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视与多媒体技术

影视与多媒体技术

影视与多媒体技术

影视与多媒体技术范文第1篇

    一、现代多媒体影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历程

    现代影视技术的发展从技术角度划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模拟影视技术、数字影视技术和多媒体影视技术。模拟影视技术基于20世纪50年代的磁带录像技术,它彻底改变了以往磁带记录仅限于声音的历史,使得声音和图像在磁带这一大众化媒体上完美结合。磁带录像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最流行的视听记录存储技术,是现代影视技术的第一个里程碑。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光盘存储技术是数字影视技术的代表。目前,以vcd视频光盘为主导的产品已对磁带录像产品造成巨大冲击,而数字dvd视盘给人们带来了远比磁带录像更高质量的视听享受,其发展潜力更加巨大。数字影视技术是现代影视技术的又一里程碑。

    以上所述影视制作技术发展的两个阶段,由于都没有与计算机发生联系,都属于单媒体影视技术范畴。到了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功能进一步强大、硬盘存储容量也显著提高,同时声音和图像的数据压缩标准也得以确定,计算机已能够对声音、图形、图像和视频等所有形式的信息进行处理。直到这时,现代影视技术才进人了多媒体时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推动现代影视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高级阶段,为影视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多媒体视听产业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现代影视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现代多媒体影视制作技术是以多媒体技术和数字视频技术为核心的一门综合性影视技术。现代多媒体影视制作技术涉及的技术层面很多,如多媒体制作、数字摄录像、数字影像、网络视频、光盘存储、计算机非线性编辑以及多媒体动画等视听应用新技术。大型计算机、数字智能化摄像机、编辑机、视频切换台、数字三维特技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先进电视设备的问世,将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二、现代多媒体影视制作技术对传统影视制作的影响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具体体现在硬件设备平台的变革与创作空间的扩展上。

    传统的模拟特技编辑系统至少需要三台编辑录像机、控制台、特技台、调音台和字幕机等设备,繁多的设备及大量的视音频连接电缆常会因简单的机械故障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还会出现器件老化、端口参数不匹配等问题,造成视频信号的较大衰减,严重影响视觉效果。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非线性数字化编辑系统,把模拟设备的所有功能都包容在硬件和软件中,省去了大量的设备,进而节约了大量设备购置与维护经费。设备数量减少,系统连接变得相对简单,系统的稳定性将得以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非线性数字化编辑系统中,节目素材存储于计算机,最终的节目技术质量不会因制作中不断的修改而造成信号损失。

    在影视节目的创作方面,自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人影视制作领域,数字影视就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占据了艺术创作的重要地位。在轰动全球的经典巨片中,精彩的电脑特技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三维数字动画无疑成为了影视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由于计算机多媒体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实时产生编辑场景和画面,使得创作方式更加灵活。在工作中,导演可以随时方便地修正已编辑完成的段落,甚至利用相同的素材,方便地剪辑出不同创作思路的作品。

    三、适应影视制作方式的变革,为铁路技术教育与干部培训多做贡献

1.电化教学片在设计与制作上的一些基本原则

    利用现代多媒体影视编辑系统制作教学片与教学软件是多媒体影视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主要成果和标志。电化教学片有一个特点—媒体多样性:有实地拍摄镜头、文字图表、图形图像、二维/三维动画、字幕解说、现场音效、后期配音及图表或动画与实地拍摄镜头的叠加。多媒体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出现,使我们摆脱了传统编辑系统繁琐的操作,把更多的精力从技术操作转移到艺术创作上来,令我们的创作更加轻松自如。但是应该注意,我们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尽情发挥我们的创作激情的同时,不能忽视电化教学片创作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首先,电化教学片在内容设计方面,必须以教育性和科学性为宗旨,内容必须与教材一致,不得随心所欲地夸张、臆造。形式要生动、形象、直观、富有吸引力;在制作方面,艺术性与技术性必须服从于教育性与科学性,追求“真实无技巧”的高境界,必须用技巧的地方,应尽量做到不露痕迹。其次,在具体制作时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注意:

    画面与声音的设计:画面、解说、音响和配乐要做到内容精炼、言简意赅。只表现与主体最有关的内容,删除一切无关的或可有可无的内容。

    画面的组接:画面组接要力求流畅,自然无跳动感,要注意色彩和亮度的协调。

    图形与动画:运用适度的抽象视觉符号比运用真实具体的视觉符号的效果会更好。如合理地使用箭头、方框、圆圈、结构框图、流程图等,有时更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形象思维。

    2.成品的输出

    从前,影视作品在发展,只能输出到录像带(分专业带和家用带)。专业带录制质量较高,信号清晰;家用带信号录制质量较低,观看效果也大打折扣。现在,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数字视频记录标准的制定,我们在采用传统记录媒体的同时,还可以把节目输出为vcd或dvd的形式。这两种载体有保存时间长(是录像带的几倍)、信号不易损失、易于拷贝、携带方便等特点。特别在dvd机大量普及的今天,基本可以做到随处播放。从制作成本考虑,目前,dvd空白盘的价格已远远低于家用录像带的价格,dvd拷贝机的价格也大大降低,所以单片dvd的制作成本已低于家用录像带的制作成本,而dyd的信号质量远远超过家用录像带的质量。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evd,hdv技术的出现,数字视频已形成了短期内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在今后铁路技术教育与干部培训工作中,采用数字dvd作为传播载体时机已经成熟。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把由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的电化教材向专业带输出的同时,还应考虑在非线性编辑的时间线上直接进行符合dvd标准的mpegii的压缩,并完成dvd母盘的制作。这样,可以避免今后制作dvd时,利用录像带作为信号源再次采集与压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制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传统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电子编辑、特技、字幕、音乐合成等工作由分工不同的多个技术人员完成。如今,电视技术进人多媒体制作时代,特技编辑、音响效果、字幕及图形创作已被集成为一体。因此,制作人员以往纯技术性的技能已远远不够,需要全方位地融技术与艺术于一身。这就要求我们从事铁路技术教育与干部培训工作的电化教育人员必须注重和加强自身对音乐、美术以及综合艺术方面的学习和提高,以适应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在掌握基本编辑软件使用技巧的同时,还要掌握相关制作软件的使用,如:平面设计、视频合成、三维动画等软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非线性编辑的优势,集各种软件所长、创造性地制作出高水准的电化教材。

    4.发挥网络优势,拓展电化教材的影响领域

    如今,internet风靡世界,极大地促进了多媒体网络影视技术的发展,远程网络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如何适应本系统技术教育与干部培训的需要,制作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电化教材是摆在我们电教工作者面前新的课题。可以预期,能够适应视频点播等双向业务要求的电化教材制作技术与环境将得到逐步发展和改善。

影视与多媒体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数字多媒体;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4-0015-01

1 数字多媒体的定义

数字多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与信息科学为主导,以现代艺术为指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把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各行业中。数字多媒体包含了各种形式,比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在传播的时候传播形式和内容都采用数字化,即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和分发数字化。数字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最新的信息载体,按照不同的分类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果按照时间属性来分的话,数字多媒体可以分为静止媒体(Still media)和连续媒体(Continues media),静止媒体指的是信息内容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比如图片和文字,连续媒体则指的是信息内容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比如音频和视频信息。如果按照来源属性来分的话,数字多媒体可以分为自然媒体(Natural media)和合成媒体(Synthetic media),自然媒体指的是客观世界存在的景物、声音等,经过专门的设备进行数字化和编码处理后得到的信息,像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用摄影机拍的视频、用录音笔录的声音等都属于自然媒体,而合成媒体指的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特定的语言和算法等生成的文本、动画、音乐、图像等,比如用3D制作软件做出来的动画角色就属于合成媒体。

2 多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从早期报纸到当代电视、广播,再到现代的音视频处理等,多媒体从单一性到多元化不断发展。多媒体缩短了信息传递的路径,提升了人们信息交流的便捷性,也让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变得更容易实现,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发展的产物,目前在我国很多行业中广泛应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利用网络进行各种活动,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连,信息互通变得迅速而又方便,这也代表了多媒体的发展趋势的网络化。多媒体技术的到来实现了无障碍、无距离的沟通,给人们带来了更完善的信息服务。随着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发展也在不断突破,比如利用多媒体感官技术,通过数据手套和跟踪手语信息来提取人的面部特征,然后合成表情和动作,通过这样的人机交互,实现逼真的虚拟现实。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数字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当信息数据量变的庞大,对信息数据的要求也势必会越高,多媒体技术实现数字化是今后我国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所蕴含的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也会不断提升,多媒体又会朝着智能化发展,多媒体技术功能繁多,可以处理各种音视频、文字、图像等,所以多媒体技术智能化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举动,也能够突破计算机技术发展,提升我国网络科技的发展。

