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视产业发展分析

影视产业发展分析

影视产业发展分析

影视产业发展分析范文第1篇

(一)旅游模式单一,对游客吸引力不足

影视文化旅游是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活动。但就重庆市目前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在大多数影视拍摄景点也仅介绍在此地拍摄的影视作品,对景点的特色并未做太多宣传。比如永川的茶山竹海景区,在电影《十面埋伏》拍摄后,每次宣传都以《十面埋伏》外景地为景区的宣传噱头,而没有充分利用景区本身的连片竹林与漫山茶树为宣传亮点,过于依靠影视剧的宣传效应来增加景区游览量。而《十面埋伏》的另一取景地四川宜宾市的蜀南竹海不仅通过电影片段在景区中的反复宣传,还充分将竹景与山水、寺庙相配套,衍生出“竹文化博物馆”、农家乐、影视拍摄基地等相关产业。据2013年两地政府旅游局统计,永川茶山竹海日均接待游客量为1.5万人,而蜀南竹海则达到了2.5万人,蜀南竹海在知名度与游客接待量上大大超过了茶山竹海成了中国“竹林”风景区的名片。如果仅仅只通过影视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加深游客对旅游景区的印象,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将随着影片的下映而逐渐递减,不利于当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地形象不鲜明,缺少相应的文化内涵

影视文化旅游景区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以影视作品为代表对本土的人文风情和习俗进行展示。若能够将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转移到景点中来,即可赋予传统景观新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然而,目前许多景区在影视作品拍摄完成之后,并未充分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无法让观众在观影时看到景区的闪光点。例如拥有独特喀斯特地貌的武隆风景区,作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拍摄地,武隆政府斥资200多万元为其修建了古驿道以及古代建筑群作为拍摄场景,但所搭设的拍摄场景只是为完善了影片画面美感而忽略了与周边自然的相融合,因此在影片播放之后,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只是主角被行刺的仿古建筑,而武隆所独特的溶洞、喀斯特等自然奇观却未能得以关注,这对武隆县乃至重庆市的旅游资源来说都是错失了一个巨大的浪费。

(三)政府对影视文化旅游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重庆市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并未将影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到景区规划体系中进行统筹安排,直到旅游资源与影视制作进行合作时,才开始在旅游景点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影视制作的要求进行改造,这就导致景区文化与旅游特色在影视作品中的代入感较为生硬,缺乏辨识度,不足以发挥影视作品的宣传作用。其次,政府对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并未出台相应的发展和管理措施,这就导致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出现趋利性和盲目性。由于对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统一的指导与管理,使得旅游景区为赢得影视剧组合作,追求影视资源带来的商业价值而以牺牲景区环境为代价,比如永川茶山竹海景区以破坏原始的自然环境用来建设一些影视拍摄所需的物景,其影片中的主要场景“风刀门”中的竹林小屋却没能加以利用,在电影拍摄完毕之后人去楼空,未能予以维护以至于现已破落不堪,甚至毁坏了大片竹林用来修建茶馆、酒楼和寺庙等建筑,导致影片中美丽的竹海随风摇曳的场景难以再现。同时,由于没有系统的规划,影视文化旅游资源无法与周边的传统旅游景点和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带动其他旅游形式的发展,因此无法利用其影响力带动周边景区乃至重庆市的旅游全局发展。

二、加快重庆市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完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链

随着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仅要求满足感官上的享受,对参与式体验享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旅游景区和影视基地的规划建设中,应构建一条“影视—文化—旅游—经济”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链,将影视与文化旅游进行市场化运作,例如在影视基地或旅游景区中通过模仿影视作品中的环境和氛围,营造集自然景观与影视建筑为一体的影视俱乐部,使游客在参观游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融入进影视作品之中,通过这种参与式的娱乐旅游模式加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可围绕影视作品的内容深度开发相关的“后影视产品”。例如美国的迪士尼主题公园,通过还原的童话建筑、进行动画电影人物花车巡演、建设游乐场设施和售卖动画电影的周边产品等方式,向游客全方位的展现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影视作品和创造的影视文化,使游客在游览和游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其魅力。

(二)丰富文化内涵、加强创意支撑

国内成功的影视基地大多将影视、旅游、文化三者纳入到影视基地的定位当中,倡导“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影视旅游的文化内涵是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在重庆市的影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对重庆市本土深厚的文化资源的挖掘。首先,在对影视剧组的选择和影视剧的制作上,其内容可以围绕重庆市所特有的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红色文化等展开,创作出具有重庆鲜明地域特色且富感染力的优秀影视作品。例如宁夏银川市的西部影视城,利用其两座古代城堡遗址独具雄浑、古朴、粗犷的原始西北风情,将历史遗迹与影视艺术相融合,成了中国西北和古代等题材的最佳外景地,并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展厅、骑射、皮影等古色古香的集观光、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商业,将影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联合,赋予了本地影视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且富创意的旅游文化。

