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儿童社区教育

学前儿童社区教育

学前儿童社区教育

学前儿童社区教育范文第1篇

社区学前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怀孕前至小学前这一阶段在优生、优育、优教三方面的内容,包括了家庭、托幼机构、社会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教育合力以优化育人环境。

社区教育突破了以往教育的时空界限,是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统一,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社区学前教育优势

1.有利于儿童整体发展

儿童是完整的人,需要全面的关怀。建立从生理到心理、从治疗到预防、从预防到发展的全方位儿童发展社区服务事业,使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居同等地位,是儿童整体发展理念的充分体现。

家庭是儿童成长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态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观念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是儿童接受教育时间最长的场所,是儿童社会化的阵地;社会对儿童的作用和影响更为广泛。因此,学校、社会、家庭的融洽和沟通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有利于教育资源利用

在社区内综合协调并发挥和利用一切可用于教育的资源,动员全社区的力量参与、督导社区学前教育的实施,将社区内潜在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务资源,自然与人文资源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建立健全社区学前教育服务的规划、组织、标准、实施方案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建立社区早期儿童发展实验与服务基地,使其成为全方位开放的教育系统,促进教育的多样化与社会化,惠及更多的家庭与儿童。

3.有利于拓宽教育机构社会职能

社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社会化,不但体现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怀,也表现为学校和社会联系与沟通的加强,社会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其成员施加影响,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学校也将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一切设备和资料也向社会开放,并承担相应的任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日益密切,相得益彰。

二、社区学前教育模式与途径

1.构建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网络

社区学前教育以“三优”(优生、优育、优教)工程为中心,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深入家庭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形成卫生保健部门或医院、教育机构、文化宣传机构共同参与的教育工作网络,实施托幼一体化的早期潜能开发与素质教育,打破生育、养育、教育在阶段上分步走的陈旧观念与做法,真正使优生、优育、优教有机融合、同步实施。

2.建立社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成立由家长、教师、民众代表组成的社区教育工作机构,建立儿童早期发展质量目标管理体系、评价系统和督导制度,创造“评估——指导——发展——评估”不断循环互动的家庭·社区工作机制,制定以社区为依托的学前教育方案,如创办社区父母、儿童学习活动中心、亲子俱乐部等,使父母学习、儿童教育两手一齐抓,把社区的整个家庭作为儿童早期发展的教育和干预对象,将科学育儿的工作全面推进。

3.做好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双向服务

充分利用社区力量和社区内环境,开办儿童玩具图书馆、儿童游戏室、儿童乐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与活动场所,为广大儿童提供多种接触社会、加强交往的机会,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鼓励托儿所、亲子园等托幼机构向散居儿童开放,积极为社区服务,带动和促进整个社区人文环境的发展。

4.促进家园、园际、社区间良性互动

全球性的信息化、网络化进程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工作、娱乐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局域网、多媒体、电脑室等设施,为丰富儿童生活,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信息技术使优质资源发挥更大的影响与辐射作用,在教育、管理、服务等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供更多的教育机构、家庭、社区选择与共享。

学前儿童社区教育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目前,人们对学前融合教育在认识上有误区,学前融合教育还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等问题。社会工作的介入能为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专业价值观、优势视角及专业方法与专业技能。社会工作的介入包括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团体社会工作的介入及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利于克服学前融合教育中目前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能有效提升教育对象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特殊儿童 学前融合教育 社会工作介入

学前融合教育就是根据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将他们与普通幼儿一起安排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

将特殊儿童安排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而不是将他们安排在传统的隔离式的特殊机构中来学习,目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但我国在融合教育方面发展的水平并不高,并且发展的速度还较缓慢。鉴于此,我们应在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重视加强特殊教育中的社会工作,以为建构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融合教育的模式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一、我国学前融合教育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学前融合教育在认识上有误区

第一,家长在认识上有误区。一般来说,一些家长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有缺陷时,就只想到应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他们担心孩子在普通幼儿园会受到更多的伤害。部分家长甚至认为,特殊儿童接不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无所谓。这些错误认识对特殊儿童接受学前融合教育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第二,教师在认识上有误区。目前,许多幼儿园对学前融合教育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尽管我国开展“随班就读”项目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但在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时间却还不长,加上缺乏宣传,所以就导致很多幼儿园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认识不足,所以大多数幼儿园目前还只停留在仅能接纳特殊儿童入园学习和生活这一层面,还没有从对特殊儿童进行科学保教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有效地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这个问题。有些教师甚至仍持传统观念,仍在其潜意识里排斥班级中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他们认为,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有障碍的儿童是怎么教都学不好的,听觉有障碍的孩子无法与老师沟通,行为有障碍的孩子甚至是个负担。另外,大多数普通幼儿园也没有专门从事特殊教育的人员,所以园方也不希望接受特殊儿童到自己的幼儿园来随班就读。

