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维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1C0003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要求: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继“三维目标”后又一个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产生的。

1 再释“三维目标”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有两处提及“三维目标”。一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描述中有所提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对课程标准的说明中有所强调:“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人们将此概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15年之多,学术界对“三维目标”的争论和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对“三维目标”实施尴尬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绝大多数学者和广大基础教育教师认为:相对于仅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三维目标”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是与时俱进的超越和进步。这是因为“三维目标”是从学生学习意义形成的过程建构的,它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什么是值得学和学什么”视角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从“怎样学习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视角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从“通过此过程学习特定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发展有何意义”视角制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三维目标”的准确表述是“在正确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真正落实,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认同并践行这样的理念:“知识与技能”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经历正确的“过程与方法”的载体,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需要“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和融合的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素质教育在课堂的落实有抓手。因此,有学者认为“三维目标”是荡涤应试教育的一帖“解毒剂”,“三维目标”落实之时,就是应试教育崩溃之日。

在学术界[2~5]对“三维目标”进行争论的同时,基于“三维目标”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三维目标”瞬间在全国成为教学层面上影响最为广泛的概念,广大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实践着基于“三维目标”的学科教学。但是,诸如“知识与技能”的僵化与虚化、“过程与方法”的简单应对与形式主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标签化等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随处可见;关于如何将笼统的课程“三维目标”转化为章节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将基于“三维目标”学科教学与“能力立意”的学科考试有效对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融合、落实“三维目标”,并用“三维目标”评价课堂教学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成为难点。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建构与实践,始于21世纪来临之际。进入21世纪后,未来社会的公民如何才能应对当今世界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多样化与区域化以及全球化的复杂挑战?如何才能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目标?我国基础教育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课程和教学中得以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2 认识“核心素养”

21世纪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又是经济全球化、国际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和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纷纷讨论这样的问题:21世纪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使他们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世界经合组织(OECD)于1997年开始启动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的研制工作。经多方研讨和论证,于2003年形成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 Functioning Society),其中,“Key Competencies”意思椤肮丶的”、“必不可少的”的“素养”,简称“核心素养”。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相继公布了核心素养清单(见表1)。

为落实《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的课题组,于2016年9月13日在北京《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召集几百位教育领域专家重点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至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框架(见图1)基本建构完成。

综合分析比较国际组织、国家(地区)所公布的“核心素养”可以发现,虽然它们存在侧重点、视角、内涵的表述差异,但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

首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称21世纪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6],是学生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综合品格。核心素养并不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更是面向人人的,是一个人在21世纪获得个人成功并贡献社会最为重要的“共同素养”,是21世纪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共同素养”中的高级、关键素养。

其次,核心素养是跨领域、跨学科和多功能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数学、人文、科学、体艺等)教育的共性贡献与个性贡献;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可以在不同社会领域,如政治领域、科技生产、社会网络、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得到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满足未来个人成功生活、社会健全发展和职业世界不同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不同情境中的复杂问题[7]。

再次,我国建构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汲取了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时展对人的需求,体现了21世纪对人的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国学生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特点,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实际而建构,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8]。

3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3.1 “核心素养”是时展的必然产物

人类走过了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21世纪的世界正在步入知识时代,与之相应的经济形态为知识经济,与之相应的社会是知识社会。进入21世纪后,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技术成为了商品,工业时代的常规工作类型将会逐渐减少,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类型和岗位数量将会持续的大幅度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体如何才能够在新型的社会化中受益,并为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如何才能够有效地应对数字科技对人们认知发展、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的冲击?

科技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人类社会推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数字公民”。在信息社会时代,个体怎样合法地、有道德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怎样才能与他人联合,全面地搜集、分析、综合信息?

21世纪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科技与信息迅猛发展”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入21世纪,世界各地的人工作、生活、交往在一起,人类生活越来越成为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整体,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社会和文化变得空前复杂和多元化。在全球化时代,个体如何有效管控和适应不同价值观、、情感、观点、利益、人际关系等的冲突?如何适应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以适应变化莫测的未来挑战?如何通过合作共处使全球化有助于丰富人类的生活?

