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相关研究

卢宇刚《对我院16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学生选题方向偏向于技战术分析类,选题方式偏于文献综述类,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资料法。于媛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论文选题方向偏重于专项类,但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学校体育类、社会体育类论文呈增长趋势;学生的理论知识修养不足。

魏祝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一以天津体育学院2008—2011届学生为例》中发现学生论文在研究领域上学校体育类和运动训练类的所占比重未50%60%,其中学校体育类的比运动训练类的少,社会体育、心理学、生理学及其他方面共占40%。大部分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确定选题,来源单一,缺乏创新性。赵永才在《高校体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教学训练类选题较稳定,社会体育类和基础理论类的选题有增多趋势,传统技战术分析的选题有下降趋势,学生选题呈方向多元化,但学生选题方式更多依赖于教师建议,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单一的方式,而体育专业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成为了困扰学生选题的主要原因。

周小平在《湛江师院体育系毕业论文选题热点与走向》中得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仍然是广大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随着社会与体育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消费和产业的开发也成为广大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从上述文献我们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至现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各方面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也产生了些许变化,例如:在选题方向上,技、战术类的比重开始呈下降趋势,体育教学训练类、社会体育类的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选题方式上,学生依旧趋向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或是指导老师的建议获取选题,通过思索创新进行选题的比重少;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集中于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学生研究手段仍然比较单一。

2.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及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

胥志敏《浅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一文中列出了学生在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实践性,针对性不强,论文成果一般。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朱少华,龙昆等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一一以南昌大学2008—2010届毕业论文为例》表明学生论文在研究领域偏重于体育教育方面,研究方法单一,实验研究能力严重不足,并且在论文结构、规范性、逻辑性等方面均普遍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戴卫东在《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中提到高校本科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有:论文的选题过于理论化;论文抄袭,论文买卖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相关的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师投入不够;未形成论文质量考核体系。并提出高校教学部门的失范,师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不重视,学生论文写作系统训练的缺乏等原因。

从上述文献可了解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一直都存在,并且普遍呈下滑趋势,大部分研究主要是从选题和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选题存在陈旧、重复,缺乏创新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选题的质量,完善过程管理体系方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

3.非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质量问题相关研究

夏光祥等在《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一以S大学2010-2012届为例》提出:学生部分选题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缺乏实际应用价值、选题研究内容“撞车”、选题陈旧,个别选题范围过大,可操作性不强。董秀茹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文中阐述学生选题出现大而广,题目越大越好写的误区。鼓励学生在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选题,但选题不能过于陈旧或追求热点问题,选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宜。

张菁《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探讨》中提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存在态度不端正认真、论文质量低劣等问题。郭剑平、姜艳《论如何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中提到学生论文存在选题重复、缺乏新意、过于宽泛等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学生无暇专心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毕业实习定位出现偏差、图书资料方面的缺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大部分本科生的选题研究方向与本身专业关联紧密,能够围绕本专业的特色展开研究,不足之处仍然是有的选题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点,或是题目太大,学生亦难以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同时论文撰写时间的安排与学生考研、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师生的态度等亦是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view of employment chang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raduates, breaks the previous subjective and experience studies, introduces relevant theories of multi subjects and systems, proposes a dynamic conical education mode under interactive circulating system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positive analysis to guid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which opens up a n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filed, improves the research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perfect the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关键词: 择业观变迁;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Key words: employment outlook chan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odel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11-02

0 引言

传统的线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往往使得毕业生主体意识模糊或淡化,存在流于形式化,急功近利的弊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和需要,因此,很有必要对目前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变,逐步的改变以往的封闭并且保守的教育模式,要尊重人的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并坚持思想的多元化发展,以毕业生为中心,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对比进行取舍,并要树立起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思政政治观点。

1 当代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1 高校毕业生对于自身社会地位的定位不准确影响着他们的择业观念。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通常都是由他们自身对自己在整个社会或者就业市场的定位来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会与其他的同龄人或者同校毕业的群体来做对比。根据这些认识对自身的未来就业会估计出一个大概的就业定位,但是如果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就会出现一种被剥夺的感觉,从而影响就业期望。

1.2 大学生择业观念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个体所做的决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毕业生在进行择业的时候难免会自己考虑的比较少。而往往家庭都期望子女有一个好的就业,期望值比较高,因此,毕业生也受此影响将择业的期望值增加。

1.3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影响毕业生择业观的确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与不到位影响当代大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观。如果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毕业生就能够及时确立合理的择业观。否则毕业生在择业时很容易无所适从,难以对自己、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合理定位。

