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变更管理制度

风险变更管理制度

风险变更管理制度

风险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控制;问题;策略

在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工程变更问题,随之会导致各种变更风险,不仅会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容易给建设施工单位带来程度不一的经济效益损失和社会效益损失。因此,加强对工程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是尤为重要的。本文简单概述和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的相关内容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和研究提高工程变更风险管理控制效果的措施,从而更好的降低工程变更风险的发生及所造成的损失,促进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经济、健康、高效、平稳发展。

一、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中的风险概述

(一)工程变更风险的定义

所谓工程变更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各阶段中,设计、施工单位对具体环节的施工内容、流程、数量、标准以及质量等进行变更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性能以及企业效益所带来的各种风险问题以及损失。

(二)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的类型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在工程变更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类型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合同条件风险。主要指的是因工程合同的内容条件不合理、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而造成的风险。包括合同中的条款内容二义性、施工方案缺陷、工程标准不确定性、变更责任不明等。2.经济风险。主要指的是因社会大环境因素造成工期延长、造价上升等所导致的风险。包括投资环境变差、宏观经济形势不佳、通货膨胀等。3.政策法规风险。主要指的是在施工期间因国家或地方政府出台新的建筑法规或政策而对建筑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工程量清单新计价方法的推行、环保标准的更新等。4.技术风险。主要指的是因施工技术工艺水平而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5.人员素质风险。主要指的是因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的素质水平差异而引起的风险。6.自然条件风险。主要指的是因自然环境而造成的风险问题。包括暴雨、雷暴、台风、地震、洪水、严寒、火灾、地震、泥石流以及其他地质自然灾害。

二、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的意识不足

目前,大部分建设单位在工程变更时,没有考虑到有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问题,往往只顾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放松了对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建设施工单位领导层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全面、不准确,缺乏充分的工程变更风险管理意识,导致对工程变更风险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投入不足,变更风险管理工作在制度、资金、机构、设备以及人员等方面的配备不充分,从而导致工程变更风险控制管理的效果不理想。

(二)招投标阶段的变更风险问题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流程一般为:报建—审计—招标申请—标底编制—招标文件—投标书递交—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签署。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招标文件中存在工程招标的范围不明确、工程量清单编制错误或遗漏、工程预算最高限价不合理等问题,造成投标文件的施工方案、工程预算、报价等的编制存在漏洞、错误或质量安全隐患,从而诱发工程变更风险的发生。

(三)施工阶段的变更风险问题

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图纸随意变更,没有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在施工完成后发现质量不合格、项目无法衔接等问题,造成返工或工期延长,给施工质量以及成本方面带来较大的风险。同时,有些图纸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没有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水文以及周围环境等缺乏必要的实地勘察,导致设计图纸内容同实际施工条件不符,造成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只能进行工程变更。而有些设计图纸偏重于对主体工程的设计,忽视了对相关附属项目的设计,工程项目的整体设计水平不高,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从而导致工程变更风险。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不完善、监督工作不到位等又有可能诱发工程变更风险。

三、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风险控制管理的策略

(一)积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建设施工单位领导层要积极学习工程变更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对现代工程变更风险管理的目的、内容、方法、作用等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加强对全过程工程变更风险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增强变更风险管理的意识。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情况,积极转变和创新工程变更风险管理观念,积极为建设项目的工程变更风险管理工作提供领导支持及政策保障。此外,还需要在全体施工员工中宣传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引导员工特别是执行部门人员牢固树立工程变更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真正贯彻落实到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工程变更工作中去,从而更好的确保工程变更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健全工程变更风险管理制度

建设施工单位要根据国家相关建筑工程管理的规定,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建立健全工程变更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建设项目各阶段、各环节工程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内容、标准和要求,规范风险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步骤,并积极推行工程变更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完善工程变更风险管理控制监督机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绩效考评制度,从而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三)加强设计阶段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工程设计是工程投资的主要影响环节,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以及施工设计对其的影响情况分别是75%~95%、35%~75%以及25%~35%。因此,设计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初步设计的重视,严格工程设计流程,规范设计人员具体工作情况,加大对设计前实地勘测的要求,在确保建筑主体工程设计的同时,加强对附属建筑的设计,并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切实性、统一性和规范性,从而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成本,避免因工程变更造成的损失。

