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范文第1篇

1.我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控制研究

2.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

3.我国高等体育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4.论高师体育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5.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兼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

6.我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发展演变研究

7.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现状及结构调整研究

8.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结构状况分析与调整设想

9.高等教育大众化下体育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析

10.新中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与启示

11.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2.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动态与分段管理模式研究 

13.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

14.论高师体育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15.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规范性研究 

16.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述评

17.建设体育强国时期高校体育本科教育发展态势分析

18.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困境成因分析——以江苏高校为例

19.20世纪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

20.综合性大学体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21.吉林省体育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22.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存在主要问题剖析

23.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展望

24.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控制研究

25.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设置比较研究——以江苏省普通高校为例

26.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与设置比较研究

27.美国大学休闲体育本科课程体系的特征及启示——以印第安纳大学为例

28.现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29.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及其对策

30.地方新建体育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的研究

31.体育本科专业与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课程衔接研究

32.《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解读

33.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比较研究

34.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刍论

3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新旧两种课程方案比较及实施要点研究

36.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

37.新升格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设置探究——以钦州学院为例

38.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河北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为例

39.新疆乌鲁木齐市普通本科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40.山东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4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沿革

42.高校体育本科解剖学教材的发展演变 

43.“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44.《全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课程方案》之我见

45.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再思考

46.“体育强国”战略环境中应用型体育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47.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方向的设置及其目标体系的理论建构

48.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异态审视——以江苏本科院校为例 

49.体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探讨——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

50.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教材内容变更与设置的研究  

51.关于体育舞蹈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

52.福建省体育本科院系龙狮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

53.关于调整体育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设置的探讨

54.浅析广西增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必要性

55.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开设运动损伤学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56.河南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7.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范性的缺失及加强

58.地方性大学体育本科专业结构优化与办学社会化的研究

59.新形势下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60.就业导向与职业发展: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61.论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62.我国体育本科专业分层次选方向培养的总体构想

6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64.对我国本科体育院校布局与体育专业规模的分析

65.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研究

66.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67.美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解析

68.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69.辽宁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70.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学生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

71.对实施《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担忧与建议

72.体育本科人才的跨学科培养研究

73.对成人体育本科课程设置的分析与研究

74.江苏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

75.河北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

76.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77.地方性大学体育本科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78.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培养规模现状分析

79.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体育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80.2003年部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创新与作用研究

81.复合型视角下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

82.高师院校体育本科《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研究

83.体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84.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办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85.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认知分歧探微及启示

86.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开设顶点课程教学研究 

87.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88.美国休闲体育专业本科认证标准分析

89.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师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

90.地方综合性院校体育本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三峡大学为例

91.2007~2011华东区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增设现状及分析 

92.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研究  

93.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4.对《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质疑

95.对我国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96.河北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

97.教学型本科院校体育教育功能定位及实现途径

98.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99.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休闲体育本科课程研究 

100.对新升本科体育系田径普修课达标考核标准的研究  

101.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系列教材栏目设置与功能布局的研究分析

102.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布局研究 

103.本科高校体育人才培养问卷编制及信效度初步检验——以重庆市为例 

104.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05.我院设置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论证报告

106.我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107.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108.江苏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教学实践现状

109.徐师大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项选择调查与研究 

110.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保障 

111.生态理念下体育院校体育类本科就业的实证分析——以某体育院校2012级为个案

112.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

11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实践解读与分析 

114.江苏省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115.创新与超越: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116.体育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价指标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117.安顺学院增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118.对黑龙江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

119.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设置现状研究

120.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的问题探析——以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为例

121.关于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探究

122.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规范建设的思考  

123.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124.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 

125.高等师范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126.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看武术课程的嬗变

127.体育院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

128.我院设置新闻学本科专业(体育新闻方向)的思考与实践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管理;学校课程规划;学校课程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36-05

新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使学校具有了一定的课程管理和开发权,同时也对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是学校课程规划问题。在以往高度统一的集权式课程管理下,学校主要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要求学校必须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必须对学校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这是学校以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因此,对学校课程规划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课程规划的动力:课程政策与学校价值实现的整合

