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高管培训心得

银行高管培训心得

银行高管培训心得

银行高管培训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有银行;会计分层培训;合作教育;员工个人发展;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

在当今我国商业银行中,对会计人员的“道德人”假设依然浓重。这种假设思潮之下,银行组织尤其是培训组织者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技能的储备与提高更多地寄希望于会计人员的自觉学习和自我约束。就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看,会计培训处于被边缘化的低效状态,会计培训的产出效应远没有得到发挥。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道德水准、执业技能跟不上公司上市、应对金融国际化及电子化的需要。倍受关注的2005年1—3月间发生的四大国有银行金融案件,涉案金额超14亿,有些是因基层会计人员内外勾结诈骗、盗窃和造假虚报造成的,这反映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严峻现实。国家出台的金融法规以及各家银行自身建设的会计内控制度构成了比较健全的监管规范体系,但其约束与导向作用远未发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法规制度没有通过有效的培训而深入人心。现实中,银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大多仰仗于会计从业者自身的自觉学习。而有限的会计培训由于培训理念、内容设计、方式选择以及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使培训收效式微。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围绕培训理念、管理、内容以及方式角度进行会计培训创新应成为当前银行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一、培训内容创新

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错位是导致会计培训成效式微的重要原因。如今,培训内容的随意性确定已是培训事业主要症结所在。由于培训内容缺乏对具体需求与培训对象的关照,忽略员工个体特点(性格、智力、兴趣、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和岗位因素,只是提供一些大众化、普及性的知识培训,使学员学无趣味、学无所得。以致浪费培训资源,培训效益几为负值。

对培训内容的创新安排是培训创值的根本。客观地讲,现今银行会计整体素质还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会计的理论价值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措施是致力于培训内容上的精心创设。

(一)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素质培训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会计培训需求可分为二个层面:一是保健层(基本素质与技能),如记账、算账、报账、责任心、保密意识、纪律性、诚信意识等。这些因素通过培训习得后,具备了基本的工作技能,强化了自我约束,但不能因此获得激励。只是降低了被淘汰的风险,减低了违规的可能性。二是激励层(高级素质与技能),如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获得这些能力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因此可获得晋升、提拔和奖励。因此,在进行会计培训设计时,既要保证保健层素质的学习,又要重视激励层面的素质培养。

需要强调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素质培训,应尤其注重能力与情感的培训。

能力培训是我们以往忽视的一大问题。作为操作性很强的银行会计必须重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创造性工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作为培训组织者应致力于创设各种能力学习环境,使学员在体验、模拟和演练中真正习得技能。

“态度决定高度”。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情感人”管理。而情感培训正是实现这种管理的有效途径。将员工定位于“情感人”,把情商教育纳入培训视野,促成会计人员准确地觉察、表达、调节、评价各种情感情绪,养成宽容、诚信的道德情怀。通过培训,将博爱、宽容、感恩等情感元素融入会计工作链的每一个细节。

从2004年到2005年,建设银行浙江省金华市分行一直致力于培训内容创新,开展富有特色的野外拓展训练,旨在会计人员团队精神、诚信意识、规则观念、顽强意志的养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做法是:对全行742名会计人员进行有计划的轮训,深入野外拓展训练基地,开展诚信之村、高空钢丝、跳出自我等项目训练。在训练项目设计上,要求蕴含快乐、信任与合作精神。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该行会计人员的精神风貌、协作意识、服务态度均有大幅提高。由于培训内容上跳出了理论知识传授的传统,开展富有创新性的野外肢体训练,使受训者从中获得对本职工作的新理解新感受,通过肢体竞技体验协作、诚信、坚持、守纪的快感。

由于会计服务水平、操作技能、规则意识的全面提高,使该行与会计关联的相应业务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2005年的全省金融会计“比服务 比效率 比质量” 活动中,该行获得最优奖与突出贡献奖。2005年在全省建行系统会计柜面服务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在金华市金融系统首届会计业务技术比赛中夺得团体总分第一。由于该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最终促成该行经营业绩在全国中心城市行中的排名由2004年的23位跃居到2005年的第6位[8]。

(二)注重培训内容与员工个人发展相联系

实践表明,只有把培训目标与个人发展相结合,才能激发学员求知欲,促成有效培训。将培训工作与人事

管理融合一处,把职业培训与会计上岗、聘任、提拔和职称晋升等个人发展相结合。关心人的个体发展,这是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内涵[1]。

