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农业论文

关于农业论文范文精选

关于农业论文

关于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一)没有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工作为企业战略能够实施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农商行的现状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却与企业战略脱节。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主要面向的是乡镇市场,以服务农村为主,这是由其战略目标决定的,也是农商行区别于一般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大特点。然而,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预算,经营预算,以及年度预算工作评价中,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全面预算工作,而只是对其他大型商业银行企业制度以及预算体系的生搬硬套,这样必然造成企业内部制度与外部经营的脱节,无法发挥建立预算制度应有的作用。另外,从一些农商行管理层的主管上来说,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仅仅是为了满足外部对其的期望,并没有真正重视或者认识到这些工作对于企业管理经营的推动作用。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农商行在建立预算体制的时候仅仅局限于通常理解的财务预算,而没有考虑到经营预算,这样的预算体系显然有失全面性。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没有考虑到经营预算,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二者互相冲突的现象发生,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缺少执行全面预算的企业文化基础

首先农商行改制时间较短,企业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文化基础。现代企业的特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设立之初就有一定的政策目标和导向,即支农惠农,服务农村建设的企业使命使得农商行难以形成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文化基础。企业管理层在工作中要竭力平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使得目前大部分农商行的预算编制工作比较盲目,没有重点。其次,农村商业银行的领导变动相对较快。企业文化由于领导风格的转变缺乏一致性。不同的领导人会带来不同的领导风格,尤其企业领导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趋向重视任期内的业绩,在制定预算目标时缺乏长期愿景,更重视短期目标,这种短视的做法会使得农商行在发展过程中缺失一以贯之的企业文化,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企业就会无所适从。最后,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其风险控制与企业经营过程中实际面临的风险不符。由于农商行独有的体制其经营风险要高于普通股份制银行,因此,对于风险预算的要求也更高。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政策上的特殊性,其在面临风险时一般都有政府出面兜底,长此以往造成农商行普遍缺乏风险控制的文化基础。风险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是农商行的经营风险过于集中,主要以信贷违约风险为主;农商行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散机制;在财务预算中鲜有风险指标。

(三)没有与全面预算管理相配套的信息系统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要求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会计流程的电子化,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地处农村地区,且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企业改制的时间还比较短暂,独立单一法人完成庞大的系统开发将面临高成本、高风险,且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来支撑。因此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主要依托省级联社来开展,导致效率和灵活性相对不足。由于缺乏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配套的信息系统,导致农商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较大困难。

(四)预算绩效评价的缺失无法保证预算有效执行

目前,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预算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领导执行,大部分农商行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这就导致了预算的监督作用无法充分发挥。预算工作本来应该是对财务工作进行约束监督,若由同一个部门负责既无法体现专业性,又难以发挥约束的作用。同时预算执行考核与实际情况脱节,难以有效监控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而且考核体系的不足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其目标也难以实现。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我国农商行由于历史渊源一般由“重编制,轻执行”的情况。当预算工作中涉及到管理机构时,其真实情况往往难以得到核实。更加难以对上级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这样相应的反馈机制也就无法建立,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无法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促进作用。

二、改进农村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首先,它需要全员参与,不论是企业的领导层还是普通员工,每个人都应该有主人翁意识,清晰自己的职责所在。认识到预算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其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专门的部门组织负责。只有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才能树立预算工作的权威,整合企业各部门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各部门有效协同,最大化各部门及整个企业的效益。真正将预算管理工作付诸实践。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建立是预算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志。它和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共同负责日常组织的预算决策,同时对日常工作中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修正。再者,我国农村合作银行预算编制与战略目标的脱节,反映了预算文化,风险文化还没有融合到企业文化中。因此,各农商行应该从软实力上下功夫,培养全面的预算管理文化,沟通企业的上下级,同时使企业的公司治理更加立体丰富。最后,我国当下金融市场的改革如火如荼,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预算管理工作必须能够适应外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还要适应监管层的政策指导。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从预算的制定,执行,监督,评价上来落实。对于实际工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及时修正预算目标,同时分析误差的原因,提早预防风险,保证农商行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定经营,兼顾长短期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建立与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代表的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当前环境下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并非一朝一夕或者一个文件就能促成的,它需要长期积累,慢慢培养。我国农商行在建设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文化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企业文化应该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互促进,企业文化应该适应企业的战略目标,符合企业的市场定位。其次,树立风险意识,培养企业的风险控制文化。在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就要保证充分分析风险因素,根据农商行自身的战略定位确定长期目标,结合短期内的矛盾制定近期目标。在风险管理中,农商行可以借鉴其他股份制银行将经济资本引入风险管理的做法,这样可以充分预测风险的发生变化。同时在考虑各项财务指标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各种非财务指标。最后,保证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建立完善的内部人控制制度,防止企业文化因为最高领导人的任免及不同领导人的不同领导风格而出现反复变动,保证农商行的稳健运营。

(三)农商行应该加速实现信息化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不但能够有效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评价各分支机构经营业绩,而且还能实时跟进市场环境变化,宏观政策信息,这些作用使得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企业高效经营的重要保障。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自身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现状下,应该奋起直追,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早日摆脱硬件资源的约束。

