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公共安全教育

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内涵

新时代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是指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指导下,对高校人员进行公共安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方面灌输,从而提高高校人员公共安全责任意识,提升其公共安全素质、掌握其公共安全能力从而适应新时代的安全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新时代公共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从个人层面讲,新时代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公共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和素质,能够具备自我防范和保护能力的个人;从社会和国家层面讲,通过对公共安全教育高校要培育适应新时展要求的,要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人才1,主要是增强大安全观意识,提高大安全观的素质和能力。在新时代,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保守国家秘密的意识和责任,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提高爱国主义意识;二是网络安全教育,自觉遵守国家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学会辨别网络信息不制造和传播不恰当的网络信息;三是消防安全教育,掌握必要消防知识和逃生技能;四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用积极的心态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七是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学习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于一些传染病、慢性疾病的防范意识,增强大学生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的应对本轮。六是人身财产安全教育。七是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二、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困境分析

(一)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碎片化形式传统化目前大部分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未正式纳入教学计划,没有教材、学分及专业教师团队2。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分散在形势与政策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等这些课堂以及不定期的讲座之中,很少有针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持续性讲授。此外,这些课程之间关联性、层次性不强,因此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呈现是否完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公共安全主题讲座多数是在大的空间中集体进行的,这样教育效果就很没有保障,教学方式主要是实践案例教学,缺乏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且案例中的个案不能很好地概括全部公共安全教育内容。这些碎片化的内容不能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育对象也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公共安全基础知识的掌握、公共安全意识和责任的形成有一定的障碍。尽管高校中也存在自发进行公共安全教育的社团组织,主如一些社团通过拉横幅、进行知识竞赛等各种途径进行自我教育,这些教育客观上能加强大学生公共安全的知识,一定程度上增加自我保护意识。但是这些课堂教育、拉横幅、组织知识竞赛等方法并未从根本上激发教育对象的安全知识传播意识和公共安全责任意识,对安全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更是有限的。因此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更难以落实。

(二)教育主体队伍尚未达到专业化目前多数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者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门负责高校辅导员、校园安全的保卫人员和分管学校安全部分人员;这些教育者拥有丰富的公共安全管理经验,在从事家教学中往往能结合具体案例模拟情景教育,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由于他们常年从事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并不熟悉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加上目前没有专门的教材可供参考,因此教学内容缺乏理论深度,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类是政治公共课教师,他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兼顾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他们有丰富的政治公共课教学经验,但是一方面由于其教育背景几乎是非公共安全专业,客观上造成他们对于公共安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安全教育不是政治公共课教学主要内容也尚未纳入考试考察部分,因此其专业化程度十分有限。第三类是高校中自发组织进行自我教育社团或其他组织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大学生。他们是实现自我教育的主体,进行自我教育能激发其自觉维护自身、校园、社会国家安全的意识,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局限性,其专业化程度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

(三)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对象尚未全员化入学新生特别是大一群体是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重点开展对象是,其心理健康教育、人身财产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的方面教育都较为全面,并且大多数高校为其制定了有一定专门的教育课程;如军训、国防安全课。这些课程有利于新生的适应高校生活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融合,有利于校园和谐,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们提高其公共安全素质和能力。但是相对大一新生很多高校对于研究生公共安全教育稍显松懈,更侧重实验室安全和器材使用的安全、保守机密、网络安全教育等方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人身财产安等其他基础性教育较为薄弱。国际交流生是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另一目标对象,由于大多来自于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同,加上生活习惯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化是公共安全教育重点关注对象之一,但由于语言差异和掌握外语的公共安全教育人才的缺乏,当前高校对外国留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思想和安全管理上虽然重视但是在公共安全教育的实践层面更较为薄弱。此外,高校教职工承担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知识素养和科研能力较高,往往被认为具备足够的安全能力和水平,往往是公共安全教育忽视的对象。但事实上,从某大学教师被骗千万事件可以看出,高校教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他们也需要不断接受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意识也需要不断进行强化。

