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区调研报告

地区调研报告

地区调研报告

地区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一、近年来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主要成效

(一)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了全省就业工作的平稳发展

根据中央部署,自XX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认真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确定了“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再就业服务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等五大工作目标,提出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与增加投资相结合、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与城市化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五个结合要求,并以省政府名义将就业再就业目标下达各地州,要求各地把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人数、控制失业率等目标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全省就业工作平稳发展,各项就业指标基本实现。XX-XX年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5.01万人,年均增加约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累计54万人,年均登记失业人数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家产业就业人数521.6万人次,其中,省外流动就业人数为201.14万人次;累计投入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15.17亿元;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50.4万人,实现再就业42.9万人,再就业率为85.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90.55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0.49亿元,支出18.76亿元,有35.4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27个,职业介绍机构共1715个,其中: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1518个,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359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855个。

(二)劳动力市场体系和现代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云南省劳动力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90年代逐渐培育并随着国家“金保工程”的实施而不断发展,至今,一批设施、功能较为齐全的地方性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包含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和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等内容的就业服务体系以及职业介绍咨询服务网络基本形成,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已经成为我省劳动用工的主导方式。

一是全省城乡普遍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XX年,全省129个县(市、区)所辖的53个街道已经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1517个乡镇上已经有1301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全省851个社区中,已有637个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使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更贴近群众,窗口前移、更方便群众。二是全省基本完成了劳动力市场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并逐步完善了劳动力市场的职能。“十五”期间,全省各级劳动力市场场地建设面积达82,649.84平方米,其中:州、市级为14,428.18平方米,县级为68,221.66平方米。市场内设有求职与用人登记、信息与查询匹配、职业指导与政策咨询、推荐介绍与现场招聘等服务项目和窗口。全省各地先后筹集劳动力市场建设资金8,026.0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38万元,省级补助691.25万元,各州、市、县自筹7,196.78万元。各级政府除资金投入外,还以其它方式支持劳动力市场建设,如房产、土地、办公用品、设备等,折合资金3,161.67万元。

XX年,云南全省共有职业介绍机构1865个,其中,省级1个,地、州、市级16个,县(区)以上140个,街道51个,乡镇级1,477个,其它部门开办的28个,个人开办的169个。职业介绍工作人员2,675人。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完全覆盖了全省县以上行政区域,乡镇职业介绍机构已覆盖了全省乡镇的75.2%,工作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全省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形成了以省级劳动力中心市场为龙头,以16个州、市为劳动力分市场,128个(不含丽江市古城区)县级公共介绍机构为骨干、其它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成效显著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劳务输出)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省委、省政府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和三项扶贫工程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大了输出前的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全省劳务输出规模稳中有升,劳务收入稳定增长,输出区域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已经成为缓解城乡就业矛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省劳动保障部门数据显示,XX年年1-10月,全省当年共输出劳务人员137.68万人次,完成年计划任务的172%。其中:境外输出0.49万人次,占0.36%;省外输出40.81万人次,占输出人数29.65%;省内输出36.45万人,占输出人数26.47%,县内输出59.92万人,占输出人数的43.52%。预计全年输出150万人次,完成年计划80万人的187%。

XX年起,我省开始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劳务输出项目,当年省级投入1,147.28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380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767.28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251人,输出劳务人员239,600人次,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43,500人的550%,当年实现劳务收入约11.5亿元。XX年投入1,317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120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1,197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3,398人,输出劳务人员24,4728人次,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39,900人的613%,当年实现劳务收入约11.7亿元。XX年年投入1,848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18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1,830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018人,输出劳务人员313,510人次,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36,600人的856%,当年实现劳务收入约14.7亿元。

(四)失业保险有效发挥了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

全省失业保险制度在巩固中不断发展,统筹级次提高,实现了“地级统筹,省级调剂,财政补贴”的管理方式,失业保险基金稳步增长,有效发挥了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到XX年底,全省参保人数回升达到189.2万人。5年间,全省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4.3亿元,与“九五”相比增收15.2亿元,增长166%;基金支出18.4亿元,与“九五”相比增加12.9亿元,增长232%;省级向9个州市调剂失业保险基金1.35亿元,与“九五”相比增加1.02亿元;救助失业人员达到32.6万人,与“九五”相比增加20.23万人,增长164%;帮助7.12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与“九五”相比增加2.96万人,增长71%。

