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状;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03-05

作为相对发达省份,江苏省已基本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5年甚至是2020年的发展目标,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已不是实现教育的一般普及与均衡,而是在此基础上的高质量普及与优质均衡。基于此,江苏省提出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的优质均衡发展目标。为全面准确掌握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状况,分析存在问题,找到改进途径,我们在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省域内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行了量化测度,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一、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行量化测度,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江苏省曾于2012年3月颁布了《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该指标包括普及巩固与机会均等、规划布局与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与教师素质、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教育管理与经费保障等5个方面、30个评价要点,回应了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对精确监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及科学决策均具有积极意义。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该指标体系以定性评价为主,指标的内容侧重于目标描述与政策指导,无法直接用于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定量测度,尤其是缺少度量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校际差异的指标,难以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行精确测度。

针对此,我们在对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政策与实践进行先期论证与研究的基础上,对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分析与界定。①我们认为,就当前江苏省的现实情况而言,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是在“基本均衡”基础之上的均衡,相比后者,优质均衡对普及性、总量性的指标具有更高的要求,是更为重视教育质量提升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还意味着教育公平水平的提升与教育发展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优质教育资源要在地区、城乡与学校间实现更为均衡的配置。[1]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既应包含总量性、达标性指标,也应包括差异性指标。这样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既可监测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整体进展,亦可更好地发现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改进方向。

根据这样的分析,我们按如下步骤选取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2]

首先,确定备选指标,在重点参考江苏省颁布的教育现代化指标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的基础上,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学术文献进行整理,选取共性较强的指标,确定初选指标。

第二步,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调整。按初选指标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对其中采集过于困难、数据标准模糊、考察期内变化过小②的指标予以删除,同时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补充相应的指标。

第三步,应用专家咨询法、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剩下的指标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一步剔除高度相关、代表性不强的指标,确定最终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量化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

二、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状

经过计算,我们得到了2002-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数和各个方面的分项指数(见表2)③。运用这样的指数,可以定量而直观地刻画出江苏省在近10年间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

表2 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数及分项指数(2002-2011)

通过对江苏省优质均衡发展指数的分析,我们认为,2002-2011这10年间,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明显,并呈现出如下特征:

首先,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各方面工作改善显著。从2002年到2011年,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数由67.19提高到82.55,增幅达到22.86%。在几个分项指数中,基础教育入学机会优质均衡指数、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指数、学校间优质均衡发展指数均稳步提高,增幅分别到20.77%、21.44%和21.25%,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数基本一致。城乡间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数由58.45增加到83.22,增幅达42.38%,是各分项指数中提高速度最快的一个。地区间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数增幅达12.40%,为各分项指数增幅中最低的一个,但也取得明显提高。

第二,教育普及工作向纵深推进,优质教育机会分配更趋公平。学龄前三年普及率、高中入学率、初中择校生比例、高中择校生比例等指标快速提升,江苏省在完成义务教育普及任务后,普及重点已向义务教育两端延伸,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快速提高。在优质入学机会分配方面,江苏省各地均出台一系列政策,严格执行就近入学,控制择校生比例,推进了教育机会公平。

第三,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不断提高。在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方面,江苏省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在十年间有了较大改善,其中,小学体育场馆面积达标率、初中体育场馆面积达标率、小学教学器材达标率、初中教学器材达标率分别提高了52.24%、41.89%、38.43%、39.04%,办学硬件条件大幅改善。师资方面,除教师学历达标率10年间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外,各级学校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也大幅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持续改善。

第四,农村教育大幅改善,城乡教育投入差距迅速缩小。近些年,江苏省持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数据分析表明,这些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江苏省农村中小学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快速提高,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快速缩小;城乡生均事业费已不存在差距,农村的生均事业费甚至高于城市,江苏省基础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已迅速缩小。这些变化为江苏省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与办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三、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江苏省基础教育在优质均衡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这一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首先,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教育投入水平仍然偏低。在对江苏省基础教育投入充足性进行量化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国际比较的方法,即通过建立量化分析模型,归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基础教育投入之间的一般规律,来评价江苏省当前的基础教育投入是否充足。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尽管江苏省在近10年间基础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直到2011年,基础教育经费均衡指数也仅达到47.4。这意味着,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江苏省的基础教育投入水平,尚未达到平均水平的一半,仍然呈现相对短缺的状况。

