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科学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精选

基础科学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第1篇

*年,在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我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工作以《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省“*”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为指导,通过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对全省的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认真总结经验,更好地研究和规划下一年度工作,经研究,决定进行*年度全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工作总结。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结范围

总结期限为*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

总结内容包括在总结期限内国家和省各类基础研究计划立项、在研、结题项目情况及管理工作经验。

二、总结材料

(一)年度总结报告;

(二)重要研究成果简介;

(三)*省*年度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情况统计表;

(四)*年度新承担部级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统计表。

三、报送时间及要求

1、各单位要落实专人,认真总结。总结报告和成果简介要突出特点,统计数字要准确、真实、可靠。

2、总结材料包括书面材料和电子版各一份。请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于2月28日前送省科技厅基金办。外地单位可将书面材料邮寄至基金办(时间以邮戳为准),将电子版发至基金办电子邮箱。

地址:

邮编: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第2篇

大数据时代的高速发展,掌握计算机技术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门教育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机知识,增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课程已经逐渐成为了中职院校中的一门重要公共课,在中职学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然而,仍有许多中职学校的学生计算机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引发了用人单位的不满,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低效,本文以此为主要探究对象,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创新进行探讨,创新教学模式、内容、考评体系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键词:

大数据;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教学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日渐发展,社会逐渐向现代化、网络化、科学化转变,大数据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对社会上各个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教育行业[2]。大数据的冲击为各行各业带来变革,教育行业亦认知到本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各方面的停步不前。如何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改革创新中职院校的教学决策,开发出具备着数据支撑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出一批计算机应用能力扎实的人才成为中职院校追求的目标。

二、大数据的特征

大量性。大数据具备着大量的信息,随着信息的不断产生、发展,TB的数量级早已经因无法满足数据需求而被淘汰,并发展为PB数量级以及ZB数量级与YB数量级[3]。多样性。随着数据的不断发展,数据的结构类型逐渐由过去的单一结构类型逐渐向多样化形式转变,在多样化数据类型之中,包括有网页、图片、音频、地理位置等半结构或非结构化的数据资料。高速化。计算机不断更新换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数据产生的速度逐渐加快,因此,社会各界人士对高效及时的数据监测、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方法的需求越加深入。价值高于密度低。各种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数据产生的速度越来越来,在连续不断的数据产生中,所存在的有价值的信息却相对较少,造成了在众多信息中提取价值信息的艰难[4]。

三、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一批素质过硬、动手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在中职教育,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论知识够用、技能掌握牢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成为了中职院校的重要学科,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成为根本。然而,由于教育模式以及其他问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不足,导致进入单位后的各种问题,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如何利用大规模数据改进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教育学习的主动性。第一,教学环节设计的改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应掌握的内容进行挖掘并分析学生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情景并与学生多做互动回答。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师运用大数据对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与主次要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适用于学生自学与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慕课、微课等形式达到好的课前自学目的,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学生讲解对本节课的学结或者根据自身作品分析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等,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二次记忆。在课堂中,教师应把好本身的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前进方向上的引领者,当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时,针对学生学习不全面、了解不全面等情况,教师应及时进行讲解,为学生梳理知识。第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大数据背后强大的网络资源获取大量的信息知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学科教育中,大数据下的课堂教育的优势具有以下几种:其一,为学生增加了学习知识的途径。其二,教师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学习的行为进行收集,如,学生进入课堂的时间、学习的时间长短、学生学习行为等,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以及对知识掌握的多少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第三,教学评价改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则计算机课程将会更加向网络化、多元化发展。考核评价对学生与教师双方都具有助推力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将大数据挖掘算法运用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将教学效果与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师生间的沟通互动等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为教学管理部门带来更科学的决策信息,为教师顺利、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做贡献[5]。除此外,大数据还能对学生操作计算机的细节进行详细记录,以此提高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促进学生纠正计算机操作中常犯的错误,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计算机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学科的教师,所背负的责任更加重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积极改进教学的环节、方法与评价等,促进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运用大数据技术及其背后庞大的信息网,了解学生的水平,丰富教育知识,并针对性的教育学生,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满足企业用人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丽玉.中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研究[J].电子制作,2016(4).

