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调研方法

社会调研方法

社会调研方法

社会调研方法范文第1篇

一、我市社会满意度调查的具体做法和存在的不足

2002年,为了进一步客观、真实的评价领导班子,更能体现“为谁服务,由谁评价”的评价原则。我们对实行了五年的社会满意度调查方法进行了较大的改进。

一是委托市统计局城调队按照科学抽样的方法开展调查;

二是调查表中列出每个调查对象的主要职责;

三是进一步细化了评价档次,设置了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不了解五个评价档次;四是对列入调查对象的部门按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强弱分为A、B两类,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选取不同的调查范围,按照不同的比例抽选调查对象。

五是抽调专门调查员,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调查。

通过以上措施的采用,使被调查对象对各部门的职责有了深入的了解,评价更有针对性,评价意见可以选择的余地增大;分类调查,突出重点人群,增强了调查结果真实性;面对面调查,增强了评议人的责任心,避免了被调查人不负责任乱填,也保证了调查表的回收率。

虽然社会满意度调查经过多次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

因为只有一项满意程度调查内容,产生的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只能作为实绩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一方面依据,但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较差的部门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评议人到底对该部门哪些工作存在意见不明确。

2、调查对象的分类过于笼统。

我们将五十多个部门分为两类,少的一类也有二十多个部门,大部分评议人不可能对二十多个部门都能有全面的了解,造成我们确定社会满意度调查范围时,为了兼顾到所有调查对象的服务对象,不断扩大调查对象范围,增加调查样本,不能突出部门服务的重点对象,抓重点人群调查,造成有效问卷比例相对不高。

3、对部门的多种职能没有进行分别评价,容易产生以偏概全。

不论部门的大小,我们都直接针对部门的总体进行评价,造成一些职能比较多,服务范围比较大的部门,其他方面工作比较突出,但由于个别工作相对滞后,最后影响到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

4、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的运用上不够合理。

每年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只有考核部门掌握,不对外公布,宣传力度也不够,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些群众正是一些部门的直接服务对象,可以说他们对部门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由于我们调查结果不公开、宣传不到位,他们根本不知道此项工作的存在,可以说抹杀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使我们失去了这部分最佳调查对象。

5、社会满意度调查表发放总量、各类评议代表的发放比例上没有科学依据。

有些行业的评议代表由于其从事工作的特点对某些评议对象有好感或偏见且所分配的测评表所占比例较高,直接造成了他们的评议影响到最后的社会测评结果,而有些行业的评议代表是某些部门的主要服务对象,可以说他们的评议是对这些部门服务质量好坏的客观真实反映,但由于所占测评票比例较少,造成他们的评议对最后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

二、不断改进社会满意度调查的方法,使调查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通过广泛调研征求意见,我们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社会满意度调查

1、社会满意度调查对象的分类。

要对部门进行科学分类,既要保证部门分类较细,还要保证人力和物力的需要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

依据部门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及该部门所在行业的特点,参照实绩考核部门分类情况,将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的部门分为A(党群部门)、B(综合部门)、C(科教文卫)、D(专业部门)、E(公检法司)共5类。

2、社会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内容设置。

表格形式包括(纵栏)、宾栏(横栏)、填表说明三部分。

宾栏(横栏)由部门、部门职责或服务内容、不了解、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问题反映六项。其中“综合评价”又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存在的问题”部分,将各部门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逐一列出。对于不同类别的部门,这部分内容要有所区别,现列出E类调查表中的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有:透明度不高、遇事推诿、扯皮,服务态度差,吃、拿、卡、要,不履行承诺,执法不公或,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勒卡群众,弄虚作假几项内容。“问题反映”部分是“存在问题”部分的补充,供填表人反映对某一事件、某一办事人员的意见、建议或举报执法人员时填写。这一部分所留空间不大,不够时可另附页。

主栏(纵栏)的“部门”列出所有需要评价部门。

一种方法是把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和服务内容高度概括为几个方面,分别评价、分别计分。如把公安局概括为:社会治安、案件侦破、交通及车辆管理、干警作风等几方面。另一种方法是把各部门按照主要提供服务职能的所属机构进行分解,按照所属机构进行分别评价、分别计分(附表2)。如把公安局分解成:派出所、交警、110警务、治安管理、户籍管理等等。也可以根据部门的特点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填表说明:这部分简单说明调查表的填写方法。

