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创新案例

教育创新案例范文精选

教育创新案例

教育创新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审计;案例教学法;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的日益兴起、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日益趋同,对高校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新世纪高校审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王明珠,00)。而传统审计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导,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无法培养出具有理论功底扎实和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审计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改革传统审计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以及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审计专业人才势在必行。笔者从事审计教学工作几年来,常常遇到“审计难教、审计难学”的尴尬境况。而在众多探讨审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文献中,审计案例教学无疑提供了值得努力的方向。审计案例教学法的呼声最高。笔者旨在结合亲身体验,谈谈对审计案例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审计案例教学的优越性

案例教学法(CaseStudy),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其含义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在实际案例中进一步学习理解和掌握课程原理、原则的一种方法(刘淑芬,00)。据称曾在哈佛商学院的MBA教育中获得巨大成功,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学科特性决定了在审计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实施审计案例教学具有如下优越性:

(一)审计案例教学是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有益尝试

传统审计教学模式导致审计课程严肃性有余而活泼性不足、抽象性有余而形象性不足,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更不利于活跃他们的思维和拓展创新能力;而案例教学则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模拟一个真实的、有案情、有场景的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对案例认真分析研究,提出比较有见地的观点,并参与辩论,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指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即必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专业胜任能力”中“必要知识”的内涵已大大扩展:从主要具备会计、管理等相关知识到应具备税法、经济、市场、金融、期货、证券、计算机等相关知识,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将变得更为丰富、宽广。除此以外,还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快速学习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行业相关背景知识的能力。这一切都对世纪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审计专业人才。而案例教学正是重实践能力、重创新能力、重多门学科综合运用的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

(三)审计案例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世界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素质标准特别强调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广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本领以及具有与他人协调和交往的能力。传统教学方法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反而恰恰磨灭了上述能力的培养,更不用说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了。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实施审计案例教学的障碍分析

经过多年实践,审计案例教学法在各大高校的运用已取得显著成绩。然而,笔者根据亲身体验,结合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下文简称“我院”)的实际情况,发现实施审计案例教学仍有如下障碍:

(一)审计案例的选用不恰当

高质量的审计案例对保证案例教学良好的效果至关重要。而高质量的审计案例既不是教师“闭门造车”、“自编自导”的结果,更不是会计查账实务的翻版。笔者认为,高质量的审计案例应当具备以下特征:.具有实践性。即审计案例最好来自于审计实践,或由授课教师亲自参与,或由授课教师根据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精心提炼和整理而成,做到每个案例既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加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而授课教师由于有了亲身经历,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具有针对性。即好的审计案例还必须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通过案例教学所揭示的某个知识点或原理,应当与教师所讲授的某个原理或知识点相呼应,使学生所掌握的审计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教学得到升华。

纵观目前国内高校,笔者发现,选用的审计案例普遍不令人满意,案例要么选自国外,而来自国外的案例大多篇幅较长,脱离中国实情;要么选自国内,而选自国内的案例中,有的只是编者有意设置的错误的会计账务处理,然后让学生进行审计调整,结果审计案例变成了考会计实务,缺乏真实性和吸引力;有的审计案例先虚构一个背景资料,然后完全按照审计实务的步骤编写,只不过有的步骤增加了一些数据的分析,这样形成的审计案例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而来自证券市场上的活生生的例子,如银广厦、郑百文等大多是审计失败的例子,有时不一定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二)教学课时受到限制

实施审计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精心准备和充分的课堂讨论,这对现有的审计课时提出了挑战。根据专业、学生层次的不同,审计课程最常见的课时安排有7课时和54课时之分,而审计、会计本科专业一般以7课时较为常见,教材也一般选用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辅导教材(即使选用其他教材,也需增加新审计准则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总量是大致相同的)。据笔者经验,要在7个课时内完成《审计》教材中与审计业务相关的教学内容,即使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下,也是相当紧张的。若采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必要的课堂讲授课时必须保证(这是由审计理论的丰富性、零散性决定的);另一方面,还需运用大量课堂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尚且不谈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技巧如何,也不谈学生课堂配合和发挥效果如何,单就课时来说,对案例教学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师资能力不够

进行案例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娴熟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技巧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深谙学生心理,既能在学生辩论过于激烈之时适时进入,缓和气氛,又能在遭遇冷场、气氛沉闷之时循循善诱,调动情绪,使课堂讨论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前进。另外,授课教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提炼总括能力。只有这样,授课教师方能“站得高、看得远”,其最后的案例点评和总结,才可能是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的,学生从教师的点评和总结中捕捉、领悟到的知识也才是水到渠成、记忆久远的。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高校的审计授课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很难将较为抽象、晦涩难懂的审计理论放在实际例子中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这也是审计课程枯燥、难懂、难学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师要实施案例教学,除了驾驭课堂、点评总括等能力可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逐渐获得之外,关于审计实践经验,如果不接触实际,是永远无法获取的。这也是制约审计案例教学实施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学生不习惯、不配合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较差,而市场经济的商业化气息更使学业也带上了某种功利主义色彩。学生们学好一门课程通常有种种目的,或是为了拿到高分,或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或为了利于将来考研,或为了利于出国等等,这导致学生注重追逐高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其结果就是学生对案例教学持不理解态度,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或者有部分学生虽然能够理解,却认为“要花费太多课外时间,太累了”。其结果就是参与热情不高或参与了也不配合,导致教师的提问、启示、分析、点评全成了唱“独角戏”,最终又回归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老路上。

三、克服审计案例教学实施障碍的举措

为了完善审计案例教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克服上述各种障碍:

(一)精选审计案例,建立审计案例库

审计案例一般可分为审计理论案例和审计实务案例,前者一般可独立成例,侧重于对审计理论的阐释,不需要有较多的审计实务经验,教师可以通过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或浏览相关网站等方式收集;后者则需要具备较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业务较熟悉,并具备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能力。这部分案例最好是根据授课教师本人的亲自实践编成,或由授课教师对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加工、整理,使之符合教学要求。总之,审计案例的编写不能仅靠若干个教师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建立比较成熟、系统的审计案例库。

