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监管工作总结

银行监管工作总结

银行监管工作总结

银行监管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2007年我继续负责综合监管的全面工作。为充分调动该股职员的整体工作积极性,实行规范化管理,,年初我就安排对综合监管人员进行重新组合,做到岗位到人,责任分工明确的工作管理体系,经常参加综合监管每周定期召开科务会,安排布置的各岗位工作,及时沟通情况。通过上述举措,2004年综合金融监管工作又有新起色,内控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较好地解决了人员不稳定的问题。另外,我与监管股负责人按《金融监管责任制》和行内制定的《量化细化实施细责》,把每一个被监管专业、每一项监管责任真正分解落实到人。按时完成了监管责任的分解落实工作,从而明确了监管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做到了:人员落实、制度落实、责责落实、任务落实、检查落实。认真按季进行考核,将每个人员岗位责任与目标化管理结合,充分发挥了金融监管各岗位人员的职能作用。

一、银行监管与合作监管

1、组织监管人员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定和监管实务技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今年以来,我们监管部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了业务学习和实际检查技能的培训,积极树立新的监管理念,将各项政策规定和实务操文章转载自www.damishu.com作的要点融入在具体的工作中,从2004年起,我行银行业监管人员的培训重点从行政监管转向对银行业机构的非现场分析和预警上,监管人员必须作到对政策规定熟、实际现场检查技能高、非现场分析到位,围绕上述三个方面,我行监管人员在参加中心支行培训的同时,督促监管人员自学有关监管业务知识,在一定的时期内迅速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认真贯彻和落实银行业监管现场会精神,加快监管电子化的步伐

按照2003年10月银行业现场会的要求,认真组织了监管人员对银行业监管文档、非现场监测数据系统、金融行政监管子系统等应用程序进行了逐项落实,切实保证了监管实务操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全面落实。我行监管部门从2004年起严格按照电子化监管的要求,认真贯彻监管电子化和文本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监管实务操作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保证了中心支行与我行之间的监管信息与实务操作的沟通,通过监管电子化的建设,切实提高了监管的各项基础工作水平。

3、继续严格加强对银行业行政监管、确保监管的合规性

(1)、2007年,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工作,一是严格执行了任职前考试、谈话制度,分别对3名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任职前的考试、谈话,同时完成了对2名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二是在2004年9月组织完成了辖内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期间的考试及年度考核工作,并将考试及考核结果装入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档案存档。

(2)加强对机构准入和退出的监管,在积极支持银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全年完成了银行机构退出4家、迁址1家、降格2家。

各家商业银行的机构撤并要在积极支持机构改革和调整的同时,按照机构撤并规定的要求作好审批工作,保证了银行业机构撤并所申报的资料完整、审批材料的合规,在一季度对2003年机构和人员上报的材料进行一次复审,凡不符合规定或要素不全的一律在一季度末之前进行了纠正,复审结果于2004年2月20日前上报到银行科。

真做好金融机构年检工作。按照呼盟中心支行的要求,我们早在2004年4月就开展了对银行业机构的年检工作,依照上年年检各项要求履行了手续,年检中没有走过场,现场检查面达100%。年检报告于6月20日前上报了银行科。

4、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制,切实履行了监管职责。2月底前,按照人行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合作金融监管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制度和办法,完成了支行与农村信用社联社签定监管责任状、支行主管行长与监管股长签定监管责任状和监管股长与监管员签定监管责任状,制定了监管A、B制,明确了监管职责、责任和目标,使各项监管责任制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5、采取签定监管责任状和按月对新增贷款合规性进检查等措施,督促辖内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端正服务方向,加大支农力度,全面推动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一步控制和压缩大额贷款的发放。全年我支行克服了全国普遍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利用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等手段对辖内4家农村信用社当年新增贷款的合规性进行按月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联社和各社,并督促其及时改正。通过检查,辖内4家农村信用社当年新增贷款的

共2页,当前第1页150%以上投放于农牧业,投向总体上达到合规,但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当年新增贷款的大部分发放给国有企事业单位、发放垒大户大额单户贷款和贷款抵押担保手续不合规等情况。

