。促进再就业资金投用于对富余职工的转岗培训补贴,劳务派遣人员返岗培训和外购劳务工岗位技能培训的辅助性补助,并有针对性地强化“三新”人员应知必会、岗位准入和适应性培训。同时,还扶持各站段单位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促进了全员岗位培训和“学、练、比”活动的深入开展,失业保险专项资金在预防失业、稳定就业上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2.职工培训硬件设施设备得到明显改善专项资金投用于全局各单位大力改善职工培训硬件设施和条件,体现了“大项目、整体性、专业性、实用性”的特点。如铁路局职教培训基地建成了集电工、钳工、电焊工于一体的实作演练室,使车、机、工、电、辆、供电各业务系统工种培训趋于完整,极大地满足了新线建设、电气化铁路接管后现场培训的需求。2013年以来,全局生产力布局调整和机构设置变化频繁,按照路局对新成立站段单位实施资金重点倾斜的要求,建成15个计算机电化教室,有力改善了新成立站段单位职工培训条件差、设备短缺和落后的不利局面。同时,持续加大站段单位规模型培训演练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建成库尔勒供电段牵引变电所演练基地、乌鲁木齐物资段职工培训演练基地、乌鲁木齐机务段HXD1型机车驾驶模拟培训教室等,确保了安全运输生产和职工就业岗位的持续稳定。

3.社会保险政策宣传走向丰富多样社保宣传费用的补助,充分发挥了“铁路局社保处-站段-车间”三级宣传阵地作用,各单位社保政策宣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书面形式有印制社会保险政策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标语横幅、制作橱窗板报、下发知心答疑卡、报纸等;电子形式有设置局域网专栏、电视台播放、电子图文显示板等。特别是铁路局组织地区性大型社会保险政策巡回宣讲活动收到显著效果,使社会保险政策深入人心,为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再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单位基础管理工作相对薄弱部分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台账资料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类,规范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新成立站段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作刚刚起步,从站段领导、劳人部门及业务经办人员对政策的学习理解还不够深入透彻,基础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政策研究不够,执行上出现偏差部分单位对自治区、路局下达的有关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文件和工作要求深入研究不够,岗位培训补贴、职业技能竞赛补助和宣传费补助没有做到严格区分、对应使用。个别单位借培训教学的名义申请购置实训演练设备,却分散投用于本单位科室和车间工作人员的日常办公,间接弥补了办公经费的不足。

3.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突出部分单位主管再就业专项资金的职能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牵头、组织”管理意识不强,整体协调作用发挥不突出,致使专项资金管理离标准化、规范化还有差距。有的单位缺乏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信息数据的日常收集、整理和系统分析,设备资产清查工作没有认真开展。

四、提高再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水平的措施办法

促进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专项资金要真正为促进就业发挥好作用,就要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1.健全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按照简约高效的基本要求,修订和完善路局和站段两级机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形成职能明确、职责清晰、统一规范的专项资金管理体系和考核运行机制。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范围、标准和程序管理使用再就业资金,达到资金管理的高度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推进资金基础管理的规范化要组织力量,按年度认真对再就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竞赛补助、再就业宣传费、公共实训基地设施设备购置补助费三类资金管理资料进行系统梳理规整,逐步完成专项资金档案信息化管理,达到管理规范化和上级检查验收的标准化要求。

3.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局属单位要结合路局新线建设、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科学分析本单位对促进再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需求,找准资金投入项目,落实“节约资金,满足需要,保证质量,保证项目完成”要求,不断提高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效率,确保资金使用有的放矢。

铁路实训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水利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教学设计

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学的重点。综合实训课程是高职教育中重要的课程类型,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水利工程测量是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水利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水利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是水利工程测量课程后的一门综合实践性教学课程。实训有利于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利于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各实训项目的学习与操作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习目的

水利工程测量实训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工程测量在水利、建筑工程中的工作过程,熟练地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和记录计算方法;能够根据工程情况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严谨求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实训弱化测绘地形图的模块,重点教学施工测量模块,实习中需要用到的地形图提前先提供给学生。

2注意事项

测量实训中应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无故缺习,应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各组要整理、保管好原始记录、计算成果等。测量实训中记录计算应规范、正规,不得随意涂改。测量实训中应爱护仪器及工具,按规定或程序操作;注意仪器、工具的安全,防止遗失和损坏。测量实训中组长要合理安排,确保每人有操作、训练的机会。小组成员应相互配合,团结互助。测量工作中的观测、记录都要规范,原始记录要用铅笔。放样后及时检验测量成果精度,并做相应的记录。

