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经济知识

基础经济知识范文精选

基础经济知识

基础经济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基础理论创新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上的一种无形经济,它要求会计核算上应包括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研究与开发会计等,因此,我国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内容应做相应的调整与创新。

一、会计原则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在坚持传统会计核算原则的同时,又要符合其独特要求,拓展或改变部分原则内涵。历史成本原则显得不合时宜,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采用某种形式的市场价值,混合使用两种或多种计量基础,完整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原则要做到对外对内报告并重,对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内部经营者都要快速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满足多变环境的要求;为利于反映现金流量信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等因素,适应现实经济中的衍生金融工具等经济事项,权责发生制原则将与收付实现制结合起来运用,对网络经济以现金流动制为基础进行核算;配比性原则因“虚拟公司”的出现及合作各方要求合理分配实物资产、人力资产、智力资产的耗费,配比范围扩大了,核算方式也因不确定性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及时性原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会计必须能够随经济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和预测信息;灵活性原则致使人力资源会计、知识会计在坚持精确计量的同时,合理地运用模糊计量方法,将精确计量和模糊计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披露原则既要求反映财务资本的货币化会计信息,也要求将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在报告中全面、适当、公正地予以揭示和披露。

二、会计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随着我国加入WTO,在我国除了具有独立资金、完整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经济实体外,将会更多地涌现出经济发展水平多样化和财产权益日益复杂化的虚拟主体。虚拟主体实质上是一种名义上或形式上的企业组织。在网络化经济时代,经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较强的变动性。企业可以由多家独立公司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迅速的联合和重组,形成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即虚拟公司。虚拟公司的出现,突破了以往的空间概念,它极大地改变了会计主体的存在方式,组成公司的各独立企业借助计算机网络迅速分组,随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或减少组合。虚拟公司使会计主体变成一种新型的“相对会计主体”,这种“相对”会计主体,拓展了传统有形的会计主体假设。“网上公司”、“远距离多主体的网上合作体”等形式的出现,则突破了原有会计主体的“空间”概念。“媒体空间”中的会计主体会越来越多,外延也愈难以界定。会计主体应承认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并存,会计上对虚拟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及有关记录和报告,都应适应这个特殊会计主体的需要。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将有可能被“相对会计主体假设”所取代。

2.持续经营假设。基于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同时存在的情况,持续经营是假定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但随着竞争加剧和风险增大,企业随时会出现被并购、清算、终止的可能,虚拟公司的经营活动呈现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具有临时性和不可预测性,它能根据市场需要,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虚拟公司是一个存在于网上的临时性组织,进行的多是一次性交易,完成后即进行解散,因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有人主张代之以破产清算和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从而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正是意识到这一点,“网上实体”的经营活动便呈现出“短暂性”,因此,笔者也认为确立破产清算及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会计分期假设。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虚拟企业随市场机遇的出现而产生,市场机遇的可变性决定了它的存续时间可能很短,甚至可能在几分钟之间就形成一个虚拟企业,完成一笔业务后即宣告解散,所以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必要,只要把会计期间与交易期间统一就可解决该问题。因此,有人提出以虚拟企业的网上交易期作为一个会计期间,可以在一次交易后只编制一次会计报表便可满足需要。这样就不会产生成本费用的跨期分配问题,从而使收益等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从另一方面说,在网络时代,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企业财务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使企业在任何时点,都可将已发生的经济交易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地得到企业实时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而无须等待会计期末,因而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因而网络时代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也引发了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否定。笔者认为,对于网络经济可取消会计分期假设,对实体经济仍可适用会计分期假设。

4.货币计量假设。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已发展成为电子货币。货币出现了无纸化趋势,加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这些对虚拟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又无法用货币计量,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予以披露。为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发展非货币计量单位,以使这些变动因素的计量变成可比性强和易于分析的因素,以满足利害关系人对这些非经济性信息的需求。会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系统的反映,为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量度,然而在网络时代,经济的全球化模糊了经济活动国内国外的界限,同时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活动的不断增长使得国际间各国货币汇率变动很大,这在客观上要求以全球一致的电子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会计计量模式

