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学在我国社会学科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要求我国不断提高对会计学的重视程度并且重点制定有效的会计学战略方针。本文就现阶段我国会计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并基于我国对会计学发展的战略方针对其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可行的措施。

一、会计基础理论概念及特点

会计基础理论概念

会计基础理论主要分为两类。第一则是对会计科学和会计学科的研究。会计科学形成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对于工业产业带动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世界范围内对经济财务支出的预算和决算都更加严格,为此,会计学作为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预算、决算的一门科学而诞生。会计学科则主要是通过讲述会计基础学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的课程为会计科学做出的准备工作[1]。

会计基础理论特点

客观性。会计基础理论通过对客观存在与会计科学相关的各项事物的阐述,进而揭示会计事物的发展过程本质和规律。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会计部门的相关决策提出宝贵意见[2]。

相对稳定性。会计科学和会计学科的稳定发展是将会计基础理论应用到会计实践工作的必要条件。由于会计基础理论是在会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因此对于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会计客观环境,会计的基础理论也是相对稳定的。

系统性。会计基础理论作为会计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改善国家经济环境和细化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会计基础理论形成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其完整性和系统性都是不可缺少的[3]。

二、会计基础理论发展完善后的内容与功能

2011年7月4日颁布的《“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高度指出,需要把包括会计科学在内的相关科学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中来。可以看出,不断完善和发展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对于指导各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4]。

(一)会计基础理论内容

一般性基础理论。一般性会计基础理论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会计基础理论。主要包含了会计系统、本质对象和职能等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完善会计基础理论中的各项环节使会计基础理论更加具备系统性,从而更好地应用到不同的社会对象中,使得社会生产的各项职能都有所提高,通过相互配合和促进来加强会计基础理论对生产领域和科学的指导作用。

管理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理论在发挥其竞技作用的同时,对政府及社会各个生产企业和部门的财政管理又具有较强的管理作用。这使得会计的管理基础理论在会计基础理论的行程中具备了重要的地位。会计管理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了财务的管理、经营理论和会计监督体系理论以及对成本的和利润的运用理论[5]。

(二)会计基础理论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及社会生产领域高度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讨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议程。下文重点阐述了在会计基础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功能。

认知功能。随着会计科学不断应用深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基础理论对于企业发现自身财政状况、提出完备的财政政策和完善自身的经济体制都具有较大的认知作用。通过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学习,企业可以认识自身经济体制内部在发展过程中的关联。通过定期对自身相关经济事务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较高的提高其经济效益。

基础功能。会计学作为当代社会的一门重要科学对生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各项环节都具有较大的作用。而会计基础理论作为会计科学的基础,可以高效地指导会计学的研究、建设和发展。会计科学的发展可以通过对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和完善来进行。通过深化会计基础理论使会计科学工作由抽象化专为具体化,有效地促进会计工作的展开和会计科学的发展。

预见功能。可以通过将会计基础理论应用到会计科学的具体实践工作中来发现和指导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预见和指导作用,这体现了会计基础理论的预见功能。应用会计基础理论对一定时期内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发展的良好措施,对企也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更好的预见和指导作用。

三、会计基础理论发展完善的措施

解放思想。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重点仍局限在相关会计人员只对自己单位或部门的预算、核算和决算中,往往对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没有一个全局的考量。这严重阻碍了会计基础理论在社会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决策人员和相关会计工作人员需要解放思想,把完善和发展会计基础理论思想提升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这在完善会计基础理论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坚持创新。对于已形成的会计基础理论在完善的同时还需要挖掘和完善自己身的创新能力,坚持创新理念,使现有的会计基础理论不断融入新的血液来促进和指导社会各个学科的发展。

加强财务管理团队的素质基础。有关部门需要结合目前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特征进行必要的理念宣传活动布置,争取将会计相关监督和服务创新功效发展到极致状态根据目前会计职员的专业技能训练标准分析,其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和部门预算、纳税申报等流程中必须稳固良好的疏通、协调角色地位。具体措施包括:定期举办会计基础知识的讲座会谈和内部业务实践活动,必要时可以布置机制范围内部的人员素质竞赛项目,尽量提升职员的专业素养品位,拓宽其在实际应用问题上的处理能力范围。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控制实效地位。财政监管以及相关审计单位必须主动贯彻本职务范围内部的基础思想指导工作,广泛应用不定期抽查手段对必要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和经济处理不合规则的问题进行排查,并实现全面优质化改良。这样能够科学疏导整个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能效,进一步稳固财经纪律,保证主体部门资金的合理应用潜力。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基础理论形成和发展背景,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特点以及功能和理论发展的重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会计基础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将会计基础理论应用到生产改革和实践中,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基础会计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学习兴趣

