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保护地总结

自然保护地总结

自然保护地总结

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倾斜摄影测量;仙人洞自然保护区

0引言

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管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管理、保护区环境评价与动态监测、保护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长白山、梅花山、神农架、卧龙、佛坪、盐城、西双版纳、武夷山等自然保护区已经使用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本文设计了以实景三维为基础数据的实景三维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并给出实践案例,首先,说明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及分布;然后,给出了实景三维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介绍了具体的实践案例;最后,基于应用实践给出了建议。

1我国自然保护区分类及分布

2014年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2729个,面积共约14696ha。按照保护区级别,可以分为部级、省级、市级和县级4类;按照保护区主管部门,可以分为国土、海洋、环保、林业、农业、水利、住建和其他8类;按照保护区所属类型,可以分为草原草甸、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海洋海岸、荒漠生态、内陆湿地、森林生态、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9类。按照保护区级别统计,我国共有部级自然保护区428个(占总个数16%),面积共计9649万ha(占总面积的66%),部级自然保护区平均面积为23万ha;省级自然保护区858个(占总个数31%),面积共计3778万ha(占总面积的26%),省级自然保护区平均面积为4万ha;市级自然保护区414个(占总个数的15%),面积共计473万ha(占总面积的3%),市级自然保护区平均面积为1万ha;县级自然保护区1029个(占总个数的38%),面积共计796万ha(占总面积的5%),县级自然保护区平均面积为0.8万ha。分布情况如图1A1和图1A2所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部级自然保护区个数少,面积最大,总面积占总自然保护区面积的66%,平均单个面积是省级的5.8倍、市级的23倍、县级的28.8倍;部级与市级自然保护区个数相当(两者之和约占30%),省级与县级自然保护区个数相当(两者之和约占70%),县级自然保护区个数最多;随着级别的降低,部级、省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迅速递减,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总和占比仅为8%,如图2A所示。

按照主管部门统计,国土部门主管73个自然保护区(占总个数的3%),面积共计131万ha(占总面积的0.9%),平均面积为1.8万ha;海洋部门主管93个自然保护区(占总个数的3%),面积共计87万ha(占总面积的0.6%),平均面积为0.9万ha;环保部门主管235个自然保护区(占总个数9%),面积共计2057万ha(占总面积的14%),平均面积为8.8万ha;林业部门主管2049个自然保护区(占总个数的75%),面积共计11691万ha(占总面积的79.6%),平均面积为5.7万ha;农业部门主管116个自然保护区(占总个数的4%),面积共计503万ha(占总面积的3.4%),平均面积为4.3万ha;水利部门主管38个自然保护区(占总个数的0.8%),面积共计122万ha(占总面积的1%),平均面积为3.2万ha;住建部门主管13个自然保护区(占总个数的1%),面积共计8.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0.1%),平均面积为0.7万ha;其他部门主管112个自然保护区(占总个数的4%),面积共计96万ha(占总面积的0.07%),平均面积为0.9万ha。分布情况如图1B1和图1B2所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林业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个数最多(占总个数的75%),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79.6%)。环保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个数及面积次之(个数占9%,面积占14%)。单个保护区面积前三位分别是环保(8.8万ha)、林业(5.7万ha)和农业(4.3万ha),如图2B所示。按照所属类型统计,草原草甸自然保护区41个(占总个数的1.5%),面积共计165万ha(占总面积的1.1%),平均面积为4万ha;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83个(占总个数的3%),面积共计99万ha(占总面积的0.7%),平均面积为1万ha;古生物遗迹自然保护区32个(占总个数的1.2%),面积共计54万ha(占总面积的0.4%),平均面积为2万ha;海洋海岸自然保护区68个(占总个数的2.5%),面积共计71万ha(占总面积的0.5%),平均面积为1万ha;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31个(占总个数的1.1%),面积共计4025万ha(占总面积的27.4%),平均面积为130万ha;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378个(占总个数的13.9%),面积共计3052万ha(占总面积的20.8%),平均面积为8万ha;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1425个(占总个数的52.2%),面积共计3165万ha(占总面积的21.5%),平均面积为2万ha;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520个(占总个数的19.1%),面积共计3885万ha(占总面积的26.4%),平均面积为7万ha;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151个(占总个数的5.5%),面积共计178万ha(占总面积的1.2%),平均面积为1万ha。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面积上都较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个数绝对占优(占52%),但总面积(占22%)次于荒漠生态和野生动物,平均面积排名第五;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占27%);荒漠生态、野生动物、森林生态和内陆湿地四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均超过20%,总面积占比达到96%;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平均面积最大(达到130万ha),是第二名内陆生态自然保护区平均面积的16倍;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少,总面积及平均面积最大。

2实景三维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本文所指的实景三维是指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而生成的真三维模型及应用。倾斜摄影技术生成实景三维数据具有效率高、纹理清晰、内容全面精细等特点,构建实景三维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对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管护设施、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等的可视化展示、查询、管理和应用,为开展保护区的精细化管理,维持保护区内生态平衡,实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

