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信息化心得体会

教育信息化心得体会

教育信息化心得体会

教育信息化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治理;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8-0021-05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更是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规划》就明确把“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升到“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有力手段”的高度;《纲要》也把“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列入下一阶段国家教育建设的重点。教育管理信息化“要不要建”,在今天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建什么”、“怎么建”、“先建什么后建什么”在我国教育领域、教育管理信息化领域却仍有争议。从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及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当下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迫切需要从整体来谋划各部分、各元素的功能定位,从全局来明确各主体、各层面的建设职责。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刻不容缓。

所谓“顶层设计”是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和方式,其本义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统筹考虑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以集中有效资源,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同时强调“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2]。当前,顶层设计的理念已逐步渗入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各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从“顶层设计”这一理念的内涵来看,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应当包括对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应用方式、各方权责、推进步骤、实施策略、保障机制的全面规划。这七个方面互为因果、丝丝入扣,任何一方面的脱节都有可能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达成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因此对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进行“顶层设计”必须从这七个方面全面入手、综合解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由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各省地市区县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组成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入手谈谈对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理解。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和问题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10年、2012年颁布《纲要》与《规划》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突破点,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路线图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建设任务,学生、教师、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等一批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全国各地和学校全面部署与应用。应当说,这几年的集中投入使得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

从国家层面来看,经过一个阶段的建设与应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初见成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已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按照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的原则基本建成了全国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学校)、中小学校舍、高校学生学历学位和就业等基础数据库,部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开始发挥作用,特别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联网开展学生转学业务网上办理,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家长,实现了学生数据动态更新。这些工作在考试招生、学生就业、教育经费监管和遏制数据造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地方和学校层面来看,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学校不断挖掘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深度,使得教育管理信息化在各地区、各学校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建设和应用局面。一些省市依托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扩展应用,将业务管理与系统应用深度融合;一些地市和区县在满足上级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教育管理信息化管理云平台,依托高速互联网实现了区域内学校管理平台的云应用,降低了学校信息化运维成本;一些学校将管理信息系统下移至课堂、实验室,将教学与管理有效融合,为学生、教师提供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师生教学效能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即时分析。在这些地区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正在支撑和推动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已经产生令人振奋的积极影响。这些探索为加快推进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毋庸讳言,当下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下述几个问题:

第一,协同性问题。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已取得相当进展,如果将其置于体系之中,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相配合,则更能充分发挥该系统的功能。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各层面、各条线建设各自为政现象依然存在,尚未形成有效协同。从深层来说,核心问题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中各元素的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各层面的任务分工不够清晰;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尚未厘清。目前教育部已经出台了《方案》,不过从《方案》文本和实际推行来看,主要着眼的还是国家层面;《方案》所提到的地方和学校的建设职责,更多是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要“配合”教育部完成国家任务,而对地方和学校自身所关心的问题并没有提供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指导。此外,《方案》没有对参与全局建设的地方和学校的权利进行阐释,地方和学校的建设思想还没有完全与国家形成一致,建设热情也还没有被充分调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容易变成某一层面、某一主体的任务,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数据的准确性和应用服务的广泛性问题。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建设权责不够明确所导致的协同性问题会直接影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准确性。过去的数据管理系统是按照教育类别和业务线索进行建设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数据不能共享等问题一直存在,数据往往缺乏一致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因为数据采集重复、统计口径不一,导致学生人数、学校数量等基础数据在不同系统中存在差异,数据不一致情况还没完全消除。此外,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虽已初步建成并开始发挥效用,但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各层面的数据共享也尚未实现,这也影响了各主体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和速度。

第三,长效机制问题。一是运维队伍问题。近年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快速推进,省市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技术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技术人员普遍不足,尤其是中小学和幼儿园,没有专职的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岗位;信息化技术人员收入和待遇普遍不高,职称晋升困难,职业发展前景不明导致骨干技术人员的流失。二是经费配置问题。教育信息化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没有明确规定,不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经费投入都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快速的发展需要,部分省市甚至由于缺乏政策依据,相关经费难以获得财政支持。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经费仍然集中在网络、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管理软件建设费用、开发人员费用等的经费投入比例不合理;教育信息化经费以项目建设经费为主,缺乏持续的运维服务经费支持,导致出现系统建设完成后难以持续运行。三是建设机制问题。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还是政府,尽管一部分企业已经投入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领域,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还未理顺,市场的活力尚未被全面激活,使得一些高品质企业面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观望犹豫,也造成了目前该领域建设企业的鱼龙混杂,从而影响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整体品质。

以上问题恰恰反映了当下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中亟需填补如下空白:《方案》说明了国家层面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即解决了国家层面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但《方案》的属性决定了它没有说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类办学机构(学校)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对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给出总体思路,从而明确各层面、各主体的责权利。“教育治理”目标的提出无疑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 推进“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下一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为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今后一阶段全国教育工作的目标确定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国教育系统为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适应教育形势变化,破解难题的一次重大理论和实践转型。“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管办评”的分离,核心是构建新型的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突破口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重点是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这个格局的核心是由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管理体系、以学校为主体的自主办学体系和以社会为主体的监督评价体系三者构成的。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要使这三大体系边界清晰、独立运作,相互制约、相互支持,分而不离、全面提升。

教育管理信息化对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管办评”三大体系的构建形成、分而不离,信息化是核心支撑;明晰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的职责和关系,信息化是有效途径;教育体系的运作优化、精细治理、即时响应,信息化是有力保障。“教育治理”理念对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至关重要:“教育治理”概念中包含的依法治教、区分权责、彼此尊重、相互协作和广泛参与的理念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甚至可以说,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前提,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国外经验,当下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和应用的目标是: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发挥各主体作用,积极建设各级教育管理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通过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全面应用,规范管理过程,推进信息公开,提高科学决策,做到教育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实现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三、 面向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