(五)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

昆明市东川区是我省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东川的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大量劳动者失业,最高时登记失业率达40.2%。为有效促进东川区企业的转产经营和改善劳动者就业状况,XX年4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东川建立再就业特区,对东川再就业特区劳动就业提供许多优惠政策,为东川再就业特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我省其他类似的资源型城市成功探索出一条发展道路。

XX年年末,东川区户籍总人口为3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万人,农业人口23.2万人;全区农业劳动力人数11万人,富余劳动力人数1.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5,100人。

在实现就业方面,XX年年城乡就业人数17,938人(其中:在职就业农民工11,117人);在本地就业6,821人(其中:“两后生”826人,下岗失业人员4,836,大中专毕业生750人,技校毕业生409人)。XX年年毕业后实现就业的“两后生”361人,复退转业军人就业92人,劳务输出人数11,174人。

在失业方面,XX年年新增城镇失业人员4,709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400人,“两后生”2400人,复转军人100人,其他人员1,809人;外地户口到东川就业489人。XX年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在再就业资金使用方面,自XX年东川再就业特区建立以来,中央、省、市三级共安排再就业资金1.14亿元。XX年年支出再就业资金2,054.15万元。截止XX年年末,累计结余再就业资金3,707万元。

二、当前我省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但是也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

(一)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

城乡就业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社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在人口不断增加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双重作用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而且更趋复杂。据劳动保障部门测算,我省有农村劳动力2,091万人,其中还有500万人需要在今后几年转移就业,加上每年有37万左右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以及100万省外常年入滇就业的外来人员,特别是仍在实施的企业改革和事业单位改制,导致由就业转失业的人数增加,全省每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居于16-17万人的高位上,我省gdp每增加一个点,仅能带动2.6万人就业,若经济增长保持9%的速度,我省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超过30万个。因此,就业压力非常大,就业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贫困省份,据“五普”资料显示,我省0—14岁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6.02%(全国平均为22.89%);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为2013人(全国3611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为6563人(全国11146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21233人(全国33961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44768人(全国35701人);文盲率为11.39%(全国6.72%)。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省的劳动者素质远远滞后于全国。我省的人力资源在数量上供大于求,在质量上表现为供不应求,尤其是边境地区农业劳动力就业难、少小民族、直过民族、艾滋病感染者等特殊困难人群就业难等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城镇每年新增需要就业人数为34万人,还有农业富余劳动力520万人需要转移就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困难群体再就业矛盾

我省就业困难群体主要包括四类人群:一是“4050人员”,即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男50周岁以上、女40周岁以上的高年龄下岗失业人员,这些人因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实现就业非常困难。二是长期下岗失业者;三是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四是女性下岗群体,由于男女不同的生理特点,女性一直是就业中的弱势群体,下岗女性群体更加集中了女性就业的弱点,是弱势中的弱势群体。