美国企业成功培训的经验之一是,在培训中观照员工个体发展要求,如在培训中研讨员工福利、就业适应、健康计划、失业救济、退休等问题。麦当劳公司虽不属银行机构,但其培训经验值得效法。它们的做法是:从见习经理一直到营业经理,每次培训都与个人发展相联系。每位学员都非常明确每次培训的个人意义,从而大大激发了学员学习积极性。

(三)与会计职业需求动态链接

据零点调查公司2004年调查,中国最受会计人员欢迎的培训课程是:工作效率、时间管理、团队精神、客户服务技巧和沟通技巧培训。我们认为,不同岗位的不同人员和相同岗位的不同人员对知识技能的需求都是有差异的。在培训内容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这种差异。只有明确真实的培训需求才可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如何来准确获得有区别的员工需求呢?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这有赖于对组织单位、工作任务和受训人员三者的深入分析。所谓组织单位分析就是立足于银行战略高度,审视和判断需要培训的会计机构与环节,以此确保培训工作合乎银行整体发展目标;任务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各职位任务,确定各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频次和难易程度,以揭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而人员分析则是从员工个体出发,分析知能现状与完成任务所需之间的差距,由此提炼、鉴别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4]。

当今,一个严峻的现实是,银行财会人员素质基本处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阶段。会计电算化实施后,一些会计人员对账户间对应关系都弄不明白了。一定程度上说,会计业务知识反而有后退之势。入世后银行开放度的日益扩大以及信息化、电子化金融的日趋普及,银行会计迫切需要调整和提升知识技能结构。网上银行、电子支付、贷记卡、基金等业务培训已成当务之急。同外资银行竞争,必须弥补我们中间服务弱项,以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财理念重新装备财会人员。金融工具与竞争对手在变,员工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必定要变,而与这种改变保持动态链接是有效培训的基本保证[3]。

(四)开展分层培训

分层培训强调以深入研究各层次、各类会计人员知识需求为基础,因人因地施教。具体讲,即按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经历和不同技能基础进行分层培训。这里所说的分层不仅指人员的分流,还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和培训方式的分层。培训时间上可灵活安排一切工作间隙,场所上可在工作场、模拟现场、虚拟现场甚至野外。

二、培训理念创新

本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与信息为主要生产要素、以智力为重要依托的时代。银行业作为一个知识与智力高度密集的行业,从业者素质技能的高低,决定着金融业的兴衰。而保持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问题是:确保企业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这其中自然包括培训理念的不断创新。

(一)开放教育观[2]。企业培训属于成人教育,我们应以开放姿态广泛吸收各种先进教育理念。

①合作教育观。美国合作教育理论倡导者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作为金融机构,这种合作包括学员与学员之间、教师与学员之间以及教师与被邀企业之间的合作(如事先了解银行背景、行业发展状况、银行发展战略等)。创造民主、合作的教学环境,实现由服从型师生关系向合作型转变,使学员在合作中体验快乐与进步是合作教育的精髓。

②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摒弃僵化、缺乏想象的教学形式,崇尚差异,尊重多元,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在当今银行培训中的借鉴是:员工知识结构崇尚多元共存,应勇于吸纳外来优质元素与先进理念,以开放、尊重的心境面对外界的会计监督。

③环境教育观。环境教育旨在培养人们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处理能力。现实中,银行会计业务处理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仿真模拟技术、自动化技术在金融会计领域的应用,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中间业务、信用卡市场和消费信贷市场的不断拓展,居民与法人理财意识的觉醒以及服务要求的提高,这些都要求我们借助会计培训掌握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协调能力,掌握新环境

下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二)成本投资观

会计培训是一种简单消费性支出,这是银行界一直存在的认识误区。正因于此,我国银行系统对会计培训的人均投入远低于国外水平。据抽样调查:我国只有22%的国有银行重视对会计人员的人力资本投入,21%的国有银行人均培训费区间在45元~75元,而这些培训投入中财政局刚性要求下的年度会计继续教育占六成多。

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使我们坚定一个信念:培训不是简单消耗而是高附加值的有效投资。人力资本只有通过学习培训才能增值。抛开学习补给,人力资本必然不断贬值。我们很多银行分支机构长期陷于亏损,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会计人员素质欠缺,缺乏对客户提供优质理财服务能力,致使银行陷入了一个漠视培训员工低素质拼物质资本(如片面强调拉存款与放贷规模)亏损培训资金紧张人力资本再贬值的恶性循环。实践表明,有效培训不仅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准,降低职业风险与作业成本,从而为银行带来丰厚的效益回馈。

