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在我身边

科技在我身边

科技在我身边

科技在我身边范文第1篇

妈妈告诉我,我们的生活因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璧山城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环境也越来越好,璧南河又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河两岸的花朵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在以前的旧社会中,一到烈日炎炎的夏天,人们们都是用自已手中的那把扇子给自己扇去炎热,或者用凉水冲一下澡的老办法。如果太热了,只有任凭那红日的摆布,根本没有办法来避开燥热的环境。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人们就利用了高科技来为自己除去炎热。这样,既不用浪费人力,又可以在夏天时进入一个凉爽的世界,就如与热浪隔绝般。从此,空调就成为了每家每户的必备家电。

如果在吹空调时再玩上一会电脑的话,那就更加地舒服了。电脑从诞生时的空调房搬进了书房,又来到了人们的膝盖上,现在又放进了口袋,再加上低轨道卫星的帮助,随处可用。现代科技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了!爸爸说,他们小时候的生活中,并没有电脑,如果有什么不懂得的东西或事,只好去图书馆的书海中去寻找答案。我不得不承认,书是百科全书。在书里可以领略到人生的真谛;可以知道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可以知道历史的文物古迹等等。但是,仔细地去想一想,一遇到有问题,就去书中埋头苦苦寻找。如果要找很久,是不是太浪费时间和人的精力了?而自从人类发明了电脑之后,人们就可以轻松地找到任何想找到的,电脑怎会不是二十一世纪里科技进步的一个代表呢?

带着满心的幸福,我们一家继续往前走去,我发现造型奇特的树枝上正挂着不少的彩灯,啊,科技进步的象征不仅是空调和电脑,还有那光彩夺目的各式各样的灯。以前,人们都是用的煤油灯,不能维持多久,在晚上看书时也不能太亮,一直都是那种亮度。而且,隔一会时间,又会暗了许多,还要不停的换,十分的麻烦,连晚上做事都不方便。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那段时间,从此,人们再也不用愁煤油不方便了。自从有了电灯之后,人们晚上可以干任何事,也不用担心隔多长时间就要换灯,也不用担心屋子太黑,会被摔倒。电灯既可以照亮,还可以供人观赏。吊灯上的装饰各具特色,颜色也是五彩斑斓,让人百看不厌。你瞧,秀湖公园挂着的彩灯,给我们带来了浓浓的春节气氛。

科技在我身边范文第2篇

打开历史的书页,浏览原始人类的生活,钻木取火,衣不蔽体,生命短暂;如今家家电灯、空调、电器产品齐全,给我们照明、取暖;医疗技术发达,中国人均寿命达到70多岁;遇到紧急事件,不再用写信传话,只需要一按手机键盘,就可以联络沟通,化险为夷,甚至还可以视频对话;劳累一天回到家里,打开电视看看天下大事;开启电脑,可以纵横驰骋在思绪的海洋;家用电器,让人感动万千,电饭煲煮好香喷喷的饭,空调投用,不惧高温严寒,打开电视,根据个人爱好,选定频道,一家人其乐融融……科技渗透的领域宽广无涯,从工作到生活,从学习到娱乐,难道不是吗?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历史,但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继承与创新。通过在学校学习物理、数学等学科,使我掌握了很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触摸到了科学的大门。如:看到飞船宇宙遨游,航母的威武远航,数字信息的神秘莫测等等,一个个科学现象,越来越激发我向科学攀登的愿望。我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的生活。

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如电视、电脑,从大块头变成超薄型,从简单的功能变成智能型的服务。新能源替代技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汽车智能操作技术等等,已经让人目不暇接。科技在不同领域里发挥出重大作用。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如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取代了传统能源的紧缺,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让大米、大豆、蔬菜等产量、质量飞速提高……

这一切的变化,正是科技工作者的辛苦工作的结晶,我们人类正享用着这些科技的成果!由此可知:科技创造了历史,加快了人类发展的步伐。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些奇迹,这些辉煌,都以成为过去。想想这些科学家,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不是一次失败就可以取得成功,他们是用一生在证明一个结果,他们是用一生的劳动收获一个成功,也许,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一生没有成果,但我在内心是敬仰他们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在学校打基础的求学阶段,更应当如此,不应害怕一次次的失败,不要再意一次次的成功,只要一种勇往直前的态度,我们就一定能为成功作好准备,为我们人类的发展,贡献出一朵小小的浪花,只有拥有这样的理想,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被打造的更加美好。

