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范文第1篇

“新丝路”即中国政府首倡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简称“一带一路”。2013年9月7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丝路是相对于古代丝绸之路而言的。古代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新丝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超时空的继承与发扬,既继承了古丝路的优良传统,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意义。

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就是多语言多文化多文明交汇交融之路。今天,新丝路上行走的人,应该具有一定的双语(或多语)能力,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双语双文教育是必须的,尤其要强调是母语教育、乡土教育不能丢。

双语或多语之间的关系犹如道路网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好比国道,母语(包括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犹如家门口的羊肠小道、村口的乡村大道。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国道、乡村大道、羊肠小道要串联,我们既要走门口小道、村口大道,也要走国道;所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母语教育不可偏废。事实上,很多双语人才讲双语不仅不会互相打架,而且能够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在国家一体化进程中,国道是主干道,是必须要修的,标准有统一要求;国语是全体国民的共同语言,也必须要修的,标准也要有要求,这是中国国内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门前小路与乡村大道则因地制宜,母语及民族语言教育也因地制宜,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充分保证,怎么好就怎么办。外语犹如通向他国的国际交通线,在学好国语与母语的前提下,可以学习学习外语。穿梭于新丝路上的,有本地人,有外乡人,有本民族人,有其他民族的人,有中国人,有外国人,多掌握几门语言就是多掌握几门无形资产,双语教育或多语教育不是负担,更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选择,我们要用积极心态来看此问题。新丝路出口有许多跨境民族,民族语言在跨境贸易中有重要桥梁作用,如傣语、藏语、蒙古语、朝鲜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状语等。汉语方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也有重要作用,如粤语、闽南语在两岸三地贸易中有桥梁作用。新丝路赋予我国国内方言与民族语言以经济价值,不仅不会消减语言多样性,反而成为多语言保护及其教育的强大驱动力。双语以及多语教育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挂羊头卖狗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双语教育的幌子暗地里搞单语教育。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搞好双语或多语教育问题。怎么办?多从资金、师资、课程、教材、教法等来研究,这是制度以及技术层面问题,随着国力增强,并非多大事情。

语言及文化多样性保护是新丝路的重要文化生态保护工程。新丝路是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在给沿线各地带来现代化、标准化以及流行文化的同时,也将给沿线各地传统文化与语言带来不小的冲击。不少人以发展需要代价甚至引用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为他们毁坏传统文化找借口。其实,这比较近视。地方性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自有其的经济价值。鲁迅在论木刻等艺术时曾经讲:“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扩及地方性传统文化与语言也是如此,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与语言,往往能够引起全国乃至世界注意,举世瞩目何愁没有经济价值?更何况,地方性文化是当地人民的认同之根,摧毁此根会引起难以言说的文化之痛,可以用《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来形容。1976年秋,美国出版了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所写的一部家史小说《根》,就蕴含这种文化之痛。目前美国社会族裔矛盾之深层原因与此有关。小草恋山,野人怀土。我们务必吸取美国的教训,不蹈其覆辙。在如此巨大经济浪潮中如何将保护传统文化的确与引接现代化、全球化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是沿线各地政府与民间社会要做的重要工作,其中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可以更自觉、更主动地来做这件事,其中乡土教育是很好的形式。汉族地区各地有各地的区域文化与方言,各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与语言丰富多彩,这都属于乡土文化。乡土教育一定要紧紧结合本乡本土的草根社会文化资源来优选教育内容,以寓教于乐为原则,以学生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开,还要注意与国家课程相衔接,使国家课程落地生根。新丝路沿线各地的乡土文化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旅游与经贸角度,还是从教书育人角度,乃至从国家长治久安角度,都是值得尊重与保护的。在此,我再次呼吁:新丝路建设一定不要再干破坏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这种“杀鸡取卵”的蠢事了;务必要依循顺其自然的原则,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务必把好事办好,不留后遗症,这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和平安宁。

双语教育范文第2篇

摘 要:目前,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我国高校教学及科研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论述了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体育双语教学的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原则,并提出了改革体育双语教学的考核制度。同时阐述了实施双语教学的原因以及实施双语教学存在的最大困难,即双语师资的缺乏,并就高校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体育;双语教学