摩托罗拉公司很早就意识到培训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总结出1:30的培训投资回报率,正是高效的员工培训确保了该公司的旺盛生命力[5]。

三、培训方式创新

据资料显示,如今的银行会计培训多为单一的面授方式,缺乏交流、论辩与体验。显然,传统的培训形式是对组织者与学员的双重损失[6]。实践表明,唯有双向、开放、平等的培训方式才符合成人教学规律。我们必须谋求培训方式创新,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中心。如此,案例剖析、角色扮演、公司实习、商业游戏、设题讨论、思考训练等学习形式都是值得尝试的。而培训传导媒介上则可因人而异地选择录像、光盘多媒体、计算机、视频会议、学习手册、Intranet等。

四、培训管理机制创新

(一)实施平等、开放、双向的培训管理

培训管理应摒弃“控制与操纵”的传统管理方式,而致力于管理机制创新,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开放、双向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员在平等而广泛的参与中习

得、体验,促成受训者身心与学业的共同发展。

(二)将会计培训列入《银行事业发展规划》

把培训看作单位事业发展的重要构成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组织者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可持续、可操作的培训规划,促使金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建议商业银行创建专项培训基金,为培训提供长期的财力支撑[7]。

(三)引入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

ISO10015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旨在弥补组织成员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规范培训质量的国际培训标准。该标准强调培训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它已被我国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GB/T19025-2001《质量管理培训指南》。如今正推行该标准的全球知名企业,均从中获得了丰厚回报。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银行正式引入该体系。随着2002年青岛海尔公司成为世界首家该体系认证企业并取得巨大成功后,该体系已开始引起国内一些知名企业的关注。

面对国有银行上市步伐的加快,银行会计迫切需要提供符合股份制会计准则的财务规范。引入该体系则是诊治我国银行会计培训失范与低效的良药,借此可以使我们的培训管理一下子瞄上国际先进标准,如此也有助于先进培训理念的快速确立,最终促成学习型金融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顺.为金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基[N].金融时报, 2003/12/05.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修订版)[M].海南出版社出 版,2001(03).

[3]李斌.强化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2(02).

[4]黄晓榕.未来会计人才需求及会计教育目标探讨[J].财经理论 与实践,2002(02).

[5]杨菁、李曼丽.当前美国企业培训的现状、特点及其对我国的 启示[M].国研网,2002/09/30.

[6]徐善振、周厉.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需求特点与培训 方式安排[J].上海金融,2003(06).

[7]萧鸣.金融人力资源管理探索棗对法德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及 员工培训的比较[J].浙江金融,2004(07)

[8]建设银行金华市分行,动态与信息,2004-2005年

银行高管培训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有银行;会计分层培训;合作教育;员工个人发展;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

在当今我国商业银行中,对会计人员的“道德人”假设依然浓重。这种假设思潮之下,银行组织尤其是培训组织者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技能的储备与提高更多地寄希望于会计人员的自觉学习和自我约束。就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看,会计培训处于被边缘化的低效状态,会计培训的产出效应远没有得到发挥。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道德水准、执业技能跟不上公司上市、应对金融国际化及电子化的需要。倍受关注的2005年1—3月间发生的四大国有银行金融案件,涉案金额超14亿,有些是因基层会计人员内外勾结诈骗、盗窃和造假虚报造成的,这反映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严峻现实。国家出台的金融法规以及各家银行自身建设的会计内控制度构成了比较健全的监管规范体系,但其约束与导向作用远未发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法规制度没有通过有效的培训而深入人心。现实中,银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大多仰仗于会计从业者自身的自觉学习。而有限的会计培训由于培训理念、内容设计、方式选择以及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使培训收效式微。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围绕培训理念、管理、内容以及方式角度进行会计培训创新应成为当前银行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一、培训内容创新

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错位是导致会计培训成效式微的重要原因。如今,培训内容的随意性确定已是培训事业主要症结所在。由于培训内容缺乏对具体需求与培训对象的关照,忽略员工个体特点(性格、智力、兴趣、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和岗位因素,只是提供一些大众化、普及性的知识培训,使学员学无趣味、学无所得。以致浪费培训资源,培训效益几为负值。