(四)加强招投标阶段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

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招标文件内容的规范管理,明确市场行情和动态,完善工程定额的制定,严格工程量清单编制,明确合同变更时的具体处理方式,并在合同签订时,对其中的工期、工程价款、工程质量以及后期保修等问题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以便更好的提高施工合同的科学性、法律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降低工程合同变更的发生。

(五)加强施工阶段变更风险的管理控制

施工单位要在开工前联合监理单位等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科学、专业的审查,对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的设计要及时同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待调整后经过再次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从而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图纸的变更。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避免和降低施工中随意变更施工图纸的问题,从而更好的确保工期进度以及施工质量。

四、结语

总之,风险问题是建设项目工程变更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可控性的风险,因此,建设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工程变更风险的重视和管理,通过在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等全过程环节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有效避免和减少工程变更风险的发生,控制和降低风险对工程项目以及建设单位造成的损失,从而更好的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性能、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

参考文献:

[1]张业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中的风险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

[2]薛云霞,王进.工程变更中的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4(04).

[3]吴四飞,赵彦山.水电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及控制[J].中国港湾建设,2015(02).

[4]郑会婷.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价款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

[5]杜亚灵,刘卫星,张晓丽.基于风险分担的BT项目变更管理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2(03).

[6]樊相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工程变更风险控制的探讨[J].工程经济,2013(10).

风险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引 言

作为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市场风险会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逐渐加大。一方面,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介入跨国贸易和制造行列,企业的业绩波动与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快,金融风险跨境传染性也逐步增强,来自于汇率和利率等方面的金融风险对国内企业的冲击越来越大。国际要素市场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推动了风险管理工具的发展与创新,其中以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为代表的衍生金融工具最为引人注目。对于非金融企业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已经成为抵御市场风险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方式 [1] 。

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也给学术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公司财务理论的角度看,企业为什么要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现金流波动和增加预期现金流,税收、交易成本和财务困境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可以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2];管理者风险偏好理论认为,由于风险项目所获得收益和损失在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非对称分布,管理者往往是风险规避者,衍生金融工具决策被运用于规避管理者的薪酬风险,而且管理者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所进行的风险管理行为不一定会使得股东受益 [3,4] 。近来的研究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会对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目的和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5-7] 。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可能会体现在管理者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上 [8,9] 。但是这些结论是否能推广到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尚有待于经验证据的支持。此外,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状况和财务决策行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该领域的文献尚未关注这两类企业在衍生金融工具决策上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何不同。我们认为,基于特殊制度背景下的研究对已有研究会是一个很好地补充和发展。

基于上述理由,本文实证检验了不同的治理环境下,管理者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是否存在差异,并结合中国制度背景,深入分析和检验企业产权、政权监管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以期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实务提供理论解释和政策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现代金融理论认为,公司的价值取决于预期现金流和资本成本,增加公司预期现金流和降低资金成本都可以增加公司价值。基于此推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现金流波动,从而降低与财务约束相关的成本并增加企业价值,换言之,管理者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事风险管理活动 [10] 。国外研究发现,降低财务困境的期望成本,避免投资不足、减少税收支出,是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原因 [11-14]。国内相关研究也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衍生金融工具决策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动机 ,其中多数文献支持财务困境成本动机和投资动机 [15,16]。

由于问题的存在,现实中企业风险管理选择可能并非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而是“管理者利益最大化” [17] 。由于股东和管理者在委托关系上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实际上会影响企业的风险管理决策 [18] 。究其原因,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会受到管理者的财富效用和风险厌恶效用的共同影响,薪酬激励组合中的股票以及股票期权使得管理者财富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依存性,既然股价随时间变动,这种激励方案的回报就是不确定的,管理者就会面临风险 [3] 。由于投资者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故投资者通常被视为风险中性者,相比之下,由于管理者财富多元化的程度较低以及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管理者往往是风险厌恶者,而且公司避险的成本通常低于管理者自身进行避险的成本,因此管理者存在规避公司风险以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动机 [3,14] 。这些观点获得了不少经验研究的支持,例如Tufano以北美采金行业为样本做实证研究,发现持有大量公司股票的管理者倾向于使用远期和期货合约规避黄金价格风险 [5];Knopf等以美国非金融企业为分析样本,发现随着管理者持有的股票和期权组合对企业价值的敏感性增加,公司会更多地使用衍生金融工具 [19] 。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例如Berkeman和Bradbury发现,在新西兰上市公司中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20]。Haushalter研究美国石油天然气企业也得出了相同的实证结论 [11] 。由此可见,管理者风险偏好动机并不足以解释当前经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互为矛盾”的结论。