[2]张红芳,刘晶.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5).

[3]刘春晖.创新式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J].中外交流,2016(36):390-390.

[4]李爽.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创新教学研究[J].教育,2017(2).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意料之外;生成

所谓的“意料之外”,即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或是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与预设结果不相符的现象。然而,针对出现的这种现象,如果老师不及时进行引导和解决,便会让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严重影响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让学生逐步对化学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

1以生为本,正确认识实验“意外”

学习本是一种需要学生自主去完成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而意外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因素,尤其是化学实验的开展,更是可能因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而滋生诸多的实验“意外”。对此,若学生能积极分析实验“意外”的发生原因,以切实将“意外”演变为收获。则不仅能切实培养学生信息观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实验台独,且能同时促进学生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有效发展,继而在彰显实验的有效性同时亦有助于提高学生个人的专业素养。针对“氧气化学性质”这一实验的分组进行过程。一组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指示将烧红的螺旋状铁丝放入事先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但铁丝却“毫无声息”。反观其他实验小组,他们均在为实验的成功而欢呼雀跃。届时,教师适当的加以指引“别急,你们先和其他小组讨论一下,看能否找出失败的原因”。同时,教师发动其他实验成功的小组来帮助该小组共同探讨实验失败的原因。生1:可能是氧气不纯。生2:可能是铁丝温度未能达到要求。生3在将铁丝与其他小组铁丝进行对比后发现,实验失败的小组,其所用铁丝外层已然生锈,故及时提示到:是铁丝生锈的原因。生4:铁丝生锈后,其外部将覆盖上一层氧化膜,进而使得铁丝无法与氧气完全接触。所以导致了实验的失败。生5:将生锈铁丝外部的铁锈起初,便可保证实验成功。对于学生探究出的实验失败原因,教师可为其提供能去除铁丝表面锈物的沙皮纸,待将铁丝从新擦亮后再度进行实验。随后,见集气瓶中的火星四射,全体学生均欢呼雀跃起来。若学生在此过程中未能遭遇到实验上的“意外”,则必然仅是循规蹈矩的按照教材描述的实验步骤并进行观察,这便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发生“意外”并解决意外途中,学生的问题观察、分析与处理能力均得到了有效锻炼,且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创造力。基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知,结论不仅在学生脑海中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且同时还充满了逻辑性与说服力。而一旦发生实验“意外”,将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当然,若能正确处理好学生的认知冲突,则能将实验过程中的“意外”转化为实际“收获”。以此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生成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继而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2促进课堂教学生成,注重教学预设

学生在化学课堂的实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意外生成”,如果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则必然能对教学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故初中化学教师于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灵活地进行弹性预设,以切实捕捉学生也学习工程中的各种“生成”,继而切实将之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如针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教学,为避免学生对此前所学化学反应形成思维定式,则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引学生对生成中的“变大”、“变小”以及“不变”这三种猜想予以多维的实验设计,以通弩弓定量分析的方式诱导学生生成并切实应对好学生生成。如实验一:对锌和稀硫酸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予以测定。实验2: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3: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就以上三组实验而言,学生于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实验结果,且大多数学生也会认为自身观点才是正确的。对此,教师可利用好学生在此方面的“矛盾”,一来可理清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二来能将促使学生对实验的感知认知逐步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从而化解学生的学习矛盾。如针对上述实验,教师可如此引导到“同学们想一想,以上三组实验分别有那些物质参与了反应?其生成物又有何不同?”通过多维预设的方式去全面概括学生生成,技能满足学生的生成需求,又能避免意外生成带来的尴尬。

3及时应对生成,妥善处理

学生的意外生成并非全然有助于促进教学的顺利推进,所以在学生生成的众多资源中,教师亦当予以合理的取舍,才能够让学生逐步构建起正确的学习方法。如针对“物质变化”的相关内容教学,在教师以食盐为例进行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从中总结出有价值的观点,但部分学生也可能是钻牛角尖。对此,教师需以巧妙的方式来解答学生疑惑,以此既促进了理论与实际间的紧密联系,又切实鼓励了学生创新与质疑精神的有效发展。因此,作为初中化学老师在化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捕捉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意外生成,合理的进行开发和利用,以便能够在解决学生学习困惑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前进铺平道路,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爱东.挖掘“意外”资源,收获“意外”惊喜———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14).

