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反应论文

化学反应论文

化学反应论文

化学反应论文范文第1篇

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体积的显著变化容易导致结构的塌陷[13-15],开发嵌锂后结构稳定的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Wang等指出,空心圆锥形结构可以有效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应力和体积变化[16],从而显著提高其循环稳定性。受该工作启发,本研究组通过引入碳来调整高价锰被二价锰离子还原的速率,利用水热法和Ostwaldripening机理实现低结晶度氧化锰的溶解再结晶,以及结构导向剂对晶体的诱导生长,然后通过反应器内温度场、浓度场控制,使其满足氧化锰圆锥形结构生长所需要的动力学条件,成功制备了氧化锰空心圆锥体/碳纳米复合材料[17],如图1所示;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高的电化学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复合材料中的碳加速氧化锰的还原速率,从而显著降低嵌锂温度(380°Cvs.700°C),成功地将氧化锰/碳复合材料转变成单晶锰酸锂空心圆锥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现出高的比电容量(127mAh•g-1vs.理论容量148mAh•g-1)、高功率性能(100mAh•g-1,50C)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0次)[18]。因为赝电容材料的电化学反应仅仅发生在材料的表面,减小颗粒尺寸还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活性[19-21]。本研究组利用结构导向剂对晶面的诱导生长,通过控制反应物界面温度浓度梯度,制备了多种超细超薄层状化合物,显著提高了其电化学活性。采用双表面活性剂六亚甲基四胺和水合肼对晶面进行诱导生长,并控制界面的反应-扩散速率,利用水热反应实现了不同厚度氢氧化镍纳米片的可控制备及自组装,得到的超薄氢氧化镍纳米片组装形成的花状结构具有最优异的电容特性,明显优于较厚纳米片的组装体[22];基于水热环境中强碱溶液对二氧化锰纳米线表面微区的反应-扩散速率,制备出具有超高长径比的超细二氧化锰纳米线(直径约3-6nm),显著提高了其比电容量[23],且其电化学性能优于Tang等和Xiao等课题组报道的二氧化锰纳米带[24]、纳米管[25]等结构;通过控制反应速率和氧化锰的晶体生长习性,通过简单的液相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结晶度的超薄二氧化锰层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锰的结晶度越低、比表面积越大,其比电容量越高[26]。通过构建超薄超细的纳米结构以及新型稳定的空心结构来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是切实可行的。超薄超细纳米结构可以提供更高的比表面积和电化学反应效率,进而提高活性材料利用率及其电化学性能;空心圆锥形结构可以存储大量的电解液,保证快速的电子离子传输,并能够有效缓解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应力和体积变化,提高其稳定性。

2界面限域反应控制制备金属氧化

物嵌入介孔碳杂化材料氧化锰作为典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储能材料,具有高理论容量、廉价等优势;但是,当氧化锰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其电导率低、且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容易导致锰离子的部分溶解(2Mn3+Mn4++Mn2+),导致其功率特性和循环性能比较差,阻碍了其在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27,28]。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将MnO2负载在导电化合物的表面。例如,Guo等成功地将MnO2负载在导电高分子/石墨烯复合物的表面[29],Xia等将MnO2纳米片生长在碳纳米管外表面[30]。采用上述方法虽然可以显著提高MnO2的电化学活性,但是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小,且MnO2留在外部,锰离子的部分溶解问题仍然存在。针对这些不足,本研究组提出了制备金属氧化物嵌入介孔碳纳米杂化材料的思路(如图2a所示)[31,32],这种结构不仅体现了介孔碳高功率特性与金属氧化物高能量特性之间的强耦合作用,而且避免了金属氧化物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有效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的溶解问题。制备过程主要利用多巴胺构筑固-液反应界面,借助聚多巴胺的氨基和羟基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络合反应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通过碳化过程创新性地制备了金属氧化物嵌入介孔碳杂化材料,如图2b-2c所示;氧化锰嵌入介孔碳杂化结构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高达266F•g-1,在60A•g-1的大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量仍保持150F•g-1,明显高于纯MnO2纳米线(75F•g-1,20A•g-1);经过1200次循环后比电容量也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显著提高了其循环稳定性。在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研究组还进一步设计制备了异质结构豆荚状氧化锰/碳纳米复合材料[33],有效解决了锂化反应过程中材料体积显著膨胀所造成的活性材料部分溶解和结构破坏等问题。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利用多巴胺易于成膜的特点,借助氧化锰前驱体纳米线和氧化锰纳米线结晶度的不同,控制碳化过程中温度分布,使氧化锰前驱体纳米线发生原位分解,并断裂成高结晶度的氧化锰纳米颗粒,从而实现了豆荚状氧化锰/碳异质结构的制备,且颗粒与颗粒之间存在大量的空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这种豆荚状结构比氧化锰纳米线、氧化锰/碳核壳纳米线表现出具有更高的容量和充电、放电倍率性能,且经过1000次连续充放电测试,循环前后电极材料的结构保持高度一致性。基于多巴胺易成膜的特点,利用多巴胺构筑固-液反应界面,来制备金属氧化物嵌入介孔碳杂化结构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金属氧化物的电导率,并缓解其在电解液中的部分溶解,进而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3新颖三维结构的多元复合电极材料

