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通运输安全问题

交通运输安全问题

交通运输安全问题

交通运输安全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上运输 安全管理 水上交通 运输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迈进,水上运输和交通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之下,如何保障多元化形式的水上运输事业安全,如何加强水上运输事业的安全管理,如何健全水上运输安全管理机制,成为当下水运企业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要点,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及各方面的形势,导致我国现行的水上运输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各方面元素都有,因此,分析现阶段水上运输安全形势,完善水上运输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水上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做保障,成为亟待实行的水上运输安全管理措施。

一、现阶段水上运输安全存在的基本问题

1.水上运输市场普遍不规范。由于现阶段水上运输行业的行动力增强,导致水上运输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而相比之下,企业的运输效益逐渐变差,造成企业对水上运输安全的投入力度不够,给水上安全管理问题带来隐患。而且,面对此种问题,水上安全监管部门又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导致水上运输无法得到保障。

2.水上交通管理不足。由于水上运输企业在管理上与市场脱节,导致水上运输出现了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而且,由于相关机构对于水运的管理没有依照法规进行执法和监督,导致很多水上运输方面的制度无法在水运企业安全中实行。

3.相关法规不适合现状。由于现行的许多海上交通安全法规,都是制定于早期,不适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水上运输企业的管理,逐渐出现了强制力和执行力不足的现象,而且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水上交通部门无法做到依法对交通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政府和企业的义务和权利也没有详细的法律进行规范,而且对新形势下层出不穷的问题也缺少可行的规定,在交通部门的管理上,也缺少法律的相关依据。

4.水上运输相关监督机构监管不严。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船舶检验上,由于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执法人员执法不严,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船舶进入了水运市场,导致影响水上运输安全的问题出现。而且,由于部分地方的水运管理人员本身存在素质问题,执法队伍也比较薄弱,无法维护水上运输的正常运行,致使不符合要求和规定的因素一再出现,给水运安全带来隐患。

5.水运设备及救捞设施比较落后。在目前我国的水运船舶中,普遍存在老旧情况,现代化的船舶数量较少,而且很多内河的水运船只都是乡镇造船厂进行生产,生产的标准也不十分严格,而且生产规模和技术都存在问题,这本身就存在了隐患,再加上船舶设备老旧,导致耗能较高,致使水运效率十分低下。

二、我国水上运输安全管理体制问题

1.水上运输监督管理体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水上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属于中央事权。相关机构也属于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使水上运输监管及防治水运污染和设施检验等多项行政职能。而实际情况上,我国海域的两种水运监督机构出现了重叠现象,常常出现一个海域两个监督管理部门执行监督。而且没有形成明确的行政管理体系,这种混乱的现象导致我国水上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出现了分工不明、重叠管理的现象,而且很多重复收费、监督不严等问题也不断出现,不仅降低了水运监督部门的执行效率,而且降低了水运安全管理的力度,严重阻碍了水运事业的发展。

目前,为了解决水上运输监督管理体制问题,国家进行了深入的水运监管体制改革,但是由于改革没有深入,力度上也存在问题,导致改革的进行和结果也不是很令人满意。

2.水上运输救捞体制。由于长久以来在救捞体制的管理上都没有集中部署,导致水运事故出现之后无法对救捞行动进行统一的指挥。为此,我国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海上交通安全法》、《国际救助公约》等法律法规,以求健全救捞体制的法律保护。在日常的救捞工作中,依据《救助打捞船舶调度指挥管理办法》对救捞行动进行规划管理,基本保障了救捞行动的畅通,保证了海上救捞行动的顺利完成,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救捞技术也要有所发展,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如进行一些突破传统救捞技术的新技术研发,像链条分段切割和水下定向爆破等新技术等,如此不仅加快了救捞的速度,而且保证了水上运输的畅通无阻,提高了救捞行动的效率。

三、加强水上运输安全管理的建议

1.提高对水上运输安全管理的认识。水上安全问题作为关乎国家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十分重视的问题。因此,要加强水上运输安全管理,必须要从思想认识上入手,提高对水上运输安全管理明确的认识,对现阶段的水运安全管理问题有全面了解,而且,要从安全工作落实上,坚决不懈怠,坚持“防患于未然”原则,落实以安全为首要任务,以预防为前提条件,并且,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以法律为武器对水上运输安全管理进行监管,企业积极负责,社会群众积极参与,通过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逐渐提高水上运输安全管理,从而推动水上交通事业整体发展。明确这样的正确道路和理念,是加强水上运输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

