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第1篇

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培养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我们在实践期间,与自闭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同参与了三部分的矫治课程,分别是生活自理课、动手实践课、音乐课。三部分课程各不相同,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因而我们也很用心。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生活自理课。在矫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志愿者每人负责带一名儿童,辅助他们学习戴围巾、戴手套、戴帽子。在常人很容易做到的戴围巾等任务,在我们的课程上却难以进行,自闭症孩子有的不愿意参加,有的不愿意学习,有的认知有障碍,难以理解所教的内容。尽管这样,我们作为志愿者,一点一滴手把手的给孩子们进行教学,让他们认识并学习生活自理,在这节课上,我们深刻感受到自闭症孩子真的很需要人去关爱,社会需要一个爱护自闭症孩子的大环境,我们也应该呼吁更多人加入到这个服务队伍中去。

接着,我们进行了动手实践课。这节课我们来到了矫治中心的活动场地,我们每个志愿者带一名自闭症孩子动手捏橡皮泥,做游戏,折纸等一些少儿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了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我们志愿者在活动中也做到了志愿者的耐心服务。我们很难去想象,对于常人家的孩子,如此简单的游戏,对于自闭症孩子却如此困难,为何这样简单的快乐也要剥夺,我们真心希望社会大众更多的关注到自闭症孩子。

最后,音乐课作为结束活动登场。在音乐课上我们志愿者和自闭症孩子围成一圈坐在一起,我们教孩子打手鼓、唱儿歌、做简单的节奏动作。在这很欢快的气氛中,出现了些插曲,有的孩子玩着玩着突然大哭起来,有的孩子总是欺负旁边的孩子,还有的孩子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很是影响课程的进行,我们看着在这些可爱的孩子的影响下和他们一起玩儿、一起做动作、一起打节奏、一起拍手鼓。

虽然已经是大三,但对于实际社会工作还是茫茫然的,毕竟书本上的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操作并没有教你。难得的实习机会,我想把它做好。在这段时间学会了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但确实体会到了工作的辛酸,觉得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激烈的工作要求,像那些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我们这些刚出来没什么工作经验,而且本身就没好好学学校的专业课的人来说,根本无法和那些老手相竞争,有时候感觉确实无从下手。

回顾这两周来,我们的实践情况,扪心自问,坦言总结。在诸多方面还存在有不足。因此,更要及时强化自己的工作思想,端正意识,提高实践的方法技能。

首先,在不足点方面,从自身原因总结。我们在一定程度的存在有欠缺的知识技能,打动服务对象。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架起一坐连接我们与服务对象的桥梁。为服务对象带来改变。在这个方向的指导下,怎样用真诚的心,打动服务对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沟通能力,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为下一阶段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其次,注意我们在服务过程的细节,谨记助人自助的理念。用自己真诚的微笑,清晰的语言,细致的关怀,体贴的服务去征服和打动服务对象的心。让所有接收到我们我们服务的对象,都有所改变。树立起我们的优质服务。

再次,要深化我们的实践工作素养。熟悉服务方法,把握服务技巧,做到烂熟于心。学会面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服务技巧。力争让每一位服务对象都有所提升。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维稳 社会工作 专业化

一、 新形势下企业维稳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维稳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不断的普及,企业员工接触各项制度和社会信息的时间不断缩短,员工之间的交流也更加便捷。由于国家政策、企业改革等大环境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加上物价与员工收入的增长不匹配,企业的维稳压力逐渐增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目前逐渐多元化的问题,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如:忽视个体的特殊性;上访员工大多数以一线或困难员工为主,整体素质较低,对思想政治理念很难理解,存在排斥性;单纯采用灌输手段等使得企业员工在接受的过程和效果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因此,企业维稳工作急需新的理念促进发展。

(二)科学维稳成为企业维稳的发展趋势

科学维稳指使用现代化的学术理念,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维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结合专业的心理疏导和矫正方法,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使受助群体和个人摆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障碍与困境,提高社会活动能力,融入企业生活,实现自我发展。科学维稳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局限性,成为新形势下企业维稳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社会工作介绍

社会工作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门的职业。社会工作是为帮助人们满足那些仅凭个人努力无法满足的需求而采取的各种有组织的做法;它视受助者为积极能动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消极的客体;它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运用专业的方法使受助者发挥潜能以自已解决自己的问题;它是一门以现代科学所提供的知识为基础的应用性社会科学。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解决其个人、群体(尤其是家庭)、社区的问题,以及运用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和研究等方法,促使个人、群体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达到满意的状态。[1]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

1、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社会工作起源于贫民救济和慈善事业,以“助人自助”为理念,强调尊重所有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平等、价值与尊严。社会公正、社会和谐成为社会工作开展的动力,强调与社会弱势群体一道,致力于社会问题矫正、心理引导,以达到提高社会参与度的目的。