三、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路径优化探索

(一)完善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创新教育形式针对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碎片化致使教育有效性不强的现状,高校要完善课堂体系。首先要根据新时代是要求和高校人员的实际需要挖掘整理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方面是要在新形势下把握高校人员自身的安全需求和时展给高校人员带来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深入把握新时代安全的总体需求和主义矛盾,通过公共安全教育,高校要培养能满足时代安全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者解决矛盾的时代新人。根据时代需要和高校自身需求赋予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其次,要整合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科学编写公共安全教育教材,做到教育教学有章可循。最后要完善公共安全课堂体系,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并根据本科生、研究生的生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课程,最后对高校教职工要做好定期公共安全教育。此外要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提升实践能力,第一可以利用好体育课或者社团活动开展公共安全情景演习;第二可以借助国防安全馆等公共场所开公共安全实践教育。第三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展开公共安全事件虚拟演习。在实践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其公共安全素质、技巧和能力,激发高校人员维护公共安全、传播公共安全知识的责任和意识。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毛泽东;公安教育;教育思想

毛泽东公安教育思想作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公安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产生,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展。只有全面完整地理解了毛泽东公安教育思想,才能真正把握新中国公安教育的发展脉搏。

一、关于公安教育工作性质与重要性的论述

毛泽东从马列主义国家学说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中国具体实践,鲜明地提出了公安工作是人民民主专政重要工具这一重要思想。毛泽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28周年的时候发表的重要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时指出,要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这主要地是指人民的军队、人民的警察和人民的法庭,借以巩固国防和保护人民利益”。在八届十中全会上他又再次重申:“专政的主要武器是军队和警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深刻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宣布“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向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改革方针,将其作为培养一代新人的基本途径。1950年毛泽东针对公安工作题词:“保卫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尽力加强之。”这些思想从根本上确立了人民公安教育工作的性质及其重要地位,构筑了公安教育工作的基石。

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从中央到地方都更重视和加强公安院校建设,注重培养训练公安干部。1950年1月,原华北人民公安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央人民公安干部学校,至此,省以上公安机关共建立公安干部学校50所。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这些公安院校的作用,吸收训练青年知识分子,为发展壮大公安队伍培养了大批新生力量,也为后来公安院校及公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公安教育领导体制的论述

强调党对公安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关于公安教育管理的基本思想。在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时,毛泽东提出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经常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现在非有不可,而且非继续加强不可。”“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毛泽东吸取党历史上的几次深刻教训,一贯主张对公安(保卫)部门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的体制。1950年他在审阅一份公安部起草的文件稿时,发现文件中有几处述及党的领导的文字被删去。他阅后立即批示:“凡将党的领导作用删去而改为笼统字眼或改为单纯行政领导的地方,原稿是对的,删改是不对的,均应恢复原稿。保卫工作必须特别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并在实际上(着重号是毛泽东本人所加)受党委直接领导,否则是危险的。”1964年毛泽东又重申:“人民公安机关必须永远置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在毛泽东看来,公安教育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中国共产党也是能够领导好公安教育的。

毛泽东认为,党对公安教育工作的领导包括政治上的领导、思想上的领导和组织上的领导。为此,党必须根据历史发展情况制定好每一时期公安教育的方针、政策,从政治上保证党对公安教育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思想上保证党对公安教育工作的领导;必须加强公安教育战线党的建设,各级党委要领导公安教育,要选派优秀干部充实公安院校基层,从组织上保证党对公安教育工作的领导。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在各公安院校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落实。

三、关于公安教育培养目标的论述

教育培养目标是毛泽东公安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神实质,结合社会主义初创时期的实际,提出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其中德育是方向,智育是主体,体育是德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三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则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和结果,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