学校开展课程规划既是课程政策变革的要求,也是学校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它们共同构成了学校课程规划的驱动力。学校课程规划不只是简单实施国家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它要求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和设计,以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讲,一所学校的课程规划是否合理有效,更取决于两者的合力效应。

(一)学校课程规划是课程管理制度变革的要求和结果

三级课程管理将原来过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权力下放,赋予学校部分课程决策权,要求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统一规划与实施。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地方和学校意志的生效需要经过学校课程规划来实现,学校通过规划课程,使三种课程权力趋于和谐。因此,学校课程规划是课程管理体制变革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二)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有效实施国家课程的要求

从国家到地方,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将一个具体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从地方到学校,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将变革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在学校,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一个缩短现存实践与创新所建议的实践之间差异的过程;在课堂,课程实施可以被视为教学。国家课程政策只是规定了宏观层面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框架,不可能顾及学校层面具体行为细节上的操作。学校课程规划能够尊重国家课程难以企及的具体学校、社区环境和师生之间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弥补了国家课程实施的局限性。国家的课程政策能否有效落实到课堂教学定的师生身上,关键取决于学校在课程规划中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说,学校课程规划使得学校在统观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处理三者间的关系,更好地发展学校的特色。

(三)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要求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允许的范围内,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成员为主体,充分利用当地社区以及本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突出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学校要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必须对学校课程整体进行规划,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构架进行分析,否则其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就有可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内容、时间、空间乃至资源等方面产生重复甚至冲突,进而使学校的课程管理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四)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实现整体特色价值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课程的高度统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权力的赋予为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学校要利用好这种契机,关键是合理规划学校课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规划将成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并制约着学校的整体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的发展特色。它不仅涉及静态的文本方案,涵盖动态的操作过程以及相关管理工作,而且强调对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考。进一步而言,学校课程规划会促进学校以学校课程与教学工作为抓手,统筹规划其他工作。正如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骆玲芳校长所说,对于学校与教师来说,没有课程规划,我们可能会在一些点上做得亮,有能力的教师个体会做得好,而课程规划使工作整体得以协调,进而确保了全体教师都有了底线标准。正是学校课程规划对学校特色价值实现的生动反映。

二、学校课程规划的向度:学校课程从理想到现实的方略谋划

学校课程规划是对学校课程蓝图的勾勒,是学校整体发展的核心内容。它体现在制订、实施和评价学校课程的一系列活动与过程中,旨在将学校课程的愿景一步步转化为现实。学校进行课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编制课程方案,为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与管理提供总的蓝图。但学校课程规划并非只是课程方案的编排,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落实课程方案,确保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课程,让课程能够成就所有学生。另外,学校课程规划是学校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活动,因此,学校课程发展的愿景和使命也应该成为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内容。尽管不同学校的课程规划内容可能存在差异,但一个系统、全面的学校课程规划大体上应包括以下三个向度:学校课程发展愿景的确立、学校课程方案的整体设计、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一)学校课程发展愿景的确立

学校课程发展愿景就是根据学校现状对学校课程未来发展的一种有远见的预设或期待,是课程规划的灵魂,也是学校课程的归宿,通俗地说就是学校的课程理想和价值追求。作为育人的场所,学校要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任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确定反映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愿景或理想。所以,学校的课程愿景不是个别校长、教师或其他人的愿景,而是整个学校组织的愿景,是被学校大多数人认可的、充分理解的愿景。因此,学校课程愿景的确立应是集体对话和协商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对话、协商来概括、总结、提炼乃至提升学校的课程愿景;另一方面,使学校成员集体认同这样的课程愿景,便于实施与执行。学校课程愿景的拟订,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学校课程规划者可以根据学校行政人员的领导风格、教师的经验与意愿、学生的成熟度、家长和社区人士的参与情形等因素采取不同的研制方式。