数据层包括实景三维数据、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路网数据等的基础地理数据和自然资源、管护设施等业务数据两部分。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近乎自动生成实景三维数据、真正射影像数据和数字表面模型数据,从而为保证数据的实时准确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应用层包括公共基础工具和业务功能应用两部分。公共基础工具包括实景三维展示工具、实景三维分析工具、实景三维查询工具和实景三维管理工具等。业务功能应用包括空间威胁分析、保护区简介、自然资源管理、管护设施管理、珍惜动物分布、珍惜植物分布等。用户层包括保护区管理部门的部门用户,管理系统的管理员用户,查询及反馈信息的社会大众用户和与保护区管理部门对接的外部系统用户等。

3辽宁仙人洞部级自然保护区应用实践

3.1仙人洞自然保护区简介

仙人洞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庄河市境内,面积3575ha,始建于1981年9月,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赤松林、栎林及自然景观,是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区内形成了湿地面积4km2,是大连市城市用水的源头。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维管束植物108科399属831种,苔藓植物140种,真菌类植物67种,地衣植物66种。在植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6种。区内有脊椎动物375种,无脊椎动物1500余种。在动物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紫貂、金雕、白尾海雕和大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3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动物226种;辽宁省重点保护动物58种。

3.2系统主要功能

辽宁仙人洞保护区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基于实景三维模型数据,提供保护区展示、保护区简介、自然资源管理、管护设施管理、信息查询和统计等功能。

1)保护区展示保护区展示功能主要提供放大、缩小、指北、光影、拍照、全景、图层控制、定点环绕、椭圆环绕、弧形环绕、线性环绕、距离量测、面积量测、剖面分析、坡度分析、空间威胁分析、视域分析、通视分析演示方案等功能。

2)保护区简介保护区简介包含综合情况介绍、人口情况介绍、社区经济情况介绍、保护区古地理情况介绍、地理位置情况介绍、土壤情况介绍、地质地貌情况介绍、水文水质情况介绍、气候情况介绍、旅游资源分布情况介绍、森林消防大队情况介绍、森林资源情况介绍、植物资源情况介绍、植被分布情况介绍、植物区系及种类情况介绍、植被类型情况介绍、植被演替阶段情况介绍、珍稀濒危植物情况介绍、动物种类及分布情况介绍、动物栖息地情况介绍、珍稀濒危动物况介绍。

3)自然资源、管护设施管理可添加自然资源、管护设施,填写新增自然资源信息、管护设施信息,使用鼠标确定位置,即可添加新记录。对整个自然资源、管护设施单个图层进行模糊查询,返回自然资源或管护设施列表。

4)信息查询与统计实现在三维地图上对地名、自然资源、管护设施等进行查询,并在地图上标记查询结果的位置以及查看相应的详细信息。可以进行点击查询、地名查询、属性查询、护林中队查询、监控塔查询、通量塔查询、检查站查询、场所设施查询、动物查询、植被查询、巡护路线查询、避雷塔查询和监控查询等。

5)统计功能实现对保护区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汇总统计表或者统计图的形式显示数据随空间或者时间的变化特征;显示新增、删除、编辑统计。以汇总统计表或统计图形式显示数据随空间或时间的变化特征,为保护区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并能将统计结果以图片或者Ex-cel表格的形式导出,便于利用。

4结束

语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在辽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地理信息、北斗导航定位、遥感、通信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保护区应用的趋势不可改变。从应用角度讲,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实景三维数据采集费用高,尤其自然保护区平均面积均较大,而且使用目的较为单一,从而导致单项成本很高,限制了应用的开展。建议与旅游等应用相结合,一套系统多种应用,并产生持续的收入保持系统的可持续运行。2)使用的用户量不多,应用主要限制在局域网内。除部分涉及直接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员几乎无法获得相关信息资源,造成了数据的浪费,也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宣传与推广。建议与科研院校建立联系,形成良性的产学研合作,扩大数据使用面。另外,开放部分数据给民众,使群众了解、认识、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3)系统更新频度低,数据的滞后使系统逐步不便使用。建议管理部门应每年确定经费用于数据的定期更新与维护,以便系统更好地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丁雪,刘丙万.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0(8):324-328.

[2]吴焰玉,汪家社,金昌善,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介绍[J].武夷科学,2000(16):177-180.

[3]阮英琴,赵纳勋,刘红彩.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以佛坪部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3):302-3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4年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EB/OL].

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甘肃安西极旱荒漠部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其荒漠生态系统在整个古地中海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保护区庞大的社区人口的生产生活给保护区管护带来极大压力,通过实施社区共管并帮助社区发展 ,试图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发展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总结出了社区共管中存在着资源保护与利用、利益分配、社区自身压力加剧带来不良影响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社区共管机制,加强社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引进合作项目,提高社区农民收入教育、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项目建设机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型产业等有关社区共管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X36; S759.9 文献标识码:A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在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中,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始终困扰着保护区的管理者和社区居民。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及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社区发展是衡量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2]。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社区发展之间还存在许多矛盾, 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正确处理好自然保护区同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自然保护区和当地社区群众的关系,对每一个保护区管理者都是严峻的挑战。

安西极旱荒漠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0.8×106ha,是全国第十大自然保护区(1991),错综复杂的地形决定了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保护区社区面积大、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加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周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摸清保护区管理和社区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对策,如何正确处理好保护与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 研究区概况