(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提业资金扶持政策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相较于其他文化产业来说开发成本较高,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对该产业的运作有较大的影响。政府可通过一定的政策法规,发挥导向、协助和支持作用,吸收更多资本涌入到影视文化旅游产业中来。首先,取消民资与外资的投资限制,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金融资本对影视文化旅游产业贷款,缓解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压力。其次,对建设情况较好和发展空间大的部分影视文化旅游企业和影视基地应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例如模仿横店影视城的发展方式,政府可通过扶持其上市的方式得到来自全社会的募资,进一步的扩大发展规模。最后,制定免税或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2.整合影视文化旅游资源重庆市现有的影视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且区域分散,因此,在影视文化旅游的开发中,应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加强横向协作,比如将地域接近或文化内涵相似的旅游资源联合发展、取长补短,以其中最为有名的旅游景点为核心,带动周边旅游资源形成辐射效应,形成整体。有助于找准市场定位,促进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尽快进入有序阶段,提高重庆市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面对全国影视文化旅游市场的竞争。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不仅要加快重庆市的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好注重发展的质量。政府应制定针对在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进行影视拍摄方面的法律法规。首先,对影视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约束和规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坚决抵制和严肃处理,防止《无极》剧组在香格里拉景区造成难以恢复的生态灾难的事件在重庆市再次上演。其次,对影视剧组的引进和接洽进行规范和监督,以防止其拍摄的影视作品出现诋毁拍摄地乃至重庆市的情况发生,应注重保护景区和重庆市的正面形象,实现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影视产业发展分析范文第2篇

>> 美国影视制作投融资改革及中国借鉴 关于影视制作投融资问题探究 全球化背景下影视制作投融资的政策环境比较研究 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影响分析 多媒体对影视制作技术的影响分析 我国影视产业投融资现状及风险应对研究 浅议我国农业投融资机制的构建 当下我国广告传媒的投融资环境分析 对我国演艺产业投融资现状的思考及对策分析 试分析我国铁路投融资的现状及改革政策取向 现代影视制作中影视特效的影响意义分析 DV制作与传统影视制作优势比较分析 唐德影视 精品制胜的影视制作龙头 企业投融资组合模型的优化分析 巧用“Difference matte”技术解决影视制作中的背景分析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premiere影视制作课程分析 影视制作中的VR技术应用及其发展动力分析 “钻石”是怎样打磨成的影视制作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县域居民私人影视制作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负债经营必然性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③刘冬,《20家PE高价热捧海润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僧多粥少”困局待解》[N].《第一财经日报》,2012.10.15,A13

④黄升民、赵子忠,《2002:透视中国电影产业投资》[J].《现代传播》,2003(1)

⑤尹鸿、程文,《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12(2)

影视产业发展分析范文第3篇

1.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影视英语课堂为例 

2.中美两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3.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研究 

4.影视节目名称的法律保护路径探析 

5.影视旅游研究:一个应有的深度学术关照——20年来国内外影视旅游文献综述

6.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与规划探析 

7.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8.从韩剧旅游热论中国影视旅游的深度开发 

9.“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加入WTO,中国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学思考

10.影视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研究——以无锡影视主题公园为例 

11.影视旅游者动机细分及其形成机制——新西兰霍比特村案例 

12.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

13.影视湘西:想象共同体及其与湘西旅游的共生发展 

14.影视旅游: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新方式 

15.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

16.论影视作品的法律关系  

17.高职高专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8.《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述评

19.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影响及问题 

20.论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创建 

21.论影视翻译课程的技术路径 

22.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23.影视旅游形成、发展机制研究——以山西乔家大院为例 

24.影视后期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25.数字技术在影视广告后期制作中的运用 

26.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27.影视大数据:影视互动体验与量化认知的根本

28.中国影视文化贸易现状及原因分析

29.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游客旅游意向——基于影视旅游视角的综合研究

30.我国影视城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无锡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为例

31.影视主题公园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32.影视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33.中国影视翻译研究14年发展及现状分析

34.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35.影视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6.影视史学的思考  

37.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8.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39.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 