第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亟待提高质量。经过多年努力,江苏省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教师学历达标率一直稳定在高位,截至2011年,小学、初中、高中的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均超过65%。但另一方面,江苏省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质量却并不能令人满意。截至2011年,江苏省学龄前三年的入学率已达95.4%,但幼儿园中高级教师比例却不到20%。我们调研发现,除优质师资总量不足外,当前江苏省学前教育发展还存在着幼儿教师准入门槛过低、办园条件参差不齐、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提高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当前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三,缩小差距仍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虽就整体而言,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城乡、地区和学校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但部分指标却不容乐观。比如:地区间高中生均事业费差异指标,不仅分值较低,且十年间还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高中生均事业费的地区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虽大幅增加,但城乡生均固定资产仍存在不小差距,这表明,由于农村教育投入长期不足,城乡学校在存量资本和办学物质条件方面仍存在差距,不仅如此,农村教育在学前、初中及高中的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高中升学率等指标上,亦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学校间优质均衡发展方面,我们所调研的重点学校的生均经费仍远高于省平均水平,尤其在高中阶段,重点学校生均经费的平均值要比江苏省的平均值高出两倍有余,而在优质师资配置、高中升学率方面,重点校与一般校的差距同样显著。

四、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首先,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经费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和调动县(市、区)教育部门在发展地方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在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一些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立足本区义务教育发展,采取合理规划学校布局、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强化经费分配与管理等手段,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确保基本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合理使用各专项经费,通过财政杠杆的作用,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引导其在内涵发展、特色创建、教育质量提高等方面有所突破。[3]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补齐发展短板,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须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保障。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苏省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质量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优质师资相对紧缺和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却依然存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是数量的配齐、配足,还应更加注重教师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严把教师入口关,强化教师在职培训,推进优质师资在城乡、地区与学校间合理流动与交流合作,是均衡配置优质师资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针对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通过增加幼儿教师供给,提高存量质量,补齐发展短板,推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第三,秉持教育公平理念,努力缩小优质教育资源在地区间、城乡间和学校间的配置差距。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是指向公平的发展,这意味着让每一位学生都应得到合意的、均等的、全面的教育服务。面对着现实存在的教育发展的地区、城乡和校际差距,各责任主体都应采取措施,努力缩小这样的差距。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对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给予适当倾斜,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惠及更多受教育者。

注释:

①在诸多的研究中,以下研究结果对本文的概念界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冯建军.走向优质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主题的转换[J].江苏教育研究,2010(8A).;杨启亮.转向“兜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J].教育研究,2011(4).;陈学军.什么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2(22).

②比如,初选指标中包括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等指标。在整个考察期内,这些指标的绝对值均接近或达到100%,变化的幅度极小。这表明,对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言,这两个指标基本已无改进余地,故予以删除。

③限于篇幅,本文仅列出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数和各一级指标的值,且没有详细阐释指标的计算方法。有兴趣者可参考:姚继军.省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量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2(22).,了解各类指标的计算方法,或与作者联系,获得更为详细的方法与数据。在计算过程中,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历年江苏省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历年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等;国际比较数据主要来自世界发展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 http://world- . 2013);在计算学校间优质均衡发展指数时,由于缺乏相关权威数据,所用的重点中小学数据主要通过课题组调研获得。

参考文献:

[1]姚继军.省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量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2(22).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第2篇

沈健:我在“十一五”期间出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五年来,江苏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我省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共投入教育5000亿元,是历史上财政投入教育最多的一个时期。

二、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我们以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加大教育投入为保障,以扩大教育开放为重要发展路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不断加快,主要质量指标都处于全国第一;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成效显著,主要质量指标跃居全国第二。

三、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近五年来,江苏基础教育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育公平。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等法规,让江苏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此外,通过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和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是规范日常管理,保障健康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颁布“五严”规定,引导地方政府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政绩观,加大了对教育内涵发展的考核权重,切实减轻学校升学压力,不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规范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清理无证幼儿园和“小学化”行为,全面规范248所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全面整顿普通高中改制学校。全省建成了从学前到高中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万所学校、千万学生网络化管理,为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突出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着力建设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立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基础教育教学科学决策机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率先在省一级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制订教学质量及学业水平评价标准,启动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积极开展高中教育质量监测,初步建成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四是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均衡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设立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基准定额,每生每年小学达550元、初中达750元。将学前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农村和经济薄弱地区为投入重点,2011年全省各级财政安排学前教育经费38亿元,比上年增长90.3%,全省基本每个乡镇都有1所以上省级优质幼儿园。2011年,全省基础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为821.7亿元,达到财政性教育总经费的69.8%。全省基础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全面增长,其中高中增长108.8%。

