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范文第1篇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功能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

红色旅游是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并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重要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二)红色旅游的功能

红色旅游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将革命历史资源与旅游巧妙结合的一种创新,它融革命传统教育、爱国教育和娱乐观赏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红色旅游具有潜移默化、寓教于游的政治教育功能以及真实直观的文化传播功能。从微观角度来看,红色旅游又有将“政治品牌”转化为区位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换句话说,红色旅游兼有丰富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业现状

(一)红安县红色旅游资源现状

红安是大别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的龙头系列红色旅游景区,区内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七里坪长胜街等众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红色资源。近几年来,红安县委、县政府通过种种途径筹措资金1亿多元,加大红色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相继修葺了董必武、李先念故居,红军洞、七里坪长胜街、抗日军政学校等100多处革命遗址,对外推出富有特色的“红色之旅”,组织各景区(点)编印参观指南、讲解手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红安地区的红色旅游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景区客源市场分析

第一,游客规模。由于红安县红色旅游业的兴起时间不长,很多红色旅游景区都缺乏历史数据。下面是2002-2005年的游客量及旅游收入数据。其简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由于2003年非典事件,红色旅游的人数和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红安县红色旅游的总人数和总收入基本上都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红色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的波动同国内政治环境相关,如2005年全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省内主要红色旅游景区(点)的游客量涨幅最大。

第二,游客结构。相关数据显示,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客源主要由3部分组成:市内的大、中、小学学生(包括部队院校学员);省、市、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及职工;全国各地来汉的散客和旅行社组织的游客。从游客地域构成来看,省内游客占70%,省外游客占30%,旅游者以团体为主,散客所占比例很少。

第三,客源市场特征。从现有的数据和调查访谈的结果来看,湖北省红色旅游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变化受政治因素影响明显。2005年全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红色旅游景点(区)的游客量猛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前4个月红安县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量近30万人。

(2)游客量消长与重大节日有明显的关系。在五一、十一和七一期间,游客人数明显增长。

(3)大多数为集体组织方式。从旅游方式来看,集体组织的方式多于自发旅游。

(4)游客量消长与旅游资源组合有关。红色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游客量明显比其它地区多。

(5)客流量与旅游交通有关。交通条件较好的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客流量多于交通条件差的景区。

(6)红色旅游收入主体是门票。红色旅游收入大都出自景点的门票收入,而购物、住宿、餐饮和娱乐等旅游收入则非常有限。

三、红安县红色旅游业发展分析

(一)红安县红色旅游面临的机遇

第一,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保护良好。红安县红色旅游资源有革命烈士陵园、博物馆、重大事件纪念地、各种重要机构的办公旧地址、伟人名人故居等多种类型。并且具有较高的品位,许多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湖北居于前列,部分红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已经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和特色旅游景点。大部分红色旅游资源基本保存完好,能比较真实地再现当年的革命历史风貌,如保存比较完好的红安七里坪长胜街旧址群,现如今已成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红色旅游目的地逐渐形成。红安作为黄冈市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的地方,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有着“中国第一将军县”美誉的红安在湖北省内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根据《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以及13部委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成为湖北省唯一一处获此殊荣的红色旅游区,其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第三,红色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湖北中心集散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周边省市人口众多,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红安独特的旅游资源类型、旅游吸引物及文化内涵等均对周边省市目标客源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湖北省拥有一批经济相对发达、出城交通便捷、城市周边生态旅游资源良好的大中型城市,这些城市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游能力增加,潜在客源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而且,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相对于其他旅游产品,季节性不明显,市场比较稳定。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点)迅猛发展。自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全国刮起了“红色旅游”之风,井冈山、延安、韶山、瑞金、西柏坡5处成为深受旅游者喜爱的红色旅游圣地。这5个目的地由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历史事件或活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次,还有遵义、百色、太行山、狼牙山等地红色旅游的开展,使得我国红色旅游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这必然导致红色旅游各景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湖北省内与红安类似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市县也有很多,如武汉市、洪湖等地都有很多有名的红色旅游项目。红安发展红色旅游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些著名的红色景区展开竞争,所以外部环境最大的威胁便是来自这些老牌景区的竞争。虽然《纲要》中提出要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仅有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涉及红安,但仍将会面临其他临近省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激烈挑战。

第二,红色旅游者旅游“偏好”的不确定性。从当前红色旅游的主要客源目标市场可以看出,红色旅游有其特定的市场群体,其主要的客源市场来自于各党政机关职工、各单位员工和各学校师生员工,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而组织的旅游团队。所以,红色旅游的客源有其独特性。当前大多数旅游者是由政府及单位组织,而当公费红色旅游热潮渐渐消退的时候,能否继续吸引旅游者,使旅游者继续保持这一“偏好”将会成为红安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三,能否取得红色旅游专项资金投入的挑战。国家关于旅游政策的制定和颁布、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湖北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等等,都会对红安红色旅游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为发展红色旅游,国家和地方政府会有重点地投入资金开发项目,能否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为红色旅游区提供发展动力和建设保障,这对红安红色旅游区的建设也是一个严峻挑战。