“教育治理”为教育管理信息化指明了建设方向也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必须将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基础和依归。因此面向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当贯彻应用为导向,服务是核心的方针,使得各主体在应用中充分认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在服务中凝聚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共识;应当秉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理念,充分尊重各层面的实际需求,从而调动各主体的建设热情;坚持数据共享,核心业务系统统一规划部署的举措,通过数据共享使各主体充分获益,最大限度激发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功能潜能,通过核心业务系统统一规划部署实现教育核心业务和核心数据的上下贯通。

根据上述原则,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顶层设计可以从建设、应用、服务和保障四方面确定思路。

第一,建设目标:建成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教育部根据《方案》建立全国学生、教师(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并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推动学生管理、教师(职工)管理、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等核心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核心系统”)在地方和学校的建设与应用。核心系统由教育部统一设计开发,地方和学校免费使用。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按照“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上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原则,做好核心系统的部署与应用工作,建立地方学生、教师(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通过系统应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动态更新;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适用于区域内多个单位使用的通用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通用系统”)及单位内部使用的特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特色系统”)建设应用工作,实现信息技术在学生教师、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基本形成以核心系统为主干,通用系统和特色系统为支干的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

第二,应用目标:支撑和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所谓“伴随式收集”指的是通过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管理过程中实时形成教育基础数据,完成数据收集,不同于以往人工采集数据,逐级上报获取数据的方式。)和教育基础数据全国互通共享,积极探索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应用,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利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开展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应用(以下简称“五项应用”),实现管理过程精细化、决策支持科学化、数据获取伴随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分析即时化、公共服务人性化,充分释放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潜能,使教育管理信息化在政府职能转变、支撑和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政府教育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五项应用”在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覆盖。

第三,服务目标:助力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引导各类学校利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服务学校教学、管理各项事务,直接面向每一个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提供个人教育空间、学习空间、管理空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应用积极性,在学校内部实现管理平台全覆盖、管理教学相衔接、个人空间全接入,打破壁垒,使每一个教师、学生、管理者都成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者、应用者,将管理信息化打造成“智慧校园”的基础。

第四,保障目标: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格局中的职责分工和权利义务;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机制,充分调动地方、学校、社会及企业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格局中,教育部的职责是统筹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规划,指导各地各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规划和推动实施。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开发教育部本级信息系统和全国部署的业务信息核心系统;出台核心系统接口标准;组织推动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建设全国管理信息化的公共技术与安全支撑平台;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和编码体系,建立国家教育编码库;总体推动信息化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广泛地应用。

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是遵循教育部关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工作要求与规范,制定适应本省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状况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指导所辖地市区县与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主要具体任务是:配合教育部部署国家教育管理核心信息系统,组织在本地区的应用;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发本级信息系统和全省的通用信息系统,建成本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出台本级通用系统接口标准;进行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为本地区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运行的云服务;配合建设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安全与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技术服务体系,推动信息化在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监管、评估评价、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广泛的应用。

地市区县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是根据实际教育管理职责,进行规划实施。对基础教育以区县统筹为主的地区,地市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可以参考省级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部分业务进行安排。对教育统筹比较多的地区,地市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要与区县教育管理信息化、中小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进行全面规划统筹,按照具体业务分工进行安排。主要任务是:配合教育部、省教育部门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部署,组织在本地区的应用;组织建设所辖区域集中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管理信息通用系统;出台本级通用系统接口标准;开发和应用本单位教育行政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建成本区教育基础数据库;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充分集成整合,为学校、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和办公办事服务。

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职责是,构建以管理和教学为核心、以师生应用为导向、针对不同学校类型特点的业务管理系统,以实现学生教师、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再造,使学校成为各级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数据源。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核心系统应当涵盖学生基础信息管理、教师基础信息管理、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三类应用,原则上由国家主导统一建设。通用系统主要涵盖课程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师发展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和协作交流管理等应用,原则上由各级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统筹建设。核心系统和通用系统采用“云服务”的模式提供各类教育机构(学校)使用。特色系统即指各类教育机构(学校)自主开发建设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如班级管理、档案管理、考勤管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教师日常事务管理等系统。学校可以通过特色系统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突显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特点。学校特色系统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标准和规范。

四、 总结与展望

加强改革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是现阶段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矛盾、有效推进教育治理的重要路径。教育部着手出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指南》正是为了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理念、规划层面,还应该转化为行动,唯有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真正付诸于实践,才能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使参与教育的各种主体活力竞相迸发,使创造教育智慧的源泉充分涌流,使教育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化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变革;赛博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55-02

在新时期,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也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战略阶段。然而在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发展进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要想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就必须对教育信息化的理念进行深入的解读、改革,形成对教育信息化的正确认知,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研究教育信息化,有助于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本质,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功能和价值,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一)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教育信息化概念

以宏观思维为指导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进行解读,当前西方语境下的教育信息化术语虽然各有侧重点,但均强调教育信息化是一种社会实践,并且认为教育信息化涉及到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复杂,不能将其视为一个简单技术过程。

Computers in education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用来泛指计算机的教育中的应用。该术语侧重于实用主义,研究焦点在于学习和教学的微观层面。Educational computing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具有强烈的心理学研究色彩。研究的焦点在于对计算机的运算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将计算机视为一种智能化的教学机器,技术色彩比较强烈。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或informatia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这个术语流行于21世纪初,这也是当前概括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术语,其囊括了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所有研究,具有比较浓厚的教育学导向,侧重点在于教育中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全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应用教育学与心理学来推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变革[1]。