1.1 保护区基本情况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部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与1987年,是戈壁草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部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纳为首批网络成员,1994年又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荒漠生态系统重要保护地点。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中亚四大荒漠(合头草、泡泡刺、红砂、珍珠)为代表的植被类型;亚洲中部特有种和濒危植物及其生长地;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繁衍地和栖息地;名胜古迹和特殊地质地貌[3]。保护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分南北两片,总面积80万公顷,南片位于瓜州县南部,北片位于瓜州县北部,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科学实验区。保护区管理局隶属省环保厅直属事业单位,管理局下设办公室、资源保护科、科研开发科、宣传教育科4个科室和锁阳城、柳园2个管护总站、1个公安派出所。现有编制21人,在职职工25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人,具有中级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的4人。

安西自然保护区地处亚洲中部温带荒漠和暖温带荒漠、极旱荒漠和典型荒漠的交汇处,是青藏高原和蒙新荒漠的结合部,其荒漠植被在整个古地中海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保护区内共有植物60科192属362种,调查到的脊椎动物有26目56科160种,特产种类10种;列入《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名录》的2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种类8种,Ⅱ级保护的种类20种;列入《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规定保护的种类14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鸟类53种;列入《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鸟类17种。保护区境内昆虫308种,隶属于98科13目。[4]

1.2 社区基本情况

保护区涉及周边社区一个市、8个乡镇(锁阳城镇、三道沟镇、沙河乡、布隆吉乡、双塔乡、玉门昌马乡、肃北石包城乡和马鬃山镇、新疆哈密市)。社区共有39个村民小组1504户农户(不含双塔乡固定户1530户),农业人口5079人(不包括双塔乡6918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8.74万人 (2006年统计)的5.81%。农村劳动力3393人,占社区农业总人口66.8%,男劳动力为1775人,女劳动力为1618人,男女劳动力比为1:1.1,分别占总劳动力的52.3%和47.7%,农民因外出务工流动585人,占总人口的11.5%;调查的195户中,移民35户,占调查户数的17.9%。

社区农户总耕地面积24107亩(不包括双塔乡种植面积13000亩),人均耕地4.75亩,因浇水困难而撂荒土地94.3亩。保护区社区农户种植总面积24107亩。其中,棉花9286亩,以小麦为主的粮食面积为6021亩,以玉米、啤酒大麦为主的饲料作物面积为2216亩,种草面积为833亩(含复种),以孜 然、茴香等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为4983亩,其它以制种、番茄、甘草等特色种植的面积为768亩。

1.3 社区群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程度

经调查显示,有85%的人认为有必要,充分肯定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认识到通过加大保护,恢复了自然植被,减少了风沙危害,使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45%的农户表示无所谓或认为保护区只是指禁牧围栏区域,对保护区的其它范围不清楚;保护区有关的规定有80%的农户表示知道,除社区绿洲范围放牧的农户外,有32户在南北片放牧,占总户数的2.1%,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认为保护阻碍了牧业发展。保护区与社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资源利用、生态补偿、土地权属、资源管理权、分区管理(保护区不同功能区)、生产管理、目标管理、思想认识和观念等方面的矛盾。

2 保护区社区共管的作用

安西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基本分布在远离社区的无人区,对农牧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小。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打击非法砍柴、挖药、限制保护区放牧等活动,使部分农牧民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生存成本增加,依赖自然资源的收入有一定减少。但是,保护区通过社区帮扶,为社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服务,资助社区发展生产,建设公益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2.1 社区共管可调动社会人力参与自然保护

社区管理是保护自然的有效手段,是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互助互利协调发展的关系 ,提高社区干部、群众对自然保护目的、意义的认识,引起领导、群众的高度重视,赢得各 阶层的支持,树立自然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激发他们主动投入自然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使每个人都成为自然保护者,形成全民办保护的大好局面。社区管理搞得好,等于给保护区增了警卫兵,加了保护网[5]。

2.2社区共管可聚集社会财力投入自然保护

实行社区管理,可以接纳国家、集体、个人、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参与保护区建设和 管理,吸收社会各界资金,广开财源,壮大实力,加快保护区建设和发展步伐。

3 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

安西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保护与利用、利益分配、社区自身压力加剧带来不良影响。归结起来,集中表现为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 。

3.1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我们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管理一般实行强制性保护,对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立在严格限制传统经济增长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当地社区对资源的利用。而且,安西自然保护区位于瓜州县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偏僻地区,当地社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后,当地社区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限制,而新的替化生计方式又没有形成,造成大量违法利用资源的事件发生,对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保护构成威胁,成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面临的主要矛盾。

3.2利益分配不均匀

因生存危机和发展经济的需求,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甚至有些管理机构都走上了开发利用资源的道路,通过各种创收途径增加经费来源。当地居民认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这种限制当地社区利用资源而允许自身开发资源以获取利益的行为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势必引起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3.3社区自身压力的增大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社区人口的增加,对资源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大。人口及其需要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在一定范围内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如果超过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负担能力,就会转变为压力、负担甚至是一种破坏力量。在人口增长而又无法获得更多耕 地的情况下,掠夺自然资源成为增加个人收入的首选手段。资源耗尽的最终结果是环境质量 退化,使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入双轨恶性循环。

