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区发展建议

地区发展建议

地区发展建议

地区发展建议范文第1篇

区县园区产业定位不明确,区域间相互恶性竞争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特色化发展非常明显,有的以纺织业为特色,有的以珍珠业、袜业为特色,有的以小商品产业著称。这种特色化发展避免了各地恶性竞争,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且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各区县园区只能依据资源和招商引资情况确定化工、机械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产业布局、发展定位同质化,产业链短而不全,“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还没有形成,导致招商变抢商,手段大多是提供竞相降低的廉价土地资源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园区带动成效不明显。

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识和政策措施,但缺少相应平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民间的张力得以释放是苏南模式和浙江模式的一大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也很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各种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措施,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缺少平台。更具体地说,园区是中大型企业创业平台,专业市场才是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平台。只有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市场体系解决了中小民营企业创业的平台问题,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民营经济才能大发展。

地市和区县的职能、体制机制亟需厘清和明确从实际情况看,淮安等欠发达地区地市与区县之间人事、财政等体制机制矛盾已成为县域开发区建设瓶颈,项目审批、土地、规划等管辖权限的制约,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可用财力紧张,融资渠道和手段缺乏使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加之土地指标较少,项目等地、等配套现象突出。地市级政府继续简政放权,保障区县园区用地需求是县域园区建设的保障。

应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一)承接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模式转移,确定民营化发展思路和方向,实现以商带工利用民营化和市场化推进工业化是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苏南发展模式的精髓。淮安等欠发达地区不仅要承接其产业转移,还要承接其发展模式的转移,要实施专业市场建设工程,建立起从原料到产品生产、销售的较为配套的、全方位开放的市场体系,走“建一方市场、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之路,实现以商带工,带动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着力培养区县特色产业集群,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实现以工促工学习浙江经验,发展块状经济。每个县重点围绕一个或几个优势产业形成从研发、生产到物流、营销一个配套的产业体系,形成“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布局,避免各区县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共同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同时,鼓励支持与发达地区“结对子”,共建园区,借力发展。引导区县招商引资不仅要注重引资规模,更要注重引资背后的品牌、管理理念、技术平台、市场空间、环境保护、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培养和形成等。

(三)培育人才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提供保障浙江发展迅速就得益于庞大的营销人员及其营销网络,苏南地区则得益于庞大的技工人才队伍。要摆脱依附性发展,只有着力培养四支队伍,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一支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一支掌握营销技巧和营销网络的营销人员队伍、一支具有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的政府管理人员队伍、一支庞大的掌握各种技能并具有技术革新能力的高级技工队伍。围绕专业市场建设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三大工程,形成相对庞大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队伍。

(四)着力功能配套的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物流发展是专业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有形的和无形的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专业市场发展不起来,或者发达不起来。因此,要着力打造物流运输平台;大胆创新,打造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和信息服务平台等功能配套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服务县域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

地区发展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屋顶绿化;净化空气;低碳环保;承重能力;卧茎景天

1 屋顶绿化的作用

1.1 净化空气

相对于地面植物,屋顶植物栽植位置较高,形成立体的、多层次的净化体系,能在城市空间中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起到地面植物所达不到的效果。

1.2 丰富城市景观

屋顶绿化与地面绿化形成了具有层次结构的城市景观,丰富了建筑群体轮廓线,美化城市环境。同时植物的季相变化赋予建筑以时间和空间的美感,把呆板的建筑物妆点成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1.3 低碳环保

屋顶绿化具有一般绿化的生态效益,同时它还是建筑物的“空调”,通过植物对太阳辐射的有效吸收,炎热的夏天室内不再需要空调制冷,冬季它又成为了一件厚厚的“棉袄”。除此,屋顶绿化还能增强建筑物顶层的减噪作用。

1.4 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屋顶绿化可以通过种植介质的含水、以及雨水收集等方法有效减少屋面排水,缓解城市排水系统压力。

1.5 通过视觉感受缓解压力

屋顶绿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绿化形式呈现在眼前,给人们带来新颖、独特的感觉,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缓解了人们工作中的疲惫和压力。同时屋顶绿化为城市建筑穿上了鲜艳的外衣,代替了建筑材料呆板的灰白,使城市增添了活力。