五是着力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积极调整师范生培养体系,从2010年起启动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每年招收培养五年制免费幼儿师范男生,将使全省每一所公办幼儿园都有1-2名男教师。实行每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全员培训制度,实施“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2011年完成省级培训12.1万人次。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万名大学生赴农村任教工程”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建立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制度,着力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本刊记者:江苏提出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根本性转变。目前苏南、苏中大部分地区已经通过省级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对经济条件欠发达、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苏北农村地区,我省将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他们真正步入教育现代化?

沈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教育发展基础存在差异,我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呈现出由苏南向苏中、苏北分层、分步推进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全省尚未接受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的17个县(市、区)均地处苏北。对这些经济条件欠发达、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地区,我们将坚持省定标准、“以县为主”,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2007年颁布的教育现代化建设16条标准,突出了基本办学条件和教育保障水平,这些建设指标不因地区差异而有所改变。为了帮助苏北地区创建教育现代化,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对苏北地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其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条件,以小康社会建设进度为基础,坚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适度超前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安排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局部先行、共同发展。

二是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保障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地方政府保障教育支出在同级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达到省定标准。

三是自2012年起,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启动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为引领,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以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实施省培计划,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为依据,找准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突破口;以农村初中学科课程为抓手,通过教育局负责组织优秀教师参与和帮助学校,开发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校际差距和城乡差距,提高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本刊记者:您在2012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突出“优质”和“均衡”,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突出“多样”和“特色”,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突出“内涵”和“质量”,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请问,如何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切实解决择校热问题,保证老百姓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沈健:“择校热”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我省在破解“择校热”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部分地区如盐城市、海安县已基本消除择校现象。

一是推进入学制度、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我省明确规定将热点普通高中不少于50%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每所初中,由所在初中择优推荐,大大提高了一般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办学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同时,通过组建教育共同体等方式进行结对帮扶,输出和引进好的经验,共享优质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带动和提升了一大批薄弱学校走上了优质学校的行列。师资均衡是推动教育均衡的关键,我省规定,校长和教师依法实行定期交流,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15%、骨干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15%的比例进行交流。

二是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根据“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在保证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学的前提下,我们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民办学校,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三是根据新颁布的《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本刊记者:“十二五”时期,是江苏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并向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而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请问江苏教育可能面临哪些挑战?如何以战略性的视野和思维积极应对,推进江苏教育持久地又好又快发展?

沈健:江苏提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生活安定、宽裕和富足,使江苏人民有意愿、有能力选择更好的基础教育,不仅要“有学上”,更要“上好学”。当前,优质的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评价制度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成功的机会,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综合评价体系依然任重道远。

三是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与教育单一化培养之间的矛盾。培养模式的单一使学生缺乏多样发展空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薄弱,社会评价把升学与成才等同起来,导致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当为学生发展提供各得其所的教育时,教育才能成就未来。

我省基础教育已处在发展提速、质量提高、内涵提升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走科学发展之路。

一是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探索全面提高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更高水平发展。我省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必须继续鼓励这些地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努力在提高质量、优质发展上取得进展,为全省积累经验,及时推广,推动全省基础教育更高水平发展,实现从部分“示范”到全面“率先”的新跨越。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第3篇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5年来,全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国家和我省教育规划纲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使我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谱写了我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一是基础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2%,较“十一五”末增加30.4个百分点,提前7年实现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得到全面巩固和提升,进入了由普及到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全省有57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3%,较“十一五”末增加1.2个百分点。

二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推进。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政策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之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我省做了典型发言。

三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以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迅速扩充资源。2015年,全省独立设置幼儿园发展到1.75万所,比2010年增加0.98万所,增幅达127%。覆盖城乡、形式多样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义务教育以促进均衡发展为重点,协调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省政府分4批评选、表彰了67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注重统筹兼顾,切实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意见》。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城镇小学、初中“大班额”问题自2014年以来逐年缓解。教育部充分肯定了我省的此项做法,全文转发了此《意见》,并在全国推广我省的经验。普通高中教育以持续实施薄弱高中改造项目为契机,争取中央和省级扶持资金16亿元,有效改善办学条件。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在50%以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示范性评估和标准化创建工作持续推进,新型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初步构建。组织实施了全省中小学食堂等级量化评定工程,一千多所学校被评为一级食堂。