(二)教育信息化概念的发展

自从计算机出现以来,人们就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支持通讯、处理信息,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均能够得到应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开始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性建议。20世纪90年代,教育领域出现了教育信息化的潮流,给教育实践和研究带来的冲击,也获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成为了很多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2010年,美国政府就在《2010年国家教育技术规划》中提出了“美国教育转型:技术赋予学习力量”,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已经超越了计算机对教学进行辅助的发展阶段,计算机成为了教育领域重要的技术基础设施。同时,教育信息化以复杂系统为基础,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综合性研究领域[2]。

二、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尽管教育信息化理念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同,但是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的过程中仍然遇到了一些阻碍。教育信息化与文化、经济、政治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受到学术眼光狭隘与孤立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相比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领域,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而在现实层面,信息技术对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仍然在不断地增长,这也导致教育信息化战略走进了浅薄浮躁、急功近利的误区。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不足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了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专家指出,出于公众的期许,当前的教育系统纷纷在学校和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以此博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但是事实上教育机构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和学习的影响。这也使教育信息化出现了跟风的问题,而理论研究的薄弱导致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无法对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没有发挥真正的指导意义[3]。

尽管当前确实有研究证明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的确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研究的可靠性仍然较低,有学者提出学生学习绩效的改变并不完全是利用信息技术的结果,这也使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力量受到了削弱。在当前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部分为科学研究,其研究理论基础和结论都难以得到验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的积极性。

正是由于教育信息化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滞后,使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人们也无法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来解决这些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人员在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研究时,有浪漫主义和基础乐观主义的错误倾向,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学习变革的深刻性和高度的复杂性。

三、推动新时期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的具体途径

(一)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

各国均对教育信息化投入巨大,并予以了广泛的研究,但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有关专家认为,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受阻的根本原因在于重视硬件建设,同时忽视了质量控制。人们在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没有对“信息技术手段应该如何被使用”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事实上,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每一种技术进入实践领域之后,都会重组人们的交往模式而创造一种新的环境,对人们造成改变,对人造成改变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技术创造的新的环境。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还会带来教育制度的变革。在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发展中,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改变自身的深层技术观,将技术作为改变人的力量。要将传统的硬技术和软技术的两分法打破,认识到以社会媒体为代表的新技术对学习和教学实践产生的影响。在追求技术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基础周围的社会环境,使教育信息技术具备更加浓厚的人文关怀[4]。

(二)将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的支点构建起来

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2005年美又启动了赛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其目的在于建造新一代信息高速公路,从而推动美国科教文化的发展。这一举动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也可以通过赛博基础设施建设来汲取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的经验。

1.赛博基础设施的含义。赛博基础设施是一个大型科教平台,其具有四个主要领域:学习与劳动力发展、赛博服务与虚拟组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高性能运算,这四个领域各有重叠。赛博服务与虚拟组织的作用在于使教育和学习共同体,突破时空的限制;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用于分析和处理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高性能功能则是以海量的实践数据为基础进行建模。这些领域的相互联系,能够对学习和教育方式进行改变,有利于推动学习变革与劳动力发展。赛博基础设施与高性能运算、大型数据库和国际互联网的融合,构建了一个具备专门技能、各种应用软件、先进的计算机资源和高速互联网络的科教平台[5]。

2.赛博基础设施的人文性。有别于第一代信息高速公路的是,赛博基础设施将“人”作为核心,对技术本身进行了超越,通过人与人组成的“共同体”,能够将协同工具、通讯技术、数据资料、分布式计算、软件与硬件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构造公共知识服务体系和知识网格平台。通过整合和集成模拟、建模和可视化工具等各种应用软件,以及中间件、大规模数据集、远程传感器和高性能运算,赛博基础设施能够将人力资源、数据信息和技术手段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技术平台。这样一来,能够更加便利地进行数据信息和工具手段的共享,并且实现隐性的专业特长的共享,打造以此为基础的知识共同体,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6]。值得借鉴的是,赛博基础设施对人的价值的彰显,美国教育研究机构将其作为推进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动力。将教育赛博基础设施的创建作为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的支点,就要强调人的中心地位,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和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3.赛博基础设施的价值。分布式、跨学科和协同性是新型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特征,其目的在于教育信息化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共同体,推动新方法、新模式、新工具和新思想的产生,使教育信息化战略得到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要促进教育的转型和变革,催生新一代师生群体,从而使教育信息化更加具有人性化和个性化,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使学习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

赛博基础设施具有强大的功能,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机遇。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人员而言,应该对复杂概念进行可视化和建模,加强相互合作,开发新的可用于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情境的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并对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过程中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大规模、及时准确的跟踪和评估。以赛博基础设施为基础,将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实验室、课堂以及其他领域整合起来,打造泛在学习环境,突破旧有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

四、结语

在新时期,各国都对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予以了充分的重视。从计算机的产生开始,人们就在不断地探讨如何发挥计算机的运算功能,将计算机引入教育领域,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并非一个简单的技术过程,其具有超越单纯的技术逻辑的思维方式,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予以深入的理解,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彰显人的价值,吸收美国赛博基础设施的有益经验,打造具有个性化、统一性和开放性的学习和教育领域。

参考文献:

[1] 吴世勇.从教育口号看建国以来的教育价值取向[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6).

[2] 李汉潮.德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及启示[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3).

[3] 易玉梅,彭志明.教育价值取向的分裂与创业教育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整合[J].湖南社会科学,2011,(1).

