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毕业旅游市场分析

毕业旅游市场分析

毕业旅游市场分析

毕业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相应学力层次的重要依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深化有关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获得阅读文献、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工程训练以及使用工具书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训练,锻炼和开发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

1、调查研究、方案论证、分析比较、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2、设计、计算、绘图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撰写论文能力。 4、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包括:旅游经济、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地理、旅游规划、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具体范围包括:

1.休闲旅游2.旅游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3.城市旅游4.旅游规划 5.旅游目的地形象6.旅游区域合作 7.旅游市场营销8.旅行社集团化研究 9.旅游企业管理10.饭店业发展趋势研究 11.旅行社发展趋势研究12.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13.旅游服务管理14.旅游产业集聚 15.生态旅游16. 旅游电子商务

毕业设计地点可以在学校内、科学研究单位、旅游公司、旅游企业等,只要有研究、开发环境即可。时间一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毕业设计原则上一人一题。

三、毕业设计选题参考

1.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 3.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5.我国城市国际旅游竞争优势研究 7.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与旅游创新 9.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 11.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时空耦合规律初探 13.对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思考 15.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驱动力分析 17.旅游规划失灵与利益主体分析 19.旅游规划中的SWOT分析

21.论旅游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3.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协调 25.论旅游规划的基本功能

2.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4.旅游城市空间竞争探析 6.旅游事件对城市旅游的影响 8.边缘型旅游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0.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12.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分析 14.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探讨 16.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18.旅游规划与旅游营销关系辨析 20.论旅游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22.谈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4.旅游地空间竞争与弱势旅游地的发展研究 26.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探讨

27.旅游规划中的旅游经济分析与预测问题 29.旅游地品牌与形象规划

31.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 33.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5.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研究 37.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机理初探 39.论旅游地形象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41.区域旅游形象塑造如何避开形象遮蔽现象 43.我国实施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初探 45.旅游空间竞争研究

47.加强区域旅游协作的几点思考 49.生态旅游与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化研究 51.生态旅游规划的功能空间分析 53.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分析

55.我国旅游产品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 57.关于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建议 59.旅游规划运作的项目管理探讨 61.旅游服务创新分析

63.旅游企业的运作模式演变及其对策 65.我国旅游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7.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发展趋势研究 69.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浅析 71.旅行社低价竞争的原因分析

73.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75.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问题研究 77.我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探讨 79.旅游企业的管理创新

81.论我国旅行社业实现科学管理的途径 83.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85.信息时代旅行社战略管理的思考

87.对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89.我国旅行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营销对策 91.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分析与战略选择 93.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95.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 97.主题饭店发展模式的创新

99.浅谈激励理论在现代旅游企业中的运用

28.论旅游规划的人本主义原则 30.“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研究 32.基于旅游者认知的旅游目的地印象管理 34.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 36.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与生命周期初探 38.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研究 40.区域旅游形象的设计与构建 42.试论旅游目的地的定位

44.政府主导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研究 46.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48.试论跨行政区域旅游经济合作 50.生态旅游规划的层次分析

5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要求 54.旅游需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56.知识经济时代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58.我国旅游产业的投资需求与对策研究 60.论旅游地形象系统的层次性 62.旅游管理中挫折心理的运用 64.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探析

66.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68.论体验经济下的营销创新

70.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障碍分析 72.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研究 74.中小旅行社未来发展策略浅析

76.我国旅行社集团化的动因与模式探讨 78.旅游企业信用缺失及其管理对策 80.论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的体系与方法 82.我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84.中国旅行社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86.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88.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策略探析 90.试论旅行社业的危机管理

92.旅游风景区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的创新 94.我国休闲旅游发展趋势及制度创新思考 96.中外饭店集团比较研究

98.论饭店资源激励机制的系统建构 100.现代饭店管理中激励方法的研究

四、毕业论文步骤

选择题目、收集资料、计划进度、前期准备、论文设计、资料整理、撰写论文、答辩。 1.选择题目

可在参考课题中选择毕业论文题目,也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把握选题内容的“质”与“量”,确定该内容是否符合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

2.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可以在图书馆、资料室查资料,可以做实地调查,做实验等搜集资

料,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应该把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主要内容记录下来。 3.计划进度

大致时间安排为:

(1)准备阶段(收集资料、文献阅读、必备知识、确定题目):一周到两周 (2)构思阶段(题目论证、详细构思、确定大纲):七周到十一周 (3)编写论文(资料整理、撰写论文):一周 (4)答辩阶段(答辩准备、答辩):一周 具体时间安排以教学计划为准。

4.前期准备:了解所选课题的必备知识、要求和设计步骤。在熟悉课题、调研、收集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设计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文档。

5.大纲设计:用较好的方法对论文大纲的总体结构进行设计并写出详细大纲。 6.撰写论文

7.答辩:一般在15分钟左右,简明扼要地说明论文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基本内容,论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毕业论文自我评价。

五、毕业论文要求

论文一般应包含有摘要、关键字、目录、综述、论文主体及参考文献等,同时应附注相关图表等。 1.字数要求:不少于8000字。

2.中文摘要:汉字400字左右。摘要应具有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目的:研究论文的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等。

结果:论文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等。

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等。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不要在摘要中分项列出,只需涵盖这些内容即可)。 3.关键词3~5个。论文中引用的部分必须注明参考文献序号。 4.毕业论文格式:按毕业论文参考格式书写。

5.论文要求:内容符合要求,分量适度,书写规范,文字通顺,无错别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准确,图表清晰,数据完整,表面清洁。

六、毕业论文答辩提交的材料

1.毕业论文 2.答辩框图 3.电子文档

4.论文袋(写明作者、题目、袋内材料)

重要说明:毕业设计答辩之前,必须提交电子文档(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文件),发送到远程教务部信箱,否则没有毕业论文成绩。

七、毕业论文参考格式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 and Keywords 目录

第1章引言

1.1课题介绍及研究意义

1.2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1.3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4本论文的目的及工作内容 第2章问题分析

2.1研究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2.2可行性研究

2.2.1要解决的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及复杂性分析2.2.2经济可行性分析 第3章解决问题

3.1问题设计的总体结构和框图 3.2设计中采用的策略 第4章研究案例

4.1详述理论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4.2分析案例 结论(结束语) 致谢

(致谢对象应该是那些文章作者以外的对文章内容或写作提供过帮助的人或机构。应事先征得被致谢人同意,然后方可致谢。致谢的内容必须属实,对被致谢人的贡献应有确切的表达。)

参考文献

毕业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68-02

1 解读竞争力

竞争力是对象在竞争中显示出的能力,是一种相对指标,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表现出来;测定竞争力需要确定一个测定目标时间,但真正要准确测度出来又是比较难的。基于此,我们把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竞争力描述为:该群体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并且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能够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三个方面:①核心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②外在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毕业生的形象、气质、仪容、仪表、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与人交往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③环境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毕业生所毕业的学校、学院的品牌效应、毕业生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等方面。

一般说来,核心就业竞争力是该群体大学生获得工作机会的重要基础。外在就业竞争力是他们获得工作机会的重要方面,因为旅游行业是窗口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气质、仪容、仪表、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在求职过程中,这也是最被用人单位看重和容易被判别的能力。上述这两种就业竞争力是学校、教师、学生有能力改变的两种能力。相比较而言,环境就业竞争力一般是学校、教师、学生难以改变的或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能力。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关于就业竞争力的研究仅限于毕业生核心就业竞争力和外在就业竞争力。

2 该群体大学生竞争力的SWOT分析

本文将“SWOT”分析法运用到就业竞争力中并给予了一定的阐述,主要是想通过对毕业生其个人因素及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分析,对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有所启发。

第一,优势(strength)。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目标不是高级管理人才或是高级技术人才,而是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基于此,该群体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随时灵活熟练处理生产第一线问题。此外,他们普遍具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学习能力强。

第二,劣势(weakness)。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等于失业的危险,对于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说,在这就业的竞争中更加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他们手中的这一张文凭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了“弱势文凭”。但是,近几年,该群体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选择一些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用人单位;其二,对单位待遇期望值过高,忽略了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例。

第三,机会(opportunity)。近些年,国家政策的扶持、学校的就业指导、自主创业、实习基地、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很多的机会。以国家政策为例,全国好多省份相继出台了允许毕业生先落户后就业、自由进入的政策等,文件的出台,为毕业生就业开设了绿色通道,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威胁(threat)。目前,国家处于发展的转型期,人才培养结构的重心由中专向大专以上层次转移,在“大众化教育”这个大背景下,就业形势严峻。此外,毕业生还承受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 和下岗失业人员的“三峰叠加”的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在带来就业岗位的同时也提高了就业门槛;国内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也在“水涨船高”。很多高职高专学生可以胜任的岗位,用人单位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会要求本科学历甚至更高。