2 基于择业观变迁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其目的

2.1 基于择业观变迁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框架的分析 本文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三体一要素”相关理论,设计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锥型模式(如图1)。这种模式包含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主体),毕业生(客体),就业环境(载体)在内的“三体”和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在内的“三要素”等六个相关因素。锥型模式即在开放式环境包围下,毕业生作为整个模式的最终指向和目的为“顶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因素充当整个椎型模式的“材料”和“底面”,教育者作为要素的制定者和教育过程的实施者而成为锥型模式的内部“枢纽”和“支柱”而构成的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2.2 基于择业观变迁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框架的分析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叫显性教育过程,是以“要素教育者毕业生”为路径的、教育目的很强的线性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凭借相关的理论与个人的经验以灌输方式开展线性教育活动。

而本文提出的教育模式是以“教育者要素毕业生”为路径的通过大量的媒介组织及社会化的力量,力图突破单一“授一受”线性灌输方式而实现教育目的的隐性教育过程为线展开新型模式,也称隐性教育过程。

通过对“三体三要素”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椎型模式的整体建构,在新就业环境下将思想政治教育新型理念有效地渗透到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中,使各要素及教育过程更加清晰化、系统化、更具持久性和可操作性,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适应现实的不断变化。

3 基于择业观变迁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

3.1 教育主体观念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规律,努力完成自身角色转变。他们应作为为毕业生提供帮助的服务者,把毕业生当作资源来开发,在尊重毕业生个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要尽量为每位毕业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努力促使毕业生们达到在现有条件下应该达到的主体觉醒程度和潜力开发程度。

3.2 毕业生观念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锥型模式的建构,要求教育者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打破毕业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抱有的成见,使其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自身的尊重与关怀,进而改变他们那种视思想政治教育纯粹以说服、诱导人们牺牲个性来服从社会发展需求的工具,而对其漠视、避而远之的心态。使毕业生自觉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并主动配合整个锥型模式建构过程的实施。

3.3 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转变

3.3.1 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确立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摒弃传统的以就业指导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要努力促进毕业生的自我实现,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掘每个毕业生的潜力。新时期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关心毕业生的终极发展、培养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毕业生大度宽容的性格品质为目标。

3.3.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调整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新的情况,使教育内容尽可能地契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为学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开展价值观教育,增强毕业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二是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终生择业的观念。三是开展毕业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培育他们的敬业精神、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职业素养,加强诚信教育。

3.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 一是要充分发挥灌输教育方式和渗透教育方式各自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二是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课堂所学与现实所见能紧密联系起来,真正把显性教育的目标变为自己的内在需求。三是进一步探索人际互动教育方式,发挥双向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文学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20-53.

[2]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5-120.

[3]潘守彬.大学生择业与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高敦研究,2008,2.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协同学 校社衔接期 毕业生 政治认同

1 界定政治认同等相关概念

政治认同是政治主体(个体的或群体的)对政治体系的能动的认识、判断、评价和行为反应过程,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伴随着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并经过一定的政治意志努力而形成的对一定的政治体系的价值认可,并自觉地按政治体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积极地参与、维护和促进政治体系的运行、稳定和发展的一种政治心理过程,体现着政治主体的政治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政治心理因素的统一。[1]

毕业生政治认同是指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现存政治体系及其运作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在政治生活中与政治体系一致下的政治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活动。[2]

校社衔接期指的是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在实习/择业(通常为半年)和新就业(新入职半年)这段时间,是毕业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和“政治人”角色转换的过渡期,是人生的转折点。

毕业生政治认同实现方式是指以何种手段、方法达到实现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政治认同的目的。本文以协同学为指导,通过建立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家庭社会系统相互联系的方式,以党政法系统为统领、教育系统为重点、家庭社会系统为补充,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毕业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毕业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2 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1)西方政治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渗透。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欧美通过民主论、“普世价值”论和实用主义等思潮,利用一些途径,对我国青少年施加影响,冲击我国现行的政治体系。(2)毕业生的政治素质关系国家的未来。近年,中职生每年毕业人数达600万左右,大学生每年毕业人数达8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中职毕业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毕业生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3)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思政教育边缘化问题。毕业生实习/择业半年期与新就业半年期是人生的转折点,适应岗位和融入社会的过程通常伴随着心理不适和政治迷茫问题,此时他们最需要来自各方的引导与帮助。然而,多数学校在毕业生校社衔接期采取“放羊式”管理,党政部门和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新就业期也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引导,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思政教育缺位严重。