一、课改背景

2017年3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促进山西省高等教育振兴崛起的“1331工程”。结合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要求,培养符合山西行业和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山西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重大课题。为适应这一形式,运城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特色,遴选了一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基础会计成为改革目标课程之一。基础会计是财务专业的基础课,是学好其它会计课程的基础,是会计思想体系建立的基石,如何把从未接触过财务的学生“领进门”并迅速的了解其中的“门道”,一直是基础会计教学中的难题,本文以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为例,结合多年的探索与两年的课改实践,通过对学生和教学等几方面的分析,力求寻找解决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难题的办法,以促进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的发展。

二、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客观准确地了解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基础会计教学团队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设计问卷调查的内容,对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四个年段的学生就有关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总结,并结合多年的与学生交流、交往的切身经验,分析总结出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一)多重原因,制约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经常听见有学生说“这门课没意思”。没意思就是没兴趣,没兴趣自然学不好。本次调查问及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感兴趣程度时,感兴趣的占45.57%;一般占35.02%;不感兴趣、被迫学习的占10.95%;其他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占8.46%。如图1所示。对于基础会计态度的题目选项“不感兴趣”设置了关联题目,自愿填写不感兴趣的原因,原因多样,但不喜欢的原因主要有“内容枯燥”、“专业术语多、理论性太强”、“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提不起学习兴趣”等。基础会计的知识点前后内容衔接比较紧密,而目前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教师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尽管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基于“感兴趣,喜欢学”的态度投入学习的,但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很容易就消磨了学习热情,淡化了学习积极性。有些同学因为当时填报专业时参考家人的意见选择财务管理专业,自身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一般,由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学习“入门困难”、“缺少兴趣化教学”,所以在之后的学习中难以培养出对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容易导致对课程体系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问及你喜欢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时,学生希望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有学生提到“需要老师比较生动活泼的教学,老师有一颗年轻的心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满堂灌输”。可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挂钩。

(二)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实践教学缺乏

基础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繁杂,既有相对枯燥的会计基础理论,又有专业性较强的会计实务知识,初次接触其内容因为没有相关实践经验,缺乏对课程整体的感性认识,所以对有些知识点感到很难理解。再加上基础会计“内容枯燥”、专业术语较多,不“生活化”的讲解方法,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学生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跟上课程学习进度,“入门”困难,而且老师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学习状况的关注存在缺失,从而基础会计课程学习不能达到较好的讲授效果。应用型地方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应该理论和实践并重,但目前的大部分基础会计教学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例如运城学院课程改革前,基础会计理论学时54课时,实践学时6课时(会计凭证和账簿部分),实践课安排很少。课程安排是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集中的会计手工实训安排在学习完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之后进行,在基础会计课程学习过程中侧重课本知识讲授,同步训练很少。会计手工实训仅安排学生练习记账凭证和账簿的填制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内容大多是为了巩固和理解理论知识,缺少技能训练,实际应用性不强。再者,实训过程主要根据参考书中模拟题的形式,并且缺少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资料,造成实训的仿真性弱。而且仅有的几节实训课由于不能深入训练,“课程训练结束后学生对自身操作技能不满意,整体实训效果比较不理想”。另外,通过课余时间与学生交谈得知学生认为基础会计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对于强化实践的呼声很高,急需加强实操训练。