2.完善水上运输安全管理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的管理结构也发生了调整,水上安全管理体系也应该跟随改革脚步,加紧完善水上运输安全管理体制,以及水上安全运作机制,深入水运事业改革,如在地方海事机构的改革中,要进行建立统一的水运安全管理体制,做到统一政令和统一管理,有了这样的管理体制保证,从能保证水运事业的正常运行,才能维护水运秩序的良好进行。

3.建立激励体制,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在水运安全管理中,人员素质问题是大问题,要想加强水运安全管理,不仅要建立合理的水运管理体系,还要在人员业务素质上加大力度,而建立人员激励体制,更是完美的衔接了两者,所以在提高人员素质改革中,水运部门领导任命上采用试用制度,在中层的领导干部任期上规范化,在基层人员工作的考核上也要严格、公平,有能力的就给予上岗资格,激励人员素质的主动提升,如此一来,行之有效地提升了水运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而且不仅提高了水运安全管理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也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和用人机制。

4.严格执行水运安全监督管理。水运行业由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导致很多交通程序上的破坏,因此需要水上交通部门对船舶和水域进行依法的监督管理,保证水运安全。首先,依据有关水运安全法律法规,对水上运输企业下的船舶和运输人员都要进行依法登记,相关的船舶运输许可,船舶和运输人员登记,以及各种运输人员的资格审查都要严格进行,依法监督。其次,针对具体监督管理问题要采取相应的监督形式,如针对渔业和农业船舶的监管,要对农牧渔业的生产和运输船舶有关设施有相应的了解,在农忙时要对农牧渔业船舶运输的安全监管加大力度,避免忙中出错,导致财产和生命损失,而对于渔船从事游乐、餐饮等娱乐用途也要有相关的规定和严格的审查,对渔船从事娱乐用途的检验和审查不仅要严格执行,而且要明确登记并且在娱乐旺季加强日常管理,从而保证一切水上交通安全。再如对工业作业船舶和水下施工船舶要进行适合相应情况的监管规定,在监管的各个环节上都要明确分工,尤其是施工区域的实地监管,更是要明确责任制,防患于未然。最后,对特殊物品的运输要进行特殊监管,尤其是一些危险品和化工原料的运输,一定要对运输船舶和运输条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因为特殊物品运输造成的特殊水运事故会造成特殊的影响,不仅危害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环境污染破坏也十分严重。

5.增加水上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由于一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对水上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在资金投入不足,使经费紧张,无法对水运安全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改革,使水运安全管理水平和水上运输事故的救助都效率低下,这种资金上投入的不足使国家在水运上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损失,不仅有人员的伤亡和运输船舶的损坏,而且还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大水上运输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是改革水运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大水运安全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加大水上运输安全设施投入,双管齐下。不仅提高了水运交通的效率,而且保证了水上运输的安全,减少了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各行业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在行业竞争的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往往被忽视。水上运输安全管理问题是我国水运交通安全的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员生命安全,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因此,深入分析现阶段水上运输安全现状,针对现状对现行水运安全管理体制进行有效调整,建立健全的水上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在人员业务素质及救捞设施和制度上加大力度,另外,不仅要在法律上加强对水上运输安全的规范,还要在船舶监督和管理上进行严格要求,从根本上排除水运安全隐患,而且要加大水运安全资金投入,保障水运安全管理体制正常运行,保证了国家的财产安全,也推动了我国水上运输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久林.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J].管理观察.2009(06)

[2]宋明祥.建立反水上运输超载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J].珠江水运.2005(03)

[3]交通部长黄镇东指出:安全管理不到位依然非常突出[J].中国船检.2009(04)

[4]赵植林.黄镇东部长在交通部“水上运输安全管理年”电话会议上要求:真抓实干,抓出成效,确保活动目标实现[J].中国水运.2000(05)

交通运输安全问题范文第2篇

 

从全局角度分析,交通运输行业是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分,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如今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为提高行车安全性,相继颁发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比如像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这不仅可以缓解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的矛盾,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创新。由于受到城乡差异、交通需求压力的影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呈现出诸多问题,需进行探索与分析,积极改善交通运输经济的不良现象。