2.学前融合教育缺乏社会保障

第一,政府责任缺位。目前在推进学前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政府还缺乏责任意识。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我们的政府对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的力度还不够。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政府还没有出台过任何专门针对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在我国还是个盲区。因此,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应加大对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的力度。 第三,财政投入不足。国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批准设立支持对残疾人进行特殊教育的专项基金,以用于支持各地发展特殊教育,但实际能用于支持随班就读的经费却是极其可怜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各级政府还都没有为学前融合教育设立专项经费。由于经费不足,所以特殊教育目前仍只停留在口头上。另外,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财政投入目前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地区上的差异:港澳台地区的投入多,其发展速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快;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也较快;至于其他地区,尤其是西部不发达地区,其发展就极为缓慢。有研究指出,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应适当调整学前特殊教育投入的比例,即至少使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能占到学前教育总投入的5%~10%。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却是困难重重。

二、社会工作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作用

1.社会工作能为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专业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它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手段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来恢复和改善个体的社会功能。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强调特殊儿童在生活与接受教育等方面应该得到的帮助,应该使他们有过正常生活的权利。帮助特殊儿童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社会工作是帮助特殊儿童获得这种权利的过程。在这种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尊重特殊儿童的人格和选择,承认特殊儿童与社会工作者处于平等地位,认为特殊儿童有能力、也有责任加入改变自己所处困境的行动之中。社会工作者认为,特殊儿童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能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资源,他们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就能适应周围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特殊儿童进行支持的力度,应尊重和肯定每一个特殊儿童的能力,改善他们成长的环境,减少对他们的歧视,维护他们正当的权益。这些都与特殊教育所强调的要优化每一个特殊儿童的成长环境,要使他们受到最小程度的限制的观念是一致的。要在此基础上开展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以满足每一个特殊儿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社会工作能为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作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一种新模式,它强调对个人、对家庭和对社区资源的挖掘。它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是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的设法协助被服务对象使之从挫折和不幸中摆脱出来,从而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特殊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很难理解一般的课程内容,因此有些教师便对其采取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随班就读名存实亡。针对这类问题,在对学前融合教育进行介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在评估特殊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时也必须看到他们的优点,必须重视发掘和利用特殊儿童自身的优点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社会工作者认为,特殊儿童之所以会陷入困境,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挖掘特殊儿童自身的潜能,就是动用一切社会条件对特殊儿童进行援助,以使其能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学习和活动之中去,使他们从中获得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公平对待。"

3.社会工作能为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专业方法与专业技能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受助者提供服务的活动,它的目标是达到助人从而也使被助者能够自助。在助人的过程中,它要用到一系列的很专业的方法。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三种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并且在每一种方法中又有各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技巧,这就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方法体系。在对学前融合教育进行介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根据特殊儿童的需求,借助特定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对特殊儿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比如,通过参与对幼儿园的管理,制定出一些能帮助特殊儿童提高能力的活动计划。再比如,为在园的特殊儿童争取权益,以使他们的权益能得到保障。还可以通过访谈、团体辅导、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以及咨询和培训等方式,向特殊儿童提供帮助。

三、社会工作介入学前融合教育的途径

1.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

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帮助特殊儿童个人或其家庭发掘和运用自己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特殊儿童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状况,实现对特殊儿童的尊重和肯定的过程。

在对学前融合教育介入的过程中,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收集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相关资料,制定出相应的服务计划,为其提供社会服务,同时对这种服务加以记录并做出评估。作为对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的支持者,社会工作者最直接的任务就是向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尊重和支持,其中包括情绪支持、紧急援助、咨询服务及寻求社会支持等。同时通过赋权,改变特殊儿童的弱势地位,提升他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促进学校对特殊儿童的接纳和支持,鼓励特殊儿童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以提高特殊儿童的参与能力。

2.团体社会工作的介入

团体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指社会工作者采用科学的手段,将特殊儿童组成团体,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帮助特殊儿童利用团体来应付和解决他们自身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特殊儿童发生转变并得到成长。 3.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