3项目选择

实训适合采用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安排工作,项目是实习场地内的某渠道施工测量。渠道是常见的水利工程,渠道测量是为新建、改建输泄水渠道、人工航道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是方案和施工的依据,包含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断面测量、土方计算等工程测量的典型工作。同时在实训工作中比较容易模拟操作,可以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

4实训总思路

整个班分组进行实训,每组根据现有地形图,在校内的空地或者测量实训场地的地形图上设计一坡度-1‰或-2‰的长约为250m渠道,由直线和圆曲线组成。渠道平面图(见图1)和渠道设计横断面(见图2)如图示,具体渠道长度、设置横断面图尺寸由各组根据实地情况自行设计。在本项目中,可以节选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中线测量、断面测量(包括纵、横断面测量)、土方计算等教学内容。

5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

5.1进行工程测量中控制点的选点和埋石

根据布置的实训任务进行实地踏勘,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做上记号或进行埋石,对实训中要用到的仪器进行检校。

5.2会编写施工测量技术设计书

明确实训任务,查阅相关规范,编写施工测量技术设计书。

5.3平面控制测量

对于建筑场地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工程项目或重要工业区,应建立一级或一级以上精度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对于场地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的工程项目或一般性建筑区,可建立二级精度的平面控制网,本次参考二级精度要求。主要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5.4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表2。

5.5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根据设计,可以分为直接部分和曲线部分。本部分的数据准备可以由专业的测绘软件生成,但为了达到教学效果,要求学生手算,然后用专业的测绘软件计算出的数据进行验证。

5.5.1直线放样

直线放样的数据可以由坐标正算,计算到细部桩的数据。

5.5.2曲线放样

曲线放样的数据可以先根据切线支距法算得独立坐标系下的坐标数据,然后通过坐标转换,换算成原坐标系下的坐标,见图3。如图:设、为P点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为P点在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则将施工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5.5.3高程放样

高程放样,可采用水准测量法、全站仪法、RTK进行放样。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高效率的方法完成任务,但在实训过程中,几个都要进行实际操作。

5.6断面测量

断面测量包括纵断面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5.6.1纵断面测量与纵断面图绘制

纵断面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法或者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从一个已知高程点出发,逐个测量各个中桩的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点。高程闭合差应不大于±40√Lmm,L为路线长度,以千米计。纵断面图绘以横坐标为里程,纵坐标为高程。为使地面起伏变化更明显,纵轴比例尺一般选用横轴比例尺的10倍。

5.6.2横断面测量与横断面图绘制

横断面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或者RTK测量。按前进方向分成左右侧,分别测量横断面方向上各变坡点至中桩的平距及高程。横断面图绘制以桩为中点,左右两侧距离为横轴,高程为纵轴。展绘出各特征点,连接相邻各特征点即为该桩横断面图的地面线。断面图的纵、横轴一般采用同一比例尺,见图4。

5.6.3渠道边坡放样

根据横断面图,在每个里程桩和加桩上将渠道设计横断面按尺寸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施工,见图5。

5.7土方计算

相邻两断面的填(挖)面积的平均值为:A=(A1+A2)/2,其中A1、A2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填面积,见图6。相邻两断面间的填(挖)土方量为:V=A•D,D为相邻两断面间的水平距离,将相应数据填入下表进行计算。

6材料上交

需要上交的资料分小组上交材料和个人上交材料。

7成绩考核

7.1仪器操作考核

本项考核可结合考证项目进行模拟测试,最后评定该项成绩。

7.2成绩的综合评定

实训成绩的综合评定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训纪录、小组人员的分工配合情况、对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完成任务的质量、上交材料及仪器工具爱护的情况、实训报告书的编写水平、仪器操作考核成绩等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凡无故缺勤超过1天的、严重损坏仪器工具、未交成果资料和实训报告、伪造原始观测数据者,均作不及格处理。

8结语

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变形监测,在此综合实训中,主要偏向于施工测量这一任务模块,若是时间可以扩展,从而加入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任务模块和变形监测任务模块,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更好地对这几个任务模块进行更多的事例以达到更系统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人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肖肖,秦延召.项目模块化的工程测量实训教学改革与探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3):107-112.

[2]王晓娜,刘熙.高职工程测量实训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索[J].内江科技,2017(09):152-153.