对于纳米材料制备过程,通过组装等方法形成具有特定结构的复合材料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组装体系表现出的特异理化性能,使其在新能源等领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Chen等利用超声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MnO2空心球复合材料[34],Zhu等利用静电自组装制备了石墨烯包覆蜂窝状MnO2纳米球[35]。但是,由于石墨烯不可避免地发生再堆叠以及MnO2与之界面只是物理作用力结合,导致二者的电容性能并不是很理想。因此,目前设计和制备具有显著协同效应和良好界面结合的异质结构并不容易实现。本研究组利用不同种类结构单元之间的协同效应及其界面耦合作用增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借助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性与固液界面的化学反应速率控制,组装了具有特定结构的rGO/CNTs/MnO2等三维复合材料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氧化锰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本研究组提出了通过在还原氧化石墨纳米片表面生长碳纳米管,构建氧化锰电子快速传递三维网络通道。基于CVD法在还原氧化石墨纳米片表面控制生长碳纳米管,有效避免了还原氧化石墨的再堆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性实现超薄氧化锰纳米片在碳骨架表面的生长,制备得到rGO/CNTs/MnO2三元纳米杂化材料(图3a)[36]。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在60A•g-1的大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量仍保持222F•g-1,明显高于单一组分的氧化锰超薄纳米片(仅52F•g-1)。基于上述研究工作,研究者进一步利用高锰酸钾强的氧化性在氢氧化镍(Ni(OH)2)纳米线和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表面构筑固-液反应界面,通过调节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率等控制其反应和扩散速率,从而控制氧化锰在固体表面的成核生长,实现了超薄二氧化锰纳米片均匀生长在Ni(OH)2纳米线[37],以及超细二氧化锰纳米颗粒负载在导电PANI纳米纤维(图3b-c)[38],长时间超声测试后复合材料结构保持完整,其界面结合牢固。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组分,各组分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

4结论

化学反应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巴斯奈特 文化翻译观 奈达 读者反应论 源语 译语

一、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 ida) 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20世纪60年代, 奈达提出了一套以读者反应为依据的翻译理论, 即“读者反应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领域“人类中心范式”的确立和翻译理论研究中文化学派的兴起, 翻译的“文化价值观”便逐渐成为翻译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人们不再把翻译看作是静止的, 纯语言的行为, 而把它看作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苏珊·巴斯奈特是英国沃瑞克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翻译家、诗人和文学家(廖七一,2001:186-7), 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意义重大。

二、两者的翻译思想概述

1.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巴斯奈特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以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自觉的反思,提出文化翻译观,在翻译界引起强烈反响,使翻译研究柳暗花明, 前景豁然开朗。他们认为文本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 而是译者理解作者意图, 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文化的语言表现, 因而翻译绝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 而是文化协调和操控。

巴斯奈特认为文化是决定信息核心的关键因素, 她的“文化翻译观”主要内容包括: 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 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 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 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 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 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 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 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 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曾文雄,2006:21)。

2.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奈达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者言语接受者, 要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 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 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 看两种反应是否基本一致。奈达强调译文读者作出的反应须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所产生的反应基本相同; 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 译者就应该对译文的种种表达方式进行修改, 务必达到两种反应基本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好比进行市场调查, 测验公众对市场产品的反应。对某种产品, 不管理论上认为它多么好, 也不管它陈列时显得多么美观,如果公众反应不好, 那就不会被接受。”,除非生产厂家要的就是这种反应(谭载喜,2000:141)。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读者反应论”存在的合理性。