(二)学校课程方案的整体设计

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整体性地规划学校课程体系并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的前提与依据,并直接决定着学校课程规划的质量与实施水平。学校课程方案是一个由宏

观和微观等不同层次内容构成的系统,涉及到学校课程诸多内容的设计,其大致包括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的校本化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以及校本教研方案等。在设计过程中,不同方案所关注的具体问题不同。

课程标准的校本化方案主要关注如何以国家课程的要求为底线,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学情分析,使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要求进一步细化,以便合理调适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层面的有效落实,确保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的最大化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学校在开发课程时各种课程方案的统称,是学校课程标准的配套方案,主要包括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和课程纲要两个层面。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的概括性描述,一般包括课程规划的基础、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建议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校本课程的结构是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校本课程的门数、课时要求以及限制性条件等。课程纲要是由教师个体或小组合作设计,并以纲要的形式呈现出某一门课程的具体方案。它完整地呈现了课程的各种要素,包括课程目标、学生背景与资源情况分析、学习主题或活动安排、相应课时以及评价建议等。

课程设置方案主要关注学校课程的科目、课程表(课时安排)以及各学科的性质等。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者要在认真研读新课程方案的前提下,把握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学校必须统筹各领域、各学科的必修课、选修课开设事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将它们协调一致后形成本校的课程设置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主要关注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排课与学生选课指导、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与进程以及考查标准等。课程评价方案主要关注课程实施的效果,包括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校本教研方案主要关注对学校课程实施的反思策略,包括学校课题的拟订、教研团队的组织等。

(三)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实质是在规划好的学校课程方案与学校现实间的一种调适过程。学校课程规划对学校的影响最终依赖于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课程方案的实施有赖于课程共同体对课程规划的理解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和一系列保障措施。因此,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还要考虑课程方案的实施与保障问题。

1.观念转变

课程改革的过程首先是观念变革的过程,观念不变革,任何改革措施都难以推行。有学者认为,新课程需要树立的观念有: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教材是范例,教室是实验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创生的活动,教师即研究者,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家长是教育伙伴。所以,学校课程规划必须反思植根于学校成员思想中的传统观念,分析它们与新课程变革所确立的新观念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教育观念转变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2.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学校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素养是课程方案得以落实的直接因素,课程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学校课程规划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进行了彻底变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改变教学行为,重新定位角色。学校课程规划也为教师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校课程成功落实的重要支撑。为此,学校必须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会。

3.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

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是指在学校情境下,课程领导者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动机,提升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促成学校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文化,达到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目的。革新的学校课程领导为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事保障和制度保障。他们不再仅是单一的执行主体,而要致力于学校课程方案的设计、开发、实施与管理事务。学校课程规划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发展不同,它强调学校的实际环境,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综合运用课程与教学各方面的因素,旨在使学生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课程规划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理念,有着对学校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方式进行转型性变革的要求。学校课程方案的有效落实要求学校课程领导者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建立一个和谐、合作的专业发展团体,创造一种团结、民主的文化氛围,以便实现学校课程规划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课程领导”是相对于“课程管理”而言的,前者是指做正确的事,后者强调把事情做正确。“课程管理”较为注重自上而下式的领导模式,而“课程领导”相对崇尚一种平等民主、互动协商式的领导形态。学校课程领导并非仅限于传统学校中的行政人员,它是一个通过组织重建后形成的多层级的动态运行系统。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尤其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的学校课程规划中,革新的课程领导的作用遍布于学校各个层次课程项目的发展与落实中。

三、学校课程规划的路径:学校课程愿景与学校现实的调适之旅

学校课程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完成,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在课程规划中既体现出学校的课程愿景,又能紧密结合学校的传统和实际。所以,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实质就是在学校课程愿景和学校实际之间不断调适的过程,它需要课程规划者的精心谋划。