(二)科学设置课程,保证充分的课时

目前,审计课程并没有象会计课程那样,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会计等不同级次,以反映教学内容的不同难度,而在实际中,由于课时、专业、学生层次等的不同,授课教师经常将同一门审计课讲成审计基础与原理、审计技术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多门课程。笔者建议独立开设审计学原理,以讲授最基本、最必要的审计基础理论,其课时应尽量压缩;再单独开设审计案例课,其课时应充分保证课堂讨论的需要。两门课程之间应注意适当衔接。

(三)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师资水平

针对审计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的现状,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多种途径提高师资能力和水平:.鼓励教师每隔二年或三年,即运用一学期时间到大型企业的内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或政府审计机构做兼职或脱产实践,以增强实践经验。这要求改变以往主要以课时考核教师工作量的做法,适当压缩课堂教学工作量,增加一定的实践工作量。.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或CPA考试,取得CIA或CPA资格。3.通过网络培训等方式,补充专业理论方面的新知识,了解市场环境变化给审计带来的影响。4.适时聘请实务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审计实务高手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只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审计案例教学有了好的“牵头人”、“领航人”,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改变考核方式,获得学生认同

传统审计课程考核主要采取带有标准答案的期末闭卷考试形式,平时成绩形同虚设,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几乎决定了审计课程的最终成绩,这种考核制度(范文)不能不导致学生“唯分是图”。以我校为例,专业必修课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3:7,而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平时到课率、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等打出,学生之间分数几乎没有差别,根本无法反映课堂讨论情况,更没有包括审计实验、实训等环节。笔者建议改变传统的审计考核形式,在平时成绩、课堂讲授、案例研讨、审计实验等之间建立一个合适的比例。相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能力的重视,最终引起他们对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倾心认同。

四、结论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理念、切合时展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审计课程的实践性、理论性和与多门学科的渗透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在审计中实施案例教学是可行的,是必要的。然而,案例教学法毕竟尚不是一种成熟的教育模式,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运用中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笔者结合亲身体验,探讨了在实施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王明珠,吴安平.审计创新人才培养与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00,(5).

张雪梅.审计学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创新[J].财会月刊(理论),007,(0).

马琳英.试论案例教学法及审计学教学案例的应用[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005,().

刘淑芬.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06,().

教育创新案例范文第2篇

一、教案理念创新

1.角色转变:变“师本设计”为“生本设计”

所谓“师本设计”,是指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的教学设计。这类教案,其教学资源均来自于教材与教参,设计者很少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整篇教案能看出教师在课堂中清晰的“教”的轨迹,但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怎样主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强调学生情感与心理的需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课堂的学生活动主体,强调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强调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显然,“师本设计”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倡导“生本设计”。所谓“生本设计”,是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的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必须自觉转变过去“教师即指示权威”的“师本角色”为“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生本角色”,并在教案中得以充分体现。

2.多维思考:变“教参套用”为“多元参照”

过去的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习惯于把教学参考书作为教材教学唯一的参照资源,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来自于教参。不管教参对教材分析的深与浅,不管教参涉猎的参考内容是否都有价值,提供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本版学生的实际学情,当然也不考虑生活中和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设计者关注的是教参规定的既定的教学任务,并把能不能按时完成教参规定的教学任务,视为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思维定势下设计的教案,基本上是教学参考书的变本,也即前文所说的“无我教案”。

教参是教师设计教案的重要参考,但不能作为唯一的参照资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在领悟课标与教参的基础上,做多元的教学资源参考,具体说来,起码要思考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论思考。主要指新课改理念,如“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成长”等。二是主题思考。一篇高质量的教案设计,需要一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的主标题。通过这个主题可以看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方法或预想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三是学生思考。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所以学生应是处于课堂教学动态中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思考“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风格,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对本班学生是否适用。此外,设计教学流程时还应对某些教学环节作必要的学情预设和设计说明,以便营造与学生对话的亲和环境,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资源思考。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思考除教材教参外,还有哪些可供利用的且有价值的资源,如学生课外生活经验、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声像资源等。五是方法思考。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为适宜,“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3.基本建构:变“一般性设计”为“理念性设计”

所谓“一般性设计”,是指过去由“比较笼统的教学目标”、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过程”、以归纳知识点为主要特征的“板书设计”等内容组成的教学设计。这类教学设计与新课改精神存在较大差距,因为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设计套路,缺乏理论指导、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缺乏创新。这类设计和相应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从事的一般性简单重复劳动,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所谓“理念性设计”是指每一篇教学设计都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要,具有人文性、主体性、生活性、互动性等特点。这类设计和相应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二、教案形式创新

过分追求形式是传统教案的主要诟病之一。每学期开始,学校发给教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备课笔记本,教师必须按要求将教案写在指定的地方,这种大一统的模式主要是为了方便评价,而其僵化的形式不仅禁锢了教师的创造力,更严重的是使得教案抄袭成风,泡沫教案泛滥,走向了教案设计的反面。这样倒也不是说教案就不要形式,教案总是以一定的形态存在的,既有显性存在,也允许隐性存在,关键是形式要与内容和谐一体,为内容服务。也就是说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取决于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总体原则是“不拘一格,效用至上”。在突破传统教案要求纸质、手写、详案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倡导。

1.显性教案、隐性教案共存,提倡隐性教案

所谓显性教案,是指纸质教案,包括手写和打印,是看得见的存在,是教案存在的主要形式。所谓隐性教案,即所谓的“腹案”,是蕴涵在教师思想与感情深处的“教案”。它融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底蕴、情感态度、教育机智、语言表达于一体,并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显然,较之显性教案,隐性教案更适合动态生成型的充满生命气息的新课堂。问题是能将这些教案要素融会贯通于心中的可能只有那些经验丰富、富于钻研的优秀教师,对于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而言,采用显性教案更加合适。