3、社会满意度调查调查对象的选择。

社会满意度调查范围选定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个体工商户、社会群众(主要是服务对象)、新闻媒体等等。调查对象为选定范围内的各阶层、各行业人员,适当扩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

每类调查表,根据我们的部门分类,不同类选择不同的调查对象,且调查对象按照一定比例抽选。

A类部门选取的调查范围为市直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调查对象的抽选比例为4:2:2:1.5:0.5;

E类部门调查范围为市直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级对口部门、社会群众、律师、新闻媒体,调查对象的抽选比例为2:2:2:0.5:2:0.5:1。

4、社会满意度调查的组织方式

直接决定着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因而要采取严密的组织方式,严肃认真进行调查。社会满意度调查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方式,面对面进行调查。

抽选一定数量的业务素质高的调查员,携带调查表直接发放给调查对象。并对调查的目的、意义、填写说明进行讲解,留给调查对象一定的思考和填写时间,填写完毕后统一收回。

第二种方式,以信函回执方式进行调查。

将调查表装入贴好邮票、写好邮寄地址的信封,发放给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填写好后密封塞入邮筒,直接寄回到我们考核部门。信函回执方式减轻了社会满意度调查的工作量,使调查对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填写。同时调查对象可以解除顾虑,大胆地反映部门存在的问题。

第三种方式,集中调查。

对便于集中的部分调查对象,选择一个较宽松的地方集中调查。调查员将调查表发放到调查对象手中,对社会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向大家讲解,并对调查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留出充足的时间让调查对象进行填写,待填写完后统一收回。集中调查减少了调查的工作量,确保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增加了调查结果可信程度。

第四种方式,电话访谈。

对部分调查对象可以采取随机电话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员通过电话首先将社会满意度调查的意图告知对方,然后将调查表的内容逐项进行说明,并请调查对象做出评价,由调查员负责填写调查表。

以上四种方式,可以根据社会满意度调查的实际情况需要,单独使用。另外,还可以探讨社会满意度调查与市政府纠风办组织的行风评议结合进行的可行性。

5、社会满意度调查表的统计。

根据各个部门所列出评议内容的重要程度按一定比例计分,如法院主要评议内容有办案社会效果、办案效率、纪律作风和队伍建设三项,按照4;4:2计入最终得分。评价结果“不了解”项不统计,“综合评价”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按5:3:2计分,“存在问题”只统计结果,不计入得分。

6、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的运用。

一是把社会满意度调查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社会满意度调查是实绩考核中全面、客观评价一个领导班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多侧面、多角度地对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进行评价,使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的结果更趋于合理,更加客观准确反映出领导班子的实绩社会满意度调查在实绩考核中所占比重也将逐年增加。

二是及时反馈,促进各单位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

社会调研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社区研究;起源;意义;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mmunity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survey, field research method, observation,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quizzes law common community research methods.Keywords: Community research the origin of meaning

中图分类号:C916

社区是社区社会工作的载体和对象。社区研究,是指运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对社区所进行的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工作,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社会学学科特点和方法的社会研究形式。

一、社区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1、国外社区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早期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芝加哥学派研究了芝加哥城市的都市化过程,由此探究美国城市的结构及演变过程。著名的人文区位学理论就是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产生的。

50年代,在美国的社区研究中,开始重视社区权力研究,目的是通过社区权力分配状况,认识社区社会分层结构及决策过程。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是1953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弗洛伊德・亨特的《社区权力结构》一书,该书对亚特兰大市的权力分配进行了研究,指出辨认社区真正领导人,同他们进行恰当的沟通或施加压力,就可能促进社区的重大社会变迁。60-70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传统的农村社区很难找到,一些学者认为,在美国这个高度发展的社会中,社区已经解体,社区研究的意义不复存在。

但在70年代后,美国社会学者在经过对社会现代化所带来的变化的反思,认识到,美国社会虽然高度发展,但在民族间、种族间仍存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特别在城乡间,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别,社区研究的意义不可忽视,社区研究开始复兴。