(一)建立学校课程规划组织

学校课程规划组织是为统筹规划学校课程的一系列活动而设置的专业组织。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制订高质量学校课程方案的基本保障。它不仅是制订学校课程方案的各项工作的组织者,而且是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课程规划组织成员应通过自荐或推荐等方式民主产生。一般来讲,学校应选取那些具有课程规划能力和协调性的人员。

(二)研究学校课程的特色、问题与发展方向

学校课程规划并不是指学校可以对整个国家计划、地方计划进行任意的增删调换,而是具有很强的政策制约性和理论指导性。同时,‘学校课程规划工作者一定要遵循客观、全面的原则,研究学校课程的特色、问题与发展方向。

1.分析政策

学校课程规划必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保障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立足于每个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学校必须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允许的范围内,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机遇和挑战、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2.寻找基点

在制订学校课程规划时,课程规划者首先要对学校的办学历程、实践经验、师生状况、课程发展的传统现状以及学校的整体生态环境等作出全面、客观的检视。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找到政策与学校课程的结合点,进而提出学校课程规划发展和改进的策略。

3.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制约学校课程规划有效实施的瓶颈。学校课程规划者可以利用教师发展状况分析工――FAPO(即feelings、at-tention、promoting、organization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来分析教师在学校内的生存际遇和内心体验,以便了解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并为学校课程规划提供相关依据。

4.学校课程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即strengths(强势)、weaknesses(弱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SWOT分析,即通过访谈、座谈、民主调查等方式,把与学校课程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强势因素与弱势因素、外部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客观、全面、有次序地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后加以分析,并从中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系列过程。

(三)拟订学校课程规划草案

拟订学校课程规划草案是指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由学校课程共同体起草制订的关于本校课程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学校课程规划草案是学校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依据,也是学校管理和评价学校课程的基础性文件,它为学校各层人员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方针路线。与此同时,该文件也可以得到持续不断的调整与改善。

学校课程规划草案一般包括学校发展现状、办学特色与学校愿景、指导思想、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评估设想、组织体系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一,学校发展现状。学校发展现状即课程规划的背景,涉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发展需要等学校课程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在拟订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学校要详细分析本校发展以及课程发展的传统、优势与面临的困难,通过对学校课程相关因素的全面、客观分析增强课程方案的可行性。

第二,办学特色与学校愿景。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沉淀出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特质。学校愿景则是学校对于课程所形成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它既反映了学校对课程发展的认识程度,又能引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对学校课程的规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学校拟订课程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学校设置课程结构体系的依据。

第四,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的课程类型、科目以及模块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在学校课程发展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学校首先要制订学校课程发展的总体思路,然后详细拟订本校的课程框架结构,并对学校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作出详细规定。

第五,课程实施。学校课程实施主要包括重新整合学科知识、构建综合选修课程的结构体系、开发和建设综合选修课程以及拓展延伸研究型学习课程等步骤。

第六,组织体系与保障措施。组织体系包括学校课程组织机构的运营以及学校课程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进程等;保障措施包括课程发展的激励机制,课程开发的投入等发展环境的创造。

(四)多方征求意见

学校课程规划是基于学校内部的一种全新探索。同时,学校课程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牵涉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专家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参与。这就决定了学校课程规划的广泛性和艰巨性。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拟订以及实施活动必须征求多方意见,使他们了解本校课程规划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进而给予热情的支持。

I.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教师作为学校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主体,是影响学校课程改进的重要因素,因为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对课程规划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行动。只有当教师理解了课程规划,并产生了行动的意愿时,学校课程才有发展的契机。在课程规划的制订过程中,学校要听取教师的意见,设计激励机制,开通“成果展示”“过程记录和体会”等多种渠道倾听教师的声音,并作出及时的反馈。

2.寻求专业力量的支持

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依赖于个人的经验与习惯,在理论层面,他们的知识相对欠缺,所作的理论思考也比较有限。因此,专业人士的支持,可以使教师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另外,由于新课程实施时间不长,学校行使自主规划的权力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求学校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校课程规划还不太现实。在拟订学校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征求多方意见,尤其应借助专家力量的帮助,这样才能保证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遵循课程发展的规律,保证课程发展的领先性。

(五)学校课程规划的不断改进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变革、教师专业技能的成长、学生身心状态的变化以及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的发展总是处于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中,不可能一次性拟订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学校课程规划。学校必须在课程发展的道路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检验中不断改进,在否定之否定中攀登新的高峰,让学校课程体系更切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期待。

[参考文献]

[1]靳玉乐,董小平,论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实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08-114.

