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视技术培训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精选

影视技术培训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第1篇

1.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已成为推进信息化的瓶颈

国际经验表明,当大规模启动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时,制约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往往来自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准备不足,美国如此,新加坡和其它国家也是如此。前不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的我国中小学信息化专家座谈会上,几乎所有专家的发言也都聚焦在教师培训上,专家达成的广泛共识是教师培训己成为当前我国推进中小学信息化的瓶颈。这里讲“瓶颈”有两层意思﹕

一是教师培训相对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我国去年“校校通”工程投入已达200多亿,但投资效益并不明显,其瓶颈就在于教师培训的滞后,尤其是学科教师培训的滞后。中小学信息化是一个过程,美国在实施1996-2000年中小学信息化规划时,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期(1998年),硬件、软件及资源、教师培训投资比例分别占70%、16%、14%,到2000年这一比例已转变为63%、20%、17%,专家评估达到理想目标的比例宜为45%、25%、30%。我们一直讲信息化过程中软硬件投资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实际上最大的软肋在教师培训,这比软件发展更直接,教师专业准备不足,势必造成投资效益的低下。

二是教师培训的观念、内容和模式的滞后。在我国,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紧接着是初级的应用,集中在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第三阶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当前课程改革已开始深入至学科和课堂层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就显得尤为紧迫。综观我国的现状,新课程培训与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仍然是两张皮,有人尖锐地指出这是“有思想没有技术”和“有技术没有思想”并存,相当部分应用培训仍停留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或者是机械地套用国外的某一个课程设计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甚少,培训在质的方面没有创新,这就造成应用始终在初级层次徘徊。

2.全面理解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准备

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准备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国际的经验表明,信息化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准备包括三方面的要求﹕

一是创建技术应用的基础,包括建立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设计推进技术应用的阶段目标,整合技术于教学中的模式与策略,在普通教育中整合技术。其中整合技术于教学中的模式与策略涉及四方面内容﹕设计基于网络的新型课程,学生学习成果的多媒体展示,远程的计算机应用项目(基于网络的大型探究学习项目)和学习的在线讨论。

二是整合技术的专业准备,主要指教育基础和学科基础。教育基础包括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技术促进教育公平,信息技术应用的道德和社会规范,应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教学的多元评价,发现获取知识的不同途径,探究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及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学科基础涉及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具体应用的组织与方法。

三是整合技术于课堂的准备,包括如何构建课堂的信息环境,不同设施环境条件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堂组织、评价与管理。

这三方面的专业准备涉及教和学的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基于对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准备的全面理解,就需要把信息技术应用与提高教师教育和学科素养结合起来,定位于教师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之上,从整体上重构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3.它山之玉﹕美国马可波罗(Macopolo)基金会的学科教师培训模式

1998年以来,美国马可波罗基金会开发了互联网资源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培训计划,帮助教师方便而又有效地把互联网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至今已培训了14余万名教师,受益学生达500万之多,为此获得美国总统的嘉奖。马可波罗教师培训计划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马可波罗教师专业发展网站,由自然科学、地理、人文科学、艺术、经济教育、数学、阅读和写作等七个专门伙伴网站联合组建而成,为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课程资源支持。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增强现实;电力仿真;变电;配电;培训

1引言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是一种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信息集成的新技术[1]。AR技术可以提供在一般情况下,不同于人类可以感知到的信息[2]。增强现实技术系统具有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集成、实时交互、在三维尺度空间中增添定位虚拟物体三个突出的特点[3]。基于此,AR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在仿真培训领域,尤其是电力仿真培训这种高要求、高精度、高风险的领域。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电力仿真培训系统的不足和改进方案,提出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电力仿真培训这一新思路,并对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2电力仿真培训现状

电网企业当前普遍采用的培训模式是在国家电网公司、省级电力公司等部门的计划指导下,结合各地市电力公司的实际需求,开展的包括岗位轮训、鉴定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等方面的培训。培训模式以专人指导、老人带新人的模式为主,过程繁琐,以大量场地、设备资源为基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及时间,并且培训内容单调、枯燥。培训中心还需要按照培训大纲要求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并提交培训报告,上级部门再对培训结果报告进行分析。这种培训模式有培训学员的工作与学习之间互相矛盾、培训资源不充足、培训内容的表现形式相对单调等问题。而引入AR技术,通过3D化的模型和对真实世界的物理模拟,大大增强培训学员与学习中的沉浸感和互动性,有利于学员更好地进行仿真模拟。