(四)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

一项制度要充分发挥起作用离不开严格地执行。而对于执行的评价则是制度能够被严格执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奖惩机制,执行才有激励,才有动力。例如: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农村信用社在进行员工的激励时普遍采用基数调整法。也就是对于超额完成工作的员工给予更多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工作目标的员工从下一年度中扣除。以此来激励员工超额完成业绩目标。同时推动企业整理目标的实现。另外,农村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一方面可以维护预算机构的权威,另一方面还可以实时监督预算工作的执行情况,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调整,反过来对完善制度本身也有积极作用。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对于考核制度本身也应该进行考核评价,否则不合理的绩效评价必然适得其反。因此,农商行必须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对于不同工作性质的部门建立不同的考评机制,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样才能通过绩效评价制度保证预算工作的严格执行,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三、结论

关于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建筑业既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大,吸纳的农民工已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数据,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总计3893万人,其中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基本是农民工,总人数已达3201万人,建筑业的兴旺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提供了一个大市场,对此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作为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应对他们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加大力度。

一、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培训管理势在必行

据统计,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85%以上,他们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施工作业。因此他们安全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由于以下特点,决定了加强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势在必行。

(一)文化素质较低,建筑市场的农民工主要来自偏远的农村,大部分只是初小文化水平。据调查,有90%以上的农民工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放下镰刀就拿起灰刀,不具备应有的岗位知识,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训教育。

(二)农民工是工伤事故的最大受害群体。当前,很多工程项目要求二级以上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参加招标,“投标时说普通话,中标后则讲本地腔”,用工基本上是在本地劳务市场招聘。招聘的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就连入场的三级教育也往往是走形式(少数工地甚至连口头教育也没做),特别是对那些刚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工,他们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不能辨别危害和危险,有的农民工第一天来上班,第二天甚至是当天就发生了伤亡事故。还有些工程项目对分包单位实行“以包代管”,使得建筑施工中安全生产有关的法规、标准只停留在项目管理班子这一层,落实不到施工队伍手上,操作人员不了解或者不熟悉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又缺乏管理,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所以,他们既是事故的受害者,又是事故的肇事者。从近十年来的伤亡事故统计情况反映,农民工的伤亡人数占建筑业伤亡人数的85%以上,是建筑业伤亡事故的最大受害群体。

(三)农民工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农民工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同时在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务市场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用工企业与“包工头”签订劳务合同,一些“包头工”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带来行业管理的困难。农民工是以劳务形式进入建筑工地,大多数是属于自愿、松散的临时性组合团体,每天站在十字街口的劳务市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用人单位则重使用、轻培训,安全教育很难落实,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

二、农民工队伍培训的现状

(一)培训的方式。目前,对农民工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式。

1.社会力量办学。各地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他们一般开设建筑中专班,同时也根据建筑业的需要,开设职业技能技术人员的短期培训班。由于这些学校的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好,教学较为规范,故参训人员获得相应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较好。但近年来由于经费、编制、师资和生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学校濒临倒闭,有的甚至已经解散。

2.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主要是根据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的要求而进行的,每年一般是1~2次,而且针对性强,培训对象主要是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而较少涉及到普工这类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是新法律、新规范出台的宣传贯彻。在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下,这类培训带有强制性,是建筑安全教育的主要力量。

3.企业自身组织的培训。企业的培训是以三级安全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核心内容是企业及项目部的规章制度和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

(二)培训存在的问题。以上三种培训模式为安全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维持下去,但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管理部门培训力量有限,上岗作业人员无法普遍得到培训。特别是在施工高峰期,造成无证上岗、混证上岗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部分技能培训考试走过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比如培训只发一些资料,没有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践,考试也不是很严格,有作弊的现象。三是培训体制没有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纵观这么多年来的培训模式,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平,相对落后,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缺少专门进行技术服务培训的中介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也缺乏对这方面工作的引导和管理。

三、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与管理

加强对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首先我们要了解农民工的特点: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工程建设的认识少,实践经验更少,但他们勤劳、朴实、好学、肯干、能吃苦耐劳。我们应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以技能实践教育为主,以理论知识教育为辅,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具体抓好落实。

(一)建立劳务培训服务中介机构。劳务培训基地的建立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较为严格,同时国家审批的数量有限,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组建劳务培训公司,一个县成立一家,以建筑业协会牵头,企业联合,招聘骨干教师,依法提取承包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统一用于农民工培训。培训可结合工地实践,讲解各项操作规范和规程,然后经鉴定站考核合格后发证。

关于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共识:关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

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论是在政治的意义上还是在经济的意义上都有呼声。尽管总的说来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呼声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但是凡是研究、关注或者涉及到这个问题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坚定地认为,应该极大地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过相比之下最近几年在经济意义上的呼声要更高一些。

1.关于提高农民在政治上的组织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不少的专家学者主张建立反映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如李修义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6期的《关于试办"农民协会"的若干问题》,洪大用发表于《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2年第6期的《当代中国农民利益集团的几个问题》,陈寄根在《改革与战略》1993年第6期所写的《建设中国农民协会的探讨》,谷文晓在《内部文稿》1993年第10期上所写的《建立农民组织,保护农民利益》等文章,都主张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这一阶段人们对建立农民组织的关注更多侧重的是能履行政治功能、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组织,如李修义在上文中对农民协会的设计就是:"农民协会既要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又要贯彻政府的政策法令,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洪大用所用的术语是"农民利益集团",更加突出了农民组织的政治功能,他认为建立农民利益集团,有助于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农村的繁荣和发展,有助于协调社会各利益集团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关于农业、农村问题决策的民主化等。