2.详案、简案共存,提倡简案

所谓详案,是指将教案的每一个条目和教学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均进行详细的思考研究并编写出计划,对教学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的计划均包括内容、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多媒体使用、教与学的统一方式以及时间分配。所谓简案,一般只需规划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不需将细节设计描述出来。传统教案评价鼓励写详案,越详越好,似乎只有把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准备好了,教学才会走向高效和成功。写详案的背后隐含的课堂理念就是课堂是固定的、静态的、可预设的,上课只要把教案的内容原封不动的照搬下来即可,而这恰是传统课堂最大的弊端。其实,课堂是一种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共享的一段生命历程,其间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也正因此,有研究者发现,如果教案过于详细,课堂是往往难以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只是教案剧的呆板上演。因此,对于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的老师来说,更提倡写简案,而将更多的部分隐含在头脑中,根据课堂即时情境灵活调整。当然,对那些对教学内容不熟的新老师来说,写详案还是很有必要。

3.纸质、电子共存,提倡电子教案

较长时期以来,教案都是以纸质手写为主,而基于电脑、网络的电子教案,则是近年来大力将信息技术引进到教学领域的产物。这种全新的教案形式一经采用,就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的主要优点是:便于资源的查找和整合,便于修改和保存,提高了设计的效率,更为主要的是将课件引入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电子教案将会得到更广泛的采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纸质教案退出历史舞台,较长时期内它仍然是教案的主要形式;而且怎样合理地设计和使用电子教案,也是一个须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三、撰写过程创新

新的课堂呼唤教案撰写过程的创新,即一份有价值的教案不仅仅是在课前完成,而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即课中的随时调整和课后的即时反思,提倡二次备课和“一课多案”,给教案撰写注入活性因子,变“死案”为“活案”,以适应动态生成型的课堂要求。

1.教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完成

一般说来,教师总是在上课之前进行备课,并设计编制好教案,然后带着教案走向学生,展开教学,也正因如此,致使许多教师在上课时过分地依赖教案,上课成了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教案剧”的过程,这正是传统教案主要诟病之一。实际上,老师即使备课再充分,也不可能预计课堂上出现的千变万化的事件,真实的课堂生活是动态生成的,有太多的不能确定的因素。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教案只能是一个预计方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即时的课堂样态调整教学流程,包括根据学生的情况重新调整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新的教学方法、生成新的教学内容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随时调整原先预设的教学方案,并生成新的教学方案。

2.教案下课之后才完成的事

按照传统的观点,教案主要是课前编织,课中使用,而课后则很少过问了。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强调课后的反思,也就是说一篇完整的教案不只包括课前的预设,还包括课中的调整和课后的反思,并且要求教师以教后记的形式书面记录下来。具体说来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记下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记下教学过程中的亮点,记下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下教学过程中的智慧火花等。

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角度看,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因此,提倡教师在课后结合课前预设的教案和真实的课堂情境以及课后的反思,重新备课,并进行二次教案设计,显然,这种植根于真实的课堂并辅以理性分析的教案撰写,对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意义非凡。

3.一课多案的设计是创新教案的有效尝试

教案,从本质上应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一种创造性理解,一课多案,就是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的理解并设计成具体的教学方案。一课多案的设计,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艺术,养成教师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同时使教学更能适应学生的需要。

中学语文教学中,基本上没有进行过“一课多案”的探索,近年来人们已开始关注到这个方面的研究,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上就开始有《教学设计ABC》这一专栏,其表现形式就是“一课三案”。“一课多案”的设计,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试点的变化、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教学角度的创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它表现出很大的牵引力,使得教师要关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教师要深刻的理解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多维地表现新课标对教学设计的新要求,如“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等。教师要感悟诸如活动式、学长式、训练为主式、自学辅导式等有影响的教学试验与教学风格并进行实践与探索。教师要注重对知名教育教学专家教学风格的“前沿研究”,尽可能地吸收其新的美的长处,以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设计手法。教师应在不同的教学方案的对比施教中体味最优的设计角度和最好的课堂活动方式,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设计水平。教师要不断更新、调整教学设计的视点,根据时代的进步与形式的发展,努力创新自已的教学设计。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并不要求语文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设计出几种详案,也并不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来进行“一课多案”的设计。我们应当从教学科研的角度,从数学艺术的角度,从提升教学修养角度来进行尝试。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就某篇课文的教学,可以有如下表现形式: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详案;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简案,乃至多种微型教案;设计出几种教学方案,做到有一篇详案,其他的为简案;设计出几种教学方案,做到有一篇为主要方案,其他的为预备方案;勾勒出多种教学设想,优化其中的一篇,等等。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就某篇课文的教学,可以有如下思考角度:不同教学思路的“一课多案”,不同教材处理的“一课多案”,不同活动方式的“一课多案”,不同教学手段的“一课多案”,不同执行对象的“一课多案”。等等。

四、教案评价创新

怎样的教案设计才是科学的、优秀的,在新课程背景下至少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科学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进行教案设计

所谓新的教学理念,主要就是指“课标”理念。教案设计从指导思想上讲,需要贯彻如下四个方面的重要理念:一要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三要突出全新的教学和学习的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要表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概括地说,一份好的教案设计应该体现上述基本理念。具体说来,教案中应渗透着如下十方面的理念:一要讲求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二要注意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三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四要进行“平等对话式”教学,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探索;五要注重学生基本阅读技能的训练,注重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八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熏陶、感染和体验,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九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尝试进行“跨学科教学”;十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只有符合新的教育理念的教案设计,才能回答教学过程中“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才是一份科学合理的立意高远的教案。

2.深刻性:在较深刻的理性思考下进行教案设计

所谓“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就是要进行深思熟虑,设计者对教案设计进行多方位的立体思考,从优质高效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备课。