“政治质量要精。”注重政治建警是毛泽东建警思想的核心。早在武警部队的前身公安部队初创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公安部队数量不要求大,但政治质量要精。”毛泽东一贯认为,无产阶级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应该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他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因此,他要求公安院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政治和业务的关系上,“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公安院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据此,各公安院校普遍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加强了训练中的政治思想工作。毛泽东关于“政治质量要精”的思想指明了公安教育的根本方向,为坚持党对公安教育的绝对领导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有文有武。”1958年毛泽东在视察安徽时指出“公安干警应成为有文有武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要求”。他还说:“吕蒙是行武出身,没有文化,很感不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学苦读,以后当了东吴的统帅。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武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他们不可不读《三国志》和《吕蒙传》。”在这一目标要求下,全国公安机关在培养、提高公安干部方面贯彻中央关于培养无产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结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运动,加强对公安干部的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并动员和组织全体公安干部认真钻研业务,努力造就一支既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又有熟练的业务能力的红专兼备的公安队伍。

毛泽东关于公安教育培养目标的观点反映了社会主义公安教育的性质和客观规律,对新中国公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关于公安干部教育培训的论述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公安院校贯彻“政治建警”原则的本质要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安院校忠诚教育既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也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人民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政治建警”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首要原则,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公安院校作为人民警察的摇篮和人才培养基地,必须把忠诚教育放在公安院校教育的首位,以此突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主题,这也是公安院校培养合格人民警察的必然要求,如果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就会在公安院校的意识形态领域丧失主动权,失去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思想阵地,公安基础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就失去了方向指引,后果极为严重。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强化忠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把握公安教育的方向性,实现公安教育的价值。

2实现公安院校忠诚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中央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方针。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和核心,然而,就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现状而言,出现了忠诚教育缺失、效果弱化,忠诚教育似有实无,流于形式的倾向,不仅不利于突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也不利于公安院校学生忠诚品格的培养,为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忠诚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开发忠诚教育的隐性资源,营造公安院校的忠诚文化氛围,拓展忠诚教育的有效形式,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未来公安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形成特色鲜明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3促进公安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个体的发展在于其自身需要的满足和发展、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本质的发展三个方面,其中,实现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和健康的体魄,更强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必要的价值观教育和道德养成也是个体成才必不可少的前提。就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而言,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国内社会发展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思想独立、富于创造;渴望被尊重、自主性增强;抵触僵化教条、适应灵活多变;反对千人一面、个体差异性大等等。为此,公安院校的忠诚教育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公安院校学生成长成才的理论导向和行动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帮助大学生树立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大学生成长提供精神滋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公安院校学生坚守的行为准则,为促进公安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忠诚教育的主要内容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使对党忠诚的外延不断丰富和扩展

忠于党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及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它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以及公安队伍的本质属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党忠诚的理解不应该仅局限于流血牺牲和绝对服从;其表现形式可以很丰富而多样、灵活而具体,例如在思想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自觉学习和践行,在组织上对党的路线方针的理解认同和贯彻执行;在岗位中对本职工作的执着热爱和无私奉献,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运用,都可以很生动地诠释对党忠诚的内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了人民警察的忠诚信念,有利于把个人理想与为人民服务紧密相连

对于公安院校大学生而言,人民警察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保一方平安的社会责任和践行信仰的坚定信念。个人的理想和价值,只有同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相结合,才有实现的可能性。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坚持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胜信念,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履行职业忠诚的实践中实现人民警察的价值。

3忠于国家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人民警察职业中的生动体现

忠于国家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最高价值追求,核心是对祖国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人民警察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性,这种制度角色决定了他们在忠于祖国方面的至上性和至高要求。同时,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仅意味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高无上,也强调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对人民警察个体利益的维护和尊重,激发个体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4社会主义荣辱观界定了人民警察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人民警察践行忠诚必备的道德前提。只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人民警察才能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自觉增强人民警察职业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和忠诚度,忠于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忠诚教育的现实途径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忠诚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营造浓厚的忠诚文化氛围,加强公安实践锻炼,积极拓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忠诚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感染力和信服力。