铁路实训报告范文第4篇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职教大省”和我市打造皖中南职教基地的战略目标,近年来,我市结合《铜陵市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不断加大职业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10所,其中高职学院两所,分别是: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6所,分别是:铜陵市工业学校、铜陵经济技术学校、铜陵县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铜陵市铁路职业技术学校、安徽玉成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民办)、铜陵智通职业技术学校(民办);技工学校2所,分别是:铜陵车辆厂技校、长江电子技校。

截止到今年9月,全市职业院校在校生共计22697人,其中,高职在校生13255人,中职在校生9442人。教职工1130人,其中高职641人,中职489人。从教师队伍结构来看,95%的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74.4%的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4%。同时,各职业院校共聘请了193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能手在校任教。

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机电一体化、金属矿开采、数控技术等101个专业,其中高职开设77个专业、中职开设24个专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旅游管理”、“保安”等3个专业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示范专业”,高职学校的“文秘”和“护理”两个专业被评为省级试点和特色专业。市工业学校和铜陵县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被教育部评为“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二、主要工作

(一)办学多元,拓展职教资源总量。我市始终把扩大职教资源总量作为发展职教的重点,千方百计吸引各方面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一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和优惠。,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创办了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安徽玉成汽车产业集团投资创办了安徽玉成汽车职业技术学校。两校占地面积分别为320.7亩和315亩,建筑面积分别为8.6万平方米和1.5万平米。二是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2007年批准个人独资创办了铜陵智通职校,学校现已发展到占地8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在校学生702人的规模。三是指导并扶持公办高中转办职教。批准了市第十八中学与车辆厂技校联办“铜陵市铁路职业技术学校”。四所职业院校的设立,有效增加了全市职教资源总量,形成了公办民办共同发展,高职中职互通共助,工科文科均衡发展的态势,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日趋完善。

(二)整合资源,加快职教园区建设。按照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我市进一步调整了职教办学理念,明确了以铜陵职技院新校区和铜陵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为主体的职教园区建设思路。目前,园区内高职校区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新校区占地935亩,计划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可满足1.2万名学生办学需要。预计2010年第一期工程初步完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可满足5000名学生办学需要。

中职新校区也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按照“部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的标准,编制了《中职新校区修建性详细建设规划》,并通过了专家组评审。中职园区按照“前校后厂”模式,规划占地面积576.3亩,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可满足7000—8000人的办学需要,计划2011年8月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职教园区建成后,将实现职教办学的规模化,资源的集约化,优势的互补化和功能的多元化,增强我市职业教育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服务功能,将成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亮点。

(三)强化措施,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一是切实加强职校招生宣传工作。一方面通过媒体广泛宣传职教,引导社会、家长、学生客观认识职教,理性选择职教;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铜陵市中、高考新闻会”,组织“中、高考加油站”大型广场宣传活动和编印《报考指南》并免费发放等方式,面向社会集中宣传和解读职校招生政策等信息,为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二是改进和完善职校招生办法。实施“五放开”和“五统一”的中职招生机制,落实中职学校招生工作激励办法,制定了《铜陵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奖励办法》,把职教招生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职校招生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随着各项招生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市近年来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以来,高职学院招生数分别为4177、4634、4444人;中职学校招生数分别为2878、3229、3335,创下了1996年以来中职招生的历史新高。

(四)深化改革,探索多样办学模式。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办学。打破学校、行业和地区界限,办学方式日趋灵活。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与市工业学校联合开办五年制高职,实现了办学双赢;铜陵经济技术学校与市安监局合作,成立全市定点的“安徽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基地”,年培训达1500人次;市工业学校与有关企业合作,广泛开展“订单培养班”,使学生入学时就解决了就业出路,成效明显。二是依托专业办产业,产学结合初现成果。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铜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动力波烟气净化系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变溢流回热性饮水站”和“低热惯性蒸汽消毒柜”两个新产品并投放市场,反应良好。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其医学专业优势,创办了“铜陵市护理院”,年接诊病人达2万人次,年营业额100余万元,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还拓展了服务功能,增强了学院自身的造血功能。三是中外合作和“高中后一年制中专”办学试点取得突破。铜陵经济技术学校与德国汉诺威中国中心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德联合办学,招收中德合作班学生59人;市工业学校在省内较早实施“高中后一年制普通中专”的招生试点工作,三年培养了102名高中未升学毕业生,并全部安排就业。四是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在学历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各职业学校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校企联合培训”和“职工在岗培训”,年均培训一万人次以上。如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取得了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等8个系列培训资质,年培训规模近5000人次,该学院还承担了铜陵有色公司关破单位的“千人培训工程”,推动了企业转岗人员的技能培训与输出。