四、“打好红色旅游牌”的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与周边地区合作建设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属黄冈市辖区,黄冈市所辖红安、麻城、英山、罗田等7县市。除红安外,属于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麻城、英山、罗田等7县市都有一些红色资源和景区(点),有实现红色旅游的产业集群区域基础。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作为一个品牌,它代表这一地区所有的红色景区和红色资源,是一个整体。红安要想实现规模经济,成为湖北省红色旅游首屈一指的大景区,就必须与周边地区合作发展,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共同开发具有特色的重点红色景区和线路。坚持发展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观光休闲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统筹协调现有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划发展建设目标,充分整合利用红色旅游景区(点)现有设施、格局和环境氛围,实事求是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做到合理布局、规模适当、功能完善、切实可行。同时,还应该协调好红色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以及风景区保护规划等规划的衔接,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及所依托环境产生破坏。

(三)坚持突出主题,塑造品牌

一方面,在尊重历史真实性,挖掘文化内涵,整理红色史记、思想、人物传奇、故事,提炼红色精神,突出红色主题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等红色旅游载体的展示手段和方式,增加红色旅游的形式,形成多种旅游产品的组合,突出“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的主题。另一方面,在完善旅游功能及其配套设施基础上,形成红色专题旅游产品,不断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强化宣传和营销工作,塑造湖北红色旅游品牌景区(点)。

(四)强化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培训

目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点)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应定期举办针对不同对象的职业培训工作。除了在普通话、深入透彻了解景区(点)、接待礼仪和规范性等方面,还要在旅游服务人性化、景区讲解员唱歌舞蹈等综合素质方面进行相关培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井冈山、西柏坡等红色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交流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身在景区管理、营运、维护等各方面的观念和思路。

(五)注重红色旅游的群众参与性和社区性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范文第2篇

红色旅游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作为与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并列的中国革命五大圣地之一的上海,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①目前拥有近60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纪念馆、陈列馆、故居、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其中有34家上海红色旅游基地,9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②凭借这些红色资源,上海现着力打造两大红色旅游格局,即:依托世博园、陆家嘴地区等反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具有时代特征的浦东片区;依托革命遗迹、名人故居、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四大系列红色旅游景点,反映上海革命历史和发展成就的浦西片区。③开发了“红色追忆、红色成果、红色连线”三大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形成了“开天辟地”、“英烈丰碑”、“文化先驱”、“伟人风范”、“走向未来”等5大主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④凭借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禀赋,加上科学有效的规划开发,促使2012年全年参加上海红色旅游的市民及游客达到1.5亿人次,比2011年增长41.51%,⑤实现了上海红色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但是从上海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目前上海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依然存在着整体开发力度小,区域内竞争多合作少,旅游产品体验性差等问题。

二、存在问题

1.红色旅游资源缺乏“体验式”开发。景区陈列形式上多以静态陈列为主,多数到访上海红色景区游客反映,景区资源较为单调,缺乏可参与的活动,吸引力不大。

2.红色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上海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凸显;而且红色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三种文化在打造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特别是浦东新区展示改革开放成果,需要进一步打造“红”的效果。

3.参观主体较为单一。上海红色旅游的影响力不及都市旅游其他产品的关注度,其功能局限在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功能上,游客主体往往是政府机构、学校等事业单位,对其他群体吸引力较小。

4.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上海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各红色旅游景点分属各地区、系统管辖,由于景点各自为政,各个景区之间以及红色景区内部缺少联动发展,成碎片式开发。即便是红色旅游经典区,也缺乏资源的整合和联动,以及精心打造。

5.红色旅游对外宣传不够。上海红色旅游对外宣传不够,超过1/3的游客到访是出于路过或个人兴趣,我们很少看到关于上海红色旅游景点的宣传手册和广告语。宣传营销不够,限制了上海红色旅游品牌的打造。

6.市场运营理念不足,旅游产业化定位不清晰。目前上海红色旅游发展主要是事业接待型,红色旅游的产业化经营力度还不够。部分红色景点存在运营机制不顺的问题,许多景点管理运行机制与市场结合不紧密,仍带有很多的事业接待色彩,未实现旅游市场主体的角色转换。