6、高度重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进一步化解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今伊始,我支行把督促辖内农村信用社加强对沉欠贷款的清收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风险贷款和呆滞、呆帐贷款的清收力度,进一步落实去年年底支行监管部门和联社共同制定的责任清收和岗位清收不良贷款工作当做首要工作来抓,截止11月末,我支行辖内4家农村信用社共收回风险贷款1,472万元,占全部风险贷款66.4%,取得较好的成效。

三、货币信贷与统计

一年来,我组织带领综合监管全体职工,对辖区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实行严格的监管,按月对信贷资产质量、缴存准备金进行监控,为及时掌握辖内金融机构贷款投向,为货币监管提供依据,我们按月对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资金状况进行简析,按季进行综合分析。全年共上报经济金融形势分析12份,信贷资产质量分析三期;动态反应12期,调查报告12期,,按月及时上报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报告及表12期。全年按时完成了利率管理现场检查、金融统计执法检查和信贷咨询系统登录情况检查工作,使我辖区违规问题明显减少。为支持信用社和地方经济,共为信用社申请再贷款2800万元(50为头寸贷款),至12月15日已收回1860万。此外,我还积极组织调查研究和信息调研工作,一年来由我审稿把关共向上级行上报“地区金融发展状况调查、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情况调查、地区助学贷款情况调查、生态环境趋势调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损失率情况调查、中间业务调查、房地产业务发展情况调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情况调查、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调查等12项指令性调查任务。

三、取得的成绩及收获

二00六年在全体综合监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行党组的正确引导下,使我负责综合监管工作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一是各项管理制度已初具雏形,有了一定的基础;二是全员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并有了一些工作经验;三是搞了一些分析、预测、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部分可借鉴的依据,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基础;四是监管手段有所改进,力度进一步加强;五是我本人经常跟随检查,学到了很多知识,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银行监管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问题;对策

一、农村商业银行概述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截至2007年3月底,已有27个省(区、市)的省级联社,全国共组建农村合作银行89家,农村商业银行14家,另有7家农村合作银行机构批准筹建。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资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从一开始的起点就相对较高。经过几年的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已有较好的发展,其运行状况良好。

《农村商业银行法》第60条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本行对存款、贷款、结算、呆账等各项情况的稽核、监督制度。”农村商业银行稽核,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金融方针与政策、内部控制规章与制度,依据现代控制理论,结合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特点,对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稽核、核对、检查、监督,以判断其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效益性。

农村商业银行稽核和检查的范围包括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贷款业务稽核、结算业务稽核。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主要有企业存款的稽核、储蓄存款稽核和外汇存款稽核。贷款业务稽核主要有:工商贷款的稽核、农业贷款的稽核、基本建设贷款稽核和外汇贷款稽核。结算业务稽核主要有结算原则执行情况和稽核、计算方式的稽核、联行往来的稽核和国际结算稽核。呆账业务稽核。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是具体从事存款、贷款、结算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机构,分支机构业务工作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系统的运营情况及其社会信誉,因此,农村商业银行法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稽核检查。稽核人和检查工作的具体措施有权调阅有关文件,查阅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有关档案、资料,有权要求被稽核行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就稽核实行,如说明情况或提供有关书面资料,有权纠正违反政策和会计原则事项,并督促被稽核采取措施,限期解决,问题严重的应及时向商机行报告,会同监察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稽核的主要职能是检查银行的业务和账务是否正常,参与银行制订现行的业务政策并检查执行情况,参与银行内部法规的制订;参与评估机构工作。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的工作要达到以下5个目的:判断上述职能是否在有效的情况下实施;估价内部稽核是否具有独立地位,如果内部稽核卷入了日常业务就有可能丧失这种独立性;判断稽核的有效性是否充分发挥;确定稽核的可依赖程度;判断稽核的组织结构在贯彻董事会决策上的效能。