对培训内容的创新安排是培训创值的根本。客观地讲,现今银行会计整体素质还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会计的理论价值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措施是致力于培训内容上的精心创设。

(一)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素质培训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会计培训需求可分为二个层面:一是保健层(基本素质与技能),如记账、算账、报账、责任心、保密意识、纪律性、诚信意识等。这些因素通过培训习得后,具备了基本的工作技能,强化了自我约束,但不能因此获得激励。只是降低了被淘汰的风险,减低了违规的可能性。二是激励层(高级素质与技能),如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获得这些能力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因此可获得晋升、提拔和奖励。因此,在进行会计培训设计时,既要保证保健层素质的学习,又要重视激励层面的素质培养。

需要强调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素质培训,应尤其注重能力与情感的培训。

能力培训是我们以往忽视的一大问题。作为操作性很强的银行会计必须重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创造性工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作为培训组织者应致力于创设各种能力学习环境,使学员在体验、模拟和演练中真正习得技能。

银行高管培训心得范文第3篇

学分银行是“宝库”

学分银行并非新生事物。谈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就要先了解学分制和“学分银行制”。学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种,它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它首创于19世纪末的美国哈佛大学,并很快就风靡全球。而“学分银行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第一个提出并试点运营的,它借鉴了银行的运行体制,包括存储、汇兑等功能,但存储的是学分,汇兑的是学历和证书。它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且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即使隔了几年,曾有的学习经历仍可折合成学分,存储到学分银行。

《教育》记者采访中发现:传统的教师培训,往往时间比较松散,形式变化多端,且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以致教师的培训热情难以保障。因此,构建一个上下衔接、左右沟通、前后一体的立交桥式的教师培训体系,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学分银行凭借灵活的机制、先进的管理理念,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和推崇,甚至被看作是教师成长的一个宝库。“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制度,是以学分为载体,全面记录教师参加的所有不同类型的教育学习过程、时间及成果,能够满足教师的需求。”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李聪慧撰文指出:学分银行制度可以针对目前教师培训制度的不足。它能够全面记录教师的学习经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可以避免教师的重复学习,提高教育资源的效率;还可以使教师选择空闲时间进行学习,避免培训时间与上课时间冲突,减少教师的负面情绪,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2012年12月,教育部“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工作”开始在辽宁、浙江、重庆、湖南试点。綦江区作为重庆的三个试点区县之一,主要承担“教师培训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开发及利用研究”的任务。对此,綦江区骑龙小学副校长曹红说,学分银行使包括自己在内很多教师,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对于教师成长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打铁首先自身硬”。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曹红认为,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才有底气和资格站在讲台上;同时,学分银行也是一位无形且刚直的管理者,在不断鞭策教师的成长进步。

上海运行较早,积累一定经验

2016年4月12日,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召开会议,就如何做好浦东新区“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收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会议通报了全区学分任务完成情况,同时要求“十二五”师训未结业教师抓紧最后扫尾机会,可通过“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等尽快挣分,争取结业。

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是上海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分银行平台”,于2011年4月上线运行。它源自2007年底上海推出的“学分互认”。当时,上海市教委印发《开展高等教育学分互认试点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试点的方案》,决定在成人教育领域率先试点学分互认,从而打破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间的认证瓶颈。2011年6月,《上海市“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公布。根据该意见,“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教师教育工作将全网络化管理,市级培训依托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学分银行)进行。所有在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要参加自选课程的培训,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

《教育》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学分银行)是由上海市教委人事处组织,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与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具体实施的市级、区级、校级共享课程管理和培训学分管理的平台。它拥有人员信息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个人报名、团体报名、报名审核、学分管理、经费统计、报表导出等功能,面向的用户群有市级管理员、区级管理员、校级管理员、任课教师、班主任和普通教师。“十二五”期间,原则上要求所有在职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5年内必须完成36学分,其中每10学时将折算为1学分;每一位教师每次只能报一门课程,不能多报。

在运行初期,上海市教师教育管理平台系统因为前几期设置的课程较少,还曾遇到过全市十多万中小学教师集中抢选课程的问题,以致服务器不堪重负。最后,在登录页面上设置了三个入口进行分流,才得以缓解。经过这样不断摸索,截止2014年12月,上海市共有13万名教师报名注册学分银行,教师培训的市级共享课程已达到近500门,基本上做到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覆盖。而上海市通过制定学分认定标准,构建教师培训学分结构体系,强化教师培训学分考核管理,逐步打造出一个开放、多元、可选择、分级的教师培训学分银行管理系统,为其他地方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提供了一些借鉴经验。