所谓“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指的是从设计本身表现出来的思考深度。理性思考深刻的课,其课型是创新的,其教学思路是严密而又灵巧的,其教学内容经过有角度的选取、提炼且用得恰到好处,其教学活动经过精心的安排且比较充分地表现出各自的表达作用,其教学细节优美得当且经过认真的琢磨,甚至连教师的课堂言语也经过筛选。

因此可以说,一节阅读课的优劣高下之分,首先决定于设计者有质量的理性思考。比较优秀的课,从教学理念上看,能成功地组织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来看,其教学层次科学而又严谨,生动而又自然;从其外在形态来看,表现出一种建筑之美;从其内在结构来看,表现出一种起承转合、层层推进的层次之美;从其活动的细节来看,表现出一种圆润、自然和细腻之美。

概括地说,如果一份教案设计表现出如下方面的特点:课型新颖、思路明晰、层次细腻、手法生动、活动充分、积累丰富,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教案设计表现出了比较鲜明的理性思考的特征。

3.个性化:在改革旧习惯的基础上突出自我个性

教育创新案例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全校党员特别是学校和中层领导班子及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广大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具有示范作用的发展型中学建设,努力达到“提高认识、增强能力、解决问题、创新机制、促进发展”的活动目标。通过努力,为全市学校开展这项活动探索办法、积累经验。

学习实践活动具体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一)提高科学发展认识。紧紧围绕“两个加快”、“三个提速”,深刻认识市委提出的打造“一个枢纽、三个中心、四基地、一目的地”发展的大格局的基本内涵,深刻认识教育为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学校实际,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对事关学校科学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形成共识,确立符合我校实际的科学发展理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增强科学发展能力。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抢抓机遇推进我校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推进高素质教师干部队伍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能力;不断提高谋划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局部发展与全局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统筹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以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关系的能力。

(三)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学当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深刻分析和清醒认识我市教育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大实际”和“最大问题”,努力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及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四)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机制。认真研究学校现行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学校行政及学术管理体制、业绩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学院党政工作机制及转变干部作风机制。

(五)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上见到新成效,在加强学校党建上取得新进展,保持和发展学校建设又好又快的好势头、好氛围、好局面。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张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综合组(田茂辉同志负责),秘书材料组(刘靖同志负责)以及宣传简报组(肖代春同志负责)负责日常工作。

三、范围对象

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对象是*二中全校共产党员,重点是学校校级以及中层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

四、方法步骤

学习实践活动从20*年9月中旬开始,至2009年2月下旬結束,时间近6个月,在做好前期准备的基础上,从10月中旬正式启动,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提高、调查研究阶段(20*年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

(1)、准备工作

在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基础上,确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二中向更高处发展”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成立学校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2)、动员部署

利用10月30日周四教职工集中政治学习时间,由两校区负责人组织学习市教委、是教育局颁发的《关于印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关活动学习提高、调查研究阶段的实施意见》,并进行动员和部署。各分党支部随后召开动员大会,对本支部学习实践活动作出安排和部署。

(3)、学习调研

主要以开展“二学二比一调研”活动为抓手,努力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梳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向理论精学,比思想大解放。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读。全体教职员工要精度《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试用本),各党支部要制定具体的学习培训计划。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体研讨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市教委、是教育局颁发的《关于印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关活动学习提高、调查研究阶段的实施意见》。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党员领导干部要在通读有关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对重点篇目进行精读。党员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报告。各党支部要集中进行专题学习交流。从而更好地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二是导。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怎样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采取论坛、党课、讲座、报告会等形式,邀请领导、专家来作专题辅导。三是谈。通过召开座谈会,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组织教职员工进行理论学习交流。

2、向实践真学,比信心树得牢。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专题调研。要对教职员工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明确学习实践活动对象;要对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摸清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因素,理清思路。要召开学习调研交流会,领导干部带头在学习调研交流会上发言,结合调研活动谈心得、谈经验、谈感受。二是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发放调研问卷,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梳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研究解决。三是主题实践。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深化认识、增强信心、提升境界。

3、调查研究。校领导班子根据各自分管的科室,确定若干个关于推进学校发展的课题,由校级领导干部领题,分别带领分管科室负责人开展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研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实践。根据我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校领导班子还要组织专门力量重点抓好以下五个课题的调研:学校目前的现状、今后发展方向和规模的对策研究;现阶段学生管理、德育工作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进一步加强招生工作,改进招生办法,扩大招生规模的对策研究;加强行业培训,多层次办学、校企合作的对策研究;如何在现有生源条件下,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以上各课题组由主管副校长牵头负责,务必做好调研工作,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校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主管领导督促各职能科室开好座谈会。校办负责召开教职工代表座谈会;工会负责召开退休教职工座谈会;教务处、总务处、学生处负责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家长座谈会。通过各层次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在学校发展、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进行解放思想讨论。各支部在学习调研基础上,就如何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认识问题开展解放思想讨论。解放思想讨论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使之成为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形成科学发展共识的有力推动。

(5)开辟“科学发展大家谈”专栏。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简讯、校园网等宣传载体上开辟专栏,引导全校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围绕事关全市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讨论交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6)进行专题典型教育。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总结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经验和教训,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组织开展正反典型案例分析,深刻反思,举一反三,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找准问题阶段(20*年12月上旬至12月底)。

分析检查阶段是承前启后、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方法是以开展“两会一评一公开一总结”为抓手,深入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整改思路。

(1)*生活会。学校领导班子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过一次专题*生活会,分析检查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思想认识。要自觉联系个人实际,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习实践活动中。*生活会前,与会人员要准备好个人发言提纲,*生活会后,要及时讨论总结,形成书面报告。报告要体现影响和制约学校、个人贯彻落实科学观的突出问题,深入理清思路,寻求解决办法。

(2)党员会议。学校将召开党员会议,向党员同志报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听取党员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求教职工对学习实践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找准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学校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要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多种渠道来实施。