 

一、现阶段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交通运输事故

 

从近几年我国交通运输现状分析,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交通运输也面临着安全问题。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点:第一,交通运输安全政策没有得到落实,很多交通运输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服务意识,在日常工作之中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工作。第二,没有及时的补充交通运输的运输力,很多城市交通疲于应付,导致交通拥挤现象十分严重,引发一系列交通安全事故。第三,驾驶人员疲劳驾驶,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工作不到位,无法真正满足人们提出的交通运输需求。

 

2.资金保障问题

 

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提升,公路建设与交通运输需求逐渐增大,在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策力度发生了倾斜状态。根据相关文件资料得知,我国交通基础设计仍然处理紧张状态,工程建设规模得到扩大,工程造价得到提高,建设成本得到提升。但与此同时,由于银行信贷政策与地方融资政策发生变化,导致银行投资受限,公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得到受阻。

 

3.缺乏完善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也如此,在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积极构建管理制度彰显的比较重要,但是从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现状分析,有关交通运输经济的制度不够完善,很多驾驶人员不严格按照规章要求,所以会经常出现驾驶人员疲劳驾驶的现象,导致违章违规现象严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此外,由于我国政府缺乏对交通运输经济的关注,很多交通运输经济政策没有得到落实,无法真正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有序开展。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交企业作为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一员,虽然政府提出了各项优惠政策,但是由于体制改革的影响,公交企业出现亏损现象,对交通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二、加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1.积极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下,人们购买交通运输工具的数量得到增多,这种情况下个体运输经济得到有效发展,并在交通运输经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这种现象,国家需要从多角度出发,积极发挥出各方的作用,筹集建设资金,将建设资金落实到实处,此外,还要加强对交通运输网络的管理,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整合运输资源,以此提高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创新发展。总而言之,只有构建起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的平衡发展,才能将城乡差距问题进行改善,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稳定发展。

 

2.积极筹集资金

 

要想真正解决交通道路资金问题,则需要构建稳定的资金供给保障制度,在这一措施实施中,政府需要明确其责任,并针对交通运输设定专项资金制度,对公路建设之中所存在的资金问题进行解决与处理。另外,政府部门还需构建良好的融资投资环境,争取将社会各方力量都参与到交通运输融资体制之中,实现交通运输的社会捐款、企业捐款以及个人捐款,保证我国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之间能够形成均衡状态。

 

3.加大交通运输管理力度

 

正如上文所言,当前我国公路交通之中存在非常严重的不平衡状态,比如东西部发展与城乡发展存在非常大的差异。针对这种现象,国家政府需要加强对城乡地区以及东西部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考虑,并加大交通运输管理力度,实现对公路工程、车辆的综合管理,以此用来提高交通运输市场的管理水平。此外,还要积极设置交通运输市场管理机构,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如部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对一级市场规划建设,省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对一、二级市场规划与建设。这样以此类推,能够拉近区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真正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

 

4.积极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意识

 

交通运输安全同样是交通运输经济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做好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时候,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我国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对各类违法运营行为进行监管,并采取处罚的方式。对驾驶人员进行考核与监督,对运营车辆进行监管。第二,要加大对危险货物的管理,积极提高驾驶人员的交通运输安全意识,并且针对当前我国交通运输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用来规范。第三是严格按照合同运输,将《合同法》之中的内容与交通运输相互连接,应用到各类交通货物运输之中,这样可以实现对交通运输市场的管理,并且也可以提高交通运输人员的责任心,能够保证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的有序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得到创新变革。从实质角度分析,交通运输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并且也是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是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所以,对当前交通运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并积极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综合管理,积极筹集资金,真正实现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安全问题范文第3篇

 

 

前言: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出行工具不断更新,所以交通运输业也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来。交通运输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利益和生活质量的热门产业。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情况和管理问题,智能交通系统顺势而生。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也正是解决现在交通问题的关键所在,主要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其次是维护交通安全,紧急有效处理交通事故等。

 