二、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的现状分析

1、现行稽核监督方法欠科学。(1)重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方式主要通过查账来核查是否有违章、违规、违纪及所造成的和损失,重在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风险防范未成为稽核的核心,稽核工作未能从单纯的发现、查出问题转移到防范风险上来。(2)重事后复核而非风险稽核。农村商业银行事后复核的稽核水平和层次较低,成本高而难于达到最高决策和管理层的期望和要求,稽核工作重点不在查找各项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点,稽核工作未能集中在最高决策和管理层关注的区域和业务。(3)重部门稽核而非过程稽核。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未形成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注重整个业务过程的稽核。按照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一项业务的完成不允许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包揽,因此稽核最终目的是通过检查整个业务过程,对其内部控制做出评价以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

2、内部稽核的组织模式存在不少缺陷。(1)分行直设式。即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分行直接设立内部稽核职能部门,并对其实施全面管理和考核,总行稽核部仅对其业务开展进行指导性管理。这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极差、职能作用不到位。其主要表现为:内部稽核部门的负责人由分行任命,工作开展极易受分行的左右和制约;个别稽核部门职责混淆,长期兼任其他部门的职能;个别分行将稽核部门视同一般职能部门进行考核,严重影响其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2)总行-分行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对辖内分行派驻稽核分部或总行审计特派办,由总行稽核总部对其实施相对垂直管理。此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独立性不足、垂直管理不够彻底。其主要表现为:总行仍将内部稽核总部设置于经营层内,未能真正实现决策、经营、监督的完全分离;各稽核派驻机构在人事等方面虽归属总行统一管理,但稽核人员的工作考核和薪酬分配方面却实施属地管理,影响了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有效性。(3)总行-片区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设立内部稽核总部,按区域设置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且实施完全的垂直管理。其主要优点是独立性较强,但存在派驻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检查频率降低、外部监管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如某银行实施了“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派驻分行稽核专员办”三级稽核组织模式,但稽核专员办仅有3人。由于片区派驻机构均设立于其他城市,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当地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对其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监管。

3、运行机制的不足之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机制是当前制约其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其制约因素主要出现在实施程序、稽核频率及指标等方面。(1)实施程序有漏洞。稽核监督计划制定不够精细,缺乏对稽核对象的综合分析和总体评价,不能准确把握稽核对象的问题和重点。稽核检查方案和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控制内部稽核人员的操作风险。稽核检查报告途径不够通畅。后续检查相对空虚。(2)稽核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稽核检查主要局限于专项检查或突击检查,全面检查相对较少。(3)稽核检查的后评价和处罚力度有待加强。一是现场检查的后评价制度执行不力。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稽核检查后,并未深入分析和评价稽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内部控制隐患,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从根本上防范和杜绝违规操作和经营风险。二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调查发现,个别农村商业银行在2005年也已开始转变观念,逐步加大处罚力度。

(二)稽核监督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从总行层面看,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指导思想的偏差,弱化了银行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监督的内在动力。银行商业化、市场化改革以来,各农村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控制”、“重业绩、轻风险”和“重激励、轻约束”的不良倾向,以致内部控制相对乏力,强化内部监督的主观动力不足,对内部稽核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进程较为缓慢。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分行作为总行的一级人,极易与总行形成“共谋”,忽视稽核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弱化了稽核职能作用的发挥。

2、从分行层面来看,传统的稽核监督理念导致了银行内部稽核方法和程序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根据现代审计理论,稽核检查应更加注重对业务程序和内控系统的分析。传统的稽核理念缺乏对银行内部控制的总体评价,使内部稽核程序的标准化程度难以提高,内部稽核的工作效率相应降低。

3、从监管层面来看,外部监管的软约束削弱了银行增强内部稽核有效性的外在压力。一是稽核的监管法规不够完善。二是基层监管机构力不从心。各农村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的内部稽核系统均由总行设计和构建,各分行难以采纳地方银行监管机构对其改进和完善内部稽核体系的监管建议。同时,因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的外部监管关系尚未理顺,地方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

三、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与其他农村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手段,已成为客观必然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稽核监督体制,应包括垂直的稽核监督组织结构体系、权威的稽核法规体系以及严格的稽核工作内容体系。