1 体育双语教学开展

1.1 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准备工作

1树立对体育双语教学的正确认识。只有对体育双语教学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开展体育双语教学。在体育双语教学中,体育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英语。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在英语课上,而是在所有的学科中,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体育双语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而且对体育双语教师和英语教师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互相矛盾的。

1.2 培养合格的从事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师

从事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体育专业的教学技能,具备专门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要能够熟练的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教学。目前体育专业的在职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在大学入学时英语要求较低,毕业时很多院校也对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的英语要求较低,这就造成了体育专业的在职教师和在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形,让他们去担任体育双语教学课程是有难度的。而且,目前只有极少的高等院校开设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双语教学课程,应该说体育双语教学的后备人才是不足的。不言而喻,体育双语教师的匮乏是开展体育双语教学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师资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校加大投入,在体育专业教师中选拔基础较好者进行英语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储备;校际间加强交流,实现人才共享。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各有偏重,为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可实行教师跨校授课、学生跨校选课,实现资源更有效的整合;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只有快速更新知识、提高英语水平,才能立足讲坛,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双语教学同样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和生存。

1.3 树立合适的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在我国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会写,不会说;听力差;各学科领域的词汇量太少。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扩大学生的英语知识视野,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在体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合理适时地渗透英语,使英语与体育学科知识同步获取。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学习体育和英语的兴趣,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1.4 选用合适的教材

双语教学的教材可采用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网上下载资料和学校自己编写的各种教材。这些英语教材,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不是学英语而是用英语学”的好环境。在英语教材的选用和引进过程中,以下几方面的差异不容忽视。其一,标准的差异。不同的国家,教育体制不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也各异,因而在内容上、深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应与我国对体育专业的要求相一致。其二,教学方法的差异。教材要与教学方法相匹配,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在引进原版教材的同时,应根据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2 体育双语教学的方法及原则

2.1 体育双语教学方法

体育课是实施体育双语教学的最主要的载体。体育教师应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先从口令等比较简单的入手,然后慢慢过渡到对动作技能的讲解等难度比较高的内容。碰到较难的体育专业词汇,学生不能完全听懂,可以巧妙地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应用画图或身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2.2 体育双语教学的原则

简练、灵活性原则。即教学中对许多复杂的综合性练习、技术动作的描述,尽量简练化,尤其注意选用常用词语讲解,使学生易听、易记、易理解,在简练表达的基础上,又注重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即同一练习的要求或同一技术动作采用不同的常用词语去描述与表达,从而使学生灵活掌握与运用外语。

2.3 看、听、做、说同步性原则

体育教学中,讲解、观察与模仿动作无处不在,任何动作不但有其明确的含义,而且语言直接描述也是技术动作理解和掌握必要的一环。因此,在体育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求观察时动口;耳听时配合身体动作练习;动作练习时,同伴或自我语言提示。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听、看、说、做同步进行,既加深对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和印象,又具有良好的语言强化练习作用。

2.4 技术与语言练习的情景性原则

即在教学组织安排中设计出带有情景性的练习形式,这样使每个学生在练习情景中都有一个明确的角色,表达什么、做什么,大家都十分清楚,加之情景练习中热烈、活跃、自然的气氛,很容易消除单纯语言练习时的害羞心理,突破“开口难”的障碍。因此,在这种情景中,语言的交流讨论、相互间的提示,能在自然轻松状态中进行,这正是语言学习所需的环境。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原则。在双语教学中,注意利用两者的优势,将两种学习教材融为一体,相互促进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同时练习提高语言能力,又可在语言练习中,加深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和印象,提高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 改革体育双语教学的考核制度

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增加体育双语教学课程考试中的口试比重,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也都可被计入考试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要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使成绩构成多样化,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可实行百分制、等级制、评语相结合的评分方法。注重平时考试,并不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通过测验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有师资、学生和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配合。如果一门课程同时设立了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两种教学方式,则应对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学习的学生的成绩予以注明,从而给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较公平的环境。体育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开展体育双语教学必然还会面临许多的困难。