另外一些政治学者从政府过程的角度也主张应该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南开大学政治学系的朱先磊教授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当代中国阶层分析"等课堂上就经常发表这样的主张。程同顺发表于《乡镇论坛》1996年第11期的文章《农民究竟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利益》,从政府过程的利益表达环节提出,中国农民在利益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利益表达却呈现个体化、分散化的特征,这就使农民的利益表达不能从长远的角度反映农民的整体利益,表达效果缺乏应有的力度,不能对国家政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从保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应该建立一些反映农民利益的组织或机构。项继权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5期的论文《农民协会的组织功能和作用》,则系统考察了爱尔兰农民协会影响政府决策的方式和途径,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农民的组织化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关于提高农民在经济上的组织化

最近的关于农民组织化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提高农民在经济上的组织化水平,主要侧重的是提高农民建立、参加经济组织的水平。关于这方面研究的论文非常多,在此无法-一列出篇目。与论文相比较,关于这个问题的专门著作不算太多,主要有:秦柳方等主编的《中国各种经济合作社》,张晓山所著的《走向市场:农村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魏道南、张晓山合著的《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探析》,牛若峰、夏英主编《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概论》等;论文集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的《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李惠安主编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

另外,其他很多有关农业经济的著作中都有关于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赵昌文在其专著《农业宏观调控论》的第5章中把"引导和组织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作为中国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之一,他认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是农民进入市场、驾驭市场的需要,而且是政府对农民及其经济活动更为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从而实现政府意志与目标的需要。""政府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关键在于依托现有的组织资源,加强农民之间、农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和联合,逐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陈吉元等人合著的《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第1章中把组织创新作为农业转型的微观载体,提出"在保持家庭承包制稳定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农民走合作的道路,按照市场机制建立起农户之间,农户与产前、产后经营部门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并认为这是目前形势下农民经营组织创新思路的现实选择。陈文科等人合著的《中国农民问题》一书第8章的标题是"组织起来才有力量",作者在该章详细讨论了各种农民组织,特别地肯定了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作者对农民协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农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探出了新路。

当然,关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理由,各个专家、学者各有侧重,有的主要是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论证的,有的则是从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来提出的,还有的是比较综合性的,从各个方面来论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下面我们仅以近年的论文为限分别介绍:

第一,从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角度提出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这个角度提出这个主张的人比较多,如乐大成等在《农业产业化-一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文中,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的几点建议中,其中就有"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秦庆武在《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合作制的结合》一文中指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缓慢,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郭红东等人通过对浙江省慈溪市胜山镇农业产业协会的调查,也得出结论说,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应把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想载体重点发展。牛若峰在其论文《也论合作制》中也探讨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他指出,国内外实践证明,农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备和重要组织形式。

第二,从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提出应该提高农民有组织化水平。俞勤等人的论文《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向专业合作社发展》,针对当前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提出,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民进入市场困难的最佳选择,"农民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大规模销售和购买组织,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谈判地位。"饶泽榜等人关于湖北省天门市农民运销组织情况的调查也认为,从长远看,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发挥规模效益,把参与流通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朱信恺等人的论文《关于我国农村中介组织体系的理论构想》也提出,扭转"三农"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形势,首先要使"三农"逐步走向开放,提高分散农户的实力,其次要把分散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使之有效进入市场。范小健在《关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服有关问题的思考》中提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以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进入市场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成功的选择。潘劲在关于"中德农村合作社发展"双边研讨会的综述中提出结论也说,合作社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是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它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农业国家尤为重要。因此,目前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尤其是发展由农民自主兴办的合作社。闵学冲的论文《发展专业合作社,振兴农村合作经济》,从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实现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和重新唤起农民的合作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黄祖辉在论文《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中也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农民愿意加入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理由。

第三,还有人从国际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建立农民组织的必要性。丁泽霁等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与面临的新形势》一文中援引外国学者的观点提出,应该建立各种农民协会,发育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政府在国际谈判中的后盾。当每个中国人都站在政府后面的时候,中国政府就会成为谈判中的赢家。未来决定世界走向的将不是各国政府,而是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NGO),在WTO谈判中,外国人感到真正缺少的是来自中国农民的声音,尤其是在国际互联网上还没有出现过。而各种农民协会的意见将会在未来国际谈判中占有重要份量。

限于资料和篇幅,肯定还有不少相关著作和论文涉及到中国农民的组织化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是关注这个问题的人,都几乎会毫无异议地认为,提高当前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大有必要的。

二、分歧之一:关于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

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关心这个问题的人们的一个共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所有不同方面、所有细节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像对其他一切问题的研究一样,争论和分歧仍然是存在的。这些分歧有的来源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歧义性,有的则源自人们的见仁见智。

关于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的分歧并不严重,主要根源于农民组织的类型,履行政治功能的农民政治组织、履行经济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民社区基层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自然是不一样的。由于中国目前只对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其法律地位已经明确规定外,其他两种类型的农民组织都尚无相关法律规定,因此人们实际上都是对设想中未来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作规划和构想。