理论认为管理者使用自由裁量权可以改变公司的行为和实现自我目标,并且将公司行为的不同归因于公司治理机制强度的差异 [21] 。近年来有不少文献对治理结构特征如何影响风险管理决策进行了研究。Tufano认为,公司治理将导致不同程度的管理者与股东的问题,这使得企业对风险管理会持不同的态度 [5] ;Kleffner等发现,在2001年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加拿大上市公司中,有61%的公司受到管理者的影响,51%的公司出于董事会的推动,37%的公司是因为遵守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E)的规定 [6] ;贾炜莹等则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制衡度越差的企业会更少地使用衍生金融工具 [7] 。这些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是否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更进一步地,Brunzell等发现,股权分散的公司更倾向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来增加收入而不是从事风险管理 [8] ;Lel发现,如果汇率风险、财务困境成本和投资机会较高时,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会更多的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反之,如果管理者持有的非多元化资产较多,即使汇率风险较低,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公司也会更多地使用衍生金融工具 [9] 。以上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特征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方式产生显著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可能会体现在管理者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上。但是,以上文献所关注的样本企业多处于公司治理状况较好的国家(尤其是美国),因此这些结论是否能推广到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尚有待经验证据的支持。

(二)假设提出

基于文献回顾,我们认为,股东与管理者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冲突是源于风险偏好的不同,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问题导致两者在风险效用上的不一致。问题的存在使得风险管理目标会偏离财务风险理论的预期,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实际上是影响企业风险管理行为的关键因素,对管理者行为的更多监督可以减少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问题 。因此,我们预期,内部公司治理水平越高的企业能够更大程度地将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财务策略的组成部分来克服资本市场的摩擦和规避风险,即管理者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与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的预期会越一致。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在内部公司治理质量高的公司中,财务困境成本与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正相关性得到增强。

假设1b:在内部公司治理质量高的公司中,投资机会与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正相关性得到增强。

假设1c:在内部公司治理质量高的公司中,税收支出与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正相关性得到增强。

委托理论认为管理者的目标与股东是不一致的,股东往往通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来激励或监督管理者为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薪酬制度是其中重要的治理机制。然而,以业绩为基础的激励性薪酬在提供激励的同时也会增加管理者薪酬财富的非多元化程度,加之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这就意味着管理者可能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之下 [19,22] 。如果管理者承担了过多的风险,他们会追求低风险的政策(如放弃净现值为正的风险项目),这些政策往往会降低企业业绩[23,24] 。因此,股东为了克服管理者与股东的冲突,要么是允许风险厌恶的管理者降低与薪酬风险相关的企业风险,要么是监督其行为。对于监督成本昂贵的公司,会越倾向于利用公开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来降低薪酬组合中的风险,以增加管理者承受风险的能力。因此我们预期,内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更可能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来配合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即管理者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与管理者风险偏好理论的预期会越一致。综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在内部公司治理质量低的公司中,管理者风险厌恶水平与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正相关性得到增强。

中国特殊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及经济发展路径决定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权结构、政策监管等许多方面都存在根本性差异,导致这两类企业在风险管理行为上可能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衍生金融市场风险较高,国家和地方国资委对国企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审批和汇报制度①,并要求其自身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这使得国有企业管理者在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上可能会更加规范和审慎,更不太可能出现衍生金融工具的不当使用。相比而言,民企由于规模较小,经营管理规范性相对较差 ,而且缺乏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外部制度监管,风险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可能会更大程度取决于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激励和约束 [25]。故而,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非国有企业内部的治理机制对管理者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动机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对衍生金融工具选择决策的影响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有所不同,国有控制属性会弱化公司治理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和数据

