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类投资

风险类投资范文精选

风险类投资

风险类投资范文第1篇

马考维茨(markowitz)是现资组合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经过大量观察和分析,他认为若在具有相同回报率的两个证券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任何投资者都会选择风险小的。这同时也表明投资者若要追求高回报必定要承担高风险。同样,出于回避风险的原因,投资者通常持有多样化投资组合。马考维茨从对回报和风险的定量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投资组合的特性,从数学上解释了投资者的避险行为,并提出了投资组合的优化方法。

一个投资组合是由组成的各证券及其权重所确定。因此,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是其成分证券期望回报率的加权平均。除了确定期望回报率外,估计出投资组合相应的风险也是很重要的。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由其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定义的。这些统计量是描述回报率围绕其平均值变化的程度,如果变化剧烈则表明回报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风险较大。

从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中可以看到投资组合的方差与各成分证券的方差、权重以及成分证券间的协方差有关,而协方差与任意两证券的相关系数成正比。相关系数越小,其协方差就越小,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也就越小。因此,选择不相关的证券应是构建投资组合的目标。另外,由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可以得出:增加证券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基于回避风险的假设,马考维茨建立了一个投资组合的分析模型,其要点为:(1)投资组合的两个相关特征是期望回报率及其方差。(2)投资将选择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期望回报率最大的投资组合,或在给定期望回报率水平下风险最低的投资组合。(3)对每种证券的期望回报率、方差和与其他证券的协方差进行估计和挑选,并进行数学规划(mathematicalprogramming),以确定各证券在投资者资金中的比重。

二、投资战略

投资股市的基金经理通常采用一些不同的投资战略。最常见的投资类型是增长型投资和收益型投资。不同类型的投资战略给予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但也使投资计划的制定变得复杂化。

选择增长型或收益型的股票是基金经理们最常用的投资战略。增长型公司的特点是有较高的盈利增长率和赢余保留率;收益型公司的特点是有较高的股息收益率。判断一家公司的持续增长通常会有因信息不足带来的风险,而股息收益率所依赖的信息相对比较可靠,风险也比较低。美国股市的历史数据显示,就长期而言,增长型投资的回报率要高于收益型投资,但收益型投资的回报率比较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增长型公司会随着时间不断壮大,其回报率会逐渐回落。历史数据证实增长型大公司和收益型大公司的长期平均回报率趋于相同。另外,投资战略还可以分为积极投资战略和消极投资战略。积极投资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不断地选择进出市场或市场中不同产业的时机。前者被称为市场时机选择者(markettimer),后者为类别轮换者。

市场时机选择者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减现金增股票,提高投资组合的beta以增加风险;在市场不好时,反过来做。必须注意的是市场时机的选择本身带有风险。相应地,如果投资机构在市场时机选择上采用消极立场,则应使其投资组合的风险与长期投资组合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致。

类别轮换者会根据对各类别的前景判断来随时增加或减少其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但这种对类别前景的判断本身带有风险。若投资者没有这方面的预测能力,则应选择与市场指数中的类别权重相应的投资组合。

最积极的投资战略是选择时机买进和卖出单一股票,而最消极的投资战略是长期持有指数投资组合。

公司资产规模的大小通常决定了股票的流动性。规模大的公司,其股票的流动性一般较好;小公司股票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因此风险较大。从美国股市的历史数据中可以发现,就长期而言,小公司的平均回报率大于大公司,但回报率的波动较大。

三、投资组合风险

我们已经知道,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用投资组合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度量,而且,增加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个数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但是,由于股票间实际存在的相关性,无论怎么增加个数都不能将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降到零。事实上,投资组合的证券个数越多,投资组合与市场的相关性就越大,投资组合风险中与市场有关的风险份额就越大。这种与市场有关并作用于所有证券而无法通过多样化予以消除的风险称为系统风险或市场风险。而不能被市场解释的风险称为非系统风险或可消除风险。所以,无限制地增加成分证券个数将使投资组合的风险降到指数的市场风险。

风险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当一个投资组合的成分证券个数足够多时,其非系统风险趋于零,总体风险趋于系统风险,这时,投资组合的风险就可以用指数期货来对冲。对冲的实际结果完全取决于投资组合和大市的相关程度。若投资组合与大市指数完全相关,投资组合的风险就能百分之百地被对冲,否则只能部分被抵消。