在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社会中,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文化基础”素养,包括使用言语、文本、符号的基础,使用数字、科技、信息的基础,互动并理性地使用“工具”的方法基础,才能创造性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社会参与”素养,包括具有全球化公民意识,能有效进行群体互动、合作和交流等,才能在全球化社会过上成功的生活,并对全球化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地球村的公民惟有具有“自主发展”素养,包括身心健康,乐学会学,具有主动和创新意识,具有批判和反思能力等,才能适应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21世纪[9~11]。

3.2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传承和提升

“核心素养”与过去提出的“三维目标”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有学者形象地将“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描述为: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传承。欧盟将“素养”界定成“公民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将“核心素养”界定为“所有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因而“核心素养”是个体获得成功、融入社会和胜任工作所必备的、集“知识、能力和态度”为一体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的整体表现[12]。

知识与技能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前提和载体。没有知识与技能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但知识与技能并不等同于素养。建立知识与素养的关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如何获取知识与技能”。

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事实性知识、理论原理性知识和学科观念性知识构成的。学科观念凝聚着所在学科思想的精华,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更本质的东西,处于核心的地位。在信息时代,学科知识的衰减和更新速度空前加快,但学科观念或思想却相对稳定,学科观念也是学生应对复杂的、不可预测的问题时所必需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核心所在。因此,舍弃无法穷尽细小的“知识与技能”的点,将学科知识提升为学科观念,就能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知识与技能是否有利于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还要看知识与技能是如何获取的。机械灌输、被动接受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形成核心素养,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才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前提。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学科特征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同样也是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过程。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提升和发展。“三维目标”强调在正确的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知识与技能、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培养态度和价值观,“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社会所必备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关键能力和品格。“三维目标”聚焦课程对学生的培养,“核心素养”聚焦教育对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并获得成功所需要关键能力和品格的培养,“核心素养”更能体现时展对人的需求,更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三维目标”体现现代学科的内在价值,“核心素养”指向多学科、跨学科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品格”的贡献,“核心素养”更强调不同学科融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

3.3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任重道远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教育、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科教育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效果?教师、课程、资源如何才能保障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顺利进行?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清晰认识学科教育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本质特征,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有共同的作用,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贡献。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如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自然)课程,他们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共同和特殊贡献是什么?这就有必要分析研究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其内涵、要素、表现和素养水平评价体系。

其次,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地将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到课程、单元(专题)、课堂教学目标中”。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服务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需要制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课堂教学目标,需要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学习任务(活动),需要建构和实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

第三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建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上承着宏观目标,把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等有关内容要求具体化;下启着课程实施实践,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考试评价等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考试评价既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学校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举措。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不仅会涉及中高考制度改革,也会涉及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和不同课程模块的学习结果性评价的改革。研究分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并将其校本化,分解和细化到课程模块、单元、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这既能发挥学业质量评价对学科教学的导向作用,也是深化学科教育课堂改革的关键环节[13]。

参考文献:

[1]赵婀娜.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T].人民日报,2016,(10):20.

[2]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62~67.

[3]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释[J].全球教育展望, 2006,(3):57~61.

[4]王策三.“三维目标”的教学论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1~11.

[5]崔允t.追“学生学会了什么”――兼论三维目标[J].教育研究,2013,(7):98~104.

[6]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2.

[7]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4.

[8]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3.

[9]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5,(9):13~23.

[10]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1~13.

[11]周平艳等.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驱动力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22~28.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公民教育

[作者简介] 余清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之一,是提升社会凝聚力和积聚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途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阐释为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的思想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核心作用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需要被人接受并主动贯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被接受并被主动贯彻的教育问题成为当前教育领域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性质

自从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以来,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探索就迅速展开,特别是高校的很多教育学者和实践者投入其中。教育学者和实践者们主要探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目标、途径、方式与机制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也取得了很多深入的认识。与这些探索相比,一个更为基础的问题还有待于深入,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教育的问题,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性质问题。

在以往的探讨中,有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作一般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有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作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种观点在思维路线上是非常不同的。第一种观点是在人的道德或一般社会性发展上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把这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在提升青少年社会性或促进道德发展,并以道德规范或道德感染的逻辑组织教育活动。第二种观点是在人的政治角色担当上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把这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在培养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并以政治选择的逻辑组织教育活动。从思想路线的比较来看,两种观点在价值、目标以及活动逻辑上是非常不同的,因此这里非常有必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在何种价值立场之上、目标如何以及以何种逻辑组织。

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价值、目标以及生成逻辑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性质上应作以下定位: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根本上是政治教育,以促进国家发展和个体政治性发展为根本价值。从概念本身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根本特质来自于“社会主义”一词,而“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相对的政治概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应该坚持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从政治维度产生的价值体系。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肯定能对政治之外的经济、文化以及一般社会生活产生导向影响,但这并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政治教育的判断。因为,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是学术意义上的“政治”,这种意义的政治是广义的,只要涉及公共事务就可以归入政治范畴,因为政治可以非常广义地理解:“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文化以及一般社会生活发挥引导作用是必然的,因为这些领域本身就属于宏观的政治事务。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的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是为了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社会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在个体层面的表现是个体政治性发展,真正实现从一个自然人到一个社会主义“政治人”的转变。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属于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范畴,以培养社会主义的中国公民为根本目的。中国的政治教育到今天已经走到了公民教育的时代,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中国的公民,要承担不可推卸的社会主义建设义务,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践行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内容,是引导公民选择正确政治行为的基本途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中国公民。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基于政治选择逻辑的教育。与一般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关系基础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基础在于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反思,在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也在于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正是在这种政治选择过程中,我们现在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仅从当代社会发展方向、个体间或小群体的社会生活来找寻开展逻辑,应该立足于中国革命史、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中国未来发展前景来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活动。