2 屋顶绿化的分类

2.1 简单式屋顶绿化

即屋顶草坪,它是在承载力较小的屋顶上以地被、草坪或其它低矮花灌木为主进行造园的一种方式,植物方面选择低矮、抗旱、耐贫瘠的品种。

2.2 花园式屋顶绿化

即屋顶花园,这类屋顶绿化犹如在屋顶进行造园。对屋顶的荷载要求较高,植物配置时要考虑乔、灌、草的生态习性,按自然群落形式营造复层人工群落。还要考虑园林小品的应用使植物和周围环境之间有机协调,组成和谐的城市景观。

3 屋顶绿化的国内外现状

北京、上海以及南方一些城市屋顶绿化起步较早,已初具规模, 目前北京地区的屋顶草坪大面积应用佛甲草,这种植物材料为景天科植物,具有成本低、耐旱、景观效果优良等优点,而且管理粗放、养护方便,是良好的屋顶草坪植物材料。在南方,人们更注重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充分的利用屋顶资源栽种农产品,如白菜、柿子等,既达到了一定的生态效益,也获得了丰硕的利润。

在国外一些地区,屋顶绿化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设计者通过对植物的选择、对景观效果的营造,甚至使得屋顶绿化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在新加坡的金沙酒店,通过将屋顶绿化和休闲娱乐的有机结合,使游客在休憩中欣赏到新加坡的美丽景致。

相比于这些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受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屋顶绿化尚未规模化开展,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

4 屋顶绿化在北方地区发展方向的几点建议

4.1 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

影响屋顶绿化的重要因素是建筑物的承重能力,所以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安全性和景观效果的综合保障措施,一般来讲,简单式屋顶绿化要求建筑静荷载应大于等于70kg/m2,而对于花园式屋顶绿化要求建筑静荷载应大于等于250kg/m2。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将质量较大的树木、小品等安置在建筑物承重柱上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屋顶绿化的安全和减轻对建筑物伤害。

4.2 植物材料的选择

植物的选择应以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为依据,选择耐寒、耐旱的植物,通过实验,屋顶草坪可选择卧茎景天、美国优异等,屋顶花园可应用一些北方地区乡土植物材料。

4.3 应用形式的选择

屋顶绿化按植物造景方式可分为简单式屋顶绿化和花园式屋顶绿化,在选择应用形式时应根据建筑物的承重能力、预算资金、等方面进行考虑,另外,简单式屋顶绿化主要是服务于城市的生态效益,由于景观效果有限及安全等因素,一般不上人。而花园式屋顶绿化在服务城市生态效益的同时,兼具景观效益,应设计园路等供人观赏的设施。

5 结语

总而言之,屋顶绿化在北方地区的发展与国外一些先进地区和我国北京、上海以及南方一些城市仍有差距,在经验和方法上还有待加强,但通过对设计、植物选择和应用形式等环节的深入研究,将为北方地区的屋顶绿化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地区发展建议范文第3篇

一、川南旅游业的目前状况 

本文所指的川南旅游区,包括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自贡、泸州三地市。川南旅游区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区域 经济 及 交通 条件均较好,但在四川省规划 发展 的五大旅游区中,是开发最差的旅游区之一。针对重庆成为中心直辖市之后,川南旅游区在四川省宏观布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对川南旅游开发的一些战略性、方向性新问题进行了探索。 

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自贡、泸州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组成的“t”字型生产力布局的底部。旅游开发的 自然 、经济基础都比较好。川南部级风景名胜蜀南竹海、自贡恐龙博物馆在国内外早已闻名。此外,西秦会馆、自贡盐业 历史 博物馆、焱海井等也是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川南三大城市宜宾、自贡、泸州皆被列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川南旅游区还有各类省级风景点7处,市县级地方性景点更是数不胜数。省级景点“石海洞乡”、“人悬棺”、“巡司温泉”等名闻遐迩。该区不但旅游资源丰富,级别高、吸引力强,而且类型复杂多样,旅游行为类型和功能结构完善,层次结构、地域组合优越。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该区处于成、渝两大客源地夹峙之下,区内、区外客源潜力都很大。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后,四川省调整了旅游业宏观布局,川南旅游区被列为下一步重点开发的旅游区之一"。 

 