洪大用所设想的农民组织最具有政治性,他说,"目前,我国工人有工会,妇女有妇联,青年有青联,文学艺术工作者有文联,科技人员有科协或社联,……。这些组织不仅表达不同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维护各自的利益,而且还发挥着监督政府以及互相监督的功能","然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没有组织起来,这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不相宜的。"可见,洪大用所设想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与工会相类似,是一种代表农民利益的社会团体人。程同顺从农民利益表达的角度所提出要建立的农民组织,实际上与此是一样的。赵昌文虽然主要关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他也提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各种专业协会和日本农协的经验,逐步建立起引导和组织农民并能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这种组织可先按产品、区域建立,再由下而上、由专业到综合,成立全国性的专业组织和全国性的综合组织,以便沟通农民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并以此增强农民在政府中的谈判能力。

李修义所设想的农民组织主要是农民协会,他与前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承认农民协会的法律地位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沟通和综合作用的民间组织,但是又不同于工会等社会团体,它是一种经济性的社会团体法人。他认为;农民协会的实质是农民自愿参加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民间自治经济团体。农民协会的法律地位应该是"社会经济团体法人"或"经济类社团法人"。从中国《民法通则》对法人的分类来看,农民协会应该属于社会团体法人。因为它不是企业法人,因此不能办成经济实体,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它不是机关法人,不能把它办成政府机关;不是事业单位法人,所以其经常性活动经费也不能国家财政负担。在社会团体法人中,又具有经济性和非经济性之别,各级工会组织、文化学术团体等是非经济性的社团组织,而农民协会是经济性的社会团体。需要说明的是,各地农民自己创办的农民协会与李修义、赵昌文所说的农民协会是有很大区别的,李修义的农民协会尽管是经济性的社会团体,但是还是有比较强的政治功能;而各地农民的协会有的是经济实体型的,有的是社会团体型的,但即使是社会团体型的,也大都履行一些比较专业化的经济功能,要提供很具体的技术服务、信息交流服务,有的甚至还开展一些物资供应、运输、销售等经营性服务等。

而最近几年专家学者所说的农民组织,尤其是农业经济学中所说的农民组织则主要是农民的经济合作组织,除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外,主要还有两大类,一为专业协会,二为合作社(包括合作基金)。但是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实际中的专业协会与合作社往往很难区分,有的实际的合作社取名为"协会"。而有的实际中的协会可能又运用别的名称等。这就给理论研究与实际的结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规范农民组织的名称恐怕也是大有必要的。

总之,由于不同学者所关注的农民组织的类型不同,因此这些不同的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也就各不相同。除总的俄,对于同一类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人们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三、分歧之二:关于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属性

对于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能不能算得上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理论界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这个争论也被带入了20世纪90年代、甚至21世纪。关于这个问题最近几年仍然存在着两种观点。大多数人的主流观点认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的地位不可替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类组织总体上存在着"官化"的倾向,农民的自主参与程度较低,不能体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因而也缺少活力,需要进行较大的改革才能真正变成农民自己的组织,起到更大的作用。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是传统经济体制的产物,体现了较大的天然地域性和行政化的特征,不能与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提并论。

持第一种观点的有赵昌文、陈吉元、陈文科、范小健、潘劲、朱信恺等人。如赵昌文在《农业宏观调控论》中提出要"增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引导功能",陈吉元等人在《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提出要"完善农村集体服务组织"。陈文科等人认为,农村社区性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是农民在保留农业合作化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结合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中国农村中最普遍、最基础的集体经济组织,有很大的优越性,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范小健把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三种形式之一,但是指出了它存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服务协调能力不强、行政色彩浓厚而合作属性淡化、与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的职能不清等问题。潘劲认为,社区合作组织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该根据国际合作社的原则对其进行改造和完善。李俊超等人也承认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且还专门比较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它们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朱信恺、鲁靖也把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三种类型之一。

第二种观点主要以牛若峰为代表。牛若峰对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持一种相当低调的态度,他认为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有名无实",只是"为与官方和学界认同保持一致",他才使用社区合作经济的概念。社区合作经济在很多情况下是集体经济的遗产或社区集体经济,一般是以社区性和某种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其成员因为是该社区的人并与土地或其他集体所有的资产相联系而自然地成为其一员。他们并无经典的合作社成员那样的自愿入社、自由退出、民主管理、按交易量返还利润或按股份分红等权利,因而"不加区别地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称为合作经济组织是不准确的、勉强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供选择的办法是,按照股份合作制原则,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为基础,在相应的社区内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才能使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成为真正的名符其实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四、分歧之三:关于如何对待"两社"的问题

"两社"即农村中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这两个组织;本来属于农民根据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组建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官办、半官办的组织。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中在如何对待"两社"的问题上,人们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应该按照国际合作社的原则重新改造两社,使其恢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本来面目呢,还是应该根据现在的状况把它们按照一般的商业企业组织来对待,而不再承认它们的这种名不符实的合作经济组织地位了。围绕着这个争论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按照国际合作社的原则改造农村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使其恢复原有的群众性、民主性和灵活性的"三性"。这也是中国政府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选择。持这种看法的人比较多,如张晓山、陈文科、何广文、陈小玲、朱信恺与鲁靖、闵学冲、吴硕、李海涛等及他们中的不少人还对如何改造"两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关于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该文以“知识仓库”作为篇名关键词对SpringerLink、Elsevier、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3个著名的中外期刊数据库以及ProQuest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PQDD)、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3个中外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的所有历史数据进行了文献检索调研。