四是教育公平迈出新的步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做到了“应入尽入”。实施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民族教育体系和政策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农村教学点和紧缺学科师资培养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建立了省级统筹指导的乡村教师补充体系。

五是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启动实施了多样化发展试点项目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贯彻落实,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全省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形成了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校本研修”为基础的“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培训机制,培训教师近100万人次;中原名师培育工程持续推进,培育中原名师40人、省级名师两千余人、省级骨干教师近两万人。

六是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我省作为承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省,坚持系统设计、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点面结合,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等5个方面进行试点,省市县分级分类开展实践探索,完成了我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汇编》。课程改革日益深入。首批遴选确定109所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试点学校,我省成为全国较早开展生涯教育试点的省份。

七是基础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健全治理体系,推进地方立法,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分别颁布了新修订的《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和《河南省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办法》。全面贯彻《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加强学校管理,完善治理体系,学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回顾5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是推动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注重统筹协调、分类指导是推动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注重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是推动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注重优化配置、加大投入是推动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强化问题导向,一以贯之切实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和2016年的重点工作

今后5年,我们要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实现上述目标,要坚持以下五大发展理念。

一是坚持创新理念,不断增强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动力。创新是全面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新的源泉。创新就是对权威的挑战,只有打破常规的理念、方式、方法等,才可能创新。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应从小培养,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同志必须有这种意识和担当。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龙头,在教育理念、育人方式、工作方法、体制机制、保障要素等方面进行创新。要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要创新基础教育体制机制,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教育活力。要深化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提升教师和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二是坚持协调理念,提高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协调是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既要协调好教育内部关系,又要协调好教育外部关系,更加突出基础教育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地位。要协调好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关系,推动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要协调好基础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使规模与效益相统一,提升办学水平;要协调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关系,实现有机融合,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要协调好公办与民办的关系,推动共同发展。同时,也要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促进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成;要协调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支撑力度。

三是坚持绿色理念,促进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绿色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必要条件。绿色发展就是按规律办学、按规律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基础教育各阶段要深入开展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加大节约型校园建设力度,科学规划、精准投入、精细使用,合理用好有限的人、财、物资源,以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要建立科学合理、全面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体系,以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定为主要指标综合评价学生,注重发展性、过程性评价;以综合师德表现、教学质量、工作态度、工作实绩等方面评价教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学校治理制度、人民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评价学校。

四是坚持开放理念,激发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活力。开放是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教育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有开放的胸怀,以开放发展开阔办学视野。要不断扩大基础教育内部开放,校校协同、城乡统筹、教科结合、中小学幼儿园有机衔接。要深化与社会的联系,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资源主动有序地对社会开放。要把握趋势,深化高校与地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交流合作。要鼓励境内外的组织和个人依法捐资或出资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投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事业。

五是坚持共享理念,有效增强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获得感。共享是教育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和社会公平的本质要求。共享的理念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保障特殊困难群体接受教育的权益,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使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政策,更加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学前教育注重普惠,义务教育注重均衡,高中教育注重多元,特殊教育注重兜底,教师教育注重保障。教师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应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完善教师参与治校治学机制,切实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周转房和公租房制度,采取多种形式改善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2016年和“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按照“提高教育质量”的总要求,围绕大局、整体谋划、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强化保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起好步、开好局。

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下的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新要求的教育质量。当前最根本、最迫切的,是要切实增强全面教育质量意识,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衡量一个地方教育办得好不好、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看给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多少高素质人才和高质量成果。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看学生是否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更根本的,是要看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人才多样化的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落实促进公平、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切实转变思维定式,不断增强提高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质量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紧迫感。

为落实上述要求,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二是着力扩充基础教育资源,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三是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四是着力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提升体育美育水平;五是着力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和信息化工作,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六是着力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七是着力保障特殊群体接受教育的权益,促进教育公平;八是着力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