1充分发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以忠诚教育内容为基础,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教学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忠诚教育中,重新进行教学设计、设置教学案例、进行重点讲解,开展专题讲座,循序渐进地完成教育过程,而非生硬的灌输和说教。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契机,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辅助教材建设,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定学生的职业理想,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忠诚品格,帮助学生完成从一名在校大学生向一名预备警官的转变。

2加强公安院校忠诚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在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和塑造忠诚品格的过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必须加强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为内容的忠诚文化建设,为公安院校忠诚教育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把握忠诚文化

建设的政治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忠诚文化的建设力量,以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引领忠诚文化建设的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形成忠诚警魂和校园文明风尚。具体而言,以忠诚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校园后勤服务、以文明的警容风纪为主题的校园评比活动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有助于形成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反映人民警察职业特点的公安特色文化。

3加强公安实践锻炼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忠诚教育需要经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过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所认知和了解,通过实践锻炼,帮助学生强化理解和感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人民警察职业规范相结合,完成情感熏陶、忠诚品格培养的过程,使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职业理想和精神追求。公安实习(见习)为公安院校学生搭建了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对于促进公安院校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职业责任感,完成向预备警官的角色转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社团活动,网络教育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成为实践锻炼的有益形式发挥隐性教育功能。

4加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忠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施加者和调控者,教师能否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并深入浅出地解读教学内容,是教育效果能否得到提升的关键。优秀的教师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循序渐进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蹩脚的教师非但不能提升教育效果,反而造成枯燥的形式和生硬的说教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心理。这就给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公安院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从制度、政策、时间以及相关硬件方面为理论课教师提供保障和支持。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通过进修、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要定期深入到公安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发现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未来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将实践锻炼经验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选择学生易于接受又满足职业需要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综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忠诚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责任,公安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以及科研部门应该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整合教育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语境

(一)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语境当前,微传播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舆论传播生态和言论生态,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准确理解和把握微传播的文化特征是我们进行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时代语境。1.微传播具有去中心化的文化特征。“微传播的核心理念就是基于普通民众对于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平等分享”,①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者和价值的创造者,人们进入了“人人皆媒体”的“全民传播”时代。这种“全民传播”的信息传播与沟通方式,使得微传播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吸纳多元文化,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为一体。“在微传播这种多元文化格局中,中国、西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等多种文化共时并存。”②2.微传播具有表达自我的文化特征。微传播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信息生态环境,人们借助微传播平台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诉说真实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打破了因个人身份、地位的束缚而无法进行自由表达的外部限制。3.微传播具有推崇创新的文化特征。微传播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自由创作的信息共享空间,众多网民充当了文化潮流的引领者,人们不用学习、模仿他人的创作风格和方法。每一个社会热点出现的传播速度可谓“一日千里”。我们确实需要借鉴这一全新的文化视角,来重新审视当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趋向微博微信爆炸式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微传播彻底激活了人的主体性,激活了人的能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因此,主体性是微传播的文化基因,主体性的激活、主体间的对话为当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价值诉求。微时代的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扬弃传统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二元对立的教育模式,走向“主体——主体”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的教育模式。在传统的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由于固定化的时空限制、身份鸿沟等先验性的等级关系的存在,使得政工干部与民警之间的“主体——主体”的关系很难构建,公安民警普遍主体客体化,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难以展开。而微时代的出现,从文化根基上植入了主体间性的概念,提供了主体之间交往与对话的可能性,给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比如,在施教者与受教者关系上,改变了过去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单纯的教育者中心观、等级观念,代之以平等、合作、共生的新型政工干部与民警关系;在教育方式上,改变了传统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倡导平等、互动的对话式教育方式;在教育专题设置上,改变了陈旧单一的教育主题模式,设置基于公安民警生活与体验的开放性、多样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此,对于微传播而言,我们不可忽视其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合理性价值,这对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微传播的多元异质格局导致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不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控性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通过课堂教育、谈话沟通、典型示范等方法来进行思想教育。这些教育方法能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受教者进行集中、持续的信息传播,以引导其思想和行为。然而在微传播环境下,每个个体都可以是信息的产生者、接受者和传递者,个体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获取信息、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明显增强。因此,微传播的到来必然呈现出多元异质文化格局。随着微传播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格局的负面影响也悄然显现,例如,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与“分化”、渗透与颠覆的工具,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借助微传播平台达到其和平演变的阴谋,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思潮也通过微传播平台腐蚀着某些公安民警的思想。另外,伴随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期的到来,各种良莠难辨的社会思潮及各种社会矛盾都快速地通过微传播平台暴露无遗。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的不足,有些民警在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时,很容易迷失,有的民警甚至受网络平台不良信息的误导,开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多元化、海量化的网络信息面前,提高民警的价值判断力和信息鉴别力显得尤为迫切。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预判性,无疑成为当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