[2]赵小雅,从课程规划入手突破课改“迷雾”:走近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课程规划[N],中国教育报,2006-11-17(5).

[3]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创新与教育观念转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48-51.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程规划 课堂教学 拓展课程 课改保障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育人模式,课程改革又是转变育人模式的重要因素。本轮深化课程改革把“选择性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本质上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将深化课程改革作为余姚教育内在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四个点”,以此推动本轮课改向纵深发展。

一、抓实课改规划――深化课改的起点

个性、拓展、整合是浙江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词,它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权”,需要校长有卓越的课程领导力,切实做好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确保深化课改有序、有效地进行。为此,在加强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强化“论证指导”这一关键,对76所学校课程改革方案论证全涉及、指导全覆盖,整体提高学校课改规划的质量,使之成为这轮深化课改的一个亮点。

(一)明确顶层设计内容,搭建课改方案框架

习惯于执行课程计划的学校,缺乏对课程规划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内容和框架。于是我们根据这次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出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时,务必编制好“三方案+三表”。“三方案”(一总两分):《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总方案》+《学校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三表”: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任课情况一览表。

(二)指导课改经典案例,提高课改方案档次

要整体提升每一所学校课改方案的档次,需要有几个高质量的样板作示范。我们在课改初期,重点打造了两所学校的课改方案:长安小学“BEST”课程和实验一小“实美”课程,点亮深化课改的航行明灯。

(三)研制方案论证要点,明确课改方案标准

有标准才有方向,“怎样的学校课改方案才是优秀的”,一直是我们重点思索的问题。为此我们研制了以下七条论证参考要点,促使学校课改方案更规范、科学、系统:①能依据校情和核心素养理清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明确且合理,关键词提炼恰当;②课程结构符合上级规定,且能支撑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逻辑性强;③方案结构完整,责任落实明确,措施具体到位,安排合理有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④围绕课程改革的立德树人、拓展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进、教师团队、互联网+教育等方面全面推进,且主攻方向明显,亮点突出;⑤课程建设的程序明晰,有一套课程开发、选用、审核、选课、实施、评价等具体要求和做法,力求拓展性课程精品化、系列化;⑥课堂教学改革追求“学为中心”,组织保障到位,措施手段有力,任务目标明确;⑦方案整体性和统领性较强,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体现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教研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四)论证学校课改方案,把握深化课改方向

方案在实施前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确保方向正确、目标合理、措施到位。而这单靠学校的力量明显不足,我们就抓实“论证”环节,确保学校方案有思想、有措施、符合逻辑。我们组织部分优秀校长和专(兼)职教研员成立学校课改方案论证指导组,分学段分类分组对各学校“三方案”“三表”进行论证,分别采用A、B、C、D等级赋值,对相对优秀的A、B类学校进行指导,C、D类学校则要求重新设计,并将达到A、B类学校的课改方案编入《启航深课改》专辑。目前这样的论证和指导已经历时一年半,已汇编三个专辑,直到所有学校“全通过”。

(五)组织现场交流观摩,提升课改领导能力

深化课改需要校长卓越的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中。它需要一个交流学习平台,需要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为此,我们在培训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对所分城区学校、中心学校、非中心学校分别召开课改推进会和现场会。目前,已举行3次大型活动、6次分组活动和10余次小组活动,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明显提升,学校课改方案的质量明显提高。

至此,我市已构建一套学校课改方案论证和指导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有效地提高了学校课程改革方案的整体质量,为深化课程改革开了个好头。