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是由投资组合对市场的相关系数乘以投资组合的标准差来表达,而这里的相关系数是投资组合与市场的协方差除以市场的标准差和投资组合的标准差。因此,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正好可以由投资组合对大市指数的统计回归分析中的beta值来表达。投资组合对大市的beta值是衡量投资组合系统风险的主要度量。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方差或标准差以及其beta值是投资组合分析和管理中的三个最重要的数据。

在投资组合的另一重要理论是在资本市场理论中引入了无风险资产的概念。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将国库券认为是无风险资产。任何投资组合都可以看成是无风险资产和其他风险资产的组合。于是,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可以表达成大市回报率与无风险回报率之差乘以beta值再加上无风险回报率。

国际金融投资行业也广泛地使用var(value-at-risk)的方法来分析和管理投资组合甚至公司全部资产的风险。var实际上是衡量资产价值变动率的方法。其基本概念是:假设某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以正态分布,衡量在确定的概率下投资组合可能出现的亏损金额。var值就是用均值减一个标准方差的回报率,可以用来计算亏损。

四、投资组合业绩评价

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投资组合的业绩进行评估。养老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和其他基金的主要投资计划发起人一般会考察投资过程的各个主要方面,如资产配置、资产类别的权重和各类别重的证券选择。这类评估称为属性评估。对很多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对一个特定的投资策略或投资机构效率的评价,如对有明确投资策略的开放式基金的评估。这种评估叫做指标评估。评估投资组合最直接的指标是回报率。但只有在相同或类似的风险水平下比较回报率才有实际的意义。从美国开放式互助基金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到,增长型基金的beta值最高,系统风险最高,相应在牛市时的回报率最高,在熊市时的回报率最低。平衡型的基金则相反。收益—增长型的基金的系统风险和回报率都在增长型和平衡型的基金之间。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基金在一个时期所获得的回报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的风险特性和基金在当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在评估基金时,首先应将基金按风险等级分组,每一组的风险大致相同,然后在组中比较回报率的大小。

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特定期间内投资组合的价值变化加上所获得的任何收益。对封闭式基金来说,由于没有资金的流进和流出,回报率的计算相对比较容易。对开放式基金而言,频繁的现金流动使普通的回报率计算无法反映基金经理的实际表现。开放式基金的回报率通常使用基金单位价值来计算。基金单位价值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有现金流入时,以当时的基金单位净资产值来增加基金的单位数量;当有基金回赎时,基金的单位数量则减少。因此,现金的流动不会引起净资产的变化,只是发生基金单位数量的变化。于是,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期初和期末的净资产值来计算开放式基金投资组合的回报率。

没有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率有很大的局限性。进行风险调整后评估投资组合表现的最常见的方法是以每单位风险回报率作为评判标准。两个最重要的每单位风险回报率的评判指标是夏普比例(shameratio)和特雷诺比例(treynorratio)。夏普比例是投资组合回报率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部分,除以回报率的标准方差。特雷诺比例是投资组合回报率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部分,除以投资组合的beta值。这两个指标的不同在于,前者体现了投资组合回报率对全部风险的敏感度,而后者反映对市场风险或系统风险的敏感度。对投资组合回报率、其方差以及beta值的进一步研究还可以定量显示基金经理在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等方面的优劣。

【参考文献】

[1][美]小詹姆斯l·法雷尔,沃尔特j·雷哈特.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及应用(portfoliomanagement:theoryandapplicati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richardc.grinold,ronaldn.kahn,activeportfoliomanagement:aquantitative

approachforproducingsuperiorreturnsandselectingsuperiorrernsand

controllingrisk,mcgraw-hill,1999.

[3]陈世炬,高材林.金融工程原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风险类投资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基金期间内含报酬率法内在年龄法

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capitalfund),又称创业投资基金,其投资对象是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非上市企业。近几年来,风险投资基金逐渐成为企业、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甚至个人的投资工具。与证券基金不同,风险投资基金由风险投资家发起设立并管理,以权益资本和管理服务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企业组合,在受资企业实现价值倍增后退出。因此,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期长、流动性差,资产价值取决于受资企业的未来增长。但在基金的存续期间,评价基金的投资效益与资产价值,对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来说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对风险投资运行机理的研究颇多,但极少介绍风险投资基金的评价方法,为此,本文介绍两款方法,以为实务界进行风险投资基金评价作参考。

期间内含报酬率法

(一)期间内含报酬率法的原理与运用

期间内含报酬率法(IIRR,interiminternalreturnrate)计算方便,原理简单,它由传统的投资评价方法—内含报酬率法(IRR,internalreturnrate)演绎得出。内含报酬率是使风险投资基金净现值为零的报酬率,其公式为:

式(1)中,Ci是ti时期风险投资基金产生的现金流。在评价仍处于运作中的风险投资基金时,往往假定风险投资基金当期被解散,并可获得相当于其投资企业净资产价值(NAV)额度的净现金流入。在各期的现金流都已明确的情况下,式(1)可写为:

式(2)中,T为评价期风险投资基金已设立的年数;NAV为评价期风险投资基金的净资产价值;Ci为评价期前风险投资基金在ti期产生的现金流;IIRR为评价期T风险投资基金的期间内含报酬率。

假设某风险投资基金创建于2001年3月1日,约定存续期为10年,2005年3月1日该基金拥有3个未上市企业股权,股权比率均为50%,这三个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分别为1500万、1800万和4500万元。2002年、2003年和2004年这三年该基金的净现金流分别为-1300万、-1480万、-2220万元。利用式(2)计算该基金的期间内含报酬率为:

从上式可知,该风险投资基金在2001年3月1日到2005年3月1日间的期间内含报酬率为26.43%。期间内含报酬率可用来比较风险投资基金的收益状况。如当期市场平均投资收益率为10%时,上例中该风险投资基金的收益则为市场平均收益的2.643倍,表明该基金的风险投资家因向受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而获得了市场平均投资收益的2.643倍。

(二)期间内含报酬率法的局限性

运用期间内含报酬率法评价风险投资基金的效益,有计算简单、受主观因素影响少、易于操作等优点,但在运用中还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期间内含报酬率忽略了风险投资基金在评价期后投资产生的现金流,从而低估了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益。式(3)表示风险投资基金在整个存续期间产生的现金流。由于风险投资基金在设立时都规定大约十年的存续期,因此,以评价期T为界,风险投资基金存续期间产生的现金流由三部分组成:风险投资基金在评价期T前所投资企业组合产生的现金流、评价期T仍存在的投资企业组合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未来新增投资产生的现金流。即:

计算期间内含报酬率所利用的风险投资基金在T期的净资产价值(NAV)相当于式(3)中等号左边的第二项,即T期风险投资基金拥有的投资企业组合产生的净现金流。因此,期间内含报酬率法忽略了式(3)中等号左边第三项,即风险投资基金在评价期后投资产生的现金流,从而造成了风险投资基金评价的整体低估。

2.风险投资基金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里,由于存在着较高的管理费用、启动成本及对受资企业价值的保守估计,计算的期间内含报酬率较低。因此,计算期间内含报酬率时,还需利用历史数据拟合校正系数,以校正最初几年期间内含报酬率存在的系统性低估。由于我国风险投资基金设立的时间短、缺乏数据积累,难以对风险投资基金的各期期间内含报酬率拟合合理的校正系数,以实现风险投资基金内含报酬率的无偏估计。

内在年龄法

(一)内在年龄法的提出

风险投资基金的内在年龄法(internalage)是仿照人的生理年龄概念而提出的。风险投资基金与人类相似,从最初投资到最终兑资要经历大约十年的约定生命期,但由于所投资企业的发展进程与退出时机不同,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回报速度与额度也各不相同。如A、B两个风险投资基金同设立于2000年1月1日,到2006年1月1日,风险投资基金A已基本完成了预定的投资与兑资任务,实现了预期的投资回报;风险投资基金B却因为所投资企业发展缓慢而仍不能回收资本。因此,风险投资基金设立后已经历的年份也不能反映它的真实成熟程度。在风险投资基金最终完全清算的假定下,内在年龄法等于评价期风险投资基金投资比率与兑资比率之和的一半,以公式表示为:

式中,T为评价期,L为风险投资基金的生命期即约定存续期。

风险投资基金的内在年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当风险投资基金在初设立时,投资项目尚未选定,资本投入和投资收入均为零,故其内在年龄为零;当风险投资基金接近规定解散期,各类资本投入均已完成,投资项目基本完成增值并已实现退出,此时内在年龄接近1。在实务中,总投资额可用风险投资基金设立时的资本承诺额近似表示;总收入中除包含评价期前各期收入外,还需估计当前及未来投资组合在基金完全清算前的收入,这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数量分析法,专家意见法。外部投资者不了解风险投资基金的真实投资状况,一般采取数量分析法,即以评价期风险投资基金的净资产价值和未履行资本承诺额(undrawncommitment)作为未来收入额的近似值。而基金管理者则可在专家评价投资组合未来收入的基础上加和未履行资本承诺额来估计风险投资基金的未来收入。