(二)微传播的“碎片化”、“娱乐化”特征导致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彰显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所在。但人的思想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形成又同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塑造,再加之人的思想活动的隐匿性等特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有时存在着不确定性,在短期内无法得到立即确认。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一直是一个常论常新,且具有永恒探讨意义的话题。当前,受微传播文化的影响,某些公安民警存在价值相对主义及淡意识形态化的倾向,直接影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获得。自微传播出现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异质性在网络世界中被不断放大。在微传播空间中,人们的交往对象,在网络中的身份都会发生快速的变动,人们“不知道他将在他现在所在的地方呆多久,并且他经常根本无法决定何时他的停留会结束”。③“这种自由随意的网络交往方式在给予人们最大限度的自由时,却又消解着网络个体对网络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一种一切皆无所谓,认为什么都行、什么都可以接受的价值相对主义倾向在网络空间中弥漫着”。④与此同时,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又加剧着人们淡意识形态化的娱乐心态的形成,可以说,“深度消失”是微传播文化的特征之一。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受微传播文化的影响,部分民警的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随意性。愿意做的事就做,不愿做的事就不做,以“自我”的利弊取舍作为言行的价值导向。同时,在丧失了精神深度的微传播文化中,社会理想、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之类的话题淡出了某些民警的视线,理想信念的真空导致一些民警出现了职业理想的空白。没有职业理想,或者将职业理想庸俗化和世俗化成为了某些民警的精神生态。规避微传播文化可能带来的价值虚无主义和淡意识形态化倾向,成为了当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回避的教育困境。

(三)微传播“意见领袖”的缺位导致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性不足“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达到彼此共享、互动、共识的社会行为、活动和过程。”⑤在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把关人”作用,对信息进行搜集并有选择地传输给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价值导向作用。但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总是先由社会成员中的少数“意见领袖”获取,然后再由他们扩散给公众,这就是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两级传播”理论。托夫勒曾指出,“各个高技术国家的政府所面临的一种潜在可怕威胁来自于网民分裂成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两部分,下层阶级和主流社会之间的鸿沟实际是随着新的传播系统的普及而扩大了。”⑥可见,微博、微信只是给网民提供了技术上的平等话语权,但“两级传播”造成的“意见领袖”现象的存在却会导致实质上的话语权的不平等性。对于“意见领袖”的主体性作用的认识和把握,是我们当前提升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力的关键所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在当前这种开放式、多元化的微传播时代获得更多关注,就必须借助微博、微信的信息传播平台,一方面寻找与民警互动的交集,另一方面发挥网络传播“意见领袖”的主体性,加强对公安民警价值导向的引领作用。可以说,微传播多元开放、信息共享的特点使广大民警通过微博、微信平台甚至比政工干部更先、更多、更快地学习和了解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他们已不再是传统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被动等待政工干部来灌输理论知识的受教育者,而是具有了一定获取信息与分析问题能力的独立个体。微时代的到来显然对政工干部的教育引导性、权威性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新媒体对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各级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也都相继建设了政工网站,但是这些网站因为更新缓慢或者停止更新而成为“僵尸网站”,点击率较低。包括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公安微博、公安微信等政务服务平台,也都表现出公安机关网络参与性不足的问题。全国公安政务微信协作联盟负责人陈文峰指出,“目前一些公安微信呈现出令人遗憾的务虚浮躁之气,那就是争第一、争首家、抢亮点、抢曝光率。”目前公安政务微信有很多空壳子,“公安微信中‘僵尸账号’的比例大概有三分之一。”上述这些现象表明目前的公安微博、公安微信以及政工网站的建设既无法满足民警对信息的需求,也难以形成政工干部与民警之间的对话交流模式。因此,如何贴近民警的理论需求,发挥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作用,切实增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舆论引导力,是政工干部面临的新挑战。