(1)国内外硕博论文关于知识仓库的研究现状。由可知,国内外硕博论文库中关于知识仓库的研究成果及文献是非常少的,国外ProQuest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PQDD)中没有相应的检索结果。检索国内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共得到3篇文献,分别是《咨询企业知识仓库的模式构架与建设策略研究》、《面向产品开发过程的知识仓库应用平台研究与实践》、《基于知识仓库的虚拟产品协同开发技术研究》;检索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得到7篇文献,其中3篇与CNKI的检索结果相同,另外4篇是《知识管理背景下的知识仓库研究》、《农业机械化工程知识仓库的设计研究》、《基于本体和案例的可重构知识仓库系统研究》、《可重构知识仓库及其案例检索与推理的研究》。由此可见,国内这些硕博士论文大多是关于知识仓库在某行业的应用设计研究,知识仓库的理论研究一般与知识管理结合起来进行,如《知识管理背景下的知识仓库研究》、《可重构知识仓库及其案例检索与推理的研究》等。

(2)国内外期刊论文关于知识仓库的研究现状。以上国内外期刊文献调研结果显示,国外对知识仓库的研究文献共83篇,其中只有1篇是完全相关的,即Hamid所写的《Knowl-edgewarehouse:anarchitecturalintegrationofknowledgeman-agemen,tdecisionsuppor,t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dataware-housing》,其余文献大多是关于数据仓库或者知识发现的;国内相关文献相对多一些,为158篇。国外的研究中Hamid从知识仓库的功能出发,认为知识仓库是这样一个系统:它是决策支持系统和数据仓库新的发展方向,其功能是为决策者提供一个智能分析平台,以此来加强知识管理流程的各个阶段。其对知识仓库的研究侧重于知识仓库能够挖掘隐性知识这一功能[1]。

调研显示,目前国内有关知识仓库研究的最早文献是陈爱燕于2000年发表的《全文信息上网与知识仓库建库管理系统》一文,介绍了一个知识仓库建库管理系统,它有利于单位知识的序化和组织,促进知识的创新[2]。随后的文献多是关于CNKI系列知识仓库的研究,其中《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的研究居多。之后,知识仓库在企业的应用研究逐渐丰富起来,这些研究多以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为出发点,理论和实践研究均有。如陶颖的《企业知识仓库的宏观构建》,李生琦《企业知识仓库的构建技术研究》,薛欣《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仓库研究》等。与此同时,关于图书馆知识仓库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也逐渐增加,如胡跃进的《知识仓库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一文指出了知识仓库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发展方向,建设知识仓库将为图书馆进行高效的知识服务提供保证[3];侯柏竹的《知识管理时代图书馆知识仓库的建设研究》针对知识管理时代图书馆知识仓库的建设展开了研究[4];又如陈刚在《图书馆知识仓库浅析》中构建了图书馆知识仓库的模型,分析了知识仓库中各模块的功能,并介绍了基于知识仓库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服务[5]。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知识仓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个方面:一是研究知识管理背景下的知识仓库理论,内容包括知识仓库与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系统的关系,知识仓库的相关技术,知识仓库与数据仓库的联系等;二是探索知识仓库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情况,介绍、分析某行业知识仓库的构建模式和方法。总之,关于知识仓库的研究,应该说还非常不成熟。这一点体现在:①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很少;②对于知识仓库本身的概念界定不清;③理论基础的研究很薄弱。尽管如此,人们普遍认为,知识仓库的提出是十分有意义的。知识仓库的研究正在进展之中,相关产品也还未成熟,然而其前景将是十分光明的。

2知识仓库的概念

目前来看,知识仓库还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知识仓库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国外学者对知识仓库的理解。MichaelY在介绍知识仓库时提出了KnowledgeComponents(KCs)的概念,认为知识仓库的存储单元是KCs,它可以使用户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认识,并讨论了划分KCs的标准,即知识粒度[6];Hamid从知识仓库的功能出发,认为知识仓库是这样一个系统:它是决策支持系统和数据仓库新的发展方向,其功能是为决策者提供一个智能分析平台,以此来加强知识管理流程的各个阶段;Sue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认为知识仓库就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开发、存储、组织、处理并传播知识[7]。

(2)国内学者对知识仓库的理解。张必兰认为,知识仓库就是按照特定的知识结构将无序信息组合而成、并具有规定使用功能的数据库[8];邱均平等认为,知识仓库是一种包含海量知识(事实、规则等)并具有智能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可以提供及时、多样的知识服务的人工智能系统[9];姜永常认为,知识仓库是一种具有完备知识体系和规范知识管理功能,由海量知识资源构成的可提供及时、多样知识服务的人工智能与知识挖掘系统,一般由专业知识仓库组成[10];还有学者认为,知识仓库从狭义上来说,就如同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所理解并应用的一样,即针对不同的专业、行业的特殊需要开发出的专业知识仓库,广义上来说,自古至今,图书馆都是一种知识仓库。在知识仓库概念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对图书馆知识仓库这一概念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图书馆知识仓库应该是按照某种知识结构体系,对大量的信息资源筛选、分类、编辑而成的数据库产品,这些数据库随着时间的变化动态更新,可以为特定用户对象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并为用户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与普通意义上的知识仓库相比,图书馆知识仓库在功能上更强调对信息资源的知识化存储,而智能分析和逻辑推理等不是图书馆知识仓库的重点。