(3)群众评议,社会公开。请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对学校的工作进行评议,听取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式要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家长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设立意见信箱、开通网上专线等形式进行,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评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等形式进行。根据评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同时,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还要征求上级主管部门、同级相关部门意见。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根据群众评议,对学校的工作进行完善。对于评议的结果,也可以采取可行方式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从而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切实把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找实。

(4)深刻进行分析总结。在开好领导班子专题*生活会的基础上,领导班子要认真进行“四对照四查找”: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省内外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认真查找自身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对照工作实际,认真查找自身发展战略、发展思路、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教职工的期望,认真查找事关教职工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分析查找结束时,领导班子要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这两个重点,避免写成工作报告。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2009年1月上旬至2月下旬)。

以“提高才是硬道理”为原则,针对影响科学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以“构建新机制,争当排头兵”为抓手,着力在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上下功夫。

(1)重视查找出来的问题。要根据教职员工的自查结果,在制约学校及教师个人教学质量提高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影响个人业务水平提高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力争解决问题,取得实效。

(2)重视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将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抓好整改措施和工作落实。尊重学生和家长,把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作为我们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3)构建机制。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机制,包括学校常规管理机制、领导任用评价机制、教职员工绩效考核机制、教学管理机制等。

(4)争当排头兵。继续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争当四个排头兵:一是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要以体制创新改革带动学校的发展,要以教学方法改革带动质量的提高,要以思想观念变革带动师德的铸立。二是争当构建和谐教育的排头兵。要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制约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我们构建和谐校园、影响我们创建和谐教育的突出问题,以和谐教育融入和谐社会。三是争当党的建设的排头兵。要抓理论武装,永葆先进本色;要要抓制度完善,推进*和谐;要抓廉政建设,密切干群关系。四是争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排头兵。要带头正面教育,带头突出实践,带头深入群众,带头解决问题,以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成果,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向政委、向社会交上满意的答卷。

(5)做好总结。一是组织好群众测评。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组织党员群众对突出问题解决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布测评结果,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接受社会的监督。二是撰写专题研究报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上交主管部门。

五、工作要求

全校上下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市教育局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取得实效。

(一)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制。成立*二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建立“总支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党员及干部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谁主管,谁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确保*二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扎实地向前推进。

(二)强化监督,狠抓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各个支部学习落实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成相关部门、年级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在做好内部监督的同时,还要自觉接受外部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教育创新案例范文第4篇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在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系统地提出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要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这些都成为当前深入推进教育行政改革、开展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和资源。从以上政策文本和现实改革实践所反映的内容来看,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涉及范围很广。如果我们从理论上对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进行归纳,可以初步分解成四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创新(why)”、“谁在创新(who)”、“在创新什么(what)”、“怎么创新(how)”。这既是政府制度创新的思维逻辑,更是实践逻辑,因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促进教育行政体制创新的一个基本路向。

服务型政府是地方教育行政创新的基本目标服务型政府强调的是政府职责的价值取向。地方政府应在“服务理念”下,实现从控制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由“牧民之术”(administrationofthepublic)变为“为民行政”(ad-ministrationforthepublic)。就像“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代表人物登哈特认为的那样“:公共行政官员……在忙于掌舵的时候,他们是否忘记了是谁拥有这艘船呢?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致力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其工作重点既不应是‘掌舵’,也不应是‘划桨’,而应是建立一套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为公民服务。”[2]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向公民提供公共教育产品与服务,完成政府使命;通过公共教育服务过程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公民参与教育政策制定和政府决策,提高政策、决策质量,提高公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满意度。

责任型政府是地方教育行政创新的首要前提责任型政府强调的是政府职责的主体区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责任体系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责任边界界定模糊[3];二是政府责任规定的泛化,使得各地政府在保证“硬指标”的前提下,可能出现根据自身利益扩大或缩小职责、变相履行职责等现象;三是在规定政府职责的同时,或者没有建立问责制度,或者规定的问责制度语焉不详。地方教育行政体制要实现创新,就要以责任政府的建设为前提。没有相应政府责任体系的建设,任何创新都可能会背离政府所应履行的社会义务和职责。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并将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硬约束”指标。这本身不仅是政府对教育事业职责上的真正履行,也是作为政府领导者的“自我成熟”[4]过程。同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责任政府意味着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政责任追究程序,加大行政责任的惩戒力度,保证政府责任的切实实现、不打折扣。

有限型政府是地方教育行政创新的行动框架有限型政府是强调政府职责的能力限度。长期以来,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导致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问题的复杂性逐渐增强,必须打破“政府万能”的神话,改变政府统揽一切、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权力格局。在教育治理过程中,政府只是治理结构中的一种强力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政府要在教育治理中做到“能为”“、有为”,就必要建立有限权力和有限责任的新型政府,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建设有限政府要以“3E”原则进行“三次限定”:第一次,政府干预被严格限定在市场失灵范围内,即有效率(efficiency);第二次,政府干预被限定于确能弥补“市场缺陷”的范围内,即有效(effectiveness);第三次,政府干预遵循成本—收益原则,即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一样,做事要有成本意识(economy)[5]。这就要求政府在教育治理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不该管的事情,坚决不要去管。社会中介组织能够自律管理好的事务、能够参与管理的事务,政府应放手让他们去管。政府不能因为有利可图就与之争利,更不能有责相推、撒手不管。