三、两者的相似性

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和奈达“读者反应论”指导思想大相径庭, 但也不乏相似之处。毋庸质疑, 两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分别在其相应时期的翻译活动中显示出进步性。无论是“文化翻译观”还是“读者反应论”,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不同语言间的顺利交流, 减少信息交换中产生的误解和冲突。两者都遵循“忠实”的原则, 认为任何对异文化的曲解都是违背原意的。“文化翻译观”和“读者反应论”不同程度地奉行“功能对等”: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以“功能对等”为前提(80 年代中期, 奈达以“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 ,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主张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功能等值。最后, 无论是以语言学为导向的“读者反应论”, 还是以文学为导向的“文化翻译观”, 对翻译而言, 都是对同一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方法。语言学方法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翻译, 而文学方法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马会娟, 2003: 71)。

四、两者的差异

1.对读者的期待。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要求译文读者对文化差别要努力适应、理解和吸收, 通过对译文的阅读了解异国风情、异国语言和文化特点以丰富本国语言和文化;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则努力迎合读者的要求, 适应读者的接受程度, 它不指望读者对原文的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 而倾向利用读者本土文化知识来理解译文。

2.翻译目的。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意在文化交流, 文化第一位, 信息第二位;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旨在跨文化交际, 信息第一位, 文化第二位。“文化翻译观”要求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移植文化, 尽量保留差异;“读者反应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倾向于消除文化差异。例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最为人称道的一句, 根据“读者反应论”, 倘若译入语国家的夏天并不柔和可爱, 夏天就不应译出。

3.翻译策略。根据文化翻译观, 文化因子不可翻译, 只能移植或传递, 这就要求采用“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的策略。一些具有极强民族性的独特语言结构形式在其他语言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 它们所表达的含义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中, 这时就应采取异化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在翻译汉语小说时没有必要把中国人的行为模式通通都改成现代西方人的行为模式, 把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全改成西方人的认知, 因为上帝与如来佛还是不一样的(金惠康, 2002: 309)。中国译界大师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中国经典小说《红楼梦》就采用了异化的原则, 他们的译本可以让外国读者领略更多的中国文化和社会习俗。“读者反应论”在翻译技巧上侧重归化。归化强调译文的“地道”, 尽量使用译文读者喜闻乐见的、符合译入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奈达主张译文的行文应该很自然, 读者无须原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能看懂, 这就要求在翻译中尽量少地搬用生硬的外来语, 而尽可能多地使用译文语言的表达法。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采用了归化策略,他的文本让读者感到故事好像是发生在英语国家一样。霍克斯将《红楼梦》译成The Dream of Gold en Days,这样一来, 对汉语中红色的文化含义也只好按西方文化对颜色的认知来重新定位。霍克斯的译文大大削减甚至改变了译文中中国文化的内涵, 也改变了中国人的行为模式。

4.内容与形式的侧重。“文化翻译观”以文化交流为中心, 倾向保留源语的原汁原味, 因而对内容和形式同样看重。巴斯奈特认为文学翻译失去了形式也就失去了精髓。诗的翻译, 不是复制原文, 而是创作相似的文本, 是种子移植;没有诗的形式的保留, 功能对等根本无法实现(Bassnett & Lefevere, 2001: 4)。“读者反应论”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倾向信息交流,因而更强调文本的内容, 原文中的诸多形式因素,如语言表达方式及某些行为模式等都被转换成了译文读者所熟悉的本土文化中的诸形式。奈达认为, 为了保留内容在何种程度上对源语进行形式上的调整取决于源语和译语间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大小。

五、总结

奈达“读者反应论”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 有其科学性和进步性,因为翻译如果不考虑读者因素,不估计或测验读者的反应,译文就不可能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 它的局限性也就凸显出来: 一方面, 以“读者反应”来判断译文成功与否, 对两千年来西方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意译之争, 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但这种理论的种种缺陷使其未能提出令人信服的翻译等值理论, 反而使人们对翻译等值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 正如韦努蒂提出,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其文化霸权主义倾向(马会娟, 2003: 67)。奈达是在其从事《圣经》翻译的实践中提出“读者反应论”的,他的“读者”是英语国家的读者,他的译文要以这些读者看懂为前提, 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的地位不可动摇。这种翻译理论使西方文化过度影响东方文化, 从而出现了文化的强势与弱势之分。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 它更符合时展的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网络将世界连成一体, 现代人以更为开放的心态, 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文化构成心理。文化翻译作为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张以“异化”策略为主的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继承了奈达“读者反应论”的合理部分, 摒弃了不合理部分, 在现代翻译理论中展现了无穷魅力,一方面可以提高提高文化信息的信息度, 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 它反对殖民主义的翻译观和英美民族中心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和发展。