学前儿童社区教育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因各种条件限制需要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管理,使留守儿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或学习问题,这对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只有发挥学校、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才能使他们快乐成长成才。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情况不容乐观,不少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少情感关爱。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时间分离,使他们在心理和性格上养成了孤僻、不自信、自卑、闭锁、不爱关心集体和他人,有的对父母满腹怨恨,由此产生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二是缺少行为管教。大多数留守儿童是由其祖辈进行隔代监护管理,溺爱现象比较严重,不少留守儿童产生严重的不良行为习惯,许多人任性放纵、迷恋网络、游戏,有的儿童甚至喝酒、抽烟、打架斗殴;三是缺少学习辅导。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难于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再加上他们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出现厌学情绪的人数较多;四是缺少维权救助。目前对于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制度法规尚不健全,使留守儿童的一些正当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尤其是日常的行为缺少管教,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二、乡镇学校和社区管理留守儿童的策略

1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整合学校社区管理力量

要发挥乡镇学校和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作用,就必须在社区和乡镇学校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使学校和社区了解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 包括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目前监护人的情况和实施监护行为的落实情况等。只有健全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使学校、老师、社区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才能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由于留守儿童每天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大量时间是在家庭或社区度过,因此,需要把学校和社区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家庭或监护人的联系,建立定期三方交流制度。交流留守儿童在学校、社区和家庭的表现情况,以及对留守儿童在管理教育中的好方法与经验,特别是学校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教育的方法,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2建立教育管理制度,有效落实管理监护责任

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效果,就必须建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制度,这样就能使管理工作制度化,避免出现时松时紧或是无人抓落实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比较严重、问题比较多的留守儿童,学校和社区要建立“一帮一”、“结对子”等管理制度,以确保“问题儿童”的教育管理和监护得到有效落实;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需要明确学校、社区和监护人的管理与监护责任,强化责任意识才能确保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一些没有能力进行对留守儿童进行监护的家庭,学校要积极与留守儿童所在的社区协商,与社区干部共同签订和落实第二监护人的责任,协助学校进行管理,防止出现管理空档期;一些留守儿童不愿上学,自已辍学,或是家庭困难生无法完成学业,对此,学校要积极与家庭、社区采取积极措施做好辍学儿童的返学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3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定期开展亲情关爱活动

学前儿童社区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 特殊支持需要儿童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11-0051-05

瑞典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较完善的学前融合教育体制,特别是有关教师教育、家园合作和环境创设等方面的举措,对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介绍瑞典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末颁布的有关“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政策,并基于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政策的提出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融合教育”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与实践。“融合教育”主张以公平和公正的态度对待有特殊支持需要的儿童,为他们提供包容、平等的教育,支持每个儿童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让有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到普通教育机构与普通儿童一起生活并接受整合教育的融合教育思想逐渐成为瑞典学前融合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最初,瑞典融合教育主要以“特殊教育需要儿童”(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政策为依据。该政策主张给予特殊需要儿童特殊对待,关注儿童的个体缺陷,但这些儿童在步入社会后出现了职业适应差、人际关系不良,甚至妨害社会公共秩序等问题。在该政策指导下的各类融合教育教材也大多以教师为本位编写,课程设计从教材内容出发,不仅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而且违背了公平与适当的原则。〔1〕

鉴于该政策的不足和缺陷,瑞典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末颁布了有关对“特殊支持需要儿童”(pupils in need of special support)开展融合教育的政策。该政策提倡满足有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要求,明确规定不论性别、阶级和民族,所有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而且教育应适应每个儿童所处的环境和需要;强调学校系统对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支持,依据每位儿童家庭背景、早期经验的不同开展教育,使其获得更多的知识。〔2〕这一政策促使人们把对特殊需要儿童自身障碍的关注转移到了对当前学校系统缺陷的关注上来。