1.对于实物资源,可沿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如果物价变动较大时,可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按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计量模式进行调整,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2.对于人力资源,可采用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人力资源的计量,可分为成本与价值两个方面。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是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现行成本)。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主要是现行成本法或未来贴现法。但人力资源(价值)因其强调人在未来服务期对企业的贡献,其计量是极其困难的,一般可以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以劳动力的现行市价计价。

3.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可采用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由于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表现为一种合约,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而交易事项并未发生,故无历史成本可言,需用市价代表公允价值。

4.对未来需求须估计的事项,可采用可实现净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

5.对于衍生资源,可采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以及现行市价(或公允价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量。

需要说明的是,公允价值是以当前的市场价格、现行价值为计价基础的计量方法,正好弥补历史成本的不足,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能确切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对于人力资源、特征各异的衍生金融工具“期货”“期权”“远期合同”等采用公允价值能较好地计量。

四、会计平衡公式

在一般经济学意义上,任何社会的生产经营过程都需要三个因素: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但在传统的会计中,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投入者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好像只要有这些便可建立一个企业,自动带来收益,这显然是与事实相悖的。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有两种所有者:一是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他们提供基本劳动条件;二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他们完成劳动过程。所以,客观上要求企业对劳动的投入必须和其他要素的投入一样对待,将劳动视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会计中得到反映,与此相联系,劳动者权益与投资者权益一样需要在会计权益概念中得到体现。

会计必须对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价值、劳动者权益进行恰当的评价、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传统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应修订为:知识资产+有形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即会计要素应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再加上劳动者权益要素;利润分配也应随着劳动者权益要素的建立而由仅仅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改为由投资者和劳动者共享。

资产包括知识资产和有形资产,这里的有形资产是传统会计上除无形资产之外的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它依旧是资产的组成部分。知识资产将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企业未来的竟争力和盈利能力往往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知识资产价值。知识资产=人力资产+智力资产+结构性资产+市场资产。在这四个组成部分中,人力资产是实现价值和增值的基础;结构性资产则是保证和支持人力资源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资产;市场资产是企业资产获得市场价值,实现价值和价值增值的主要途径,没有合适的市场资产,资产价值难以实现和发挥;智力资产是知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实现资产的价值和增值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知识资产是一种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软资产,是一种无形化的知识、技术、信息形态资产,是以智力劳动为主创造的一种非物质化的战略资源,虽具无形性,但它可借助一定的知识、技术等载体来展现,而不是虚无飘渺的事物,知识资产一般很难确认和计量,但它并非不可确认和计量。

五、会计确认基础

国际上有识之士实际上早已认识到权责发生制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收益表)和全面收益表的确认基础,但对另一个重要的报表———现金流量表的确认基础在会计基本假设中未予以明确。因此,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若用直接法编制,其直接的确认依据是现金流量制,但若用间接法编制时,表中的各项目的确认还是要通过权责发生制转换现金流量制。由此看来,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量制均应用来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由于核算的“网络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会计部门和销售、经营、采购等部门业务相融合,经济业务可以实时地发生和结算,使得会计确认的基础将逐步由权责发生制转变为收付实现制。但会计确认基础需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现行会计制度中,权责发生制会计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的。在网络经济时代,大量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会计分期假设受到了强烈冲击,因此,实现现金流动制正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比虽然比较合理,但其只能用于历史的现金收支信息的处理,而现金流动制不止限于实际已发生的现金收支,它还包括可能的虚拟现金流量,可不受会计分期的约束,可随时提供会计信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新安.论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基础经济知识范文第2篇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在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中都起着主导作用。这与教育消费和教育分配中的市场缺陷密不可分。