目前,我省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去向,按个体经营、企业招用、公益岗位安置、灵活就业进行分析,各方面的就业比例依次为:46%、12%、12%和30%,二次就业人员再次被企业招用的机率不高,绝大多数人都只能通过从事个体经营或是靠灵活就业(频繁流动打工)谋生。其中,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就业不稳定、劳动报酬偏低,极容易成为就业质量不高的贫困人群,生活水平与其他劳动者相比差距在拉大。据我省昆明市五华区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调查资料,该区10347名失业人员,担负有供养责任的约占70%多;在从事临时性、灵活性就业人员中,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约占4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占15%;有能力接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关系的人员,分别只占就业转失业人员的30%和14%,并且多数是距离退休年龄还差10来年的“4050”人员。这些就业质量不高的劳动者,生活水平与其他劳动者相比差距在拉大,正成为城市中的困难群体。特别是今后进入老年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会因为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使他们的处境更艰难,并最终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少小民族就业与艾滋病感染者等特殊困难人群就业问题日趋突出。第一,我省25个边境县(市)有农业人口约505万人,有农村劳动力约319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36万。通过上一轮“兴边富民”行动计划,有66万多人次通过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就业,现仍有富余劳动力约70万人;第二,我省少数民族众多,少小民族分布广而散,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远离城市,获取各种信息的机率小、速度慢,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一些少小民族群众只会说本民族语言,不会说汉语,语言交流上的障碍,职业技能低下等因素,使其就业难度加大;此外,我省艾滋病感染者因其所患疾病的特殊性,对就业岗位有特殊的要求,限制了他们实现就业的渠道和空间,加上社会上人们对此疾病的恐惧心理,对此类患者不理解,不愿招用此类人员就业,客观上形成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就业歧视,限制了艾滋病感染者的就业。

(四)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一是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增长缓慢。2003年全省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数为30299户,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83.0万人,2004年全省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数为33174户,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73.2万人,2005年全省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数为39600户,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89.2万人,2006年全省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数为40704户,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89.36万人。二是失业保险费征缴难,失业保险费欠费逐年增加,清欠难度大。三是失业保险金发放不规范。由于实行委托银行发放,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与职业介绍机构联系不紧密,就业情况信息不对称,一些人一边领取失业保险金,一边从事有收入的劳动,增大了失业保险基金的不合理支出,影响了失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四是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渠道

一是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以加快基础实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和培植财源为重点,强化农业基础,构建工业支柱,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创造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就地就近解决失地农民就业。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开发新兴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延长农产品生产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吸纳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是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上规模、上档次,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创业

(一)税收扶持政策方面,对矿区等就业难点和高失业地区、难点群体应给予更实惠的扶持,不分服务型还是加工型企业,到难点地区和高失业地区招用下岗失业人员,或招用“4050”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辅业改制安置富余人员,在所得税减免不足以激励和引导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时,应考虑给予减免营业税甚至减征部分增值税,最大限度地解决就业难点问题。政策导向上,减免税的数额、期限,应有利于鼓励企业招用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为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办理社会保险等。对初次就业从事个体经营或是组织起来创业的城市青年(含各类院校毕业生),给予2-3年的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扶持,打开青年人创业的通道。

(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方面,要解决政策性贷款与商业信贷的机制衔接问题,解决商业银行承办小额担保贷款的积极性和责任相统一问题。对小额担保贷款的其他运作模式,要给予解决运行成本,多种形式地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进一步简化和完善担保程序、贷款程序、贴息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初次就业的城市青年,也要考虑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鼓励更多的青年人自己创业。

积极鼓励个人自主创业,凡进行了城镇失业登记的军队复员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城镇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个人均可享受国家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自主创业时,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予以本人一次全免费培训;三年内在规定的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三年内免收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为其提供3万元以内的小额担保贷款;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每人5万元以内的贷款额度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并给予自主创业者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三)再就业资金政策方面,要研究解决财政对就业的长期投入问题,建立相对稳定的就业资金投入机制。公益岗位补贴严格限于扶持“4050”下岗失业人员中的特困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应扩大范围,增加灵活就业的“4050”下岗失业人员中,收入只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社会保险(养老、医疗)有困难的人员,以及招用就业难点、高失业率地区下岗失业人员和招用“4050”下岗失业人员的各类企业。按照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要求,通过增加对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资金支持,向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城市失业青年,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和部分职业培训补贴。

(三)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促进青年就业

一是开展职业指导师培训。与教育部门协商,挑选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教师进行职业指导师培训,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力量的建设。二是组建毕业生就业指导专家顾问团。针对毕业生初次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开发社会资源,邀请职业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走进校园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咨询。三是组织民办培训机构、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参加服务周。挑选受劳动保障部门表彰的放心培训机构、放心职介机构为毕业生开展服务。针对房地产发展快、室内设计人员需求旺盛的市场信息,结合毕业生参加室内设计职业技能培训起点高、贯通性强、培训时间不长并且培训后就业快、收入高、受到毕业生欢迎的实际,准备开展室内设计师职业技能竞赛,从学生学员中选拔优秀分子参赛,竞赛成绩突出的选手现场与装饰公司签订就业合同。通过举办类似技能与岗位直接联通的职业技能竞赛,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市场就业观和技能培训观。