3 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

数字多媒体可以在很多行业中应用,比如在教育行业,因为数字多媒体技术功能比较多,图像、音频、视频、文字都具备,所以在我国教育行业中,被广泛应用,辅助教学。数字多媒体利用投影仪、屏幕、幻灯、电视、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和相匹配的软件集成一个教学体系,计算机作为综合处理器,把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等进行信息数据处理,然后通过屏幕、幻灯、投影仪等相关联,建立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在教育行业采用数字多媒体辅助来辅助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冲击,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化,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数字多媒体还可以应用到媒体事业中,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追求更趋向于快速、真实,希望在第一时间掌握到真实的信息,所谓眼见为实,体现信息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就是视频、画面。在我国新闻媒体视野中,就可以采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利用其中的录像、录音等对新闻现场跟踪报道,体现新闻的真实性,提高关注度,提高新闻传播的价值。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也被大量运用,数字多媒体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会导致电影的艺术风格受到一定影响,但是电影的拍摄难度相对就会简单。传统的电影制作是胶片拍摄,胶片摄影机非常笨重,而且拍摄过程中要配合灯光等进行,这些都导致电影制作有一定难度,但是数字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影视制作中极大的提升了效率,数字多媒体的存储设备便宜、存储方便,拍摄设备也比传统胶片摄影轻便,所以拍摄中可以很便利的移动。而拍摄后期的制作也让拍摄难度降低,可以调灯光、修图、虚拟场景等,让电影质感更精美。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制作中应用广泛,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比如可以运用大量的特效,比如可以调节清晰度,数字多媒体的便捷性、多功能性也可让很多小成本影视作品可以应用,让影视作品呈现更多的美学效果。

我们了解数字多媒体的功能,认清数字多媒体的应用,那么就可以将数字多媒体应用到生活工作中,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进行视频电话会议,给客户远程操作;在学习中,我们可以进行远程互联网学习;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社交软件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通过App进行视频聊天,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数字多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利用数字多媒体进行创新,不断推动数字多媒体技术发展,并且要把握数字多媒体特点,抓住机遇,才能够互联网时代取得 先机,因此我们要对数字多媒体有自己的认识和解读,利用好数字多媒体的优势来实现价值。数字多媒体技术是新兴的技术,是多种信息技术与各行业领域的融合,能够给传统的企业带来创新和突破,当我国的技术发展不断进步同时数字多媒体也在不断的走向成熟,取得更前沿的技术,也能够给更多的行业带来积极影响,让更多的行业能够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走的更长远。我们只有不断的研究数字多媒体技术,让数字多媒体技术不断突破和成长,才能够应用在更多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才能够更快的促进各事业健康发展。

4 结论

数字多媒体可以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也可以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我们要利用数字多媒体的特点和优势,让数字多媒体技术能够更有效、广泛的应用,让数字多媒体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不断促进数字多媒体的发展,使其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我国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龙裔.浅析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1):210.

[2]王国栋.底侄嗝教寮际醯姆⒄购陀τ[J].科技传播,2016(9):56-57,90.

[3]范倍.技术与文化: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艺术――第11期“电影学博士论坛”综述[J].当代电影,2010(7):110-112.

影视与多媒体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介 电影 视频影像 新媒体

当我们谈及到多媒体时,会让人联想到很多,从技术性的产品到高科技的视觉盛宴,涉及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显而易见,多媒体影像关系到了当代艺术中多个艺术类别,它是一门综合艺术。电影、新媒体、视频影像等都与多媒体这门综合艺术紧密相关,相互交融同时又彼此区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艺术家们总是用当下的工具进行创作,并通过一定媒介展示出来,新技术总是带来新创作灵感。同时,“艺术家用其特定的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法创造一个世界,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本质上差异比相似更多。”在当今时代,多媒体是一种可用于艺术创作的现代个性化语言。