三、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之策

(一)以打造政工微博、微信平台为先导推进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否有效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搭建公安政工微博、微信互动平台,把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民警的网络生活。1.建设政工微群,打造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平台。政工干部可以通过开设微博、微信群等整合文化资源,开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元对话模式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性,用积极、健康的信息占领微传播阵地,引领公安民警参与其中,在彼此的交流中达成对话和共识,实现理论传播和思想引导的教育目的。2.引领网络技术,创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方式。政工干部应把握微时代人们追求变化、崇尚创新等网络心理,不断探求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微博、微信的新结合。政工干部不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发表理论教育内容,还可以借助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技术手段形象地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单调、静态的固有模式,增强民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可度。3.建立网络平台运行制度,推进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推动政工微博、微信常态化、规范化发展,就要建立教育主体网上工作责任制。以制度的方式明确权限职责、明晰奖惩考核,督促政工干部有效运用网络平台创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才能防止政工微博、微信出现短期做秀行为,避免形式主义问题的出现。

(二)以提升政工干部网络传播素养为基础推进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工微博、微信无疑将在虚拟网络空间中担负起更多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能,搭建起政工干部与民警之间的沟通桥梁,对政工干部的网络传播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提升政工干部的理论素质,加强利用“微时代”背景进行理论教育的成效。只有不断提升政工干部的理论素质,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政工干部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力度。要把政工微博、微信的建设落到实处,政工干部需要激活微博、微信上“沉默的大多数”,了解更多民警的所思、所想,而不仅是少数民警的意见表达。3.政工干部要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民警提供信息,表达观点并赢得民警信任,达到预想中的理论引导效果。政工干部可以提炼出当前民警最关心的话题作为政工微博、微信群的议题,引导大家讨论,从讨论中反映民警的真实意愿。政工干部通过主动设定微博、微信议题供民警讨论,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更能加强与民警的沟通与联系,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4.政工干部要创新话语体系,提升网络政工水平。政工干部要适应新媒体环境,要善用网言网语,学会平等交流,做到睿智幽默,实现与民警的良性互动。适应微时代的互动方式,政工干部要以平等的对话者身份与民警进行交流,得到民警的尊敬和认可。只有这样,政工微博、微信才能深入民警的网络生活,在与民警的对话与交流中开创微时代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公共安全面临的挑战

随着高校与社会原有藩篱逐渐清除,原先“象牙塔”的高校承受着更多来自社会的风险,政治、经济与文化等领域的风吹草动都能在高校中预演,高校俨然已经成为社会冲突的小型舞台,公共安全的机率和影响都大大增强。高校组织与外部社会的交互性增加,风险机率随之增加。改革扩招使得高校机构与人员的规模膨胀,加剧了高校公共安全的风险系数。高校人员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公共安全防范难度大。大学生青年群体进取、向上、充满活力,同时也具有短视、浮躁、追求享乐的一面。而且青年学生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四大主题:学业、择业、恋爱与人际关系,困惑与迷茫多发。教师群体,如果在涉及工资、职称等基本权益遭受到不公处理时,也可能会采取某些过激的行为,甚至导致正常教学秩序的瘫痪。此外,许多建设中的高校雇佣大量的临时工,新校建设或校区城市建设的大量民工,也常常成为校园安全的隐患。