1.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具有较大的外部效益。一方面,受教育者学到知识和技能以后,增强了竞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在生活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因而,它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利益通过受教育者外溢给了社会,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民族文化与道德素养,因而,它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教育消费中的这种外部效益使得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配置往往不足,因此,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提供,而应该将市场收费与政府拨款结合起来。

2.贫困导致了人力资本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受到每个家庭预算的限制。通常的情况总是贫困家庭缺少这种投资来源,以致他们的子女不能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不能公平地与较高收入家庭的子女竞争。并且,教育机会不均等,会使原有的分配差距继续下去,甚至进一步扩大。这与公平的要求是相违背的。不仅如此,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同样也是有悖于效率要求的。贫困家庭的子女可能因为没有接受基本的教育而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政府从再分配的角度提供教育,参与人力资本投资,那么,这将有助于提高公平程度与效率水平。

3.人力资本市场是一个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如果资本市场是完善的,如果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且在将来是有回报的,那么受益于教育的人为何不通过资本市场借款上大学呢?其中的缘由在于人力资本市场是一个不完善的资本市场,这一点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明显。在这个市场中投资对象是没有担保的(人力本身不能担保),而且对人力进行投资的回报也是不确定的,因为其收益率大小受个人性格、机遇、健康等因素影响很大。因此私人信贷机构一般不愿冒风险为他们提供教育贷款。由此,那些没有存款(或者其父母没有存款)的青年人就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基于以上原因政府有必要通过免费教育、补贴和贷款等方式,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二、教育支出的配置

有关教育外部性、公平性与市场不完善性的分析,为政府介入教育领域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也为政府教育支出的配置确立了两个目标: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增进公平。假设接受政府教育资助的家庭分为贫困的与富有的两类,那么,政府对不同家庭提供教育资助可以有三种基本的选择。

1.面向贫困家庭提供教育资助。这种配置目的是保障贫困阶层也能够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以便通过对不同收入阶层的不同教育投入,使他们达到相同的产出。这有助于增加总产量,使得社会既能得到较高效率又能获得较高程度的公平。因为在贫困家庭中可能有许多很有天赋的孩子,如果给予这些人以教育资助,使他们在接受教育时不受财富多少的制约,就能大大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从而增加社会总产出。

2.面向所有家庭均等提供教育支出。这种配置不但没有改善公平状况,而且还会产生效率问题。其中的原因是:第一,得到政府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资助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教育的实际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主要包括学费和杂费、书和其他项目支付、其他各项生活支出等)和隐性成本(主要包括被放弃的收入等)两个大类。政府的教育支出尽管可以使家庭的显性成本大幅度下降,但却不能减少他们的隐性成本。在隐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那些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可能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念头。结果,实际得到政府教育资助的可能是那些家境较好,隐性成本较低又能承受较高显性成本的家庭。第二,均等提供高等教育支出,会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具有累退性效应。在实际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主要是一些富有家庭子女的情况下,富有家庭前期所支付的税收由于他们的子女得到了政府大学教育资助而得到了补偿或部分补尝。与此相反,那些贫困家庭由于其子女不能进入大学学习而无法得到这类税收补偿。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富有家庭相比贫困家庭从政府高等教育投资中得益更多。第三,均等提供高等教育支出还可能造成高等教育的“过度消费”。由于个人的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其差额为政府教育补贴的数额),因此,一些学生即使边际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成本仍有可能选择深造。第四,假设能力较强学生的教育边际收益比能力较低的学生高,那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提供较多的教育经费,以增加社会的产出水平。如果政府均等提供教育经费,社会总产量就会下降,教育资源配置就会处在较低的效率水平上。