3AR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越来越重要,电网事故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这对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其培训无法针对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开展人才培养和实训。随着AR技术的发展,传统仿真训练系统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利用最新的AR技术,研发高沉浸式虚拟仿真培训系统,对于提高新时期变电站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改进教学培训和技能鉴定单位的培训工作和考核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更好地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4]。

4实际应用

GIS组合电器一键顺控安全规范化操作与异常事故处理半实物仿真培训可以实现组合式电器“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四种状态间的转换操作。GIS组合电器一键顺控安全规范化操作与异常事故处理半实物仿真培训根据实际位姿和3D虚拟物体的实时虚实遮挡处理方法,保证虚实场景完全融合。某些操作时,由于对象本身的复杂性,用户可能无法直接观察到装配操作位置。此时需要“看穿”舱壁、看到内部情况,GIS组合电器一键顺控安全规范化操作与异常事故处理半实物仿真培训模式的“穿透显示”(又称盲操作透明化显示)完美地解决了此问题,如图1所示。同时通过图像同传等技术,将摄像头采集图像同步传送到服务器并实时计算叠加虚拟场景,同时在第三方大屏上投影显示,方便评判人员对操作人员操作进行及时指导和审核,如图2所示。3D数字化为操作过程的智能化交互控制提供了基本信息。实际操作过程还需要根据用户的操作、工具或设备的工作参数、质检或其他检测参数来进行综合的智能化控制。它既为操作提供引导信息,又为作业监控提供参考标准[5],为此要研究基于数字化操作指导和作业过程监控。模拟过程中系统会对操作人员的步骤进行分析记录,并会在模拟结束时生成报告供培训人员分析总结,如图3所示。GIS组合电器一键顺控安全规范化操作与异常事故处理半实物仿真培训是一种基于全新理念的GIS组合电器一键顺控安全规范化操作与异常事故处理半实物仿真培训模式,很好地结合了当下较为成熟的AR技术。采用虚实结合技术对当下电力系统培训模式进行改进,在节省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完善了培训以及解决了当下GIS组合电器的模拟培训系统表现出来的不足。

5小结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第3篇

刚才,局长总结回顾了全市广播影视工作取得的成绩,安排了今年工作任务。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分别签订了《年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表彰奖励了年全市广播影视工作先进集体。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后面,宣传部张部长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全市广播影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市广电工作成效显著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电系统克服各种困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昂的工作热情,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广播影视宣传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广电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宣传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把握大势、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和“七个下功夫”的重要指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突出正面报道,强化舆论引导,精心组织全市性重要会议、庆祝建党周年、纪念辛亥革命周年、“.”地震灾后重建三周年等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圆满完成全年广播影视宣传任务,电视节目质量逐步提高,对内对外宣传效果明显,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是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完成了“”期间3625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解决了部分边远偏僻山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为“十二五”“村村通”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人民广播电台各项设施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并开始试播,填补了没有市级广播电台的空白。广电网络公司分公司挂牌成立,电视台演播大厅改造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广电大厦灾后重建项目进展顺利,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深入推进,使全市广电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健全,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日益提高。

三是广播影视产业实力逐步增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拓宽经营渠道,广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广电系统年经营性总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市、县区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用户逐年增多。同时,随着市区和县、手持电视信号的开通,全市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用户实现新的突破,新兴产业有了发展,已建成的县城市数字电影院票房收入显著增加。

四是广电行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各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机构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加大对广播电视播出传输机构、广告播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监管力度,积极组织开展打击通过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非法收听收看境外节目专项治理行动,积极改进节目采、编、播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加强节目选题申报、节目三审、节目质量点评制度,严把节目购进关和节目重播重审关,严厉打击破坏广电基础设施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运行保障体系,确保全市广播影视节目安全播出。