规制型政府是地方教育行政创新的重要保障规制型政府是强调政府职责的方式选择。无论是对服务型政府的价值认定,还是对政府能力有限性的描述,都不是在说明政府的“无能为力”,而是在表达一种政府有效作为的方式。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是以控制教育资源、垄断教育发展、压抑学校活力为特征的,具有很强的强制性和随机性。而“规制型政府”则是市场失灵情况下,对于政府责任方式的一种表达,强调的是教育治理各主体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遵守。虽然,政府规制始终要处理和“过度管制”(over-regula-tion)、“解制”(de-regulation)之间的关系,但就像有学者提到的那样,“政府管理模式经历着从‘计划—控制型’到‘规制—服务型’的变迁”[6],规制是一种方向,也是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的重要保障。就目前而言,政府规制的手段主要包括监管、付费和直接提供三个方面。付费和直接生产是基于对于一种产品在生产和提供阶段上的可分离性,也就是说对教育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可以是不同的两个主体来分别实现,政府既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提供者[7]。作为直接生产者的政府通过直接设立公立学校作为自己的生产单位来实现教育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政府作为提供者时,政府就不直接设立公立学校,或者是不依靠自己的生产单位进行生产,而是通过社会其他的主体生产单位(比如设立民办学校)等等来进行生产,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虽然不承担直接生产的任务,但是却承担着对其他生产单位进行付费的责任。至于政府的监管责任是一个很弥散的责任,或者说它的作用范围很广,在政府作为直接生产者时需要监管,在政府向其他生产单位进行付费时也同样需要监管。监管使政府成为教育秩序形成中的“检验官”,制订“游戏”规则,对其他生产单位的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管,对于好的,要积极加以制度激励,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对于那些生产中违规、懈怠、以次充好的单位应立即加以处理,甚至采取摘牌的方法。

两届“地方教育行政制度改革”案例的分析

2008年和2010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了两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两届通过推荐、自荐等渠道参评的案例将近200个,最终入围的案例共有98个,其中以“地方教育行政制度改革”为主题的案例有20个(见表1)。下面,就作者所掌握的项目申请资料,通过数量性的分析,力图客观地描绘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现实状态。

1.案例的数量分布在两届创新奖入围的98个案例中,“地方教育行政制度改革”案例共20个,约占总数的20.4%。在整个入围案例中数量比例居于第二位,仅低于“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主题(35个),但要远远高于其他类主题案例,如职业教育案例仅11个、民办教育案例仅10个。这也说明,地方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日益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在入围的20个案例中,第一届入围13个,第二届入围7个。按照每届设置的奖项规定,第一届获优胜奖2项、优秀奖4项,总获奖率为46%;第二届获特别奖1项、优胜奖5项、提名奖1项,总获奖率为100%。这可以看出,虽然2010年入围的案例数量要低于上一届,但案例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获得的认可程度也大大提高。总体而言,这些入围的“地方教育行政制度改革”案例都能根据本地实际,很好地解决了国家政策的“落地”问题,并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共识。

2.案例的区域分布在入围的20个“地方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案例”当中,共涉及山东省、湖南省、四川省、上海市、云南省、江苏省、湖北省、福建省、浙江省、重庆市等10个省和直辖市。就目前两届创新奖所积累案例的区域分布来看,之所以集中在以上几个省份,初步判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依托。就上面涉及到的10个省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我国各省主要经济数据显示,其中排在前10位的有6个,分别是山东(第2位)、江苏(第3位)、浙江4(第3位)、上海(第8位)、四川(第9位)和湖南(第10位)。即便是GDP总量排在23位的云南,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5位。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经济领域改革的深入和成就,可能会极大地促进和拉动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在内的行政体制的改革进程。二是都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省的《规划纲要》得到证明。山东省在《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跨越。”四川省在《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成教育强省和西部人才高地”。湖南省则更直接地将纲要的名称定为《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基于以上判断,当前我国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并不是“穷则生变”的应对之策,更是由大做强、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教育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将积累更多的“诱致性因素”。

3.案例的主体分布我们在对入围的20个“地方教育行政制度改革案例”进行主体分布研究中,主要选取两个维度:一是行政层次。我们根据国家行政层次划分及教育行政体制的现状,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主体的行政层次为省(直辖市)、市、县(市辖区)。二是部门类别。主要区分指标为地方人大、地方党委、人民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教育局)、其他。我们可以通过考察部门类别和行政层级来了解“谁在引导着创新”。按照行政层次来看,当前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在省、市、县三级主体之间数量是“平均分配的”(分别为省级6个、市级7个、县级7个),省、市、县三级主体都是体制创新过程的“活跃主体”。但如果我们加上“创新内容”一并考虑,我们就会发现,三级主体的创新指向是不同的:省级主体在创新活动中更多地指向于顶层设计,比如福建省立法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制度构建、山东省实施素质教育行政问责制度,等等。而地市级、县级主体创新更集中在机制创新,比如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实行“校长职级制”、云南省文山县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江苏省无锡市设立“学校管理中心”实施“管办分离”的改革,等等。在20个入围案例中,由省级主体设计推动的项目有6个,比例很大,这也反映出目前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确实还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推动,这符合《规划纲要》要求的“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但同时也要警惕的是,省级主体创新行为对地市级、县级主体创新行为的替代和“挤出效应”。县级和地市级,尤其是县级应该是教育行政体制创新最有活力的主体,因为一方面它们最接近社会,面对着不断产生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它们掌握着较多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等),并享有一定的自主性。它们成为创新主体是必然的。按照部门类别统计,在20个入围的案例中,来自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共有13个,占65%。显然,狭义的政府依然是当前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的最重要主体,这也使得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带有了“自我改革”的意味。以教育局为主体的政府职能部门案例有8个,说明教育局等职能部门在教育事业管理过程中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另外,地方人大、地方党委也参与到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活动之中。还有一些多部门共同参与推动的案例,其中包括政府与地方人大、政府与地方党委、政府与地方科教领导小组的多部门合作。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有创新主体都可以归纳到“大行政”的范围内,但缺少社会组织力量的介入和参与。一个处在内部循环的创新行为,即使有满足潜在需求的回应性,也无法得到一个均衡的治理结构,更会使创新归于表面。因此,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的主体也应整体设计,做到有结构、有层次、有分工。