假设风险投资基金A设立于2000年1月1日,设定资本承诺额为1000万美元,约定期限为10年。到2006年1月1日,该基金已向企业组合投入资本600万美元,实现收入1000万美元;未履行资本承诺额300万美元,当前风险投资基金的净资产价值为1200万美元,专家评价投资组合的未来收入为1500万美元。则利用数量分析法计算该风险投资基金的内在年龄为:

利用专家意见法计算该风险投资基金的内在年龄为:

(二)内在年龄法的特点

内在年龄法虽不能像期间内含报酬率那样提供明确的、可供比较的收益报酬率,但在运用中,却具有独特的魅力:

1.针对风险投资市场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向不同的信息掌握者提供了不同的估算方法,有较强的适用性。在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与收入方面,风险投资基金管理者能结合投资时间长短来测算风险投资基金的现金流;内在年龄法在对风险投资基金未来收入的估算中采取了数量分析和专家意见两类方法,使各类评估者都能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对风险投资基金作出最佳评价,并且评价结果不会相差悬殊。

2.对于风险投资基金管理者而言,内在年龄法不仅是评价风险投资基金运行状况的有效手段,而且是一种简单有用的风险管理工具。风险投资基金管理者能借助内在年龄法迅速感知其所管理的每个风险投资基金的成熟程度,并根据风险投资基金的成熟期归类投资组合,检查设立年份相同但严重脱离平均内在年龄的风险投资基金所存在的问题。

风险类投资范文第3篇

一、燃气经营企业投资风险分析

1.投资回收风险。对于燃气经营企业来说,投资回收风险是各类燃气项目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针对各类燃气项目投资而言,影响投资是否能够顺利回收以及投资回收期长短的因素较多:一是燃气项目投资金额的多少;二是燃气项目投资所对应的用户的经营状况的好坏程度;三是燃气项目投资所对应的用户的资金信用能力情况;四是燃气项目投资所对应的用户的燃气使用规模大小;五是燃气项目投资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外界竞争能源的参与程度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影响燃气经营企业投资回收的情况。例如业主因自身原因导致项目未能实施完成、实际投资远大于真正需求导致投资虚增、由于环保等政策原因导致已实施项目提前进行改造等。

2.合同风险。对于燃气经营企业而言,其投资风险的另一种典型类型便是合同风险。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燃气经营企业应该根据投资项目形式上的多样性确定对应的投资类型,充分调查和研究用户的实际情况,提高合同制订的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合同风险可能出现的类型是多样的:一是体现在投资界限划分不清晰方面;二是体现在燃气设施产权划分不清晰方面;三是体现在投资回收期规定不清晰方面;四是体现在回收燃气量相关规定不清晰方面;五是体现在燃气租赁费收取期限不清晰方面。六是保供和气价的风险。上述这些都是燃气经营企业可能出现的合同风险,如果稍有不慎,可能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也是燃气经营企业项目投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风险类型,从管理风险出现的时期进行划分,通常可以将其划分为事前管理风险和事后管理风险。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投资项目决策风险,也就是说燃气经营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是否科学考量相关因素,这些因素通常包括:燃气用户的经营现状,燃气用户能源的实际使用情况,燃气用户在履约方面的表现以及燃气用户自身的资金信用情况等。这些因素如果考虑不周,都有可能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进而引发事前管理风险。而事后管理风险通常体现在:燃气用户使用情况的真实性与否,燃气用户投资回收期的全程监控情况,燃气用户使用燃气所涉及的安全检查、安全培训等以及燃气经营企业与燃气用户之间的客户关系维持程度等方面。

4.技术风险。结合燃气经营企业投资项目的运转情况,技术风险也是投资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风险类型。技术风险的产生主要源自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工程施工全过程。另外,燃气经营企业投资项目所涉及技术风险还可能包括燃气供应之后,用户所使用的用户端中可能产生的信息技术风险。例如,当前很多燃气经营企业投资项目运行过程中都会为燃气用户安装带有预付款模块功能的流量表,一旦用户出现欠费情况,所安装的预付款模块就会对其控制的切断阀切断气路的指令,从而使用户端停气。由于预付款模块是由燃气经营企业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所构建的燃气用户后台管理系统进行联动管理,这些联动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免可能会出现失效的情况,从而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导致未欠费的用户出现停气的情况,也有可能不能及时对欠费用户的供气情况进行切断,这些都会产生技术风险。同样,一旦欠费用户缴清相应的款项之后,藉由联动系统控制的远程切断阀也有可能出现联动失效的现象,这时可能需要工作人员到燃气用户所在地进行实地开启,否则会影响用户正常用气。