3 基于协同学的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

协同学是由前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立的一门关于系统各部分协同工作的科学。哈肯认为,自然界是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许多系统就称小系统,这个统一体就是大系统。[3]大系统中的小系统相互作用,导致系统整体效应大于各个子系统独立总和的协同效应,即出现“1 +1>2”的结果。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在这个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避免相互制衡,它们在个别的序参量作用下保持方向一致,形成最大合力,实现了系统的协同效应。

我们从协同效应中得到的启示是,若要使复杂系统变成有序结构,其关键是促使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产生协同效应。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分析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的运动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关系,采取一定的方式加强它们的关联运动,使其逐步成为系统内部运动的主导力量。可见,协同学的研究内容是系统,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在这个“有序”的过程中,序参量起着决定作用。对于校社衔接期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来说,最为关键的三个序参量是党政法系统、学校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只有这三个序参量通力合作并协调运动,才能实现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最佳效果。

3.1 建立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宏观系统

政治认同问题是个阶级性很强的意识形态问题,开展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需要整合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各方资源。见图1:

(1)h政法系统。党政法系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党负责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党的意旨,制定正确的政治法律法规,并监督行政、司法机关落实毕业生政治认同工作情况;行政部门贯彻党的精神,重点搞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司法部门维护政治法律法规的运行,提高司法公信力,开展“净网”行动,打击网络政治谣言,对政治违法犯罪进行惩戒。

(2)教育系统。教育系统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本文仅指职校和高校),其任务是落实党的政治教育精神,负责对党政机关及毕业生家长的信息沟通及协调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指导职校和高校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职校和高校一要负责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二要做好毕业生学业期的绿色通道和就业半年期的咨询引导工作。

(3)社会家庭系统。狭义上说,社会系统主要包括毕业生生活的社区与工作单位。社区要创造有利于毕业生政治认同的环境,工作单位要发挥工会、党/团支部等相关组织的作用,开展富有特色与成效的政治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的政治认同。家庭系统包括毕业生家人及亲戚朋友。家长负责毕业生的政治观督导工作,及时反馈毕业生情况,配合职校和高校做好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

3.2 建立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微观系统

在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中,党政法系统是统帅,教育系统是关键,社会家庭系统是辅助。其中,职校和高校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毕业生政治认同的主阵地,要对职校和高校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进一步细化,构建政治认同教育的微观系统。见图2:

(1)组织机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组织机构采取层级模式,由职校和高校团委、政教处、就业中心及学校网络中心组成,开展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校党委负领导责任。

(2)队伍构成。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队伍主要由学校政工线人员、思政课教师、班主任、毕业生骨干构成,他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致力于毕业生的政治认同工作。

(3)任务分工。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任务分工:一是在职校和高校党委领导下,在学生的毕业年,由校团委组织精品的政治实践活动,如青马工程、学生时政社团活动、学生参加社会的政治实践活动等。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课作为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阵地,要通过课程教学,并打造网络思政名站名栏名师,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三是要发挥毕业生骨干的作用,鼓励毕业生骨干在学校及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毕业生分布状况,组建毕业生临时党/团支部(如果毕业生分布过散,可采用网络组建)。毕业生临时党/团支部要充分发扬奉献精神,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借助网络平台,对同学在思想引导、心理辅导、就业帮扶、人际交往、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开展服务工作,并要及时准确地向母校反馈毕业生情况。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学校要协助用人单位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调适、人际交往和专业技能指导等工作。[4]

(4)评价体系。通过制定师生工作、学习评价体系,引导师生重视并参与学生政治认同工作。在学生的在校学习期,教务处通过执行教学事故制度等途径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纪律,引导教师把学生的正确政治观教育贯穿于学科教学中;思政课把正确政治观引入学生考试与评价范围。在学生的校社衔接期,学生处/政教在班主任、辅导员的评优评先制度中体现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对在毕业生校社衔接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教工给予表彰。

校社衔接期是职校和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思想迷茫期和思想政治教育空档期。通过建立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三位一体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 1+1+1>3 的协同效应;通过党政法系统人员、职校高校人员及毕业生亲友,共同致力于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校社衔接期政治认同教育既能保障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也是帮助毕业生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和“政治人”过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毕业生 职业能力 评价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力,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作为对教育质量的考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是教育评价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评价,不仅可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判定,而且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是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改方案的重要依据。目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少之又少,而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尚属空白,依据评价学、教育学等理论与方法进行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研究,已成为高职教育急需开展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现状

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评估较少,其评估主要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和专家进行,而且评价内容大多集中在办学水平,即校舍、设备等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仅仅停留在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状况的考察等较浅的层面。欠缺在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跟踪调查和社会反馈等方面的评估。