40.中国的影视翻译研究 

41.影视营销对游客旅游决策影响实证分析——以张家界借力《阿凡达》营销为例

42.影视字幕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43.基于影视旅游动机的城市居民出游意向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44.影视的传播与文学的接受 

45.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中的应用 

46.民俗的影视整合及审美价值  

47.服饰是影视艺术无声的语言  

48.影视拍摄对外景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浙江新昌、横店为例 

49.中国影视贸易国际化目标市场选择模型研究

50.新世纪以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述评  

51.“韩流”给我国影视旅游的启示  

52.旅游景区影视营销模式研究  

53.影视教学法在初级阶段日语语体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54.体育影视作品及其价值取向探析 

55.大电影产业链的完善之路——长影集团影视资源衍生价值开发与影视文化拓展

56.影视人类学——人类学的扩展 

57.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契合研究  

58.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59.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 

60.论中国影视文化安全——基于韩剧与国产影视剧比较的视角 

61.全球价值链视阈下我国影视产业升级策略探究  

62.横店:中国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样本——基于共享性资源观理论的案例分析 

63.简论中、美、日三国当代动画影视风格差异  

64.论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  

65.影视文化及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66.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实证分析 

67.文学与影视:双重视域中的纠结与互动

68.我国影视行业与影视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69.从影视本体研究看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必然 

70.体育影视价值解读

71.影视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与镇北堡影视城为个案

72.从改编到生成:寻找文学与影视的平衡  

73.关于严歌苓作品影视改编的思考 

74.影视文化三论(上) 

75.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76.日语高年级听说课中影视教材的导入 

77.重视影视教育 培养电影思维——高校要建立正确的影视教育观

78.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79.论影视旅游及其“资源—产品”转化  

80.浅析影视翻译目的 

81.基于价值链的影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82.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审美意义

83.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研究——以江苏广电总台为例

84.影视为出版造势——对影视图书出版的研究分析

85.中国影视翻译研究十四年发展及现状分析 

86.试论舟山海岛的影视旅游 

87.当代影视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性转向——兼论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的现状与发展 

88.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89.影视的网络化传播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90.旅游目的地推广与影视旅游研究  

91.影视文化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92.国产影视作品的译制与国际传播

93.浅论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气象影视服务体系 

94.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95.西方影视翻译研究的最新发展——《影视翻译:屏幕上的语言转换》介评

96.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

97.国内外影视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98.从韩流看“影视表象”与“旅游地形象”的构筑

99.基于影视艺术的教学资源建设新模式——网络影视课件学

100.影视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及行为意向研究——以澳门为例  

101.建构民族影视的核心竞争力——从传媒变革看当代影视教育的方向

102.论影视语言的特性  

103.中国影视业在亚洲影视业新格局中的文化定位及其历史使命 

104.翻译目的论与影视字幕翻译 

105.中国影视行业如何形成世界级竞争力 

106.“复仇”的“原型、仪式、跨文化性”——从《基督山伯爵》的影视改编谈文学经典的传播现象

107.探析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 

108.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影视教育 

109.论影视旅游产业机制与发展策略  

110.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思考 

111.贵州影视旅游开发现状与发展思路 

112.浙江影视旅游的发展与营销策略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113.从韩国影视旅游的成功谈我国影视旅游的开发 

114.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趋势与对策

115.我国影视城的旅游开发研究 

116.影视发热 旅游升温——谈影视与旅游的产业联姻 

117.论搭建我国影视产业保险体系的策略——以好莱坞影视保险体系为蓝本

118.对外汉语影视课中教师的主体作用  

影视产业发展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影视理论;影视教育;影视产业

2009年8月25日至28日,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09年年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年会在影视艺术基本理论研究、新中国60年电影研究、影视技术教学研究、影视创意文化与产业研究、影视教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影视艺术基本理论

宋雁蓉的《后伯格曼时代的瑞典新锐导演》分析了B・维德伯格和J・特罗艾尔这两位导演以及他们代表作品中的声音艺术创作特点,探讨了后伯格曼时代瑞典电影声音艺术创作的表现和趋势。作者指出瑞典新锐电影从不刻意去凸显高科技的威力,以震耳欲聋的声效,达到强烈的感官刺激,而是在关注现实、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和刻画人物典型形象的基础上,强调声音的真实感、记录感、空间感,注重细节,强调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俞学雷的《新生代电影的美学特质和缺憾》认为在新生代电影中,存在着对社会现代性追求的一种审美反思,新生代导演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的当下生活体认反映在对电影人物的内心观照上,贾樟柯在其电影中反映出了现代性批判的人文维度。范志忠的《论第六代的电影美学内涵与叙事策略》阐述了第六代电影的出现,意味着新中国电影进入多元化的时代,意味着新中国电影的叙事开始从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剥离出来,以一种“寻找”的影像风格和残酷的青春话语,关注普通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叙述着不甘沉沦于商业时代的电影人的想象与关怀。