概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教育,而是一种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个体政治性发展的政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社会主义中国公民的公民教育、是以政治选择逻辑开展的教育。这些性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基本的规定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战略

以往很多研究主要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之上,并设计了很多途径、方法和具体的活动,相信也会取得相应的效果。但是,从宏观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问题需要有战略层面的考虑,需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性质来探索这种教育的实施战略,因为不同性质的教育需要不同的实施战略。

从性质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需要基于政治选择逻辑的教育,是需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与依据、体验与交流、实践与谈论等内容的教育。这些特点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用常规的“灌输”或“说教”的封闭姿态,不能就教育而论教育,也不能只看重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实施中应该坚持以下基本战略: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坚持教育行动与社会建设并举的战略。这条战略表达的核心意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有坚实的社会基础,需要在社会发展和改造中进行。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威胁最大的就是社会不能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组织,因为这将最直接地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依据。可以说,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主要在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大家最能直观感觉的当代中国社会并没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组织,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性就要受到质疑。反过来,如果大家能够直观感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社会的体现,那么这种教育就将事半功倍。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主义社会比任何孤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行动更有效。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坚持“大教育”的战略。所谓“大教育”其实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渠道,不仅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教育,还要实施社会教育,甚至是家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政治价值观,主要引领所有公民具有广义政治性的公共行为,因此社会是公民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领域,在社会中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选择。况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包括广泛的体验、实践与讨论活动,这些都需要走出学校来进行。家庭教育在情感、品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当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感受、交流,家庭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场所。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00-02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第14次学科论坛于2013年7月14日至15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本次学科论坛紧扣主题,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展开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一、基本概念与问题的厘清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任何问题的深入研究必须立足于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首先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由此,专家们首先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何种角度诠释社会核心价值观”等问题进行阐述。

(一)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

专家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兰州大学王维平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价值的主要体现,是位于主导与引领地位的社会价值,是旨在社会主义主体的人摆脱经济贫困、政治依附和精神奴役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王学俭教授则从社会主义价值为何存在、如何生成、因何发展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论述,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湖北大学杨业华教授也认为,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价值体系中最为抽象和普遍性的价值观,具有凝聚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强化国家认同的功能,从这个角度上说,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明确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命题。专家们一致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在当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概念,它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与发展的科学命题。复旦大学的顾钰民教授认为,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在十提出的“三个倡导”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本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基本要素为基准进行研究。吉林大学的陈秉公教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势位”定位角度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1],它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国家机器”,是国家的“软实力”。

除此以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探讨也是本次论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湖北大学的贺祥林教授认为,从学理上来讲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出发来阐释“价值体系”与“价值观”的问题;从逻辑上来讲是大目式的内容与内聚性的纲要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定位

党的十在坚持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的理论创新基础上鲜明的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凝练与定位“既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源本,又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现实”[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要不断的挖掘其实践内涵、时代内涵与民族内涵。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要立足于实践、立足于社会经济关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根植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体现为集体主义。北京大学孙熙国教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必须以“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为根本,在深入研究普世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普世价值观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为借鉴,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的蕴含着自由、平等、解放等内容。广西师范大学的钟婧教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一定要在理论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上囊括人类中西普遍价值,进程上着眼未来、与时俱进,基本理念上的继承、包容与超越,基本方法的提取、弥补与协商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位

吉林大学陈秉公教授就如何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名词“高势位”。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居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稳定、动力等社会功能,就必须进行“高势位”建设,使其具有更大的势能与位能,成为“高势位”的国家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引领和整合价值观体系,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中山大学的钟明华教授对于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位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社会形态、实践形态到价值形态的研究发展轨迹,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基础上对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所倡导的自由、解放、平等的扬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导向,是社会主义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在当前普遍存在的文化危机、信仰危机、价值危机的现实中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士官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教育模式是当今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其科学性在于它打破了以传统公开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相关的应用学科,它更注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学员需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基本的实验过程,具有电路实验的基本技能。传统的《电工基础》教学模式以教员为主体,往往是理论知识讲得多,实际应用讲得少;课堂教学多、实验实习少;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都很缺乏,面对实际工作困难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在《电工基础》教学我们引入CBE教学模式,加强对学员能力的培养。