完善治理结构,增加农村商业银行改进稽核监督体系的内在动力。农村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强化内部再监督。设立一定数量的外部独立董事,并在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以保证董事会对内部稽核体系有效性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完善监事会结构,增加外部监事,提高监事会成员素质,以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再监督,促使内部稽核体系的改进和有效运行。

再造内部稽核体系,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运行效率。一是按照独立性原则进行内部稽核的组织设计。农村商业银行一般宜推行“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分行稽核专员办”的三级派驻模式,总行的内部稽核部门应在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级内部稽核机构均由总行派驻,人事、薪酬均由总行统一考核和决定。二是提升稽核人员素质。农村商业银行应实施稽核人员准入管理,提高职业资质和专业水平,实施稽核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的轮岗交流制度,提高稽核人员待遇,增加稽核人员数量,使各级派驻机构的人员配备与管辖分行的业务发展相适应,确保对基层银行合理的稽核频率和范围。

强化稽核体系的外部监管,推动内部稽核的改革进程。一是完善银行业内部稽核运行的监管规章和制度。银行监管当局应出台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管理办法,从组织设计、方法和程序、外部监管的关系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建立内部稽核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运行的问责制度,落实责任,明确处罚办法。二是建立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状况的分级监管模式。针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组织模式向“垂直管理、片区派驻、分级设置”发展的趋势。三是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制定和落实内部稽核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计划。建议银行监管当局进一步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将内部控制稽核体系建设纳入经营发展的战略规划,制定内部稽核体系建设的短、中、长期目标,落实具体实施计划和方案,使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体系符合现代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提升应对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电脑作为高科技技术手段,应该实际运用到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内容中。电脑稽核能够独立形成以检查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安全性为目的,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为其他类型的稽核提供事前、事后、事中的证据、分析判断等的支持。电脑稽核系统属于典型的事务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它既包括了银行业务的前台业务处理和后台维护,同时,也包括业务数据的统计信息。这个系统采用数据集中,分布监督和集中监督相结合的模式。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中心统一监督或各营业点自己监督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丁宝华.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改革与发展[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3).

2、肖菱,张益标.对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监督制度的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3(1).

3、王飞,侯贝贝.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有效性研究[J].新金融,2006(10).

4、刘茹,苏进波.基层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如何适应经营机制的转变[J].华北金融,2000(Z1).

5、季化敏,刘冬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函待进一步加强管理[J].济南金融,2006(8).

银行监管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八十年代末以来,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开始研究加强内控建设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中央银行也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于1997年5月制定颁发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但进展情况尚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如何处理好中央银行监管与商业银行内控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也是金融制度改革深化的重要一环。

中央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内控的目标是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金融的稳健运行。中央银行监管是通过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督促其建立和执行完善的内控制度,防范风险,从而达到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防止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发生的目的;商业银行内控的目的是对自身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而这恰是中央银行监管所要达到的目的。

商业银行内控是中央银行监管的基础和前提。商业银行内控是指商业银行为保证正常经营,避免风险而建立的相应管理制度和采取的一系列必要措施。它的内容涵盖面很广。一般说来,至少包含以下方面:严密有效的组织结构,最高管理层向下的逐级授权、相互独立的业务部门和明确的职责分工;严格完善的审批制度和会计控制体系;合理有序的内部稽核检查制度等等。这些内容是银行有效运作、避免风险产生的保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任何形式的监管只能通过它起作用并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运作行为之中。如果离开它,中央银行的监管自然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中央银行监管可以推动商业银行的内控建设。一是中央银行可以根据金融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制订有关规定,推动商业银行内控建设。二是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和检查,发现并评价其内控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其完善这方面的制度。三是通过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横向对比,中外资银行内控制度的分析,找出商业银行内控中的薄弱环节,发现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对每家银行的安全运作提供有效的信息,同时避免因内控问题引发的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的内控建设可以反作用于中央银行的监管。中央银行的监管手段、标准和行为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固定的,而商业银行的经营运作所面临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商业银行内控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成为检验和校正中央银行监管可行性的有效参考,使监管工作更富有成效,同时也可以对监管权力的正确使用,起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应该看到,近些年来中央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内控的力度都在加大且成效也比较明显这一总趋势。但不容否认,在现实工作中两者之间的错位,力量相互抵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推动的力度不够,过于偏重外部的检查稽核,而效果又不甚明显。尤其是没有着力研究如何引导商业银行自觉地形成一套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机制,因此造成商业银行对人民银行监管的“体制依赖性”。主要表现在监管工作尤其是现场检查效率不高、计划性不强。