选择2007~2013年度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初选样本被进行了如下处理:(1)剔除ST、PT及金融保险类公司;(2)剔除数据有缺失的样本。最后得到总共4543个样本,其中国有企业样本为2536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样本为601个,其中国有企业样本为313个。另外,我们对连续变量在1%和99%水平上进行winsorize处理。衍生金融工具数据是根据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手工收集得出,其他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和RESSET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1.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测度。

本文分别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与否”以及“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程度”作为替代变量,以分别检验衍生金融工具“是否使用”和“使用多少”的实证结论。

(1)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与否变量(Der1)。上市公司是否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虚拟变量,如果上市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则取值为1,否则为0。

(2)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程度变量(Der2)。借鉴Knopf等的做法,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与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 [19]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确认和计量标准,我们从“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等报表项目获取衍生金融工具的期末公允价值。因为该比值较小,所以乘以1000,但这不影响实证结论。

2.内部公司治理水平的测度。

借鉴方红星和金玉娜的研究方法 ,我们从管理者监督和激励两方面选取11个反映公司治理机制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以第一大主成分作为公司治理机制Gov的度量指标 [26]。首先,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到第十大股东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总经理与董事长是否兼任、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监事会议次数、独立董事比例衡量监督机制特征;选取高管持股比例(Mas)、高管薪酬比例反映激励机制特征。其次,对所有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拟合成公司治理指数Gov。Gov越大表明公司治理质量越高。

3.管理者动机的测度。

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可能存在两类管理者动机:财务动机和管理者风险偏好动机。

(1)财务动机。借鉴已有研究,我们使用资产负债率(期末总负债/期末总资产) [18] 、账面市值比(公司账面价值/公司市场价值) [14]和实际税率((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税前会计利润) [27]来分别衡量财务困境成本(Lev)、投资机会(BM)和税收支出(Tax)三类财务动机。

(2)管理者风险偏好动机(Manager)。管理者风险偏好理论认为,借鉴已有研究 ,使用管理者所持有的股权价值来衡量风险偏好动机(管理者所持股份数与年末收盘价之积取自然对数),变量取值越大表明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管理者风险偏好动机越大 [9,13]。

控制变量包括:(1)公司规模(Size,期末资产的自然对数)以控制规模效应;(2)行业(Industry)和年度(Year)哑变量以分别控制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

4.研究模型。

构建如下模型以检验假设1和假设2。被解释变量Der分别用Der1和Der2来衡量。财务动机和管理者风险偏好动机的替代变量均为滞后一期的变量,主要是考虑到如果选用当期值,可能会存在内生性问题。在模型中,我们更加关注交互项系数,通过观察交互项系数的方向及其显著性以检验内部公司治理对管理者动机与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两者关系的影响。根据假设1a-1c,α6和α8应该显著为正,α7应该显著为负;根据假设2,α9应该显著为负。

为了验证假设3,我们在模型(1)中加入所有权性质变量以及所有权性质、公司治理和管理者动机的四个交互项变量②。根据假设3,Gov×Lev×SOE和Gov×Tax×SOE系数应该显著为负,Gov×BM×SOE和Gov×Manager×SOE系数应显著为正。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③

公司治理变量和管理者动机变量在正式使用前均进行了行业中位数调整,从而消除了行业因素对这些变量的影响④。从整体样本来看,Der1和Der2的均值表明平均有13%的企业使用了衍生金融工具,而且衍生金融工具的头寸并不高,平均仅占总资产的0.002%,这意味着虽然企业愈加重视风险管理,但是对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仍旧持非常谨慎的态度。Gov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140和0,标准差为1.229,表明不同上市公司的综合治理状况差异较大。从产权分组样本来看,T检验和Wilcoxon检验结果表明,较之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更大程度地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Der1的T值和Z值均显著,Der2的Z值显著),而且两类企业在公司治理水平以及管理者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上也都可能存在显著的区别(除Tax变量外)。(二)实证检验

1.假设1和假设2的检验。

表1提供了2007~2013年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其中列1和列2是被解释变量Der1的Probit回归结果,列4和列5是Der2的Tobit回归结果。为了更好地观察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在列1和列4的解释变量中并未引入Gov变量及其四个交互项。基于节省篇幅的考虑,本文没有报告常数项,以及行业和地区虚拟变量的系数。