三、开发模式

上海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以打造上海都市型红色旅游品牌为使命,为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上海红色旅游资源,促进资源整合红色品牌的打造,对上海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区划,将上海红色旅游资源区划分红色板块区:黄浦、徐汇长宁、虹口、静安、青浦、宝山、南郊、浦东新区。区域上,突破了“五大主题经典区”,辐射至多个郊区;内涵上,更加彰显上海红色旅游的“都市型”色彩。

依据红色旅游景区资源的规模和风度,景区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景区资源文化脉络的延展,采取相应的开发与整合模式(见图1)。

1.内部竞合

(1)黄浦板块区――“红商旅”结合。即指红色旅游资源与上海都市文化和时尚商业圈相结合。

黄浦板块区:红商旅结合,结合时尚精致的城区特色,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中心,联动周边孙中山故居、上海韬奋纪念馆、周公馆以及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涵盖新天地,使红色旅游景点和都市人文时尚资源相连。串联周边红色旅游景点和区内时尚地标,策划红色之旅都市群体活动。

(2)青浦板块区――“红绿红古”结合。即指将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古色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合。

青浦板块区:坚持以陈云纪念馆为龙头,开发与朱家角古镇结合;与东方绿洲结合,开启红绿红古共生发展,积极整合旅游资源。

(3)虹口板块区――“红古”结合。即指红色旅游资源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相结合。

虹口板块区:依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以“点成线、线成片”的思路,面向学生,把红色爱国主教育与感受历史文化风貌相结合,做到红古红学相结合。

(4)浦东新区板块区――“红游”结合。即把红色旅游资源与主题游乐休闲体验区相结合。

浦东新区板块区:在景区外部也可以加强红游联合发展,浦东新区既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时上海的主题游乐区也主要分布于浦东新区外环外的区域范围,可以通过红游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的联合发展。

2.外部竞合

市外跨区域联动――以点带线,以线联面,点线面结合。即区内和区外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根据一个人物、一个事件或一个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区内互惠合作、区外联合竞争、内外共同发展的开放式红色旅游共生系统。

目前已在规划中的线路包括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南湖红船的连线,上海与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的连线,以及与长三角区域内红色旅游景点连线。

四、发展路径

1.宏观上加强跨区域联动和红色旅游规划的顶层设计。(1)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跨区域联动发展。政府要加大对红色旅游的支持与发展,在市域层面,加强上海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市区的联动发展,打造上海红色旅游品牌和影响力。(2)注重打造上海红色旅游的“都市特色”。上海市政府应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行为出发,研究透彻上海作为“红色之源”,注重打造上海红色旅游的“都市特色”,进行“特色”建设,从而打造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之旅”旅游产品。

2.中观上加强市域内资源整合和品牌打造。(1)坚持综合性开发与个性开发相结合。上海市内不同区域,根据资源特色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进行红红结合、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等,通过资源整合,进行跨区域的联动发展。比如徐汇和长宁区,可以以人物事件为主线,红红结合,增强地区的红色旅游影响力。(2)资源整合,提升品牌优势。上海的红色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可以进行资源整合,使红色旅游资源规模化、品牌化。比如按红色线路和都市旅游相结合的设计思路。

3.微观上红色旅游产品的“体验式”,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内涵。(1)注重上海红色旅游的“体验”开发。上海在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中,应整体把握红色旅游的精髓,增加其参与性、互动性。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纪念馆开发模式,吸收他们的先进经验:培育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建立纪念馆主动经营模式;促进纪念馆向国际化开放,动态化开发;注重游客体验,运用体验模式还原战时场景等。(2)挖掘红色景点的文化内涵。上海在红色景点的项目开发中,要深度挖掘红色景点的文化内涵和景点背后的故事。特别是浦东新区展示改革开放成果,需要进一步打造“红”的效果。如将回顾党团的诞生历史和感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果相结合;将接受爱国主义与体验现代文明相结合,将缅怀革命先辈与品位江南文化、地方风情相结合。(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注解:

① 凤凰网http:///roll/20110630/4212539.shtml

② 上海旅游年鉴2013

③ 上海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范文第3篇

目前,百色市该如何整合优势特色旅游资源,走以红色旅游为重点,以红带绿的特色旅游开发道路,使百色市能在国内外、区内外的旅游地中迅速脱颖而出,并将百色市的红色旅游业领入新的发展境地呢?