二是中央银行监管工作“越俎代庖”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在机制方面推动商业银行内控建设。比较明显的是客观上承担了替商业银行法人“代父管子”的角色。虽然有时这是不得已而做出的选择。

三是中央银行监管与商业银行内控“两张皮”的情况比较明显,监管成果的利用不够。虽然中央银行监管与商业银行内控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央银行侧重于安全性,避免产生大的金融风险,而商业银行侧重于通过安全经营获得尽可能高的资本收益,但两者的目标又是统一的。现在的情况是,两者各自按其自身的需要向前推进,互补和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那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从机构分类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如一级法人体制尚不完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层次过多、机构臃肿带来的内控传导机制失灵并由此带来分支机构经营运作中的种种问题;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资产质量和效益相对较好,但利益机制及考核体系不尽合理,由此引起内控完全围绕利益转的情况,其分支机构的内控仍存在一定缺陷;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其特殊的产生背景,内控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稽核独立和内部监督力量均不尽人意,问题明显。

如何进一步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使之更加有效、更富针对性;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建设,使之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以及如何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均是十分复杂的大问题。在当前情况下,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运行质量,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前提,促进和完善内控建设是关键,加强和改善监管是保证。中央银行应该有所作为。

确立和修订对商业银行内控建设的指导原则,制定商业银行内控建设的近期和长远规划。加强商业银行经营运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向国际惯例靠拢。要按照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总要求,按国际通行标准来制定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目标、条件和标准,以此作为中央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共同努力方向。

将商业银行内控建设作为中央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中央银行要自觉将推动商业银行内控建设作为监管的首要任务。在准入环节中包括机构设立、业务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等,把商业银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及是否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作为审批前提条件;将对商业银行内控建设的评价作为日常合规性监管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检查并督促商业银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在人民银行内部要落实责任制,将其作为上级行考核下级行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进一步发挥中央银行现场检查的作用,推动商业银行内控建设。人民银行组织的各类现场检查,无论是常规的还是专项性的,都要将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一并进行检查,注重现场检查反馈结果的跟踪;可尝试对中资商业银行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审计其常规报表和帐目,对内控情况作出评价并报人民银行。

银行监管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与对策

一、郑州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郑州G商业银行已有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共辖18家县级支行,283个营业网点,共有员工4500多人。2009年,郑州G商业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而且经过10多年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环境取得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外部监管和内部发展的指导和推动下,郑州G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并把内部控制工作作为行内一项首要工作,加强额提高了资金管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控制,同时很大的提高了对于风险的管控能力。

(一)建立了基本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郑州G商业银行2006年已完成了股份制的初步改造,分行建立了由党群工作部、行长办公室、财管部、贷审委员部构成的决策机构。党群工作部、行长办公室对全行的经营、财务、内部机构、人事调动等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同时制定有关全行的各项政策,保留完整的表决记录和会议记录。贷审部由分管信贷的副行长担任总经理,分管其它部门的副行长任副经理,信贷、财务、客户经理等部门负责人任经理。信贷部负责对贷款的风险和收益进行评估。财管部负责审议全行财务开支的决议。

郑州G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营业网点及业务部门的自律监管和审计部门的监督。1.自我监督。一个网点有一名会计主管、一名二级主管、两名大堂经理和临柜人员。2.自律监管是指从分行到支行各个部门各自管辖业务范围内的检查工作。检查时间为半年时间的定期检查以及根据总行的安排进行不定时突击检查。检查内容根据时间要求和近期工作安排来决定。3.审计部门防线。分行审计部门一年对一个支行进行一次内部控制工作评价。内容包括会计、信贷、国际业务、安全保卫、中间业务、人事等方面。