Gov的系数估计值均显著为正,表明内部公司治理水平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这与Lel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9] 。

关于内部公司治理是否影响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对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解释力,回归发现,Lev和Gov×Lev的系数均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这表明面临财务困境风险的企业拥有强烈的意愿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降低财务困境成本和增加举债能力,并且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能显著增加高财务困境成本公司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支持了假设1a的推论;Gov×BM以及Gov×Tax的系数均不显著,这意味着在不同治理水平的企业中,投资支出、税收支出与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之间的相关性没有明显的差异。表1表明,随着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降低财务困境成本,公司治理水平并未对投资机会、税收支出与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之间的相关性产生显著地影响。

关于公司治理是否影响管理者风险偏好理论对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解释力,表1显示,Manager的系数估计值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Gov×Manager的系数估计值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随着管理者持股价值的增加,管理者财富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会增强,这使得管理者越倾向利用风险管理来降低公司利润的波动性,以期规避薪酬风险的同时最大化自身利益,尤其是在公司治理水平越低的企业,管理者风险偏好与衍生金融工具决策的相关性越强,假设2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2.假设3的检验。

为了检验假设3,表1加入了所有权性质变量以及所有权性质、公司治理和管理者动机的四个交互项变量,列3和列6分别报告Probit和Tobit的分组检验结果。Gov×Lev×SOE系数均为负,且在列3的回归中显著,这表明国有控股的公司治理机制对财务困境成本动机的正向激励效果被降低。Gov×Manager×SOE系数均显著为正,这说明在治理机制对管理者风险偏好动机的调节作用上民营企业好于国有企业,进一步支持了假设3的推论。

3.进一步研究:政策监管的影响。我们认为,由于国有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受到了更为严格的外部监管,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管理者“投机”或“渎职”行为,从而使得内部公司治理对管理者动机的调节作用在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决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了验证以上的观点,对国企样本的面板数据作进一步的回归分析,首先,以2010年为界点⑤设置政策监管的哑变量(Policy);其次,在模型(1)中加入政策监管变量以及政策监管、管理者动机与公司治理的交互项变量⑥,以观察外部监督机制是否会影响内部治理机制的激励效果。表2显示,Gov×Lev×Policy在10%水平下显著为负,Gov×Manager×Policy系数在10%水平下显著为正,这表明政策监管的缺失使得管理者风险管理行为会更依赖于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这些实证结果支持了我们的观点。

五、结论

风险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治

一、我国建筑企业风险的特点

我国的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尚处于初步认识和依靠经验积累,方法上简单操作,缺少规范和有效的科学管理程序,抵御风险能力弱。

1.建筑企业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建筑企业项目的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们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建筑企业风险的可变性。可变性是指建筑企业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将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3.建筑企业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这是建筑企业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二、对策

1.提高避险意识,增强防险能力。(1)提高风险意识。建筑施工企业各级领导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分析方方面面的风险,制定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做到在顺境中居安思危,在逆境中居险思变。(2)善于预测风险,提前避险。要做好风险预测,把可能产生的风险分析透彻。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各方面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序,为实施风险决策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3)风险决策要慎重。为避免风险决策失误,要充分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4)合同签订要避害。在合同签订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研读条款,分析合同文本,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5)培育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在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感,使员工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员工风险管理意识,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管理。(1)确保工期和质量,这是施工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发包方最重要的反索赔借口。(2)积极办理签证。签证一要有据(有发包方的指令、设计变更、会商纪要、图纸会审记录、工程变更前后的实景照片和录像等);二要及时,过期的签证(比如变更后超过28天)可能丧失权利;三要按程序办理,国内建设工程示范文本和FIDIC合同条款对签证程序都有明确规定;四要注意签证权限,有些发包方对现场一般人员和监理人员未授予签证、变更确认权,要防止无效签证。(3)要注意保留证据,包括影响工期的证据、催促发包方提供甲供材料或要求发包方决策事项的函件、免责事由的通知、因不可归责于承包方原因导致价格和成本增加的证据、催促分包单位质量整改的通知等。(4)应特别关注开发商的非预期性的违约。对于发包方拖欠预付款、进度款、拖延结算及结算款风险,施工企业可给予适度的容忍。但是如果发包方经常拖欠,则须审慎对待。