5.气源气价风险。我国内陆地区大部分气源是从国家西气东输管网的管输气作为主气源,沿海的省份从国外采购的LNG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国家天然气体制已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成立了国家管网公司,上游三桶油只是作为市场主体之一,不管是以前是陆气为主还是海气为主,在可以享受上游气源采购多元化好处的同时,因上游三桶油保供责任大大弱化,价格波动风险也随之加大,气源气价风险不可忽视。

6.政府监管风险。政府对燃气企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包括:对燃气用户安装费用的监管,国家已经对燃气用户安装费的专门发文做了明确的规定,有的省份比如福建省对燃气用户安装费做了大幅的下调。对于居民、工商业气价有的地方专门发文确定了价差最高额度;对于增值业务,也必须合规,否则,面临市场监管部门处罚。此外。关于燃气工程建设、安全运营的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

二、应对燃气经营企业投资风险的策略

1.投资回收风险控制策略。针对投资回收风险的控制应该聚焦投资项目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阶段。首先,在投资项目事前风险控制方面,燃气经营企业应该依据项目投资的实际金额计算投资回收期,在实际项目运作中通常会通过构建投资分析模型进行测算,具体测算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包括项目预期投资金额、项目预期燃气销售数量、项目预期燃气销售单价、项目预期燃气采购成本、项目预期财务管理费用以及税金等。如果测算的投资回收期小于预期所规定的期限,那么投资该项目是可行的。针对重点项目而言,燃气经营企业可以将投资回收期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个合理时间;而针对一般项目而言,燃气经营企业可以综合用户经营稳定程度、履约能力以及资信情况等因素,尽量缩短投资回收期限。另外,燃气经营企业也可以将燃气费用和设备租赁费进行组合,以此间接缩短投资回收期限。例如,某市燃气经营企业为了加快投资回收进度,对某燃气用户的投资回收期进行测算时,运用投资分析模型进行计算之后,在燃气定价基础上收取每方0._5元的租赁费,通过测算发现可以将投资回收期缩短9个月。当然,在实际投资项目运行过程中,燃气经营企业可能会遇到一些履约能力相对较差或者投资风险较高的用户,这时可以在投资决策之前结合项目盈利能力、投资分析和财务分析等多个指标,对投资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模拟,进而结合项目实际得分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合同风险控制策略。针对合同风险进行控制,燃气经营企业应该委派或者聘请法律专业人才结合不同的项目投资类型制订对应的投资合同。在合同中,燃气经营企业应该明确合同双方在投资金额大小,明确投资过程中产权划分的具体情况;同时还应该在合同中确定投资回收期限,具体可以结合投资分析模型根据燃气回收情况进行分析测算,并且在合同中详细指明如果用户在投资回收期限之内未能按期履行用气量相关条款时,因用户上报用气量偏差较大,造成燃气设施设备投入过大或不足的,应承担的相应违约责任;另外,如果双方约定采用收取设备租赁费的投资合作形式,在合同中应该注明租赁费金额的大小以及回收的具体期限。除此之外,有关投资合同的问题还会涉及到燃气经营企业的内部审批制度,有时候可能在审批环节会耗费较长的时间,这时需要企业提前预留足够的时间推动审批流程。当然,燃气经营企业还应该针对合同履行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项管理,可以委派专人进行跟进,相关专业人员应该从合同的制订、审批阶段开始,跟踪合同生效、执行以及终止的全过程,并且要详细记录合同管理的所有信息,以此规避合同风险的产生。

3.管理风险控制策略。针对管理风险的控制方面,燃气经营企业也需要从事前和事后两个阶段进行控制。针对事前控制部分,燃气经营企业应该根据投资项目金额确定内部多级审批制度,通过法务、财务、以及客户管理等部门共同会审,从多个方面对投资项目的价值进行评估。针对事后控制部分,燃气经营企业则应该将客户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纳入风险控制范畴,要定期检查用户用气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应开展用气安全培训活动;同时燃气经营企业还应该对用户进行定期回访,通过各类联谊活动增进客户关系;另外,燃气经营企业还应该对用户用气的需求情况进行全程关注,关注用气的全过程管理,以此保障客户服务质量,增加用户的信用度和粘性。