可与国培计划结合进行

银行高管培训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有银行;会计分层培训;合作教育;员工个人发展;ISO10015培训管理体系

在当今我国商业银行中,对会计人员的“道德人”假设依然浓重。这种假设思潮之下,银行组织尤其是培训组织者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技能的储备与提高更多地寄希望于会计人员的自觉学习和自我约束。就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看,会计培训处于被边缘化的低效状态,会计培训的产出效应远没有得到发挥。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道德水准、执业技能跟不上公司上市、应对金融国际化及电子化的需要。倍受关注的2005年1—3月间发生的四大国有银行金融案件,涉案金额超14亿,有些是因基层会计人员内外勾结诈骗、盗窃和造假虚报造成的,这反映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严峻现实。国家出台的金融法规以及各家银行自身建设的会计内控制度构成了比较健全的监管规范体系,但其约束与导向作用远未发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法规制度没有通过有效的培训而深入人心。现实中,银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大多仰仗于会计从业者自身的自觉学习。而有限的会计培训由于培训理念、内容设计、方式选择以及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使培训收效式微。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围绕培训理念、管理、内容以及方式角度进行会计培训创新应成为当前银行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一、培训内容创新

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错位是导致会计培训成效式微的重要原因。如今,培训内容的随意性确定已是培训事业主要症结所在。由于培训内容缺乏对具体需求与培训对象的关照,忽略员工个体特点(性格、智力、兴趣、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和岗位因素,只是提供一些大众化、普及性的知识培训,使学员学无趣味、学无所得。以致浪费培训资源,培训效益几为负值。

对培训内容的创新安排是培训创值的根本。客观地讲,现今银行会计整体素质还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会计的理论价值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措施是致力于培训内容上的精心创设。

(一)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素质培训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会计培训需求可分为二个层面:一是保健层(基本素质与技能),如记账、算账、报账、责任心、保密意识、纪律性、诚信意识等。这些因素通过培训习得后,具备了基本的工作技能,强化了自我约束,但不能因此获得激励。只是降低了被淘汰的风险,减低了违规的可能性。二是激励层(高级素质与技能),如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获得这些能力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因此可获得晋升、提拔和奖励。因此,在进行会计培训设计时,既要保证保健层素质的学习,又要重视激励层面的素质培养。

需要强调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素质培训,应尤其注重能力与情感的培训。

能力培训是我们以往忽视的一大问题。作为操作性很强的银行会计必须重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创造性工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作为培训组织者应致力于创设各种能力学习环境,使学员在体验、模拟和演练中真正习得技能。

“态度决定高度”。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情感人”管理。而情感培训正是实现这种管理的有效途径。将员工定位于“情感人”,把情商教育纳入培训视野,促成会计人员准确地觉察、表达、调节、评价各种情感情绪,养成宽容、诚信的道德情怀。通过培训,将博爱、宽容、感恩等情感元素融入会计工作链的每一个细节。

从2004年到2005年,建设银行浙江省金华市分行一直致力于培训内容创新,开展富有特色的野外拓展训练,旨在会计人员团队精神、诚信意识、规则观念、顽强意志的养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做法是:对全行742名会计人员进行有计划的轮训,深入野外拓展训练基地,开展诚信之村、高空钢丝、跳出自我等项目训练。在训练项目设计上,要求蕴含快乐、信任与合作精神。通

[1] [2] [3] [4] 

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该行会计人员的精神风貌、协作意识、服务态度均有大幅提高。由于培训内容上跳出了理论知识传授的传统,开展富有创新性的野外肢体训练,使受训者从中获得对本职工作的新理解新感受,通过肢体竞技体验协作、诚信、坚持、守纪的快感。

由于会计服务水平、操作技能、规则意识的全面提高,使该行与会计关联的相应业务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年的全省金融会计“比服务 比效率 比质量” 活动中,该行获得最优奖与突出贡献奖。年在全省建行系统会计柜面服务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在金华市金融系统首届会计业务技术比赛中夺得团体总分第一。由于该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最终促成该行经营业绩在全国中心城市行中的排名由年的位跃居到年的第位。