21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要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给我们新时代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我们将在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大潮中,作为其中的一员,去迎接挑战。确定学习方向,树立远大理想。既要有长远目标,又要有短期计划,在学习的困难中,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

科技不仅在我身边,更在我心中。愿我们同行在新的世纪里,立足学业,勤奋学习,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如果历史是前人创造的,那么,我们就是未来的缔造者,我愿意担当这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夺取这一份历史的荣光!

2013年3月28日

作者:刘慧康

学校:重庆市巴蜀中学本部初2014级6班

科技在我身边范文第3篇

传统的科技哲学观念包括三个基本假设:第一,科学命题具有普遍性,理论是研究的最终成果,存在一种科学知识从地方性到普遍性的过程,最后的科学知识一定是普遍化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地方性和去语境化”;第二,实验、观察等科学中因素与理论相比处于从属地位,理论处于第一位;第三,研究的地方性场所、实验建构及所需的技术设施、研究人员所处的特定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研究中遇到的实践性难题,都视为科学知识产生的偶然因子。所以在传统科学哲学观念视野中,对科技文化的内容主次地位理解便是:科技知识处于核心地位,具有统御性,因为科技知识是普遍性和适应性的。其他的科技制度、科技教育等往往处于从属地位,是围绕着科技知识进行的,基本构成了“众星拱月”式的科技文化观。而科技实践哲学则不同,在对传统科技哲学批判的基础上,以实践为核心,它提出了自己的科技文化观念。第一,它认为根本不存在完全独立的客观世界,“只有介入世界,我们才能发现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实践就是世界活动的一部分。第二,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科学知识和其他理论知识相比,并不具有优先性,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科学知识本身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再适应”的过程,而不是“普遍性展现”的过程。第三,观察实验和科学知识本身相比不是次要的,从属的,而是必须的,他们使得科技知识变得“普遍适应”。由于科学实践哲学对科学技术完全不同的理解,其科技文化观念便截然不同。正像第三点所描述的,它认为科学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能分出主次,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地位是非常平等的,构成了“平行”式的整体科技文化观。美国媒介理论家和批评家尼尔•波斯曼在其著作《技术垄断》中曾有深刻的描述。“技术变革不是数量上增减损益的变革,而是整体的生态变革。”在他眼里,新技术的诞生是一堆黑火药里面送入了一个火苗———并不是牛顿范式下机械论所描绘的简单增减替换,而是一个整体的化学反应。技术并非作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生态的整体而存在,“重要的(技术)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不仅仅导致这个技术群的变革,而且也将导致整个相关的社会生态的变革。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学实践哲学的整体科技文化观,下面将围绕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科技文化建设来展开。

二、陕甘宁时代科技文化建设成功缘何可能

抗战初期,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便开始着手进行陕甘宁边区建设。当时陕甘宁可以说科技文化全面落后,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知识匮乏。陕甘宁迷信泛滥,广大群众旧意识、旧习惯严重存在;卫生防疫知识空缺,边区疫病肆虐,人畜死亡率很高。农业生产基本是粗放式经营,基本靠天吃饭,使用原始技术和工具,农作物单产低下。工业技术非常落后,基本只有零星的轻工业,严重依赖外援,一半以上县份的人民不懂纺织。二是科技教育落后。陕甘宁边区学校极少,文盲占90%,有些村庄100%的为文盲。曾任边区主席的林伯渠曾经这样描述道:“边区是一块文化教育的荒地。学校稀少,知识分子若凤毛麟角,识字者亦极稀少。在某些县如盐池一百人中识字者有两人,再如华池等县两百人中仅有一人。平均起来,识字的人只占全人口的百分之一。至于小学,全边区过去也仅有一百二十个,并且主要是富有者的子弟。整个边区的中学生是屈指可数的。社会教育简直是绝无仅有的事。”初期文化教育与传播极端落后的矛盾使得科技文化建设形同虚设。三是科技体制空白。由于地处偏远,这块地区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科技政策支撑,也没有任何科学研究机构涉足,更谈不上科研团体的出现。按照传统科技哲学中科技文化观的观点,在如此愚昧落后的地区开展科技文化建设,应该以科技知识为核心,其他的科技教育以及科技体制为辅,才能真正开展起来。但事实不然,由于陕甘宁边区科技文化建设极端落后,简单地普及科技知识并不能达到科技文化建设的目的。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反而遵照了科学实践哲学的整体科技文化观,每一块都下足了本钱。