(四)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发挥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一是继续坚持依法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失业保险的适用对象。二是调整失业保险制度作用的理念,将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政策和措施紧密衔接,相互联动。三是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用途,在失业保险基金中增加岗位工资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支出项目,用于鼓励企业减少裁员,进行必要的失业调控。

(五)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在省政府领导下,制定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要的政策措施,统筹安排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规模、比例和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培训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培训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政府投入机制,促进不同类别的职业教育培训在经费投入上的协调、合理。依据GDP增长速度和技工学校发展的需要,逐年增加技工学校的财政性经费。城市教育附加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5%,其中用于技工学校的不低于20%,主要用于技工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列入人才工作经费预算,用于2个部级、1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并逐年加大投入,保证其设备、设施、材料和能源的配置;地方政府在安排适用扶贫资金、农业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时,应当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各类企业依法承担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费用,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职业教育经费,并列入成本开支。鼓励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主动面向市场,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多方筹措办学经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认真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执行劳动者就业或上岗前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制度,属国家和省规定的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一般职业(工种)招收录用员工是,优先录用取得相应职业学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全面落实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在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紧缺的职业工种,依托大型企业部级重点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的职业院校建立2个部级、1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或个人举办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鼓励进行合作之、股份制、职业教育集团等新型办学形式的探索。鼓励国外、境外组织与个人依照我国法律和办学要求在我省举办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

(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平台,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地区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凯里地区;房地产发展;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一、201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趋势

声声渐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业界早有预感,只是没想到风雨来得如此猛烈。如此频繁、密集、涉及众多部门的宏观调控在房地产历史上从未有过,一切都在考验着楼市神经。但出发点仍然是抑制投资、投机,改善住宅供应结构,满足普通百姓住房需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国家从金融、信贷、土地、税收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其中包括限购、限贷、限价、加息、“土地”、“税收”等一系列“步步为营”政策,调控已然从“宏观”延伸到“微观”。

“国五条”已于2013年2月26日出台,时间较短,从内容上看会对二手房交易影响较大,目前省、市均未出台具体细则,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在凯里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是不可能立竿见影的,政策效应滞后,因此目前来看对凯里地区房地产开发市场影响不大。

二、凯里地区房地产发展情况

2013年,凯里地区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为64.53亿元,同比增长70.36%,其中:住宅投资完成额为40.86亿元,同比增长41.38%;商品房销售额为41.35亿元,同比增长51.46%,其中:住宅销售额为31.82亿元,同比增长34.04%。

2013年,凯里地区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为699.61万,同比增长29.45%,其中:住宅房屋面积为458.41万,同比增长10.77%;新开工房屋面积为167.65万,同比增长130.75%,其中:新开工住宅面积为97.95万,同比增长94.45%;房屋竣工面积为86.72万,同比增长26.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66.43万,同比增长31%;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04.36万,同比增长50.5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92.02万,同比增长44.82%;

三、凯里地区房地产运行情况

(一)中小户型住房供应量大幅增长

2013年凯里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90以下住房投资完成9.64亿元,同比增长258.23%,占住宅投资的23.59%;90及以下住房施工面积70.25万,同比增长4.22%,占住宅施工面积的15.32%;90及以下住房新开工面积10.87万,同比增长14.82%,占住宅新开工面积的11.1%;90及以下住房竣工面积21.56万,同比增长184.67%,占住宅竣工面积的32.46%。