2、中国社区研究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社区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在“社会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区研究的首倡者。他认为,应该通过社区研究的途径,实现中国社会学研究本土化、民族化的目标,为社区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在社区研究上做出最大成就的是费孝通先生。他强调研究者必须亲自与事实接触,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综合的实地研究。他的《江村经济》被公认为是把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溶于一体的传世之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又亲自指导和带动了全国的小城镇研究以及乡镇企业研究。费孝通先生对社区的关注与研究促进和推动了我国学界和政界对社区与社会发展的研究。

二、社区研究的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区是认识社会的必要过程,社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社区是认识社会的窗口。

社会是一个抽象、总体的概念,而社区则是个具体、局部的概念,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从研究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单位入手。与其他社会单位相比,社区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意义的社会单位,能更多地反映人类社会的一般特征。同社会整体相比,社区又是个具体直观的社会实体,剖析一个社区的结构与功能, 研究一个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比研究剖析社会整体容易得多。

2、社区的研究在实践上可以直接为城乡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服务。

正确认识社区的结构、功能及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把握社区建设与发展的规律,可以为提高社区的功能效率、规划社区的发展远景、加强社区的管理、探索新型社区的模式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有力地促进城乡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三、社区研究的方法

社区研究不同于一般的了解社情民意的社会调查,它必须在学科理论的指导下,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客观地描述社区的一般状况、过程和特点,准确地预测社区发展的未来趋势,构建科学的社区理论。同时,还必须能够直接为社区建设服务。社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社区理论以指导社区实践,而科学社区理论的建立,掌握科学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社区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为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两类,社区研究的一般方法亦称社区研究的基本方式,它贯穿于社区研究的全过程,主要由社区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构成,其中,社区调查法最为常用。社区研究的具体方法,是指社区研究者运用一些具体的手段或形式,对社区和社区成员进行较为详尽和细致的调查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文献是人们专门建立起来储存与传递信息的载体,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记录。载体与社会现象是文献的基本要求,载体是文献的基本形式,一定的社会现象是文献的内容。文献分析法也称历史文献法,是一种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检索、搜集和阅读来积累材料,进而对研究对象开展深入的历史考察和分析的方法。文献是社会调查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源。

文献分析法在社会研究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如当年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在40年中共阅读与研究了1500多种书刊。恩格斯在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也应用了当时大量的所谓“官方资料”来揭露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列宁在写《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中,引用了400多种文献资料,为写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列宁摘录了146本外文书籍以及232篇国外文章。在许多社会问题研究中,已有的文献记载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充分的资料,文献分析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文献法具有不完全性,并难以排出非真成分。对于某一特定的社区研究来说,某类或某些文献并不是一种完全的资料,因为文献的作者并不是都按照一个主题与要求记录社会现象,不可能与研究者的要求完全相吻合。而且,某些文献还有可能有某些个人偏见与虚假成分,特别需要研究者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2、统计调查法

统计调查法是一种借助于定量化的调查方式,是通过对大规模样本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并对资料展开统计分析的方法。统计调查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广泛地了解和概括事物的一般情况;二是可以帮助人们客观、精确地解释社会现象;三是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人们的意见、态度和观念。因为,要真实、准确地了解大众的一般态度,紧靠对少数个案进行调查还不行,必须通过对大样本的统计调查才可能反应客观事实。

3、实地调研法

实地调研法是一种通过深入调查现场,利用观察、访问、座谈等方法搜集特定对象的资料,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解剖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一是只调查少数个案,大量乃至全局的个案无法实地调查;二是对每一个个案的各种特征和各个方面都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三是主要依靠无结构的、非标准化观察记录和访问记录收集资料,资料难以统计汇总;四是依靠定性分析得出结论。实地研究的这些特点,与统计调查的特点正好相反,主要采取归纳法,研究者一般都不带假设进入调查现场,而是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收集资料。

4、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直接感知与记录正在发生的一切同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有关的社会事实的一种调查方法。观察法是社会调查研究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因为科学始于观察,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感性经验资料,为理性认知准备条件。