4 双语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探讨

(1)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双语教学和适当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是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双语教学政策极为重要,这已被成功实施双语教育的国家如加拿大、新加坡和卢森堡等所证明。双语教学在我国正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各试验学校由于对双语教学认识的理解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也存在差异。首先,要制定有关标准来规范双语教学。目前,双语教学在多数高校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实际上,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大部分学校,既缺乏真正有能力进行双语授课的教师,也缺乏进行双语教学的教材,更没有与双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于是,在体育课上,教师用英语发出简单的动作指令竟被视为双语教学也就毫不奇怪了。也正因为如此,双语教学也被一些人士误解为有其表而无其实,只是一些学校吸引生源的招牌。这样的双语教学是失败的双语教学,其根本原因是双语教学还没有规范的标准。所以,亟待制定相应规范,杜绝这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对于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严格根据双语教师能力要求,建立双语教师准入制度,设立门槛,杜绝滥竽充数;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关于双语教学标准的制定,包括双语教学的目标、双语教师资格认定、双语教材以及双语教学的评价等,以此来规范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的双语教学实验工作。另一方面,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对于从事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师给予各方面的鼓励和优惠,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和研究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2)合理引进是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

①吸引“海归”人才落户高校。学校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特殊政策引进留学人员回国进行双语教学工作。留学归国人员在国外学习生活时间较长,外语水平无疑较高,而且专业知识也处于国际前沿,当然是双语教学的最佳师资。

②短期内外聘一定数量的教师来弥补师资困乏的局面。相对来说,重点大学双语师资较为充足,普通高校可用外聘的办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③聘请外籍教师。目前,各高校聘请的外籍教师一般来说都只担任纯外语语言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双语教学的方针,我们可以引进更多的外籍教师来承担某一学科的教学工作,

即承担双语教学的任务。

(3)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双语师资培训体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心。

在师资培训工作中,一方面,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短期培训与长期进修、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培养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模式,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注重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国际的合作与交流,把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把正规的脱产学习和不脱产进修以及非正规的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结合起来。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建立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培养双语师资。可选择外语基础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对他们进行外语培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选派教师出国留学,在学习本学科最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回国进行双语教学打下基础,也可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使之可以胜任专业双语教学工作。

(4)教师自身要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教育的性质,那就是要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建构长效性学习方法和策略,拓宽自主性学习形式,探寻继续教育的路径。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双语教学的成效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体现的。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鼓励有条件的课程进行积极的尝试,为全面开展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可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逐步让英语成为师生间和同学间交际的语言。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收听英语广播等,开展课外英语兴趣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为双语教学的开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郭鸿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封闭式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界,2004,(2).

[2]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4,(3).

[3]潘亚玲.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双语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加坡;双语教育;启示

新加坡人口组成比较复杂。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华族,还有大量的马来人,印度人,各种人种又操不同的方言。因此,新加坡的语言问题尤为突出。为应对语言及种族难题,新加坡政府为促进各民族团结,提高人口素质,以适应21世纪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确立英语第一,母语并进的双语教育模式。新加坡这种立足本国,放眼未来的教育发展战略取得很大成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新加坡的经济,文化,科技的繁荣。新加坡教育部长说过:“双语教育政策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根本基础,是教育的基石。”[1]

一、新加坡双语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分流制

新加坡的小学生在前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学习语言。三年学习后就学生就进行统考,学生按照统考成绩,就入相应的普通双语流,延长双语流,单语流。双语流的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单语流的学生继续五年的学习后,成绩及格者再接受职业培训。学习分流后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语言流里的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换流。

(二)重金聘请外国人才

要实施双语教育,对教师要求很高。新加坡规定教师要用英语授课,教学材料用英文编写。这样就要求各科教师要有很好的英语操作能力,能把本专业的知识用英语授予学生。因此,能否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是决定双语教育能否顺利推行的重大因素。新加坡高薪引进优秀人才到教师队伍中,其教育开支位于政府开支第二位。新加坡大量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师,担任小学,初中,大学的教育工作,享有盛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就有一半的教师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学者,教授。所有这些教师均采用英文版教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学到了各科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人面对面的用外语交流,从而无形中提高了外语水平。另外,新加坡政府还提供多种途径让在岗教师到外国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良好的语言环境

新加坡国是由华人,印度人,马来人和部分欧洲人组成的国家。由于人种多元化,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分别是华语,泰米尔语,马来语,英语。新加坡的电视台,报纸等大众传媒也根据现实情况,贯彻落实国家促进语言和文化多元化,保证民族团结的国策,为各种人群提供各种语言的电视节目和读物,让各种语言的报纸、书刊、音乐、CD随处可见,随处可听。一般来说,实施双语教学的对象有4类:(1)出生在双语家庭中的儿童;