4 实现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如何辩证地处理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新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它是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在生态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具体化。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当人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破坏力是无法阻止的,既要为保护区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又要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服务,这正是在自然保护项目中,强调社区的参与,强调对社区的发展提供帮助,社区发展离不开物质和资金的保障,项目和技术的支持,否则,社区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基于以上几点考虑,结合安西自然保护区实际,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社区共管机制

实现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是保护区管理者和社区公众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加强领导和关心支持,在强调资源保护的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社区的发展,把两者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要尽量将发展与保护统一进来,在把社区的自然资源作为保护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保护区管理的同时,要帮助社区合理和持续地利用这些资源,切实加强对社区科学发展工作的指导,把社区发展纳入自然保护区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将保护区与当地政府及毗邻乡村等单位组成一个联合保护管理组织,主要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相关事宜,重点工作放在实验区,通过宣传教育,让社区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在管理处的引导下,建立社区保护组织,实现社区共管。

4.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社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现保护区与社区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途径,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因素,为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实现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政策引导,花大力气做好社区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区群众在自然资源保护中的积极作用,使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广大社区群众的自觉行动,确保保护区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3积极引进合作项目,提高社区农民收入

继续加大保护区建设和周边社区发展的投入力度,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改善保护区和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发展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的经济产业,增加社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对社区群众喜爱和发展积极性高的沼气建设和退耕还林项目,给予优先安排和政策扶持。保护区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积极争取和引进合作项目,在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广泛实施,推动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协调发展。国内外合作项目的实施,在增加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发展资金投入的同时,广泛吸拉社区闲散劳动力,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又能为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有利于促进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共处。

4.4 加强沟通,融洽社区关系

尽力解决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社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意识,加强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建立情感,进一步缩小保护与发展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群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程度,融洽二者的关系。

4.5 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项目建设机制

我们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政策,尽量解决社区需求,对区内的自然资源给予相应的生态效益补偿金;对社区内的新农村等基本建设,我们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予以最大的支持,以切实改善社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并力所能及地为社区的经济发展项目给予技术和资金扶持。帮助社区探索一些适合当地发展经济的项目,扶持和发展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的经济产业,增加社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对社区群众喜爱和发展积极性高的建设项目进行推广,特别是要重视公路沿线的退牧还草和禁牧工作,努力营造自然保护区边缘的绿色防护屏障[6]。

4.6切实搞好生态 旅游的规划与管理

以生态示范型保护区建设和“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以神奇瓜州为龙头,结合社区的特色,在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与文物、旅游部门的协调沟通,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社区发展生态农业和第三产业,推动保护区与社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一业兴、百业旺之目的,使社区群众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4.7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型产业

以往社区群众主要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造成资源的很大破坏,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生态型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资源的保护,也有利于社区群众的经济发展。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发展优势产业。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开发和培育绿色产业,培养特种养殖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等,发展名特优产品,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规模经营,提高生态型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区群众脱贫致富[7]。

5 结语

自然保护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样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体现出自然保护区的职能。实践证明,开展合作管理,公平分享所得利益,才能真正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自然保护区这一绿色事业一定能蓬勃发展,社区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宋玉玲.浅谈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与管理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7):15.

[2]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M]. [M].北京:中国林业出社,2002,(3):1~108.

[3] 刘廼发,宁瑞栋等.甘肃安西极旱荒漠部级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社,1998.09

[4] 刘廼发,杨增武等.甘肃安西极旱荒漠部级自然保护区二期综合科学考察[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03

[5] 黄文娟,杨道德,张国珍.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2004(1):46-48.

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鸟类资源; 涨渡湖; 自然保护区; 武汉

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4-0104-06

1 引言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南部,毗邻长江,面积18500 hm2,是武汉下游一个重要的蓄洪平原湖区。涨渡湖是典型的永久性淡水湖泊,其湿地类型属内陆淡水湖和淡水沼泽类湿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功能生境,孕育并保持了该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多种保护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栖息地。2004年1~4月,武汉大学胡鸿兴调查记录涨渡湖水鸟30种,2006年5月,世界自然基金会涨渡湖鸟类调查报告,记录鸟类95种,隶属15目27科63属[1~2],这两次调查均以冬季调查为主,没有进行夏季鸟类调查,缺乏对涨渡湖鸟类多样性的系统调查。因此,2015年12月~2016年8月,笔者对该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以期为有效保护涨渡湖鸟类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提供科学参考。

2 自然条件

涨渡湖自然保护区北抵汪集镇,南邻长江,东至举水河,西界举水,海拔16.2~18 m,地理位置为东经114°38′46″~114°46′24″,北纬30°36′12″~30°40′43″。涨渡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降水量1242.3 mm,年平均降雪日7 d,年均无霜期为250 d,春季雨量占全年的14%~52%,夏季占26%~60%,秋季占6%~35%,冬季占2%~25%;月最高降水量为533.3 mm(1999年6月),最低为0 mm(1999年12月).保护区主要是举水、倒水和长江来水。举水年平均径流量为60.5 m3/s,年平均来水量19.1亿m3;倒水年均流量为25 m3/s,年平均来水量7.9亿m3;长江年均流量为2300 m3/s,年平均来水量7428亿m3。渡湖湿地属于我国湿地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草丛沼泽和浅水植物湿地区”中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浅水植物湿地亚区”,植被划分沼泽型组和浅水植物湿地组2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57个群系。

