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民教育的核心

国民教育的核心

国民教育的核心

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119-02

美国是一个民主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其国民有着较强的公民意识。在教育方面,也有着较为长久的公民意识教育历史,其在发展中与时俱进,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美国公民为何具有如此强烈的公民意识,其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本文尝试从历史追述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缘起

美国的公民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与美国特有的历史与国情是分不开的。在美国的历史中,在各种因素共同推动下,自发的公民意识教育与系统的公民教育促进了美国公民意识的发展。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美洲大陆的开发相对较晚,密西西比大河谷在当时是一片荒漠。美洲的很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出没。当西方的探险者、拓荒者初次登上这片土地时就开始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西方人刚到美洲时环境不适、生活单调,不断地遭到土著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人们更加需要自强奋斗。环境的磨练塑造了美洲移民坚韧、向上的性格。在其长期的生存教育中,个人能力的提升、优良品质的形成成为教育和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其公民意识的重要内涵。

(二)优良的意识品质

在与环境艰苦的斗争中,移民不断进取、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不断内化并成为一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靠着这一品质,促成了美洲人民最终战胜英国压迫者,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获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在西进运动中,他们再次发挥了勤劳实干的创业精神,开垦土地,开发矿产,使西部很快发展到与东部同样的繁荣程度。也可以说,是梦想铸就了美国人的优良意识品质。

(三)摆脱殖民地的斗争

美国建国前是英国的殖民地,人们从一开始就渴望独立、自由。最初的移民是当时在英国遭到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大多是有着虔诚信仰的普通工匠和农民,他们纷纷来到北美寻找幸福、民主、和自由。初到美洲,就为了建立一个自由的国度,不再受专制王权的统治和天主教会的迫害而努力着。此外,在260万居民中还有50万是贩运来的黑奴和穷困卖身的白奴,他们都遭到大资产阶级、地主以及南方奴隶主集团的剥削与摧残。由此,美国公民对于独立、自由格外珍惜。帕特利克・亨利“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曾激励许多人为独立自由而奋斗。最初的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成为人们的精神内涵与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独立、平等和民主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维护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责任和义务。

(四)新思想、新教的推动

移民刚到美洲时恰是欧洲教育大改革时期,欧洲新颖的教育思想和措施也被带到这里。新思想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平等及自由的意识。在实践中,移民及后续的美国人为着这一理想大踏步的走着。美洲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美洲的移民又是封建意识极少的人群。因此,近代的民主思想在殖民地很容易传播开来并且在这里生根结果。人们的民主意识、公民意识蓬勃发展。初到这里的移民是被称为异教徒、新教徒,在新教的影响下,美洲的人们开始改变不佳的行为,宗教中的某些道德要求及行为原则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人们对社会的责任及公德的认识在不断加强。宗教使人们成为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之人。

(五)对移民的公民意识教育

几乎从一开始,美国就是一个族群多样化的社会,尤其是在不断的、大规模的移民后,美国成为一个更加异质的社会。初来之人大都为异教徒、契约奴、单身汉及孤儿,且来自不同放入国家和地区,人种多样,人口素质良莠不齐,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这是别国所无、美国独有的严重局面。社会秩序的维持、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一致的公共意识来维护。对移民进行较早的、有效的公民意识教育,对提高美国人的公民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国随后发展的几百年里,系统的公民教育从未中断过。殖民的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时,北美殖民的文化教育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在彼此学习相互包容中构建良好社会,这一社会观念及制度贯穿美国的历史。此外,美国历史上的移民大都是一些具有某些“美国精神”的群体,移民有着独立、冒险或一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公共意识的达成及自觉履行上可以容易做到。

二、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

在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内容始终贯穿其中,支配着其发展方向,保持着其发展性质,这便是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

(一)自强奋斗

美国人自强自立、务实并注重个人能力,敢于冒险,开放和创新的性格特点为世人所称道。一个刚到美国的移民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地位都是很低的,他们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进取向上,超越现状。为取得自由以及个人改善处境的机会,自强奋斗成为人们的精神风貌,这一精神始终贯穿在美国的历史中、存在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依靠他们的信心与努力,他们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国家,无论在那个方面,如教育、社会公平竞争、反种族歧视等,美国人的进取精神值得钦佩。