3.兼顾效率与公平目标提供教育支出。从效率来看,当每个人最后一单位的教育费用所产生的效益相同时社会总产出最大化。基于这一点,能力较强的人因为能产生较高的生产率而应该得到较多的教育经费。而从公平来看,最低标准的教育应该被视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因而。兼顾效率与公平目标提供教育支出的含义是,政府应向所有家庭均等地提供最低标准的教育(如我国的全民9年制义务教育),而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资助只给予贫困的、有能力的个人。关于政府教育支出配置的理论分析给予我们这样几方面的启示:第一,教育产品的外部性、公平性和市场的不完善要求政府积极介入该产品的消费和分配领域,以使社会在最大范围内、最大程度上从教育这种产品的消费中获得利益;第二,政府应面向所有家庭均等地免费提供最低标准的教育,以保证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三,在高等教育阶段,政府可通过教育补贴等方式侧重于资助那些贫困的、有才能的学生,侧重于资助那些需要重点发展的学科,以保证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育资源的配置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四,政府可向学生尤其是家境较为困难的学生提供教育贷款。这样既能为年轻人提供求学的机会,又能赋予他们成本与效益的权衡机制,以便他们作出有效率的决定。

三、我国教育支出的现状

联系我国目前教育支出的现状,我们发现,我国教育支出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结构上,无论是与规范理论的要求相比较,还是与其他国家的一般支出水平相比较,均不尽如入意。

1.财政性教育投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财政性教育支出自80年代以来逐年稳定增长。但是,若以教育支出占GNP(或GDP)比重衡量,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仍相当低,1991年的数字显示,我国教育经费占GNP比重仅为2.81%。从国际比较来看,比经济发达国家5.3%的平均水平低2.49个百分点,比世界5.1%的平均水平低2.29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也低1.29个百分点。〔1〕显然,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经济发达的国家不可相提并论,与世界平均水平也相距甚远,甚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历史比较来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近年来也呈逐年下降的态势,1980年为2.53%,1995年则下降为2.05%。这与《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N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要求相距甚远。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我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不足5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一些地方无法实践。有资料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率高达31.9%。〔2〕这个比例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也明显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2.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这首先突出地表现为三级教育结构不合理。从理论上讲,政府应在基础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而在高等教育中起辅助、推动、引导作用。但是我国在三级教育经费上的分配却并非如此。7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急剧扩张,而初等教育却相对萎缩。高等教育经费比重太大,不符合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比重为24%,位于该表所列国家的前列,不仅大大高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一些发达国家;而我国对初等、中等教育的投入分别为34%和36.2%,合计为70.2%,与表中所列的大多数国家相比显得相对不足。不仅如此,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效益低下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资相当于培养60个小学生的投资,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这个代价都是惊人的。虽然,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比例1995年已下降为1∶2.5∶14.46〔3〕,但仍然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均GNP600~2000美元的国家,三级教育经费比例应为40.5∶29∶17.9,生均经费比例应为1∶2.5∶9.2。这虽然不是一个绝对的比例,但作为正处于人均GNP向1000美元发展阶段的我国,这一比例应该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方向。其次结构不合理突出地表现为地区教育结构不合理。从近几年的变化来看,地区之间各教育阶段生均经费差异的基尼系数都在增大,也就是说,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地区之间更加趋于不平衡。这种差距扩大是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必然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在快速增长,而地区差异也在不断扩大。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人均GNP之比从1978年的1∶0.67∶0.54扩大到1995年的1∶0.51∶0.41。随之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从《中国地方教育经费发展报告》(1991~1995)的统计数据来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在教育投入上的差距逐年扩大,1990年时东、中、西部的教育经费之比为1∶0.63∶0.55,到了1995年时,这一比例扩大为1∶0.50∶0.36。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教育经费不足,九年制义务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各地区教育投入的差异必然会反映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而会进一步加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制约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现有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由政府包办,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现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据1998年统计资料,全国有155万名小学毕业生、704万名初中毕业生和117万名普通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而家长们,绝大多数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在这种尖锐的供求矛盾中孕育着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教育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证明了教育具有市场化的一面,反映出教育多元化投资有着巨大的潜力。