(二)建立了相关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1.对内部控制岗位进行了重新设置整改

改变了网点内勤主任管理。原来分理处负责会计工作的内勤主任改为会计主管,采用派出制形式,隶属于支行会计部门,使其在组织上独立,能够更好地行使监督作用,抓好内部控制工作。

2.开发了相关系统,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内部控制管理

随着银行电子化进程的开展,银行电脑信息部开发应用了一些系统对具体业务进行控制。比如:会计预警系统、CMS系统、滞后复核系统、会计监管系统,反洗钱系统。

3.外部监管加强了内部控制工作动力

从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以来,郑州G商业银行聘请中原会计师事务所对全行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计,并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评价。来自于外部因素和舆论的监督使全行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每年在内部控制操作上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从暴漏出的问题中总结出银行监管不力,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控制活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

二、郑州G商业银行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不完善

自2002年G商业银行开展以财务重组等改革为主的股份制改造。到2004年年末,基本建立了股改组织管理体系,但与其它股份制银行相比较,郑州G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仍然远远低于监管当局和现代化商业银行的要求。所有权问题是现代企业制度核心之一,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导致产权主体虚置,组织机构也没有合理的设置。

(二)组织结构不完善

郑州G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上还是实行总分行结构,内部组织结构功能分散单一,同时存在着重复设置现象。一个二级分行有15个部室,造成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各个支行也是照搬这种模式,一个支行能超过10多家网点,具有编制员工100多人,还有着资金、办公室、监保、客户、办公室、信贷、个人贷款、个人理财等诸多部室。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的比例严重不平衡,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庞大和臃肿给管理和运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未形成银行内部控制文化

1.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

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很好的共识,因为认识上的差距,导致工作中对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重视不够,行动上只关心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管理上重任务考核,轻思想教育。二是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内部控制职责认识不清楚,导致漏检,监督不力,检查发现的违规现象经常以人情代替制度,助长了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三是对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2.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落后

郑州G商业银行现有规章制度分为业务经营类、内部控制管理类、综合类。其中业务经营类占89%,内部控制管理类占6%,综合管理类占15%。只从百分比上来看,关于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就不多,占比最大的是业务经营类。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管理类的制度真正涉及内部控制的实质性规章制度非常少。

(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1.现有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从文化结构看,到2008年底全部员工中,本科文化程度的占15.28%、大专文化程度的占20.61%、中专占2.65%、高中(以下)占总数的59%、,而硕士只是占总数的0.79%。从专业化结构看,助师(以下)占员工总数的39.20%,中级职称的员工占总数的7.44%,高级职称占0.51%。

2.年龄结构老化

虽然最近几年郑州G商业银行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进人管理制度,但是另一方面员工的年龄结构也表现出老龄化趋势,现有职工30岁以下的占员工总数的17.74%,30岁-45岁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4.5%,45岁以上的员工占总数的37.8%,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员都是集中在35岁以上,造成整个团队都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

虽然每年新招聘的大学生数目不少,可是大多数成了业务骨干后就纷纷跳槽,郑州G商业银行成了别的银行培训学院,全行的员工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三、改善郑州G商业银行控制环境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郑州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针对郑州G商业银行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根据银监会的文件精神,对完善郑州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

维护好股东和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这也是风险控制的最大前提。如果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出现问题,股东的意愿无法向管理层反映,那么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对信贷风险就无法起到有效的管理。全面风险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更加需要银行内部自上而下的决心和执行力。正因为如此,银行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风险管理是否有效。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是目的在于维护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公共的利益,进而确保银行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得以完整的确立和具体的实施,最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1.建立“内部人控制”的防范机制

出于防范“内部人控制”产生的道德风险对银行股东利益的损害,要对高管人员建立约束监督机制,防止出现少数高管人员利用制度上的薄弱环节,谋取自身利益的道德风险。人员的选拔由其经营业绩来决定,这就使在位的银行从业人员面临着竞争对手的替代压力,迫使他们尽心尽职地对银行进行经营和管理,努力提高银行的绩效。这样,就对内部人员产生了约束作用同时也减轻了内部人员的控制问题。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解决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动力问题