5、访谈法

访谈法是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通过与被访谈者交谈并记录的方式而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访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它有预定的计划,有特定的主题,有一定的工具或辅助手段(如访谈表、录音机等),是了解被调查者对特定调查主题的看法的科学方法。根据被调查者的人数,访谈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别访问,即访问对象是单个个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被调查者减少内心的顾虑,可以较多地讲心里话。二是集体访谈,即召开调查会,其优点是被调查者之间可以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活跃气氛,加大调查的信息量,促使人们对问题做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6、问卷法

问卷法是运用统一的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向各个被调查人了解情况与意见的一种方法。这个统一的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就是问卷。在现代社会研究中,问卷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方法。问卷法通常分为两种:即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分别用于问卷调查和方法调查。自填问卷是被调查者自己填答的问卷;访问问卷是有访问者根据被访问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的问卷。

7、测验法

测验法是以间接的方式收集个人态度、人格结构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资料的方法。它是一种标准化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受测人对一组预先设计好的刺激做出反应,以使测验者能够以一个或一组资料来描写并推论受测者的心理行为状况。

总之,社区研究方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在实际社区研究当中,方法的采用实际上就是一个综合运用过程,即诸多方法往往渗透在某一个研究过程当中,很少有单一的研究方法现象。为此,社区工作者必须在掌握科学方法论的同时,熟悉各种一般的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罗萍《社区导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社会调研方法范文第3篇

引言

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德国法学家拉伦茨认为“法学之成为科学,在于其能发展及应用其固有之方法”[1],中国法学研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研究方法上的不足。谢晖认为中国法学除抄袭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外,至今仍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2]。熊谋林研究认为,中国法学研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指数呈上升趋势,总体逐步科学化,但是存在引证中专著比例偏高,司法案例比重偏少;中外的司法差异分析不足,中国的司法案例较少,外国理论较多;影响中国法学研究方法的法系和国家走向多元化等问题[3]。以上对中国法学研究状况的概括基本反映了中国法学发展所处的阶段,即中国法学研究如同整个社会发展一样,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不同时期,学科研究的目的会有差异,服务于不同目的而采取的研究方法也会不同,从现实功用上讲,法学研究的目的一是为了立法或者修法提供建议;二是服务于司法、执法和守法;三是服务于法学教育。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也会有所侧重。

中国会计法是伴随中国经济与社会和法制建设的前进步伐而发展和完善的,从学科体系来看,首先,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其次是属于人文社会中的法学学科;最后,从部门法归属的角度看,会计法属于经济法。因此,会计法学的研究,应当从多个视角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满足社会对会计法学的多种需要。具体来说,首先,应当以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基础来研究会计法学;其次,应当以法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为重点来研究会计法;最后,应当以经济法研究方法为核心来探讨会计法学。

一、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会计法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实证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等,会计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范围内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从人文社会的整体体系来看,实证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研究方法自然是会计法学研究的基础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实证方法包括诸如社会调查、法条研究、案例研究等形式,以区别于从体系、应然、宏大叙事的层面进行研究的方法[4]。一般而言,实证研究方法追求研究的客观性,得出相对普遍性的结论。会计法律制度是人类长期会计活动中不断总结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其中所反映的利益关系和追求的法益目标深深地植根于日常繁复的会计活动之中,因此,会计法的研究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分析调查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在会计法研究中的运用。

调查法也称社会调查法,作为研究方法,调查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针对性地访谈;二是设计问卷调查。调查法要求调查者在调查之前必须对所要调查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确定好调查对象的范围或数量。这种研究方法带有一定主观性,但是,由于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直接交流,调查者能够直接获得被调查者的感受、见解或经验性认识。社会调查法在法学研究中应用也越来越广。会计法是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会计行为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核审等一系列复杂细致的兼具技术性和规范性的行为。会计强烈的立场性和目的性决定,即使是技术性的会计方法也必须受到会计法的规范。因此,在会计法的实施效果研究,进而对具体会计法律制度设计的科学性等方面的研究多采取社会调查法,对会计法的修改提出建议。