四、调整我国教育支出政策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教育支出的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难以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的要求。为此,调整教育支出政策,迎接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挑战,积聚足够的人力资本已成当务之急。

1.加强教育事业的立法与监督工作。要使财政性教育投入得到可靠的保证,就必须从制度建设上入手。需要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第一,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数量指标,对教育经费规定最低限,并根据需要与可能,参照国际通常水平,逐步提高;第二,加强全国人大科教文组织对教育执法的监督,凡教育经费支出未达法律规定指标的预算,均不予通过,以保证教育经费的有效投入和有效使用。

2.改进预算管理体制。目前的预算管理体制分为类、款、项、目四级,教育事业属于文教科学类下的款级,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属于基本建设类下的社会文教款级。这使教育的发展与政府对教育的拨款脱节,教育部门无法有效行使教育宏观管理权和调控权。可考虑单独设置“教育经费类”级科目,汇总目前分散在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的教育经费,真实清晰地反映教育经费支出状况。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将教育经费拨款统一归口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管理。

3.加大财政支持教育的力度。政府应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此外,政府的教育基建投资属于资本性支出,能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产生效益。本着成本与效益对应的原则,教育基建投资可通过教育公债来筹集资金,将成本分摊到它所产生效益的各个时期中。在发行教育公债的同时,政府应强化教育费附加的征收。

基础经济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力资源管理

1引言

在现在这个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已经要慢慢赶超工业经济,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发展的经济形式,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收到了知识经济的影响。所以我国政府在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同时,也应该给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定的重视,促进我国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共同发展。

2知识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通俗地来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中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最主要依附,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3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1)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是人事管理阶段,二是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三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事管理阶段是兴起最早的一个阶段,人事管理阶段在很久之前就可以应用于军事中的人力管理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是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兴起的,因为当时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都与工业打交道,而且工业经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所以为了增强对人们的管理,就逐渐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2)在我国之前传统的人事管理的核心是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而在组织中的各个部门中,人事管理的地位可以说是毫不起眼的一个存在,在我国之前的企业中,认为企业中人越多那么对于企业的发展就越慢,企业中经济的流失就越大,所以他们把人当成是企业发展中的负担。而近代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核心的是改进企业组织的绩效,在这个时候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就逐渐发展的很重要了,现在企业中的组织里不再是把人当成是负担,而是把人作为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的企业中就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了,基本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从而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到更好。

4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联

(1)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对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作用的就是管理的改革,从以前的人事管理到现在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就能够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变化。在之前的企业中,都是把人们认为是劳动的要素,更是把人当成一种资源。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企业中更是重视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争取把知识经济发展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做到最好。(2)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国在各种组织出现的时候才产生的,在每个组织中的另一端中都会有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对他们中的一些人员和基本事物进行管理。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大多数数据和信息等多会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传递和共享。在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都会有一定的交流,所以企业中需要有能够随时应对变化的组织和人员,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强大而且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让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人力资源管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5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成途径

5.1建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最主要的核心是要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并且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和企业给予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大量的重视,实现以人为本,不把人当成是企业的负担,而是把人当成是知识经济发展下最重要的资本。

5.2制定完整的规划

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都是体现在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中,企业中都会有大量的员工,对人员的管理难度就逐渐增大,所以要想企业发展的更顺利,就需要完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在知识经济发展下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说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是如此,再加上企业中人比较多,就更应该把人力资源部门的事物打理清楚,并且做出近期一个完整的规划。

5.3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型的人才

在我国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最需要的就是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并且有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型的人才也逐渐成了一个首要的任务,我国现在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渐与信息和网络挂钩,所以应该培养一个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型的人才。

6结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还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的,知识经济的发展逐渐要超越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一大经济体系。而近年来,我国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也逐渐增加,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在一个企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拥有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前途,所以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高玉贵.知识经济时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从心理契约视角[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2).