4.案例的创新点分布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我们将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点概括分解成四个方面:一是服务型政府建设,二是政校关系理顺,三是管理职能转变,四是管理方式改革。需要说明的是,在20个入围的案例中,任何一个案例的创新点都不仅仅局限在某一点上。但我们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只将其主导创新点挑选出来,以便能在数量上说明问题。从数据来看,当前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更多地集中在“管理职能转变”上。这也符合当下要求转变教育行政职能的迫切要求。如果对政府“管理职能转变”这一创新点再做内容细分,就如表8所反映的那样,几乎所有案例中的政府都将行政职能定位于宏观领导上,比如重庆市政府坚持改革创新实现教育优先发展、云南省文山县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福建省首立《终身教育法》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山东省教育厅改革体制机制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具体到行政管理方面,政府也从纷繁的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归位到制度建设、监督督导的角色上来,比如山东省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教育会计核算制度、湖南省委组织部建立“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制度促进县级政府教育工作职责的全面落实、湖南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政府强化政府教育督导职能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等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的20个案例中,上海市闵行区实行的“教研员与教研组合作伙伴行动计划”,将政府的专业引领作用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教育行政的专业化是未来政府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政府有教育的“眼光”,提供专业的支持和保障。虽然这种案例数量很少,但值得通过探索去寻求保持政府介入与学校自主之间的张力的有效途径。两届创新奖中,每届都有一个“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案例。

比如,2008年第一届中的“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二届中的“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建设服务型政府,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虽然“服务型政府”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一个显性话语,但在案例中出现频次并不多,原因归结有二:一是“服务型政府”总是通过具体的政策、制度的制定得以实现,其他案例虽未提及“服务型政府”,但仍是“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为体系;二是因为“服务型政府”喊得响亮,但要真正做到实处,需要下大工夫,需要进行整体性的系统变革。政校关系是教育行政体制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的焦点问题是政府改变“统得过死、包得过多”的局面,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在20个入围的案例中,有5个案例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学校民主管理委员会”建设、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新型政校关系、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推行“教育议事会”制度、上海徐汇区教育党工委推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确保校长负责制运行、四川南江县教育局“两推两考”改革中小学校长选拔制度。在管理方式的改革中,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进行了探索。比如湖北省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开展“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江苏省无锡市学校管理实行“管办分离”的改革、上海市浦东区“委托管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这些案例都在说明,无论是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管办分离,还是委托管理,都不是政府在逃避和推脱责任,而是为了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地方政府应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教育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促进教育发展,满足公众的教育需求。

当前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的主要问题

地方政府在促进教育行政制度变革方面的探索和努力,解决了当地面临的紧迫问题,也为国家层次的制度创新提供了经验基础和主体条件。就两届入围案例所反映的现状来看,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行动数量日趋增多,涉及到的地域、部门越来越宽泛,所碰触的主题也逐渐深入,创新促成改革、创新提升发展的局面渐渐显现。但我们仍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地方教育行政体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创新主体的单一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创新内容的深入还需要更大的改革攻坚,创新活动的持续性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和解决,对于推动地方教育行政体制创新、实现教育体制改革攻坚目标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1.当前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需要面对多重因素的影响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在逻辑上仍属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范畴。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伴随着双重背景:一方面是社会宏观的转型期间,尤其是经济体制转轨,直接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外部推动力量;另一方面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情况,比如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人民群众对于教育需求的改变、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阶段战略重点的选择,等等,这些都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在推手或“内源性动力”。这其中,诸多因素混杂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的背景。仅以外部因素为例来说明问题。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过程,外部主要要处理好“上、中、下”三对关系。“上”要看政治体制改革,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深度与广度与相应政治体制改革息息相关;“平”要看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使得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路径成为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示范样本,但学什么、怎么学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完全用市场体制去提供教育公共产品,就只能是用经济规律对教育规律的硬性取代,只会给教育系统带来更多的无序;“下”要看社会体制改革,一个相对独立、逐渐成熟的公民社会,预示着社会多元结构的形成和公共领域的出现,也要求政府在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过程中为自身行为划界,区分、识别和满足社会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

2.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不是以“深化改革”之名去复制、固化原有利益结构任何一种行政制度的确立,都伴随着一整套利益结构的建立。地方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分配权力、重塑利益结构。体制改革之所以“难”,原因也就在于此。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实现稳定存量、搞活增量为主的渐进式改革。这种改革模式回避问题,减少改革阻力,增加了改革的成功系数,但同时也累积了不少问题,比如改革的成果无法实现共享、权力和利益的自我复制与膨胀、部门利益时常侵占公共利益、公职人员权力设租寻租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在目前的体制约束下,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是“深化改革”的一条可行路径,但这条道路不应该仅仅做一点“锦上添花”的事情,更应当“雪中送炭”,在“地方”的范围内进行利益格局调整,为解决整体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攻坚问题做出探索。

3.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应“以人为本”无论教育改革、教育发展还是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都不能成为“人的空场”。因为只有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才可能达成新的“共识”。“以人为本”是教育治理的出发点,也是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起始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作为社会一份子的社会成员渴望在政治、经济与社会诸多方面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拥有各种确保实现自我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合理‘诉求’。当执政党颁行各种关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政策时,不仅不能忽略公众信念的客观存在,而且应以公众信念作为决策的‘政治前提’”[8]。因此,在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创新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切实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就如有学者提到的那样:“中国教育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要,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因此,中国教育改革需要形成关于教育发展改革的新的共识。”[9]另一方面,要做到利益均衡,即使制度设计趋于均衡化,国家、权力部门不与民争利,不偏袒于某一群体、阶层、利益集团(主要是指特权利益),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尤其是大多数人的利益。

教育创新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体性;主体建设;资源建设;技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1〕。与此同时,学术界将焦点逐渐聚集到公共实践的问题上。与其他学科相比,公共管理学在处理现实问题时有其自身的优势,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理论做出回应,改革和创新实践操作。而作为其重要抓手的案例体系构建,是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必须面对的首要任务。为此,本文以主体建设、资源建设、技术建设为板块,梳理公共管理学科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案例教学、案例开发、案例科研、案例实践等方面系统化地整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用科学理性思维构建整体化的公共管理案例体系。