综上所述,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比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更符合翻译标准, 顺应时展和世界文化融合的潮流, 因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3]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4]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5]马会娟. 奈达翻译理论研究.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化学反应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费耶阿本德 哲学 科学创新 促进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42-02

费耶阿本德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哲学家,是20世纪下半叶科技哲学家中的重要影响人物。同时与马斯库斯、卡尔波普、拉卡托斯称为“四巨头”。他以犀利的语言,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标新立异的科学观影响了哲学界。这些新颖的哲学观点集中体现在《反对方法》、《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告别理性》等著作中,费氏的哲学思想对科学研究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反对方法”

《反对方法》是费氏科学哲学思想体现的代表作。费氏主张无政府主义的方法论,认为社会不存在普遍的规则式原则,因此人们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也必须反对以普遍原则或规则指导科学家实践活动的理论。费氏反对科学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费氏认为“科学只是人所发明的以便应付环境的工具之一,不是唯一的工具,不是绝对可靠的”[1]。费氏的“反对方法”可以体现为以下两点。

1.1 费耶阿本德反对传统方法论中的教条式方法

费氏批判逻辑实证主义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费氏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批判[2]:第一,费氏认为认识史上没有固定的知觉和事实。则对同一对象在科学史上也会存在不同的观察事实,这是因为“科学家的产品都是作为一种在复杂社会和物质条件下的决心和行为的结果而发生变化”。第二,费氏认为传统科学方法论中流行的“一致性条件”、“发现的逻辑和辩护的逻辑相区分”的原则、“观察陈述和理论陈述相对应”的原则等等,都应该坚决取消。

1.2 费氏倡导非理性的科学方法论

费氏明确地指出,所有的方法论都有它们的局限性。不论任何一条法则,不论多有道理,也不论有多么可靠的证据,总有一天都会被违反,而且这种违反决不是偶然性所致的。费氏将这种非理性方法引入到他的开放性方法论中,其大大拓展了方法论的视域,以激发人们创立生动活泼的思维形式。

费氏认为,科学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使非理性方法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旧理论竞争时期,非理性方法是未成熟的新理论得以生存、发展并最后战胜旧理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与之理性的方法论规则比较来说,费氏更肯定非理性方法对科学发展发挥的作用。作者认为两个方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同等重要,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即要具备理性的思维,也应有非理性的奇想、激情。理性的方法往往会指导科学家在实验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但奇想和激情会激发科学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 科学只是多种文化中的一种,科学被非科学的方法和非科学的成果所丰富

传统看法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严格的区别,科学有自己特殊的方法,非科学没有。而费氏认为,科学只是多种文化之一,并非是凌驾于其他一切文化之上的科学[3]。非科学成分对科学的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始的巫术、神话、宗教中含有丰富的知识,科学也只是众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费氏进一步发展了库恩范式的非理性的科学观,明确提出科学不可能排除非理性因素,科学的胜利常常有赖于非理性手段和方法,应把社会从一个在意识形态上僵化了科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1 费氏批判科学在文化生活当中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主张科学在文化生活中要保持开放

费氏反对理性主义者仅仅热衷于抽象的理性论证而不关心人们的文化生活实践。费氏认为这种趋势必须扭转过来,文化必须贴近人们生活[4~5]。费氏主张开放式、发散式的多元主义方法论的观点。如果我们要很好地认识世界,就必须使用一切方法,保留一切观念去认识世界,包括神话、幻想等。开放式的多元主义方法论,相对于抽象的规则和僵硬的教条主义来说,是有一定进步意义。

科学在文化生活中应当被大众所利用,科学在文化生活中应向大众保持开放,不应该封闭和保守。 IT产业是发展最迅速的行业,六十多年前第一台计算机用于国防,而现在电脑进入千家万户,电子产品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人们研制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先进,体积小,存储大。科学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人类的文化又促进了科学的飞速发展。