(2)少数民族或移民家庭的儿童;(3)以两种语台为官方语台国家的儿童;(4)母语占绝对统治地位国家的儿童。[2]这四类对象中,第一类的学生接受双语教育最为容易,第二类次之,第四类最难。从新加坡的情况看,前三类占多数,这无疑让新加坡人拥有得天独厚的语言学习环境。正是沉浸在优良的学习环境中,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取得的重大成效。

二、新加坡双语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启示

(一)因材施教

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可惜今天我国还没有做到。而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做到了,“分流制”就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体现。当前国情,“分流制”在我全国实施没有基础,不实现。但笔者认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通过考试,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双语环境下接受教育,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母语与外语穿行。在高校,由于学生都已经接受了十来年的外语学习了,可让有能力的学生在大学中接受双语教育。另外,学校可以定期考核,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不同语言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流”。再次,学生和家教无需一窝蜂的涌到英语上。目前,我国有大量其他语种的人才缺口,像阿拉伯语,泰米尔语等等。家长或老师可以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些小语种,不必一味专注于英语,说不定像阿拉伯语这些小语种更能吸引小孩子的兴趣,小孩子更想学。学生有学习热情,老师和学生的努力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适当增加教育投入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国家财政大量教育资金的投入。早在两百年前,德国国王威廉三世就说过“这个国家必须用它精神上得力量来弥补它物质上的损失。正是由于贫困,所以要办教育。我还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尔办穷了的。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困,恰恰双反,教育史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3]正是由于德国重视人才培养,所以才能一次又一次地从战败的废墟上站起来,直到今天,德国的多种技术仍然领先世界!因此,在目前占财政支出比例不大的情况下,我国可适当加大教育投入。

(三)创造更好地语言学习环境

我国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外语了,一直到大学毕业都在学习,可是经过十多年的外语学习,很多学生既不会说,也不会听。因为,教师学生把大部分的外语学习时间花在语法的训练上,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听得较少,说得更少,这就使学生普遍听不懂,不敢说,失去了 “交流”这一外语学习的根本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外语,能与外国友人进行正常交流。首先,外语考核上应当注意学生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不能过于偏重某一方面。其次,外语学习方式多样化。老师可以给学生观看一些外国的电影,给学生讲英文故事,鼓励学生听外国音乐,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能学习到外语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再次,社会上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目前,我们国家的电视台很少有外语台,有的也是难度较大,很多外语学习者不能听懂。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可以根据国人的需求,设置难,中,易几个外语电视台,为人民的外语学习创造更好地学习环境,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外语人才。

总结: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中国的发展必将增加对双语人才的需要。我国辩证地吸取他国双语教育的经验,培养出优秀的双语人才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曹慧容.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的具体措施[J].乐山师范学院,2008,(10).

双语教育范文第4篇

虽然双语教学在体育舞蹈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国,老师并没有重视对英语的使用,对双语教学的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主要由下面两个因素造成。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英语功底,很多体育老师的英语水平并不是很高,对英语知识的认识程度不深。这使得老师在开展体育舞蹈过程中,不重视对英语的使用和引导。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的英汉对照教材。不少高校的体育教材都是自己编写的,这就使得在教学中没办法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过分随意,针对性不高。

二、双语教学对体育舞蹈的重要意义简析

(一)双语教学能够深化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识

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会运用一些相关的英语术语,而体育舞蹈的英语术语主要由其基本名词、动作性术语、一般性术语以及专门性术语这几个部分构成。不少体育老师会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整套舞蹈动作,使得学生能够对舞蹈学习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而在讲授动作的过程中,老师会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英语表达方式。举个例子,老师在讲解华尔兹一些基本的动作时,会边示范前进走步,边说“walkforward”英语词语。这种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融入英语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他们深入学习体育舞蹈的信念,对于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双语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体育舞蹈具有悠长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保持和积淀浓厚的社交礼仪性质。而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际方式,老师在教授学生舞蹈技能的同时也要关注相关礼仪知识的教授。具体来说,老师在让学生进行一对一相互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用英语来表达和交流,例如在进行walk学习时,可以让学生用onebyone来进行练习,这样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舞蹈学习环境,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下训练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三)双语教学能够促进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也愈加频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英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而对于体育舞蹈来说,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上我国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不断深化,这给院校体育舞蹈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学习英语能够为这些学生在以后的比赛、表演的交流中提供便利。当前,很多国际上的比赛所使用的官方语言都是英语,只有学好英语,才能更加清晰地明白和融入比赛规则、环境,增强与其他国外裁判、竞赛者的沟通。所以双语教学在体育舞蹈中的开展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和传播。