三、提升素质能力,保障工作实施

第一,用新精神武装头脑,保持政治清醒。一是学习新精神,掌握新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教育工作,贯彻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一系列新精神、新要求。要深化学习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用。二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干部的首要素质,是管方向、管大局、管灵魂的。要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善于从政治大局和战略目标上谋划基础教育工作,善于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三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治上的明白和清醒是领导干部成熟的基本标志。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系统的同志,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讲政治纪律和规矩,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

第二,用好作风强化责任,做到清正廉洁。一是切实加强基础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建设。作风是最好的形象,带头是最好的落实。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扎实推动“三严三实”常态化、长效化,将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工作全过程,努力营造良好作风。二是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要认真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做到标准不降低、要求不放松、措施不减弱。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管好分管领域,带好分管队伍。三是做廉洁自律的模范。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心存敬畏、以上率下、勤政廉政、严于律己、公正严明。认真学习和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牢固树立党规党纪意识,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线”,守住纪律“底线”,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措施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而言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宏观上,它担负着提升整个民族文化素养的重任:即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越普及、越发达,其国民的整体素质就越高,社会发展的根基就越深,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就越快。微观上,它是每个社会个体健康成长的基石,它对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格、性情等的形成产生重要促进作用。当代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内在的价值观念、思想操行一旦定型,几乎终生不会改变。由此可见,基础教育在塑造一个完备的人,进而塑造一个卓越的民族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是何等重大。

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三教统筹”、“一无两有”、“普九达标”、“两基验收”等措施推动着农村基础教育不断稳定快速地向前发展。这期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的确非常迅速,农村基础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甚至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然很落后。十六大报告指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仍很高。建国以来,国家把教育政策和财政投资的重点一直放在城市,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太少,地方财政无暇也无力顾及教育,再加上传统的教育体制的束缚等等原因,这一切都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太少,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较差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所有地方经济的发达程度会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教育观念存在很大差异、各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也十分悬殊,使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尤其是“老、山、边、穷、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难度极大,许多地区“暗房子、破桌子、石凳子”,“一无两有”的现象还大量存在。2008年12月26日,路透社的《中国中小学危房面积达3358万平方米》引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的说法称,全国普通中小学中危房面积达3358万平方米,占普通中小学校舍面积总数的2.5%,危房面积相当于国家体育馆“鸟巢”占地面积的134倍。路甬祥称“其中9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农村。”没有房子,更没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体育设施、实验场地甚至教师工资也被拖欠的情况下、师生怎么可能有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农村基层教育质量如何得到保障?

2.农村师资力量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

农村师资力量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是目前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由于城乡学校建设投资不均衡,导致城乡学校基层设施相差悬殊,广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再加上教师工资低、福利待遇差,许多优秀教师都争相迁往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即使勉强留下来任教的教师,抑或心不在焉工作态度不认真,抑或被家庭琐事、农活牵绊无法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工作,这更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目前农村地区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学历真正的达标率其实很低,尤其是代课老师门槛很低。一般受过一些正规教育且有点“社会关系”的人都可以去农村中小学担任代课老师。这导致农村师资力量总体素质不高,小学美术老师不懂绘画技法的;语文老师不会汉语拼音用方言教学的;音乐教师不识五线谱等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切都严重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

3.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家庭教育缺位

目前农民素质整体不高使得农村孩子家庭教育严重缺位。与城镇人口相比,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概占16.8%,比例不是很高。另外跟城镇的人口相比,城镇受教育程度平均在11年,这反映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还任重而道远。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受自身素质低的限制,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无法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更不用说胎教、早教,这些都与城市孩子有着巨大的悬殊,农村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完善家庭教育,保障孩子所受基础教育完整,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二、城乡基础教育失衡的原因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城市化水平却不高,至今中国仍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要靠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更要靠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只能靠教育。然而,中国基础教育在城乡间的发展是极其不均衡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从一般意义上来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仍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受国家的经济政策“先富带动后富”的影响,使大部分基础教育资源、资金、师资、荣誉等,同样偏向性地投向了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进而使得城市基础教育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而农村基础教育,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加之政策层面的歧视性对待,发展缓慢,后劲不足;导致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状态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明显,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城市的学校像欧洲,农村的学校像非洲”,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我国目前城乡教育的差距。虽然目前国家早已经开始转变政策,但是这种传统思想和长期形成的巨大差距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扭转过来的。早在很多年前我们就提出每年对教育的财政支出要占到当年GDP总量的4%,但这一目标至今仍未能实现。