2.2 倡导与科学实践的生活多样性

在现实的文化生活中,科学日益理性化和神圣化,使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减少了我们在生活中的快乐,更削弱了我们在智力、情感与物质上的源泉。而文化生活多样性的作用不可忽视,不仅是培育全面发展人的需要,也是改善整个人类文明的需要。费氏认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与西方文化的生活方式并没有错,而是对特定环境适应的结果;它们是发现了一种美好生活的真谛”[5]。费氏主张文化生活的多样性。正因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互相学习,有所发展。当今科学社会,应当鼓励各个学科交叉合作。现代科学应以自由开放性的态度进行探索。“高校航母”浙江大学的办学成功就是一个发扬科学文化多样性的实例。

3 反对科学沙文主义,自由社会中的科学由公众裁定

费氏认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已是一种束缚自由的霸权力量,因此,必须把科学与国家、教育分离开来,才能克服科学的沙文主义霸权倾向,以便实现科学与教育的创新。费氏以批判科学著称,他对于科学文化霸权地位的批判是从科学的哲学反思走向社会学维度。他在社会学的立场上指出,科学受到偏爱不是由于它的方法也不是由于它的成果,国家权力赋予科学的优越性,只有科学与国家分离后才能克服科学沙文主义[6]。费氏认为自由社会中的科学由公众裁定,而他倡导的自由社会,实质是一种无政府主义,反规则主义,反理性主义的社会,它没有任何的规则为信条。费氏主张废除科学文化领域的特权,取消科学家的绝对领导权,倡导科学应由外行来领导。费氏批判专家无知的目的是强调对于任何事物都要研究了解之后再作判断。因此,专家的社会地位不应该因科学而高高在上。专家的意见应该服从民主判定。

总结一下费氏的观点就是外行或具有异常背景的科学家推动了科学,在所有的情况下,利用专家,但永远不要信任他们,永远也不要完全依赖专家。在科学界,所有的科学家都是平等的。费氏坚决反对科学沙文主义。

4 结论

费氏哲学有其先进之处,先进在鼓励人们创立生动活泼的科学思维,科学界人人平等。费氏哲学有其极端之处,极端在严重压制理性思想。费氏哲学对科学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辨证地认识费氏的科学思想,把理性与非理性思想结合起来,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广博的知识,精通自己的学术领域,做一个有创新思想、有所成就的科研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M].周忠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217.

[2] Paul K Feyerabend.Against Method[M].London:NBL,1975:20-269.

[3] 费耶阿本德,陈健,等.告别理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3.

[4] 费耶阿本德,兰征.自由社会中的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4:129.

化学反应论文范文第4篇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守的一条客观规律,在历年的中考中都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近年来,试题在内容、形式、立意等方面呈现出了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连接现代科技、突出思维迁移等新的命题视角。本文就质量守恒定律中考命题热点试题作一探析。

1 信息给予型试题

例1.(泰州市中考题)“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C3H4(丙炔)合成C5H8O2(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是( )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给予题,也是新情境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转化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由题给“绿色化学”的涵义,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所以要求反应类型必须是化合反应,即C3H4+X= C5H8O2,X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但一定要满足有2个C、4个H、2个O。

答案:A、C。

2图像型试题

例2.(河北省中考题)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图1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是()

解析:本题利用反应中有关反应物、产物等物质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动态图像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审题要注意关键词“过量氧气”即木炭完全反应,所以选项A、B均不正确;反应前容器中没有CO2,故选项C也错误;因为是密闭容器,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故答案D正确。

3字母表格型试题

例3.(南通市中考题)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 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解析:本题利用字母表格数据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进行了考查,比较抽象,有一定难度。很明显,B、D反应后质量增加,应为生成物,C反应后质量减少,则C为反应物。又因为C减少的质量(31.6-0)g 大于B和D增加的质量(3.6g-0.4g)+(17.4g-8.7g), 故可推知A也为生成物,且生成A的质量为:31.6g-[(3.6g-0.4g)+(17.4g-8.7g)]=19.7g, 即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39.4g.因此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所以C一定是化合物,而D可能是单质,即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4 简答型试题

例4.(齐齐哈尔市)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燃烧后,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闭的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1)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你有什么启示? (答一条即可)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两位科学家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立意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分析、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性实验是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损失的情况下得出的,因此,应分别称量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才能保证实验的严谨性。