多媒体视频影像就是通过计算机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素材形式综合起来,经过艺术加工重新编辑成符合播放要求的视频文件,生成的视频影像需要具有切合公众文化和审美的艺术语汇和表达方式。其在艺术领域中是将视觉艺术带入了一个元素复杂、手法多样、令人惊叹、发人深思的艺术表现手法。由于多媒体视频影像的形式复杂,应用领域广泛,所以其分类的也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从原始胶片影像发展而来的数字影像,还是以实拍素材为表现手段的媒体影像,都是多媒体视频影像的范畴。还有一种影像是跟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既是人们俗称的CG影像。CG是英文Computer Graphics的缩写,多数情况下是指计算机图形。在现今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信息传达的大环境下,人们一般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图形图像设计的领域通称为CG,CG影像是一门融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图形图像集合。从多媒体视频影像的表现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实拍素材和电脑制作影像既CG影像。如果从多媒体影像的应用领域来看,则大致上可以分为:影视特效、动画影像、电视包装和片头效果、建筑动画、互动游戏等等,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在传播载体和展示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别,也由于其载体的不同,在设计创作上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在传统舞美设计中融入以现代科技为特征的大屏幕,并且通过计算机设计绘制跟节目相对应的视频影像,以LED为载体能动的展示出体现戏剧冲突、节目内容的视频影像,可以说这是舞台美术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的又一重大变革。

从多媒体影像的发展来看,可以说他属于影像学范畴,它以一种直观的表现手法把视频影像通过现代多种媒介呈现在观赏者面前,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基础之上的,这种新型的艺术形态相比其他传统艺术更容易受到技术的影响。由于建立的框架不同,多媒体影像更多的是实验的,保有先锋性的,它区别于电影的保守性和样式化。同属于影像媒介的多媒体影像和电影又存在很多共同之处,如何区分他们也是当前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随着新媒介的出现,传统影像艺术开始告急,新兴的视频艺术、实验影像开始对传统电影发起挑战,甚至有人认为电影这门传统艺术最终会被新媒介带动下的新媒体艺术所代替。澳大利亚的艺术家、批评家及作家约翰?克纳莫斯却明确地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以影像为基础的视频艺术和新媒介的出现并非是对于传统电影观念的挑战,反而应该被视为电影这一传统媒介得以延续的证据。这种延续跟电影形式和电影观念的更新和发展一样,是电影史上又一次在技术与观念的影响下的电影媒介的更新。从这种层面上理解,那么本应属于当代艺术系统的视频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也可以放在电影史发展逻辑中去分析。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在发展之初也是新技术的引入才带动了电影的发展与成熟,现在看来建立在固定电影艺术发展历史并有一定发展逻辑的传统电影艺术同样也是从实验性开始的,就像如今新媒介带动下的视频艺术和多媒体影像,而视频艺术或是新媒体艺术只不过是电影对于新技术和新文化的出现的一种反应形式,是突破了传统电影媒介边界的突变体,传统的电影形式和观念依然可以作为理解这些新影像媒介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将电影、视频艺术以及多媒体艺术视为一个整体性概念来考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有必要通过与不断更新的技术和文化之间的有效关联来思考和界定各种影像形式之间的互动关系。电影并非是一种单一固定的影像形式,而是许多异质性的,相互纠缠指涉的多样形式的混合体,多媒体影像艺术也是一样。

艺术如一种生活中的工具,这种工具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的复杂性。多媒体技术以一个新兴的技术手法作为这个时代独特的艺术创作语言,以它独特的方式向为我们也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与更广的创作领域。