2.师资素质和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教师待遇较低、教师队伍不稳定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乡村教师由于收入过低、工作负担重、压力大,出现了心态失衡,部分教师萌生了弃教从商的思想,不少年轻教师辞职外出打工。国家教育政策的转变也使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产生了诸多新的矛盾,比如竞争机制引入基础教育,商业化、产业化发展都使得农村优秀教师资源流向了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另外,当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绩效评定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资源进一步两极分化。这种“马太效应”导致了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最大化。

3.二元经济制度造成了农村经济和教育观念上的落后

我国建国初期采用的是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制度,从一开始就导致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这种二元的经济制度使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家庭教养方式等很多方面出现差异。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在上升。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而农村居民不能享有的住房、医疗、物价等补贴和各种社会保险,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更大。农村居民花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远不如城市居民,在农村普遍存在的观念是,孩子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父母最多督促他们完成作业,而城市则存在大量的陪学现象。收入的差距,以及学校教育脱离农村实际,使很多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以及对子女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没有很高的要求。二元经济制度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

三、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中国是一个80%人口为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但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强、教育质量不高却是一个令人不可回避的现实,入学率低、留级率高、辍学率高、学习年限低等也成为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普遍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使农村孩子享受到应有的受教育权,尽快实现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我们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放手去做。

1.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创新筹资渠道,完善基础教育设施

教育设施的完备是开展教育的必要前提,一个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不健全,会直接影响这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建立健全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是个艰巨的工程。完成这个工程,全部依靠政府或国家财政的扶持是不切实际的。教育自身必须想办法走出这个困局。如此,我们可把基础教育建设当做一项可盈利性投资,进行多渠道吸纳资金。所筹得的资金交由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将全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建设。这样既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积极性,又能最大限度地把社会闲散资金筹集起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这也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志,保证下一代的优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新农村社会风貌的整体改变,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现代知识分子对物质生活的高要求已成为一种趋势。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满足了未来教师和公务员对生活品质的基本要求。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压力和劳动力市场的饱和,促使他们在将来择业时偏向农村。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会给农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这一切归根结底还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总之,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强有力的保障。

2.调整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壮大农村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完善和提高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城乡教师工资待遇不平等,是农村吸引不到优秀师资力量的最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统一城乡教师岗前考试制度和录用标准,统一工资发放标准等。城乡教师录用标准的统一是教师工资待遇等同的前提。

但由于受到农村地区环境和发展的限制,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却多劳少得,同等能力前提下,却不能享受城市相对舒适、快捷、方便的生活环境——包括便利的交通、方便的购物、相对发达的医疗卫生条件及其子女享受更优质教育的机会等,实际上,这些都应计入他们的劳动成本。因此,理论上讲,在工资水平统一的前提下,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应优于城市教师;评职称时,相同条件下,对农村教师也应优先考虑。

现实却不尽人意,农村基层教师不论是在工资水平、福利待遇、还是社会地位上,都远比城市教师低,光荣职称离他们更远,除非个人教育事迹非常突出,原因只因为他们的工作地点在农村。这种陈旧的传统思想已经束缚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很久了,急需割除,这样怪诞的现实也亟待改变。欲走出“农村师资力量差——教育水平低”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必须切实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师资力量的完善和提高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3.切实提升农民素质,使农村家庭教育科学化、合理化

农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联系是间接但密切的,从教育学基本内容来看,儿童在成长期所受教育,不仅来自学校、社会,更重要是来自从小到大生长的家庭环境。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为人处事和教育孩子的方式等,尤其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种状况令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十分被动。

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高度支持和政策上的偏向,使得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产生了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需求。教育部门应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科学文化农民素质,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文明风貌。现在农村孩子普遍缺失的家庭教育也会随之弥补过来。这会为农村基础教育追赶城市平添一份不小的筹码。从这方面来看,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催化剂。