1、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是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卫星导航系统、道路监控系统等方式,建立起来的智能、便捷的交通系统,具有实时、准确、高效的特点,能够把人、车、道路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控制车流量、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流畅性等目标[1]。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地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卫星电波,确定每个时间点上的汽车位置、交通路况、畅通程度等,将汇集到的交通信息传到交通管理中心进行处理,然后传到信息平台上,出行者可根据提供的信息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因而可以有效保持道路畅通;再与电子地图、无线电通讯网络、计算机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可实现实时跟踪车辆,方便进行交通管理。地球卫星定位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候、实时性等特点,可以实时记录报道车辆的具体位置和交通状况;交通地理信系统作为一种空间性数据管理系统,具有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空间定向的功能,可以据此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动态交通系统情况,为交通管理提供方便服务;无线电通讯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信息大量传输,方便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便于交通管理部门进行高效的管理,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框架,达到交通系统的交通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2]。

 

2、智能交通系统的内容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公共交通系统、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营运车辆运行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救援管理系统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迅速传递,信息网络系统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用户可在交通工具上安装接收交通信息的接收器,得到由交通信息中心提供的道路交通信息、公共交通信息、换乘信息、交通气象信息以及其他与出行相关的信息。人们可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自己的最佳出行方案,选择合适的出行路线。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提高道路的畅通程度,方便人们的出行,同时也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系数,均衡分配交通资源。用户若是在交通工具上安装了自动定位和导航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还会为用户自动选择最佳出行路线,使其出行极为方便。交通管理系统与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它们之间有一环节共用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传输系统[3]。交通管理部门实时监控道路交通状况,并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和控制,有效处理交通事故,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公共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城郊铁路、长途客车等,致力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增强公共交通的安全性,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实用的公交系统。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包括车辆辅助安全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极大的保障了驾驶员的安全。车载传感器可测定出所运行的车辆与周围车辆的距离和其它情况,给驾驶员提供各种路况信息和安全警报,提高驾驶员对行车环境的感知能力和预先防范能力。自动驾驶系统可以自动导向,自动回避障碍物,智能的在高速度情况下保持与前后车的安全距离,但是这些智能功能大部分局限在智能公路上使用,在普通的公路上只能发挥其辅助安全功能。营运车辆运行管理系统是一个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综合利用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及网络技术来有效地管理车辆运输,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高效[4]。电子收费系统是指使用者预交通行费领到通行卡,安装在交通工具上,该卡与车道上的读取设备自动通信,在卡上扣除本次通行费,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车辆收费的效率,提高交通畅通度。紧急救援管理系统通过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把交通监控与救援机构结合起来,为突发交通事故提供现场紧急处置、拖车、救护、排除故障车辆等服务。

 

3、我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薄弱,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水平较低,产品的精确度和先进性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应用的市场范围较窄。我国缺少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产品的核心技术,缺乏有中国自主研发创造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有特色的产品。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所需的设备、产品、系统大多是由国外引进,具有盲目性,且引进成本比较大,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产品更新较为困难。在已经建立的智能交通系统中,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没有充分的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使得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和推广遇到瓶颈。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子系统:信息系统、管理系统、控制系统之间相互孤立,没有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协调。在研究领域中,有些领域重复研究,有些领域好处于研究的空白领域,研究的领域和资源的分配也不均衡[5]。

 

4、针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的建议

 

首先要重视设备、产品的自主研发,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技术,这需要政府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资力度,并与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协商努力,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第二,在交通部门和运输安全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网络技术专家的共同指导下,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加研发的资金投资和技术投资。第三,对交通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在社会上积极地宣传智能交通系统知识,推进智能交通系统的推广,增加人们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认识。

 

结束语

 

通过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内容,以及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读者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涵义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保障道路交通畅通,提高交通安全性和交通运输的效率,改善交通部门的管理,方便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有效解决现在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另外,交通运输的越来越智能化、系统化、人性化,也大大促进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健康发展。

交通运输安全问题范文第4篇

公路货运是一种运输的主要方式,大量的数据研究发现,车辆超载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这也使得公路货运超载运输的治理工作成为交通安全管理的当务之急。因此,交通运输部必须加大对公路货运超载运输问题的处理,并将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从公路货运超载运输的现状出发,通过系统全面的调查以及跟踪来了解当前公路货运超载的相关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治理策略的探讨。

公路货运超载运输现状

公路货运市场较为混乱。就公路货运市场而言,准入门槛低并且缺乏规范化的市场管理,进而使得大量的公路货运企业进入这一市场,一方面,会造成公路运力过剩,出现较为明显的供需不等的市场不均衡问题,另一方面。公路货运企业会呈现散乱特点,在各自为政的过程中,难以保障市场的规范化运作。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大量的货运企业展开恶性的价格竞争,进而利用超载的方式来确保自身利益。