参考文献

[1]约翰·克纳莫斯(John Conomos)《突变的媒介 :关于电影、视频艺术以及新媒体》Power Publications,2008

影视与多媒体技术范文第4篇

一当前高职影视多媒体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生源与培养方式的问题

高职生入学的整体素质较差,不少学生文化课成绩较低,艺术潜质较差,家庭条件也不优越,客观条件难以满足专业要求,需要正视现状。与本科、美院、高专相比,高职学生专业面向太广,一专水准不高,多能强化不够,导致专不胜任,多能不能的现象普遍。作为一种新兴的、以视频作品呈现为主要成果的专业,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个人兴趣,在专业大方向下注重“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培养,在课程建设中只开设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加强实践实训环节,在教学方式上以项目带动实践,在实践中积极的去学习理论知识。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更需要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现在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大部分一般都会经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少参与实际设计项目的经验,在实践动手能力、实训教学方面都处于弱势。影视多媒体技术的人才需求比较高,设计专业的教师设计感强但技术能力有欠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追求技术的同时会有审美的脱节,这也是师资方面不尽完美的原因之一。因此,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系统理论知识的强大师资团队,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设备、技术方面的不足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对教学设备要求很高,需要电脑设备、摄影摄像设备、非线性编辑设备等,各方面的设备资金投入都较大。这样较大的设备投入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承担的。没有教学设备的支持,专业的开办就会受到制约。由于数字设备与技术更新较快,对技术的要求也就较高。大量一线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教学岗位,一方面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相关教务工作,没有时间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没有相应的有力的机制保证教师进修。因此,在教学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最终也会影响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二高职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路径

(一)客观分析高职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培养面临的挑战

高职院校大多是以工科类专业为主体的办学体系,艺术类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发展的经验有限,理论上的茫然和实践上的一昧盲从突出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的拼凑和嫁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如何打造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走出“模仿、抄袭”本科教育甚至专业艺术院校的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尚无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资借鉴。

当前高职艺术教育由于客观要求的必须性,已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培养的轨道。面对众多农村生源、专业能力较低状态和三年短暂的培养周期,如何彻底改变夹在各艺术、本科院校培养出“高精尖设计人才”和各艺校、职业中专培养的“基础实力型人才”中间尴尬的就业处境,怎样避免由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的缺陷导致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当今时展和市场需求较大的错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理性分析影视多媒体人才的职岗流向

影视多媒体行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而兴起的新兴行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广电媒体为基础的影视广告产业和综合型影视传媒行业中摄影摄像行业的蓬勃发展,大量需要有扎实的平面、影视广告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实际应用动手能力的摄影摄像和剪辑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当前,我国正加快发展区域经济、会展经济、平面广告媒体、影视广告媒体、二三维动画等产业,极需大量平面设计、动画、影视特效等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数字媒体人才。省、市级本科院校影视专业工作者的主要职能最主要的还是面向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及高校教育工作,高职毕业生往往因为学历而局限就业范围。因此,高职层次的培养可以针对地方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影视公司、摄影摄像公司、婚庆公司等,仍应以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技能型的人才岗位需求。

三创新高职院校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思路,即“四方向模块阶段设置+双证书条件式培养+纵条式课程组合”。具体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通过模块阶段设置和双证书条件式培养来解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易变性与学校教学相对稳定性的基本矛盾;其二是通过纵条式课程组合构建课程体系调整职业性教育与人的全面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

依据对社会需求与高职“职业化、技能化、实践化”的办学特色综合考量,高职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可归纳为四个方向:影视后期包装制作类的技术型人才;摄影类的技术型人才;摄像类的技术型人才;二维flash多媒体、短片制作类的技术型人才。本方案的培养目标定位的原则是将专业素质高、外在条件好而培养难度最大、成才人数最少的塔尖层目标压缩;扩展就业率高、职业岗位面积大、发展前途广阔的中坚层和基座层人才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四个方向阶段式模块设置,即将专业的培养体系按照专业方向的一致性分别设置为影视后期包装制作指导模块,摄影类指导模块,摄像类指导模块,二维flash多媒体、短片制作指导模块。围绕每个模块构建阶段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影视后期包装制作指导模块的培养重点是:掌握三维动画制作、非线性编辑、配乐、节目包装、后期特效等技术。摄影类、摄像类指导模块的培养重点是:掌握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处理的基本知识、摄像专业技术、摄影专业技术。二维flash多媒体、短片制作指导模块的培养重点是:熟练运用平面图形与图像处理、二维flash多媒体等技术软件、掌握短片创作技能。

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双证条件式培养”,即针对不同模块阶段性的培养目标,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获取毕业证书外的相关职业资格类证书或受社会认可的行业准入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并将此列为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强调双证的关联与并重。实施“双证条件式培养”是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专业建设上,学校应争取相关培训与鉴定机构的认可,提供证书的获取途径,促进证书的获取率的提高。