二、优化课堂教学――深化课改的重点

课堂改革始终是课程改革的灵魂,仍然是这次深化课改的重点。课堂改革的方向是:推进体现学科本质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推进小班化教育、多形式实施协同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项目驱动,课堂改革成为核心任务

自2008年起余姚市就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2012年起启动“快乐学习行动”项目,以深化课改的余姚行动来打造减负提质的余姚模式。这些项目的重点在于打造高效常态课,建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该项目及子课题分别获省市成果一、二等奖。

(二)专家引领,“以学定教”成为课堂方向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专家的引领。2016年,五十多位省市专家指导我市课堂教学改革,“以学定教”“学为中心”已经成为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特质已经明确:①以学生的“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为价值追求,突显育人目标;②以“简洁活力、扎实有效”为组织要求,注重课堂效率;③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方式,注重学习方式转变;④以“分层―合作”为教学模式,突显“学为中心”理念。

引入STEAM课程,探索“跨界”整合。我们引导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团队,跨学科进行课程拓展与整合,推进项目学习,将科学、技术、数学、工程和艺术整合起来,真正实现课程整合。如我们开发的《快乐科学》《神奇的光》等课程就体现了多学科跨界整合的特点。

四、夯实保障机制――深化课改的支点

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条件来保障。我们在硬件和经费有效保障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方面来支撑深化课改的推进。

1.厚实德育功能。立德树人既是深化课改的起点,也是终点。因此,一方面强化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我们在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突出育人功能,将教书与育人相融,将育人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编写基于余姚地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材。结合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开发了两套义务教育段德育教材:《姚江情》(初中)和《姚江行》(小学),探索和构建基于余姚地方文化进行核心价值观浸润的德育教育体系。

2.提升教师素养。深化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研训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倾注了不少心思,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新教师的初始指导和目标引领;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名师的阶梯培养体系和考核奖励制度的制定;开展规范、示范、名牌教研组评比,规范区域教研和师徒结对活动;开展专题和项目研究等。

3.丰富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标,引领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抓住了“评价”就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目前相对成熟的评价改革有:小学低段全面推行“模块游考”;小学音体美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义务教育段期末质量数据采集分析;推行“等第”和“星级+特长”评价等。正在开展的评价专项研究有:基于现代技术和大数据的评价和改进;关于拓展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价;学生拓展课程过程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测评等。

回顾近两年的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余姚教育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选择性教育”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可,课堂教学改革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拓展课程为有特长的教师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学校课程改革的意识和热情持续高涨等。

毋庸讳言,深化课改也存在许多瓶颈和节点。如:习惯于执行的校长还缺少课程实施顶层设计的能力;习惯于拿来的教师还缺少课程开发的水平;评价制度改革滞后制约着深化课改的推进;课堂中理念与行动脱节、技术与应用脱节、教学与练习节等现象时有存在等。为此,我们将从“德育课程整合”“主题下的基础性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实施”“基于互联网的生本课堂教学”“评价引领教学改革”“体艺课的分层走班”等方面入手,组织研究团队,确定实验学校,结合课题研究,进行深层次的专题研究,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做好探索性工作。

参考文献: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范文第4篇

一、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对于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只有开设校本课程,才能体现出学校课程的完整性。Z市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对学校教育投入较大,学校办学质量也逐年提高。他们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突破口,加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这对推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二、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专门机构,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肩负着教养与教育的责任。因此,学校有权作出自己的课程决定。作为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同样需要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这既有利于发挥学校在体育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也有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落实。如今,在Z市,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代替了以往的课间操,深受学生的喜爱。这不能不说具有现实意义:它可以张扬学校个性,形成学校特色;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促进课程均衡发展。