(五)提升内涵,打造优质师资队伍。一是坚持“引进、培养与培训”并重的原则,多渠道选派教师到企业培训,累计培训达到260人次,外聘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193人充实到教学、实训一线;同时,积极争取教师进修和外派培训名额,仅就外派47名职校教师参加了部级和省级培训。二是充分发挥职教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建立教师在职深造和骨干教师领头教科研课题机制,不断提高职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每年组织开展职校教师优秀论文及精品课评选活动,促进教师提升师能。2008、在省级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28个。此外,我市职校教师主编参编各类职教教材14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

职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迅速转化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训能力。2008年4月,在铜陵市首届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中,58名学生分获等级奖,其中21人代表我市参加全省职校学生技能竞赛,2人荣获一等奖,4人荣获二等奖,12人荣获三等奖;2名选手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荣获三等奖。在安徽省举办的三届高职学生技能竞赛中,我市共获得两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团体总分在全省均名列前茅。

(六)关注民生,扎实开展资助工作。2007年以来,我市把职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制定了《铜陵市资助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办法》,确保资助工作规范、高效、有序进行。据统计,2007到(春季),我市分别资助学生5220人次、8058人次、6548人次(春季),发放资助资金分别为412.8万元、909.7万元和370.3万元(春季)。同时,根据政府《实施办法》,各职业院校也进一步完善了校级资助政策,通过学费减免、发放生活补贴和奖学金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确保不让一名职校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资助政策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家长及学生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七)做好服务,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是在学生就业前,全面开展毕业生就业准备教育,帮助学生及家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成才观。通过举办学生就业指导会、培训会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主择业和创业能力;二是主动联系市内外企事业单位,定期到校举办就业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积极为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创造条件。由于保障有力、措施到位,我市职业院校就业率稳步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攀升。据统计,我市高职学生近三年就业率分别为96.1%、98.6%和91.5%(至8月底),中职学生近三年就业率分别为96.6%、97.6%和98.4%。

三、下一步工作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虽取得较快发展,但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前八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幸福铜陵”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和困难:

一是观念问题。受传统教育观、成才观的影响,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较为普遍,社会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有待提高。

二是中职资源匮乏。由于我市把原有6所办学基础较好、办学实力较强的中等职校用于组建高职学院,形成我市高职强中职弱、高职大中职小,中职教育资源匮乏的矛盾仍较为突出。

三是运行机制问题。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无缝对接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职教的地方特色不够鲜明,职教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还不大,仍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是职教管理问题。我市职教数量不多,既有高职学校,也有中等学校、技校,既有政府办学,也有企办、民办和部门办学,条块分割、交叉管理,统筹乏力的现象仍然存在。

我们将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趋势,进一步加强政府统筹力度,以两个职教园区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制约我市职教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职校的办学质量。优化教师队伍,贴近实际、贴近地方企业、贴近学生和家长的需要,设置专业,活跃办学模式,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改革,大力改善职校的实训条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多管齐下,以优质的职教破解社会对职教的片面认识。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发挥财政投入是职教投入的主渠道功能,确保职教财政性经费、职教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确保职教园区新校区建设性经费稳定投入,力争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设立市级职教专项资金作为职教专业发展和培育特色专业的引导性资金,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同时,积极开源拓渠,充分利用现代金融、信贷税收及社会各方面力量捐助等手段,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为我市职教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稳定的经费支持。

(三)进一步加大对现有职教资源的优化整合力度。推动市长江电子技校、车辆厂技校和铁路职校三校优化重组,充分发挥三校现有的专业、师资等方面的作用,盘活资源存量,有效增加我市中职教育资源总量,为全市职业教育事业下一步发展提供空间。

铁路实训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创业实训

1引言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尽管不少高职院校取得了不错的创业教育成果,但总体上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上,没有和创业实践相结合,学生缺乏创业实训的机会。有些高职院校即使建立了专业实训室等,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不能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训中,致使创业学子们无法学习到真正有用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迫切需要探索合适的专业创业实训模式,真正的把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