观察法对观察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求极高,虽然少了客观性,但其价值在于充分尊重和发挥了观察者本人的意志,因此,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观察法能够了解真实的一手材料。会计核算、监督和报告等一系列行为具有普遍性、技术理性等特点,一般而言,从技术理性的角度讲,通过观察法进行研究不易达到预期目的,但从普遍性角度讲,观察法能够发挥一定作用,无论是从实地调查,还是与相关人的交流,尤其是在盘点账实是否相符、开展会计监督等问题时,观察法显示了一定作用。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连续研究,发现其发展变化规律,在具体应用中也称案例研究法,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最终发现具有普遍性的方法或规律。在会计法研究中,对某一个或某一类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一个会计主体的一个具体会计行为进行研究,发现问题,提升理论,完善制度。

2.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梳理反映研究对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献资料,寻找并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历史研究方法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继承性,.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因此,这是一个基本的研究方法。会计行为伴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从结绳记事和刻木记数,到现在的电算会计,从满足内部分配,到对外报告和监督,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会计规范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通过文献研究,提炼和提升会计法律制度中的技术性规范,变更和调整会计法律制度中的价值表达。如通过会计史料文献分析,从会计发展史中,可以看到会计随着生产发展和经济管理方法的不断改进而日益完善,从单式簿记到复式簿记;从管理会计衍生到财务会计、再到社会责任会计,尤其财务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两个阶段和层面,促使了会计制度从一种内部性的技术性规则发展到了一种外部性的价值规范。

3.跨学科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是通过超越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不同学科的方法交叉使用,不同学科理论相互借鉴,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如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借助于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政治学的原理,运用会计方法和其他方法,从社会宏观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反映监督,其目的在于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二、法学的研究方法在会计法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法哲学研究方法、价值研究方法和比较法研究方法是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会计法学作为法学体系中的一员,自然这些研究方法是会计法学研究的重点研究方法。

1.法哲学研究方法。哲学是主体对客体的思辨及成果。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思辨,包括演绎式思辨、归纳式思辨和顿悟式思辨。不断反思和追问是哲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具体方式。会计法是规范会计行为和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会计行为都包括哪些行为,会计关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会计行为包括会计核算、报告和监督行为,会计核算行为又包括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等行为,会计关系是会计主体实施会计行为而发生的会计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按照会计行为的类别可进一步进行划分,按照此种演绎式追问,从会计法这样一个法学专业术语一直追问到会计记录等具体行为和某一具体会计关系,这些关系和行为是一般客观现实的与人们常识相对应的并易于人们理解的,认识和研究会计法,就要以人们通过常识能够判断和认识的会计行为和会计关系入手,从已知推导未知,展开研究。与此相反,通过耳熟能详的常识性会计行为和会计关系分析,进一步总结归纳,提炼会计法的概念、本质和特征等。法学是一门以行为和关系为重要研究对象的学科,行为的具体性和关系的抽象性交织在一起并紧密相连,各种思辨形式交替应用,实现对法学本质认识。

2.价值研究方法。价值是一个反映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范畴,即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法的价值是指法作为客体满足作为主体的一定范围的人的需要的程度,满足需要是法的价值的质的规定性,程度是量的规定性。从观念认识上,法的价值分析包括价值认知和价值评判两个方面或阶段,从现实应用上,存在价值平衡和选择两方面。法律制度是人们长期有目的性活动中积累形成的行为准则和关系调整方法,其价值因素已经内化于其中,法的价值的识别和评判是法的价值因素在人们头脑中的再现。会计法除了具备法的一般自由、秩序、正义、效率价值外,在财务会计阶段和社会责任会计方面包含了社会公共利益价值。研究会计法的某一理论或者范畴,分析某一会计法律制度规范,评价某一会计行为、或者会计现象或会计事件等,都可以从中挖掘和再现会计法的内在价值,对其进行价值评价,在具体的立法、司法、守法、执法以及关于上述方面的理论研究中对发生冲突的不同价值方面进行平衡和取舍,最终实现会计法理论提升,会计法律制度的健全和会计法律制度实施效果的改善,最终实现会计法治。