除了这些涉及公共安全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之外,高校现行的改革与管理制度等内在机构特点也存在安全隐患。加上我国有关高校公共安全管理的制度规范很少,在制度管理上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此外,学校领导在整个办学理念中对公共安全管理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管理机构、专项研究和制度规范,潜意识把公共安全危机当成是“意外”事故,危机意识不强,还加上高校在公共安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很少,可供参考、反思的少。

高校公共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预警、自救、互救能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高校不仅要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安定的有保障的生活环境,而且要在心理上为师生提供一种安全与信任的良好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二、确立高校公共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意识构建管理体系

高校在公共安全教育问题上要借鉴发达国家关于公共安全管理,注重全过程的管理理念,尤其是事前的预防,以降低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积极开展相应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尽量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公共安全危机的预防入手,构建危机预防、危机管理。让公共安全教育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出发,为实现高校良性的秩序,从观念上重视、制度上健全、内容成体系、教育常态化出发,构建学校公共安全防御体系。

首先,设立专门的公共安全健康管理指挥机构,负责全校公共安全管理和指挥控制。具体职能为组织开展全校公共安全管理的项目研究;组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教学;建立各种管理规章及指挥开展校园治安管理、维护政治稳定工作、重大活动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保密工作、突发事件处置、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大学生违法犯罪及预防等安全工;建立各种公共危机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指挥和处理各种公共安全危机及危机公关,以其其他一切有关学校公共安全的指挥与处理。

其次,建立公共安全预警机制。既然学校公共危机不再是偶然,而是越发以常态的面目出现,高校开展安全预警管理成为必要。高校要结合学校本身的现实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并客观评价学校公共安全状况,通过经验性地分析学校可能存在哪些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或行为,并分析危害的强度、频度与范围。开展校园风险排查和事前监控关口前移,加强公共安全危机的源头控制。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尤其是根据分析,建立各种校园公共安全危机预案,并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演练,通过专项应急演练项目,让学校师生能更真切地了解危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也促使各机构的管理成员更加清楚自己的分工及相互间的配合关系,有助于发现应急管理计划及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完善和修订。设立安全总值班室,值班人员应掌握突发事件处理程序,设立统一的新闻渠道,及时向师生公布事件发生处理的权威信息。

再次,设置专门的公共安全概述公共课程,逐步实现公共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制”。目前一些学校已开始进行试验和实施。如清华大学开设了“实验室安全学”课程作为全校研究生的选修课。公共安全的教学课件应该涵盖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治安防范、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日常生活安全等五大内容,向学生详细介绍相关安全知识、防范知识和应对技巧。

三、高校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路劲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

通过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营建校园安全文化。举办经常性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演讲、讲座,应急安全的现场演习,安全网络、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等活动,以宣传海报、专栏、视频、安全宣传单(册)的形式,在校园必要的公共场所、活动场所设置显目、温馨的安全提示和警告字画图示、安全疏散示意图等。将校园安全文化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要求有关专职、兼职教师和部门应加强对校园安全文化的指导、督促及参与。通过校园的广播、电台、网站、报刊等开展正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营造。学校以建设和谐校园为契机,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从整体上营造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为安全教育提供外在环境和内在意识基调。