二、开发川南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既是一个新兴的经济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开发川南旅游资源,发展川南旅游业将对川南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摘要:(一)发展川南旅游业,将加速资金积累和回笼,增加外汇收入,使区域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众所周知,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资金回报率高,因此国内外只要有条件的地区都争先发展旅游业。川南地区旅游业虽刚起步,但已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旅游业属劳动密集性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从业人员需求量大,可缓解川南劳动力就业紧张的新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部门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可增加间接就业人员2人~215人。因此,川南旅游业的发展将为该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三)将促进川南地区城镇建设。随着景区的开发,游客的增加,各种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将日益完善,从而大大推进新、旧城镇的建设。(四)有利于在川南重 工业 经济区中建立区域性的环境保护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区域环境。在规划中,川南属于重化工、能源基地,此类经济区域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建立一个山清水秀、环境美丽的川南旅游区。无论是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川南旅游的发展都将造福于人民和子孙后代,应引起川南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川南旅游业开发中的重要内容---旅游商品 

在川南旅游业开发中我们应该重视对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商品能满足旅游者的生理、心理的各种需要,但不同类型的旅游商品又有很大差异。 

(一)川南旅游商品开发要突出特色摘要:第一川南“

(二)川南 旅游 商品的分类,按旅游商品的美学特征,可把川南旅游商品分为如下四个大类摘要:

1.实用品又分为摘要:①土特产品,如卢州龙眼、荔枝;②旅游食品,如竹笋,竹荪;③旅游用品,如竹席、竹帘、凉板、竹筷;④其它非旅游专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2.工艺品又分为摘要:①织绣类,如自贡龚扇;②陶瓷类;③纺织类,如竹编制品;④雕刻类,如竹雕工艺作品;⑤镶嵌类;⑥传统工艺、民间工艺类,如剪纸。

3. 艺术 品又分为摘要:①绘画类,如川南国画、竹帘画;②雕刻类,如竹雕。

4.文物商品及其仿(复)制品如恐龙仿制品。

(三)在进行旅游商品开发时,要注重旅游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艺术性和纪念性的属性。就川南旅游区的实际情况而言,还应注重摘要:

1.突出主题。根据川南旅游区的人文古迹和 自然 景观的特色,川南旅游商品的开发,应以“酒、龙、盐、竹、泉、洞”为主题,在这六个字上多作文章。

2.突出功能和特色。各旅游地域系统(或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要突出自己的功能和特色,如蜀南竹海的“竹”,宜宾的五粮液,自贡旅游小区的“恐龙和盐”,庐州的卢州老窑,这些都是各自的“金字招牌”。

3.要系列化、多样化和小(微)型化。旅游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年龄、职业、性别、喜好、社会阶层也不尽相同,开发设计和经营旅游商品要从川南旅游区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潜在客源市场的各种因素,实行多种题材、多种规格、多种原料、多种色彩。还要尽量系列化、配套化,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不同趣向的需求。

4.要强调“就地选题、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不少以当地名胜古迹为题材设计的旅游商品,都是以当地特有材料、传统工艺生产,并在当地销售的摘要:如“三峡石”、“刘三姐绣球”等。川南仿造的恐龙、竹雕等类旅游商品,也应立足于川南本土。

此外,川南各地、市、县尚有许多地方名特产品、民间工艺品,可供挖掘整理和开发。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商品的宣传工作,既要导“游”,还要导“购”。另一方面,既要通过“挖掘整理和开发”来增加其品种数量,又要通过丰富其“内涵”,来提高其质量和效益。旅游商品的开发是旅游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川南这个新旅游区的开发中,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开发川南旅游业的重要办法

(一)加强管理,统一规划,促进旅游业的 发展

开发川南自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要从四川省的宏观布局出发,制定川南及各旅游地域系统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使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章可循、协调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尽快纠正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现象;在有条件的地、市、县应在政策上给旅游业以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财政、用地、税收、引进资金上制定出优惠政策。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相关产业(如 交通 运输、邮电通讯业等)的协调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快改善基础设施,非凡是旅游交通状况差而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应迅速改善本地旅游景区可进入性的条件。

(二)在开发导向上应由国内向国外拓展

川南旅游区资源丰富,但开发晚,缺乏象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那样在国内外影响大的旅游景点。自贡恐龙、蜀南竹海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开发晚,缺乏“深加工”,活动项目较单调。因此,本区旅游景区知名度的提高,需要进行宣传促销和“时间”。在川南旅游资源开发中,目前应注重对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加工”,主要客源应立足于国内,待基础设施建设,非凡是宾馆等服务设施建设上档次以后,再逐步向国外拓展客源市场。