3.比较研究方法。比较法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法律制度是人们长期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受一国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甚至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差异性很大。但是,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等法的实践活动中看,作为行为规范和社会关系调整手段的法律,各国法律之间有着共同点。因此,在一国或地区法的理论和实践中,按照差异中求同,相同中求差异的思维,开展比较性研究,是一种实现研究目的的重要手段。各国会计法有着基本相同的价值取向,如都追求秩序、自由、效率和社会公共利益等基本的价值,但是为实现上述价值目标,对相同或相似的活动、行为、关系采取的规范准则或调整手段可能相同或者不同,通过比较相互借鉴。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大市场基本形成,世界资本市场中,投资国际化下,各国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准则趋同发展势不可转,美国在世界资本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世界各国包括欧盟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靠拢成为趋势,在趋同发展过程中,比较研究是减少各国会计法理论与实践冲突进而实现各国会计法律制度快速紧密对接的基本方法。

三、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在会计法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在物质生活领域中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5];因而,集体主义方法又称整体主义研究方法,是指以整体作为研究的基点,将社会等整体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单位,通过整体研究来描述事物全貌的目的。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归依,理论研究、制度设计、实施效果考察以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均衡发展社会整体利益为宗旨[6]。因此,研究社会整体结构和状况以及相应的利益诉求是应然之理。

会计法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公司法、证券法、税法、预算法、金融法、反垄断法、反商业贿赂法、破产法、反倾销法等具体经济法律制度之间联系紧密,可谓关联广泛,呈现经济法基础法之势。会计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思想上的探究,制度上的考据,还是活动上的观察,会计活动都不是经济主体的“私家”事务,而是公共事务;都不是对静态的物质或财产数量的简单记录计量,而是动态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反映;都不是基于经济活动个体利益,而是着眼与经济活动群体的整体利益的维护(包括内部利益平衡和整体经济秩序持续发展),即使是单个活动主体,其会计活动也是基于某一时间端的整体经济活动。因此,会计法或者会计规范与会计活动相伴生,现代社会,社会整体利益为核心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法律调整呼唤经济法部门法产生,作为经济法部门法的一部分,会计法充分地体现着经济法平衡协调、整体利益、追求实质正义的本质,展示了经济法基础法的特点,与经济主体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市场管理法律制度等紧密衔接。尤其是财务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使会计法的研究必须着眼于社会整体,以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

管理会计着眼于企业内部效益的提高,称为对内报告会计;财务会计不仅着眼于企业本身利益,更关注于企业相关的企业股东、债权人、交易对象、政府税务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需要,又称对外报告会计,而社会责任会计超越了企业及其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把利益维护目标直接指向企业所存在的社会,这是一种新的超越。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会计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会计法研究必须直面是会责任会计发展的现实。社会责任会计给会计法的研究带来如下新的社会整体视角。第一,社会责任会计超越了传统会计(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只把企业局限于经济系统的视角,而是把会计放在社会整体之下,要考虑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第二,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是企业应该承担多少社会责任,其目标不再只是经济方面,而是社会方面。第三,社会责任会计使会计改变了关注企业微观利益的形象,进而关注社会宏观利益。第四,社会责任会计将会计的作用从微观过渡到宏观领域,使会计理论建设、制度设计和社会运行建立在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层面。第五,社会责任会计为政府高效进行微观市场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企业收益的社会性分配方面提供了直接依据。综上所述,社会责任会计的兴起是会计科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为会计法研究提出了新课题,也为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的经济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也一定能够在社会责任会计法律制度,乃至会计法和整个经济法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调研方法范文第4篇

为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必修学分,特拟定了这份参考题总目,供学生进行构思,调研,写作参考.有些题目较大,可灵活掌握,分解细化.总的要求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新问题,总结概括新经验,以小见大,从实践上升为理论,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理解,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哲学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

5.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6.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调查

7.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

8.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9.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典型调查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11.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1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13.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14.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经验和做法的调查研究

15.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16.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

二,经济类

1.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调查研究2.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调查研究

3.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4.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5.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研究6.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研究

7.我国与周边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8.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9.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10.债券市场发展与规范化研究

11.农民收入问题调查12.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

13.民间投资问题调查14.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15.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16.商业保险问题研究

17.地下钱庄问题研究18.公共事业民营化的案例研究

l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20.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

21.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22.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23.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调查24.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

2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26.农业产业化研究

27.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调查研究28.名牌战略案例分析

29.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30.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2.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三,法律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问题2.宪法监督与宪法解释研究