(三)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不可否认,应用型地方院校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和自控力方面要比一本院校学生薄弱,但大部分学习目标还是比较明确的。通过调查可知:92.54%的学生认为,基础会计作为核心基础课程很重要,一般重要的占7.46%;关于学习目标,61.18%的学生选择“掌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选择“考证”占比19.08%。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希望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新时代的大发展,教学的环境也受到了影响而逐步发生改变。当前人们接收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群体接收课外新知识的途径广、速度快,但是学生自身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却不尽如人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9.96%的学生会主动预习、经常复习;50.23%的学生不预习,不复习,被动完成作业;不预习,不复习,考前突击一下高达20.45%。积极主动学习的和“混日子”的各自占到近1/5。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究其原因,我国的传统教育都以应试性、灌输式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直至今日变化不大。由于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式接收知识”的局面,而且又受到计算机网络的影响,不愿动手,只愿浏览,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降低,平时养成了不肯动手、疏于练习,自主学习性较差,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三、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多管齐下,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来袭,我们的教学对象已经是95后、00后。面对“触屏的一代”,我们如何把学生吸引在课堂,这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做到一节课把学生吸引在课堂容易,但节节课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就很难。因此我们就要多管齐下,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上好基础会计第一节课,做好专业教育极其重要,要让学生知道学好会计将来能干什么,给学生描绘远景,树立信心;平时上课时偶尔穿插用名人例子,给学生树立榜样;同时鲜活教学内容,在每个章节结束后,结合案例,说明会计的重要作用,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其次,完善教学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慕课、微课、反转课堂等等多管齐下等,让会计教学更有趣,把学生吸引在课堂。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组模拟建立企业,然后虚拟企业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监督、核算。使学生感觉会计并不枯燥,而是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最后,老师要“年轻”起来,老师要多方面接触学生,要知道现在的学生们在想什么,要和学生有共同语言,尽量减轻代沟。例如第一时间寻找最新资讯并抢在他们之前融入课堂,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毕竟学生的认识理解没那么深刻。另外,老师要尽量了解并运用一些网络用语,与学生沟通“无障碍”,这样学生会感觉老师和他们很近,老师紧跟时代并不“老”。

(二)考核方式多元化,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考核方式是学生学习的指路标,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方法和重视程度,学生为了达到要求的分数,会尽力向这个方向努力。因此,只要考核方式设计合理,学生就不会只去单纯应付期末考试,而是会全方位、多方面的学习以应对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的考核方式采取和许多院校一样“结构计分”:即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方式虽然简单,但执行却要动一番脑筋。关于考勤我们采取自评,期末学生自己把自己设计的考勤表交上来,这样既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又无形给其压力,考核学生是否“诚信”即会计的基本职业道德,这样寓教于无形!作业方面采用实践作业形式(下文详细谈及)和电子作业平台相结合,电子作业平台是一个人一个账号,成绩电脑给出,教师定期查阅平台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学生要想取得这部分成绩无法偷懒,必须亲力亲为;课堂表现方面是由学生自己展示:学生可以回答问题,可提出问题,可以走上讲台讲解,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前提是要给大家展示出自己积极学习的态度和风貌。这是最难考核的部分。但只要设计合理执行得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还是很有成效的。

(三)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学习会计要懂得方法,更要懂得道理、原理。过多强调实践,弱化理论教学就会和高职趋同,缺乏对问题的类比、分析、判断能力,人会变得机械、狭隘,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无力应付。“就好比一本武功秘籍,只有招数,没有详尽系统的内功心法是不能一招致命的”。而过多强调理论轻视实践,又不利于真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对基础会计教学来说极为重要。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观念与思维与一本院校教学理念一脉相承,理论至上。因此适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势在必行。首先,适度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如运城学院基础会计实践课程有原来的4课时增加到14课时,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章节的课程放到实训室去上,让学生在编制凭证和登记账簿中了解这两部分的内容而不是背定义、分类。另外,强化实践放在课外。理论教学不能太少,否则会和高职趋同。例如可以通过课外作业强化实践。运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基础会计课外实践采用作业考核形式。主要是采用团队合作、小组共同完成的方法进行实践和考核。在讲授经济业务核算部分时结合案例教学法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制衣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股东,企业后期的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形成及分配过程等虚拟业务要求学生通过到周围的制衣厂调研、考察结合学习的理论自己“编造经营业务”,然后根据“经营业务”编制报表出来。通过课上、课外的结合加强实践教学。

基础会计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高校财会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生对其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整个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的好坏。基础会计内容对于初学者而言存在许多难点,如何让学生学好该课程,需要在教学方面做出更多的创新和努力,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

一、课程设计改革

传统的课程设计单独从本课程内容出发,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将每一门课程置于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中考虑,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设计基础会计课程体系。

(一)增设先导课程

应增设《企业(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及组织管理架构》理论课及实践课。这是由于会计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经活动紧密相关,如果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现场过程不了解,就难以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结合进行学习和理解,从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通过增设此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组织管理过程,并通过实践课参观、见习企业现场,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现场的感知,有利于其对会计学科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且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课程授课内容