[4] 李凯.试论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与发展[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教育信息化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素养;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26-01

信息化社会是以信息为战略资源,依靠知识和信息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它要求教育者必须是信息技术武装的信息化人才。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越来越快,更便捷,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不断改变,这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的信息化要求教师教育方法、信息素养、观念、思想、理论到手段、模式等的根本性变革,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

一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使之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其中,数字化使得教育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扩展时空、远程教育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繁杂工作自动化。

从教育层面看: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新的教育形态,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二是资源全球化,利用互联网,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信息海洋,供广大受教育者共享。三是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四是学习自主化,由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得到认同,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五是活动交互化,通过交互方式学习也是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六是管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叫做CMI系统,包括计算机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七是环境虚拟化教育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

二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创新

以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引起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与手段等的全面变革。教育创新本质上是教育文化的创新,它离不开教育信息化这一必要手段。

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教育文化革新。回顾教育技术的发展进程,可以考察IT对于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影响。当分立计算机进入教育领域后,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心转向个别化指导;当局网开始用于教育后,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心变为合作性的小组探讨;当互联网进入教育后,教育者则转向对“虚拟教育”的研究,并出现了“虚拟学校”之类的新概念。

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可以造就崭新的教育文化。当基于技术的新颖教学模式被人们尝试时,主体文化与技术文化相互作用。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新模式,这种技术文化就变为人们主体文化的一部分,由此实现了教育的变革。

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它能够便利地提供有利于创新意识发展的环境,使创新素质获得成长的土壤。其一,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使学习者及时掌握最新知识;其二,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其三,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为学习者提供便利的交流和应用创新的条件。更进一步,利用网络使学校与校外社会连为一体,开展跨专业交流、建立学习微博,并可让学生深入到专家的研究中。

另外也应当认识到,虽然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创新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但这种作用不会自行产生。教育能够培养创新,也可能抑制创新。任何技术手段、教学模式的最终效果取决于教师。只有教师形成教育创新的主动意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必然性和优越性,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开展教育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推进教育创新。

三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我们提出“信息素养”,来概括信息化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素养”的说法比“素质”更加强调后天教育对处理信息能力的影响。

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面对信息的修养。具体而言信息素养应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二是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三是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四是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五是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 那么,信息化社会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新的素质呢?

在信息时代,教师无论作为社会人,还是作为职业角色都是应该掌握信息技术。同时还特别要学会选择信息并把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教师应掌握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基本技能,成为现代教育中真正的行为主体。同时,教师应具有把握教学情境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智慧,不仅能预期自己的教学行为,还能根据学生的行为及时调整并最终完成教学目标;能从多个角度创造性地陈述问题,引起学生各种思考,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获知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推论学生知识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 完善知识的建构。

教育信息化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质;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5-3745-0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XU Wu-peng

(Lvlia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Lvliang 033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 used as a newly arisen course continuously pound at the tradition's education,and this text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among which emphasis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s applicati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llenges the school's management、teaching activity、course set、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ents are the core of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all factors are around this core. At las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 and combine the future of the educate to information to do the outlook.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multi-media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y

据新华网上海2003年1月21日消息:在上海最抢手的IT人才是高档的成熟型人才。现在企业需求的都是些高档次的,拿到项目即能开发、生产的实战型人才。应届生却遭冷遇,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大学生动手能力普遍很差,而IT行业最注重实际操作;二是大学生普遍缺少创新精神,而这又是信息产业最为讲究的。

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被社会认可,不能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生存环境;不具备信息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存在的大问题。这就将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并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来帮助我们指导以后的学习、工作。

1 信息技术的发展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等储存、传递、选用、表达信息的技术。

信息就其含义而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即信息载体,如符号、声音、文字、图形等都是信息的载体。而对信息技术,由于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认识,广义上讲,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狭义上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图文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如遥感技术、遥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各种显示终端技术等。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电信设备、微电子生产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扩散上,包括信息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称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从微电子技术看,晶体管发明以后,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引发了一场微电子革命。微电子技术使得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系统可以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使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低能耗成为可能。集成电路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英特尔公司的前董事长摩尔发现每隔18个月,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度将提高一倍,计算机也随之而升级换代,而价格却保持不变甚至下降,这就带动了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创造了信息技术产品性能不断提高,而价格不断下降的奇迹。

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看,从电报技术的发明到程控交换机的诞生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应用,使通信技术开始向数字化发展。卫星通信、称动通信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开拓了通信手段,进一步扩展了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而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笨重的、庞大的、高电能耗的计算机问世以后,随着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能力不断提高,其功能也从单一的计算功能发展成能处理数字、语言、图象等多种信息,其应用的领域也覆盖了社会各个方面。

从网络技术看,从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到1986年建成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因特网。1991年因特网进入商业应用,从此因特网开始迅猛发展,给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从电子邮件到电视会议,从因特网传真到因特网电话、从网上浏览至购物等等丰富多彩的服务,不仅方便了消费者,更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机会,而且带动了同因特网有关的一批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和信息产品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增长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微型化、移动化、服务化、参与式和交互式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信息化的主要方向。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进入教育领域后对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和学校课程设置都提出了挑战,使得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教育内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信息技术给大家带来了开放的心态、自由的知识与新颖的方法。

2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2.1 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给学校教育方式带来巨大影响,表现在:

1)教育投资的重心将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工业社会中,教育以消耗物质资源如校舍、桌椅、粉笔等维持,因此教育投资的重心主要是物质资源的投入。而信息化社会,由于信息具有无损使用、无损分享、不可分割、公平性等特点,使其将取代自然资源、资金、人力等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投资的重心也将转变为信息的开发上,因为信息产业是开发费用高、使用费用低的产品,其低廉化使用是建立在高投入开发的基础上的。因而,教育一旦依赖于信息资源,则其开发问题将制约网络化教育发展,教育的投资由过去重在物质条件的扩充转向信息资源的开发也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学校要想增添价格不菲的当代信息技术产品,并要跟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经费是个难题,这必将严重影响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及推广。

2)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将被多样化的网络授课取代。“班级授课制”这种曾大大提高过教育效率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被信息技术打破。互联网络应用于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师生关系,使异地授课,网上学习成为可能。计算机将替代教师的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教师将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真正去进行脑力劳动,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得到极大的提高。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光盘或通过上网,就可以找到自己学习所用的所有知识;对课外知识,他们兴趣可以更广,完全可以进入各地图书馆以及各种网站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知识。此外,学生通过上网学习,将会经常碰到优秀教师的指导。在人机交互时,学生领悟到了自己作为教育主体的真正含义,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使得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兼具了主体与主导的双重身份。在学习场所上,学生不再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与可能的情况来确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可以在网上或光盘上随意浏览与下载自己想学的知识;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也不再苦于单纯的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各种形式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都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得以展现。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功能的优势,通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多重感观参与学习生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2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学生与教师

学生是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核心部分,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直接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进行教学和信息技术发挥作用的直接对象。不重视学生就不可能使信息技术教学系统化。教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者,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各种资源需要教师去开发;具体的信息技术课程需要教师去承担;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思想、原则和方法需要教师去化为自觉行动。再先进的教学工具也取代不了教师。没有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就像无轮之车,无法推进。

在整个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学生、教师、信息技术三个要素的关系可用图1来描述。

其中,培养信息素质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课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与教师地位是平等的,都须通过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与学的优化,最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个先进的工具出现的,关键的还是学生与教师怎么来利用好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学生的信息素质从教育学角度可分为多种信息能力,从心理学角度可分为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都会认识到信息素质的核心是创新素质。培养好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信息素质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创新素质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对事物进行认识、评价、设计、开发、利用、管理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这就要求我们做到:①更新观念。因为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必须真正认识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②改革课程与教材体系。在课程类型中,要注意学期大课与微型专题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自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科学组配。要改变以往统一大纲、材,多年不变,人人一样的教材编制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生理、生活特点编制多样、适量、有趣、有弹性的教材。③要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技能与创新人格的培养,必须大胆探索一些新的教法与学法。如项目开发法和电子作品创新法,这些方法都是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应用、创新和评价相结合。先由教师对范例分析与提出创新任务,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制作完成,最后再由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在这些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就会用到许多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威力。

2.3 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教育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极限,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了学校的教学过程。如多媒体辅助教学、远程教学等。

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一种生动的场面来描述一些纯文字化的东西。如语文课文中的故事情景、物理运动过程等,这样更接近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和现实生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多媒体技术将声、文、图、像集成于一体,使传递的信息更丰富、形象,是一种更合乎自然的交流环境和方式。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接受信息,可以加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并有助于学生的联想和推理等思维活动。此外,多媒体的形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信息技术教育中,能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新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技巧,并利用计算机来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3 信息技术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发展与新材料、新能源研究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正孕育着重大变革――由被动的“死技术”变为主动的“活技术”――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智能(软的智能技术)与智能机器人(硬的智能技术)。具有教学功能的智能又称作智能教学,具有教学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又称作教学机器人。智能教学与机器人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3.1 智能教学及其应用

智能是对“”的智能性的一种强调。智能具有如下特征:性、自主性、社会性、主动性、监控性、智能性、安全性、个性化等特性。应用于教学中,具有教学功能的智能就是智能教学,其种类很多,有信息、任务、教师、学生等。

智能教学有多种应用模式:① 充当教师,用于辅助教学;② 充当管理者,用于管理教学;③ 充当同学,用于合作学习;④ 充当朋友,用于情感交流;⑤ 充当秘书,用于处理各种事务。

智能教学对各级各类教育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可以开展基于智能的游戏教学。在中学、大学可以充当导师、专家帮助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3.2 机器人教育

机器人是指具有人工智能的,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功能的自动化机器,如果机器人具有辅助教学、管理教学、处理教学事务乃至主持教学法等功能,就成了教学机器人。

教学机器人的应用将会给教育带来重大变革。一是优化教与学的效果,二是优化教师与学生的劳动方式。前者强调以较少的教育投入取得较大的教育效果,后者指采用机器人这种教与学的劳动工具,能改善教学方式与方法,减少师生的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机器人教育的核心基础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以物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形式加以利用,而人工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信息技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向机器人教育重心转移。

总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结构、产业结构的变革,知识经济端倪初露,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人材标准要求今天的教育必须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必须注重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学习及应用,来帮助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点击教学创新丛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维明.多媒体信息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 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 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J].电化教育研究,2004(4):6.

[6] 李志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角色[J].中国远程教育,2004(1):58.

[7] 宋吉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4(4):72.

[8] 孙立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的类型和关系[J].中国电化教育,2004(1):33.