五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取得成效。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后,全市广电系统积极行动,精心部署,认真落实,在电台、电视台开办专栏,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走基层、察民情、看变化活动,深入基层一线,面向广大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做到了下得去、蹲得住、走得勤、说得来、想得实、干得好,采制了大量内容鲜活的新闻及专题节目,有效提高了电视节目质量,锻炼了广电人才队伍,加强了广播电视媒体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建立健全走、转、改活动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广电工作新局面

今年,全市广电系统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全市广电工作新局面。

(一)突出社会效益,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要继续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不断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的基本文化权益。要以各县县城及部分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乡镇为重点,新建、改建一批数字影院,切实改善广大群众的观影条件。要按照“混合利用、优势互补、扩大覆盖”的要求,坚持统筹无线、有线、卫星等技术手段,加快网络化、数字化改造,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的更新升级,全面提高广播电视传输播出水平。尽快建立健全城乡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长效机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先进的广播影视科技成果和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加快项目建设,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面。要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和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建设。根据省上的要求,今年全市要全面完成7808个20户以下自然村的131534户“村村通”和省上下达的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落实配套资金,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技术培训,认真开展服务,层层抓好落实,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

(三)做强广电产业,努力拓展发展空间。要鼓励扶持民营广播影视文化企业,培育发展面向市场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逐步增强实力。要积极推进广电网络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由模拟变数字、单向变双向、小网变大网、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要以市级广电媒体为主,鼓励、支持、引导影视制作机构在创作和摄制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拓宽发展空间。要注重把握新媒体、新业态发展趋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人,共同开发网络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以及车载、楼宇电视等公共视听载体。

(四)坚持依法管理,促进广电事业健康发展。各级广电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管理责任,全面履行各项行政职能,切实提高管理能力。要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恶俗之风,切实加强广告播出管理,努力净化荧屏、声频和网络,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要坚决取缔毒害青少年思想健康的不良广播影视产品,确保广播影视节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要加大公益性、监督性广告的播出分量,不仅要对有违社会公德的现象进行公开曝光,还要从舆论上予以引导,有现场,有分析,有点评,有建议,引导监督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五)完善保障体系,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党的十八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将于今年隆重召开,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全市广电系统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方向问题不含糊,立场问题不动摇,从讲政治、保安全的高度,切实强化播出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重大活动、重要节日、重点时段广播电视安全传输和播出万无一失。

三、加强领导,齐抓共管,确保广电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做好今年全市广电工作,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强化部门配合,努力形成合力。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广播影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广播影视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认真研究分析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帮助解决难点问题。要加大对广播影视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要积极落实“村村通”、“户户通”等重点项目的配套资金,为加快广播影视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要进一步靠实责任,强化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分工负责、部门领导直接负责、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各司其职,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要加快改革创新。各县区、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开展工作的新方式、新手段、新机制,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逐步理顺人、才、物管理体制,把握广播影视的特殊规律,形成一套有利于出节目、出人才、出效益的收入分配制度。要通过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相结合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改革发展的活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要形成工作合力。广播影视事业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千家万户的直接利益,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配合,形成工作整体合力,共同促进全市广电事业发展。广电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事业产业发展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第4篇

一、返乡农民基本情况

衢州作为劳务输出型地区,外出打工人员较多。据统计,我市20*年累计外出务工人数共46.8万人,截至春节前夕,共有返乡农民12.31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26.3%。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约有10万人,占总返乡人员的81%。所以,造成今年开春农民大量返乡的最主要原因*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其次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和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返乡也具很大吸引力;三是部分农民工外出打工掌握了相关生产技术,积累了一定资金,于是带着多年打工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回到家乡创业。

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培训工作,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对于衢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既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在经济风暴下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维护农民利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体现。因此,我们因着眼于返乡农民的独特性,充分尊重农民自身意愿,以独特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返乡农民脱离困境,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

二、返乡农民的特点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而言,返乡农民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普通农民,返乡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有十分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富。而这就需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相比普通在田间耕作的农民,返乡农民往往都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工作环境,因此,即使回到农村,他们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以低产出的农作物来勉强度日。他们有着更高的生活目标,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们渴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渴望投资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更渴望运用专业知识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必须对返乡农民培训极度重视的重要原因。