4.设立“农村儿童心理”的心理学研究方向

目前心理学上关于“农村儿童心理”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已经开展的大部分研究都是把整个儿童界定为研究对象,如儿童心理学。虽然可以借鉴和运用这些研究结果对农村儿童进行心理教育,但是其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因为这些研究结果大部分是西方心理学家根据对自己国家儿童的长期研究而得出的结论,而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些研究结果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家的主体,农村是应给予最多关注的特定领域,但是由于国家政策长期倾向于城市,造成城乡诸多方面存在差距,农村儿童跟城市孩子的成长背景、心理状态等有诸多不同。实际上,目前我国心理学上对于农村儿童的研究是个薄弱点,甚至可以说是个盲点,因此我国的心理学尤其是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此设立研究方向。比如,可以把研究重点放在:某个年龄阶段内,农村跟城市儿童认知结构的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教育者应该怎样利用农村特定的社会环境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农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背景会给孩子的成长及以后的生活学习带来多大影响;农村和城市儿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问题解决方式有什么区别等等。如此深入地了解这个特定的群体,既能很好地把握我国农村儿童心理特点,又拓宽和完善了我国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能给以后农村教育带来许多可借鉴的研究结果,解决一些相关时问题时也能对症下药。长此以往,必定使城乡孩子们所受的教育质量趋于一致。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第5篇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获得显著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中,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无论从数量、质量、区域和结构上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不太适应。

按照一般的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教育的现代化标志是:第一, 12年制义务教育(即小学到高中实行义务教育);第二,高中入学率为80-90%;第三,大学入学率为 40%-50%左右。对照我国的状况,却与此相差甚远。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显示, 中国国民中接受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的为14.76%,接受大学及以上教育的仅为3 61%。而且,教育发展中其资源配置还很不均衡。

1。教育投入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我国反映教育资金投入整体水平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参见表1。这一指标值的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为 5.6%, 发展中国家为4%。而我国的这一指标值,近年来一直低于 3%,2002年达到约3,1%, 比印度 (3.5%)等国家还低, 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低0.9%。从国民分享教育资源程度的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的指标值看,我国1995年仅为14.26美元,在126个国家中列111位。这些都说明中国是属于教育经费投入最低水平的国家之一。

2.三级教育体系的结构性不均衡

根据教育经济学的结构效益的基本理论:发展中国家,其初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高于中等和高等教育。因而就各级教育之间的教育投入配置比例而言,初等教育投资总额应高于中等和高等教育,即小学最多, 中学次之,大学最少;各级教育生均经费比率结构小学最低,中学次之,大学最高,但小学与高层次教育之间的比率差距不应悬殊,否则,将损害教育投资效益。随着经济发展,普及教育延伸到中学,中、高等教育投入份额提高,同时,各级生均教育经费的差额将缩小。具体情况可参见表2。

从表3中可知,我国三级教育经费的配置中, 中等教育所占份额最大,初等教育偏低,高等教育偏高。依据表2的分类标准,近年来,我国三级教育经费的配置比例,似乎更接近人均5000美元以上的国家行列。然而,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三级教育的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比例关系接近人均500美元以下的最不发达的国家行列。

3.区域的教育发展不均衡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的不断扩大,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均衡问题,也日益凸现。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在相当长时间内将会依然存在,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地域分布和空间特征上看,我国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均衡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分布基本一致。另外,中国广大的乡村地区,其相对于城镇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教育经费的明显偏少上,更重要的是在师资力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软件方面仍然存在与城市教育明显的差距。

4.教育资源的供需不平衡

我国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也表现在对各种教育资源在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各种矛盾。我国教育发展的供需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的广大乡村地区对基础教育的需求相对不足,高等教育和城镇地区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却呈现供给不足的局面。

乡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的需求相对不足,主要体现在高辍学率上。中国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调查表明,学生辍学主要原因是:家境贫困, 无力承担上学的直接费用;在家照看弟妹或残病老人

(特别是女童);升学无望,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外出打工经商挣钱;师生关系不好等。这说明了在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地区, 求生存是人们的首要考虑,缺乏对基础教育的引致需求。

相反, 中国高等教育和城镇地区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却供给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教育作为一种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信号,具有巨大的投资价值。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高考竞争进入白热化,研究生报考再次火爆,以至于前推至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竞争。

二、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对农村和农业经济以及基础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

发展基础义务教育,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其经济效果十分明显。据世界银行1991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劳动力接受前三年的教育与未接受教育者相比,GDP提高27%,年均增长9%;此后再接受三年教育,使 GDP增加12%,年均增长4%。据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1994年低收入国家盲率34%,人均GNP为380美元; 中等收入国家盲率29%,人均GNP为1090美元;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盲率 3 3%,人均GNP为23420美元。可见,教育普及水平直接影响到一国人均收入水平。