一、注重突出旅游重点,精品带动工作

准确地把握红色和旅游的结合是开发好红色旅游产品的重要前提,发展百色市红色旅游,应在整合百色市红色旅游项目,从打造精品旅游上下工夫。首先,对百色市红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多角度的包装,将凝聚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载体,通过适合游客心理、游客需求和旅游审美的形态表达出来。其次,要严格按照旅游规律,找准旅游与红色资源的结合点,要合理开发,加强规划,逐步发展,充分发挥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根据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资源特色和价值大小,对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要以左右江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为核心,以邓小平百色起义为灵魂,高起点、高品位、大手笔地加以综合开发和利用,形成几条独具百色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百色乃至全国红色旅游精品,把百色建设成为广西乃至全国著名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楷模。

此外,加强与区域旅游线路的对接工作,从区域角度构建大旅游线路,联合铸造区域旅游品牌。例如百色市和周边区域的联合精品线:桂林-南宁-崇左-靖西-百色线,沿途有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兴安县界首镇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崇左市龙州县红八军军部旧址、百色市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烈士陵园、红七军军部旧址、田东县红军码头、右江区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乐业县红七军和红八军会师地旧址,可直接将到桂林旅游的游客吸引到百色来。

二、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发综合旅游产品

百色市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特别是近来考古成果显示,百色盆地是壮族古代文明的摇篮,价值重大,借助红色旅游形式,挖掘和保护文化“活化石”具有深远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用。应该充分利用“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蓝色天空、古色少数民族文化”等旅游文化概念,巧打“红色”、“绿色”、“蓝色”、“古色”旅游牌,把“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古色民族旅游”“蓝色天空”充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景点,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各种需要,提高旅游业的整体规模效益,真正形成具有百色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例如:百色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气候,被称为“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靖西古龙山峡谷、澄碧湖等自然风光与民俗相结合的宝地,是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法宝;天坑探秘游与红色旅游的合理结合更是百色的又一亮点。发展“红色旅游”、“边关风情之旅”、“民族风情之旅”及“地心之旅”,形成有效的“红(革命旅游资源)+绿(自然风光)+蓝(山水风光)+古(民俗文化资源)”的综合旅游发展模式,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百色原有特色。

三、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旅游区内重点项目的建设

百色市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全市12县中,10个县为国家贫困县,2个县为自治区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相对贫困,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保护乏力,开发利用程度低。因此,有必要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借助红色旅游及其他旅游形式,利用国家的各种政策和良好时机,多方筹集资金,加大红色旅游的重点项目的建设,促进百色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自1999年以来,百色市先后投入1亿多元重新兴建百色起义纪念馆,修葺红七军军部旧址、解放街,恢复其古色古香原貌,新建红军桥、铜鼓楼、南阁亭等纪念场地,修建邓小平手迹碑林园。目前百色市也正在进行一大批招商引资开发百色市重点旅游项目的计划。但我们也看到,百色市许多红色旅游景点在经营上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的展示阶段,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全方位的体验要求。许多名声在外的革命纪念地,旅游团去了以后只能是凭空介绍。整体的场馆建设也急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水电通讯供应能力低,已成为制约当地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另一方面还要多方面、多形式地筹集更多资金,加快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吸纳社会投资(包括投资商、当地居民、社会团体等)参与景区建设,包括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制开发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必要时可以考虑经营权的转让。

四、强化市场整合理念,走产品开发多样化和区域合作化道路

红色旅游最终也必须面临市场的考验,不能只靠每年几个纪念日参加革命传统教育的游客而生存,而应该成为革命老区发展旅游经济的先锋品牌,通过树立红色旅游精品来带动当地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百色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和百色生态旅游“三大板块、一个中心”(即乐业天坑生态旅游区域板块、靖西休闲生态旅游区域板块、隆林各民族生态旅游区域板块、百色市历史人文生态旅游中心)相整合,将百色市红色旅游与百色市的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项目结合起来,综合规划,使红色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百色市红色旅游也要加强同外部的区域合作,开展联合促销活动,建立客源相互推荐网络,实行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建、利益共赢,以优化资源的配置,共同培育红色旅游市场。

五、健全培训和管理机制,加快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及保护工作

旅游产品的质量始终是旅游业的生命,提高整体旅游产品的质量,加快旅游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是当前重要的任务。为进一步健全培训,百色市可以参照2006年举办的第一期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骨干导游员(讲解员)培训班模式,对百色市相关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百色市旅游业的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

红色旅游教育也包括对旅游者的教育。对游客要大力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党的文物政策法令,提高旅游者的保护意识。同时,百色市政府应将保护文物、景观列为议事日程,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规划,把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做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在加大力度招商引资的同时,百色市还要加强对旅游开发商的管理,以避免开发旅游过程中的盲目性,注重后续开发与综合效益。开发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各方权、责必须明确,力求管理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和高效性,强调资源保护工作,避免只开发无保护的混乱局面。

依目前形势来看,百色红色旅游资源在开发方面做得已初具规模,要进一步加强的是,红色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切实做好保护工作。诸如民间革命传统资源的收集、地方革命传统精神与氛围的保护、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途径与措施等。