2、社会工作有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方法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及实践,结合各地特有的文化背景,运用人类发展、行为及社会系统理论来分析各种复杂的状况,促进社会个人及群体的公正、和谐发展。

3、社会工作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企业社会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分支。企业社会工作可以看成是社会工作在企业的具体化展开,有其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或职工面对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他们亦有一系列的紧张、单调、疏离、厌倦等心理和生理反应,这些也非简单的物质补偿所能解决,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

三、 社会工作专业对企业维稳的推进作用

(一)助人自助的理念是企业维稳的前提,是创建文明来访接待室的原则

1、从广东石油2010年员工来访的次数来看,85%的来访员工为困难群体、一线员工。解决这些员工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把“助人自助”的理念牢记于心,不能以“劝返”为最终目的。帮助了他人解决了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企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2、从集团公司近来开展的创建“文明来访接待室”的工作中可以看出,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明接访的窗口建设工作。站在员工角度考虑问题,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问题,是各级机关体现服务一线、文明建设的最有效平台。

3、“助人自助”的理念可以避免来访员工情绪失控,能有效的缓解矛盾。从广东石油个体上访的实践效果来看,“我能帮助您什么”、“您需要我做点什么”这些语言的使用,可以有效的缓解上访人激动的情绪,上访人听取政策的耐心程度和对政策的理解程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系统的专业化知识促进了企业稳定的专业化

1、社会工作专业范围涉及面广泛,有助于维稳员工处理各种上访事件。社会工作专业主要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为学科基础,开设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心理咨询、犯罪心理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障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学等课程辅修。维稳员工可以从上访人员的语言中,判断出上访人员的心理状态及面临哪一类问题,从而更好的选择最优的处理方案,化解矛盾。

2、企业矛盾的社会性,使社会工作专业成为解决问题的桥梁。企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与社会目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有一定的交织性,社会工作专业可以很好的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处理。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往往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大趋势下产生的,这些问题有一定的社会性。目前政府已经在民政部门、维稳部门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社会工作专业者的专业化交流,可以加强政府与企业政策的连贯性,对解决企业因社会变革造成的不稳定因素,有一定帮助作用。同时社会工作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的特点,[2]可以很好的促进科学维稳的发展。

3、社会工作专业化矫正手段促进了矛盾的根本性解决。上访人员中除了大部分困难群体和一线员工,还有将近15%的人是由于心理、思想、观念、政策等问题无法转变、理解造成的。这部分人群往往情绪激动、思想偏激,其中有些上访人明知自己不符合政策和法律的要求,也要通过无端缠访达到目的。对待这类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工作等几种矫正方法。例如在对待因住房货币化改革过程中因为集资房无法参加补贴的不稳定问题上,广东石油采取了与地方维稳部门加强沟通和住户内部解释协调的处理方式化解了矛盾,这就应用了社会工作矫正方法中的行政工作、小组工作进行了处理。

(三)社会工作专业不仅对不稳定因素有很好的处理作用,对稳定在岗员工队伍方面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1、社区化模式给企业员工提供了沟通的渠道。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对于员工本身,企业逐渐从办公场所演变为生活的社区。员工在企业的社区中,通过社会工作者专业的调动与协调,充分享受企业资源和文化,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助人自助理念的形成,通过助人形成企业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2、社会工作专业能有效的辅助企业工会开展工作,逐步协助弱势群体改变工作、生活环境。社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与工会工作理念存在着很强的契合性;社会工作方法能够解决企业工会工作中遇见的多种问题;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这些具体的社会工作方法在企业工会工作中可以得到广泛的运用。

3、社会工作专业能为在岗员工提供心理疏导。随着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的增大,加上生活成本的增加与薪酬缓慢增长等问题不断突出,员工需要一种专业渠道来进行心理辅导。

里士满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诞生,经历94年发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和专业,社工们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社会工作专业对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逐步得了我国社会的认可。企业稳定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面对企业维稳发展的新趋势,社会工作专业必将在今后的企业维稳工作中充当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者们将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推进企业维稳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失;就业困难

社会工作归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畴,其根本宗旨是助人自助,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通过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训练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个人、社会群体以及社区等提供专业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服务对象的良性发展。社会工作是一项专门助人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是:根据个人、社会群体以及社区的特质来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这样就能有效的实现预防、恢复、发展、治疗等目标。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助人的工作,在为需要帮助的个人、社会群体以及社区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改善以及对人和环境的双向调整,不仅能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能实现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对社会工作发展状况的研究与分析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就业难、人才流失、青少年犯罪以及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不断加深,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的部分社会服务将会被抛向社会。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助人的工作,其工作本质就决定了它能为上述社会问题提供专业的帮助,因而就实际情况而言,社会需要这样的工作者来帮助解决上述社会问题。当下,我国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至少有6千多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据统计,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都从事了其它工作,并没有从事社会工作这一行业,所以人才流失的状况十分严重,另人担忧。