答案: (1) 由于金属燃烧时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波义耳在燃烧后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就使外界的空气进入容器,所以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因此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2)分别称量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 (3) ①科学研究要有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② 理论的发展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③ 科学研究要有严谨细致的态度(任答一条即可)。

5微观图示型试题

例5.(沈阳市中考题)图2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3:2:4 B.3:2:2C.1:2:3 D.1:2:2

解析: 本题利用分子模型图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情况,形象直观,重点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能力。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反应前有3个A分子和2个B分子,反应后有2个A分子和2个C分子,即由1个A分子和2个B分子反应生成了2C分子,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2。

答案: D。

6学科渗透型试题

例6. (广东课改区)某同学在科技活动课上用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论证质量守恒定律。瓶内放了足量的盐酸,未充气的气球紧紧套在瓶口上,里边放有6.5g锌粉(如图3中①),将图3中①的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g;然后将气球内的锌粉全部倒入瓶内,立即产生气体,气球逐渐膨胀变大,锌粉全部反应(如图3中②),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质量为w2g;结果w2<w1。试分析:

(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2)天平显示w2<w1的原因是(装置不漏气)____。

(3)在_______的条件下称量, w2=w1。

解析: 本题是一道物理、化学综合题,要把物理学中的浮力和真空条件等知识应用到解决化学问题中来。试题充分体现了探究的实践性、生成性(即在探究过程中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和综合性。本题旨在考查影响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的因素,即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一无物质从体系中扩散出去,二无物质从外界进入体系,三无外界浮力的作用等。

答案: (1) 符合 (2)氢气球有浮力 (3) 真空

7科学探究型试题

例7.(青岛市中考题)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1) 。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4-A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4-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2)的结论是正确的,请说出导致另一结论错误的原因(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4)。

[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材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的结论。

[交流表达]:请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科学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不超过30字)(5)。

[结论应用]: 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 I2+5X,根据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是(6)。

解析:本题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引导学生实践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得出结论之后,查阅有关科学家关于该研究的史料,有利于鼓励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研究的信心,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题中实验及对不同实验结论的分析是探究的关键,最后一问的解答,则有助于加深对探究结论意义的了解。题目还特别注意了结论意义的分析评价,考查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1)相等;(2)小洁;(3)小刚在操作过程中让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逸出锥形瓶,所以剩余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5)该科学结论对于定量认识化学反应,合理进行化工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6)CO2。

8巧算型试题

例8.(眉山市中考题)锌、铝、铁、镁四种金属共3.8g与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0.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不含结晶水)11g,则反应中生成的H2的质量为()

A.0.15g B.0.20gC.0.30g D.0.45g

9综合计算型试题

例9.(重庆市中考题)测定因存放不当而部分变成碳酸钠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所取试样质量8.00g放入质量140.00g锥形瓶,加入足量稀硫酸(质量50.00g)。每隔相同时间在电子天平上称量一次,数据如下表:

(1) 不必进行第7次读数的原因是____。

(2)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不低于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化学方程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能力。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有两个 :2NaOH+H2SO4= Na2SO4 +2H2O, Na2CO3+H2SO4=Na2SO4+H2O+CO2,其中Na2CO3和H2SO4反应时,产生CO2气体并逸出,促使锥形瓶内剩余物质质量减少,当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CO2气体,剩余物质质量不再减少。(1)比较后发现第5次、第6次剩余物质质量相等,说明第5次读数时足量的稀硫酸已使Na2CO3完全反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先求出Na2CO3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O2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计算出试样中Na2CO3和与之反应的H2SO4的质量,进而利用Na2CO3的质量求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3)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部分与NaOH反应, 利用(2)的结果再计算出与NaOH反应的H2SO4的质量,并由此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2SO4的总质量,依题意50.00g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不应低于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从而可求出该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小值。

答案:(1)第5次和第6次读数相同,说明已充分反应。

化学反应论文范文第5篇

文学理论后现代主义中国文论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科技、媒介和消费水平高度发达的结果,它的宗旨是反现代主义,即“背叛了现代主义对超越性、永恒性和深度性的追求”,呈现出对多元化、解构经典和反本质追求的倾向,这种态势在文学创作和理论方面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1985年,美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弗・詹姆逊在北大作了的名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专题讲座,次年同名演讲集译著在中国出版发行。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受后现代主义影响颇深的中国青年学者王宁、王一川、陈晓明等人纷纷出书解读或译介后现论,响应这股风潮。后现代主义波及到了海峡两岸的文艺理论、文学、电影等各个方面,引起学界乃至社会强烈的反响。