(二)加强校园日常管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师生行为。

为保证师生员工的活动规范有序,减少各种无序混乱导致的安全隐患,学校要加强日常管理,规范各种管理制度并照章执行。学工部门应该建立健全与学生活动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比如:新生报到安全管理、日常活动安全管理、集体活动安全管、校外活动安全管理、体育活动安全管理、教室宿舍安全管理、集会、军训安管理、各种场所安全管理等。一方面要求师生员工遵循各项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后勤保障部门要建立定期安全检查维护管理:定期检查校舍建筑、教学设施、消防器材、体育器材、实验设备、水电设备、学生生活设施等,及时发现并努力排除各种潜在隐患。通过辅导员、学生宿舍管理员、学生干部、保卫部门或举报信箱、电子邮件、学校BBS等渠道,广泛收集与学校相关的安全危机信息,从中提取有价值的进行分析和预测处理。学校各有关部门可定期开展调研、座谈会等活动,分析学校运行状态,找出管理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整改。在校园的重要部位安装摄像头和监视器,监控图像,汇总于安全监管部门。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营造安全规范的校园环境,以管理配合和强化公共安全教育。

(三)强化危机安全教育。

高校作为一种组织,可能面临的危机有很多情形,如基于自然因素的破坏性地震、水涝灾害,基于社会因素的恐怖袭击、大规模,以及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交互影响导致的重大火灾、恶性传染病流行等。而且,高校师生作为高知识、高素质群体,倍受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重视与关注。这使得高校危机更易引起社会反响,更易与某些外在因素产生互动,产生危机的“放大”或“辐射”效应。因此,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一定要强化危机安全教育。加强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师生员工的危机意识,开展应急预案及演练,将校园应急处理的理念、案例及行动方案等通过各种形式、途径融入学校教育内容之中。让学生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了解,学习安全防范知识,掌握安全防护技能,了解如何通过社会援助和社会支持系统来保护自身安全。

(四)组织多种形式正面安全教育。

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利用思想品德、军事训练、卫生与健康、实习与实验等课程对学生教授安全知识和技能;组织由专业教师和人员结合安全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逃生、救护教育。开设应急能力训练课,采取实战模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临时应急心理、防护技术的训练,如外伤急救、食物中毒急救、使用消防器材、安全逃生等,增强了师生对突发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开设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刑法》、《教育法》、《国家安全法》、《国防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课程,教育和增强学生守法,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安全知识系列讲座。请一些安全领域的专业人士,讲解安全知识,普及安全常识。同时在安全教育中渗透保险意识的教育,在学校安全工作中要引入社会保险机制,解除学校、学生的后顾之忧。

此外,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五)重视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

研究表明相对普通人群,高知人群本身更易在心理、性格与精神等层面出现异化倾向,高素质人群的聚集地高校,暗藏的心理问题日渐成为高校最主要、最常见的危机诱因,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却经济不独立、成长却个性不成熟的特定阶段,多存在着学习、就业、经济、交往和家庭等压力,高校要重视这一安全危机诱因的心理化成分,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心理问题向危机事件转化。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学知识,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调适方法,自觉舒缓心理紧张,消除心理障碍。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咨询门诊,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学生的一般心理困惑,适度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拓展心理咨询面,增强心理咨询效果。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跟踪,防止出现自残、自杀和伤害他人等事故。

(六)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开展安全教育。

高校学生人人涉足网络,虽然他们有驾驭网络的技能,但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却知之甚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淡薄。网络安全教育成为现时代高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重要任务,针对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受外来非法侵入现象日益突出,黄毒侵入、反动言论侵入、教唆犯罪侵入等情况,高校要加强网络建设,更新网络技术,提高网络监管水平,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并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安全的网络信息,及时抢占网络阵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要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不仅为他们提供新闻资讯、娱乐信息,还要提供学习生活、求职择业、人文知识、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和指导,力争用先进的文化指导学生,用丰富的信息吸引学生,用全面的知识服务学生。

总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无需置疑,居安思危,防范预警。加强教育是预防的重要手段,尽量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减少发生校园事故与灾难的可能性,降低灾难可能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浅论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教育[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秦琴,齐福荣.高等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第5卷,2009-6,(3).

[3]杨绪霞,薛刚.新形势下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考[J].世纪桥,2008,(11).

[4]李海军.浅议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J].科教平台科技咨询导报,2007,NO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