二、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失与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失的原因分析

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失可以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就主观方面而言,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对他们自身的专业认同度较低,认为自身的专业优势比其它的专业优势薄弱,且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等都与从事社会工作的要求不相符;其次,就客观方面来讲,大多数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不足、接受的专业教育不多、职业体系不完善、专业供给不足、待遇偏低等原因,导致他们不愿意从事社会工作这一行业,从而导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失现象的产生。

2、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就实际情况而言,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但是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困难,且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所以就导致社会工作出现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深究其原因,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解释:

1)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自身发展不完善

现阶段,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是:通过高校教育来推动专业的发展。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分布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地域分化越来越严重,且大多数都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教育制度的某些方面不能与实际社会相接轨,从而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工作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获得的实践机会比较少,所以就不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进而致使社会工作专业中的普片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传统文化相脱节。

2)与社会工作专业对口的岗位门槛太高

据调察统计,我国大多数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毕业后都没有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支出力度不足,缺乏相应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民政局、妇联等政府部门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最大雇主,但是毕业生要想去政府部门工作就得考公务员,而太多的毕业生考公务员就显得这条就业道路太过狭窄,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比较慢,还有很多地区都没有编制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再加上大多数的企业、用人单位都不了解社会工作这一专业,所以就更不用说来聘请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了。

参考文献:

[1]石孝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现象的研究》.2011-03-21

[2]石孝华.《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困境和对策分析——以淮安高校为例》.2011- 09-10

[3]王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期待下的人才队伍建设.西北大学出版》,2011- 11-09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社会需求;改革;探索

在中国教育文化背景下,人们习惯从社会道德方面对人的行为规范对职业道德下定义和结论,强调职业道德是在职场的一种行动秩序而没有过多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和品格建设。事实上,在高职院校道德教育课程中,他们更迫切需要的是培养学生以灵活的能力应对多变的职场和提高职业道德的素质,培养他们对待职业的正确价值观和态度。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确保我们的专业技能过关,我们还要需要好好规划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同时也是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所在。

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初步探索与运用

(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初步探索

为适应我国高职院校社会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将初步探索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首先需理解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和概念,明确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性质和意义,然后确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最后全体人员为达到最终目标而坚持努力学习。

(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运用

高职院校以培养良好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技术、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响应社会主义的号召,顺应社会主义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对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对象内容模式等等各方面很好掌握主旨要领,好好运用这一方面的知识以便我们能以良好的心理职业素质面对多变的职场。

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现状

这几年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人员如此大的压力下一直努力探索,积极面对,也让我们看到了对抗就业压力而做出的成绩。但是,这还远远达不到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效也还达不到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高职院校设立社会工作这个专业是以帮助他人为目标,运用老师传授给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救助他人、为他人维护权益、心理咨询与辅导等社会服务类型的工作。以下是我们专业经过各方面的调查研究所得出的一些结论,我们发现某些高职院校德育自身存在的各方面不足是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当然学生自身学习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兴趣不高也是重要的原因,还需要高职院校投入较多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职业道德教育意识不足

在某些高职院校中,意识不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导致这门教育课程不被重视。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而缺乏了应有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这一方面的意识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在我国传统的社会职场环境下,人们习惯从社会道德准则方面对人的行为规范下定义和结论,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对人的行为限制性,人们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学生能记住职业道德方面的规则就是达到要求了,因而学生所学习到的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是非常有限和单一的。

(三)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过于单一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投入过少,以至于这门课程内容形式都比较简单,不够多样化。某些具体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和进一步完善。

三、应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现状的举措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了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迫切任务。高职院校需要培养一批批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和高素质职业道德的职场人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十分紧迫,针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应对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所做出的举措。

(一)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地位

传统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首先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学校把这门课程列入全体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地位,将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宣传到位,全体师生达成共识。

(二)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理念

我国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没有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一般都是采取简单直接的教育方式。职业道德教育被看作是维持社会职场秩序的形式,这种教育理念使得学生无法获得独立性和主动性,在多变的职场中无法应战。因此,要加强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建设,必须创新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模式。

(三)各专业课程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

前面提到高职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浅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且专业课程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我们建议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各专业课程有效巧妙地融合。

四、结论

现阶段社会就业的激烈竞争对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仅是提高我们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还要求提高我们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素养。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开展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新模式,值得我们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认真学习与尊敬,因此我们也要好好研究和探讨。让我们为社会职场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一起为此而奋斗吧!

作者:黄水勃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齐贵云.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3,(4):136-137.

[2]卢艳兰.论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理论界,2014,(2):119-120.