刘志的《现象学视域中的电影审美价值探微》从现象学视域出发来审视电影的审美价值,其表层审美效果和深层审美效果的差异决定了电影娱乐性内涵的不同。娱乐性电影和电影娱乐性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电影娱乐性中的深层审美效果决定了艺术电影的审美品质。在电影审美经验中呈现出来的审美对象,其深层审美效果具有增强审美主体性、抵制大众审美文化中的负面效应。孙桂荣的《文学电影化与电影批评的文学化》分析了电影要摆脱对文学文本的寄生性,避免生吞活剥文学资源,文学是电影的基础,是从文学叙事性要素对电影的巨大能动作用而言的,电影并不是简单的“影像文学”。电影批语应加强电影意识、本学科的专业意识。杨俊蕾的《真实全景与视觉平等:简论纪实影像中的伦理逻辑》认为有三个伦理上的难题使它举步维艰。首先是拍摄与被拍摄者的关系定位,其次是摄制者自我心理定位,第三则是后期编配过程中的文化立场。在影视人类学中,最敏感的问题就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位置问题。人类学者必须让自己处于和研究对象完全对等的层面上,任何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轻视或者怠慢,都可能给视觉成果留下耻辱的印记。袁智忠的《当前影视创作和传播价值取向媚俗化的伦理反思》联系当前影视创作和传播实际,找出并分析了影视创作和传播价值取向媚俗化的诸种表现,进而对媚俗化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和伦理反思。张智华的《新中国60年的发展与变化》揭示了重点表现伦理、道德与人情,对人性的挖掘比较深刻,充分展示出在各种社会环境中人性的复杂性、多侧面性及其变化性,促使观众审视过去,思考现在与面对未来。与伦理型文化关系非常密切,中国部分导演具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伦理电影传统对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的变化,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的道路。

王昕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与电视历史剧创作》提醒我们,在电视历史剧艺术创作中,一定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美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历史精神的有机统一。作者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美学观点”,主要是一种现实主义美学原则,要求艺术反映历史生活时,要遵循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对于重大历史事件要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美感,从而形成艺术作品较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综上所述,电视历史剧创作需要艺术家们把握好科学因素的关系,实现科学历史观和人文观、美学观的有机融合。孙书文的《以文艺特有的方式弘扬民族精神》指出,文艺与民族精神的关系问题在中华民族进程中的许多重要时刻被屡屡提及,文艺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培育、弘扬民族精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剧《闯关东》的创作者,把民族精神的历史生成性熔铸到曲折跌宕的情节之中,把民族精神的结构生成性灌注到生动鲜活的人物刻画之中,以文艺特有的方式来弘扬民族精神。

金昌庆的《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类型研究”》从分析“类型”概念及其内涵变化人手,梳理了“类型研究”如何从文学批评发展成为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研究独特方法的过程,彰显大众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学批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谢建华的《关于中国电影的三个叙事母题》论证了电影叙事母题的流行与变异是文化、政治、大众心理的互相激荡在电影银幕上的投影,也是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之间达成的一种消费默契。近年来,中国电影作品中流行着三个相同的叙事母题:城/乡关系、父/子关系和身/心关系。这三组流行的叙事母题,作为社会结构的某种象征和文化现状的即时演映,不仅铭刻了中国人在某一历史环境中的美学趣味,也遥指掩映其下的文化潜意识。这些叙事母题在电影创作中的流行,必将在特定的时空里主导我们的想象力,其叙事方式和价值倾向将强化或改写我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认知。我们运用想象所演映、凸显的中国图景,其复杂幽微之处,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视野极限。