3 调查方法

野外调查:采用样带法调查,设置样带长3 km,单侧宽25 m。每天5:30~7:30和17:00~19:00,利用双筒望远镜进行调查,记录样带范围内的鸟类种类、数量及生境、发现时间、地点、海拔及经纬度。

走访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当地近年来执法收缴和收容救护的鸟类记录资料以及周边农户在野外捡到的鸟类羽毛。

4 结果与分析

4.1 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采取实地调查和座谈访问调查的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160种[3~7],隶属于15目45科99属,占湖北省鸟类总种数的35.1%,见表1。其中,雀形目种类最多,有67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41.9%;其次为a形目,有28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17.5%。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1种,其中Ⅰ级1种,即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Ⅱ级10种(表1),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134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分别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6.9%、83.8%和24.4%。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鸟类8种,占该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5.0%。其中列入附录Ⅰ的鸟类1种,为东方白鹳;列入附录Ⅱ的鸟类有7种,分别为鹗、黑冠鹃隼、普通\、红脚隼、红隼、斑头鸺m和画眉。

列入《中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鸟类73种,列入《中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鸟类20种,分别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45.63%、12.5%。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8种,占该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6.3%。其中濒危种2种,为东方白鹳和棉凫;被列为近危种6种,为小天鹅、罗纹鸭、小鸦鹃、喜鹊、画眉和麻雀。

4.2 区系组成

东洋种43种、古北种71种、广布种46种,分别占保护区鸟类物种数的26.9%、44.4%和28.8%,古北种占优势,南北物种过渡混杂。

4.3 居留型

留鸟46种,占保护区鸟类物种总数的28.75%;夏候鸟35种,占21.88%;冬候鸟59种,占36.87%,旅鸟20种,占12.5%。涨渡湖自然保护区属于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鸟的居留型与保护区所处自然地理位置和生境类型相一致。

4.4 生活型与生态分布

涉禽44种,占该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27.5%,其中鹳形目15种,鹤形目8种,a形目21种。主要在涨渡湖周边沼泽等浅水区域中活动。

游禽28种:占该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17.5%。目3种、鹈形目1种、雁形目17种和a形目7种,主要分布于水体中,周边的沼泽等水域附近也有分布。

陆禽4种,占该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2.5%。包括鸡形目1种,鸽形目3种。主要分布于林地、居民区、农田等生境活动。

攀禽11种,占该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6.9%。包括鹃形目3种,佛法僧目4种,戴胜目1种,形目3种。保护区内分布广泛,在各种类型的针、阔叶林中,低矮的灌木林中都有它们的踪影,部分种类也偶尔到林缘、居民区及水域附近活动。

猛禽6种,占该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3.8%。在各生态类群的鸟类中,位居第二,仅次于鸣禽。包括^形目1种,隼形目5种。保护区猛禽种类不多,多是傍水型猛禽,活动范围比较广泛。

鸣禽67种,均为雀形目鸟类,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41.9%,是保护区内广泛分布鸟类,是优势类群。

4.5 分析讨论

按照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湖北省属于华中区,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南北相混杂的特征[9],东洋界成分应占优势。涨渡湖自然保护区动物地理区划特征应与湖北省相一致,但保护区内东洋种43种,仅占26.9%,古北种71种,占44.4%,古北种占明显优势。从居留型分析,繁殖鸟(包括留鸟和夏候鸟)81种,占保护区鸟类物种总数的50.6%。在繁殖鸟中,东洋种41种,占50.6%,古北种9种,仅占11.1%,东洋种占绝对优势,也与湖北省动物地理区划相一致。这也是我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鸟类动物区划的特征。

保护区内迁徙鸟类(包括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有114种,占71.25%。迁徙鸟类中以冬候鸟居多。说明区域内候鸟迁徙过程中过境频繁,也反映了北方鸟类向南渗透极为活跃,是鸟类重要的越冬地和停歇地。

参考文献:

[1]胡鸿兴,康洪莉,贡国栋 等.湖北湿地冬季水鸟多样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7):422~428.

[2]陈 勇.新洲涨渡湖新发现33种鸟[N].湖北日报,2006-05-17(6).

[3]胡鸿兴,万 晖.湖北鸟兽多样性及保护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4~105.

[4]湖北省林业厅,湖北省水产局,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谱[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6~196.

[5]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368.