4.技术风险控制策略。针对技术风险的控制方面,燃气经营企业应该侧重于项目的施工技术和用户端的信息技术的管控。燃气经营企业应该加强新技术研发,尤其是内部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要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与燃气设备技术操控之间的联动机制。另外,燃气经营企业还应该对燃气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持续研发,一方面尽量降低对设备采购商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则应该提高企业在技术事故处理方面的能力,通过加装视频监控、SCADA系统的RTU终端或手机APP监管平台等信息化技术,依托具有维修抢修职能的调度管控中心,实现集中掌握、实时监管安全生产情况,从根本上降低投资项目运行中的技术风险。

5.气源气价风险控制策略。对于用户保供尤其是用气量比较大的用户,或者是年度用气增长较大的燃气企业,尤其要有燃气用户用气保供风险防控意识,因为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到冬季是用气高峰经常出现“气荒”现象。为此,一是要加强用气计划管理,对于用气需求计划有比较精确的掌握,并制定合理的气源采购计划,避免气源采购合同中“照付不议”款额的发生。二是要了解清楚用户用气状况,一般来说,民用用户是必保的,商业用户次之,对于工业用户要了解哪些是必须连续生产的,不能停产,哪些是可以短期停产的,并做好燃气企业整体供气预案。三是在用户合同条款中要规避风险。对于气价的风险管理,也可以通过合同条款进行防控。

风险类投资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风险经营风险

房地产是个热门和利润丰厚的行业,近三、四年来,住宅价格每平方米提高了1500元左右,这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该行业投资就成了投资者的首选。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使其存在多种风险。房地产投资是指国家、集体、个人等投资主体,直接或间接地把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房产、地产生产和再生产领域的过程和行为。

一、房地产投资常见风险

房地产投资风险就是指由于投资房地产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包括投入资本的损失和预期的收益未达到的损失。房地产投资风险分为以下几种。

1.投资支出风险

房地产投资支出是指投资者取得、开发土地并进行房产建设所花费的各种成本费用支出。由于房地产具有)位置固定性、不可移动性,而且受规划限制及本身结构、装修设计的影响,常具有专用性,一旦完工,变很难更改,如进行改建,投资将很大。因此如果投资者判断失误,便会蒙受损失。另外,房地产投资周期长,一个新建项目由于建设周期较长,在建设过程中也会遇到投资支出增加问题,这可能导致房地产投资者不堪重负并蒙受损失。

2.金融风险

主要指利率风险。房地产市场的利率变化风险是指利率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和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当利率上升时,房地产开发商和经营者的资金成本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随之降低。因此,整个房地产市场将形成一方面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市场需求降低。

3.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主要是指市场中因消费者购买能力变化而导致房地产商品不能按市场消化,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购买力风险是一种需求风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需求是一个非常不定的因素。由于消费者的购买力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受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消费结构等影响,如果整体市场上需求下降,将会给房地产投资商经营者带来损失。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房地产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投资损失。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由于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房地产时常一般只受区域性因素的影响。土地市场一般可分为一级出让市场和二级转让市场,垄断性较强。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着房地产投资收益的实现及其大小。例如房地产市场价格水平的波动、房地产消费市场的局限等等都是引起市场风险的原因。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以及房地产交易量骤降是中国去年经济增长放缓的一个主要原因。

5.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房地产投资的各种政策发生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例如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投资限制等。我国现正处于市场经济改革、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各种有关政策的调整比较频繁,而房地产投资周期相对较长,房地产特别是土地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故房地产投资受政策风险的影响比较大,城市规划的变化不但影响投资房地产的用途,对其利用强度也形成限制,不去理解城市规划的变化方向而盲目投资,对投资者的打击将是巨大的。

6.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投资者投资行为违法或未能有效利用法律工具而带来的损失。房地产投资涉及面广,极易引起各种纠纷,如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房地产交易中、房地产租赁中等,各种纠纷的发生一方面影响投资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影响投资收益的顺利实现,都会造成投资损失。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实际上是对建筑工程实施的风险管理,开发商应通过仔细考虑工程承包的合同条款,尽量把风险分散给承包商。二、房地产投资风险的预防策略

房地产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处理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概率和不同规模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避免房地产投资风险或使房地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减到最低程度。

策略一:关注政策变动,认准投资方向

任何国家的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政策的变化无论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对投资者的预期收益都将产生一定影响。我国房地产起步较晚,市场不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房地产业受政府政策影响更大。所以时刻关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变化,特别是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的态度,政策动态,如宏观经济政策、国家税收政策、财政、货币、产业、住宅政策制度的改革等就显得十分重要。对各项政策的研究,既有助于房地产投资确定正确的投资开发方向,正确预测未来,又有利于其根据政策变动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有效控制政策风险。