(二)注重培训内容与员工个人发展相联系

实践表明,只有把培训目标与个人发展相结合,才能激发学员求知欲,促成有效培训。将培训工作与人事

管理融合一处,把职业培训与会计上岗、聘任、提拔和职称晋升等个人发展相结合。关心人的个体发展,这是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内涵。

美国企业成功培训的经验之一是,在培训中观照员工个体发展要求,如在培训中研讨员工福利、就业适应、健康计划、失业救济、退休等问题。麦当劳公司虽不属银行机构,但其培训经验值得效法。它们的做法是:从见习经理一直到营业经理,每次培训都与个人发展相联系。每位学员都非常明确每次培训的个人意义,从而大大激发了学员学习积极性。

(三)与会计职业需求动态链接

据零点调查公司年调查,中国最受会计人员欢迎的培训课程是:工作效率、时间管理、团队精神、客户服务技巧和沟通技巧培训。我们认为,不同岗位的不同人员和相同岗位的不同人员对知识技能的需求都是有差异的。在培训内容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这种差异。只有明确真实的培训需求才可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如何来准确获得有区别的员工需求呢?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这有赖于对组织单位、工作任务和受训人员三者的深入分析。所谓组织单位分析就是立足于银行战略高度,审视和判断需要培训的会计机构与环节,以此确保培训工作合乎银行整体发展目标;任务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各职位任务,确定各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频次和难易程度,以揭示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而人员分析则是从员工个体出发,分析知能现状与完成任务所需之间的差距,由此提炼、鉴别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

当今,一个严峻的现实是,银行财会人员素质基本处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阶段。会计电算化实施后,一些会计人员对账户间对应关系都弄不明白了。一定程度上说,会计业务知识反而有后退之势。入世后银行开放度的日益扩大以及信息化、电子化金融的日趋普及,银行会计迫切需要调整和提升知识技能结构。网上银行、电子支付、贷记卡、基金等业务培训已成当务之急。同外资银行竞争,必须弥补我们中间服务弱项,以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财理念重新装备财会人员。金融工具与竞争对手在变,员工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必定要变,而与这种改变保持动态链接是有效培训的基本保证。

(四)开展分层培训

分层培训强调以深入研究各层次、各类会计人员知识需求为基础,因人因地施教。具体讲,即按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经历和不同技能基础进行分层培训。这里所说的分层不仅指人员的分流,还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和培训方式的分层。培训时间上可灵活安排一切工作间隙,场所上可在工作场、模拟现场、虚拟现场甚至野外。

二、培训理念创新

本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与信息为主要生产要素、以智力为重要依托的时代。银行业作为一个知识与智力高度密集的行业,从业者素质技能的高低,决定着金融业的兴衰。而保持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问题是:确保企业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这其中自然包括培训理念的不断创新。

(一)开放教育观。企业培训属于成人教育,我们应以开放姿态广泛吸收各种先进教育理念。

①合作教育观。美国合作教育理论倡导者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作为金融机构,这种合作包括学员与学员之间、教师与学员之间以及教师与被邀企业之间的合作(如事先了解银行背景、行业发展状况、银行发展战略等)。创造民主、合作的教学环境,实现由服从型师生关系向合作型转变,使学员在合作中体验快乐与进步是合作教育的精髓。

银行高管培训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金融工程;培训

AbstractWhen whol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spread, our country's Commercial bank in the knowledge, the idea and ability aspect should treat as what adjustment? Should be trained how to carry out financial engineering?These are the bank train the question which the worker needs to ponder.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money market development, the difficult position which as well as the banking industry faces, seeks for the banking industry finance engineering training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promotion banking industry deals with the crisis and the market development..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commercial banks;financial engineering; training

金融危机造成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消失,花旗银行濒临破产被国家救助。受危机影响,我国银行业也未能独善其身,资产减值、盈利能力下降等状况已引起我国银行业高层的关注。完善风险控制体系、防范风险的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问题专家和金融界共同探讨的问题。银行金融产品的风险定量和定价能力,针对客户的信息咨询和财富规划能力,正是构成银行业智慧力竞争的核心。

银行经营环境因危机而突变,迫切要求我国银行培训工作者分析危机带来的影响,认真思考未来金融业智能结构的变化,寻找银行培训的新对策。因此,金融产品的风险定量和定价能力、金融信息分析和IT运用能力、数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现代银行业务和风险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管理与服务等新生代从业要求,伴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而越发强烈。