交通运输体系有待完善。我国大力倡导综合性的交通运输方式,强调多种运输方式共同配合和相互协调,以便能够保障运输的效率,有效减少交通运输的成本。但是目前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健全,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没有流畅的衔接,而且货运资源分布极其的不均衡,使得公路运输承载了大量原本由其他运输方式承担的运输任务,加大公路运输的压力,进而使得超载问题屡禁不止。

存在不合理的收费问题。就目前的公路收费来说,过路费、过桥费用等都处在偏高的水平,这样的公路收费制度会极大地增加公路货运企业的成本,与此同时,整个公路货运的市场在价格方面一直呈现出低迷的状态,压缩了公路运输企业的利润。那么货运企业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以及有效降低亏损,就纷纷采用超载的方式,造成了公路货运超载运输问题长期存在。

缺乏对超载运输的监管。就目前的公路超载运输现状而言,在公路货运超载监管方面还存在力度不够和监管不到位等情况,而且监管的主体往往是公路超载检测站以及临时的监测点。在具体监管环节,固定化的超载检测站在技术方面还有待发展,检测的数据存在不精准的问题,而且监管主体之间的配合度低,形成了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公路货运超载运输治理对策

加大公路货运市场整顿力度。整个公路货运市场当中的企业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以及散乱的特征,同时也存在着恶性价格竞争的问题,那么在具体的治理环节,必须加大对公路货运市场的整顿力度,引导公路货运企业之间展开良性竞争,保障市场的稳定化和规范性。公路主管部门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一方面鼓励规模较小的公路货运企业之间加大联合力度,促进自身优势的发挥,通过规模化的运输来保障自身的利润,避免恶性价格竞争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引导公路货运企业加大对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利用,推动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减少不合理运输问题,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形成良性竞争状态。

建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在倡导以及执行综合交通运输方面的力度逐步增强,而且通过建立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够极大地减轻公路货物运输的压力,使得运输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和保障自身利润,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有效降低超载问题的发生率。在建立完善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统一性和完善化的交通管理体制,并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承担好管理职能,做好体制建设的相关问题,有效扫清体制障碍;另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超载运输问题的分布特点,尤其是涉及到建材、煤炭等生产地时可以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修建铁路或者开发水路运输,加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连接,形成完善的运输网络,减轻公路运输压力,有效解决超载问题。

有效解决不合理的收费问题。公路货运当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合理收费问题,货运企业在运输过程中除了要承担油费、维护费用等之外,还需要承担过路、过桥费用等,这就会为公路货运企业带来较高的运输成本,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也是形成超载运输问题的主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需要对公路货运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有效减少收费项目,彻底解决不合理的收费问题,并且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不断的调整和优化,逐步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有效降低运输企业的运营成本,保障其合理的利润空间,这也使得公路货物运到超载运输问题得到恰当解决,最大化的减少有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

交通运输安全问题范文第5篇

一、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因素

1.安全是人的第一需要,也被视为运输的首要条件。自从1899年8月,一名叫得斯科的妇人在伦敦海德公园被汽车撞倒致死,成为世界第一位车祸牺牲者后,运输与安全从此便密不可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高达100多万,还有2300万至3400万的人口在车祸中受伤或终生致残,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球生产总值的1%-2%。安全生产是人的生命、经济、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交通运输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将安全摆在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首位,视提高安全性为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判断标准。

2.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活动的主体,对公路运输的安全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公路运输安全是国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关资料显示,尽管我国目前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1.58%,而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4.3%。其中,公路交通事故尤为严重。人是影响公路运输安全诸要素中唯一的自主性变量,交通事故的关键在于“人”,人力资源是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核心因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

1.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是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我国公路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行业人员素质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安全管理工作仍处于经验型、低水平的层次上;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科技含量低等,极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需要管理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创新。公路运输安全的核心是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实施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公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2.加速公路运输队伍职业化进程,是促进我国公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职业化的公路运输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根本性的大计。面对中国严峻的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以及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的势头,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负面影响,提高全国公路运输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速公路运输队伍的职业化进程,建立基于公路运输安全的人力资源选拔、培养、激励、考核、分配的全方位立体交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