三、Z市农村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分析

2004年9月,Z市以抓课间操(跑)为突破口,开展了课间操(跑)检查、评比和考核。2007年年初,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学校体艺卫工作的实施方案》,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整体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全面进入Z市的中小学,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短短的几年中,Z市涌现出大量的具借鉴意义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虽然各校的体育师资、场地器材条件、体育经费等情况各不同,但它们都立足实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1.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支持Z市各校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根据新课标,并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Z市教育部门制定了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报上级部门备案并在本地区范围内组织实施。这样,确立了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的职能不仅在于组织课程开发小组或者编制课程实施方案,更重要的在于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广泛发动。Z市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为了提高现有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Z市请专家介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改革思路,并组织一线体育教师到部级实验区的实验学校进行观摩考察,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从而使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少走了许多弯路。

2.校长在实施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校为基地,并与校外教育机构合作,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开发出适合学校、学生实际的课程。学校功能的转变,使得校长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决策者。所以,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的影响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可以说,Z市的学校校长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和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3.体育教师是学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生力军

随着新课标在中小学的实施,体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正如斯坦豪斯所言,“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因此,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学校着手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几乎得到所有体育教师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4.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在Z市,许多学校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自己学校的场地、器材、设备的情况,根据学校传统和体育特色,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立足于学校、为了学校。因此,各所学校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校内外体育资源,立足实际来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范文第5篇

1、做好新课程学习和培训

各普通高中学校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学校应组织教师全面了解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实验内容、实施策略等,使广大教师认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提高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2、制订学校实验工作计划

校长是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普通高中学校应成立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估。

学校应制定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校情分析、目标任务、重点(特色)工作、课程设置、实施步骤、组织机构、保障措施等。各高中学校应将工作方案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制订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应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应严格按规定开设课程和安排课时,保证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修习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或挪作它用。学校应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能利用节假日和其它休息时间进行集体补课。

4、开展学生选课指导

学生选课是新课程实验的一大亮点,学校应建立学生选课指导机构,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

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并将指导学生选课与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责任感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可将德育导师制度与选课指导制度结合起来,使每位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都有相对固定的“导师”,帮助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

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5、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内容。各高中学校应当组织教师认真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学科实施意见》、《教学指导意见》,科学把握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难度,改变随意提高教学难度、提前结束新课、作业过多过滥等错误做法,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乐于合作的教育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广大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知识观、教材观,积极探索模块式课程的教学方式,努力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地、有个性地、可持续地发展。

6、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及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鼓励教师针对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下的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学校应认真总结年级组、学科组、备课组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校际交流,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7、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应认真贯彻《浙江省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指导意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要制订专门的工作计划,建立专门的人员队伍,落实专项经费,形成广泛参与、统一管理、滚动开发、不断完善的校本课程发展机制。

学校应克服开发课程就是编写教材的错误观念,充分挖掘校史、校友以及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教育素材,尤其要注重开发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成性、活动型课程,体现校本课程生动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对校本课程资源的管理,逐步建立校际之间课程资源的合作开发与共享机制。

学校应严格遵守教学用书征订、使用的各项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征订或动员学生购买未列入《浙江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教学用书。

8、实施学分认定与管理

用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是新课程实验的又一个亮点。学分是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毕业、升学、就业的基本条件。学校应充分认识学分认定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认真做好学分认定工作,并加强对学分认定的管理和监督。

9、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学校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要按要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与全省统一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相衔接,提供较为真实可信的证据,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评价信息的管理,发挥其在学生毕业、升学和就业中的作用。

学校应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式,建立起客观、全面、公平、公正反映教师业绩的评价体系。要发挥评价对促进教师反思、改进教学的功能。学校不得按考试成绩给教师或班级排名次。

10、加强学生和班级管理

新课程实施后,学校班级应实行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行政班管理为主、教学班管理为辅的班级管理模式。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学生走班选修管理办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指导、心理辅导和安全教育,同时要重视发挥学生会、团支部等学生组织的作用。

11、提供实验工作保障

学校要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各项工作组织,建立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通力合作,形成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合力。

学校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新课程培训、项目研究、课程实施等各项工作,并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学校场馆、设施、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为新课程实施创造足够的物质条件。

学校应及时召开家长会议,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意义,消除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新课程的疑虑和误解,争取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氛围。

12、提高实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