3.防范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风险。(1)制定全面、系统、动态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应随着内外环境因素变化、自身管理要求的提高,不定期进行调整,使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始终具有指导作用。(2)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坚持对员工上岗前的培训,以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为主要培训教材。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的调整,应及时对相关员工进行培训。(3)实施对员工执行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的检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说明书制度没有被严格执行就形同虚设。开展不定期检查,督促员工责任性提高,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4)重视检查结果的整改落实措施。许多企业有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但普遍对整改落实不重视,规章制度失去了权威性。(5)加强对员工的考核。良好的管理制度要得到严格执行,检查结果的整改要求要得到落实,对员工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责任性,保证基础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防管理失控的风险。(6)制定适应本企业实际的风险管理目标。当前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目标趋向更高层次的战略控制目标,风险管理的重点由传统的关注业务执行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向关注业务执行效率、效果以及风险控制转变,这一转变过程是将科学的目标体系转变成易于理解、执行的科学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即要求各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清晰、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提高风险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4.财务集权管理体制,防范财务风险。(1)实行会计委派制。财务人员统一管理,统一委派,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2)建立资金结算中心。依托银行网络,对企业内部的所有资金进行合理的调度分配,实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债务。(3)统一融资。在资金结算中心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将企业整体资金实力集中呈现给金融机构,有利于融资谈判,以获得低成本的资金,降低财务费用,获得必要的支持。新晨

5.建筑企业索赔管理。在充满风险的建筑市场中索赔就是承包商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索赔主要是在合同实阶实施。同时它也是承包商为避免风险所采用的最后一种手段。所以在项目管理人员的头脑中建立索赔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孙勤.我国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

风险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直接导致内部管控和内部风险管理产生直接联系的公开文件是1992年由COSO所提出来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此后,随着企业风险管理和企业风险管理逐渐关联性的不断升级,2004年在内部控制研究的基础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提出更将二者的共同点予以了明确的分析。如图1所示:

(一)企业内部控制含义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依存企业现有的专业管理制度和策略,以风险管控、风险预防、风险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为主要工作目的,借助全方位多层次的管控方式,按照描述关键控制点方式、过程监控体系方式、流程监管方式等来从直观和间接的角度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类业务所进行的规范式管理模式。从管理角度来看,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在定义上隶属于风险管理的子系统,从管理范畴来看,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阶段之一,企业内部管控也可以作为企业风险管理在整体实施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主要需要从内部环境即企业内部管控的机构设置、企业内部审计、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治理结构等方面来进行分层管理和专业化的管控。相对企业风险评估来说,企业的内部管控方式更需要进行目标的合理化确定,按照企业的风险评估流程和结果,针对企业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风险以及企业在风险监管时得出的结论,企业在内部控制时可以更加明晰自身的管控承受范围和找到相应的管控措施。

(二)企业风险管理内涵 企业风险管理主要是由企业的董事局、企业的管理层以及企业内部其他具有此权限的人员在共同确定统一的目标时,按照战略制定的要求以及围绕该要求而产生的从各个层面来进行运作的活动,此类活动存在的意义在于识别各类具有潜在风险或者就企业目前的管理过程来分析而存在的各类风险,所进行评估,任何违背或者阻碍企业共同目标的因素或者风险,在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均予以规避或治理,以保障企业的整体目标得以顺利进行。

在企业进行管控的过程中,风险作为其工作的主要范围,信息的沟通及时化是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判断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企业在内部控制时从信息化角度来完成企业的内部信息疏导、企业各方面信息的有效传递、企业信息流通的及时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企业进行内部管理和监控时,对于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本身的行为来说,同样也需要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内部监督,包括日常内部监督和具有专业性的专项检查,一旦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包括政策、措施等方面以及针对风险进行评估时出现的各类人为和非人为的可以进一步诱导企业内部控制中风险性质变化或者量变等问题发生的直接因素,均可以在核查的同时加以改进。