基础会计的内容虽然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和稳定,但仍有改革之处,课程授课内容应包括讲授课和辅导课。目前,基础会计大多数只有课堂讲授课,而缺少辅导课,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出于节约教学成本。辅导课对基础会计的学习十分重要,国外教学成果较为显著的院校普遍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开展辅导课。辅导课主要对象是作业和综合练习,通过辅导教师对作业及综合练习的辅导及讲解,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三)实习和模拟实训

目前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财务会计现场操作实习比较困难。因此,建议安排学生见习课程,让学生现场见习不同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过程和方法,具体由企业财务人员授课讲解,效果显著;模拟实训可由企业财务人员演示企业财务软件处理过程,校内可改用计算机模拟与手工模拟并行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

(四)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动力和能力的培养,考核评价应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单元考试、期末考试。其中单元考试十分重要,但目前多数院校单元考试很少,可能是因为工作量大而学校不计算工作量的原因,教师不愿采用实施。因此,学校需在教学管理体制和人工薪酬制度上进行改革。教师可在每教授两个章节左右进行一次单元考试,每门课程累计考核四至五次,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平时努力学习,又利于改变过去进行一次性期末考试而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基础会计教材及教学内容改革

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和成熟,但目前大多数教材内容受传统教材的惯性影响,保持了以往的程式化,部分内容已不合时宜。例如绪论均为会计的产生及发展、会计的任务、会计作用、会计的职能、会计方法等传统内容,另外还有如会计的目标、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属性、会计假定等现代西方会计内容。笔者认为传统的“会计任务、作用、对象等”内容可少讲或有选择地将相应部分内容舍去,而应将更多现代财务会计概念内容详细地列入基础会计学教材及教学内容中。

会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章节中的分类标准本身有缺乏科学性的地方,账户借贷方所登记内容的规律性不强,有相互交错重叠之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扰,应该改进。另外,会计凭证的种类,例如单式记账凭证,账簿分类中普通日记账、卡片式、活页式,账务处理程序中的多栏式日记账和日记总账处理程序等内容,可以有选择的讲解。

基础会计教材内容应与时俱进,如今企业信息化不断推进,企业会计处理基本上已实现了电算化或信息化,因此,基础会计教材必须增加会计信息化内容的章节,简单介绍会计信息化原理,以区别信息化与手工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具体讲授程度可由任课教师根据整个专业课程计划来决定,更详细的信息化内容在专设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中应予以讲解。

另外,因大学教育的大众化,不同学校本科学生的层次水平有较大差异,建议在基础会计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材。高层次的学校应选用理论性内容较强的教材,而独立学院则应选择偏重于实务性内容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针对本校学生层次水平来选择讲授课程内容及重点,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改革

基础会计内容基本上涉及财务会计学的整个框架体系内容,学习中需掌握大量生疏而全新的概念和名称,而且众多的概念名称和内容前后相互嵌套,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较大,这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研究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达到教学目的。

(一)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

在基础会计教学时不能一开始便向学生灌输绪论中的大量概念,因为这些概念较为枯燥,可能会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因此可以通过有趣的事例使其了解会计的重要性,启发对会计的兴趣。例如可让学生思考股票与会计之间的关系;富豪排行榜以什么标准为依据进行排名等。针对上述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然后指出其说法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入公司、资产、负债、资本等相应概念,让学生了解学习会计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内容流程方面进行改革

《基础会计》教材是按照学科理论的逻辑顺序和实务操作的顺序进行编写,并不一定符合学习和理解的逻辑过程。我国教材基本上首章均为会计职能、任务、会计原则等大量理论概念,如果依据书本顺序授课,其实不符合通常的启发式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觉得难以理解。所以可以尝试先从具体会计要素、会计方法和会计技能出发,让学生掌握会计具体方法技能后,再反过来讲授会计的理论概论,这样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让学生先了解会计目标,再引入会计具体要素