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纵条式课程组合”是指在构建四模块阶段方向化、目标化、职业化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深度延伸。课程体系是根据每个模块阶段的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以及最终的培养目标,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序列性纵条式课程体系,每一条线的教学目标都体现了其职业特性与要求,如影视后期包装制作指导模块的“设计软件技能”、摄像类指导模块的“摄像技能”、摄影类模块的“摄影技能”、二维flash多媒体、短片制作指导模块的“短片制作技能”,每个方向的阶段专业课程也形成了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纵深排列发展体系。

(三)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1正确的培养目标

根据遵循高职高专的办学规律,结合高职教育的生源特点,确定高职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在数字摄影、摄像、二维flash多媒体制作及影视后期领域的实用型专业技能型的人才。

2强力推进技艺培养标准

在饱满核心能力的前提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管齐下,将资格证书的获得作为合格毕业生的重要条件,目标性地提高培养规格、有效地提升社会认可度,并促进提前学习相关技术,缩短上岗适应期的良性循环。

3强化教风学风

加强管理队伍与骨干教师的观念更新和教研水平的全面提高,力避少数教师在教学中的故弄玄虚、压课缩水、随意脱岗、漠视责任岗位、看重个人创收,导致局部教风下滑,学风不振诟病的发生,打造重课堂、重实践、重创新、重奉献的严师团队。

4加大实训推动就业

在管好用足现有的硬件设施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基础上,争取学院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投入支持,在全能训练上增加教学实训投入,加大校企合作、行业共建的培养力度与推介力度。高职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仅要做好专业定位,加大课程建设,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而且在设备配置,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需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培养出合格的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克.高职多媒体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影视与多媒体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电视综艺节目;运用

0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影像作为新式的影像播放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综艺节目中,其展现的视觉效果强烈且产生了层次丰富的递进变化,而这,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神奇变化。由于电视综艺节目中对多媒体的应用,使得电视综艺节目一改以往的风格,在视觉中呈现出丰富多变且具有现代气息的节目风格。多媒体在给电视综艺节目带来新风格的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数字信息技术是否会影响综艺的艺术性,如何将多媒体与电视综艺节目进行有机结合呢?

1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发展,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进行的影像呈现也越发多样化,甚至被应用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录制中,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社会体验。国内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综艺节目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当属“春晚”。历年的春晚允结合了多媒体的LED影响技术、投影技术以及虚拟植入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视频技术等,视频技术的丰富与精致,使多媒体技术呈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以LED视频技术为例,其主要被应用于视频影像上,通过大屏幕展现节目所需的图片或是视频等,同时也可以转播第二现场,两个现场通过LED可以进行互动,增强节目效果。另外LED的屏幕亮度非常高,其可以满足电视综艺节目的画面的逼真性需求。现阶段,其亮度与清晰度的优势,使得LED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录制中。

2多媒体技术增强与革新了综艺节目的艺术表现力

2.1时间和空间的跨越与转化

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影视作品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表达形式,但是综艺节目有别于影视,因为综艺节目收受到空间与角色的制约,在表现叙事的过程中很难大幅度地完成时空转换,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失,影像本身就是对一个新的时空的创造。多媒体影像展现出的氛围与情境,在无形中通过电视屏幕完成了时间与空间的转化。首先,将多媒体影响应用于电视综艺节目对综艺节目的“时间”产生了影响,在以往综艺节目的舞台上,时间具有一种线性与连续性,而影响就可以通在综艺节目的表演中,在综艺节目的线性时间上进行自由的时空互换与跨越。此外,影响的转换可以有效地帮助综艺舞成时空互换,创设表演氛围,进行场景的切换,进而使得舞台表现形式呈多样化与立体化。例如,在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支名为《城市变奏曲》大型舞蹈,其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现了清朝末年到现代的历史变迁,将传统与现代同时的展现在舞台上,跨越时空,完成了古今之间的对话。在舞蹈表演中,依照剧情的需要完成了对舞台情境的创设,及时的完成了时空的跨越与转换,这是以往舞台单一的背景所无可比拟的[1]。