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第4篇

(兵团第六师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新疆 五家渠 831300)

摘要:采用线路调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野外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都有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在实验区样方内共调查了24种植物,其中外来入侵植物6种,占调查植物总数的25%;在缓冲区样方内共调查了30种植物,其中外来入侵植物6种,占植物总数的20%;在核心区样方内共调查了23种植物,其中外来入侵植物1种,占植物总数的4.35%。

关键词 :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分析

外来入侵植物是指不在本地生态系统中自然发生和进化,而是通过各种途径由其他地区带来,并在本地的生态系统中能够生存和繁殖的植物[1]。外来入侵植物通过竞争、寄生、改变生境和传播疾病等方式对本地生物产生威胁,危及本地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2]。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容易高频出现外来入侵的区域之一[3]。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周边唯一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首府之肾”,它宛如一台巨大的空气加湿器,拦截着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吹来的沙尘,成为乌昌地区的气候调节器。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外来植物侵入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对本土植物种类和湿地植物群落产生了一定的危害。通过对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的野外实地调查,初步查明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现状和影响程度。本文对其入侵现状、入侵途径以及对保护区的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性资料,为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自然概况

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位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五家渠市境内,地理坐标为44°05′22″~44°20′00″N,87°29′35″~87°41′29″E,海拔450~463m,保护区总面积为5508hm2,是2002年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批准建立的首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存的各种珍稀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该保护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7.3℃,年平均降水量为178.3mm。

2研究方法

野外调查方法采取线路调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沿巡护步道及人为活动频繁的区域进行路线目测调查,记录所观察到的外来入侵植物及其伴生植物种类。在每个功能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布集中的地点,设置2m×2m的样方,采用7级目测法进行统计,根据样方内外来植物的相对盖度、相对多度和相对高度的综合指标确定其优势度(即危害度)[4]。根据各样方内外来入侵植物的优势度级别值计算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的优势度综合值,以最多外来植物作为选择样方的基本条件,并依据入侵植物的严重程度,评估其可能的最严重的入侵状况。同时,统计样方中其他伴生植物的种类,拍摄外来入侵物种的照片。植物的鉴定参照《中国植物志》[5]和《新疆植物志》[6]等。

3调查结果

3.1外来入侵物种入侵现状

根据调查,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内目前的主要外来植物有6种(表1),各功能区内所调查到的植物的优势度综合值见表2。在实验区调查的5个小区内,共调查了24种植物,其中,外来入侵植物共6种,占调查植物总数的25%。优势度综合值在0.7以上的植物有6种,分别是多枝柽柳(Tamarixramosissma),意大利苍耳(Xanthiumitalicum),芦苇(Phagmitesaustralis)、黄花刺茄(Solanumrostratum)、播娘蒿(Descuminiasophia)和戟叶鹅绒藤(Cynanchumsibirium),其中,外来入侵植物多枝柽柳和意大利苍耳的优势度综合值最大。在缓冲区共调查了30种植物,其中外来入侵植物6种,占植物总数的20%,优势度综合值在0.7以上的植物有8种,它们是多枝柽柳、意大利苍耳、黄花刺茄、藨草(scirpustriqueter)、达香蒲(Typhadaviana)、芦苇、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和灰绿藜(Chenopodiumglaucum),其中,外来入侵植物处于前3位,它们在缓冲区分布广泛,面积大,优势度综合值达0.8以上。在核心区共调查到了23种植物,外来入侵植物有1种,占植物总数的4.35%,入侵植物数量和占植物总数的比例明显低于实验区和缓冲区,但优势度综合值最大的植物仍然是外来入侵植物多枝柽柳。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外来入侵植物在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都有分布,其中实验区和缓冲区的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明显多于核心区。

3.2入侵途径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调查和查阅文献,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途径主要分为人为有意引入和无意传播侵入(表3)。其中人工引种的多枝柽柳,占调查到的外来入侵种植物总数的16.7%,引入用途为观赏园林植物。无意传播侵入的有黄花刺茄、意大利苍耳、反枝苋、曼陀罗和苘麻。这些植物有些随交通工具、鸟兽活动或附于皮毛或衣服上传播,如黄花刺茄和意大利苍耳;有些随农产品和货物引入,随带苗木侵入,如反枝苋、曼陀罗和苘麻。

3.3对保护区的生态影响

此次入侵植物调查主要侧重于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入侵现状和入侵途径,在对保护区内典型生境的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多枝柽柳、意大利苍耳和黄花刺茄等成为保护区内优势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多枝柽柳在保护区的3个功能区均有分布,在保护区的堤坝岸边均有人工栽种,其喜光、抗干旱、耐高温,在极端高温47.6℃、降水量20mm、蒸发量达3000mm以上的地区仍能利用地下水正常生长;抗寒能力强,在极端最低温-44℃时无冻害;耐盐碱能力尤为突出,在土壤总含盐量达1.4%时生长良好,当土壤总含盐量达2%~3%时仍能顽强生长;耐沙埋,当流沙埋没枝条后,枝条生出不定根,新梢还能长出地面;耐水湿,在低洼水湿的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意大利苍耳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和缓冲区均有分布,繁殖力强,1株发育良好的植株可结1400余粒种子,种子量大有利于物种的延繁和传播;其适生性强,在荒地、田间、河滩地、沟边路旁都能生长,在湿润地、水浇地、沟渠边植株生长得更加茂盛高大;植株覆盖度大,竞争力强,与当地物种争夺水分、营养、光照和生长空间,很容易在新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优势群落;传播力较强,总苞结果时密生许多倒钩刺,很容易附着在家畜家禽、野生动物体、农机具、种子及农副产品包装物上进行远距离传播[7]。在保护区内可见到意大利苍耳生长的区域,其它的植物种类很少,而且在日益扩大蔓延中。黄花刺茄是一种入侵性极强的杂草,适生于各种土壤中,尤其是沙质土壤、碱性肥土或混和性粘土,常生长于开阔、受干扰的生境,在保护区内河岸、路边可见。该物种仅进行有性繁殖,其植株全身具刺,且含有对动物呼吸中枢具显著麻醉作用的神经毒素茄碱,能直接损伤牲畜的皮毛、口腔和肠胃消化道,牲畜误食后可中毒死亡,还可传播马铃薯甲虫以及线虫类和花叶病毒、真菌丝孢菌类病原体等,并通过竞争水分、光照及营养物质对农作物造成排挤性危害,破坏入侵地的生态系统[8]。(2)除了人为有意引入的外来植物,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被开发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天进入其内的游人和车辆很多,有些车辆为外地车辆,这也成为外来植物入侵保护区的原因之一。