一、整体性构建公共管理案例体系的必要性

(一)整体性的公共管理案例体系能有效地将学科理论与实践相契合

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法虽然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但大部分仍以立足理论、依托授课方式进行,并且彼此之间缺乏对接,各种案例体系相互独立,使得参与者对于相关知识掌握过于零碎化、片面化。同时,案例教学、案例科研、案例竞赛等方面的范围囿于学校、课堂,这种状态下的案例体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轨,无法与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不足以担负公共管理学科的责任与使命。公共管理实践是复杂和复合的,公共管理教学也应是复杂和复合的,而将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合起来,是实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进公共管理知识累积的必要途径。

(二)整体性的公共管理案例体系能反映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薛澜教授认为:“党的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主题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我们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推动公共管理服务于这两个宏伟目标。”〔2〕然而,西方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含有“西方影子”的公共管理理论,无法真正解释和解决我国公共管理当前面临的实践问题。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构建本土化的公共管理案例资源库,并将其与案例教学、案例科研、案例编写等相连接,从而探索“中国答案”,解决“中国问题”。在吸收国外研究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围绕中国现实情境产生自己的“中国理论”,不断开发融合,达成“中国共识”,形成扎根中国大地和历史传统的公共管理知识案例体系。

(三)大数据驱动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体性的构建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更是从科学决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角度,对数据科学驱动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进行了详细介绍〔3〕。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公共管理及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生着变化,既推进公共管理部门实践模式的转变,也推动公共管理部门理论形态及知识体系的更新。因此,有必要及时顺应不断变化着的公共管理,将案例体系构建与新环境、新形势、新问题联系起来,并通过牢牢把握大数据背景这一机遇,将各方已经积累的数据资源融入到案例体系建设中,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主体建设、资源建设与技术建设连接起来,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案例体系,从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

二、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体性构建思路

(一)提升主体“合力”,共享协同发展

我国公共管理研究长期处于碎片化状态,为打破这种现象,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求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优化各个环节、着力协同高效〔4〕。根据“平行四边形原理”,提升多元主体“合力”应当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保证各“分力”作用方向一致,为此需协调好各主体关系;其次,强调各个主体自身建设的重要性,达到量变产生质变的效果〔5〕。

(二)构建本土案例资源库,夯实教学基础

优秀的案例资源是有效推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关键要素。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指向型学科,其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其“升级”离不开自身丰富的案例“库存”。目前,国内教学使用的大部分案例是从国外一些知名商学院引入的,由于文化差异,很难与中国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与案例之间难产生共鸣。就本土案例来说,数量也是极其有限的,能够反映我国现实问题的案例非常少,且大部分已过时,与学生渴求针对性强高质量案例仍有很大缺口。因此,如何获取大批贴近现实,且反映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规律与方向的本土化案例,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点〔6〕。

(三)促进案例教学与案例方法体系良性互动

技术建设一向注重案例方法体系与案例教学两方面。尽管我国自引入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以来,就一直积极探索和尝试适合本土的案例教学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案例教学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已无法满足当下培养人才的需求。将案例编写、视频案例、模拟案例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成为新时代高校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案例方法体系与案例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来案例方法体系为案例教学提供了资源,二则案例教学反馈于案例方法体系,为案例方法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灵感。目前,我国技术建设效率低下,缺乏相应激励机制,加之案例教学模式的落后,难以融合。因此,如何整合案例方法体系与案例教学模式,是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体性构建的一大重点。

三、公共管理案例体系建设的整体性框架及内容

(一)主体建设架构

主体建设以打造“案例行动者联盟”为主。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构建的主体是一个多元系统,内含学校、高校教师、学生、公共部门与公共组织。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高校在推进公共管理教学改革中,贯彻新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的。同时还需建立一支能力高强的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的师资队伍,确保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案例体系建设的有序进行。二是高校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的学习方式。三是学生应积极配合老师,发散思维,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逻辑和科研创新能力。四是相关部门应支持高校建立案例教学科研室,让学生深入其中,感受案例教学的魅力,并为案例教学科研室配备课程助教,专门辅助案例教学开展,为案例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

(二)资源建设架构

资源建设的有效运行以“共建共享”理念为原则。校内外联动发展要做到:一是学校内部各学科、各专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二是高校间可以根据各自的特长和优势,重点开发某一领域的公共管理案例,然后将其进行整合,共同建立一个公共管理案例库,以供各个高校共同使用。三是和国外MPA教育有关的公共管理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高校院系等建立联系和合作,不断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7〕。案例库中心应积极面向外界,公开征集适合学科领域发展的相关案例,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源的本地化优势,积极调动学生搜集本地典型公共管理案例素材,将案例建设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案例分类,协同发展。

(三)技术建设架构

技术建设包含案例方法体系与案例教学两部分,二者融合是促进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方向,应尽量做到:一是高校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选择具有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价值的案例来进行升华。二是高校应将案例编写评价纳入到教师评优评职体系当中,鼓励教师将案例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激发出教师案例编写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三是高校教师应倡导学生积极观看视频案例,关注社会现实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将反映公共管理学科的事件加以收集整理和分析,鼓励学生自己编写案例,并在课堂中模拟案例,让学生投身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实现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完整的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构建要紧跟时代潮流,以人才培养体系与目标为最终方向,将主体建设、资源建设、技术建设三者串联起来,进行整体性规划,以适应新时代对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新要求。面对未来的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教学、案例资源、案例科研、案例编写等方面进行优化,形成符合时代潮流和国家发展需求的整体性公共管理案例体系,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薛澜院长寄语清华公管2018届毕业生:

〔3〕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12):7.

〔4〕杨开峰.以“八个协同”推进机构编制改革〔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20,(1):16-20.

〔5〕何水.中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多元主体之互动与合作〔J〕.云南社会科学,2007,(2):27-30.

〔6〕罗依平,戴宗.案例教学改革与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