“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政策中的儿童主要是指1~5岁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包括感官障碍儿童、肢体障碍儿童、语言障碍儿童、病弱与多重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社会行为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等。这些儿童在得到特殊支持之前要经过严格的鉴定,通常包括三步:一是专业机构的评估。专业机构通常会根据确定的鉴定标准,对儿童的表现进行鉴定。二是入园初次评估。在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入园前,幼儿园会请家长填写《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兴趣调查表》(见表1),〔3〕资深特殊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作详细沟通并记录,收集起点资料,并对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现状进行初步分析。三是幼儿园评估。幼儿园评估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预评估。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入园后,特殊教育教师和特殊支持需要教育协调员会参考《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兴趣调查表》的调查结果,将其暂时安置在适龄班级,班级教师有目的地观察并记录其一日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并依据观察记录分析其语言、社会、运动、认知、自理等能力大致所处的年龄水平,了解其学习特点、能力及需求,填写《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学习特点调查表》(见表2)。〔4〕第二次是正式评估。预评估结束后,幼儿园相关团队认真分析讨论有关该特殊支持需要儿童一日生活的情况,选择两套及以上的评估工具,由评估小组作出正式评估,小组成员一般包括普教、专职特教、学科带头人,必要时会邀请专业治疗师一起进行评估。只有经过严格鉴定并被确定为有特殊支持需要的儿童才能成为该政策所关照的特别支持对象。

二、“特殊支持需要和”政策的特点

(一)关注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培养

为有效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瑞典形成了由各领域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同时,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瑞典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1.配备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教育协调员以及教育领导者等相关专业人士

特殊教育教师的配备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瑞典学前融合教育实践的成功。这些教师除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了解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需求,并能与班级教师沟通合作,共同作出针对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课程安排。此外,他们还通过记录分析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学习成果以及所提供的支持对其发展产生的效果。

按照瑞典教育部门的规定,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教育协调员协调幼儿园、班级资源以及具有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资源。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教育协调员承担更多工作。例如,执行学前融合教育政策,确保国家课程的实施;帮助其他教师处理好与学前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及特殊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为学前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提供服务及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检测儿童学习效果;与学前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家长保持合作关系;与其他教师合作并发展其专业技能等。

教育领导者的责任在于保障所有相关学前融合教育的政策法规、项目计划等被切实贯彻实施,并为提高教师教学和学前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学习质量出谋划策。

2.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瑞典政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专家指导。瑞典政府会选派不同领域的专家在幼儿园做巡回指导,主要包括言语治疗师、医生、感觉运动发展方面的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以及监管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专员。其中,言语治疗师主要负责特殊支持需要儿童语言方面困难的鉴别,制定改善计划并与幼儿园教师共同实施计划以及检测其进步情况;医生主要为父母制定育儿计划,并和父母交流儿童情况;感知运动方面专家主要为相关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提供帮助。教育心理学专家为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学习提供指导。二是教师培训。瑞典政府认为应对教师尤其是资深教师提供相关的在职培训。同时,当地政府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课程进行认定,并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多方面培训。目前,为使学前融合教师更好地掌握有关融合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一套针对新教师的专业培训计划已在瑞典实施。这一培训计划将普教教师和特教教师的培训进行了整合,参与培训的教师结业后可获得普教教师与特教教师两种从业资格证书。

(二)注重学前融合教育家园以及社区的合作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学前融合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在瑞典,社区具有资源整合及其他方面的整合功能,能从各个方面对融合教育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宣传学前融合教育理念

在瑞典的传统文化中,一方面人们具有同情弱者、援助残障者的文化心理;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完全接纳残障者的受教育权和其他平等权利,〔5〕人们通常认为,残障者应被隔离在特殊教育环境中接受较为简单与低等的教育。为此,瑞典政府借助社区的支持,积极向社会宣传学前融合教育理念,以期转变人们的观念,营造接纳残障者的氛围,构建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社会环境。由此,特殊支持需要儿童融入到了主流学校,接受到了平等的教育。

2.帮助筛查特殊支持需要儿童

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关键在于发现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社区依靠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现适龄的特殊支持需要儿童,邀请专业人员对这些儿童进行初步筛查。

3.提供个性化家庭支持

瑞典的社区会根据家长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家庭支持,如咨询支持、情感支持等。〔6〕在不少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家长的观念里,同类家庭的相互启发最为实用。为此,社区组织有关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家长的小组活动,让他们通过交流,获得有意义的帮助。社区还邀请专家为家长提供咨询与培训,以引导家长辨识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需求,帮助家长掌握指导和培养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方法。

(三)重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合适的幼儿园环境有利于全体儿童对个体差异的理解,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实现特殊支持需要儿童与他人的有效融合。