我国尚无针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估体系,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现在并无科学的、可行的和专业的指标评价,虽然陆续已有一些本科医学院校在进行教育质量评价的初步研究与探索,但真正依据评价学、教育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未见报道,目前高职教育管理与评价更是一项空白,急需弥补与完善。很多高职院校已意识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效果反馈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逐渐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但苦于目前还没有科学、有效、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因而迫切需要量化、可测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在高职教育中引入新的教育评价管理方法与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鉴定,衡量和检验毕业生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与社会需求是否吻合,通过调查研究找出衡量本专业毕业生工作成绩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质量社会评价的方法及途径。

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通过对国内近期相关文献的检索与考查发现,对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护理人才的临床能力评价以及对学位质量的社会评价的相关研究存在有一部分,相对于以往已有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关于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与论述目前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为切入点,建立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注意在研究中通过多种研究方法与实证方法相结合,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地验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这些是以往研究所欠缺的。同时对现有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能力评价,以丰富高职应用型技术人才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而对其他相关医学类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

2 实践意义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余年,由最初的懵懂探索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与年俱增,就业形势看好,甚至有许多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提高生存质量的需求带动着我国康复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卫生事业单位纷纷创办康复专科,因而相关康复人才紧缺。相对于康复医师,从事具体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更为抢手,因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越加快发展,越应该把质量建设放在首位。因此,认真总结经验,加强评价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大力开展多层次和多种类的评价活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在社会的快速进步、经济的迅速腾飞、科技的大力发展的形势下,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用人单位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度逐渐增加,如诚信品质、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吃苦精神、脚踏实地的心态、合作沟通能力、灵活变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等。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它有关内容的研究,不仅是教育学、管理学和教育评价领域的重要课题,也可以通过对毕业生职业能力问题的研究,为当前的教育实践与导向提供评价依据和反馈信息,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研究的思考:(1)目前尚无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行业发展动向、本着专业建设依托市场需要的原则,完善在校教育体系,探讨并构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结构体系――适宜于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且科学、系统、全面、简便的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可以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职业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价研究,能更深刻地了解和分析毕业生与工作实际及与其他同类院校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逐渐完善培养目标,更有效地制定培养计划,设置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探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另外,本研究能帮助本专业及时掌握行业需求及发展现状,便于有效地帮助毕业生提前做好择业、就业准备、和谐融入社会。(3)建立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丰富高职教育评价的理论研究,充实教育评价领域的内容,为其他相关医学类高职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奠定基础。(4)在研究中,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并运用统计技术来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应该从多层面、多角度论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之,通过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以期建立一套科学的、导向明确、简便易行、能够在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良好应用的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化、系统化,以对其他医学相关类专业探索毕业生的社会评价途径与方法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促进我国高职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完善与发展。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答辩

高校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长期不变的教育方针。这意味着,高校不应仅仅从学术水平和知识能力层次对学生进行培养,还应从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上予以把关。艺术类毕业生德育答辩、论文答辩、毕业设计(音乐会、艺术表演)一个都不能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毕业生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才。因此,德育答辩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德育答辩是对学生品德、心理、行为和素质方面的综合考核,这对引导和帮助广大毕业生完成角色转变,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德育答辩及实施

1、德育答辩形式

(1)毕业总结。毕业生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撰写毕业总结论文,从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到素质提高,记录对大学生活的点滴回忆,对同学友情、师生情谊的感怀,对母校的惜别之情,记录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实践感想、对成功与失败的自我批评和反思,对青春及人生的理解和感悟,重新明确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制定今后的计划和目标,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2)交流答辩。成立由党委委员、专兼职辅导员组成的“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并以班为单位召开答辩会。毕业生在会上陈述自己四年来的成长经历,坦诚地剖析自己,反省不足,明晰收获,并回答“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委员提出的问题。答辩过程中,评审委员对每一位毕业生个人总结及答辩时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达到进一步引导教育学生的目的。其他同学也可就思想、道德、心理等诸多问题向答辩人提问或展开集体讨论,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综合评定。“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根据每名毕业生个人总结论文内容、形式、现场效果,并结合其日常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在《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定表》中填写答辩评语。最后将毕业总结论文和《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表》装入本人档案。

(4)整理宣传。“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负责收集整理毕业生个人总结论文,并按照5%的比例向学生工作部推荐,学生工作部将从中选取部分优秀论文汇集成册,发放给非毕业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学习宣传材料。

2.开展德育答辩的必要性

(1)社会需要。近年来,由于社会价值的变化,以及网络信息传媒的影响,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趋势日益突出,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从目标定位到方式途径、从评价体系到实施效果都存在着滞后于教育主体、对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教育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及表现存在一定的落差。面对生活环境、生存方式、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就业的压力等,毕业生在离校前会表现出比较复杂的心理状态,经常会出现过激的行为和语言,直接影响到校园文明建设和学校的安全稳定。所以艺术类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