3 如何适应环境,打造竞争力

作为该群体大学生,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可从以下几个步骤打造竞争力:

第一,寻找市场机会。该群体大学生的市场机会应该说是很多的,可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或在旅游与休闲行业自主创业。面对这些机会,重在如何进行细分,并选择自身的目标。在旅游企业对旅游消费者进行需求管理的同时,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也要对旅游企业进行需求管理,及时发现企业的需要,从而更早地发现自身的发展机会。

第二,独特定位。定位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市场营销学,由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原意指“确定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位置”,定位的关键是企业要设法在自己的产品上找出比竞争者更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性。全过程大概包括三大步骤:①分析目标市场的现状,确认本企业潜在的竞争优势;②准确选择竞争优势,对目标市场初步定位;③显示独特的竞争优势和重新定位。那么,结合这一理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应当如何做呢?从客房群(就业方向)角度看,可选择旅行社为主的相关企业;从竞争的角度看,该群体需要明确自己与非旅游专业的学生相比,优势在哪?比如掌握旅游基础理论、旅游操作实践能力强。同时也与同专业的、不同办学层次的学生相比,有没有优势?最关键的是,与同一个层次、同一专业的学生相比,自己有没有核心竞争可定位于技术领先者,因为该群体大学阶段主要在学习相关旅游技能。

第三,制定竞争及发展战略。竞争战略着眼于怎样竞争,而发展战略着眼于怎样发展。专科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不仅需要竞争战略,也需要发展战略。这就像部队一样,不仅需要谋划打仗,而且需要谋划发展,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

4 结 论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基石和有力支撑。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客观、辩证地实现自身利益相对最化大,既是自身竞争力的体现,也是以小带大、带动整个旅游业的升级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毕业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在实践中印证自己所学的知识。作为一个实践型专业的毕业生,更要在实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撰写实践报告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本次实习,学生要自主选择一个具体领域,深入到其内部进行实践,将所掌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知识运用到该行业中,提高在相关领域的实际技术水平,并初步培养动手能力,为毕业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其基本目的是了解所在地区、所在行业部门的一般概况,所在单位的性质、职能,经营、管理水平,特点与创新,发现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办法与策略等。

通过毕业实习,达到如下目的:

1 、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工作的关系及重要作用,熟悉现行管理体制及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2 、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补充和巩固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环节,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较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4 、培养社会交往和公关能力。

二、实习地点、单位和时间毕业实习地点:学院实习基地及由学生自行联系确定的其他单位。

实习岗位:由实习单位具体安排,主要是市场营销相关工作岗位。

三、实习的基本内容

经济管理教研室关于实习内容的建议如下: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在相关岗位上的具体操作练习,应了解实际工作中具体作业流程及不同模式,从而使已学过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本实习原则上应选择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相关的部门进行,内容包括商品销售、市场调查研究、生产与供应、开拓市场等。毕业实习的基本内容:

1 、收集实习岗位相关资料,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机构,尤其是旅游企业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及其职责权限的划分情况。

2 、参与实习单位的工作过程。

3 、观摹实习单位的工作活动。包括:商品销售、市场调查研究、生产与供应、开拓市场等。

4 、在实习报告中分析评价实习单位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与不足,并提出合理化改进意见。

Eg1 :旅游饭店实习

现代饭店是一种综合复杂的商业部门,包括前厅部、客房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营销公关部等服务部门。因此要实习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总的要求,经过有关服务实践,了解掌握现代饭店的管理理论的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经营战略与决策、市场营销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督导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饭店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

1 、了解和掌握现代饭店服务的标准。

服务的态度标准;服务的行为语言标准;服务如何满足宾客个性化需要的标准;服务工作的指导方针。

2 、前厅部

前厅部的工作特点及其基本职能;前厅部的组织管理;前厅部的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了解前厅部的区域环境设计与设备设施;了解前厅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前厅预定工作管理;前厅接待工作管理;前厅问讯工作管理;前厅收银和收入审计工作管理;前厅商务工作管理。