三、增强双语教学对体育舞蹈促进作用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师资建设,重视双语教学

为了能够充分地发挥双语教学对体育舞蹈的促进作用,高校教育者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为教育重心,同时对相关的体育舞蹈课程体系、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改革。在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引起一流的专业性教育人员,提升双语教学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好地通过双语教学来促进体育舞蹈的发展。

(二)使用合适的教材

目前体育舞蹈教学遇到一个比较大的瓶颈——教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高校教育者应当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不断地与时俱进,更新教材内容。具体来说,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高素质的老师,或者是外聘一些专业人员对教材进行编写,同时也可以引用一些比较优秀的原版专业教材。这些原版专业教材能够保留原汁原味的语言,这种原始的语言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达到了体育舞蹈的教学要求,

四、结束语

双语教育范文第5篇

新加坡由华人(约占75%)、马来人(约占15%)、印度人(约占7%),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仅官方语言就有马来语,英语,华语和印度泰米尔语四种,用任何语言作为国语都不利于民族团结。同时,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必须普及世界语言。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需求,英语实际上成为新加坡人的工作语言。因而,教学语言问题,在多民族,多语言的新加坡成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各族人民既要保存本族文化,又要和其他种族人民进行交流和相处,而且还要保持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以及和世界各国广泛交往。因此,双语教育政策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

1.多元文化的历史与双语教育的形成

英语虽然与代表三大种族的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皆为官方语言(official languages),但是由于新加坡曾经历英国长期殖民统治,在政治、经济、法律等迄今仍沿袭大英帝国体制,因此英语依然是一枝独秀,作为官方的主导语言(master language)。 可见,多元族群和政体特征对新加坡的语言政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英语具有最高的经济,政治及社会价值,因此,英语作为共同语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掌握英语则成为各民族人民迫切需要。抱着实用主义态度的父母都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入英文学校就读;另一种情况是儿童一开始就上方言学校,对部分非常优秀的儿童来说,他们又可能在完成一定的方言学校教育后转入英文源流的学校继续接受更高的教育。这样就存在由母语(或方言)教育向英文教育的转换问题,这个转换的可能性就是通过开设过渡性的双语教育课程来完成的。

2.双语教育: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

2.1 英语教育的地位。新加坡四大官方语言之一的英语,一直是本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技、行政等公共领域的高阶语言(high language)与主导语言(dominant language)。 无论在私人企业或者行政机构,英语都被视为主导的行政语言与工作语言。 英语在新加坡具有最高的经济价值,人们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非掌握英语不可。 因此,英语也被称为成功人士的语言。

英语在新加坡教育体制中占有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英语不仅是所有新加坡学生必修的第一语言,也是数理、人文等其他科目的教学媒介语。 同时也是学校正式活动的主导语言。 英语成绩好,对学习其他科目帮助很大,因此备受教师和学生的高重重视。

英语的教育地位高于华语的主要原因是:在求职就业时,英语的实用价值高,英语已经成为新加坡人工作领域不可少的工具。 在可预见的将来,英语独尊的局面很难改变。

2.2 华语教育的现状。在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中,主要科目都用英语讲授。 华语在学校的使用功能受限,学生的华文程度已因而逐年下降。 虽然政府一再强调双语的重要性,但在政策上总是以英语为主,以致华语的社会价值无法得到体现 ,只能成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在新加坡的华人社群里,华人学生必须接受"英文为主,华文为辅"的双语教育体制,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读十到十二年的华语课程。 但相对于英语应用能力,华语在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只是单科,教学时间有限,本地学生听说能力还行,"读写能力"却不断弱化。

从新加坡年轻华人的语言技能着眼,首先表现在读写能力逐渐丧失,许多人已经无法阅读华文报纸;其次是华语口语表达的流利度下降,华英语混杂的情况日趋严重。 未来最严重的情况是华语渐渐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最终沦为通过课堂学习的外语。