(二)房价稳中有升

刚性需求较大带来住房价格的上涨压力:一是由于凯里市城市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日益提升,大量务工人员、周边县市居民涌入城市就业、安居,农村居民向城区搬迁等都大大提高了商品房的需求量,城市人口聚集效应更加显著,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新增人口和住房困难家庭对住房的渴望和消费需求显著增加,刚性需求较大带来了住房价格的上涨压力;二是由于近两年来,凯里市城市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住房品质提高,改善性需求增加;三是商品房建设成本的上升以及地价上涨;四是外出务工人员、周边县市居民收入越来越高,购买力增强,带来的居住需求大幅上升。

2013年凯里地区商品房销售均价为4041元/,同比增长4.6%。市属(不含开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65.72万,商品房销售额26.95亿元。市属(不含开发区)商品房销售均价在4100元/左右,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继续保持平稳略有浮升。

(三)房屋竣工面积平稳增加

由于上年度在建结转的项目相对较多,2013年,凯里地区房屋竣工面积86.72万,同比增长26.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6.43万,同比增长31.01%,占房屋竣工面积的76.6%。

(四)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大幅增长

随着“大凯里”、“凯麻同城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相继带动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一些好地段、好楼盘期房销售大幅增长。2013年,凯里地区期房销售面积为96.83万,同比增长48.76%,其中:住宅期房销售面积85.91万,同比增长39.32%。

四、凯里地区房地产运行特点

(一)结构更为合理

在各项政策的调控指导下,凯里地区的住房供应结构有所调整。从2013年我市楼市供应来看,不少开发商已经开始适时调整规划,增大了中小户型结构住房的比例。政府部门也更加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鼓励开发商加大中低价位普通住房供应,并不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二)品质不断提升

随着调控的深入、规划的限制、土地成本的提高,凯里房地产市场日趋理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楼盘的内在品质,这就要求住宅结构合理、内在质量优良、外观新颖别致、住宅小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节能保温舒适度高。因此,开发商也更加注重在设计施工、环境配套上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加大配套设施建设,以特色来形成卖点。如目前商品住宅结构从砖混转变到框架,同时智能化管理、三表出户、恒温泳池,中空玻璃、宽带接入等,使建设质量和品质大大提高。

(三)市场空间巨大

近几年,凯里市居民的住房消费正在慢慢的向更高的阶段过渡,凯里房地产市场也在调整中迅速壮大。而且,随着凯里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及城市辐射力的增强,凯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步伐也随之加快,一个发展空间巨大的房地产市场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四)产品形式丰富

凯里房地产住宅市场产品形式丰富多样,多层仍为市场主体,小高层逐渐增多,多层、小高层、高层,甚至别墅、花园洋房结合为一体的项目增多。建筑创新、户型改革、景观创意成为住宅产品演变的方向。另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以及消费者户型偏好的影响,90以下户型增多,以中小户型为主的楼盘也不断增加,且极受普通消费者欢迎,市场吸纳速度较快。

五、凯里地区房地产发展趋势

(一)房价将稳中有升

受国家相关银根紧缩、抑制投资性购房和逐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等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凯里地区房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需求逐步回归理性,房地产市场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近几年,房地产已成为凯里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带动相关产业50余个,政府部门从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将长期保护和扶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反过来,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也必将为房地产行业提供强大而稳定的后盾,并创造出更宽广的市场。在2012年末岁尾或在2013年上市的楼盘中绝大部分都是2008年后通过拍卖取得土地的,巨大成本的支出决定房价下降的余地。再者,随着品质提升和市民购房需求的增加,房价自然会水涨船高。

(二)市场热点区域增多,供应向城郊区倾斜

由于市内建成区土地供应减少,开发项目将逐渐向开发区、开怀、清水江畔发展。在“嘉瑞广场”、“盛世荣华”、“金泉国际”、“未来城”、“大地春城”、“金泉一品”等城区绝版位置之后;以“恒大城”、“巴比伦新城”、“常驰山与城”、“依云美镇”、“中央城”、“合创公园”为代表的城郊或近郊楼盘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引领“苗岭明珠大盘时代”;在诸多精品大盘托市的盛况下,以和谐家园二期、金井二期、开元生态移民新居等为首的经济适用房或限价商品房也在广大中低收入者的翘首企盼下陆续入住;而“中心城地下人防工程开发项目”、“大十字人防工程开发项目”、“宝恒公馆”、“清江市民休闲广场中启众正综合商业体项目”的加盟又让凯城的房地产格局发生巨大改变,由原来社区商业和底层商铺为主的商业布局向大型商业房地产发展。