3 、客房部

组织结构及主要岗位职责;客房部区域环境艺术和布局装潢设计;客房的清洁保养工作和管理;客房服务工作及管理;客房部物资设备的管理;客房部的劳动管理。

4 、人力资源部

饭店员工的配备与储备方法;饭店员工的培训管理方法;饭店员工的考核评估方法;饭店工资制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饭店的动力管理方法。

5 、营销公关部

饭店的需求分析;饭店市场细分与营销战略的选择;饭店的产品设计;饭店的价格决策方法;饭店营销的沟通技术;饭店的主要推销方法。

Eg2 :旅行社实习

1 、导游接待部

接受旅行社分配的导游任务,按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旅游者参观、浏览;负责向旅游者导游、讲解、传播中国文化;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安排旅游者的交通、住宿,保护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事项;反映旅游者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安排会见、座谈等活动;解答旅游者的问询,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

2 、计调部

排好线路,安排好行程。联系酒店、旅游车、以及用餐的地方。出好票据,并事先核实所出票据的准确性(数量、时间等)。如是组团社需联系地接社,用传真或电话协商好接待标准及价格。做同行业的游客输送简称同业。多以电话和传真来完成。

3 、接待部

热情周到的接待所来办理、咨询相关旅游业务的人员。向游客介绍特色的旅游线路。

4 、外联部

利用相关的旅游信息到有旅游需求的地方介绍自己的旅游产品。联团、调查市场同业价格、组团等相关工作。

注意: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以及企业的需求,选择其中的若干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实习。

七、实习的有关要求

1 、自行联系实习单位。

2 、联系好实习单位后开始实习两周内,将实习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反馈给导师。

3 、实习结束后,需提交实习单位加盖公章的鉴定意见和个人实结。

4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社会公德;严格遵守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

5 、尊重单位领导和职工,虚心请教,深入细致地开展实习活动;

6 、爱护公共财物、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积极参加实习单位的公益活动;

7 、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形象;

8 、加强安全意识,保证实习顺利进行;

9 、服从实习领导小组及实习单位的协调和指导;

10 、重大问题和困难及时与实习领导小组取得联系并作汇报;

11 、按时返校进行实结;

12 、违反上述要求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及扣除实习成绩的处理。

八、毕业调查报告的书写

(一)选择与联系实习调查单位

建议选择所在实习单位。如确认有更合适的调查单位,可以另选,但必须附有调查单位的通讯联系资料。

(二)拟订实习调查计划

1 、调查目的

根据本专业特点,通过调查侧重掌握旅游景区或旅游企业的经营特点、企业发展现状、前景,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于解决对策的思考、旅游文化形式、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内容。

2 、调查计划

从上述内容中,选择调查的核心主题,并做适当延展,拟订调查计划——调查什么、如何调查、从何处入手。要调查部门、人员,具体布置和时间安排等。

(三)整理资料及撰写调查报告阶段

前一阶段所获的均为原始资料,本阶段应注意围绕调查目的。对原始资料进行筛选,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然后对之进行分析与研究,充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之印证,要能通过调查发现问题更能解决问题。将分析研究的结论撰写出来。调查报告注意要理论联系实际,语言流畅,逻辑性强,不少于 1500 字,并连同调查提纲、调查记录按时提交被调查单位和实习指导教师。

(四) 毕业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

1 、报告标题

2 、实习地点

3 、实习单位

4 、具体部门

5 、实习时间

6 、实习内容

毕业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体系

知识经济引领着21世纪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势增长,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加。当人均国民收入增加1美元时,入境旅游人数将增加10.218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将增加71.5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加6.938亿元人民币。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旅游业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而旅游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教育方式和体制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办学模式也开始出现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综合、从分离到结合、从僵化到灵活的新特征。新时期地方高等教育如何定位、如何创新发展、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特别是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与现实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的错位等问题,引起了旅游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现有的旅游人才,供职于酒店、旅行社、景区等其他旅游企业的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相比较而言,理论知识却不够完善,经营管理水平及发展潜力欠佳;而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接受了系统的理论教育,掌握了前沿的信息,但实践经验却尤为匮乏,毕业之后很难立即或者较快胜任旅游行业的中高层管理工作;此外,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机构和配套的渠道来进行综合性旅游人才的培养。