教育信息化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从高校教育科研网络的建设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九五”、“十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得到迅速发展,截止到现在,已有超过千亿的投资进入到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近95%以上的高等院校建有校园网,近50万所中小学校建设了计算机机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中小学校园网有近5万个,相当多的发达地区建立起了城域教育网络。但是在这轰轰烈烈的教育信息化浪潮中,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教育信息化在经过了一轮大规模的硬件投资之后,无法提出新的建设重点,看不到与投资金额相匹配的应用效益,教育信息化的作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教育信息化投入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增长后,近一段时间有明显放缓的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经过初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批量采购后,由于缺乏应用的亮点,需求欠缺,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本上停止了大规模的投入;广大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成为目前教育信息化投资建设的重点,这些投资以国家扶持为主,主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从市场的变化可以看到,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到一个发展和应用相对缓慢和集中反思的高原期。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信息化产业推进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

一、当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

回首过去的几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是基本延续着信息化建设初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这主要体现在:(1)教育与技术的关系错位,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畸形,重硬件建设、轻软件资源与人才培养仍然是普遍现象;(2)教育信息化无用论甚嚣尘上,其应用仍然主要停留在信息技术课、应付学校等级评比检查上,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等都没产生本质性、大面积的影响,缺乏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和动力;(3)教育信息系统无法实现进化式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大量资金的浪费状况之中;(4)各种教育信息系统由于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不够,系统之间彼此隔离,不能实现数据共享,不能进行互联互通,导致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出现“信息孤岛”现象;(5)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一直以来都在已有的教育体制、组织结构下进行,只做局部优化,但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必然要求教学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实现优化和变革,要求在更大的组织范围内产生影响,然而一旦触及固有的组织关系、结构就会遇到无法想象的阻力,信息化的相关改革便往往不了了之。这种教育信息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使我国当代的教育信息化步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导致目前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一个行业的成熟,绝不仅仅是满足当前浅层次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应用创新,推动行业业务模式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更高效率地运转。假设微机行业只停留在最初做一些简单计算的层面上,没有后来的电子办公、大容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多媒体娱乐、网络应用等推动行业发展的革命性应用,那就不会有现在的PC产业。教育信息化同样遵循这个规律,只有能够真正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和管理的变革,真正推动管理与教学效率与效益的提高,才会有持续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缺乏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来认识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的意识,把教育信息化的重心放在技术层面,忽视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与管理活动;技术与教育实践互相脱节,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没有形成;缺乏对教育信息化的长期规划,过于关注短期效应而忽视长远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要使教育信息化尽快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突破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进行思考,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

二、教育信息生态的概念及模型

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各因子在功能上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互相联系使个体得以成长。也就是说,学校本身就是由多个彼此联系密切的部分构成的,而这些部分之间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整个学校系统的重组和优化,这种现象与生态学的观点非常类似。而当信息技术介入学校领域时,“技术”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生态系统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信息技术游离在学校生态之外,作为一个单独考虑的部分的话,那么教育信息化就将始终是游荡在教育边缘的“不速之客”;只有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系统有机的组成部分的时候,也就是使学校生态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生态系统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取得教育信息化初衷的良好效果。为此,我们引入了“教育信息生态”的概念。

1.信息生态

“信息生态系统”的术语是由社会学家BonnieNardi和VickiO`Day创造的,指“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在整个概念中,“技术”是信息生态必不可少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核心要素是在技术支持下的人的活动。比如在一个现代医院的环境中,引入了诸多含有先进技术的机器设备,这些机器设备与已有的病床、医药器材等共同构成了医院这个信息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但这个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则是具有医学专业知识、会使用先进设备的医生,因为只有医生的活动才能真正完成医院的使命——治病救人。同时,在一个信息生态系统中,必然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中所有的要素、活动都要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Nardi等提出“介绍信息生态的概念是为了把关注点放在技术、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我们希望从系统的观点来抓住这个概念”[1]。归纳起来,我们认为信息生态系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系统性:与一般的生态系统一样,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不同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依赖而形成的整体。但在信息生态系统别强调“技术”是这一整体的重要要素之一。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多样性:信息生态系统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和工具,它们以互补的方式共同运作,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生态,一个多样性的信息生态是一个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地方,拥有许多不同的资源和资料,允许个体脾性和兴趣存在。

动态演化:一个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总是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的不断介入使信息生态不断演化,这也就需要在该系统中的人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参与信息生态的持续发展。

关键性“物种”:也可借用生态学概念中的“中坚种群”的概念。在信息生态系统中是指那些具有丰富业务经验、同时理解和掌握技术的人,他们能支持新技术的使用,同时也能通过他们的活动实现系统的核心价值。

情境性:每一个情境下技术发挥的是不同的作用,而信息生态中的人能够对自己的本地生态施加影响,这是在这个生态之外的别的人无法办到的。

协同性:信息生态中存在各种子系统和“物种”,它们之间是协同互动的,在协同互动中推动系统演化。标准和规范是系统协同互动的数字神经。

2.教育信息生态模型

信息生态的概念为我们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来思考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以系统的、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可以使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新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育理念成为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图1是一个典型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包含了教学思想层、教学实践层和社会支持环境层,其核心价值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在信息生态中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技术、教学实践之间的和谐互动。教育理论与观念是整个模型的制高点,是教育信息生态的核心价值体现,它决定了教学实践和教学环境的发展方向;教学实践是模型的核心环节,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教学思想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得以体现;教学环境是该模型的支柱,是教育信息生态得以进化的基础,也是学校信息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它为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1)教学思想层

教育理论和观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否愿意接受新思想,能否对各种教育理论和观念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决定了学校信息生态系统是否开放、是否能够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发展。因此,教育教学的理论和观念是学校信息生态模型的制高点,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学校教育教学的理论观念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这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从以“物”为中心(关注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和资源库)的建设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的信息化应用上,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在这个生存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人能实现全面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教育信息化“生命环境观”[2]。