(2)学生个体需要。首先,艺术类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所受到的智育教育就不如其他学科的学生多和全面,从智力教育中汲取的道德品质的营养也不比其它学科的学生丰富。所以,在大学四年中,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的任务就显得更为艰巨和重要。

(3)工作性质需要。众所周知,艺术与道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艺术活动中还可以通过艺术中的审美达到道德的建构,通过审美使行为中感性冲动的盲目性得以净化,走向理性和自觉,又使行为中理性冲动的强制性得以弱化,趋向感性自由,使道德行为走向自由而又合于秩序之路,即艺术的道德影响。再从艺术品的风格来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道德境界的体现,是艺术家的真实情感的流露,这种艺术家的道德境界和价值标准在被欣赏时,可以被欣赏者直接感知和体味。由此可知,艺术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艺术作品的转化和传达,不仅会被欣赏者感知,还会对欣赏者的思想道德造成一定的影响。艺术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不仅是自己的事,还会间接的影响欣赏者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评价。尤其是在艺术类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面对社会这个巨大的受众群体的时候,他们肩负起部分社会思想道德和社会价值宣传的责任。

(4)现实需要。学生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不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也逐渐形成了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对毕业生的专业论文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综合汇报和检验。但对于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来说,仅仅学业有成是不够的,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健康的心理素养,健全的人格和比较高尚的价值标准。开展德育答辩可以使毕业生在毕业前认真的、系统的梳理和审视自己四年来的学习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增强自省、自立意识,明确完善自我的目标、激发人生发展动力,为毕业生走向社会做好心理准备

二、“德育答辩”对艺术类学生的积极作用

1.“德育答辩”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德育答辩”首先通过艺术类毕业生对自己四年来的大学生活、学习、实践活动以及心理成长历程的回顾,以客观的,全新的,甚至可以说是“过来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四年来的大学生活。毕业生可以以此时此刻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去衡量在校期间的不当言谈举止,权衡利弊得失,弥补不足,找出更成熟的解决方式,并感染教育低年级的在校生;在毕业总结过程中,毕业生可以展示曾经面对压力和痛苦时的苦闷和彷徨,展示其最终在执著中痛苦挣扎而取得胜利的辛酸和喜悦,对这样积极人生态度的回顾更加能坚定毕业生为追求梦想矢志不渝的精神;毕业生还可以通过对自己走向成熟的每一部的剖析,找出成熟后的每一点收获,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树立自信意识。毕业生对四年来经历的系统梳理和总结过程是对自身心理发展、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自我反省过程,是最便捷,最具效率的成长和自我肯定的途径。艺术类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审查、自我教育更能激发他们的发展潜力,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升华。使学校的管教式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转化为引导自醒式教育,开辟了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新途径。

2.“德育答辩”对艺术类学生素养的提高。首先,“德育答辩”能够丰富艺术类学生的知识经验的积累。艺术类学生的“德育答辩”就是以他们自己的校园生活作为反映对象,包含着生活、学习、实践和心理成长的各方面知识和经验。通过“德育答辩”每名毕业生不但可以在回顾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还可以通过聆听和参与其他毕业生的答辩而直接获得他人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以此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德育答辩”的过程也是对人生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过程。

其次,“德育答辩”能够有效的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素养。艺术与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融注在艺术中的伦理道德内容使艺术教育深刻而富于思想性、社会性;贯穿在伦理道德教育中的艺术形式又使其效果倍增。这是因为作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和艺术的品格是“同构”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真实的情感流露,艺术家的个体情感必须符合人类整体情感,也就是符合社会整体公认的伦理道德,价值观的标准,才有可能使这种情感由个体自身的直接存在转化为他人可以感觉到的形式。艺术类学生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现给大众,把高尚的道德情感形式化、正确无害的释放出来,这种道德情感以普遍性的人类感情的沟通来融合道德中最高的善和人类的同情美,把别人的欢乐当作自己的欢乐,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只有具有伟大道德境界的人,才能感发出伟大的符合人类共同情感的情感,其作品才能成为伟大的作品,才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3.“德育答辩”对群体关系的调节。和谐社会是以宽容、理解、尊重、祥和为伦理价值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和谐社会是一种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求得协调、有序的社会发展状态。道德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道德的支撑,优良的道德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重要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道德属精神的范畴,不仅表现为民众的行为规范,而且表现为民众的价值信仰与精神。道德是一个国家安定繁荣的保证,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精神,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公共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