六、进行全方位营销,加大对外宣传促销的力度,塑造红色旅游区整体形象

营销是红色旅游产品争取和扩大客源市场、吸引投资的主要手段。目前,旅游市场上的营销方法有:利用各类媒体进行新闻营销、组织记者采风、借助事件或经典史实引起关注、推出节庆活动宣传造势等。百色市红色旅游营销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百色市应请专业摄影师拍摄当地标志性的旅游图片,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片库,并以广西纵横的高速公路为依托在户外广告宣传,进一步营造百色市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要高度重视旅游网站建设,实现网上营销与网上咨询、网上办证等的一体化,努力开辟对外宣传促销的新渠道。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红色旅游;桂林红旅资源优势;体验式旅游

近几年来,红色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情怀,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充分凸现了其特有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广西桂林市不仅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水风光,也蕴藏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今后怎样深度挖掘开发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旅客,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问出一条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2009年12月,我们得到桂林市民族委员会的课题资助,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委员会以及旅游局负责同志的帮助下,深入到龙胜各族自治县实地考察了当地的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情况,并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旅游工作者进行了交流,以下是我们在此次调查后关于如何提升桂林市红色旅游所作的一些思考。

一、红色旅游发展简述

红色旅游主要是基于其游览内容的特点提出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红色旅游”这样定义:“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比较公认的红色旅游的概念是“以参观红色景观为主要内容,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这里的红色景观是指与中国革命有关的各种红色旅游资源:包括革命遗址、纪念场所以及与之相关的人造景观,其中革命遗址主要包括会议会址、革命活动旧址、伟人故居和战场遗址等;纪念场所主要包括纪念馆、博物馆、陵园等;人造景观主要包括雕塑、石刻、主题公园等。

20世纪90年代红色旅游就已兴起,早在1999年,广西自治区旅游局和百色地区旅游局就推出了“邓小平足迹之旅”,将革命、民族特色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开创了红色旅游的先河。而真正让红色旅游成为重要专项旅游,则是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在2004年至2007年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配套完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重点打造100个左右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形成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大格局。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将2005年确定为“红色旅游年”。在此背景下,红色旅游迅速升温,各省市都纷纷制定相应的红色旅游规划,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2005年3月21日,为了推进广西全区红色旅游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旅游局联合召开全区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广西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广西区旅游局提出了红色旅游开发建设总体方案,初步构建“一个红色旅游中心、两大红色旅游主题、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三大红色旅游品牌、五大红色旅游区、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广西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框架。2005年,广西红色旅游启动仪式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广场隆重举行。目前,广西有2条线路和2个景区分别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其中,桂林市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贵阳―凯里―镇远―黎平―通道―桂林线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

二、桂林发展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桂林市红色旅游资源现存多达60处以上,1931年1月至1934年11月期间,中国工农红军曾经三次路过桂北地区,途径灌阳、全州、兴安、资源和龙胜五个自治县。抗战时期,桂林又成为八路军重要的活动地之一。因此留下了一批珍贵文物和英烈的纪念陵园,特色鲜明,文化深厚,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和开发利用价值。其中,以抗日为主题的景点,主要集中在桂林市区,主要有: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城北路军需物资转运站旧址、《救亡日报》社旧址、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七星公园内的八百壮士墓等。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景点,主要集中在桂北,以兴安县为中心的湘江流域一带,主要有:兴安县的界首红军堂、界首红军烈士墓、华江干家寺红军标语楼,兴安县红军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老山界景区、光华铺烈士陵园、界首光华铺阻击战战场旧址、红军中央军委机关驻地旧址景区等。灌阳县有文市镇田心村的红军标语、水车乡夏云村的红军标语、新圩阻击战战场旧址、红七军司令部旧址、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全州县有红七军前委旧址、脚三铺阻击战战场遗址、易荡平烈士墓。资源县两水乡风水村红军标语。龙胜各族自治县拥有平等乡龙坪寨的红军楼、审敌堂、红一军团政治部旧址、红军烈士墓,小江红军烈士墓、太平村的红军洞、平等红军烈士纪念塔;伟江乡新寨红军烈士墓、潘寨的红军桥;马堤乡芙蓉村的红军标语、红军戏台、“飞行会议”旧址和东升的中央机关旧址,万人界红军烈士墓;泗水周家村的光明岩红军标语、龙坪红军军委旧址;三门镇的龙塘界红军烈士墓等红色景观。