(二)对自由的追求

美国人民有着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的优良传统。最初搭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大陆的的清教徒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而漂洋过海;《独立宣言》的发表为自由的追求提供理论与制度保障,林肯呼吁解放黑奴,马丁路德金的呐喊,这是美国历史中追求自由的公民意识的最好体现。这些成果不仅是个别历史人物的功绩,也是广大美国人民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人民群众对自由追求的这种意识对于革命的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印第安人争取生存的斗争,黑人争取事实上平等和自由权利的斗争 ,广大农民争取自由土地的斗争,广大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日制的斗争,以及19世纪末各阶层人民和集团反对垄断弊端的斗争,都显示了美国人民的这种追求自由的传统以及强烈的公民意识。二战以后,美国人民掀起了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争取黑人民权反对种族歧视的抗暴运动和反战民主运动的新高潮,这些都是美国人民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的生动体现。传递出了极具美国特色的价值观――自由。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耸立在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

(三)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在移民刚到达美洲时,他们已深受新教理念与近代英、欧民主思潮的影响,新教与近代教育思潮要求社会成员对社会承担自己的责任,用个人的道德和义务去维护社会发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个体对其承担的责任。移民及其后续的美国人认识到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社会的持续和个人的幸福,而且直接关系到政治制度、民主和自由的未来。因此,有责任感的公民,各种专业人才都应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要有宽容、合作的品质;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在实行民主政治制度的美国,社会责任是培养个人品德和做一名合格的民主主义国家公民应具有的道德涵养。可见,美国社会重视培养符合民主制度原则的道德标准。美国的社会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合格的美国公民,使其具有爱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的社会责任。

美国复杂的历史、移民的优良品质、人们的精神风貌以及从未中断的公民意识教育促成了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发达,也提高了美国人的公民意识。奋斗自强、追求自由及社会责任是美国历史的华美旋律,同时,这些也是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在奋斗中追求梦想、追求自由,在追求中承担社会责任,美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自发与系统的教育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滕大春.今日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美・劳伦斯・A・克雷明、朱旭东等译.美国教育史:城市化时斯的历程(1876~1980)[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刘永涛.当代美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高峰.美国人公民意识的演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

[7]张鸿燕,杜红琴.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8]曹润花.美国公民教育之评析[D].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07.

[9]康马杰.美国精神[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国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22 — 02

一、对“融入”、“国民教育”和“全过程”概念理解问题

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一命题中的“融入”、“国民教育”和“全过程”三个阶段,是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然而,从目前讨论来看,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1.关于“融入”概念的界定。焦翠丽等认为“融入”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当中去,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各个方面,为在国民教育中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提供理论指导。〔2〕周中之提出“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使教育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3〕杨晓慧认为“融入全过程”是一个内在逻辑性的外在认定与外在规定性的内在实现相统一的过程,经历从“理论”到“教育”、从“教育”到“头脑”两个阶段的转化。其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受教育者价值观的整合与构建这一逻辑起点,实质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受教育者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方向主导和内容框定,从而实现传统价值、时代需求和受教育者自身价值追求的协调统一。〔4〕8-9在蒋笃运看来,“融入”过程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是要将科学的理论变成通俗的群众语言,使之适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这样才能提升可接受性。〔5〕周庆芬等认为融入国民教育就是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成每一个公民的价值信仰和现实行为。〔6〕

2.关于“国民教育”概念的界定。韩振峰认为国民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全民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统一,从纵向看,它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等;从横向看,它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7〕百度百科根据我国“国民教育序列”定义〔8〕,将国民教育只看作学校教育,或者等同于“九年义务教育”。

3.关于“全过程”概念的界定。周中之认为“全过程”不能狭隘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限定在校园里,而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角度加以全面理解。〔3〕孙洪敏也认为“全过程”不应该局限在学校。学校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但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成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是国民教育的过程,是通过不同层面的国民教育使人们认同并且自觉接受并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9〕