基础经济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条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开始不断呈现新型发展趋势,传统模式的规模型发展已经开始逐渐向集约型转变,并且将知识专利作为竞争核心,不断融入到市场竞争行列中,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面临挑战。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许多企业开始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地位,以此来保证企业实现长远发展。(见图1)

一、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内容

建立能够激发员工在工作中具备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以及将人力资源当做一种经济财富来深度挖掘,从中积累对企业有用的价值,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正确应用人才,主要的依据是能够提升企业效益和经营效率,能够对企业产生积极作用的员工,这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科学且高效的人才招聘制度,能够决定整个企业结构的组成,以及相关部门的整体工作素质。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对人才进行全面培训,开发人才所具备的各项工作能力。知识经济是一种将创新作为核心的新型经济,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知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在企业开展创新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推动人们积极参与学习,并对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有所帮助。其次,企业还需要注重管理人才手段和应用策略,只有全能型人才,以及人才能力符合职位要求,才可以发挥出人才对企业发展提供帮助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和知识经济两者之间的联系

知识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之间存有较大差异。人才对于知识来说既是载体也是创造者,可以创造出新的思想观念和新价值。在运转知识经济的环节中,可以不断的重复应用,并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不断积累与创新,这就能够体现出知识具备无限的发展潜力。知识的存在形式特殊,具备无限性,且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人力资源也开始向高层次提升,技能和劳动力等传统资源也开始逐渐提高到创造性的资源层次上,也正是由于知识经济所具备的这些特殊优势,使得知识经济影响下的人力资源开始在企业内占据首要地位,并且对企业竞争能力和后期发展也会造成影响。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缺乏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许多企业并没有针对内部的人力资源部分进行合理规划,也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对应人才,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欠缺计划和预见性,以及相关人员在这方面存在轻视态度。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核心技术人员和高阶层管理者欠缺,造成企业在后期发展的时候没有足够动力,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管理人才的人力资源部门,以及规划管理制度的概念,在思想观念上没有跟随上时展的脚步,经营者依旧停留在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的思想阶段,没有强烈的意愿去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欠缺全面培训和发展机遇

企业在培训新员工过程中,欠缺连续和系统性的培训制度,没有对员工展开全方面的引导工作,因此造成员工在后期工作进展中难以对企业利润提升提供帮助。企业培训员工所应用的内容局限于技能指导,所应用的培训时间也十分简短,制约了企业员工在整体素质方面的提高。由于大多数企业的重点关注内容是经济发展,所以认为培训员工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回报,造成部分员工在刚经历完培训,还没有真正参加工作就会离开企业,造成企业人才资源大量流失。

3.企业人才大量流失

企业的核心人才不但需要具备出众的能力,还需要在思想理念上符合公司的发展方向。造成企业人才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薪酬问题,与一些外资和大型企业差距较大,人才做出大量付出却得不到相应回报,而且个人价值也得不到表现机会。因为企业核心人才无法持续发展,不符合公司发展需求,因此企业不能为员工创造更有利的发展条件,由于企业的不尊重,造成企业大量核心人才不断流失。而且,企业内部的人才资源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应当是以人为本,可是因为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许多企业在经营的时候并没有将战略管理作为核心工作理念,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粗暴且单一的管理问题。这些情况不仅使得人力资源无法实现长远发展,还无法为企业保留和吸引人才,因此需要高层管理者在升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研究如何完善管理方法和理念。

四、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升级策略

1.做好人才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够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也可以平衡企业内外以及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包含了企业内部实施与编制多种项目,以此来保障各部门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当某一岗位出现空缺时,或者是哪种人才的数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时,人力资源可以迅速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环节顺利开展。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完善人才资源管理制度,根据企业发展要求来保证内部人员的数量以及个人能力,使得企业可以具备全能型人才,当发现组织内出现人才不足或者过量时,就需要实施相应管理制度,以此来保证企业内部的人才供应得以平衡。