3知识仓库的优势及特点

知识仓库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的高新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它的应用可以彻底改变人们淹没在信息中却找不到知识的困境。知识仓库拥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通过与最相关的数据仓库、知识库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了解知识仓库产生的必然性及其优势。

3.1知识仓库与数据仓库知识仓库与数据仓库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是两者之间简单的比较[11]。很多情况下,数据仓库是知识仓库的组成部分。数据仓库的两个重要应用是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和数据挖掘DM(DataMining),知识仓库的应用主要包括知识检索、知识挖掘、知识的重组(构建个性化的知识表现)和知识传播等,数据仓库的这两个应用都可以对组织的知识生产和知识发现做出贡献。数据仓库中存储的是数据,而知识仓库中存储的是知识和信息。知识仓库以多种形式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存储,这些形式包括文本、图像、数值数据、声音数据等,而数据仓库中仅以数值的形式存储数据。知识仓库中的知识大多数是有时效性的,需要不断更新才能保持知识仓库的生命力,而数据仓库只是定期更新其内容。数据仓库的目标主要是决策支持与知识发现;知识仓库的目标则还包括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等。知识仓库注重对组织隐形知识的抓取和利用,能够将隐形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存储、检索和传递这些显性知识,从而为组织产生新的知识;而数据仓库虽然也能够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抽取和利用,为决策活动提供支持,但其所提供的知识有限,大部分隐形知识尚存在于组织当中。因此,数据仓库不足以满足对知识管理的需求,知识仓库的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3.2知识仓库与知识库在数据库的这些概念中,知识库可以说是与知识仓库的概念最为类似,字面上很难对二者进行实质化区分。在人工智能领域里,知识库是知识工程的基础,有着确定的含义:一般而言,知识库中存储着领域知识的逻辑表达。在知识管理领域,一般认为,知识库是组织中各类显性知识的存储系统,包括组织的业务处理逻辑、文档、操作数据等[12]。知识仓库包含了知识库,它不仅有组织的显性知识和知识存储,还有这些知识产生、应用的相关背景和参考经验。因此,知识仓库具备了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即能够将知识与特定过程和未知情况进行动态匹配,这一特点使得知识仓库能够更好的对组织的知识进行创新利用,从而增加社会价值,所以说,知识仓库是知识库的超集。总之,知识仓库是比数据仓库、知识库更高级的概念,它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相比于其他概念,知识仓库更能体现出数据库的知识价值。

4知识仓库在农业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4.1农业数字图书馆知识仓库的总体构建思路农业数字图书馆知识仓库主要面向农业科研人员,目的是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关于科技进展、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知识,其服务应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包括立题决策、申报课题、课题研究等,从而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信息基础和知识保障。笔者认为,农业数字图书馆知识仓库在宏观上应该坚持分类建库的原则,即按照资源类型分类建库,包括文献库(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论文)、网络信息库(网上最新科技信息、农业法规政策等)、数据中心(试验数据等)三大类。微观上,知识仓库中同一主题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通过知识元实现链接,构成知识网络。由于知识元的内容比较单一、独立,因此,这样建立起来的知识仓库便于用户直接通过同一的检索入口进行检索,用户可以直接查询知识元,组合知识元,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加快知识创新速度。另外,由于知识元链接构成了一个知识网络,用户检索的知识将是整个农业领域相关的信息,对于用户全面掌握领域动态大有裨益。

4.2农业数字图书馆知识仓库的构建原则农业数字图书馆知识仓库的建设是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结合,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知识仓库的建设应遵循客观规律和原则。

(1)需求原则。知识仓库建设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为用户的知识需求提供最大帮助,因此,构建知识仓库必须从用户角度出发,以实现用户的最大便利为根本宗旨和基本要求。

(2)系统、规范原则。数字化资源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遵守统一的数据通信和加工标准,确保数字化产品的通用性和标准化,同时知识资源要系统连续地采集,力求保持信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方便使用原则。知识仓库的界面要友好,操作要简单,知识仓库的基本要求就是为用户利用知识提供最大便利,如果操作繁琐,用户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浏览,这将违背构建知识仓库的初衷。

关于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与结构

KeyWordsGraduationthesisWriting-planreportContentandstructure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取得相应学位前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本人结合自己在取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就经济类学位论文的开题及写作谈几点看法,重点讨论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应包含的内容及如何取得创新。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分析开题报告的步骤与内容,第二部分分析毕业论文的内容与结构,第三部分给出论文写作的一个实例。

一、开题报告的步骤与内容

开题报告是关于开展课题或论文写作的计划报告,由毕业生个人完成,向导师、评议小组等汇报,目的是①说服导师、评议小组同意报告人进行下一步的论文写作工作;②对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做得到导师和评议小组成员的修正、指导。开题报告的字数大约占毕业论文字数的10~20%。