2.2对充满诗意的视觉艺术的打造

艺术性较强的电视综艺节目可以在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完美体验的同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极大的触动。其用一种近乎诗意化的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美学融入其中,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充分激发了观众的审美想象空间。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要求“意象合一”也就是说要做到情景交融,意与象共存且两者辩证统一。再以2009春晚为例,在其综艺节目里有一支舞蹈名为《蝶恋花》,其利用多媒体向观众们展现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情境,在舞蹈的一开始通过多媒体动画技术将在舞台中呈现出立体逼真的视觉影像,将舞台打扮成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幻空间。舞蹈表演者俯卧于舞台上就像一朵朵设公开的花朵。随着舞蹈的展开,舞台变为花的世界与花的海洋,而与此同时,花朵开满于整个舞台上空以及周围的屏幕上。进行独舞的舞蹈家在多媒体技术的配合下,在舞台中央进行着表演,在表演达到高潮时,舞台被无数的蝴蝶所围绕,在音乐的配合下向舞台的中央飞去,这时舞台早已突破了空间的限制,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幻想。正是有赖于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才能在在舞台表演上进行无限的空间延伸,进而扩大观众的审美想像空间。

2.3蒙太奇叙事手法的运用

一战过后,苏联的剧作家率先提出了“戏剧电影化”的理念,就是戏剧在叙事时可以借鉴电影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艺术表现手法相互结合的可能性。当前,多媒体被应用于电视综艺节目中,也可以尝试将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将蒙太奇运用于综艺节目的表演过程中。蒙太奇最初为建筑术语,表示安装的意思。影视理论者将其引申到电影拍摄领域中,表示为在影视创作上对镜头的艺术剪辑与整合。蒙太奇是所有影视艺术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思维形式,既可以叙事也可以表意。前苏联的蒙太奇学派认为,将两个画面相加,就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新内容的呈现。在电视综艺节目表演中也可以运用这种蒙太奇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吸引观众的同时,节目本身也产生了新的内涵。此外多媒体技术与舞台演出人员的良性互动,形成了第二种蒙太奇词汇,丰富了蒙太奇的含义与意义。这种由多媒体技术与现场演员的互动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含义,使得影像在综艺节目演出中,从某种角度上说成为了一个另类的“演员”。例如13年央视春晚舞蹈《嫦娥》堪称运用蒙太奇技术的典范。在舞蹈中利用蒙太奇技术使舞台影像从舞台空间切换到神话中的亭台楼阁最终转换为星辰大海,再剪辑上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最后于地面飞船出仓的画面,整个画面衔接十分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对蒙太奇语言的运用,为电视综艺节目创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将舞台与演员结合在一起,完美地呈现了综艺节目的艺术性。

2.4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将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虚拟与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电视综艺节目发挥艺术性的同时,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在真真假假的影像环境中,给观众带来了如梦似幻的现实体验。通过对各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整个电视综艺节目更加充满艺术性[2]。电视综艺节目在视觉上始终追求对完美的立体效果的体现,因为与立体化的空间相比,平面的电视影响一直是电视综艺节目的短板,而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其与创造多维度空间的艺术技能相融合,对传统的影视画面构造表现形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讲摄影技术融入其中,对电视综艺节目在画面表现上,进行立体空间的构造[3]。如以虚拟植入技术为例,其原理是将现场的摄像装备的信号与三维合成的虚拟情境进行完美的融合,同时利用跟踪技术让三维情境随着摄像装备的画面的变化而变化,进行虚拟与现实画面的完美衔接。在13年的春晚中,歌手演唱歌曲《风吹麦浪》时,就利用虚拟植入的技术,在整个舞台上呈现出麦田的景象,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与艺术性。另外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对与他人交流都存在本能上的渴望,人们与其他人交流的过程,同样也是完善自身自我意识的过程。电视能够创设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时间与空间的交流情境,观众不用身处现场却可以与其他的电视观众进行跨越空间的交流与沟通,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交流欲望。因此,电视综艺节目的影像越逼真,则越能满足人们对交流环境的追求。

3结语

多媒体的出现,对电视综艺节目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只要科学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录制中,就会使电视综艺节目无论是在观赏性还是在艺术性上,都得到质的飞跃。多媒体技术给电视综艺节目带来艺术风格上的改变,通过科学技术促进了艺术的表现,展现了电视节目独有的艺术魅力,在保留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为电视观众们提供了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参考文献:

[1]孙斌.科技与艺术的交融——论多媒体技术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运用[J].中国电视,2016.

[2]戚缤予.多媒体整合时代的电视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