(三)市场需求保持稳定,产品需求向精细化高端发展

地区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助力复工复产复业复市,按照中央、省、市相关工作部暑精神,拟在中心城区支持“地摊经济”发展,作如下调研汇报。

一、中心城区地摊现状

1、河滨南路(水南段),现存在180余条摊点,主要经营服饰、鞋子、小百货、儿童玩具、冷饮水果等摊点;

2、裕丰南大道(城东小镇路口),现存在8条工具车水果摊,主要经营时令水果;

3、芦洲大桥头(老年活动中心口)现存在12条工具车水果摊,主要经营时令水果。 

二、试行原则及监管内容

试行在特定区域摆设地摊,并实行“四确定”、“四不准”。“四确定”指:(1)确定摊位标准,统一摊位面积;(2)确定经营种类,暂定小百货;(3)确定营业时间,小百货经营时间为18:30-22:00;(4)确定责任,企业和经营者承担经营过程中相应的法律责任,街道办事处和城管、市监、交警、商务等部门履行相应的监管责任。“四不准”指:(1)不准占用盲道、消防通道和影响交通秩序;(2)不准露天烧烤、露天现场烹饪食品、露天经营没有包装的食品;(3)不准在校园周边200米内摆摊设点:(4)不准有排放污水废气、乱倒拉圾等破坏市容环境卫生。

三、现场勘查及建议试行区域

1、市政集团停车场(原公交食堂内),占地面积约3000余㎡,可容纳百余条摊位;

2、环城路棚改拆迁区域(分东、西两侧),占地面积各约1000余㎡,可容纳百余条摊位,建议需平整硬化地块,地面施划网格,安装照明设施;

3、国际商贸城(铜钹山大道红绿灯侧),占地面积约400㎡,可容纳30余条摊位,建议地面施划网格。据物业主管反馈,主要经营小百货、服饰、儿童玩具等,由物业进行夜间管理,举办时间时间至8月31日止(具体举办方案以申请人的报告为准)。

四、其他事项

1.经营者应当提前申请、守法经营。愿意服从规范管理要求、希望在室外开展地摊经营活动的居民(困难户优先),需向经营区域所在乡镇(街道)提出申请,所在乡镇(街道)出具困难户证明,办理入市相关手续。之后,所在乡镇(街道)和市监、商务、城管、公安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居民从事室外地摊经营活动实施监管;

地区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根据上级开展“探索劳务输出地区与输入地区对接机制”的通知要求,xx市就业办拿出专门人员,认真进行了专题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

据调查,xx市现有人口8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5.9万人,是全省名副其实的农业县级大市之一。其中,农村劳动力39.8万,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9.5%。城镇劳动力9.8万人,占城区人口的47%。我市城乡劳动力需要就业或转移就业的存量4.4万人,这4.4万人当中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35岁以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35岁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一部分靠进城当季节性临时工,一部分在家务农,真正可利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少。据初步调查,全市劳动力供给总量达5800多人,其中,新长劳动力4200多人,城镇20xx多人(含大、中专1000人,职校、高、初中1000人),农村20xx多人,复转军人200多人,有就业愿望的城镇其他人员1600多人。据统计每年企业用工将在15000人以上。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看,近年来为保障用工单位招聘和求职者充分就业,市劳动就业办公室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期,开办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市场洽谈会,除中心市场常年开办外,每年春节后还组织外来劳动力专项洽谈会4-6次,开办企业用工大型洽谈会、失业职工再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农村劳动力专项劳务市场等劳动力市场90多次,市场成交近6000人。