4对策与建议

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是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周边唯一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多,风景优美,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其同时又是风景区,人流、车流量大,为外来入侵植物侵入打开了方便之门。为减少外来入侵植物对保护区的影响,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对目前保护区内数量最多的多枝柽柳、意大利苍耳这2种外来入侵种加强控制和监测,掌握其蔓延趋势,采取科学有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防治措施控制其种群数量。尤其需对意大利苍耳进行拔除,控制其扩张蔓延。(2)加强对保护区及其周边群众的宣传教育,使其认识到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性;限制外地车辆进入保护区。(3)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工作,运用科学有效的防治手段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发展蔓延。

参考文献

[1]梁晓东,叶万辉.美国对入侵种的对策[J].生物多样性,2001,9(1):90.

[2]葛刚,李恩香,吴和平,等.鄱阳湖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J].湖泊科学,2010,22(1):93-97.

[3]刘佳凯,姚可侃,张容,等.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1):91-95.

[4]强胜.杂草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54-256.

[5]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新疆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新疆植物志[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

自然保护地总结范文第5篇

1研究与分析方法

1.1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对贵州省核实的分布于60余县、市的120处已建保护区进行实地调查,确认保护区主管部门,要求管理人员填写数据调查表并提供保护区管理相关资料复件,收集的资料包括保护区批建文件、范围及功能区划调整批文、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批文、涉区建设项目环评批文、科考报告、总体规划、各类宣传资料、图件、图片等。

1.2管理基础现状评价模型与分析为方便与其他省区进行比较,本项目采用夏欣等[13]构建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定量评价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基于权重加权法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按不同指标所占权重进行加权,最后得出评判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现状的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分为客观条件、人员机构和经费设施3大类,下设S1范围与功能区划、S2区内人口数、S3保护区拥有土地使用权属证面积、S4管理机构类型、S5管理机构级别、S6人员编制、S7事业经费、S8生态保护投入资金、S9基础设施共9个指标,各指标解释权重分配及赋值规则详见参考文献[13]。根据该体系,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指数(NRI)是9个评价指标的加权求和。依此评价模型对单个自然保护区管理主体进行评价,分级参考标准见表1。最后,对于全省的总体评价,则是基于部级自然保护区所拥有的较高重要性,将部级与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按相同比重进行NRI总和计算。3贵州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历史趋势特征从保护区建立的数量发展(表2)来看,贵州自然保护区发展与全国的趋势高度同步。根据历史发展趋势(图1),从数量上看,贵州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可分为4个明显阶段,分别为起步阶段(1978~1985年),年均建立1.14处,属于缓慢起步阶段;稳步增长阶段(1986~1995年),年均建立2.7处,属于稳步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1996~2005年),年均建立8.1处,所建保护区占到当前总数的3/4(67.5%);潮退阶段(2006年至今),年均建立0.5处。数量增长与贵州省经济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反映出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而贵州与全国保护区数量发展的历史趋势更是极其相似(表2),均在1996~2005年间呈现出暴发式增长高潮,说明贵州保护区建设事业完全趋从于全国的大趋势,在量的发展上并没有落后。

2结果与分析

2.1评价指标得分根据评价指标赋值标准,各指标分值依最差至最好情况取值域为0~3分。贵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评价模型指标平均分值统计结果见表3。表3结果表明,贵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整体均较差。在大类指标类别平均分中,均未超过1.0,与浙江等[13]发达省份差距十分显著。贵州与浙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评价指标得分比较见图2。指标第一类型为保护区建立的基础指标,所含3个指标中关于土地权属的得分最低,表明保护区自有权属比例少、土地权属纠纷等问题较突出;第二类型为管理软件指标,所含3个指标分均低于1.0,表明贵州保护区在管理机构建立与人员配备方面管理较差,多数保护区处于无管理机构、无管理人员的真空状态;第三类型为管理硬件指标,所含3个指标均低于0.5,最低为“生态保护投入资金”指标,表明大量保护区基本或极少有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缺乏。