1.创设有效的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的创设是指为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创造一个限制最少、安全、有效的外在环境。学前融合教育物理环境的创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建筑和设施的无障碍,例如为肢体残障的儿童改装厕所、游乐场设施、学校进出口;为视觉障碍儿童铺设盲道;为听觉障碍儿童设置可视化铃声等。二是活动室空间与设施的无障碍,包括活动室外观设计和空间运用、座位安排以及环境布置等方面。

2.营造有“社群感”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的营造是指创设一个能使特殊支持需要儿童与同伴、教师、家长之间有效互动的内在环境。学前融合教育心理环境的营造主要通过三项措施来实现。首先是营造认同与接纳的环境,教师通过安排“模拟和体验障碍”活动(见表3),〔7〕帮助普通儿童设身处地地了解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可能面临的困难,学会接纳他们,并通过这些活动掌握与特殊支持需要儿童进行互动的技能技巧以及提供可能的协助等。其次是营造安全和具有归属感的环境。教师会对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持积极与接纳的态度,并帮助儿童彼此间产生正向的互动。同时,在营造安全和具有归属感的环境时,注意发挥同伴的重要作用,同伴可以学习掌握与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动作等,并且通过榜样示范、口语提示、身体提示等方式引导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正确参与到学习和生活活动中来。最后是营造尊重与自我实现的环境,瑞典的学前融合教育强调要更多地为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提供机会。例如,让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成为班级服务者,让他们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增强自我认同感。

3.运用辅科技手段

物理环境的无障碍实现的是空间融合,心理环境的营造实现的是社会融合,辅科技手段则有助于各种实现功能的融合,从而激发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潜能。辅科技手段既包含辅科技设备也包含辅科技服务。前者指能够使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功能有所增强的所有设备,后者指所有适用于帮助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操纵辅科技设备的服务。〔8〕瑞典学前融合教育借助辅科技手段,不仅有效预防了周围环境可能对特殊支持需要儿童产生的伤害,减轻了照顾者的负担,而且有效提升了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独立能力和功能表现。

三、“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政策对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培养及其专业发展

相较而言,瑞典的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学历、专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水平均较高,而我国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容乐观。为提升我国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研究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提高学历层次。在瑞典,从事融合教育的教师至少要具有大学学士学位,某些融合教育职业的任职资格甚至要求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第二,制定专业标准。瑞典从事融合教育的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有关融合教育的理论素养,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此外还了解与融合教育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第三,实施资格认证。在瑞典,从事融合教育的教师必须获得普教教师任职资格和特教教师任职资格的双重证书,如果教育对象是具体类别的特殊支持需要儿童,还需获得相应专门领域的资格证书。第四,改革培养模式。瑞典借助正式与非正式多种形式的培训,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相联,建构了一体化的融合教师培育体系。对我国而言,还应依据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与行动研究,以指导从事融合教育的教师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增强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强化和完善社区的参与

社区的支持是促进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学前融合教育中,社区的支持比较薄弱。我们可借鉴瑞典社区参与学前融合教育的经验,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以强化和完善社区的参与和支持。第一,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等媒体宣传融合教育理念,转变人们以往的教育观念。第二,组织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社区活动,增强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及其家长与普通儿童及成人的互动机会。同时,帮助普通儿童及其他家长消除对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及其家庭的歧视心理。第三,提供培训机会,通过对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志愿者以及家长的培训,增强其对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社会交往、情绪控制、语言交流及社会认知发展等方面的了解,掌握必要的促进特殊支持需要儿童身心发展的知识与技能。

(三)注重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通过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的创设和辅科技手段的运用保障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安全与发展是瑞典学前融合教育的关键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改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促使其更符合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需求。第一,为特殊支持需要儿童创造一个最少限制、安全、有效的外在环境,要根据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需求主动调整幼儿园的环境,以方便其学习和生活。第二,创设一个能够使特殊支持需要儿童与同伴、教师、家长展开有效互动的内在心理环境,以促进学前特殊支持需要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学习。第三,为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手段支持,为学前特殊支持需要儿童提供适宜的科技资源支持,帮助其顺利进行学习与生活,让他们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与生活。

参考文献:

〔1〕GIRMA B. Inclusive education in Sweden: Responses,challenges,and prosp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2011,26(2):128-148.

〔2〕CRESANTUS B. Indusion and classroom practices in a Swetish school:A case study of a school in Stockholm〔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6,7(3):119-121.

〔3〕〔4〕ANETTE S,ANNE L,LILLY E,et al.“Special Support” in preschools in Sweden:Preschool staff’s definition of the constru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2010,57(1):44-55.