(一)科技知识建设

科学知识在传统科技哲学看来是普世的、客观的,不受到任何约束的。但是在实践哲学看来,它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并不具有优先性。要使得科学知识变得“普世”和“优先”,必须辅之其他的技术方法,最难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让受众能够接受。陕甘宁边区当时虽然落后,但是本土的地方性知识基础非常牢固:迷信普及、传统靠天吃饭的耕作等等加剧了科学知识建立其权威的难度。特别要指出的是,科技知识还面临一个比较重要的观念———从事农业生产中传统农民所选择的“安全第一”的原则。詹姆斯•C•斯科特在考察东南亚农民的生存状况后认为,农民经济的活动并不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而是遵从“安全第一”的原则。因为在传统的农业中,农民的生活环境恶劣,依附于地主的情况加上自然规律的不确定性,不得不选择自保优先。“如果说把农民看作面向未来的熊彼德式的企业家,忽略了他的主要生存困境,那么,通常的权利最大化假设则没有公平地对待他的政治行为。”在陕甘宁边区的科学知识建设过程中,边区政府在技术推广和知识普及中最难做的一环也是让大众能够相信并且接受。在医疗方面,边区政府教育和动员群众,同分散在边区各地的二千多个巫神作斗争,取缔他们的活动,揭露他们的骗人伎俩,直接消灭了旧有知识滋生的土壤,为卫生防疫普及铺平了道路。紧接着大力提倡建厕所、立猪圈、挖水井、灭虱子、勤洗晒、新法接生等,改变群众中的不卫生习惯。边区政府充分发挥千余名中医、二百余名西医、五十余名兽医的作用,发动和组织他们到农村或疾病流行地区服务。在农业技术上,边区政府遵照“利用原有的落后生产工具和技术,在可能条件下逐渐进到新的”指导方针,注重推广和发挥新式农作技术和先进工具的重要作用。光华农场成立于1940年,是边区唯一的农业试验场。这里集聚着一批由林伯渠亲自从延安各单位抽调来的优秀的农业、畜牧、兽医专家。尤其是在1942年,甘泉等县流行牛瘟,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光华农场派兽医前往防治,在试制免疫血清和疫苗成功后,用铜制造注射器,用瓷瓶代替玻璃瓶,仅用半年时间,就扑灭了边区牛瘟,在群众中树立起了科学知识的权威。农场推广农作物、蔬菜、家畜良种,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狼尾谷,两年间推广到17个县,面积一万余亩。农场逐步摸索出一些增产丰收的科学方法。诸如,加强试验农场、扩大良种、研究和改良工具、精耕细作、广施肥料、防治病虫害,改进植棉打卡,兴修水利,营造气候林,改良畜种等,改进羊的饲养管理及防疫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利用,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变农业落后面貌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靖边农民说:“先种麦子插黑豆,黑豆地里带萝卜,旱涝保收。”就是光华农场向农民推广的结果。经过边区政府不断运用科学技术这一武器让广大群众能够耳闻目睹,尤其是在破除迷信以及医疗上的受益,边区老百姓终于能够接受科技这一强大武器,并且对科学知识开始接受。但科学知识还需要普及,而且科学知识本身并不能代替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技术的运用只是第一步,要科学知识扩大范围并且完全占领思想阵地,还需要科学教育的传播建设。