目前华文科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华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华文人才的主要出路是担任华文教师或在少数的政府部门工作。 有限的就业管道实在很难吸引学生学好华语。 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提升华语的社会经济地位,让华语成为能让新加坡学生增值的谋生工具。

学校教育对华文的推动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如果没有家庭、社会和国家政策的有力配合,华文教学要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新加坡政府应该在就业、职务晋升,甚至政府决策等方面赋予华文更多的实用功能,才有可能减缓华文式微的进程。

3.华语在新加坡的新机遇

中国的崛起,凸现了华语的经济价值,但仍丝毫不能动摇英语在新加坡的强势地位。

李光耀在1997?全国大选期间曾表示:"即使因为中国的富强而使华语成为30年后的国际语言,新加坡也要继续保留英文作为工作语言。因为新加坡毕竟是个东南亚国家,不能让邻国产生新加坡是中国海外基地的疑虑。"由此可见,选择英语作为主导语言背后还有重要的政治考量。

新加坡拥有相对优势的英语和华语环境,东西方文化也在此汇聚。这使新加坡华人有机会游走各地,左右逢源。因材施教的双语教育政策也创造了培养双语人才的肥沃土壤。

如果新加坡华人能够充分利用双语优势,未来的出路依然是可以期待的。

3.1 打造新加坡成为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研重镇。新加坡目前仍然拥有良好的双语环境,华文媒体和英文媒体都很活跃,华族家庭语言背景也各不相同,既有以华语为家庭常用语的学生,也有以英语为家庭常用语的学生,这都为华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提供了多样性的研究样本和"实验室"。 因此,新加坡华语教学学者应该充分不用这一"天然"优势,在华语教学研究上下功夫,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准,使新加坡成为海外华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研重镇。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作为新加坡唯一的华文师资培训基地,近年来为新加坡中小学培养了大量的华文教师。这些教师接受的专业训练都与台的华文教师不同,加上他们在教导新加坡家庭语言背景各异的学生后所累积的独特教学经验,在全球掀起华语学习热潮的今天,这样一批拥有双语能不的高素质的华文教师,相信在世界各地都是广受欢迎的。 因此,新加坡华文教师培训机构十分有希望成为培养华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专业教师的重要基地。

3.2 打造新加坡翻译服务业。新加坡华族学生的华文整体水准虽然正在下降,但在特选学校中,仍活跃着一批兼通双语的学生,这批学生的华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均能达到中高水准。他们或许把英文文本翻译成中文文本的水准并不高,但将华文文本翻译成英文文本的流利度上,本地学生的双语优势远远超过台的学生。

由于翻译是一种对双语要求都很高的专业,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中英翻译人才的需求不将越来越大。新加坡学生良好的双语能力是他们成为翻译人才的良好条件。

新加坡教育当局应该充分利用此优势,在中小学开设基础翻译课程,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并在大学院校进一步开设翻译专业课程。 未来将新加坡打造成世界翻译人才培训基地与推动新加坡成为翻译服务业区域枢纽的远景,应是指日可待。

3.4 坡双语教育对中国的启示。新加坡双语教育的实施,既与其多民族,多语言有关,又与其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国际交往有关。教育要符合实际。这个实际,既有经济发展的实际,又有民族历史的实际;既有未来发展需要,又有当前的实际能力。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全国有56个民族,使用80多种语言,所以,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对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以本民族语言作为第一语言,而已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而已本民族语作为第二语言。不管哪种方式,都将不仅促进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传递和发展,而且还将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此外,我国已加入WTO,参加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将越来越频繁,我们要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加强外语教学。所以,我国在人口占大多数的汉族的教育体系中也应该加强双语教育,这里的双语是指汉语-外语,并真正做到用一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以利于外语的掌握。当然外语教学要从小抓起,而且也要多元化。过去那种因政治原因全国外语教学一会儿全是俄语一会儿全是英语的状况虽不复存在,但我们的外语教学还是太单一了,应适当增加一些语种。

参考文献:

[1] 李阳秀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研究》 (硕士研究生论文)

[2] 唐志尧 《华侨志-新加坡》,113页,台北,华侨文化出版社,1960.

[3] 华语教学改革委员会(1991) 《华语教学改革委员会报告书》,新加坡:教育部。

[4] 华文课程与教学法检讨委员会(2004)《华文课程与教学法检讨委员会报告书》,新加坡: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