会计的主要目标即会计报表,一般在教材的后面部分,在教学时可以先在会计要素之前向学生讲授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简化报表的内容向学生展示某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让学生对这些报表内的项目要素有一个初步的感观印象,告知学生会计报表就是会计最终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然后提出问题,例如资产负债表的两边为什么是相等的;利润表中有什么项目;报表之间有何关系等,引发学生思考。通过上述方式可引入会计恒等式,进而引入各种会计概念要素,再以经济业务事项实例逐项演示资产负债表里的项目平衡关系。通过这种遁序渐进教学的方式,学生有了学习该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基础会计内容,学习思路更清晰,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较好的自我解决能力,也可以提高会计学习的兴趣。

(四)采用ABC法讲授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将管理学中的ABC法运用于授课中,将教学内容划分为ABC三类。A类为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B类为熟练掌握的内容,C类为一般了解的内容。不同类别分配不同的教学课时和作业练习,A类应占总课时的60%至70%,主要应包括会计核算的七大方法。将划分内容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按不同类别事先拟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五)教学深度问题上的思考

应改变基础会计教学中具体会计业务内容深度和难度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基础会计的内容少而浅,而将中级会计的内容加入教学中。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扰。基础会计必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业务的概念及操作技能;重点是用简单易解的业务内容教授学生掌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法和步骤;从凭证到报表、月初开账月末结账编制报表的会计循环的全过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整个会计体系的内容,为后续会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课堂组织方式思考

目前我国高校掀起了教革之风,但有些学校过分强调教学改革,迫使教师为改革而改革,为此有些教师机械地运用大量的课堂讨论等方式。然而,教学方法具有固有的规律性,大多数基本方法方式较为成熟、稳定,经常性的教改活动扰乱了正常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甚至起到负面的作用。基础会计对学生来说有太多的全新概念和内容,而且很多概念内容是前后嵌套的,在学生尚未熟悉教学内容的情况下,盲目展开课堂讨论难以得到较好的成效。如果教师提出更多的观点和方法,则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混乱,将不利于巩固其本已理解的内容,这已在教学实践中被验证。因此基础会计宜少讨论多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孟焰,李晓梅.国外大学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08,(2).

2.宋献中.关于《基础会计学》教学的几点认识[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4).

基础会计学范文第4篇

基础会计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工作中的常用知识点和理解复式记账的原理,还需要他们了解会计知识的“必需、够用”理论,掌握一些实践中常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二是能力培养目标。这要求学生学会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能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和简单的成本计算,能识别各种常见的原始凭证,并能规范地编制记账凭证,掌握各种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并对会计差错进行规范地更正,能正确地进行财产清查,能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能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能具备相应的更新知识和适应应会计改革发展的能力;三是思想教育目标。这要求培养学生树立“诚信”和“法制”观念,培养自觉遵纪守法意识,培养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学风及创新意识,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在中高考中成绩都相对较差,有的学生是本身在中学就没好好学,有的是中高考发挥的不好。总体上来说大多学生都存在着文化底子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差,甚至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很多学生认为上职校也就是为了混个文凭而已,学生的意志相对薄弱,稍有不如意,就特别容易自卑和消沉,进而对学习失去进取心和兴趣。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观察到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好奇心还能够有一定的兴趣,而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理论性的加强,再加上授课方式都一样,学生总觉得和以前的课堂学习方式一样单调、乏味,渐渐地降低了学习兴趣,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厌学和畏惧情绪。

2、部分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当前,在中职学校中,从事基础会计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高等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到学校工作,没有相应的会计工作经验,虽然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然而却缺乏基础会计的实践经验,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另外,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忙和科研任务多,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很少,这就导致了在基础会计教学中为学生能讲的实际案例就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这就很难吸引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3、考核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当前,我们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考试方法,即采用闭卷统一进行考试,这说明了在评价中考试成绩仍然是占重要位置。这种过于看中考试分数的做法,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不利于学生对基础会计学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三、对策

1、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要本着理论够用、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讲清必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强化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为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专业基础。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是从比较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开始的,如果我们教师还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就会使得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渐渐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在基础会计教学之初,就要利用学生对会计学科的新奇感,抓住机会将会计工作在我们现代社会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等进行说明,并通过成功的会计人员的现实故事,让学生感到学习会计专业的前途光明,虽然中途有些曲折,但是要做好努力学习的前提准备。另外,在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中,要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尽可能结合身边的一些看得到、摸的着的具体事物来进行讲解,打消学生的畏难情况,增强专业课学习的信心。