(二)科技教育传播建设

科技教育传播建设在边区并不是科技知识建设的辅助,反而成为了非常核心的一环。但科学教育的传播在当时的环境下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正向我们前面所说的边区的文盲众多,不要说普通的农民,就是共产党员都有很多人不识字,更谈不上普及科技知识。陕甘宁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经费极端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对教育经费的调拨、学校干部的配备、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尽力给予支持,使边区文教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边区根据关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示精神,落实了以干部教育为主,国民教育为辅的方针。具体次序为:干部在职教育、干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儿童教育。干部在职教育被放到全部干部教育的首位来抓,贯彻“一面工作,一面学习”的精神,坚持每日两小时的学习制度,联系实际,进行业务、政治、文化和理论方面的教育,使广大在职干部不断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为了培养革命干部,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边区政府的倡议下,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先后创办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马列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行政学院、军事学院、延安大学等二十多所干部院校,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分赴抗日战争的各条战线,献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陕甘宁边区的群众教育以扫除文盲为中心。边区政府提出,把广大群众从文盲中解放出来,普遍地进行普及教育,使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为此,采取创办识字组、夜校、半日校、冬学等形式,进行抗战政治文化教育。到1941年,全边区这四种组织共有3940处,人数达4707人,对提高边区人民文化水平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了尽快扫除文盲,在的支持下,林伯渠与吴玉章等一起,发起了新文字学会,积极推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在边区创办新文字报刊和学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过边区政府不断努力,抗战期间,边区共有中等学校7所,其中中学3所,师范4所,在校学生2487人。1943年,边区有初小、完小444所。1944年边区政府提出“民办,公助”的政策以后,各县创办了570多所村学和150所私立小学,到1945年上半年,小学发展到1377所,学生达34004人。还有边区各地的三千三百多个读报组。从这些实践中我们看到,科学文化正是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整个边区的科学文化这个时候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也就是范式的转换。但是科学文化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尤其是科技本身,需要不断给予新鲜营养,才能不断提升,这迫切需要边区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更上一层楼,从体制上加以保证。

(三)科技体制建设

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科技体制建设,自1939年开始,便颁布了各项政策,在院校规制、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建设,随后在党中央的支持和鼓励下,各种科技团体也如雨后春笋涌现,活跃了边区科研气氛。1939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边区科技政策的任务为开办实用科学研究所,以发展工业、植物、土木工程、动物、化学、地质等的科学研究,造就科学人才,以供应发展国防经济之需要。1939年5月便创办了自然科学研究院,同月在《发展国防教育提高大众文化加强抗战力量案》中,提出了发展边区教育的创设技术科学学校,造就建设人才等7项办法。1941年颁布了《发展边区科学事业案》之后,建立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1942年5月的《关于建设厅技术干部待遇标准的命令》和《1943年度技术干部优待办法》,将技术人员分为四个等级,分别在津贴、衣服、住宿、出差、饮食和书报供给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与此同时,陕甘宁边区建立了科技团体。如,1938年2月6日设立的边区国防科学社;1940年2月5日设立的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1940年6月成立的国医研究会和延安中国农学会;1945年3月成立的中西药研究会。

三、经验与启示

陕甘宁边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改变了边区的落后面貌,发展了边区的经济。更重要的是为新中国建立后的科技教育积累了经验。就科技文化理论探讨本身来说,则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

(一)在科技文化建设前期,必须树立起科学知识的权威

由于原有的地方性知识植根很久,要使得科学文化知识被群众接受,必须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范式转换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漫长而且涉及面广。正如陕甘宁边区所呈现的那样,涵盖从迷信认识到医药农业等。要取得成功,一要靠科学技术本身的威力,使得当地老百姓能够获利,二要靠系统性的推广。

(二)在科技文化建设过程中,科学教育必须从核心抓起

陕甘宁边区在文盲率高的情况下,坚持自上而下的方针,先干部后群众,这样有计划地推广便于普及到全边区,尤其在普及过程中坚持了政治教育和科技教育相结合的方针,保证了宣传的有效性。

(三)在科学文化建设巩固后,必须建立起推进机制

科学文化建设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稳步提升的过程,体制建设不仅是保障,更是一个促使科技不断前进的动力。在普及任务开展和落实中,边区政府适时地出台相应的体制政策,是科技文化稳重提升的保障。

(四)科技文化本身既是理论建设的过程更是实践过程

科技在我身边范文第4篇

面对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现有定位及形成之因

1.信息技术学科的边缘化

在“以升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时,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是与高考没有紧密联系的非主流学科,自身的结构体系尚未完善,在人才培养和新课改中的应用价值尚有待发掘和提升。所以,在学校、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就不以为奇了。