3.法律赔偿执行难问题研究4.知识产权法研究

5.信息安全法研究6.电子商务法研究

7.政务公开制度研究8.新婚姻法实施后问题研究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问题研究10.文化法制研究

ll.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l2.公司法有关问题研究

l3.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l4.法律援助的实践

15.公益诉讼研究l6.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l7.新世纪新时期推进我国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l8.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l9."三农"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20.中国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践

四,社会学类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调查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3.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4.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5.单位制度和社会归属感研究6.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7.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研究8.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9.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10.家庭保姆问题调查

l1.社区服务问题研究l2.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l3.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l4.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15.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l6.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

17.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l8.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

l9.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

20.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研究

21.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2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

23.大众传播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24.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5.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26.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

五,教育类

1.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2.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3.第八轮课改的跟踪调查研究4.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5.加强中小学国防教育问题研究

6.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7.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9.调整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调查研究10.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

1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l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3.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l4.加入WTO,留和教育的改革开放研究

15.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l6.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

l7.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l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教育

l9.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20.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

六,管理类

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分析2.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组织设计

3.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4.中国银行组织再造实践研究

5.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6.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

7.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调查与分析8.企业,组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调查

9.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10.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11.企业在创新中发展的典型调查12.非法传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调查研究

14.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15.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16.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查与分析

17.政府绩效评估研究18.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与分析

19.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研究20.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1.加入WTO后商会(企业家协会)现状调查与分析

2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23.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4.服务型政府建设个案研究

社会调研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调查研究 地理教学 实践 思考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能真正的动起来,一直是教师认真研究的对象和考虑的问题,也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习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是学生的活动,因此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教师教学水平再高也是无法替代学生的学习。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学习。社会调查研究法就是符合这种教学理念的一种方法,下面我就把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研究法的一些心得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社会调查研究法的含义与作用

社会调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或实验等科学方式,对有关社会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研究方法。它是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社会调查研究法,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获得某研究专题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了解明白某一社会现象,并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见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调查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我们在社会调查中采用是以访谈法和观察法等为主、文献法为辅的形式。

二、社会调查研究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到四个要素:(1)调查什么?(2)谁去调查?(3)向谁调查?(4)怎样调查?根据这个思路,我整理了地理教材中的内容,提炼出一些容易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知识点,并分成若干个模块,作为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对象。然后根据社会调查研究的步骤开始设计安排学生进行调查。

1.确定社会调查研究专题

地理教材中内容很多,涉及到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人文知识。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椒江人,有一部分来自区外的路桥、黄岩、三门、仙居、临海、玉环、温岭等各县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农业地理中的特产作为社会调查研究的专题。

2.确定谁去调查?向谁调查?调查什么

(1)我把班级学生以他们所居住的地域划分为9个大组,其中椒江区这个大组因为人多,继续划分为三个小组,共计11组。要求每一组的学生利用周末采访当地的农民、地方上的特产专卖店和农贸市场,了解台州特产的种类、种植条件范围以及销售情况等。要求进行调查的时候,每个小组的学生要调整好心态,本着谦虚请教的态度进行调查。因为调查过程中可能会遇上来自客观的或人为的阻力,这就需要学生给自己打预防针,保持自信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2)为了让调查顺利进行,学校将给每组的学生开具一张由学校派出进行社会调查的证明,希望相关部门给予方便。

3.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具体设计,解决怎样调查的问题

在实地调查前,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集中讨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形成初稿。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2)调查内容;(3)调查范围和方法、时间、地点、程序;(4)调查对象;(5)调查人员组成、组织结构以及安排等。方案的讨论和制定是为了让每组的学生了解调查的预设,从而解决怎么样调查的问题。具体如:周末几点在哪里集中、调查的具体路线、预计调查的几个人或地点、询问的问题、由谁做记录等等。

4.收集资料

各组在周末实地调查过程中,要求做记录,收集调查过程中的一些资料。

5.分析资料

调查结束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调查过程中记录的资料以及自己的调查心得进行交流,并由一人执笔,写出调查报告。