(三)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随着川南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和各类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都将迅速增加,因此应在川南部份高校开设旅游专业,培养旅游本、专 科学 生;或在川南三大城市中选择一市,建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必要时可建立或改建旅游职业中学,培训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

(四)开拓资金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面广,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投资,全靠当地政府必然有困难,可采取以下办法摘要:争取国际项目或国家、省内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在政策上可统一规划,做到谁投资谁受益,一家管理,多家开发;把旅游设施建设和一些大型项目的建设结合起来,如川南的煤矿开发项目可和高县、筠连的旅游资源开发一并纳入规划和建设。

(五)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目前,川南旅游区有众多古迹缺乏保护,破坏严重,非法占用旅游景区土地和古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景区项目差,环境质量差,因此应实行保护性开发。重点景区应划定界线,在景区内分别设置下几个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

(六)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开发

川南旅游区毗邻滇、黔、渝,开展和周边地区的联合开发,有利于优势互补。川南泸州旅游片区南部和贵州西北的习水县、赤水县相邻,习水丹霞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赤水县十丈硐瀑布可和黄果树瀑布媲美,开发价值大,但交通闭塞,若以贵阳为中心进行开发,相距甚远,交通条件差,开发难度大。泸州距十丈硐瀑布仅70多km,若以泸州为依托进行开发,可事半功倍。川南旅游区和贵州西北地区进行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必将推动双方旅游业的发展和区域 经济 的腾飞。

参考 文献

地区发展建议范文第4篇

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欠发达地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更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狠下功夫,要从贫穷落后难有作为、信心不足的思想包袱中解放出来,树立发挥优势、转化劣势的新思路;要从对发展形势的保守估量中解放出来,树立抢抓机遇和更好更快发展的意

识;要从小脚女人走路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树立跳起来摘果子的雄心壮志;要从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经济思想中解放出来,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要从怕担风险,求全责备的中庸之道中解放出来,树立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神,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得出劣势中孕育着优势,困难中蕴藏着潜力的正确论断,确定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大发展。

必须扭住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惟有发展才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欠发达民族地区经济以粗放型的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农业功能单一,工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少,各项产业发展不平衡。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紧扣当地实际,抓住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利用学到的科学发展的观点具体分析研究加以解决的对策措施,以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一产、突破二产、繁荣三产,大力推行设施农业和劳务输出产业,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工业化发展动力。只有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立足当地区位优势,大力开拓具有地域特色、符合实际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把特色产业做成优势产业,才能不断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领导带头,提升能力。学习实践活动要取得理想效果,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至关重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始终抓住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督导检查、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不放松,对查找出的问题,始终咬住不放,一抓到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群众搞建设,谋发展,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地区发展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我国 地区间发展 不平衡 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87-03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的地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东西南北地区跨度大,地理位置、地区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矿产资源、历史基础大不一样,加之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在不同时期应用不同策略,上述诸多原因导致我国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大致形成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情势。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强大的地域优势,在吸引外资、国内资金、高科技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方面有着绝对的优越性,中西部地区虽然也在中央政府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下,正在快追猛赶,但是不可不正视,东西部差距依然很大,个别地区甚至有差距进一步拉开的局势。面对这种形势,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那些与国家经济发展地区战略规划都不沾边的部分中部地区来说,如何寻求机遇求得快速发展,就需要作一番认真的思考和分析。

一、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

(一)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

欠发达地区之所以经济发展缓慢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的。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资本家的投资和经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与当地的封建地主和买办勾结,出现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和商业投机者,客观上推进了这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而大多数中西部地区没有受到外国资本的直接影响,所沿革的还是以封建社会为主的自给自足农业为本的发展形态,这就让欠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发展进程方面几乎没有基础,导致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再就是地理位置的相对偏远和交通枢纽的缓慢发展及匮乏的矿产资源,使得这部分地区交通闭塞,经济信息不灵,就像人们常说的“穷山恶水”,靠山没有矿产资源可开采,靠水形不成港口码头的水上通道。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底子薄,缺乏强大的财富支撑后盾,影响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中央政府地区发展战略布局的影响