二、从内部架构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产生之间关系的介质 企业风险产生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企业发展 “目标”的存在性,目标是公司取得长驱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样目标的存在也同样引发了各种风险的出现见(图2)。目标作为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首先,目标作为风险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活动之间的差别,在客观的活动过程中,当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差异化成为不确定因素时,风险就会同时出现。其次,因为目标需要建立在一个较高层次的基础之上,在当前企业发展高度结构化的模式下,任何一类子目标的发展都需要下一个阶层子目标的支撑,因此这些子目标之间需要以重叠性和排斥性进行系统化排列,尤其是在不同的目标之间更需要进一步的相互补充,由此,一旦层叠性逐渐出现任何关联间隙,就会导致风险因素的出现。最后由于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目标,因此在不同的目标进行次第互补时,就必然出现衔接方面的安全隐患,如果各个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存在问题,或者衔接的联系性不够完整,就极易造成衔接之间的空白期,这些空白期自然会造成风险性的出现。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专业化促进 目标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产生之间产生关系的介质更在于对目标的实现。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活动,将企业的多样化发展目标统一到同一个发展层面上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风险维度则会相应的维持在一个企业可以管理和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这也是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时,出现各类风险的主要原因。

此外,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的风险控制和企业的风险管理,需要在专业化角度进行细化,以审计为例比如当同一个或者不同账号出现账户交易时,一旦账户交易中存在着内部或者外部因素而导致的漏报和错报问题时,内部管控和内部管理就自然会在出现相应的专业管理需要的同时出现专业管理的风险,以审计为例(见图3),审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漏报、错报等问题时,对于此类问题的纠正或者对此类问题的管理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或者存在的风险隐患,就自然应该划归到相应的管理层面来进行分析,如因为财务报表的疏漏而导致风险的产生就需要划归到财务方面来解决,因为企业的管理失衡所出现的风险问题或者由于各项制度的不完整性而存在的问题,需要按照不同问题出现的源头进行分门别类的风险评估及措施应对。但是无论基于哪种,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都会引发企业风险的出现,并需要通过内部控制而耗费企业运营成本。

三、由整到层划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识别

风险变更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法律风险管理;起源及发展;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17602

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企业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或约定义务或未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而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后果的可能性或可能承担的责任和损失。企业自从设立之日起就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涉及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税收法等法律法规,其表现形式复杂多变。与其他风险相比,法律风险具有更强的可预知性和可控制性。法律风险管理,是指将法律作为一种管理资源渗透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依据法律和政策的监管要求,遵循风险管理的基本规则,明确法律风险环境信息、法律风险评估、法律风险应对、监督和检查的全过程。它强调从管理的角度对法律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控制,是一个持续循环、不断改善的动态过程。也就是通过系统规范的操作流程增强法律管控能力,促使企业最大限度防控风险,得国内国际竞争优势。

1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起源及发展

1.1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完善法律风险管理

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合同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管理策略、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等进行了系统描述,并将企业法律风险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律风险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的管理起到支撑作用,把好法律风险这一关对企业风险控制具有统领全局的意义。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门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随后《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配套指引相继出台,明确指出企业应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全面识别、系统分析生产经营中与实现经营目标相关的风险,科学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1.2企业目标战略实现要求企业完善法律风险管理

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于1882年成立法律部以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企业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广的领域合理配置资源,但市场竞争也将更加充分和空前激烈。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正在逐步融合,市场竞争规则越来越规范和透明。尤其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法律风险日益增多。企业需要提高认识,注重防范潜在的金融、市场、地域文化等风险,建立适应国际化要求的有效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合理控制风险,将法律风险管理前移,实现“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的全面转换,从源头上进行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

2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基本原则

2.1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原则

企业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等,许多风险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存在交叉和重叠,往往可能会相互转化。法律风险与其他各种风险的联系最为密切,关联度最高。法律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对企业历史数据的研究为基础,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法律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企业法律风险全局,确定重点,集中力量应对。通过实现企业法律风险与其他风险管理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风险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2.2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原则

法律风险产生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其识别、分析、评价和应对都离不开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多年来的企业风险管理实践使企业逐渐认识到,发生在企业内部不同管理部门,不同业务领域或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的风险,相互此消彼长,如果企业仅从某个部门、某项业务、某个环节角度去考虑风险,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乃至贻误风险管理时机。而企业自身更熟悉本企业的经营情况,更了解风险状况,因此,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应根据风险组织的特点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