[2]金成俊.中职化学课堂预设生成在“意料之外”[J].高考,2017.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第4篇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教育观念的改变、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课程整合是体现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具体方式之一,也是学科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工作。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符合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时代特征,在我校非医学类专业如管理、营销、英语等专业开设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其工作大多都与医疗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因此这些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的知识与才能,同时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现代基础医学概论》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这五门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重组,使之成为一门全新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编排上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整合课程。可以相应减少授课时数,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本课程按器官、系统进行编排,将人体大体结构、微细结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有机的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知识体系框架的搭建基础医学概论涵盖了基础医学的各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复杂,涵盖的教学内容繁多,再加上有限的学时数,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无论是授课还是听课的效果都不甚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将繁杂的教学内容以系统进行精简、整理和归纳,重点、难点突出,该删除的内容就删除,该简单讲解就简单,涉及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时,也尽量将其简化。比如讲解肾脏这一器官,先介绍其位置形态,再引出其组织微细结构即肾小球及滤过膜、肾小管、集合管,这样将知识点顺着一条线一一介绍给学生后,就比较容易理解建立在结构基础上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生理功能;深一层的“尿液的生成和调节的机制”就作为熟悉内容。进一步的病理改变就作为了解的知识点。使学生能认识到特定的形态结构决定了相应的生理功能,而稳定的生理功能作用需要神经、体液及自身调节。当自身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及机体的调节功能异常时,就打破机体的稳态,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有必要的认识,也使内容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荷。

2.2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基础医学是一门枯燥、深奥的科学,再加上所开设的都是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对该课程普遍重视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认识和兴趣,使之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我们教学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突出教学内容的专业实用性,所讲解的医学知识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剖知识是枯燥而繁杂的,但却是我们自身结构的精确再现,不要依照书本一一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自身的结构融入到书本中,将知识点融入到他的身体结构中,这样他就会认识到这些知识点就是他身体的构成,自然而然就会有学习兴趣。关于机体的生理功能,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但说不出其所以然,就要抓住这样一个切入点,使其明确自身这一功能是以一定的形态结构作为基础,通过明确而复杂的作用机制体现出来,才使他可以正常的生活学习。讲解相关疾病时,可以先让学生列举自己亲属所患该病的经历,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叙述对这一疾病的生理基础、病理改变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感觉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在心中燃起学习的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医学发展史中经典故事、临床上的生动事例以及国内外最新的文献报道,对知识的由来以及新进展做一简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带着问题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积极思考,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

2.3教学方法的改进及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概论时,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上的误区。从客观上讲,基础医学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抽象。对于微观组织学的内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病理机制,学生又难以理解。在主观上,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进度不适应,而以往的学习方法又不能完全适用,因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太注意一些局部的细节,而忽视对整体的把握,致使学到的知识零乱,没有办法串联到一起,这样时间一长特别容易忘记;有些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不能活学活用;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内容太难理解和记忆而放弃学习。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应用生动的比喻和简练的语言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对知识连贯性和联系性的总体认识;引导学生把握本门课的重点、难点,适应大学的教学进度;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的书籍、网站,开阔学生思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使其尽快地适应这门课程的学习。

基础科学研究范文第5篇

一、理论基础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起源于西方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到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术界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已初具规模,80年代达到高潮。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Mursel(l1954)的描述性定义和M.Dunkin&J.Biddle提出的流程式界定。早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有效教师的特征和品质,80年代至今,有效教学研究逐步完善,形成体系,对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均有涉及。在我国,“有效教学”的思想是与教学活动的诞生相伴而来的,孔子提出要使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显然就在关注教学的效率。其“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无不是有效教学的策略。在当代,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也很多。在众多的研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崔允漷、钟启泉、姚利民等。其中崔允漷认为,“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他同时强调,教学准备后的实施不是贯彻计划,而是要根据课堂情境进行调整;导致调整的最重要因素是课上学生的反应。