二、影视创意文化与产业

李建秋和夏光富的《重庆影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指出,重庆影视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重庆影视产业创作数量少,投资主体和营销范围比较狭窄,产业链比较薄弱,目前仍然缺乏完善的影视融资体系。加大政府部门对影视产业的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建设多元化的影视基地,影,视产业与新媒体和创意产业进一步结合,加强重庆的影视产业市场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影视剧交易机制,是今后发展影视产业的重要方面。李艳英和赵晓春的《文化视域下的山东省原创动漫创作探究》指出,当前国产动漫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逐渐有了起色,甚至出现了票房超越国外动画大片的现象。但各省市原创动漫发展并不平衡,山东原创动漫亟待突围。突围之路在于要以中国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为创作根基。文章以知名的国产动漫作品为例,探讨它们是如何从中国文化里汲取营养的,进而论述了山东原创动漫在齐鲁文化的怀抱下如何把握自己,理清五种关系才能走出有特色的原创动漫之路。赵晓春和孙云宽的 《青岛市影视动漫骨干企业及其主要作品基本情况分析》通过分析青岛市影视动漫骨干企业的业务范围、政策环境、投融资、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情况和骨干企业主要作品的选题模式、制度进度、播映渠道等方面的情况,总结青岛市影视动漫业的市场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特色和不足,为相关政策的完善和企业决策提供了理论参考。侯云峰的《关于云南影视产业发展的思考》通过梳理云南影视的历史渊源,分析了云南所具有的产业资源优势和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思路。孙非的《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思路探析》论述了影视动画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而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总体上比较滞后,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机制和措施改进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良性、健康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莫琳的《认识文化贴现特性在赢得电影海外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拓展国产影片的海外市场对于我们实现树立“文化大国”的战略目标和繁荣我国的电影经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将电影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并获成功,必须认清电影区别于其他经济产品的三大特性,即文化贴现特性、共同消费特性和电影自身具有的外部利益特性,从而理解并能确定电影产品出口数量、价格和流向。其中文化贴现特性对赢得电影产品的海外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凯和虞D的《夹缝中的突破与成长――基于中美电视剧比较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从投资、制作、交易、播出、广告这五个方面对中美电视剧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宏观以及中观层面的比较研究,并针对问题,结合美国电视剧发展情况,提出了创新对策。景虹梅的《跨境合作的华语商业电影之形态特征考辨》分析了跨境合作的华语商业电影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上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业已逐渐成为支撑华语电影市场的顶梁柱。从其字面所标志的三个因素――“华语”、商业电影、“跨境合作”――来剖析其形态特征,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这一引人注目的重要现象获得更加具体、明确的认识和把握,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中洞见其产生的背景原因、创作状态以及潜在问题。

三、影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影视产业发展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转移;企业内外部成本;公共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3-0034-04

引言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产业转移现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的论述也逐渐丰富。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产业转移发展又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产业转移虽然较早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其概念的界定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比较认同的是,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实质就是企业跨国或跨区域投资和迁移。产业转移是一个国家间或区域间贸易投资活动各相关要素流动的过程,是一个具有空间纬度的动态过程,是缩小区际发展不平衡、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的一个有效举措。

由于导致产业空间迁移的机制、模式和效果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理论、模型和实证从不同的角度着手进行解释。本文对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与区域经济学领域关于产业空间转移现象的理论、模型和实证进行分类综述。具体而言主要分为,在理论上,重点从驱动力影响因素视角、国际产业转移模式视角和区域产业分工升级视角对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论述;在实证上,重点综述使用不同方法、不同地域层面数据、选取不同变量进行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文章对产业转移各类理论、模型和实证的研究进展和基本框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反映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对产业转移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研究