在热议的同时,有人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文学理论家从学术研究角度论证了这一问题。首先,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和理念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次,后现代主义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批评视角和方法,为文学理论的拓宽了道路,发展出更多可能性;最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也有助其成长的土壤和条件:科技的迅猛发达、信息的飞速传递、各种媒介层出不穷、文化进一步形成产业化和商业化模式、艺术逐步趋向大众化和日常化,这都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所要面对和解释的对象。鉴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特点和其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文学理论家们一方面要杜绝后现代主义一味反现代主义的弊端,另一方面,要找准后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文论的契合点,使二者和谐地融合,同时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为新世纪文学理论和文艺学学科拓宽发展道路,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在后现代主义的渗透下,中国文化氛围以及文人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反传统、反本质成为学界热点,文艺学学科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也被发掘出来,亟待解决。

一、反本质主义在新世纪文论教材中的凸显

新世纪的三本教材(南帆的《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版、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版和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2007修订版)的出版和推广,是后现代主义对文学理论和文艺学学科最直接最具影响力的改变。“本质主义”是三本教材的核心关键词,它们动摇了作为大学统编教材的童庆炳现实的《文学理论教程》的官方地位,彻底了对文学进行的本质主义界定的传统。三本教材的作者一致认为,传统文学理论在讨论文学之前总会给文学设定一个本质,在这一大前提之下再向读者和学生介绍文学的规律。但这一前提根本就是一个错误。陶东风在其发表在2001年《文学评论》上的《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中就强烈表示,文艺研究和教学要克服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的束缚。他认为童庆炳的教材被“审美本质主义”的框框所束缚。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便是针对童版教材而写的,既要学本质,同样也要彻底地反“审美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继承了后现代主义对传统质疑、解构的精神,为文学理论学者推荐了一种全新的探索视角,为文学理论和教材的拓展了一条更具潜力的发展道路。但如果辩证地看待这种反本质主义,需要注意,文学本身虽然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但不可否认,一定有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本质特性存在,并且是超越时空存在的,对此应加以区别对待。

二、关于当代文论边界问题的研讨

文学理论仅仅依靠新的哲学思想和观念输入是不够的,正如童庆炳在《文学理论的边界》中指出的,“文学的当务之急是重建文艺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机、积极的学术联系”,文学理论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才有生存空间。但应该是以陶东风主张的通过研究“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相应的审美活动的日常生活化”作为建构方法,还是童庆炳先生认为的要回归文学现状本身,即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为根本。前者希望借鉴西方流行的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力图改变文艺学的尴尬处境;后者则认为固守文学实践阵地也可以绝地反攻。对于截然相反的两种论调,朱立元先生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认为“吸收文化研究的某些思路、视角、思考方式、研究方法和合理成果,对于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仅仅依靠文化研究拯救文艺学也不现实。毕竟中西方的文艺理论发展过程和状况存在着差异;再者,文化研究在西方已走入了“性文化研究”的死胡同,自身难保。因此,朱先生既主张回归文学本身,也提倡对当前的通俗文学文化现象加以关注,并很好地解决古今文论、中外文论的融合问题才是根本。

三、当代文论“失语症”

四川大学的曹顺庆教授提出了当代文论“失语症”的问题。他认为,当代文论丧失了表达自我的语言,一味跟从西方理论思维和话语,引用借鉴多过创新和思考,这是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中国文论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的缺点,曹顺庆提出了首先应当加强古代文论向现代话语的转换,“从传统文论的意义生成方式、话语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发掘、复苏、激活传统文论话语系统”,强调中西文论的对话和融合;其次是将西方文论中国化,即“处处以我为主,以中国文化为主,来‘化西方’,而不是处处让西方‘化中国’”,避免中国文论被后现代主义同化。这两点的核心都是以中国文论建设为中心,利用西方思想来辅助和为其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论。这也成为了文艺学学科建设的一个强大目标,是中国文艺理论者为当代文艺学建设所做出的创造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童庆炳.文学的理论边界.江西社会科学,2004,(6).

[3]朱立元.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和建设的几点思考.文学评论,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