一、加强银行业务定量管理能力的培训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中,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要求银行发挥自身定价功能,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银行的金融产品定价能力是金融市场业务竞争的核心。由于国外金融市场和外资银行发展起步较早,外资银行在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管理架构等有着丰富的经验。然而,我国银行业则并不十分了解复杂的金融产品内部定价和背后平盘的方式,在产品设计和交易时极为被动,很容易受制于人。所以,我国银行业产品定价的压力越来越大,而风险管理要求却越来越高。国际国内金融形势要求我们亟须加大对产品定价模型的学习,拓宽风险管理能力的深度,加强动态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亦是银行业迈向智能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挑战的有效途径,更是抓住金融商机的有利法宝。

风险创造机会,但不会防范风险的银行,最终将丧失更多的机会,甚至是生存机会。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完善的、可靠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由于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直接影响了银行的资金价格,将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商业银行利用金融工程模型进行产品定价,流动性风险管理采用VaR方法辅助压力测试,已经是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一种趋势。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方法、受汇利率变动引起的分部门核算资金价格分析、银行经营决策和客户个性化服务的市场信息分析,需要依靠金融工程理论的支持。

银行业务管理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大量的历史数据基础上,国内金融市场开放较晚,数据的期限结构和类别体系均不完备,且需要计算技术的支持。虽然定量研究存在假设条件等局限性,但银行风险防范体系和金融创新、市场信息分析需要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科学结合,定量分析从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注重银行业金融工程普及培训,是现代银行智力结构发展的需要。因此,银行业金融工程的知识、技能和观念等培训项目开发,必须在传统的知识性培训基础上,适度加大数理金融和计算技术的授课比重,主动提升金融工程知识在日常培训计划中的比例。通过金融产品的设计、模拟定价训练、产品管理和市场分析等数量分析方法的培训,能够使各级管理人员理解和认识金融工程对银行经营和风险管理的作用,能够将金融工程思维观念逐步运用于银行业务发展和管理之中,如:公司财务、现金管理、投资及衍生品交易,以此提升银行业经营管理能力,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根据金融智能发展的趋势,银行培训工作者应当变被动协调培训为主动跟踪培训需求,主动协同业务发展规划和经营部门,主动分析核心智力的需求特点,主动运筹金融工程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依据不同层面和岗位配以不同的知识和能力要点,如:产品模型设计、交易账户的风险值计量、回归分析、市场信息分析和IT数模运用等,在知识、观念和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开发,合理布局新金融知识和观念的培训要点,弥补金融工程知识在银行业发展中的不足。风险定量和定价、信息咨询和投资规划的从业能力,固定收益类、外汇类、信用类和商品类金融产品定价能力,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等决定了银行业竞争力。银行培训工作者组织金融工程实务案例教学时,应该加大金融工程案例分析比重,按照业务系列和岗位特点,结合产品开发进度,配以不同的离散型概率、二叉树分布理论、连续型概率、数理统计、随机波动理论、风险中心定价理论等知识点,系统地制定银行业金融工程培训大纲。这是银行业培训战略的主攻方向,是直面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人力资源培训的新挑战。

二、银行业客户服务需要金融工程理论支持

以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商业银行的竞争日益加剧,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在于集约化的精细经营。在这种外部市场环境和行业内部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仅仅依靠业务操作人员的经验和公开的市场分析报告,无法及时、准确地判断市场走势,无法揭示潜在的市场风险和波动规律,更难以在竞争中先知先觉、抢占先机。

当今全球化经济金融结构,使跨国界的市场创新业务及风险日趋错综复杂,全景描述交易对手(C,Counterparty),了解自身业务(B,Business)和了解自身风险(R,Risk),参与合作(C,Cooperation)等体现了现代金融市场的竞争特点。针对国内外金融市场的特点,银行开展宏观经济、利率、汇率、黄金、基金、债券等专项研究,分析和预测宏观经济走势和国内外金融市场走向,为各级领导决策、投资、交易和理财业务提供有效的咨询分析和理论支持,为客户提供专业、客制化的研究服务,开展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如此种种业务发展特征需要金融工程理论的支持。运用数理金融、概率数理统计、金融随机理论等工具,我们可以深度挖掘信息资源秘笈,为银行发展提供市场、业务的信息机密。依据信息分析结果,为客户提供客制化咨询和投资规划服务。金融市场分析、银行理财规划、财务管理、会计、证券分析等经济分析的相互交叉从业能力开始提升,金融市场、产业市场,以及个子市场间的资金流、信息流等潜在市场运动规律分析和解密,需要现代金融理论工具支持。