中央关于地区发展战略的布局直接影响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回顾建国以来,中央的地区发展战略发生了四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一五”期间中央把156项重大项目建设放在东北和内地,即现在所指的老工业革命基地,这些项目是在当时苏联援助之下计划经济的产物,所以虽然占尽先机,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体制缺乏多元化,@种国家投资和政策扶助并没有带动起当地民众普遍从事经济活动的态势,因此没有扩大和辐射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没有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第二次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战略布局向西部转移,打下了西部现代工业的基础,由于经济体制不变,所以和第一次存在的弊病是一样的。第三次是1978年开始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战略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这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发展、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由于经济策略的调整,一些地区吸引了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的集聚,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全面发展,快速推进。第四次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包括目前的“一带一路”,这将是中西部内陆地区抓住机遇赶超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能抓住在新的现代经济体制下国家政策扶持和大力度的投资机会,那么就有可能是众多欠发达地区的一次经济大腾飞。

(三)地方政府部门机制和经济策略的影响

在大体制背景下,地方政府部门有结合自身实际的部门工作机制。这些工作机制如果是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那么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就会很好地吸收外来投资、人才和技术,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样政府部门施行的经济决策,诸如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环境保护、政策优惠、产业结构等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这些欠发达地区无论是从政府部门的长短期发展规划、政府行政能力、服务企业的观念和效率,还是结合本地特色的经济构架和确立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上等等都未必有明确的思路和意见。而人才方面更是不仅吸引不来外来人才,本地人才也流失严重。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地区政治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活动过程、信仰和感情,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所形成的。”用阿尔蒙德的政治文化解读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政治文化,那么沿海地区传承的是一种提倡功利、重商轻农的区域文化,由于较早地接触了西方文化,所以这种区域文化是一种面向全球、放眼世界的文化。而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它奉行的是以儒学为基础的道德和社会价值观取向,是一种重农轻商、重义轻利、保守平和的观念,对新的事物反映缓慢,甚至排斥,严重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影响着地区的发展。就传统文化而言,东南沿海地区奉行的“吴文化”、“永嘉文化”等都是以精打算、勤劳节俭、以利和义的观念,因而催生了苏南地区和温州小工厂、小企业蓬勃发展、遍地开花的局面,苏州人和温州人把生意做向全国各地,可谓是人人经商,商业行天下。而中西部的中部地区则存在一种墨守成规、惧怕风险、懒散淡泊的“等、靠、要”的思想;西部以游牧文化为主体,长期形成了以藏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圈为主的宗教文化氛围,从而形成了富于理想、信仰坚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形成了重神灵、轻凡人,重因果轻权利,抵触科学文化的守旧落后观念,客观上形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一股阻力。

(五)人力资源的影响

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发展经济的人力资源不足。一是政府部门缺乏观念超前、头脑灵活、敢闯敢干的在经济建设方面有较强能力的领导;二是缺乏吸收外来人才的条件。由于地理位置不佳,经济发展缓慢,所谓没有梧桐树,哪能引来金凤凰,严重缺乏一些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高素质的各类人才;三是缺少留住本地区人才的能力。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许多本地区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一般不会考虑留在本地区。一些成功的商人也不愿回到本地区发展。而普通的劳动力素质也不高,更多的是能搬砖、和沙的农民工,而没有多少有着机械或精加工行业等技能的技术劳动力,各个层面人力资源动力不强,也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二、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与人的关系分析

我们要分析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与人的关系,是因为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其它因素很多都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人是可以通过一定创造力改变一些情况的。所以我们要分析每个制约因素与人的关系。

首先,对一个地区来说,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地区的历史基础是几千年来形成的,我们做的只能是在此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却无法退回去重新选择一种历史。同样自然条件也是先天性的,处在整个国家东西南北中哪个位置上,拥有何种矿产资源,有什么样的气候等等都不是欠发达地区自身能够选择的,地区能做的只能是因地制宜发展。

其次,中央政府关于地区发展战略的布局是从全国大局出发,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每一个阶段的经济战略目标部署的,是一个大整体、大格局,政策要倾斜到哪儿,国家投资是多少,投资到哪个项目,对于一个地区而言,选择性不大,只能是依据政策做出规则发展。