2.提升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素质

企业需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程度,将培训员工能力作为工作核心,构建学习性组织,推动企业员工通过积极学习来增加自身工作素质,增强员工综合能力素养与知识应用技能,只有这样才可以将企业人力资源的应用效率有效提升。相关管理者需要清楚的意识到人力资源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强企业各部门员工培训力度,最大程度的将企业劳动和生产效率提高,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增值目标。管理者需要落实培训员工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文化教育、职工培训、上岗前培训等,保证人力资源所实施的教育培训制度可以顺利展开。其次,人力资源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气氛,并且在今后企业发展和运营过程中,应当尊重和帮助企业人才,发挥出人才自身所具备的潜力和作用,并作为企业重要的文化气氛。通过工作气氛的培养,需要企业将人才作为管理依据,实现战略转型和竞争力共同提升的发展局面。

3.健全绩效和评估制度

从管理制度的角度来分析,绩效评估是企业与人力资源发展过程中不可欠缺的一部分。由于知识经济的影响,企业在长远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健全绩效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合理应用,使其能够在招聘员工和培训环节中发挥作用。企业想要实现各部门人才凭借自身工作能力在不同职位上都能发挥作用和价值,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就需要完善考核和评估制度,全面考试知识经济所具备的长期性特点,扩展此方面的资金投入,为企业人才搭建更加良好的发展平台,并且还要鼓励人才大胆进行创新,为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发展基础。同时,企业还需要从自身能力考虑,加大经济投入力度,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作为发展支撑,而且也只有在建设人才和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系统进行完善,才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得到质的提升。人才发展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企业需要考虑到整体和长远目标,特别是人力资源考评所带来的艰难挑战,不断完善和加强团队管理以及体系建设,使得企业人才建设和储备可以作为人力资源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五、结语

知识经济下的企业人力资源,既为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使得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来说,能够影响其竞争、效益和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因为此项管理制度具备一定特殊性,会随着企业发展而不断变化,在管理制度上也会逐渐变得复杂,需要管理者不断根据企业内部结构来调整管理制度。因此需要根据人力资源所具备的本质,结合知识经济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完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会给人力资源有效实践提供基础依据。

参考文献:

[1]杜杰.通过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J].时代金融,2018(36):104-105.

[2]张喆.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10):106+137.

[3]王梵龙.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5(19):21-23.

[4]刘艳.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6):30-31.

基础经济知识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知识溢出、规模经济分析,探讨了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的关系,指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增长(或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因。

罗默(Romar,1983)对新古典派进行了批评,他在资本和劳力这两个生产要素基础上,又增加了另一个生产要素——知识,从而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知识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生变量列入增长模式,知识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强调了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事实证明,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知识溢出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竞争力的提高,因而具有规模经济的效能。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增长(或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因。

1.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

1.1知识溢出:是指某一组织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同一地区、行业内不同组织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隐性知识知识是创新的主导知识。知识溢出是知识的非自愿外溢,却可以促进区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强集群的竞争力,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观。马歇尔认为:知识溢出使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知识溢出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特征。如果一个企业有了新思想,若能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就成为新的思想源泉。这不但会驱动本企业而且会带动行业、区域和整个产业集群的知识水平的上升。之后,庇古对知识的外部性特征作了清楚的阐述。阿罗(1962)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在阿罗的基础上,罗默(1986)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2]。而卢卡斯(1988)设计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3]。由于知识溢出的存在,罗默将知识分为专业化知识和一般知识。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经济效应”,给个别厂商带来垄断利润;一般知识产生“外在经济效应”,使全社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MAR(Marshall-Arrow-Romer)外部性强调知识溢出发生在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这样便产生了规模经济[4]。