1.培养目标分析

从培养结目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从旅游业人才层次结构上看,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高职、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四个层次的教育体系,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但是现实中存在绝对数量的供需失衡: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根据近些年的统计资料分析,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约为600万人,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在800万以上,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以上。但全国旅游院校毕业生每年只有十几万人,实际缺口在180万人以上。田里等对2008年~2015年旅游人才需求总量进行了预测:旅游人才需求增长率超过9.6%,而同期的旅游从业人员增长率均不超过7.1%,供需缺口巨大。中国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近百万人,虽然旅游院校的总数和在校生总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对于旅游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缺口仍然存在,并且供求失衡总体趋于逐年恶化。这个问题主要是由我国旅游专业教学起步晚、发展时间短造成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旅游人才的需求层次结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信息时代,对能够有效甄别信息和运用知识的人才需求高速增长,而这种人才必须通过高水平的人才教育机构和渠道来培养。

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我国旅游院校教育走的是一条“外延式”发展道路,而非“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教育师资规模增长与教育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在总体水平呈现出缩水现象;二是我国旅游院校教育学历构成的不合理,虽然近年来本科院校的比重已有所增加,但单体院校规模并没有同步扩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三是高学历旅游专业毕业生从业意愿不高,进入行业后人才流失率又高。

2.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可将其所需人才分为三个类型:即核心人才、支持性人才和辅人才。核心人才主要包括战略管理、营销策划等人才,他们的需求状况较正常,而供给却相对稀缺,在旅游人才体系中层次最高,专业性最强,对旅游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也最大;支持性人才主要包括常规性经营管理、职能管理等人才,他们需求量很大,而目前供给却偏少,居于旅游人才体系的中层,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中坚服务、技术服务等人才,辅人才主要包括:高级翻译、接待服务、技术服务等人才,他们的需求相对更大,供给状况也较为丰富,是旅游业顺利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对旅游业关联效应的发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这一方面存在结构性的供需失衡,即在旅游企业特别是其管理层中,从业人员学历构成严重失衡,难以满足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行的证书制度,这不但妨碍和限制了劳动者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上的发展,而且造成学校教育长期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轻视操作技能,重视学历文凭,轻视经验。

但目前在旅游企业中担任中高级管理职位的人,虽然有从业多年积累的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缺乏全局眼光,缺乏对员工的科学培训和管理。旅游行业中从基层做起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思维难以跳出已形成习惯的行业框框,视野较窄,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差些,缺乏竞争力。

3.绩效分析

有调查显示,除部分高职大专生受到企业好评之外,大多数旅游本科生和中专生都没有得到太高的评价。中专生虽掌握一定服务技能,但综合素质相对偏低,培训起来费时费力;高职大专生较受企业青睐,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对客服务技能,兼具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入行后即能正确定位,适应力强;而本科生虽然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外语水平较高,但很难适应起步阶段的高强度劳动,理论与实践脱节,放不下架子,思想不稳定,人才流失状况令人担忧。因此从我国旅游业界对从业人员的需求看,他们跟需要具备稳定的职业思想、熟练职业技能的专科生和高职生。

二 、休闲旅游业应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找准市场需求切入口

旅游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发展,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决定着高校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是旅游高等教育主动服务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专业设置的中心环节就是使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这方面,可以从注重开展旅游专业社会需求调研着手。立足为旅游业服务,并始终瞄准市场的需求,并坚持每年进行社会调研,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密切了解市场需求动态,客观分析市场的需求,把市场需求作为课程建设的依据。面对人才市场的变化,对人才市场需求、生源市场质量,开展专业社会需求调研,其主要对象是:社会相关用人单位、历届毕业生等。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旅游行业的行业背景和旅游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发展水平;分析第一线旅游职业岗位和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了解旅游企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知识结构的要求、能力的要求、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意见的建议等。依据调查结果;对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做比较充分的分析预测,不断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综合性,不断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大纲。

2.明确定位,细化目标

目前旅游专业本科培养的目标比较模糊,专业方向不明确,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不准确,结果使毕业生搞不成,低不就。因此,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培养实用型的一专多能的人才,专业教学要以运用性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形成得自己的特色,走有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路。旅游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英语+沟通能力+操作技能。

3.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浙江林学院旅游….为例)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先进的教学内容是提升人才培养等质量的重要保证,按照“压缩必修课,扩展选修课、丰富课程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并设置专业课程模块,注意学生未来的个性发展”的思想,结合近几年来的培养方案的几次修订,先后调研了国内外著名高校同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组织专家、教授研讨,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加强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提高国际化程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课程体系。