二、民办大学基础英语学习现状

由于大学的持续扩招,民办大学的学生英语水平较以往很更弱一些,学习上自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如词汇积累量很少,很多单词都是意思清楚,可是一到拼写部分就出错,语法知识掌握不够,再加上在高中更多关注的是笔试成绩,所以很多学生都存在语音语调的问题,这样直接导致他们学习自信心不强,上课不敢回答问题,课堂参与度低。其次,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低下。很多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用来查单词表里的单词,却没有把它放在课文的具体语境中去理解,结果发现到头来单词记得很吃力,即使当时记下来了,也不能灵活运用,同时也不理解课文的主旨,而且语法上也没有多大提高,最终每次基础英语的学习就是查了一课又一课的单词,机械地完成每课的练习,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方法事倍功半,长期下去就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只是被动学习,最后学了一个学期感觉也只是在原地踏步走,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大学比高中学习环境更加宽松,使得这些学生学习态度十分松懈,课下很少预习和复习,从而上课效率十分低下。

三、提升基础英语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在本章,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旨在分享心得,抛砖引玉。

1.课堂内容多样化。

在平时课堂上,教师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课文内容。比如可以安排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一位同学用英语做报告。内容不限,只要与英语有关,形式自选,只要自己感兴趣即可,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和同学搭档完成,最后由教师打分并计入平时成绩。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考核了学生的平时表现。

2.导入部分灵活化。

由于基础英语的题材多样化,既有记叙文,也有议论文、说明文等。这就意味着如果使用单一的导入形式,势必让学生感到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例,在讲解课文SayYes时,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如让一个同学站在台上面对大家,另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的名字,然后站在台上的同学问大家问题,大家只能用Yes或No来给他提示,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位学生来猜到底是谁。这种活动既能够把大家全部调动起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让学生在很轻松的氛围下开始了课文的学习。又如,在讲解课文WisdomofBearWood时,可以事先给学生几个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关键词,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编一个包含这些词的故事,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既锻炼了口语与听力,还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经过对比后,还能够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另外,对于文章的关键词提前也会有所了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文讲解生动化。

关于课文核心内容讲解部分,传统教学法主张教师“填鸭式”教学,而实际教学经验表明,教师一味讲解并不能够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主张有效教学的当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如在课文HowReadingChangedMyLife一文中,涉及很多作者当时读到的书籍,如果教师一略而过,并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只会让学生觉得作者读了很多书,但不会和作者有所共鸣。相反,如果把对部分作品的讲解部分留给学生,让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把该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样,既能让学生课下主动查阅尽可能详尽的资料,同时还会分工明确,增加了团队的合作协调能力,这样的方法不仅会调动讲解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使其他同学对于该作品有了更深的印象,从而会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也达到了文章作者一直强调的主题———开卷有益。又如在课文ADillPickle一文中有很多男女主人公的对话,如果只是教师自己讲解,就会显得很枯燥。如果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可以让学生立体感受两人不同的人物性格,对于之后的人物性格分析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在课下还可以让学生排练相关的话剧,既提高了英语口语,还锻炼了动手写剧本的能力。另外,对于一些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文章,如SilentSpring一文,主要讲的就是环境保护问题,如果单纯讲课文的内容就会很单一,这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例子进行小组讨论,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遇到生词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很多相关的词汇,同时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学生的能力是可以无限激发的,他们不仅可以认真地查阅文章涉及的背景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讲解一些重点单词及词汇。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图解式等不同的方法。在此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其分配相应的任务,这样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才会避免太简单不重视,或者太难而手足无措的情况。

4.课后练习层次化。

基础英语一直都强调学生的基本功,所以课后练习形式多样。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例,课后练习包括预习和复习两个部分,题型还包括口语、词汇、语法、写作等。如果一味机械地讲解练习,学生会觉得十分枯燥,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但如果把班里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种题型的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再被动地听课,而是大家一起动起来。每个小组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查生词,有的负责查语法,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任务分配,有不同的意见时也可以互相讨论,对练习中所涉及的重点和难点有所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语法及语言点都会进行巩固复习。教师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要平衡自身辅助者和中介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性的知识建构。同时可以设立激励机制,对那些积极准备、讲解全面的同学给予肯定,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