第二,系统方法对教育信息化领域实现观念转变和范畴扩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引进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思想(贝塔朗菲定律)。系统作为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要素的有机组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其本质特征就是有机的整体性。目前教育信息化虽然把计算机与网络、软件、资源、人员、方法和环境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但基本上仍是在脱离教育系统整体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并不能与教育系统形成和谐生态,它们都有悖于整体性原则。若能借鉴系统方法及其模式,从教育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从教育系统与教育信息化的要素之间、信息化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将教育系统中所有的职能、资源和信息技术都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崭新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教育信息系统,这是单独运用某些职能或资源所无法获得的结果,也就是教育信息生态所追求的“协同作用”或整体效应。

第三,指导学校工作方向的理论观点应是既继承教育传统精华,又适应信息时展,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理论,它必须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兼容并包。时代决定了教育的改革永不停顿,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提倡多样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自身的学习体验,因此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是时代的要求。这也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既不可全盘否定传统环境下的教学,也不可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的理论观点;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

(2)教学实践层

这是学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的核心层面,也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教育信息化能否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实践层的各个元素中,是衡量是否形成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的重要指标。

教学实践层中包含了硬件环境、教学资源、软件工具、教学人员等几个要素:

硬件环境是进行教学实践的基本条件,包括校园网络、各种功能的数字化教室、备课室、计算机相关设备等。硬件环境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除了网络的建设要合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满足合理的应用需求以外,还需要对终端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硬件环境应充分考虑技术对人体影响的环境,教室布置、桌椅摆放、桌椅高度、投影和控制设备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

教学资源是信息环境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环境下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学校信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是教学实践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转变观念,使资源来源渠道多样化。大学和科研机构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与一线教学单位合作,开发出有特色的示范性教学资源;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如电教馆、信息中心)可以集中组织、部署区域性资源建设工作,实现区域内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学校则可以设计开发校本资源和购买合适的商业教学资源并重的形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满足教学的特定需求。

软件工具为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武器。在学校环境中常见的软件工具有:网络互动教学平台为教师提供了数字内容的管理、教学跟踪与评估工具,为学生提供课堂互动的手段,可大大提高课堂互动的广度与深度;几何画板、概念图等软件工具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模;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则能较好地实现问题表征,促进外在知识的内化;教育网志(Blog)则为教师实现教学反思、同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基于资源库的学科网站群为校本教育资源的开放、共建、共享提供了实现的基础……

人才是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在学校信息生态系统中,教育管理者、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人员共同构成了系统模型中的“人才群”。教育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的思想观念、行事作风对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建设起到关键作用,他在学校的组织框架中处于决策者位置,负责学校整体发展框架的设计、信息化投资的决策、给予校内各组织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既是管理者又是教学科研的专家;学科教师是教学实践的直接实施者,他们将直接决定教学实践的形态,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能在教学实践中熟练、自觉地应用恰当的技术,并能对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而在学校人才群体中,教育技术人员的作用需要得到充分发挥,在学校信息生态系统中,教育技术人员不再是单纯的电教设备管理人员、电脑设备维修工、课件制作者、教学辅助人员,而应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推进专家,是信息环境下教学的指导者。

硬件环境、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和人才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学校信息生态系统中的教学实践,它们以教学实践为核心,通过教学实践来整合、得到检验并融入到教育信息生态中。教育实践是教育信息生态进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第一,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成为一种既定的生存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实现从公开课、示范课向常规化课堂转变;第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能充分的体现“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在信息化环境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并有积极的情感投入、广泛的认知范围和深刻的认知体验;第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不再是孤立的工具,而是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一起有机互动,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交流协作、知识建构、生活实践的环境与空间,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发展个性人格、孕育集体智慧、积累生活问题解决的经验。

3)社会支持环境层

信息化投资、教育技术标准、组织政策与制度、教育技术服务共同决定了学校信息化的宏观社会环境,是学校信息生态模型的四个支柱。

持续而又适度的信息化投资是教育信息化的血液,它既包括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还应包括软件资源、教师培训、信息化相关科研经费等的相关投入。一次性的巨大信息化投资并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它需要根据较为长期的规划进行持续的投入,从而保持信息化系统的持续发展。同时在投资结构上,应体现硬件与软件、建设与应用投资并重的思路。

随着教育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实现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和互联显得至关重要。而教育管理数据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可共享对象参考模型(SCORM)、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等一系列教育技术规范和标准则为教育信息系统实现进化和互联提供了基本保证,它们是学校信息生态系统协同性的根本保证。

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学校组织政策和制度应是一种弹性的组织架构,能突破层级体制的束缚。在新课改和信息文化的促动下,教育信息化可以促进教育系统的群体动力、领导、教学、管理等关键要素进行再设计,通过组织内部调整使之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深层次变革。和谐信息生态的进化,必然会促动现有教育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要求对教学和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造,要求适应工业时代的层级式教学管理组织转化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扁平式网状组织,突破层级和信息孤岛的樊篱,构建一体化的、适应变化和发展的组织体系,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有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随着信息技术设备的逐渐增加、网络状况更加多样,网络安全、系统维护、设备更新等问题将越来越多。目前这些支持工作大多由学校的网管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完成,但由于他们在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学校内部相关信息设备的维护,经常支持不及时,网管人员疲于奔命,学科教师怨声载道。为改变这种局面,学校网络维护等基础性的技术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服务功能,相关维护工作外包给社会服务公司,使责任明确。电教教师、专业教师应该作为应用的专家,负责推动应用,负责把周围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通过这个共同体真正把应用落实下去。只有所有的教师把网络技术作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化才真正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三个层次的有机结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构成了学校信息生态模型,是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原型体现。模型中所有要素的互相作用,最终将实现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价值——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信息生态的内涵与启示