(三)竞争力强、善于学习

由于期望更加殷实的生活,返乡农民们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帮助。并且由于在外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对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较一般农民有所提高,对网络课堂、手机电视、移动通讯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我站顺利开展特色培训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三、创新培训机制、服务返乡农民

(一)信息与技能问询相结合,吸引农民注意力。

为了解决农民确信息、缺技术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我站运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强大的信息与咨询平台。首先,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村级网站,并加大对我站农民信箱、信息网站的宣传,尽可能多的吸引返乡农民的注意力,争取让多数返乡农民都注册一个农民信箱,并学会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网络上自己的产品买卖信息,以及搜索与自己相关的服务、经营、再就业信息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以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农技110特快》专栏和《农家报》为载体的“三电一报”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急需的就业、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满足农民获取信息的需要。再次,完善以农技110现场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在线、专家手机连线和农民咨询114号码百事通为渠道的“三线一通”咨询服务平台,热心专业地回答返乡农民所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

(二)新型方式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农民学习力

为满足广大返乡农民对各类技术知识的要求,我站以农广校为平台,认真实施*大学远程教育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业余(脱产)学历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学历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内容广泛丰富,针对性强,且教授方式灵活独特,因而引起了广大返乡农民的兴趣。同时,我站还开通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网培训专页,建立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影视频道”,提供121个科教片和7个技能培训教材供农民随时学习、课下复习、巩固知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竞争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对培训后通过国家考核的农民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肯定农民的学习水平及技术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网络课堂中的培训专家多是资深的农科技术人员,如*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办组织的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市我站举办,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大学农学院教授汪炳良等专家授课,50多名蔬菜技术干部、种菜大户在主会场听课,2000多名乡村农技人员、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在当地利用农技110视频直播系统听课,各地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生动、直播效果很好。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让返乡农民在自主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流动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增强农民动手力

认真组织大篷车送培训下乡计划。大篷车是流动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室和流动的信息服务站,它集科技兴农、信息惠农、应用培训于一体,既是信息培训资源,更是做实基层培训工作的催化剂。农民们对这种流动的多媒体课堂很好奇,因此也表现出了高扬的热情。在车上学习专业知识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更是一种与信息化亲密接触的好机会,它让人在特别的环境里学习农业知识、电脑技术、技能培训,既新鲜又灵活生动,许多农民对此都喜闻乐道,学习热情也特别高涨。

在灵活教授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基地培训,增强农民的动手力。为此,我站以“联基地、联大户”活动为载体,在培训机制上推行合作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组织科技下乡,抓好农业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遭遇“寒流”袭击,纷纷破产、倒闭,另外,新增就业压力增大,都导致我市部分外出务工农民无奈被迫返乡,面临失业的危险,给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这一情况,我市鼓励各方通过送岗位、送技能等方式,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为响应市政府号召,市远教办迅速开展调查,针对返乡农民的特点,制定应对措施,切实做好返乡农民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返乡农民基本情况

衢州作为劳务输出型地区,外出打工人员较多。据统计,我市20*年累计外出务工人数共46.8万人,截至春节前夕,共有返乡农民12.31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26.3%。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约有10万人,占总返乡人员的81%。所以,造成今年开春农民大量返乡的最主要原因*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其次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和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返乡也具很大吸引力;三是部分农民工外出打工掌握了相关生产技术,积累了一定资金,于是带着多年打工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回到家乡创业。

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培训工作,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对于衢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既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在经济风暴下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维护农民利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体现。因此,我们因着眼于返乡农民的独特性,充分尊重农民自身意愿,以独特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返乡农民脱离困境,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

二、返乡农民的特点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而言,返乡农民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普通农民,返乡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有十分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富。而这就需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相比普通在田间耕作的农民,返乡农民往往都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工作环境,因此,即使回到农村,他们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以低产出的农作物来勉强度日。他们有着更高的生活目标,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们渴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渴望投资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更渴望运用专业知识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必须对返乡农民培训极度重视的重要原因。

(三)竞争力强、善于学习

由于期望更加殷实的生活,返乡农民们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帮助。并且由于在外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对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较一般农民有所提高,对网络课堂、手机电视、移动通讯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我站顺利开展特色培训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三、创新培训机制、服务返乡农民