三、桂林红色旅游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景点缺乏日常维护,发掘力度不够

当年红军为了躲避军队的追杀大多选择走山路,因而桂林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遗留下来的景点也多分布在各县的偏僻山区。目前除了几个已被列为重点文物的景点得到较规范的保护外,其他特别是散落在偏远处的景点,则缺乏日常维护,任其杂草丛生。位于龙胜泗水乡周家村北的光明岩红军标语,是1934年12月6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团某部首长曾经在此崖下面会见当地瑶民,指出革命前途,岩壁侧下方留有当时红军书写的标语:“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但是如果没有知情人的指点,很难辨认上面的字迹。又如,位于龙胜平等乡龙坪寨的龙坪红军楼,该楼为当地侗族特有的四角形鼓楼。1934年12月10日,中央红军第一纵队突破第四道封锁后到达龙坪寨,当时、邓发等领导人曾经就在此寨鼓楼指挥红军救火。另外还有湘江战役遗址。据专家研究,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第一次 大的战斗,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斗,无论其规模还是战斗之激烈,或是对红军的影响,都被认为是长征之最。经过湘江战役,红军由最初的7万多人锐减为3万多人,兵力损失近4万,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度开发的景点。但至今这些景点开发都还处于较为粗放的状态。

(二)基础设施陈旧,影响游客进入

桂林红色旅游景区所在地大多数经济基础薄弱,区位条件欠佳,多为山区和丘陵地带,道路交通状况不好,导致游客可进入性差。例如,龙胜县除了一条国道线是二级公路外,其余都是等外公路;景区内红色旅游景点大部分没有等级公路连接,平等线、伟江线、马堤线等大部分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点)由于地处边远,建设难度大,景点之间路线距离虽然不是太长,但需要翻山越岭,交通非常不便,游客难以到达,严重制约游客进入度。此外,目前大部分红色旅游景区设施不完善,还缺停车场、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供排水管线、供电线路、公厕、环保消防设施、旅游步行道、陈列展厅等。这些项目如果长期建设滞后,将无法满足游客的要求,势必影响今后红色旅游的长足发展。

(三)景点功能单一,项目单调,影响游客兴致

桂林大部分红色旅游景点都是单一的纪念性场馆,通常,只有在特殊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日前后、某些党政重要会议召开前后,才有一些单位组织人员去一些重点景区参观,平时则免不了“门庭冷落车马稀”。有些景点缺乏休闲游憩功能,游客停留时间短,往往是走马观花,旅游经济效益极低。有些景点,革命历史文化挖掘不够,表现方法比较陈旧,缺乏震撼力和感染力,难以引发游客的共鸣。这些景点旅游资源亟待整合形成综合型、复合性的旅游产品。如,1934年12月,红军长征突破的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翻越老山界,于12月5日起先后从西延(资源)和兴安进入龙胜县。在龙胜县的泗水、马堤、伟江、江底、乐江、平等等地驻扎、休整,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当年红军领导人和广大指战员身体力行,关心群众利益的感人事迹,至今传为佳话。因此,应该通过适当方式将其整合,尽可能还原当年红军经过此地时给各族同胞宣传革命的道理,播下革命的种子,唤醒各族人民反抗压迫的意识,与当地苗、瑶、侗、壮少数民族百姓结下鱼水深情的历史场景。要充分挖掘景点背后的真人真事,突出红色旅游的人文品位。有关红军的诸多史这实,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认真细致地挖掘与整理。

(四)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红色旅游产品和系列商品开发薄弱

由于受到资金投入少的制约,加上本地专业人士稀缺,处于桂林市周边县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不仅旅游产品挖掘开发不够,而且缺乏富有本地特色、包装精美、具有纪念意义的红色旅游系列商品。如红色土特产品、红色旅游特色餐饮、红色手工艺品、红色旅游纪念出版物等。这大大影响了桂林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四、开发与提升桂林红色旅游的策略

第一,依托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相结合,提升红色旅游品位与知名度。与一般山水人文景区不同,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强调以红色为基调,把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其中,体现人文精神与时代背景,同时又要结合自然环境,形成绿色生态为补充的结构,深度挖掘红色旅游沿线的自然旅游资源,与当地旅游资源整体联动,促进当地旅游经济上档次、上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可以设想,一是采取“红情结合”,就是借助民族风情游推进红色旅游。例如,龙胜各族自治县总人口17.2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96万人,占全县人口80.75%。主要有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早在1983年就正式开发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地区的民族风情游非常著名,已经开发经营白面瑶寨、细门瑶寨、大唐湾民族山寨、黄洛瑶寨、金竹壮寨、银水侗寨等20多个景区点。通过这些较为成熟的点,将红军过少数民族地区的真人真事、逸闻趣事编辑整理,以民族歌舞、说唱的表演形式将重要的一些历史场景展现出来,充分调动人们进一步了解历史的愿望,进而吸引人们深入实地体验感受的欲望。二是采取“红绿结合”,就是依托自然风光将红色旅游融入其中。实践证明这是值得采取的有效对策。龙胜各族自治县很多“红色”景点本身就身处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2005年以来,当地旅游局根据资源的情况如将“红军岩”纳入被誉为“人间瑶池”的温泉旅游度假区规划范围,列入了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楼”纳入龙胜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被自治区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与当地自然资源结合,在组织大家参观红色景点时把这些绿色景点串联起来,进行有效的开发,既增强了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又推动了当地周边环境的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百姓也从旅游中得到实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旅游进入难问题。推进红色旅游,资源是基础,可进入性是关键。要以道路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景区的交通条件,形成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例如,可以根据山区特点,根据当年红军经过的线路,开辟徒步小道,在目前条件下,既经济又实惠。这既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喜欢徒步健身的要求,又让人们亲身体验到红军长征的艰辛。对于较远距离的不同景区,可以借鉴四川九寨沟的经验,开发小型环保观光车,将不同景点串连起来,形成整体效应。