三、银行发展需要现代金融理论知识

现代金融理论是认识金融危机所必备的基本知识,是我们主动参与现代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是金融创新的源泉。

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才开始金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由于我们金融学科归类于哲学社会科学,金融队伍大多来自哲学和政治学知识领域,研究方法为定性分析。而西方金融研究方法具有很好的数理功底,归属于综合类。其次,我国的资本市场刚起步才十几年,资本市场的结构还很不完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金融衍生市场等正在逐步完善和创设之中,投资者队伍主要由中小投资者构成,投机成分高,因此不会产生对现代金融理论的需求,学术界也难以对此产生研究热情。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信息分析型工作要求越趋明显。比如,银行的公司与个人金融的决策分析、咨询服务、投资规划和管理等。公司财务、衍生品交易、投资及现金管理,以及风险管理方面都要运用数理金融分析方法。在国内银行教育培训中,对定量公式提出的原文证明往往予以回避。

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中,无论是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历史数据,寻找理财产品价格波动规律,还是用数学方法分析衍生金融产品,谁最先发现了内在规律,谁就能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取胜。金融危机肆虐之际,华尔街金融机构在智能金融方面重视并投入研发较早的,都能在这场危机中获得盈利。据我国智能金融研究院统计,利用智能金融计算技术的超强优势进行理财决策,华尔街10家金融中介公司取得了不俗的经营业绩。2008年度华尔街业绩评选中排位均在前列。这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数理金融的飞速发展。所以,数理金融、金融运筹学、金融随机分析等支持了IT产业向银行业延伸,是未来银行业重塑智力结构的方向。

金融危机蔓延之时,正是我国银行寻求新的发展和创新之际。加强地域、行业、客户之间,人与IT之间的市场信息分析和运用,提高信息附加值整理和归纳能力,为客户提供针对性、有效性的咨询服务,是金融创新的基础。因此,银行培训项目设计应当紧扣未来智能结构的发展需要,在满足应急和常规性培训的同时,要加大对金融信息和IT运用能力、信息分析和运用能力的培训。以数量分析的逻辑管理为特征,构建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与服务的新途径。

多年来,我国银行业追求高利润率高杠杆率的结构性产品和衍生性产品,顺周期特点比较明显。非保本理财产品和保本产品在2005年为29.87%和70.15%,2007年为62.5%和37.5%。到2007年,我国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中非保本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越来越集中于风险更高的投资方向,且投资者对大多数理财产品是不能提前终止的,因此放大了理财产品的风险。

从银行业理财产品的服务质量调查发现,理财产品的名称误导、预期年收益率解释不清、银行一线员工的误导、理财产品存续期中的信息黑洞等暴露出的问题,说明银行理财产品服务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针对理财、利率、汇率、债券、基金、黄金等业务的深度服务,还需要金融工程、数理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学习,由销售向咨询服务的理念转变还要依靠不断的知识和能力培训,以此提升银行业务服务质量。公司金融和个人金融的客户经理,通过学习理财决策分析-Excel VBA基本工具,如:单一银行基金、黄金、外币的收益及标准差、投资组合的收益与标准差;金融产品间相关系数和协方差矩阵;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风险资产组合和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组合;债券的基本分析等,能够提高对产品质量和习性分析的能力,能够挖掘市场、机构投资者、产品的内在规律和动机,用定量分析工具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四、银行应转变培训观念

金融危机冲击着我国的银行业整体发展战略、经营观念、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我们银行培训工作应当密切关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动态,跟踪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与广度,分析危机蔓延进程中的金融思维、观念和智能的新发展,认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认清现代银行业发展特点、发展“瓶颈”和差距,提升培训工作者知识管理的能力,规划新知识和技能培训课程设计的能力,提升识别金融智慧力发展方面的新变化和新要求的能力。围绕银行经营特点和发展目标,分析银行业所需的知识、观念和能力等培训需求,以现代IT技术和金融工程为主线,构建适应发展要求的培训课程体系,提升培训创新的能力,设计出符合智能发展要求的培训项目。所以,加强银行培训者的培训是提升培训质量的关键,只有一流的银行培训战略,才能在应对危机和金融市场建设中拔得头筹。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银行业培训工作者的新的历史使命。因此,银行业金融工程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