(一)信息与技能问询相结合,吸引农民注意力。

为了解决农民确信息、缺技术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我站运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强大的信息与咨询平台。首先,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村级网站,并加大对我站农民信箱、信息网站的宣传,尽可能多的吸引返乡农民的注意力,争取让多数返乡农民都注册一个农民信箱,并学会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网络上自己的产品买卖信息,以及搜索与自己相关的服务、经营、再就业信息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以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农技110特快》专栏和《农家报》为载体的“三电一报”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急需的就业、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满足农民获取信息的需要。再次,完善以农技110现场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在线、专家手机连线和农民咨询114号码百事通为渠道的“三线一通”咨询服务平台,热心专业地回答返乡农民所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

(二)新型方式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农民学习力

为满足广大返乡农民对各类技术知识的要求,我站以农广校为平台,认真实施*大学远程教育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业余(脱产)学历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学历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内容广泛丰富,针对性强,且教授方式灵活独特,因而引起了广大返乡农民的兴趣。同时,我站还开通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网培训专页,建立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影视频道”,提供121个科教片和7个技能培训教材供农民随时学习、课下复习、巩固知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竞争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对培训后通过国家考核的农民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肯定农民的学习水平及技术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网络课堂中的培训专家多是资深的农科技术人员,如*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办组织的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市我站举办,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大学农学院教授汪炳良等专家授课,50多名蔬菜技术干部、种菜大户在主会场听课,2000多名乡村农技人员、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在当地利用农技110视频直播系统听课,各地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生动、直播效果很好。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让返乡农民在自主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流动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增强农民动手力

影视技术培训范文第5篇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对远程教室进行装窗帘、配橱柜等,建立了有关远程教育各种资料,为组织、管理、备课、辅导提供优良的条件,进一步明确规定领导小组内各成员职责和要求。

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各项工作

1、在教师中开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讲课活动。今年四月份,我校教师在全镇优质课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一些有效的视频和一些课件获得了较好成绩,把我校远程教育应用活动推向高潮。全校教师一有时间就到远程教育室去查询相关资源,把这些资源运用到自己平时讲课当中去。

2、积极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在学校开展有关远程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培训活动。今年,我校8位教师参加了知行中国班主任远程培训,在培训中,每位教师都尽心尽力,利用休息时间争分夺秒的学习,认真做好每一次作业,在作业中,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拿出来和其他教师交流,并把自己认为满意的作业推荐上去,学习结束,我校的两名教师所推荐的作业也获奖了,这一切充分表明我校的远程工作开展得比较好。

3、整合网络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现在学校普及宽带网,把各种信息引入学校,有些教学方面的资源,在远程教育没有网上那么全面,那么系统。因此我们把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种资源的优点,做到优势互补。

三、加强远程教育教师技术培训工作

我校教师,责任心强,热爱远程教育工作,计算机理论水平高,操作技能熟练,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1)进行基础技术培训

这个学年,我们对全体教师重点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首先解决如何把汉字输入到电脑,对文字进行简单的排版,制作简单的课件,其次运用excel制作简单的表格,同时,也让全校教师了解了教育资源的内容并能下载储存,熟练接收资源、处理资源、动用资源,

(2)做好资源的接收与整理

学校配了专人负责资源的接收与整理工作,每天按时开机接收资源,及时登记,方便教师浏览,为教师教学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每个学年我们都根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对设备维修进行登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登记,资源接收进行登记,根据接收资源编写资源目录表,同时老师在使用这些资源时,进行登记,以便掌握资源是否发挥其作用。

(3)整合接收资源

学校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为了让教师了解资源,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资源,了解资源,从而达到在课堂中运用资源的目的。这个学期,我们使用光盘播放设备教学50多次,使用卫星资源接收设备教学80多次,观看影视达60场次。本学年,几个年轻教师尝到运用资源的妙处后,推而广之,带动了一大批教师,使多媒体教室的利用达到了极限,资源的利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四、努力做好硬件设施建设

为了尽量发挥远程教育工程作用,保证远教工作的开展,我校在经费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多渠道筹措经费,用于硬件设施建设上面。在硬件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上,始终坚持"一头管理、双向服务"的原则,所有远程教育设备作为校有固定资产,纳入固定资产登记。

五、今后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