第三,科学细分客源市场,拓宽红色旅游市场渠道。要改变传统的革命传统教育单一观光旅游模式,探索开发一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首先,必须科学细分客源市场。根据不同人群,一类以青少年为主要客源对象;二类以干部为主要客源对象;三类以老年人旅游客源为主要客源对象;四类以特定团队为主要客源对象。然后,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的主题,例如针对青少年,启动修学旅游市场,即将旅游目的地与短期教育培训相结合。发挥红色旅游作为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作用。针对以干部为主的客源对象,启动体验式旅游,突出干部的党性修养锻炼。针对老年人为主的客源对象,可以设计家庭式的休闲模式,他们时间充裕,喜欢回忆往事,用红色旅游品诸如红军床、红军被、红军鞋、红军衣等物品进行家居整理装饰,让他们亲自感受,慢慢体会。

第四,突出特色、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在旅游产品定位上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精神内涵,着重突出当年红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促进民族团结,在民族危难之机,如何发挥大后方的作用,全力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红色桂林”主题形象。善于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红色旅游线路、主要战斗场景进行模拟,通过网络不断推出新的旅游项目。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范文第5篇

一、韶山与井冈山的调研比较分析

为了解红色旅游地的旅游综合效益情况,笔者于2008年和2009年先后多次对韶山和井冈山的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进行了调研,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3%。

调查统计显示,韶山的旅游吸引力和旅游经济效益不如井冈山。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 韶山与井冈山的游客选择意向对比

对游客进行的五大红色旅游景区的首选项目的调查显示,选择井冈山的占51.0%,选择韶山的只有21.2%,井冈山的市场吸引力远高于韶山。

2. 韶山与井冈山游客消费水平比较

对韶山和井冈山游客进行的消费情况调查显示,韶山游客消费额在500元以下的占86.8%,而井冈山游客只占33.5%;消费额为500元~l 000元的所占比重,井冈山的游客比韶山游客高28.7%,l 000元以上的游客比重高24.6%。井冈山游客的消费水平远高于韶山游客,韶山旅游的综合效益不如井冈山。

3.韶山与井冈山游客停留时间比较

对游客停留时间的调查统计显示,韶山游客有62.5%不在韶山过夜,井冈山游客只有5.9%不过夜;韶山逗留两夜以上的游客只有7.9%,井冈山有57%。韶山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额度低,造成韶山旅游收入低。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韶山旅游综合效益不如井冈山的结论。

4.韶山与井冈山游客的重游率比较

对游客的重游率调查统计显示,重游一次的游客井冈山所占的比重高,但重游两次以上的游客韶山所占的比重高出17.9%。表明韶山对游客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二、韶山红色旅游效益不如井冈山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韶山在知名度、游客消费标准、游客停留时间等方面都不如井冈山,而这些方面就直接影响了韶山的旅游经济效益。下面分析以上几方面的原因:

1.管理体制的差异

井冈山。井冈山的旅游资源是由井冈山管理局统一管理、统一领导,责、权、利实现高度统一,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韶山。韶山市的旅游资源由市政府和韶山管理局共同管理,双方互不隶属,责、权、利不明确、不统一,明显制约了韶山旅游产业的发展。

2.门票体制的不同

井冈山。井冈山实行通票制,156元从,可游览烈士陵园、水口、主峰、黄洋界、龙潭、博物馆、茨坪旧居、大井旧居、造币厂百竹园、红军医院、红军谷、南山公园、会师广场、八角楼、象山庵等景点。