模块化教学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优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模块化教学梳理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了数量丰富的专业选修模块,拓宽专业口径,又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置了五个模块,方向分别是:饭店管理模块方向、景区管理模块方向、旅行社与服务营销模块方向、旅游规划设计模块方向、健康管理模块方向。突破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的单一性、单调性,丰富了旅游管理专业本身专业内容,拓宽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空间。

“活模块”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模式是针对当今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综合性和不确定性提出来的,它可以使我们具体的培养方向与会社需求同步变化,实现人才培养的“即时适应性”。而所谓“活模块”教学,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志趣,确定更具体的模块教学方向,供学生选择。可见,“活模块”的基本特点体现在一个“活”字,就是根据市场,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开设相应的模块,灵活设置,适时调整。

4.实行校企联合

校企联合指的是学校和企业为满足各自需求,谋求进一步发展,通过协议的方式,综合利用双方资源,把教育送进企业,把岗位作为课堂,使学校和企业在实现各自的追求目标过程中获得互补,使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得以加强。通过校企联合教学实践的信息反馈,可以不断发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不足和缺点,从而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专业教学更能体现面向市场的特色。同时,学校对社会人才需求的信息掌握得更加准确,有利于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创造机会让现有的专职教师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并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增加实践经验;同时,聘请企业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能够胜任教学任务的人做兼职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课。

学校与旅游企业建立长期的友好的合作关系,使企业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使学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库,对双方都有利。对教师而言,不了解企业的现状,不熟悉产业的发展动态,就难以发现和确立科研方向和课题。对学生而言,及早地与企业接触,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磨砺意志,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培养了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独特的意义,许多毕业生就是通过毕业实习而被实习单位录用的。而且,学生通过有效的校企联合教育,在掌握知识技能和塑造完善人格方面更具优势,增强了学生自身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适应中国旅游业21世纪的发展需要,培养休闲旅游业应用性优秀人才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在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教材方面努力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在办学模式上,创新教学理念和体制、机制,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形成旅游教育合力,实施旅游人才培养市场化、标准国际化、构成多元化、目标品牌化,提高旅游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景群等:中国旅游业发展若干指标分析与预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3月,7(2):68:71

毕业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随着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部分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从培养目标设定、课程结构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来看,与目前旅游就业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性。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是否合理,更关系到能否促进学生充分的就业和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本文选取江西地区部分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就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或者相关教学内容设计的实际问题,从旅游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角度,探讨市场调查教学内容的构建。

 

一、江西省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查教学情况

 

(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情况及影响

 

到2014年底,江西有19所高校设置了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分别是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宜春学院、九江学院、井冈山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商学院、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南昌工程学院、上饶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

 

为更好地了解江西省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查类课程或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计划安排情况,本文选取了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宜春学院、九江学院、井冈山大学及上饶师范学院等10所高校,通过查阅上述10所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得出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和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大致情况:一是没有一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单独开设了《市场调查》这门课程,说明该课程没有进入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二是有6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与市场调查内容有关的课程:即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和九江学院开设的《旅游市场营销学》;江西师范大学开设的《市场营销管理》;南昌工程学院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和“旅游资源调查、旅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相关内容,赣南师范学院开设的《旅游市场学》等,说明大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关注了这方面的教学内容的设计。

 

通过对江西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笔者还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课程设置份额过重,对于该专业面向行业实际需要的市场调查类实践性、技术性课程设置数量偏少,尤其是无一例外全部没有设置市场调查课程。虽然大部分院校开设有诸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营销学》、《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企业战略与管理》等与市场调查类课程有一定关联度的理论课程,但这类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市场调查类课程的结合和衔接不够,学生的学习还是无法使其完全具备从事市场调查的能力,这无疑是教学计划的一大缺憾。

 

(二)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原因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合理,究其原因,其一是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面较为狭窄,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调查类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致该课程阙如,相关教学内容远远不能适应学生接受系统的市场调查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市场敏锐度高的毕业生,但笔者在访谈一些旅游相关企业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时得知,大部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对于旅游市场的认识与把控能力不足,其应用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知识来分析及解决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管理实践、旅游市场开发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其二是高校对培养学生市场调查能力不够重视,缺乏对行业分析能力培养的积极引导,导致学生对市场调查类课程学习的需求度不高。笔者通过与所任教学校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交谈、访谈,了解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市场调查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甚至对市场调查类课程对于增加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技术性含量,增加感知市场脉搏的能力,也是含糊与模糊的,导致其学习的兴趣不高。