1.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通常用来衡量和描述企业的规模,说明企业或产业的规模是否合理。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概念,一般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函数表明,当投入均衡增加时,随着产出的增加可能出现三种情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严格的规模经济定义: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规模经济表现为:随着投入的均衡增加,在每一产出水平上所获得的产出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同时,长期平均成本在每一产出水平上呈现处处下降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在一定的产量区间范围内,在任意产出水平上,只要增加投入就可以获得更大的产出,只要增加产出就可以降低成本。保罗?A?萨缪尔森认为,最早研究规模经济的是卡尔?马克思。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他认为,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区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他还用外部规模经济来说明中小企业集群因何而存在。他认为,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业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正是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也认为规模经济是中小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即单个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经济;单个公司(联合企业体)的规模经济;一定产业在特定地区的企业集中的规模经济。最后一层次的规模经济正是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的规模经济。

2.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因此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规模报酬递减的外生增长边界,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从总体上来看,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是以技术、信息、经验等为特征的知识资产具有着公共品与非公共品的双重特性。而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两个公共物品的属性,一是使得某种知识(特别是技术知识)在一个企业的使用并不会妨碍其他企业的使用;二是它不仅不会在使用中受到损耗,恰恰相反,在使用中它会得以改进和深化。这与自然资源在传统物质经济形态中“越用越少”的特点相反。弗里曼认为作为公共产品的知识“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因此,知识是一种具有外溢扩散的自然趋向以及兼容共享的生产性潜能的资本要素。具体而言,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主要源于知识的MAR外部性。Glaeser等将集群这种外部性归为三类(1992),其中一类为Marshall-Arrow-RomerEternalities(MAR外部性),它是指集群产业所存在的较高产业专业化促进了集群在某个技术领域中不断创新,也就是说集群中主导行业专业化程度高度发达,其创新主要来源于该行业,而其他行业发展则较为薄弱,这些行业对集群产业的创新作用影响较小。它关注的是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知识溢出。马歇尔(Marshall,1890)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指出外部规模经济有利于知识溢出,促进了经济发展。阿罗(Arrow,1962)把这种思想理论化。罗默(Romer,1986)用这种外部性思想构建了内生增长模型,并得出了具有影响力的论断。MAR外部性理论强调区域垄断对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垄断的力量能够使知识生产者拥有创新的独占价值。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创新就是基于MAR外部性的创新性。知识在相同或相似的企业之间溢出,刺激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生产,企业增加了创新经济租,同时也降低了单位成本,产生了规模经济。

3.规模经济对知识溢出的影响

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中的技术学习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知识溢出促进了集群的技术学习,更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可能和强度;同时,规模经济中的企业集聚带来的集群技术又加速了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对规模经济中集群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在:降低了集群内部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知识溢出可以导致正的公共外部效应,使企业个体可以在投入很少资源的情况下获取必要的产业技术信息知识溢出还有助于激活集群内部的缄默性知识,提高企业个体实现外部知识内部化的可能。由于知识溢出机制的存在,使成员企业不但更容易消化、吸收自身和其他成员的知识,而且也更容易使外部知识和自身知识的结合,实现外部知识的内化,提高规模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规模经济使得知识得以更有效率的传播,这不仅是由于它拥有的更先进更准确的信息源,也是因为它所提供的更快捷通畅的传播渠道。规模经济内知识的外溢效应,使得企业能够以最大程度、最低成本、最短时间获取所需的各种知识,从而使得企业的创新活动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提高了企业和集聚的知识积累水平和创新水平,增强了竞争优势。

4.结语

上述所讨论的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非是绝对,它是从一个角度来验证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解释经济增长的适用性。而知识溢出是存在对规模经济的负面影响的。当然,这个问题不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之内。

作者简介:宋行(1980-),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2004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微观经济行为。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梁琦.产业集聚论[M].商务印书馆,2004.

[3]Arrow,K.TheEconomicImplicationofLearningByDoing[J].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62,29(80):155~173.

[4]Romer,P.M.Incear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6,94(5):1002~1037.

[5]Lucas,R.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8,22(1):3~42.

[6]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