〔5〕猛,朱志勇.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25-129.

〔6〕SANDRA A,SANDRA K. Advocating in schools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What’s new with IDEA〔J〕.Social Work,2008,(3):320-329.

学前儿童社区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脑瘫儿童 康复训练 效果研究

作为一名康复训练教师,要学习善于观察。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能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的训练对象。教师的观察对象不仅是已经确诊的脑瘫患儿而且还要观察其他儿童,因为有些脑瘫患儿肢体障碍的程度很轻,在测试中很难观察到,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活动中较易观察到。所以康复老师必须要全面的观察。观察还需更仔细、更细致、更入微。有时学生的一个细小的动作障碍确是脑瘫的诊断重点。除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外还需多比较。要边比较边观察。要与个体的健侧比,要与个体的患侧比。要多种途径进行比较,边比较边思考边摸索。本文所研究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社区我们筹划了近2年时间,开展了大规模的社区学龄前脑瘫儿童筛查与社区康复工作,包括了脑瘫儿童康复培训的各个方面任务。

一、脑瘫儿童的社区康复训练基本情况

本文所列举的开展脑瘫儿童社区康复训练大致有4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层工作点,对社区中学龄前儿童进行脑瘫筛查,将确诊的脑瘫患儿作为社区康复对象。

以康复教育中技术资源中心,城区妇幼保健院(所)为网络依托,社区训练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支撑点,家庭为网络终端,建立省、市、区、社区、家庭脑瘫儿童康复网络。信息反馈通过工作联系单及走访社区和家庭两条途径。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培训各级儿童保健医师,培训内容为学龄前脑瘫儿童筛查方法、脑瘫诊断、功能评估、康复措施、社区和家庭康复要点等。

二、脑瘫儿童社区康复培训体系的职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医师利用儿童保健系统营养体系,3岁以内在社区健康体检中进行筛查3-6岁在幼儿园和社区中进行筛查,发现疑似脑瘫病例,以联系单的形式转入儿童康复教育中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病例确诊以后根据自愿原则设立社区康复指导组和对照组。

对社区康复指导组和对照组患儿进行儿童发育表测试和统计后对照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系统有效评估。其社区儿童保健医师每月1次对康复指导组患儿上门进行康复指导,为期6个月。资源中心人员对康复组每位脑瘫患儿行1次随访指导。

三、脑瘫儿童社区康复培训结果对比分析

城区筛查结果,疑似脑瘫152例,确定为脑瘫患儿的119例。根据自愿原则参加本次社区康复指导组32例,对照组22例。54例中接受过专科康复教育中或康复机构3个疗程(30次)以上康复治疗的患儿42例,其中康复指导组32例中25例、对照组22例中17例,分别占到比例为78.13%和77.28%。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我也有点滴的体会与大家一同分享。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康复训练的进程比较长,由于有些学生错过最佳训练期,年龄较大了,训练效果不一定很明显。这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千万不要灰心,哪怕有点滴的进步是成功的,哪怕没有恶化,没有进步同样也是成功的。不要轻易放弃。其次,积极提高训练效率。患儿年龄越小,训练效果越好。如训练时间有限,就应多投入时间在年幼的孩子上训练。最后,加强家校的联系。为了能更好的提高训练效果,应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与支持理解。鼓励家长与教师共同训练,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各种培训康复训练后具体数据如表所示:

四、脑瘫儿童社区康复培训效果

社区康复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的康复培训途径,迄今为止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经验和案例值得我们去参考,我国社区康复起步于较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但是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系统、可推进的模式。学龄前脑瘫儿童的社区康复可以说还是一个空自。本研究旨在探讨建立学龄前脑瘫儿童社区康复模式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社区康复依托妇幼保健网络开展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作者认为专科康复教育中与社区妇幼保健联手、儿童保健医师上门指导与家庭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应该是学龄前脑瘫儿童社区康复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五、结束语

康复专业人员应经常性的主动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与社区儿童保健医师和患儿家长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不断维护和完善转介、咨询、指导、服务网络。使这项工作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从晓峰.李沂靖.脑瘫儿童社区康复的现状及启小[[J].理论学 F11.2002, 112: 51-52

[2]李晓捷,智障脑瘫儿童康复服务的机构特点及现状,临床康复.2004. 24: 5096-5097

[3]叶仓甫、乃炯.知觉动作发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