2.3全员、全过程实施原则

员工是管理的根本。由于法律风险产生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法律风险管理不能仅仅依靠法律顾问、法务部门、律师事务所等外部资源,更要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要企业全员参与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和落实工作,包括企业的法务部门(或人员)、各岗位员工分工负责。注重发挥企业内部资源,将完整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嵌入企业各个部门的实际工作中。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业务流程,乃至各个岗位结合起来,以形成法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2.4管理流程规范化规则

企业实施任何行为都需要遵守法律规定,法律是贯穿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基本依据。法律风险管理要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流程,将相应的法律风险管理要求嵌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使其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实现流程管理。从整个企业运行出发,在充分诊断业务流程各环节,分析业务流程存在的法律风险点及评估法律风险的基础上,以法律为依据,用市场经营的法则,着眼于建立一套统一、完整、清晰的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和应对机制,实现法律风险防控与企业管理完全对接,满足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流程化要求。

2.5持续改进原则

企业法律风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随着内外部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风险种类、性质和表现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应实时跟踪法律风险环境的变化,通过及时监督检查法律风险管理流程的运行状况,确保应对计划的有效执行,并根据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方法,对下一周期的法律评估和风险控制管理改进和调整,企业进入下一个法律风险管理循环,对随时产生、发现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分析、控制及效果测评,形成一个动态的法律风险管理和体系,使得法律风险管理流程成为一个可持续运转的闭环。

2.6“预防第一”原则

当前,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作为企业一项基本的战略性的管理方式,就是将企业法律工作重心前移,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把法律风险防范作为企业一项常规性的管理工作,融入企业和个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对企业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目的在于增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计划性和时效性。通过定期法律风险体检,依据严格的法律风险检验流程和规范,对企业法律风险环境和法律风险管理水平做出客观、准确评判,并提出相应预防、改善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达到清除企业各类法律风险隐患的目的。

3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策略

3.1提升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能力

加强普法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律风险管理培训,进一步强化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增强法律风险意识,提高法律风险管理能力。牢固树立“依法、合规、公平、诚信”的理念,使“依法经营、合规经营”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一是通过多种形式法制宣传、开展关键岗位人员法律知识培训,以及普法教育进基层、进车间等途径积极组织学法遵法、依法办事,推动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二是在各部门、各单位成立法律风险管理活动联络组,通过各环节法律风险管理情况汇报与沟通,建立贯穿上下级、各单位的风险管理信息传递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形成信息“传递、研判、核实、分析、反馈”闭环机制。三是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明确工作流程,并逐步推进制度和标准进车间、入班组、到岗位,建立健全制度执行、检查、评价、反馈、考核、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执行刚性。

3.2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与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可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御能力。企业通过对内控机制的整合,将法律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向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延伸,嵌入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科技管理、国际业务、生产运营等业务流程,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业务管控流程,构建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完整链条,全面提高法律风险事前、事中、事后防御能力,有效地消除和化解风险,全面提升企业法律风险防控能力。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流程,将相应的法律风险管理要求嵌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将其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将法律风险管理与业务流程和管理环节的完全融合,实现流程管理。

3.3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指导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行为,有效控制法律风险也是企业的战略资源,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保障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法律风险评估和应对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活动中应充分考虑法律风险与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等因素。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应当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确立管理目标,确定企业整体法律风险种类和法律风险可承受范围。针对企业不同经营周期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重点,对法律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进行适时调整,使风险管理切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符合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最终实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战略与企业战略思想和发展目标高度一致。

3.4加快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创新

按照依法治国和依法治企要求,以制度标准体系建设为基础,将法律风险管理关口前移,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机制,研究法律风险成因,尽早识别和消除法律风险根源,提前预防。根据风险级别,从制度规范建设入手,将所有的经营管理都纳入法律风险控制体系中,以各岗位职责为突破口,着眼于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突出重点,优化法律风险控制的制度流程,实施绩效考核和动态监控、评价,随着企业法律环境和经营发展战略的不断变化,法律风险防控的重点也相应适时调整、实时更新。不断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对法律风险实施持续、系统、动态的防控,实现从单纯防范法律风险向防范管理风险的转变,促进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升级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