社会工作专业范文第5篇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以社会情景下,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实证方法为手段,以心理学、社会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专业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需要社会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视角和研究内容方法有助于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受助者偏差心理或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促进助人活动的成效。

社会心理学课程改革是专业发展的需要

社工专业培养的社会工作者是以助人自助的理念,倡导通过专业的方法以帮助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社会心理学是有效的把专业需要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相结合,既体现提供宏观的分析视角,也能为深入了解受助者的问题并实施解决提供科学且人性化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心理学是应用型的课程,但在教学中却一直倾向于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差,积极性不高,而且这门课的学习也不能和其专业有效地连接,使学生在专业活动中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出来,甚至缺乏深入的思考。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弊端

1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能动性发挥和能力的培养

传统式的教学注重老师单方面的讲授,以教师作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学习者。很多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认为循循善诱等那是小孩子的教育方式,大学生就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事实上由于现在高校对教师评价主要是科研而非教学,也使得很多老师不愿去花更多时间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成为被动的听课工具,在讲课过程中常常是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充分理解,缺乏自主思考,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是对学生有兴趣的课程,却在老师填鸭的讲解中变成了无趣。这种教学方式更造成了学生习惯接受已有结论,学习刻板,知识片面,缺乏思考批判精神,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无从谈起。

2 理论实践脱节,缺乏知识的连接,不能学以致用

社会心理学是应用性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还是重学术而轻实用的,甚至教师本身在应用上能力都有限。有时尽管采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但是事实上并未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知识将黑板换成了多媒体而已,实质没有显明改变。学习重学术轻实践,学不能致用,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分析,怎样运用,教学陷入到枯燥乏味的境地,学生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那么当学生面对救助对象时,缺乏对问题深刻的心理学思考,不知怎样把动机等理论应用与困境人群的帮助中,所学不能为之所用。

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革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强调。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参与和师生互动,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这里在此次改革中,主要引入启发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1 启发式教学的实施

(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与重要性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它不是一种方法,却能够贯穿于多种教学方法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往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上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所讲的内容仍然是以理论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常常会忽视学生的兴趣,内在需要等,按照教师意愿来进行讲授。一般认为,高校主要注重是内容和知识,教学方法只是其次,对于中小学生,教学方法会更重要一些。但是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所学的知识应该为培养素质,进入社会提供条件。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创新能力,专业能力为重点,这对高等教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启发式教学要改变以往教师用自己强制方法向学生讲授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状况,而要求以学生和老师为发展的共同主体,以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为中心,使教学活动在双方互动和良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不仅使学生有所成长,对教师本人也大有裨益,是教学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也满足学生的专业化需求。

(2)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

推进启发式教学,教师的担子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需要更多地准备更多的付出,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也要精选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有效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例如有的班级非常活跃,学生很愿意探讨和思考,甚至学生也愿意老师多交流并提出一些问题甚至提出反对意见,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就可以放手给与学生更多地空间和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师生交流,引发进一步的思考。但是对于某些欠缺主动性的学生,讨论,随时提问有事组织效果不是很好,需要在问题上,方法上更加灵活,积极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到他们喜欢的话题和感兴趣的方向。例如了解中国人社会心理和感受,就可以适当选取某个学生们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讨论,引发思考。如提出中国在当前社会中的幸福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进行思考。可以有教师引出背景,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怎样影响人们幸福的感受。同时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观察,进行思考,以心得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也可以通过案例引入,使学生去进行专业的思考,如何分析问题,解决案主的问题。适时的提问,充分的准备,及时的引导是启发教师非常重要的方面。

2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情境式教学含义和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的情感体验,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事实上,社会心理学应该是一门有趣和有益的课程。但是目前学理研究较多,就算是用多媒体,可是还是讲授教学的方式。学生兴趣无法调动,内部动机严重不足,学习中感觉枯燥,理论和现实不能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情境教学能够有有的调动学生的情绪,增进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在学习中感到乐趣,得到收获,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2)如何实施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耳目一新的情境,可以是自然真实的情境,也可以是主观想象的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也可以是一种情感意志的活动,它能使对社会心理学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被有效的调动起来。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多样化的。教育界的苏格拉底法是用对话的方式是学生处于和谐的环境中有效的互动,促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这种方法注重情境的设立,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可以带学生进入现实生活中或选取一定的场景,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和专业能力。例如将宗教心理,可以鼓励学生去教堂宗教场所去感受和了解教徒的情感状态,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形式来了解中国人宗教心理与情感。当然情境教学方法是多方面的,也可以同小品,角色扮演,语言描述,图画和音乐渲染等方法激发学生情绪,吸引其注意力,促进观察和思考。其中角色扮演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例如在讲到性别角色冲突时,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夫妻角色扮演去感受体会,并促进学生分析,探讨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也能促进他们用所学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模式尝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