 

总之,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调查类课程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不仅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旅游行业的要求,也将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素养不高,缺乏竞争优势。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如何使旅游管理市场调查类专业课程和相关教学内容设置更科学、完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旅游管理毕业生把握行业发展脉搏的能力

 

二、市场调查教学内容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

 

一般来说,市场调查类课程主要是为工商管理类中的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和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等专业而开设,是专业必修课程。而旅游管理学科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宽方向的学科,它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属于管理学领域,其本科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但目前的现状是,该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并不完全耦合,专门的《市场调查》课程基本没有列入教学计划,只是在一些专业课程中或多或少涉及到市场调查等相关教学内容。

 

如《旅游市场调查》这门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对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概念、方法、技术;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程序,旅游市场调查计划的制定等内容的学习,从而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旅游市场的相关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进而为旅游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或《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课程中关于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步骤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简单了解和掌握市场调查种类、方法及调查内容。《旅游经济学》课程中关于旅游需求和供给,旅游市场的种类、营销组合,旅游市场的调查和预测,旅游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等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方法。《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关于企业文化、组织变革等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实地调研、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旅游心理学》课程中能系统地让学生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根据问卷调查法的使用原则和使用目的,设计问卷,调查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满意程度或者旅游者旅游动机等内容。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让学生掌握市场调研能力。包括查阅旅游信息管理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进行问卷设计,发收问卷,从事问卷统计、分析和调研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中涉及到旅游企业微观、宏观环境的市场调研,可以锻炼学生如何选择市场调查方法及安排市场调查内容。

 

旅游是一个依靠市场才能生存的服务行业,不管是从专业教育方面来说,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市场调查能力;还是从就业发展角度看,要求从业人员需具备市场的眼光和敏锐度。这些都决定了市场对于旅游行业(产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性,也就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市场调查类课程的必然性。

 

三、优化教学计划中市场调查教学内容布局的思路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教授课程和学习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大学课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知识体系、素质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综合载体。旅游产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实践性强的综合性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行业的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所以旅游管理专业,不论是本科还是专科,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实践需要、市场需求,核心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行业生存能力。为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可以根据学校的定位,选择性的从两个方面优化市场调查教学内容的布局。

 

(一)设置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调查课程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时,应该加上《市场调查》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以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调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1、基础性的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的课程,教授的是一种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方法,所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掌握。所以,高校经济与管理类的专业都应该开设市场调查课程,尤其是涉及到市场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要作为重点,包括市场调查与研究的方法,市场调查的程序及步骤,市场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内容,所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均应通过学习掌握并能实际运用。

 

2、旅游市场类的市场调查

 

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消费者就是市场,旅游者旅游体验的整个过程感受就是市场关注点。因此,旅游市场类的市场调查知识包括旅游市场调查特点、方法、内容等,学生能够将一般性的调研方法运用到旅游调研分析中,让学生掌握运用旅游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收集、分析旅游市场资料,开展市场预测,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这部分内容为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所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均应学习掌握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二)在不同专业课程中嵌入旅游市场调查专题内容

 

少部分研究性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虽然不一定要开设《市场调查》课程,但也应该在不同专业课程中嵌入旅游市场调查专题内容,或设置针对专题类的市场调研课程。旅游市场调查的教学应以总体教学目标为基础,涵盖多种旅游类别的市场调研内容,也就是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插入旅游市场调查的专题内容讲解,并能够让学生参与研究与练习。

 

如旅游资源调查—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中对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进行专题讲解,这对于毕业后从事旅游策划、规划工作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如旅游市场调查—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旅游市场营销》或者《旅游商品开发》等课程的专题讲解来实现。

 

如旅游产品市场调查—可通过《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开发与规划》等课程来实现,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旅游者消费特征、旅游线路选择、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形象设计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的能力,这对实际的旅游工作而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随着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旅游业持续高速增长,旅游教育的繁荣与发展出现了新机遇,但对其教育与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鉴于目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研教学的现状及旅游就业市场上对人才的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接入专门的市场调研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而专题类针对性的市场调研能力的培养,能够强化学生的旅游行业市场调查能力,提高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