韶山。韶山的旅游景点集中在韶山冲,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没有实行通票制,各个景点都是分散经营。团队游客到了韶山,在旅行社的操控下,一般只游览一至两个景点,对其他景点则过门而不入;散客到了韶山,由于不熟悉情况,大部分只游览了故居、铜像广场和滴水洞等几个景区(点)Ⅲ。这不仅导致了韶山旅游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加重了韶山景区经营者之间的恶性竞争。

3.产业规模的区别

井冈山。面积大,规模大,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在景区面积方面,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为261.43平方公里;在旅游资源方面,井冈山分为11个景区,76个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在接待设施方面,井冈山有映山红宾馆、井秀山庄、星期酒店、锦江大酒店、黄洋界宾馆、天乐府酒店、竺轩大酒店等七家四星级宾馆,同时还有中煤宾馆、长青宾馆等三家三星级宾馆。

韶山。在景区面积方面,韶山景区总面积是210.38平方公里,面积不如井冈山景区大;在旅游资源方面,韶山只有六大旅游景区和清溪镇,大概只有58个景点,景区规模比井冈山小;在接待设施方面,韶山只有德盛宾馆?一家四星级酒店,一家三星级酒店,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韶山华龙山庄大酒店和未评星级的高级宾馆韶山宾馆,酒店档次、规模都不如井冈山。

4.景观丰富度的不同

井冈山。井冈山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把旅游开发战略科学定位为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相结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井冈山已先后开发了茨坪、龙潭、主峰、黄洋界、茅坪、龙市等六大景区、30多处景点。“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已成为了井冈山旅游的最大优势和卖点。

韶山。自然景观利用率低,浪费比较严重。确切的来讲,韶山还只是一个单一以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象的红色旅游地,90%以上的游客到了韶山只会参观故居、铜像广场和滴水洞三处景观。

5.旅游购物产业发展的差异

井冈山。井冈山不仅提供品种多、价格适当的旅游纪念品,同时为游客创造了舒适安全的购物环境。“天街”是井冈山主要的纪念品出展场所,也是游客青睐的购物场所。

韶山。不仅没有舒适的购物环境,而且旅游纪念品不具备竞争力。旅游经念品价格混乱,同一种旅游纪念品在不同的商店卖价不统一;旅游经念品质量差,以次充好;旅游纪念品营销手段缺乏创新,当地商人强制推销、强买强卖的现象频频发生。

三、提升韶山红色旅游综合效益的对策

1.加强产业联系,扩大产业规模

首先,政府对企业投资加以正确引导,逐步向自然生态景观开发上倾斜,使自然生态景观与红色旅游景观同步发展,最后赢得规模经济效益。其次,把韶山红色旅游文化深入融合到当地风俗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文化中去。如韶山可以深入挖掘舜帝时期的历史文化,将当时的历史、故事、传说等作为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韶乐也是韶山的独有旅游资源之一,美妙动听的“韶乐”与慷慨激昂的“红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唱出韶山独特的风彩。再次,韶山政府应加快打造韶山的“红色旅游城市”形象,加大对工业、农业的扶植力度,打造韶山红色旅游与工业游、农业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

2.从多方面着手,创新旅游纪念品

目前。在旅游纪念品开发方面,韶山还局限在粗放型的开发层面,经济效益较低。韶山旅游纪念品开发商可以在产品的加工、包装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走差异化产品开发道路。在产品加工方面,韶山可以引入各种科技技术,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差异性;在产品包装方面,结合产品特色和当地红色文化特色,以产品价值与质量水平为标准,设计出适合运输、便于陈列、美观大方的产品包装,从而方便消费者认识、选购、携带和使用。

3.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红色体验旅游

在调查中发现,不论是较成功的井冈山还是发展相对不完善的韶山,红色体验旅游的发展都是相对滞后的,韶山可以在红色体验旅游这块加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韶山应积极提高纪念展馆的档次,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采用声光结合的半景画、全景画等;另一方面,韶山在组织游客游览时,还应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除了组织对实物、遗址和参观外,还应安排有关历史题材的影视播放,借助现代的娱乐设施重现革命激隋,如举行“红色”卡拉ok大奖赛,邀请游客参加;再次,韶山还可以集中开发参与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旅游产品,不仅可以策划当年红军工作、战斗、生活、劳动的场景,吸引旅游者参与和体验,同时还可以利用战争遗址来进行战争场景再现,策划穿越探险、竞赛等参与性旅游项目。

4.加强行业规范,优化管理体制

良好的经营管理体制,规范化的行业准则。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是红色旅游乃至整个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在红色旅游的开发当中,应该做到:一是稳步推进机构改革,改变韶山红色旅游“多头管理”的现状,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各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同时适量裁员,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建立健全红色旅游行业管理法律法规,以“法”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专门规制旅游业的法律,法制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韶山市政府可以根据韶山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保障韶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