首先,本文从企业内外部成本影响因素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企业投入要素和企业迁移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企业内部投入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等。Lewis 1984年就提出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几乎为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又前所未有引致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所需要的这些产业的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Luger和Shetty(1985)在研究外国制造业时发现企业偏爱向具有相对低工资和高制造业密度的区域扩张。在新古典理论框架内用数学模型来分析产业区域转移,为产业区域转移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Dunning(1988)用0-L-I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认为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优势、要素赋存结构决定的区域优势和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优势是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Krugman和Ven,ables(1995)用模拟动态方法分析了以两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模型,模拟了中心-模式的出现和消失的变化影响驱动因素。Puga和Venables(1996)发展了他们的模型,假设研究对象为三个国家,并分析了工业化从一国扩展到另一国的途径。Fujita,Krugman和Venables(1999)提出更为一般性的多国多产业的产业扩散模型。大山道广(2004)用数学模型运用一国企业进入另一国获取正利润的条件,得出该国企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于另一国的企业,证明了国家与地区之间进行产业区域转移的必要条件是绝对优势,即竞争优势。陈建军(2002)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证明了对特定产业的支出倾向的减少、总劳动投入量的减少以及特定产业的劳动力(要素成本)成本上升是推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且产业区域转移常常首先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张孝锋(2006)以两区域总效用最大化模型分析自给自足、区域专业分工和产业空心化三种分工模式,证明在特定条件下产业区域转移带来的两区域总效用的提高。邹璇(2009)在D-s(1977)框架下发展了系列包容新古典和新经济地理学特征的两地区四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单要素劳动力迁移、多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同时迁移以及产业空间转移对宏观变量的冲击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技术要素的转移是产业转移的又一重要内容。Wells(1977)的小规模技术理论、Cantwell和Tolentino(1990)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Sanjayalall(2004)的技术地方化理论都分别从技术转移的角度解释了国际产业转移现象。Krugman(1987)的技术转让模型指出,发达国家也只有当一项技术所产生的产品达到成熟期时,该项技术才会转让,因此技术移出国和技术移入国之间的差距将长期存在。日本学者关满博(1997)从技术群体结构的角度考察东亚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何钟秀(1982)研究了产业转移中技术梯度转移的现象。王一夫(1995)对中国技术导向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分析。夏华龙(1998)认为,东亚地区60年代以来梯形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模式存在对外部技术的依附性,需要利用自身的力量推动技术进步,并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在更高的层次创造比较优势。柳卸林等(2001)重点分析了我国技术贸易的特点。冯梅(2007)通过对外商投资效应的案例分析发现,由于引进的技术等级不同,与外商的合作形式不同,以及对外商投资主体选择的不同,对我国技术进步与扩散的效应亦不相同。虞晓平(2009)在张孝锋(2006)的产业区域转移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建立产业区域转移和承接的控制模型。在新古典经济学范围内分析了技术与技术转移、能源对产业区域转移的重要作用,并从转移和承接联合机制出发,研究转移发生前后转移和承接双方区域总效用的变化。

企业外部成本影响因素包括有公共基础设施、市场容量、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是产业转移的另一类影响因素。Help-man和Krugman(1985)从国际贸易角度分析了关税、运输成本、投资壁垒是影响产业国际转移的重要因素。Wheeler和Mody(1992)将集聚经济表示为基础设施质量、工业化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等的函数,并发现市场规模和集聚经济是美国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的主要决定因素。Dicken(1992)从汽车行业随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认为规模经济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Smith、Donald和Florida(1994)发现空间集群是日本制造业企业在美国区域选择的重要特征。石奇(2004)用集成经济的原理解释产业转移的微观机理。封闭经济的公共基础设

施模型,如Arrow、Kurz(1970)和Barro(1990)都专注于在生产函数中强调区域一体化下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私有资本间的可替代性研究。Christaller(1933)、Losch(1940)、Isard(1956)、Biehl(1986)、Vickerman(1989,1990),以及经济历史学家,如Chinitz(1960)都致力于区域发展和产业集聚中公共基础设施的作用研究。此外,Krugman(1991)、Krugman和Venables(1990)和Bertola(1992)还研究了公共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转移决定性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Kjetil Bjorvatn(2001)采用一个二元技术模型,研究了不同国家的基础设施的质量差异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认为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改进将会削弱其区位优势,其国内交易成本的降低会促使产业转移到那些具有较低质量基础设施的国家中,因为相对发达国家改进基础设施将会增强毗邻的欠发达国家的区位优势。Egger和Falkinger(2005)从公共基础设施和补贴的角度分析了企业迁移的产出变化。正如Break和、George F(1967)指出美国政府间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的税收竞争通常削弱了州和地方的税收努力,也使得州和地方税收结构带有强烈的累退因素。任太增(2001)认为决定地区比较优势的因素除了各地区的要素禀赋外,地区制度环境的差别对地区比较优势有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从国际产业转移模式视角分析,美国经济学家Vernon(1960)、Thompson(1960)和日本学者赤松要(1960)是较早开始研究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的,他们分别提出产品生命周期论、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雁行形态理论。随后,从国际宏观转移模式视角分析产业转移的理论还有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1978)根据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投资要按照比较成本及其变动依次进行,并从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进行转移”。牛文元等(1999)认为产业发展的雁行状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描述了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进化过程,但其实质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的转移以及与此相关的产业转移。朴光姬(1999)从产业分工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大陆和韩国、日本及香港地区之间的工业互补与合作。这方面国内研究较早的有卢根鑫(1997)提出重合产业论,认为产业转移是基于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技术构成类似的同类产品生产部门,而发达国家由于比较优势弱化而造成成本较高,最终为摆脱不利地位而将某些重合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的一个过程。汪斌(2002)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视角的整体主义系统研究方法的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研究体系,着重对以日本为首的东亚雁行模式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第三,产业分工和产业升级视角的相关分析更偏向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内部的产业转移模式、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方面。从区域内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角度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有不少学者提出梯级转移理论(夏禹农、冯之浚,1982;何钟秀,1983),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决定与该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且后者又取决于区域主导部门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具体说来,发达国家或地区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石东平、夏华龙,1998)。从不同区域维度视角分析,蒋文军(1999)等认为欠发达地区在吸纳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选择更贴近实际的产业转移样式。朱坚真(2007)对我国东中西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阐述了南部出海与西部出边通道的关系、沿海、沿江、沿边、沿线之间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以及“大通道”建设与对外开放重点区位选择的关系等。王小敏(2001)通过对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式与障碍的分析发现,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在延续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确立新型主导产业优势。王兴化、陈建军(2002)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向西部地区转移生产加工能力,向东部地区进行市场扩张的“东扩西进”的产业转移战略。刘辉煌等(1999)、何立胜等人(2001)也从产业分工和产业升级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从不同行业国际转移承接动力机制和特点及对策角度分析,于治贤(2000)认为我国在航天工业、数字电视、机器人制造业的一部分和部分生物技术行业(如生物制药)等领域,有可能同发达国家处于水平分工或亚水平分工状态,但多数行业由于附加价值低,处于亚垂直分工的状态。兰岚等(2002)着重研究了日本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动向,并对今后日本制造业转移的产业动向及地域动向进行了预测。贺俊等(2002)以家用电器业为例研究了国际间产业转移对产业组织的影响,认为产业发展的国际转移性质是分析我国家电产业发展经验的起点,这种性质和外部获得技术的特征内在地决定了我国家电企业的技术特征和企业行为,从而最终决定了市场结构和产业绩效。