第三,谈到地方政府部门机制和经济策略的影响,这就要涉及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产生的执政能力方面的问题了。比如说,一方政府是仅仅为了GDP的增长而搞政绩谋求政治前途,还是为一方百姓,真正能让一个地区富裕发展起来而进行投资规划;招商引资工作是建立畅通渠道想方设法引进,还是四平八稳,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发难谋求私利。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就像是一个菜篮子,是饥不择食见菜就拾,还是选择那些结合本地实际更具有长远发展前途的好项目。是搞简单粗浅的低水平投资和重复建设,还是创立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上述这些问题无一不考验欠发地区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和正确的正绩观,而这些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能否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因为这些工作的实施又都是靠一方政府中的班子成员来完成的,最终要表现出地方政府领导的执政能力。

第四,谈及到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仅包括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中积累和升华出来的价值观、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理想追求、知识系统及思维方式的总和。精神文化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可塑性和历史继承性等特点,说到底是由个体的人在社会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特点,在一个地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后形成一个地方的文化特点。对于历史继承性的东西我们没法改变,但是它不是山也不是水,是可重新塑造,可以改变的。比如对一些观念保守的人们,就要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转变人们的观念,使个体行为在引导、诱惑、驱力和压力的影响下形成新的观念,当观念转变以后成功的经济行为的示范效应就会影响其他个体,从而变成具有新观念的群体行为,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特征就可能随之变化。人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关于人力资源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这就更显而易见,没有人才和强大的人力资源储备,谈经济发展那是不可能的。如目前世界上好多国家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由于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年轻力量,这些国家中很多已经有开始走上衰退的迹象,即便是发_国家也不见得有好的解决办法,没有了人一切都是空谈和梦想。

三、关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人的强大作用的几点想法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前两项人为干预不强的要素就不作进一步探讨,只对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起重要作用的几项要素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提升政府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实现政府观念更新和经济职能转变

地方政府领导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主要领导的政绩观必然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因此首先要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作政治思想教育,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政绩观,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该地区的后代子孙谋篇布局的远见卓识。而不能为了拿政绩而搞经济,只抓一些基建性的、与发达地区重复的、低水平的投资,或者是抱着“等、靠、要”的思想,等中央政府政策扶持,等兄弟省市援助,而是一定要把自力更生、不进则退的观念深记于心。其次,要让这些干部走出去长见识,加强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的力度,真正把那些发达地区政府领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做法学到并应用到本地区的发展上来。再就是要加强经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学习,政府部门领导不能只学政治理论,不懂一些基本的经济规律是没法为地区发展掌舵的。在上述基础上根据中央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布局,科学合理确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引导地区经济主导产业的崛起和对其它产业的带动效应,通过建立高效快捷的部门机制,提升良好的政府服务,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通过各种渠道营造积极向上、敢于开拓创新的文化意识形态氛围,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地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条件。尤其在当代,网络、电视、数字媒体等异常活跃,对于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日益明显,形成的文化力量对于经济效益的作用也在逐渐加大。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要在文化上大作文章,把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文化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到本地区人们心中。大力宣扬和鼓励敢于打破成规,敢于担当风险、尊重科学、勇闯猛干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经济发展成功事例,明确鼓励什么,批评什么,革新政治文化生态,为经济发展助力。对于那些地区传统文化中明显滞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如安平乐静、不思进取、迷信神鬼的东西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引导人们果断摒弃。对于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独特风格的遗产性的东西则要大力开发和引申,诸如传统食品、传统工艺、传统仪式等等要大力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欠发达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提供各类技术培训,提高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素质,用优厚条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振兴,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实业家、个体工商户及普通劳动力的知识培训。对实业家和个体工商户,要通过举办讲座、专题辅导等让他们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放远目光,多在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上下功夫,多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规律和投资及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事业做大做强,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于闲散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待业人员,如果本地区有职业技术学院的,要尽可能地降低学校入学条件和收费标准,让他们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学习一些精准技术,为到本地区投资的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对那些进入高等教育学校的本地毕业生,要给予一些待遇上的实惠,让他们尽量留在本地区发展,要学习发达地区通过政府投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或者通过与银行部门协商给予低息贷款支持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对于外地的高科技人才更应该通过丰厚的待遇吸引过来,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力量,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走出落后和贫困,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全国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李中一.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黑龙江史志2009.18(总第211)

[2] 张兆同.论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现代经济探讨,2006(8)

[3] 闫宗淼.试论地区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怀化学院学报,第29卷(1),2010年1月

[4] 石瑛,朱孟才,高立群.试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政治文化因素.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