2.信息技术教师的边缘化

在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定位不清的情况下,他们常被定位为“教师群体中集多种角色为一身”的“边缘”教辅人员、简单的技术操作者;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积累还很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着部分内容与初中甚至小学课程重复的“边缘”教学工作;他们崇尚技术,从而忽视了教育理论的学习,再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分散了精力,反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抛到了“边缘”。

3.专业发展需求的边缘化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自身的教学工作外,还要肩负校本培训任务、兼职更多技术角色、承担大量社会义务,繁杂的工作内容将他们大部分精力消耗在了平凡、无尽的技术操作上,高学历被低技术边缘化;另外,部分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师过于依赖,从而在其自身信息化素养难以提高的同时,造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过度疲劳,健康被处于边缘化。由于除了教学工作以外的信息化工作成绩无法具体量化,所以,在各种考核、评职、评优中,他们很少能得到精神上、物质上的肯定。渴望得到相应回报,却常常事与愿违。这种利益上的回馈冲突,将他们从厌倦情绪发散到倦怠职业,专业发展动力和需求被日渐边缘化。

解决对策: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

1.PACKiL框架模型简介

在当前信息技术教师定位角色的背景下,如何突围,找到推动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相融合的关键点呢?我们认为,必须首先理清信息素养与教学实践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才能找到信息技术教师的重点努力方向,从而突破迷局,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茫然失措、四面出击。

我们的研究团队在学科教学知识 (PCK)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知识关联框架模型,即PACKiL框架模型,该模型将信息素养与学科教学知识有机融合,为信息素养渗透到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PACKiL框架包含三个核心元素:学科内容知识(CK,Content Knowledge)、教学法知识(PK,Pedagogical Knowledge)、信息素养(IL,Information Literacy),以及四个由核心元素相互交织形成的复合元素:学科教学法知识(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融合信息素养的学科内容知识(CKiL,Content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融合信息素养的教学法知识(PKiL,Pedagogical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融合信息素养的学科教学法知识(PACKiL,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如图所示,具体明晰地梳理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的方向。

2.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归位”途径及“应为”举措

根据PACKiL框架模型,我们可以具体制定信息技术教师的行动目标、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如上表所示。

依托PACKiL理论框架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行动目标的探索性分析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是一个长期性的、牵涉到多种元素和多方力量的系统工程,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本文探索了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从自身的定位和常为角度反思,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的四个方向,希望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科技在我身边范文第5篇

今年,我没有去上海科技馆,在我们杭州,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个科技馆“浙江科技馆”,“浙江科技馆”同“上海科技馆”一样,也另我十分新奇,一路上边走边想,“浙江科技馆”有上海科技馆这么好玩吗?有上海科技馆这么多东西吗?想着想着,不知觉,已经到了科技馆大门口。它和“自然博物馆”连在一起。映入眼帘的是科技馆的房子,十分的大,造型也十分独特。我们找了半天才找到正门 走进里面,已经有很多人在里面游玩了。科技馆里很暗,让人有一种神秘的探索感。 首先,我到了中医学的理论和诊疗手段,里面有模拟中医的针灸,还有学习根据脉搏判断病情,生动的展示中医的望诊、问诊、切诊等诊疗手段。在微软工作室中,生动的表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许多成果都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边上是英特网的介绍,里面详细的讲述了,网络把地球这个大的范围,缩小成一个地球村,通过邮件的方式,可以给世界各地发送邮件。 一到三楼,就把我看傻了,电梯的左边,是一辆自行车,自行车不奇怪,但是科技馆里的自行车超奇怪,它的轮子是方的,地面确是圆的,和现实社会正好相反。我也去试了试,这可真不简单,和地面上骑车截然不同 科学当中,我比较喜欢实验。自然,科技馆中的化学实验室吸引了我,里面讲述了用二氧化碳的比例看空气质量、氢能源汽车、电镀,以及各种容器的名称和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今天一天的游玩,让我了解了更多的科学知识,了解了现代科技的先进,体验到了一些闻所未闻的事情。科学,你真的好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