针对高管人员短期行为只注重任期效益可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责任追溯制。委托人应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促使人采取合规的行为,以达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同时使人与委托人的利益趋于一致。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一个是参与约束,对人来说,从工作中得到的利润必须大于不工作时能达到效用水平的折算利润;二是激励与约束并存,委托人必须使激励机制能够激发人对工作尽心尽职,使其通过努力工作得到的净收益大于懈怠时所得净收益。通过将银行经理人的收入划分为固定收入和绩效收入,这样就使得银行经理人自动自发的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业绩,加强自我监督。

(二)组织结构改革

郑州G商业银行改变以人设事的机构设置,以效益为出发点,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以业务经营为主线,对现有的机构进行重新设置。郑州G商业银行机构中非经营性部门设置繁复,完全可以将这些部门与其他机构合并重组。对那些内设性非经营性部门进行合并,减少成本开支;对职能重叠,业务交叉部门进行合并,以提高效率。

(三)建立银行内部控制文化,打好内部控制基础

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是一蹦而就的。改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对内部控制的轻视思想。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才会在行动上付诸实践。郑州G商业银行从改变内部控制工作的被动局面上出发,全行上下形成坚持制度的良好风范。

只有内部控制工作做好了,全行的业务才能稳健发展。运用全方位激励的方式把内部控制理念贯彻到员工的口常生活中,通过灵活运用灌输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行为规范约束要互相结合、社会塑造与自我塑造相结合等方式,形成全方面的融合,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全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落实岗位自控

银行内部控制关键的因素是人。内部控制活动不仅是管理层参与,也是全员与的企业管理活动。各项内部控制活动不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要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员工质素提高了各项业务才能顺利完成,各种制度的认真执行才有素质基础。从内部控制各个环节,业务的各个流程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专业人才。

首先应该加对员工业务培训,使员工熟悉各种业务流程,只有做到了熟悉业务流程才能了解业务的控制节点,没有对业务生疏的人能够做到良好防控。其次培养或引进专门的技术人才。从各个控制面上来看,亟需专门的风险管理技术人才、精通法律、理财业务、会计、金融的人才来充实各个岗位。不论是在风险部门,还是从事二级主管、监管工作、审计工作都需要这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开公招聘这类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拔具有优秀潜质的员进行专门的进修,以弥补这类人员的不足。参考文献:

[1]陈敬学.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时代金融,2011(7).

[2]陈上青.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战略构建[J].中国金融,2011(4).

[3]梁垂.对完善农行内控机制的几点看法[J].广西金融,2013(3).

银行监管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9月27日,江西保监局在南昌召开全省银保工作座谈会,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银保业务规范发展的方向。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江西银保市场规范工作按照“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思路,朝着既定目标扎实有力推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销售误导和账外支付手续费问题有效遏制;业务结构稳步趋好,新单期缴快速增长;经营理念积极转变,银保合作关系持续向良性发展。但与此同时,全省银保市场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依然存在,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深化,内部管控有待进一步加强,反洗钱要求有待进一步落实。

会议强调,江西银保规范工作的重点,今年主要是打击销售误导、账外支付手续费和银保业务中的恶性竞争,今后一个时期和明年的重点是打击保险公司违规套费支付手续费,下大力气抓好回访成功率,进一步降低退保率,促进银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为此,保监局将进一步加强与银监局的联合监管,持续推动银保工作向纵深发展。保险行业协会要切实履行自律检查和违约处罚职能,积极营造银保市场健康发展、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各保险公司要严厉整治销售误导,强化回访制度执行力,防范非正常退保风险;要完善内部管控,规范手续费支付,防范商业贿赂和恶性竞争引发的违法违规风险;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通过制定调整规划,健全考核机制,创新销售和服务等,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统一。各银邮机构要强化风险管控,转变合作理念,在客户回访、柜面销售、信访投诉和手续费支付等方面,积极配合保险公司依法合规展业,共同推动银保业务加快转型,实现银保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