策略二:掌握信息,去伪存真,优化分析

随着投资者获得的信息量的增加,投资者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减少,这样就可以提高投资者决策行为的正确度,降低决策风险。相反,如果投资者掌握的相关信息不充分或者不准确,那么,就有可能对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判断失误,从而增加了决策风险。虽然获取信息要付出成本,但与投资决策风险的成本相比,却是值得投入的。因此,投资者在做出房地产投资决策前应尽可能地调查市场,了解相关信息。同时要学会优化分析。优化分析是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投资者应依靠经验或技术方法进行风险分析,优化投资策略,最后确定适合投资者的最佳方案。该项措施能为投资者采取房地产投资的行动提供决策依据。

策略三:采用投资分散组合策略

风险类投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投资理财;风险;风险类型;多元无序logistics模型

互联网理财门槛低、操作简便、掌控信息便捷,吸引了大量有理财意愿人士的关注和参与。截至2020年3月,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达到1.64亿人,比2018年增加1218万人,其中不乏大学生群体的参与。大学生群体拥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自由支配权,但是风险接受能力较低,互联网理财成为大学生主要的投资方式。面对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能力不足、理财知识缺乏的大学生群体分析能力不足、金融知识有所欠缺,这会对理财的长期收益及安全产生不利。有效的风险规避能减少大学生的资金损失、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对其个人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大学生可能存在的理财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大学生提供合理的理财建议,对该群体培养良好的理财意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大学生理财现状

1.1大学生理财

近年来,大学生资本积累意识不断增强,理财产品逐渐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对个人理财情况的研究已有以下结论:大学生大多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可进行投资理财,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生活费、奖学金、兼职收入,但数量相对有限。而大学生自主支配资金能力较差,日常生活中存在无计划、攀比性、过度性消费。理财则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为之后步入社会创新创业奠定基础,其主要目的不仅仅追求收益,更多希望其养成终身受益的理财习惯,但由于理财知识的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差,总体呈现出理财意愿强烈但执行力薄弱的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理财普遍存在鉴别风险能力不足、承担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故更倾向于选择操作简便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1.2理财风险

理财风险是实际结果与理想收益的差额,存在于任何形式的理财产品中。大学生对理财风险的正确认识为风险规避奠定了基础。对于理财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对风险的认知主要受理财心态、利率变动、收益与风险之间的选择、最低期望收益的影响,财经信息关注度、同伴理财情况、投入金额数量对大学生风险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总体认知程度不高。因此,本文对可能带来风险的因素进行评估,向大学生群体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表明个人特征、投资的经验和专注程度是贡献率最大的风险变量。而回归分析显示本科生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感知越高,价值越高,对其忠诚度越高,是典型的风险爱好者,此种风险偏好显然是非理性的。由以上研究分析发现,大学生有一定的理财意愿,但在理财认知和风险偏好选择上仍有待完善。基于大学生目前盲目投资的现状,笔者将在关于大学生理财风险因素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将大学生心理作用纳入风险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针对主要风险因素利用专业知识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大学生规避理财风险、养成健康的理财习惯提供参考。

2研究情况

2.1问卷设计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将大学生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分为五种风险类型,即投资心理风险、投资资金风险、投资产品风险、投资时间风险、投资收益风险。(1)投资心理风险,是大学生个体观念选择时的风险,每个大学生的个体观念不同,他们的投资心理类型也不同,所承担的风险自然也不同。我们将投资心理分为5种类型,谨慎心理、从众心理、投机心理、投资自信、后悔心理,研究大学生个体观念的具体偏向。(2)投资资金风险,也可以称为资金来源风险,通过对大学生的初步走访了解到,多数大学生的资金来源是父母给予的生活费以及兼职的工资,也有大学生的资金是通过互联网借贷得到的,如果最终收益与资金的时间价值或借贷利息不能相抵,即使收益不为零也是亏损的,所以大学生投资理财会存在资金风险。(3)投资产品风险,不同的投资理财产品相对应的风险程度不同,大学生在选择了某一种投资理财产品之后要承担此产品所带来的盈利或亏损。大学生在选择理财产品时由于没有充足的理财知识和理财经验,所以主导他们做出选择的因素是其个体观念,即投资理财心理会影响大学生这一非理性投资群体对于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所以投资心理风险和投资产品风险具有关联性。(4)投资时间风险,也就是投资理财的机会成本,大学生在上学期间进行投资理财会占用部分空闲时间,以及少部分学习时间用来学习理财知识或是查阅最新财经信息,而投资理财存在一定风险,所以放弃空闲时间也带有一定的风险。时间的机会成本每个大学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将在问卷中选用投资理财时间所占百分比来衡量投资理财的时间在每个人心中的机会成本为多少。(5)投资收益风险,即大学生在选择投资理财的时候就有心理预期收益率,最终结果或许会高于或低于预期收益率,所以收益也相应存在风险。经过相关性的分析,理财风险类型和大学生风险偏好呈弱相关性,不能建立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为了使模型更加准确、拟合度更高,我们将5种风险类型分为若干风险因素作为问卷题目发放,最终从回收的有效数据中找到若干个风险因素和大学生风险偏好的线性关系,建立回归模型。