从我国的基础教育现状来看,基础教育经费比重的偏低,伤害最大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本来就很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贫困乡村地区。一方面,贫困地区由于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教育的生产性作用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再加上政府和家庭缺少资金,无论是私人还是政府都缺少对教育投资的热情。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教育由于缺乏政府的资金支持,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转移到本身就很贫穷的家庭和个人身上,导致了他们的子弟失学、辍学,从而失去了个人发展的机会。贫困地区的教育, 由于资金的短缺,教师待遇差,教师流失现象严重,教学质量、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愈益落后,结果越是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发展愈益落后。教育落后导致其人力资本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层次。伴随着落后观念、低效率的生产力和低收入,反过来又限制了对教育的投入和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结果是使贫困地区陷入低水平恶性循环的陷阱之中。因此,政府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和乡村地区教育投入,冲破教育投入不足的阀值,是这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收入提高的一项根本要求。

从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和就业形势来看,基础教育的薄弱和落后导致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已经构成了对我国的就业和就业发展模式的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也是加快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2.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巨大,但素质相对低下,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学受教育水平的人员为主体, 占75%左右,其中仅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占 33%。而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者占12 7%,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4.7%。我国劳动力素质问题,一方面直接制约了产业升级和现代化改造,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劳动生产力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造成不同行业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拉大(当然还有其它原因)。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劳动力的行业之间转移, 劳动力素质本身不能适应新的行业技术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现代科技和文明的奴隶,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劳动力的素质问题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 2万人,其中3/4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 10 20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和产业结构的艰难调整,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就业机会也变得紧张起来。目前,全国的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待业人员已达70余万,甚至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地区,在2002年也有15000名高校毕业生

处于待岗状态。

3。对教育自身的影响

我国在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和初等教育投资比例过低的情况下,教育投资向高等教育倾斜是一个敏感而有争议的问题。

我国在教育投入不足的条件下,追求量的扩张,忽视质的提高的发展模式,会造成教育系统内部结构性失调进一步加剧,弄不好会导致广泛的社会问题。首先,在国家对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教育经费投入倾向高等教育,必然会挤占基础教育的公共经费,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导致中国低素质劳动力存量过大,熟练劳动力和初级技术人才大量短缺的局面。其二,在教育投入不足的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过分扩张会损害高等教育本身的教育质量,可能造成了人力资本和高级人才在质量上的下滑,造成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出现局部相对过剩的局面。第三,教育投入偏向高等教育,过分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在短期内,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满足社会的短期需求、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等;但是从中常期看,其弊端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经费配置失衡必然导致部分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也就实现不了,影响国家和社会的长期进步和发展。

三、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也导致高等教育系统内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 中国高校教师占教职工比例一直偏低,二十年来基本保持在39.5%左右,这使得本来就很短缺的宝贵资金大量消耗在非教学人员身上。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质量甚至出现下滑的趋势。继大学扩招后的“考研热”和研究生大幅度扩招,引发这样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我国的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如何处理好规模扩张和质量保证的关系问题?

实现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目前国家对教育投入不足的条件下,我们更加要注重教育系统内部三级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我们主张三级教育的均衡发展、强调对基础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视,并非反对重视和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在我国现有的发展水平的条件下,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观点还是从社会公平的观点,无论从长期角度还是从短期角度看,重视和发展基础义务教育都应该摆在教育发展的优先位置上。在中国经济和教育发展还存在着巨大的地区不平衡的条件下,重视发展基础义务教育,提高对其教育经费的投入,是缓解和减小我国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的一个重要条件和手段。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实施者,应该为这些落后地区提供必要的教育设施和服务,使得每一社会成员有一个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环境和条件,这也是一个最起码的社会公平原则。

根据我国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各种弊端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要求,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在总体上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性投入,提高对基础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把加强农村基础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作为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措施。在巩固和提高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成就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实施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并逐步推广;第二,加快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改革,充分利用民间和社会资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第三,理清和界定各级教育发展的目的和功能的定位,尤其要区分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对涉及与国家发展和安全起支柱和基础作用的高等教育,仍然需要加大对其投入的比例,要求把提高和保证其教育质量放在优先和中心地位;第四,加强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调查和研究,做好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并且在制度和政策上保证其充分实施。 本文作者:张国初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