(一)开题报告的步骤。开题报告的步骤具体包括:选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对课题进行初步研究;确定题目;开题报告的书面写作;向导师、评议小组汇报;进行论文写作或重复上述步骤。

1、关于选题。

(1)选题应是本人熟悉的内容,应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内容应是与本专业相关的,部分本科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时不自觉地写其他专业的题目,这应是极力避免的。

(2)选题的题目要小,即讨论问题的范围要小,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较之“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在选题范围上要小,而写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资金的筹集、运用或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其中的一个方面则更有针对性。

(3)选题要有时效性,而实效性是相对的,如现在“三农问题”是热点,分析唐宋时期的土地制度可能对我国未来的有借鉴意义,但分析1955~1978年之间我国的土地制度可能就过时了。

(4)题目的名称要规范、简洁、无歧义。

2、关于资料的收集。

(1)在资料的收集上,前期面亦广,后期亦窄,故应尽快确定题目;

(2)论文写作需要参考与课题相关的各种文章书籍资料,一般而言,学士、硕士、博士论文可能分别需要10、30、100篇左右。从已经出版成书的博士论文看,参考文献有30篇的,也有300多篇的。

(3)重要的资料可采取复印的方式保存,看到与论文相关的资料时,可记录下该资料的名称、观点、页码等,以在以后的写作中参考。同时,收集资料时要记录下对参考文献要求的各个项目。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开题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选题意义。选题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前者指能够提出一种新的理论、观点或用具体的数据验证某种尚待证明的已有理论,后者则涉及研究问题的现实背景、能够对有关的经济主体和政策当局提供建议或做出评价。

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包括理论的渊源、国内外在该课题上已有的研究,本人对有关理论演进过程的评价等,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的欠缺之处,并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

3、研究方法。即论文写作涉及的研究方法,具体的名称很多、含义不等。在开题报告中可以简略陈述自己的“研究方法”,因为这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而方法论又与哲学相联系,往往难以表达清楚而容易导致歧义。

4、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与可能遇到的困难。应清楚地写出预期的成果或创新之处,这是开题报告的重点,有创新、有成果才能让别人觉得你的工作有价值。同时对已经具备的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客观的陈述,以获得评议小组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5、论文提纲。对于论文提纲有两种看法:一是粗略的提纲即可,一般具体到章;二是详细的提纲,细化到章下面的每一节。详细的提纲可能更好,因为这表明报告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开题报告更容易通过。

6、参考文献。列出的参考文献应包括:①已经看过的;②已经搜集到但没有看过的;③尚未搜集到但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需要别人提供的。论文定稿后,参考文献则只涉及引用或借鉴过的。参考文献的引用要规范。

二、学位论文的结构与内容

一般而言,经济类学位论文应包括四部分内容:①文献综述(包括研究意义、问题的提出等);②理论分析;③实证分析;④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这四部分内容的逻辑是: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观点,其次从理论上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证明,然后再对该问题或观点用事实加以证明,最后得出结论、给出结论的含义。

关于论文的结构,即如何组织上述内容,最紧凑的是采取顺序型结构,即按“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的顺序组织内容,但难度往往较大,尤其是讨论问题的范围较广、论文篇幅较长时。另一种常见结构是先总后分型结构,即先提出问题,对问题给出若干解释或分解成若干子问题,然后对每一种解释、子问题给出“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如果论文的各个章节存在一种逻辑关系,表明论文在结构上很严谨;如果各个章节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联系不密切,是一种松散的结构,内容再好也很难称之为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

(一)文献综述。该部分与开题报告中的相关内容近似,具体包括①选题意义;②文献综述(文献必须是与要讨论的问题相关的,做的好可以单独构成一篇文章);③问题的提出;④分析的框架(范式)、对有关名词、术语、概念的界定;⑤研究方法;⑥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二)理论分析。

1、理论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理论分析的目的是在理论上支持、证明论文提出的观点。经济理论是解释经济现象的一套简单的逻辑体系(林毅夫,2005),可以用文字表述,更多的是用符号(如数学符号)表示。如果论文中提出的观点、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一种经济现象、并能够准确预测某一种经济现象的发生,就是一种好的观点或理论。但同一种经济现象,可由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而不同理论流派首先或基本的区别在于其前提假设上(当然,主流经济学有着共同遵守的假设,比如理性人假设、资源的有限性假设),如考夫曼(2001,p.507)分析的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在前提假设上存在的区别、王广谦(2003,p.413~415)讨论的金融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在前提假设上的区别,而两种理论由不同的前提假设出发,经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及政策含义就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论文写作、进行理论分析时,讨论应在一套理论体系(或者说一个分析平台、框架、参照系)内展开,借用、引用不同的理论时应注意彼此在研究的前提、得出的结论上是否冲突;同时理论的正确与否应看其内部逻辑推理是否一致、能否被经验证明或证伪,不要断章取义、随便引用某个经济学家的话来佐证论文的观点;不要出现同时赞同市场和赞同政府的倾向,观点在前后应该具有一致性;如果论文讨论的是非主流经济理论,比如行为金融理论,那么引用某些普遍的结论,如竞争比垄断更有效率、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等也要慎重;另外,在一篇文章中,自己提出的观点(或“理论”、“理论”的结论及推论)应是自洽的,能够相互解释、相互之间不矛盾。2、关于理论分析中的创新。一篇论文的重点、价值在于创新,但理论创新难度很大,因而一般尽量不要试图提出什么新的理论或试图综合两种理论。但在理论分析中,创新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已有的理论进行评述,将部分文献综述的内容扩展、加以详细论述,来证明论文提出的观点。这往往是理论分析的普通形式,是部分硕士、博士论文的大头。