一、在士官职业教育中突出岗位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军事变革的蓬勃发展。随着我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军武器装备也将有较大的发展,高新武器装备的投入使用,就迫切要求高层次、高素质士官人才的出现。大部分士官岗位不仅要求具有大专以上,更要求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维修技能,而且随着武器装备不断的更新换代,士官人才还应该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适应新装备的使用和保障要求。

二、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它强调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士官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以提升士官人才能力和素质为核心的教改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2.1 改革课程教学要求

在教学要求上,从提高士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和后续发展考虑,改变原有的以学科为本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强调“实用、够用、适度兼顾发展”为度,重新整合知识结构;同时弱化对定律、定理证明与推导。,淡化计算技巧训练,种地啊加强学员对知识的理解、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加强学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士官一个大专业类中常有多个专业方向,虽然都开设《电工基础》课,但是不同专业对知识要求的深广度不同。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教育的要求,就要特别强调“实用、够用”原则。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到专业教研室座谈、借阅参考相关专业课对《电工基础》的需求,大胆得打破了传统教材的固有结构,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重新优化。

2.3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一是突破传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的教学内容程序,根据学员的知识背景、专业特点和后续课程需求,重点突出“怎么用”;二是突破在学历教育过程中强调掌握理论推导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主的教学内容目标,突出以强化知识运用,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主的教学目标;三是突破以往“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课程设置,增加学员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学时,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

2.4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传授方法和思想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学员学习能力上。CBE特点之一是在教学上的灵活多样化,形式不一。根据这一特点教员在电工教学中应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加强直观教学,并安排必要的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实验,以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改变过去学生为考试及格而消极学习的态度。例如在讲解三相对称电动势时,将发电机模型展示给学生,且将发电机绕组的输出端接一电流计,转动绕组时,三相对称电动势的幅值、频率及相位就在示教电表中显示出来,学员一看就明白。

2.5 改革考核方式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第5篇

(一)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职业核心能力是所有职业和岗位共同需要的通用技能,是职业能力的一部分,是个体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就包括职业素质。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原本就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除此之外,从上文对概念的解释中不难看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内容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也不谋而合,都强调对有助于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它基本能力的形成与加强,而且基本保持对应,在方向上具有明确的一致性。

(二)在功能上具有互促性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然而能力的有效发挥必须要依赖素质这个基础条件,必须有良好的素质作为前提保证才有完美展现能力的可能性,这就需要通过素质教育来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会极大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是内在的、隐性的,而能力却是素质的外化,是素质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素质要通过能力的发挥才得以描述和衡量,这同样离不开以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而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会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优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必须大力发挥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因此要优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全面建立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评价手段,从而构建完整的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使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保留“两课”、高职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高职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等传统公共基础课程之外,还应该补充开设诸如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道德观、人际沟通能力训练、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创新思维训练、心理素质训练、PPT制作技术、Photoshop技术、Flas制作、商务写作、文学欣赏、书法艺术、影视欣赏、审美与人生等各类与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的形式,都必须要作为重点课程被添加到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之中。在教学团队方面,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不在于引进,而在于“打造”,教师的理论知识已经足够扎实,重点是对他们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其具备深厚的传授职业核心能力的功底,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超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去兄弟院校、企业单位接受能力培训,或定期邀请专家亲临指导。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与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大赛或活动,以便在实际体验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此外,还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师自觉参与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的学科建设、课题研究等各项教研活动,加强职业意识,彻底融入职业教育的环境中,为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在教学理念方面,时刻牢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不再是为了应试而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强化作为唯一目的,而是围绕开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和拓展作为主要目标,倡导“知识讲练为辅、能力训练为主”的实战型教学理念。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始终作为主线任务融合于整个培养方案之中,使其具体化、明朗化,并始终将其作为教学的“导航仪”,这样不仅充分考虑到职业核心能力在职场中的巨大作用,增加了公共基础课程的实用性,而且符合高职教育塑造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初衷,真正做到服务于专业、立足于行业,体现出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真正价值。在教学方法方面,项目教学法强调在实际操作中习得知识与技能,将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其理念符合“塑造应用型职业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对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效果,但也同样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强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教学法不但能够将多种职业核心能力同时激活,还可以令其长久保持活性,并且时刻处于上升状态,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最佳选择。在评价手段方面,重点考查、评价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考题内容可以把文字叙述的问题替换成实际操作的项目,考核形式也要多样化,不可仅限于闭卷答题,还应包括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小组演示或个体答辩,最终的评价依据也从一张试卷变成一个作品。此外,还要以形成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估手段,对学生各个阶段的能力进展情况实施有效跟踪和掌控,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与强化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