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看,“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结构性失业问题较为突出。企业用工仍缺口较大,每年约1万人左右。目前,劳动力短缺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部分企业表现在设备闲置,大宗订单不敢接,给我市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劳动力短缺主要集中在服装加工、水产加工、塑料加工、建筑业、机械制造的铸造工等行业。缺口较大的企业有晟鼎服饰、绮丽制衣、永丰塑料、鸿源台钳、汤姆水产、北海食品、东天革皮革等企业,用工缺口大约6000多人。

二、外来务工人员分布及管理情况

截止到8月底,有外来人员2.4万人,其中属于劳动保障部门管理范围的有1.96万人,主要集中服装及工艺品加工3185人、建筑装饰2692人、商品零售批发业20xx人、水产加工23500人、机械制造业2615人、石材加工1768人,其他行业6990人。

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规定,凡是外来务工人员到市打工,必须持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登记证》和其他有效证件,到我市劳动力市场办理求职登记,劳动力市场为其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发放《外来务工人员就业证》,监督用工单位和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对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外来务工人员发放《外来务工人员就业证》,放率达到100%,签订《劳动合同》率96.8%以上。同时,充分发挥镇街、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搞好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摸底,加强动态管理,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跟踪服务。

同时,相关部门协同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服务。有关部门出台了xx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和部门职责分工》、《xx市农民工工作要点》、《关于开展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筹备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定期研究农民工工作,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服务。

三、对口援助西部就业情况

20xx年,为响应省委省政府“西输东接”工程号召,援助省西部地区就业,满足市部分企业用工需求,市劳动就业办公室组织部分企业,在定陶和单县举办企业用工招聘会,全市8家企业参加招聘会,主要招聘机械制造、缝纫、水产养殖加工、服务员、建筑工人等,提供招聘岗位1500多个。两地共招聘工人554人。此次“西输东接”招聘工作,不论是参加企业、招聘岗位和人数,还是招聘成交人数,都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和烟台市下达的任务,招聘后组织运输人数列烟台市各县市区第一位。

20xx年以来,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为做好嘉祥县的对口援助工作,劳动保障部门制定了劳动力输入方案。我局主要负责人在市五大班子领导带领下,赴嘉祥县进行了帮扶对接,劳动保障部门组织我市绮丽制衣公司、晟鼎服饰公司、东天革制品有限公司、忠耀机械公司、鸿源台钳公司、开发建设总公司等6家企业,提供用工岗位1380个,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达成了用工协议,并在嘉祥县设立了工作站。先后从嘉祥县收进农民工100多人。

四、影响劳动务输出地区与输入地区对接的因素

一是劳动者择业观念陈旧,有岗不上的“结构性”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20xx年以来,在西部地区举办企业用工专项招聘洽谈会,将用工岗位直接送到西部地区农民家门口。招聘岗位3000多个,但招聘会市场成交率不高,最低只有几个人。成交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是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不愿离土离家的传统思想,不愿外出创业。

二是岗位适应性差。大多数企业反映农村年轻劳动力、职校毕业生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差。有尽管学历较高,但动手能力较差、体质差,不能胜任机械、服装行业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三是企业用工不规范。企业不按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签定劳动合同,为职工缴纳各种保险,改善工作环境,减少随意拖欠职工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动强度现象。

五、加强劳动务输出地区与输入地区对接的建议

一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在促进东西就业交流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通过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了与周边地区的网络互连、信息共享,拓宽了市企业和劳动力的用工、就业区域,促进了劳动力资源充分就业。另一方面,要做好市场就业服务工作。劳动力市场要充分发挥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劳动合同签证等窗口的服务作用,积极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搞好信息搜集和就业组织指导,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期,开办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市场洽谈会,除中心市场常年开办外,每年春节后还要组织外来劳动力专项洽谈会、企业用工大型洽谈会、农村劳动力专项劳务市场等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有场有市,供求两旺”的大好局面。

二是要建立引进外地劳动力,弥补企业用工缺口。要搞好与西部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对接,加强联系,设立劳务输入工作站,分期分批组织企业到外地招工,以缓解企业用工紧张的局面。