(2)在他人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理论或模型进行演绎、推理,或补充、改进,得出新的结论,以更适应我国当前的现实(这应该也算一种创新)。

(3)评述若干种理论,指出其不足之处,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你没有在理论上证明该观点,而只是在后面的实证分析中证明。

(4)用一种新的方法或过程证明一种理论或观点,虽然别人曾经证明过,但你的论证更有效率(证明更简短)、或更新颖(如使用博弈论来证明原来的观点),这构成了理论证明过程的创新。

(三)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也可称为经验分析,目的在于用事实来支持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或证明某一种理论,具体包括两种分析方法,一是统计分析,其中案例分析是其中的特例(样本只有一个),二是回归分析。对于某一种的观点,只要举出一个例子来证实就可以了(暂时可以被接受),而如果验证的结果是事实与理论不符,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①事实与理论不对应,该理论本来就不是解释这种现象的;②理论不正确,只要一个反例就可否定一个理论(用事实来证伪),没有反例的理论被认为是暂时可以接受的假说;③理论提出的背景与我国当前的现实不一致,要分析不一致的地方,然后改进理论,或提出改变现实的政策建议。

与理论分析相比,实证分析应成为写作、选题的重点。因为理论创新很难,而实证分析则可以且能够体现论文写作过程中付出的工作量,使论文可较易通过。毕业论文(尤其是学士、硕士毕业论文)应以实证分析为主,实证分析的内容可包括:

1、案例的调查、分析,可包括: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案例分析,如果该案例可以否定一个理论,或者说明这个理论在某个领域不适用;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调查,如当前有关“三农”问题的调查;在一个新的领域内做的调查,别人没有做过或很少做过,如结合自身情况对大学生借贷状况进行的调查。

2、发现一个证据,可以证明别人已经提出的但尚未被人证明过的理论,如林毅夫(2000,p.261~295)的文章“食物的供应量、食物获取权与中国1959~1961年的饥荒”,是第一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en的理论(“食物获取权的被剥夺是饥荒发生的最根本原因”)的论文,属于实证分析中的创新。

3、用大样本的数据来验证一种理论,或用一种新的方法验证一种理论或观点,虽然他人曾经用过同样的数据,但自己使用的数据更多、周期更长(如利用每年都在增长的股市数据)、论证更有效率(证明更简短)、更有说服力(如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来证明),则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4、进行历史分析或比较分析,收集的资料比别人全,或发现新的证据、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或有第一手的资料(如直接翻译的外文或自身调查得来的资料),这样的实证分析往往会成为论文中的出彩点。

5、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这是论文中所占比例最少的部分,大约占论文整体的5%。研究结论是论文各部分得出结论的总结,政策含义(建议)则是根据结论自然延伸、推导出来的,后面不需要再解释原因。因而,各条研究结论、政策含义可能只需要一句话。

6、论文写作中其他应注意的问题。论文的写作是建立在他人已有研究基础上的,肯定涉及他人的观点、资料(包括外文资料),但引用时均应注明出处,切忌抄袭;论文不要写成说明材料或教科书,而应有自己的观点,因为论文是给导师以及这个领域内的专家看的;也不要将论文写成领导报告或政策建议,论文的重点在于其创新之处。

三、论文写作的一个实例分析

以下以林毅夫的《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为例,对其内容、结构进行简要分析。该文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中文版见林毅夫(1994,p.76~106)。

该文共分六节,第一节“引言”,包括:文章分析的背景,提出论文分析的目的,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缺陷,指出研究的理论基础-格里克斯生产函数,以及数据的来源。第二节“中国的农村改革”,对中国的农村改革进行了回顾,包括价格改革、制度改革、市场与计划改革。第三节“数据”,简要概述了经验评价中使用的数据。第四节“函数形式的说明与结果”,讨论了估计方法,报告了经验结果。第五节“1978~1984年和1984~1987年农业增长的源泉”,报告了1978~1984年及1984~1987年的增长测算结果。第六节“结论性评述”,总结了研究的结论(“1978~1984年间农业产值的增加中,农作制度改革的贡献占46.89%,化肥增加或者说技术的贡献占32.2%,购销体制或者农作物价格提高的贡献很小”)和政策含义(“家庭农场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增长更为适当的制度,中国的未来改革应该加强刚刚建立起来的农户制度的地位”)。

在结构上,这篇论文的第一节可认为是文献综述部分,之后并没有单独的理论分析,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从第二节到第五节的实证分析上,最后一节属于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这篇论文用生产函数理论、中国的制度变革数据验证了“制度对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新制度经济学观点,并量化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开创性,所以被刊登原创性论文的《美国经济评论》录用,成为中国在该杂志的第一人。

参考文献

1.[美]考夫曼,乔治.(Kaufman,G.),陈平.现代金融体系: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5

2.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学科发展[J].经济研究,2001;(4)

3.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

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1

6.钱颍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