2.2NRI指数得分由表4可知,全省120处保护区中,管理基础等级达“优”者仅11处,占9.2%;达“中”者仅13处,占10.8%,其余80%的保护区均为“差”;而从分值看,部级与省级保护区平均分值相近,但仅得到80分左右,表明为较低的“优”等水平。地市级与县级保护区得分波动较大,但平均分值仅41.7和27.1,处于“差”等水平,与部级及省级保护区相差极大。图3显示各级别保护区S1~S9指标得分分布,部级保护区因其特殊性,历来是建设重点,各指标得分均较高(3分),但在“S2区内人口数”及“S3保护区拥有土地使用权属证面积”两项指标上有低分出现。省级保护区在S1~S6指标上与部级保护区得分相似,但在S7~S9三项属于经费与设施类的指标上,则明显逊于部级保护区。地市级与县级保护区仅在S1、S2、S3、S6和S9指标上略有得分,其他指标则多为“0”分。从第一类到第三类共9项指标上,各类保护区得分分布从相对均匀到明显趋向于“0”和“3”值的两端,表明在“客观条件”管理基础上相差不大,而在“经费与设施”管理基础上则明显地将部级、省级和地市级县级保护区水平等次区分开来。

3结论与讨论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其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保护目标的实现与公众对自然保护事业的认识和支持,因此保护区建设事业绝不仅是量的建设,更需要质的提升[7~8]。而长期“重数量、轻质量”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已成为保护区事业发展的诟病之一。对现有管理基础水平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决策部门掌握当前牵制保护区事业质量发展的基础性管理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虽然贵州省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趋势基本与全国同步(图1),但管理基础水平低下和结构失衡的情况更为严重。全省NRI得分仅56.1,远低于浙江等发达省份,而数量发展的主体主要是低级别(地市级与县级)保护区,省级及部级保护区则相对数量较少,由高级别到低级别的数量比例为1︰0.5︰2︰11.5,低级别保护区比重过大造成贵州保护区建设管理基础水平整体较低。目前全国已开始由数量建设转向质量建设,一些发达省份开始先行,而贵州在数量建设上虽能紧跟全国趋势,但质量建设则任重而道远。自然保护区在建立之时就需确定范围及功能分区,同时保证减少核心区与缓冲区人为活动干扰,而若保护区管理部门拥有土地使用权则更容易确标立界实施管理。但实际上缺乏土地权属或权属不清等是大部分保护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也是极其多样而复杂的。

而从S3的得分(图3)看,贵州大部分保护区得分为0或1(得分0者为整体土地权属小于10%或核心区小于20%;得分1者为10%~30%及20%~40%),且大多数部级保护区也如此。同样地,保护区内的原住民数量与核心区移民问题也是困扰保护区管理的一大难题,这一问题原因同样是深层的,过多的原住民人口及核心区内的原住民问题为保护区开展保护管理与社区协同发展带来一定难度,也使得大量的保育管理成本消耗在协调处理与原住民关系上。从S2的得分可看出,大多数贵州自然保护区包括部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问题。指标S1的得分则表明,界线不清及缺乏功能分区的问题主要出现在部分地市级与县级保护区,其主要原因是这些保护区在建立时没有规范的绘图与确标定界,或者在成立后范围界线因其他用途变更而没有严格进行绘图标定导致的,还有一些则是当保护区与地方经济开发发生冲突时,地方政府保护意识不足而随意修改边界,导致保护区边界出现多个版本的情况。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的配备是保护区管理的基础,S4~S6指标表明部级与省级保护区拥有独立良好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而地市级与县级保护区大部分无管理机构或多处于代管状态。这类保护区多数由县市林业局林政资源科、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林场、林业站等部门代管,但由于保护区管理业务不清、责任不明、投入不力等原因,多数情况下,“代管”变成了“不管”。其实就实际需要而言,代管形式对于低级别保护区管理更为节省管理成本,应是较好的管理形式。自然保护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人的管理,然而如何真正发挥代管职能,切实做到代管也能管到位,仍然值得进一步思考。

资金投入一直是我国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瓶颈问题。S7~S9项的得分可见,贵州部级保护区与地方级保护区存在明显两极分布,而在地方级中,由于部分省级保护区得到省级财政支持,得分较地市级与县级情况稍好。作为公益性事业,自然保护区的自给能力十分有限,而利用保护区独有资源,开展与保护方向一致的生态旅游活动及相关服务,对公众自然保护教育与保护区自养自给均有好处[9]。但贵州120处保护区仅有15处有较为系统的生态旅游开发活动,且一旦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获得显著性效益,则又会沦为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利益争抢的目标。地方级保护区自给无路,政府财政投入缺乏,又没有国外良好的社会捐赠习惯与环境,融资渠道十分单一,只能靠政府吃饭。近年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探索,使得自然保护区资金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距离实际需求,尤其是低级别保护区的建设管理资金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总之,利用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评价指标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处于较低水平,低级别保护区多处于“三无”(无机构、无人员、无资金)状态,省级及部级保护区也存在较多问题,而低级别保护区庞大的数量占比,使贵州自然保护区未来的建设管理面临巨大压力,因此,未来贵州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重点应放在低级别保护区上,加强低级别保护区资金投入、代管能力建设及基础性的确标定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