3、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实物进行有效结合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设施,将一些会计工作中经常运用到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实物以图片的形式播放给学生,教会学生们如何运用,让学生增强记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会计工作规范性教育有机的加以结合,重视对学生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4、重视考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加大过程考核和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所占的比重在基础会计的学业成绩考核中,要进一步加大实训考核的比重,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考核中加大证、账、表的考试分值,减少纯理论性知识点的分值。这样做,不仅会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平时的实训练习中,还可以使学生摆脱以往的纯理论性知识的讲授,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兴趣,为他们将来更好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笔者认为,一是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起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逐步实现教师从知识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转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财会实训室的建设、积极参与申报各级财政部门及会计学会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积极参与企业的财会改革和管理的创新活动;三是加强与企业联系和合作,为培养“双师型”的财会教师建立良好的平台。鼓励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也可以通过从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会计师及以上职称的中高级财会人才来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培训,使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活动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增加他们被企业会计人才指导的机会。

四、结语

基础会计学范文第5篇

郑州师范学院是一所成立于2010年的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其下设二级机构。该学院现有教师14人,其中专任教师6人(含在读博士2人),会计专业专任教师1人;现共有学生338人,其中本科生60人,专科生278人。该学院下设有经济系和管理系两个分支,共开设专业有投资学(本科)、物业管理(专科)和投资与理财(专科)三个专业。通过观察上表提供信息可以了解郑州师范学院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现状,现对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第一,《基础会计学》课程设置不具备科学性。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学时为0学时,学生是否开展实践技能训练由任课教师适学生接受情况而定并无硬性规定,这无形中形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的局面。虽然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在教学方法上仍旧是以“填鸭式”课程讲授教学为主,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严重欠缺。采用的教材缺乏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必要渗透,这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不相适应。第二,虽然为非会计专业的必修科目,但是其考核方式略显单一,不利于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一门学科的考核方式往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指挥棒”。目前我校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二者之比为7:3)=期末总评成绩”的考核方式。这种模式下的考试成绩单纯体现学生记忆能力的成分较大,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难以得到考核。第三,缺乏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校现不具备校外实习基地,校内模拟实验室是与数学与统计学院共同使用的电算化教室。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习,重点在于实践操作,因此会计实训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第四,师资队伍有待发展壮大。因为我校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完全是由非会计专业教师承担,这无形中导致了教学专业性的欠缺。

二、改善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的若干建议

1.明确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育部2012年修订并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指出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教育强调的是“懂会计”,而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做会计”。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指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肖华芳(2009)指出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在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掌握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解读有关财务报表,学会如何把会计作为一种经营工具服务于政府、企事业等团体的经营管理决策,以适应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

2.改革教学内容,引入会计实务操作教学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

既然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侧重掌握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以及会计信息的分析技能,让学生能够从会计报表中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实践教学环节的普遍缺乏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因此构建校内模拟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针对性地实践操作能够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接轨,有必要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基本会计电算化操作,这是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有益补充。

3.改革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法。

受《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强和极具抽象性的限制以及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入“案例教学法”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解会计记账基础时可举下面的示例:例:某公司201X年3月份发生如下交易事项如下,请指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下应如何确认收入、费用和利润。(1)以现金支付本月水电费6000元;(2)收到上月销货款5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3)以现金预付下半年的房屋租金20000元;(4)销售产品一批货款6000元存入银行;(5)销售产品一批货款50000元,尚未收到;(6)预收销货款30000元存入银行;(7)本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15000元尚未支付。如果直接讲解理论知识,而不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实际确认,对于刚刚接触基础会计学的非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往往满脑浆糊,容易相互混淆。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学生可知权责发生制下确认收入包括业务四和业务五(6000+50000=56000),费用包括业务一和业务七(6000+15000=21000);收付实现制下确认收入包括业务二、业务四和业务六(50000+6000+30000=86000),费用包括业务一和业务三(6000+20000=26000)。进而可得权责发生制下确认的利润为56000-21000=35000(元),收付实现制下确认的利润为86000-26000=60000(元)。

4.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考核方式。

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考核方式应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非会计专业考试课的《基础会计学》应改变以往的考评模式,将会计实务操作成绩纳入考评体系之中,其所占比例至少占期评成绩的20%,以体现会计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同时,适具体教学情况而定,可以考虑借助多媒体辅助考核,建立完善的网络考试系统。总之,科学的课程考核方法有助于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达到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的课程设置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