我们把“信息生态”这个产生于社会学领域的比喻式概念迁移到了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借用其生态观和系统观,构建了学校信息生态模型。在该模型中,我们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认为,通过对教育信息生态内涵的解析,有助于启发解决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瓶颈问题的新思路。

1.对教育信息化工程进行系统化规划

学校是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包含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社会监督等多个角色组成的人的网络,也包含由学校周边环境、校园文化环境、课室环境、办公环境等组成的物质环境网络,还包含由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等组成的实践网络。那么教育信息化要对该生态系统产生持续的影响,需要考虑人、设备、技术、教学实践、管理流程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规划。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协调教育投资、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机构变革、标准架构、应用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并要把关注点从技术、硬件环境转移到人及其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从而使教育信息化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

从系统观点出发对教育信息化进行规划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的变革问题。“重硬轻软”的现象会阻碍教育信息化深层次发展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何该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硬件方面的投资效果往往最显著、最快捷,而软件、应用、培训等的投资则往往见效较慢且不易评估效果。如果不以系统观点对教育信息化进行长期的规划,仅从短期效果来衡量,则很难真正改变教育信息化投资“重硬轻软”的现象,很难为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技术培训、运营服务、标准研究等投入充足的资金。

在系统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物质环境网络、实践网络产生变化,人的网络也必须改变。因此,实现组织机构的变革将不再是一件难上加难而又无法预料的事情了。可以通过硬件环境建设、核心示范性科研项目启动去带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初步组织变化,在示范性项目中逐渐促进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更广范围内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最终实现学校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2.教育信息化要真正以“人”为本

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强调人是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是系统的“关键性物种”,而人的发展则是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信息环境下,如何使用技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使用,是否能恰当地使用甚至判断技术运用能否对教学的效果带来影响等的决定因素都是教师。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决定了这个系统是否是一个动态、开放、多样的系统,决定了“技术”能在该系统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决定了这个系统中的核心价值将能如何实现。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先进的技术不是主角,主角应该是有开放教育理念的教学人员。

3.促进技术在教育中的“消融”

教育信息生态强调“多样性”和“情境性”。也就是说,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由多样的群体元素组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普通传统教室,Powerpoint演示文稿、网络教学资源和粉笔黑板,网络社区和真实的班级社会并存,这些不同的角色和群体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就是生态学中所说的“栖息地”,多种角色和群体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彼此不断调整和适应。同时每一个群体角色都有其自身的适应情境,从教育信息生态“多样性”和“情境性”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诸如“教育信息化是否就是要用电子文稿代替粉笔黑板、是否就是要用网络代替教师”的质疑——教育信息化并不意味着技术万能,并不是要完全颠覆传统学校,也不是要追求最新最好的技术,合适的、恰当的、能促进教育信息生态核心价值实现的技术才是最好的。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对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我们提出“让技术回归教育的幕后”,“影响力最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将自身编织在了日常生活的网络之中,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3]。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

4.适应教育信息系统动态进化与互联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它的动态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稳定性,内部都努力保持平衡。但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又必然处在不断的动态演化中,它允许新事物的进入,在与系统内部原有元素互相适应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毕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要实现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就需要实现信息化系统的阶段性发展模式:在较小的成本下实现软件的升级;在不同的教育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强调以服务为基本粒度的、功能之间松散耦合、新的系统架构方便低成本的软件升级,另一方面要积极研发和应用教育技术标准,并在监管机构、标准研究专家、从业人员、产业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保证各种教育系统采用的通讯数据格式符合统一标准、通讯方法与平台无关、通讯机制足够简单安全,从而实现教育信息系统的整体聚合,推进管理与教学的整体优化。

5.突破体制制约,实现学校组织结构优化

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的应用,会促动现有教育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必然要求构建一体化的、适应变化和发展的组织体系,通过促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来逐步实现学校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从而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实质仍然是“教育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信息化”上做文章,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同体制、制度、应用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的问题。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现代教育管理,还必须要有管理理念、技术规范、基础数据库、安全体系、人员和制度的突破,要处理好管理信息化所带来的管理流程调整、利益格局调整所带来的与现行体系的矛盾和冲突。

6.构建促进创新的市场竞争体系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并不是象牙塔和绝缘体,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与外界有良好、流畅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外界环境是推动它不断进化发展的外在力量,对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而言,这个环境就是教育信息化市场。简单地说,教育信息化市场应该要满足并推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尤其是教学实践层的各个元素的进化发展;也就是说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执行者应有影响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力量。这就需要教育信息化市场和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之间形成双向的信息流——市场给信息生态系统输送产品,使之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信息生态系统反馈信息给教育信息化市场,促进市场内企业的不断创新、进步,使相关产品更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求。

因此,要构建一个健康的教育信息化市场,首先就需要打破目前教育信息化采购与使用分离的现象,要让教学实践的使用者直接参与采购选择,这样才能促使教育信息化的从业企业追踪一线教学,能在开发的产品上实现“以应用为本”;其次,教育信息化市场要真正实现以“市场做主”而非行政力量的参与干涉,实现市场的良性循环,广泛应用教育技术标准,形成企业之间互相合作的产业链,打造大型诚信的教育信息化企业。

[参考文献]

[1]BonnieA.NardiandVickiL.O`Day,1999,Informationecologies:

usingtechnologywithheart.,Cambrige,Mass:MITPress,1999

[2]黎加厚.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J].电化教育研究,2002,(2)

[3]Weiser,M.,1991,Thecomputerforthe21stcentury.ScientificAmerican,265(3),94-95,98-102

[4]余胜泉,马宁.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5]余胜泉,夏巍峰.解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3,(10下)(12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