2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开展创业实训的必要性

开展专业创业实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创业的过程,增加学生的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这就需要专业创业实训的指导老师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他们可以是高校教师,也可以是行业专家。高职院校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可以邀请政府相关部门或物流企业的专家为学生指点迷津。

2.1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需要

通过物流专业创业实训使得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真正融合到专业中去。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偏重理论,学生无法实际感受专业创业的过程,创业热情度低,不能深入理解创业的理念,对创业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要让学生能够进行创业实践,需要开展专业创业实训,把课堂上学到的创业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2.2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是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面对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反思创业教育质量,构建科学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真正发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搭建操作性强的创业实训平台,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3高职物流专业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创业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需要具有良好的心态、很强的创业知识运用能力。创业实训针对目前大学生实战经验缺乏的问题,让学生真正了解创业知识和创业的实际内容,熟悉创业环境,体会创业的艰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其创业成功率。学生在创业实训过程中要独立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并需要和其他人员分工协作,在沟通协调中成长与进步,体会工作的成败得失,提升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抗压抗挫能力。

3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创业实训模式

3.1从创业教育角度开展物流ERP虚拟实训教学

基于ERP的创业实训教学内容可由课堂理论教学、创业案例教学、实战模拟创业三项构成,实训内容应结合创业理念、创业实践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开展。第一部分,课堂理论教学传授创业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理论以及基础技能。教师在创业理论教学这块讲授要深入浅出,简单精炼,主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业理念;第二部分,创业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创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从中学习好的管理理念,了解行业先进的操作技术方法,吸取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认知创业的风险,体会创业的艰辛与成败得失。这些成熟的实际案例的学习,有可能让学生在将来的创业中少走弯路;第三部分,实战模拟属于物流ERP实训教学的重点内容,以ERP沙盘模拟为平台,在物流采购、运输实务、仓储配送、物流信息技术与货代等专业性与实践性强的课程基础上,模拟物流企业的日常运作。让学生在这个虚拟平台中,体会从筹措资金注册企业到购买设备、设置部门以及设定岗位(如运输与仓储岗位、客服岗位、财务岗位等等)、制定销售计划与客户服务策略、预算分析财务等各种环节的操作过程。通过模拟实践使学生更真实的了解物流企业的市场环境、更具体的熟悉物流企业的各种经营决策,更深刻的认识企业经营的艰辛。模拟实践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业品质与能力。

3.2校内开展物流创业计划竞赛

创业计划竞赛旨在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社会实践等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创业计划是指校内大学生挑选一项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项目,撰写具体完整的商业计划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来争取企业或学校的配套经费。首先学生组建队伍,挑选合适的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分析,然后撰写创业计划书,最后由专家评委评选好的创业项目。学生在创业计划竞赛中,学会与队员沟通,分工协作,积累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在探索创业实训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创业计划竞赛为营造良好的物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氛围。

3.3构建校内真实创业实训平台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会提供场地和相关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搭建创业平台,扶持一些创业的项目,如物流揽件取件点,牛奶、纯净水、报刊等配送点。可这些项目没有体现物流的整体性,导致学生只是体验到物流的最后配送环节,其他的物品采购、运输、库存等环节都无法体验。针对这种现状,结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环境,可以构建校内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平台。此平台可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相关设施设备,依靠企业自身项目和产品,结合企业原有资源,可以在学校内部成立产学研结合的超市、便利店等,让学生实践学习,从超市商品的采购,库存盘点,销售到最终配送都在企业和校内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管理。通过这种专业实训平台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更加深刻理解物流的各个岗位及相关能力要求,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对物流创业项目经营的感性体验、提高创业能力。

3.4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与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邀请物流企业创业成功人士走进课堂,分享其创业经验,为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同时也邀请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操作能手为学生现场答疑解惑,使学生学习到目前物流企业应用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技术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到这些校外实训基地去顶岗实习,检验学校里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实践工作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企业运营思维。顶岗实习是学生真正融入社会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在得到实际锻炼的同时,对创业有所认识,产生创业的激情,提高创业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创业之路做好铺垫。

4结语

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尤其是创业实训教育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专业特点,将创业教育更好的融入到专业教育中,构建合理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开展多元化创业实训模式,推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邹华玲.关于高职物流专业创业实训模式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9(3):38-40.

[2]任丽芳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18-120.

[3]张涛.物流技能大赛对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的推动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3(3):272.

[4]张丽庆.ERP实践教学改革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水平[J].物流技术,2015(4):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