地区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一、城区弱电入地的基本情况

我市自2004年开始集中进行弱电入地改造,市政府最初引进了东海国信公司负责规划、投资、建设地下管道,联通公司、电信公司、有线电视等弱电单位分别购买或租赁其管道,再实施线路入地。2006年,又批准交运集团承建夷安大道以东主要路段的管道,形成了政府协调、多方投入的建设格局。

经过几年的努力,弱电入地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我市42.2平方千米的城市建成区中,涉及弱电入地的主要街路157千米,目前已建设完成了19条街路99.46千米的管道敷设任务。其中,有线电视投资2119万元,完成管线入地190.8孔千米,城区还有路南段(凤凰大街至侯家八里庄)、镇府街(顺河路至夷安大道)、永安路(人民大街至康城大街)、化工路(凤凰大街至康城大街)等路段未实施弱电入地;联通公司投资1200万元完成17条主要街路的管线入地183孔千米;移动公司投资约200万元,完成管线入地20孔千米,城区还有古城路、镇府街等路段未实施弱电入地。电信公司投资360万元完成管线入地65孔千米,还有路、路、大街等路段未实施弱电入地。目前,人民大街、凤凰大街、康城大街等主要街路,以及近几年新建或改建道路工程均实现了弱电入地,这些街路的地上弱电“蜘蛛网”基本消失。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市城区弱电入地工作在经历了一段集中改造施工之后,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工作进展放缓。至今仍有不少路段的弱电入地工作没有动工;已经敷设管道的街路仍没有全部实现弱电入地等。二是工程管理较乱。地下管线敷设随意施工以及重复施工的现象依然存在;地下工程施工挖断管线事故时有发生;遭损坏的管线检查井不能及时维修更换;小区内各种地下管线的检查井没有进行整合等。三是施工标准较低。施工质量不高导致后期维护困难较大;已经改造的路段还存在着架空横跨马路的弱电线路;一些新建小区内也出现了弱电架空线路等。调查中了解到,导致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金筹集有困难。由于联通、移动等弱电单位大多分属市级管理,又属上市公司,其建设费用支出需报上级公司,并且上市公司对投资项目用途、效益等要求非常严格,资金筹集的数量和时间难以满足要求。如:联通公司现仍欠东海国信、交运集团两家公司650万元的管道购买款。市广播电视局目前仍欠弱电入地建设和材料费一千多万元。为保证道路施工进度,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保证工程进度,还要帮助有弱电入地任务的单位解决资金困难,如在凤凰大街西段综合改造中,市建设局分别为东海国信公司协调解决了管材费用,为网通公司解决了电缆费用,才保证了工程的如期完工。

(二)协调机制不健全。弱电入地工作牵扯部门多,在资金投入、施工标准、工程进度、设施维护、档案管理等方面需要加强协调。目前,各部门之间没有规范的协调机制,也没有明确牵头部门,具体工作中是谁施工、谁负责协调,比如凤凰大街改造由建设局负责,其沿线管网的入地工作就由建设局协调;老环城路改造由市政管理局负责,其协调工作就由市政管理局负责,这样,增加了工作难度,延误了工程施工进度。

(三)重视程度还不够。涉及弱电入地的单位普遍存在因为资金投入大、审批程序复杂等原因而畏难发愁,工作不够主动,尤其是对于没有明确任务的路段,弱电入地工作得过且过,不去积极想办法、争取资金解决问题。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加快弱电入地工作进度。城区弱电入地,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三城同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尤其是与道路、绿化、排污等城市基础建设近几年的发展相比,弱点入地工作的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城市品位的提升。因此,实施弱电入地势在必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弱电入地是各弱电单位义不容辞的义务,各弱电单位应积极支持城市建设并服从城市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城区内所有主要街路弱电管线敷设并实现弱电入地。当前,要结合两街三路综合改造,及时将尚未实施弱电入地的路段列入近期规划,并针对已经敷设管道的街路,明确弱电入地的时间表,督促相关单位抓紧落实,打一场弱电入地攻坚战,巩固和扩大已有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