2.2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与模型选择

本文将大学生在投资理财过程中的风险偏好程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并赋值(保守型=1、稳健型=2、激进型=3),将5种风险类型所包含的若干影响大学生投资理财的风险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通过运用SPS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因为被解释变量是有序分类数据,解释变量是无序分类数据,所以本文选择多元无序logistics回归模型来解释大学生风险偏好和风险因素的相关关系。

2.3研究对象及过程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在读本科生,问卷一共设置13题,关于答题者的基本信息2题,投资资金风险3题,投资产品风险2题,投资心理风险3题,投资收益风险2题,投资时间风险1题。在问卷初稿确定后,经过了一次学院内部的小规模调研,对问卷初稿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了正式问卷。2021年7月4日通过问卷星的形式问卷,于2021年7月11日停止并回收问卷。

3研究结果分析

3.1样本数据描述

最终共回收了163份有效问卷,将数据录入SPSS中得到样本的基本情况。所在年级为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其他均为风险因素,每月可支配额度、投资的资金来源、可支配额度中投资理财的比重归类为投资资金风险;对投资理财的产品认知程度、主要选择的投资理财产品归类于投资产品风险;投资理财的知识来源、理财的主要原因、投资理财的心理类型归类为投资心理风险;投资态度、能接受亏损的范围归类为投资收益风险;投资时间所占学习生活时间的比重反映的是投资时间风险。

3.2被解释变量的数据处理

将风险偏好由字符转换为数值,由于SPSS只能默认统计字符串个数的数据,不能直接对汇总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所以在进行多项logistics回归模型之前,需要将风险偏好(被解释变量)进行“个案加权”转换为频率变量。这样在模型当中风险偏好的频数足够准确,得出的结果才有解释能力。

3.3解释变量相关性验证

为了避免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使模型拟合度不可靠或预测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在进行多元logistics回归模型之前需要验证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经过皮尔逊双侧检验分析,所有解释变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均小于0.5,说明解释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所以本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3.4回归模型可行性验证

通过SPSS对数据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信息表中显著性远小于0.05,说明此模型具有很好的统计意义,即风险偏好和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字更好地表现,如表1所示。表2拟合优度表中最后一列皮尔逊卡方显著值为0.605,概率较大,说明原假设成立,即风险偏好和风险因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模型对原始数据的拟合经过了检验;同样证明模型拟合度的还有伪R2表,如表3所示,其中三个可决参数R2均大于0.690且最大为0.877,说明只有小部分信息无法被解释,拟合度比较优秀。这些分析结果足以证明模型的可行性以及最终结论具有预测性和可指导性。

3.5回归模型结果实证分析

从模型的似然比检验表中首先得到对大学生风险偏好的形成贡献最高的是在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投资理财的比重,其次是投资态度的选择,最后是每月的可支配额度和投资理财知识的来源。其余风险因素的显著性均大于0.1,对模型不构成显著贡献,如表4所示。根据SPSS得出的参数评估表中的参数得到回归方程,对原样本数据进行验证发现模型对激进偏好倾向上准确率最高,达到了100%,平均的准确率达到85.3%。伪R2数据也显示,模型对总体变异解释能力尚可,这与总体的预测准确率基本一致。依据问卷设计时风险因素与风险类型的从属关系,以及SPSS的运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影响大学生风险偏好程度的风险类型首先是投资资金风险,其次是投资心理风险,最后是投资产品风险。其他两种投资风险类型模型拟合度不高,本文将重点研究大学生如何有效规避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存在的投资资金、心理、产品风险。

4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