二、产业转移相关实证研究

(一)国外研究

经典的与产业转移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研究产业转移的驱动力因素。Charney(1982)通过对大都市内部的制造业企业迁移因素的研究,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是财产税率,而收入税的不同对大都市内制造业企业的迁移影响不大。Dijk和Pellenbarg(1999)基于Cordijn和Wissen(1992),Geenhuizen(1995)和Wissen(1996)的企业迁移研究方法,使用超过l300个包含个体、企业和迁移特征样本数据分析了荷兰企业迁移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是企业内部因素。Leitham、McQuaid和Nelson(1999)通过企业问卷调点考察了公路交通和其他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Holl(2001)研究了1980-1994年问西班牙自治市的道路基础设施对新建制造业的区位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的制造业工厂区位选择系统地受到公路基础设施影响,其新的高速公路系统影响了西班牙新制造业基地的空间分配。但是其他研究表明(Berechman,1994;Button,1994;Viekerman,1991),新的或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不确定性。Escriba(2009)使用欧拉方程模型为实证框架,采用1980-2000年西班牙的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公共政策对私人产业投资的影响,认为投资对公共基础设施较为敏感,同时人力资本效应也影响了整个时间区间。Lee(2008)分析了1972-1992年间美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率数据,分析指出产业转移对美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率影响较小,且这段时

期激励企业迁移的政策收效甚微。

另一类是基于产业转移空间优化的视角分析,Burns(1977)指出产业垂直移动(从城市中心向郊区的空间转移)主要是由于更低的生产成本导致的,而水平空间移动(城市间的转移)则更多体现为集聚经济的效力。Eriekson和Wasylenko(1980)发现在Milwaukee和它的郊区之间迁移的企业决定因素主要在于劳动力和其他集聚经济要素的可获得性。Sehmenner(1980,1982)对于英国500强企业迁移动因的研究发现空间的拓展和更易于管理是主要考虑因素。Blanchard(1992),Crandall(1993),Newman(1983)和Topel(1986)利用产业集聚方面的数据资源清晰地描述出了经济活动从The Rust Belt到Sun Belt州的迁移空间轨迹。产业转移将引起企业和相关职位的空间重新布局,应出台相应的空间政策做支撑(Kemper和Pellenbarg,1997)。