6.结论与建议

在周一的课堂教学中,组织每组学生派一位代言人在班级里进行了现场汇报,汇报中学生感慨有加,既阐述了自己的调查经过、得出的结论,又谈了在调查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等,气氛非常热烈。最后各组同学一致认可用八个字来小结此次台州特产调查的主题:山珍海味,水果之乡。

7.理论思考与讨论

社会调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不是为了调查而调查。所以对于学生们的调查结果,我们要充分利用起来,结合地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使学生的社会实践知识迁移到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调查出来的众多特产中,我们选择了玉环的文旦作为案例来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根据调查,学生已经得出玉环文旦的分布范围和种植条件,包括销售区域等知识。我们把相关的知识用投影仪展示:

玉环文旦属柑橘属,是浙江柚类优良品种之一。

主要分布于半岛上的楚门镇、清港镇和龙岩、密溪等乡的滨海涂地和山麓。土壤为黄(红)色酸性砂质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无霜期327天,年降水量1400~1500毫米,分布比较均匀。

种植面积1.67万亩,总产量在3万吨以上。价格大批发最低每公斤3.9元(采摘期仅是2.7元,小批发4.6元),有的要卖到每公斤5.2元。

主要销售区域:当地的企事业、单位、部门(他们习惯大量购买文旦作为礼品,曾经根村果农王志根3500公斤文旦,被县两个部门订购采摘一空)以及个人;浙江省内外的一些主要大中城市,如宁波、杭州、上海、北京等地;还出口到英国、法国、荷兰、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销售价格和利润非常高。

文旦具较高的加工价值,加工附加值高,如果肉可加工成不含任何腐剂的纯天然粒粒汁、原汁等系列饮品,果皮可提取柠檬苦素、果胶或制作果脯、果酱。

文旦的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B、C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提问:(1)根据材料,以玉环、文旦为例,说一说影响农业生产有哪些因素?

(2)你认为,以后影响玉环文旦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经过学生的初步讨论,加上学生之前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一些认知,学生很轻松就得出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其中自然条件因素包括气候(热量、光照和降水)、地形、土壤等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产品消费状况,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农产品品种、生产技术、装备以及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劳动力等。其中市场需求因素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影响越来越大。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后,它的价值会大大提升,从而促进该农产品的种植发展。

以文旦为例分析完之后,再让学生以涌泉的蜜橘来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学生们经过之前的调查,再加上课内的案例分析,基本上对农业区位因素有了很深的理解,这也达到了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目的。

三、社会调查研究法运用的效果

社会调查研究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小结如下:

1.社会调查研究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社会调查法从组建小组、讨论方案、调查行动,一直到汇报,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主动、相互协调与合作,并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辨析别人的观点,同时取舍、评价,进行知识重组。每位学生都可以从中体验和感受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分享小组成功的喜悦。社会调查法的运用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既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课外知识,又使学生学会了分享和合作、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2.社会调查研究法符合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原则

社会调查的内容取之于地理教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相应专题的社会实践调查,再回归到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初步具备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调查研究法是地理课教育的一种创新方式

地理教育要创新,必须坚持地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而社会调查研究法的价值取向,就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调查研究中的参与、体验、收获,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注重资料的搜集和分析,直至写出调查报告;以及地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调查结果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这个过程就体现了地理教育的创新。

四、社会调查法运用要注意的问题

1.调查不宜多

因为调查要实地去操作,还要提前做调查方案的策划,虽然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帮助,但是它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行,所以调查也不宜多。考虑到学生周末的作业、休息和娱乐,所以可计划每月一次,或一学期两次。

2.调查内容不宜复杂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交通、调查时间等),所以调查的内容宜选择简单、可操作性强的主题,调查范围应在学生居住区域范围,所以调查内容不宜复杂。

3.需要调查评价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调查给予一定的辅导和正确的引导,切忌“放羊式”,导致有的学生会为了调查而调查的走过场,所以要进行实时的督促和评价。调查评价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内容,“质”包括学生参加调查的态度、表现和取得的成果;“量”包括参加社会调查的时间、访问和调查的数量和完成的内容等。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每个小组和每位学生一定的等级考核评价。评价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调查中。

五、结束语

社会调查研究法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它,可以很好结合教材内容,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生动、典型的材料引入课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获得知识,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调查中也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