(二)国内研究

国内相关的研究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驱动力因素角度。陈建军(200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浙江省内制造业为主的105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问卷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浙江企业所处的投资发展阶段、对外投资的原因、方式、区域选择等作出直接的回答,然后建立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模型,研究了中国现阶段沿海发达地区企业以对外投资等为主要载体的产业区域转移的发展状况。而林衡博(2005)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第二产业进行了分析,认为决定一个区域第二产业产业梯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综合梯度因子、区位因子和梯度因子,由于其指标选择较为全面,能够比较真实的反应一个地区的产业梯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对于产业梯度转移量化研究的不足。杜宇玮(2006)为了验证产业转移或外资是否促成转入国相应产业的技术进步、生产率的提高以及贸易竞争力的提升,从产业生产率和产业贸易竞争力角度分别选择纺织工业和计算机工业代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差异性分析,揭示了各制约因素的实际影响程度。陈蕊(2007)提取了产业转移的六个关键因素:产业梯度系数、产业集群发展程度、产品在转入地预计的市场占有率、转入地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比较系数、转入地对转出地的相对距离优势以及政府推拉力,构建了区域产业转移模型,并提出产业转移可行性分析的简单判断方法。高毅(2007)在国际钢铁产业转移实证模型中,采用运输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分别研究市场需求、知识转移、政府管制、跨国公司与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之间的关系。翟相如(2008)以2001-2006年中国工业数据为例,对所构建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评价体系进行承接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近几年来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及影响因素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

另一类是从产业空间优化角度分析。戴宏伟等(2003)创新性地构造并应用了“产业梯度系数”等量化指标,提出“大北京”经济圈内三方协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要素流动上,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共同优化与升级。其后有陈蕊(2007)在戴宏伟产业梯度系数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引入了资本因素,并用改进的梯度系数对我国31个省市的26个工业行业进行了梯度分析。从阶段特征、区域特征和产业定位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总体特征。江霈(2009)在线性城市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东西布局,进而分析存在国际需求情况下的线性城市模型与区域产业转移关系。朱乔丰(2008)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和图的比较揭示全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特征以及10年来制造业转移的总体路线(即制造业重心逐渐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同时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一体化和同构现象,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来展示了浙江省制造业产业转移的背景。虞晓平(2009)基于产业区域转移和承接的控制模型,选取承接浙江省纺织产业区域转移的样本,运用计量回归分析浙江省纺织产业区域转移和承接情况,得出新疆、安徽、河南、江西和湖南为与浙江省纺织产业区域转移和承接空间优化可行的地区。

三、总结、述评和展望

在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现有文献为产业转移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分析视角和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上,从数据来源来看,产业转移的相关数据以问卷调查、企业数据和统计数据为主。总体来讲,各类研究为中国产业转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支持,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转移的理论构建主要从国家层面研究较多,对一国之内的区域层次产业转移研究比较少,尤其是针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多,而针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少。(2)对影响产业转移的经济因素研究比较多,而其他因素考虑相对少。产业转移是一种经济现象,人们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经济、产业集聚、比较优势、综合成本、经济政策等因素研究较多,而从制度创新、行为决策、企业行为、体制、社会网络、社会文化、决策主体偏好等因素研究的成果不多见。(3)大量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由于缺乏准确有效的数据,都主要集中于利用集聚数据和产业转移宏观发展模式研究上,而缺乏从微观角度去关注单个企业迁移决策,也缺乏一些新兴领域的研究数据支撑,诸如研发和服务领域的转移数据。(4)现有的产业转移研究尤其缺乏对其空间演变布局数据和发展规律趋势的系统研究。

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对产业转移理论和实证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展望:一是在大量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现象后,随着产业空间演变发展,将会侧重于研究从发展中国家向欠发达区域或欠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现象。二是将会深入到研究产业转移经济因素以外的其他如社会文化、决策主体偏好等因素对企业迁移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一些新兴领域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三是随着各类统计数据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后,各类实证数据(如大量抽样调查和具体案例跟踪调查数据的获得)的有效可得,将使得企业迁移更有理有据,也能更精准地演化出产业空间分布的规律,进而更好指导区域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7&ZD010)。

参考文献:

[1]夏禹龙,冯之浚,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J],研究与建议,1982,(08)

[2]张孝锋,蒋寒迪,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华龄出版社,2006

[3]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06)

[4]朱乔丰,浙江省制造业产业转移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

[5]贺俊,毛科君,国际问产业转移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以家用电器业为例[J]经济纵横,2002,(06)

[6]G.L克拉克,M.P.费尔德曼和M.s.格特勒,牛津区域经济学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D.M.smith,"Industrial Eocation:An Economic Analysis",New York:John Wiley&Sons,1971

[8]F.Javier Escriba,Ma.Jose Murgui,"Government policy and industrial investment determinanls in Spanish regions",Regional Scienee and Urban Economics,39(2009)479-488

[9]MichaelP.Devereux,Rachel Griffith,Helen Simpson," Firm location decisions,regional grants and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91(2007)4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