二、基本要求和方法论原则问题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论原则问题,是指基于其总体目标和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研究和基于教育学原则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论原则研究,是“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问题研究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因而,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上,同样也存在着较大分歧。

1.从教育内容角度出发,肖建明等认为要注意四个方面基本内容的整体性,防止教育过程中顾此失彼;同时又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以此统帅和引领其他诸方面的教育内容,防止教育内容的主次不分。〔10〕焦翠丽提出在国民教育中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精神支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11〕杨晓慧认为要在方向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在内容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在方式上以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为转换。〔4〕10-12

2.从德育目标角度出发,赵玉华等认为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12〕周治华认为强调“融入”,要求建构隐形化、渗透式的德育模式;注重“全过程”,要求实现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可持续发展。〔13〕李宣海认为必须强“魂”健“体”,强“魂”就是要引领教育、立德树人。健“体”就是要有机融入,使其有效贯穿教育全过程。〔14〕王琴认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制,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每个公民的内在精神信仰和现实行动追求。〔15〕

3.从教育规律角度出发,郝潞霞认为要探索三个转化规律,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体系转化为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的规律性、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规律性、教学体系转化为素质体系的规律性;要处理好两队关系,即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关系、身与言教的关系;要注重一个结合,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16〕杨晓慧认为要注重合规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群体价值实现过程中,教育实践必须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符合既定的价值目标与理想追求。此外还提出要注重实施“尊重的教育”,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下,以尊重人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为前提的教育。〔4〕43-53

三、路径选择问题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路径选择问题,是增强融入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的重点和难点。从目前讨论来看,主要有三种观点:

1.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维视域出发,韩振峰认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种基本形式构成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其中学校教育是主阵地,家庭教育是起点,社会教育是大课堂。〔7〕焦翠丽认为在学校教育方面,就是要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社会教育方面,就是全社会要为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家庭教育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特殊作用。〔11〕李宣海认为要构建大中小学德育有机衔接的新格局,深入推进学校德育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作的教育网络。〔14〕

2.从教育路径多向化的思维视域出发,杨晓慧认为应当要将单向输入路径、双向互动路径和辐射扩散路径结合起来。〔4〕158周中之认为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摄下,整合优化德育资源,包括内容的整合、活动的整合以及队伍的整合,目标是“量上控制,质上突破”;重视大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加强社会环境建设;以“责任”为核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围绕各级学校思想中在理论课程改革,加强网络平台建设。〔3〕蒋笃运在认为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理论认知;深入开展各类实践教育活动,强化知行合一,将其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认同;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渗透作用;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5〕李泽泉认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程、进学科,充分发挥学校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还要促进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进学生头脑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17〕

3.从教育载体多元化的思维视域出发,杨晓慧认为在继承谈话、理论学习等传统载体的同时,利用管理、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现代载体。〔5〕158-176宇文利、周晔等尤其强调要积极应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网络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探索网上舆论引导的有效措施和办法,〔18〕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文化教育阵地。、严淑华提出要建立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9〕

综观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研究成果,它们正在日益丰富起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看来,现有研究成果分布不平衡、缺乏方法论的理论自觉,所涉及的部分问题还存在研究空间,已有研究的浅层次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真正具有系统性、思想性、创新性、针对性、实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11-10-25.

〔2〕焦翠丽,董淑湛.浅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理论界,2009,(03).

〔3〕周中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9,(11).

〔4〕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蒋笃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中国德育,2011,(03).

〔6〕周庆芬,李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方法与路径〔J〕.党政干部学刊,2012,(10).

〔7〕韩振峰.略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教育与职业,2007(21).

〔8〕国民教育序列〔EB/OL〕.百度百科,http:///view/1143840.htm.

〔9〕孙洪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J〕.文化学刊,2010,(04).

〔10〕肖建明,严秀清.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福建理论学习,2008,(12).

〔11〕焦翠丽.简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03).

〔12〕赵玉华,王艳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校园文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6).

〔13〕周治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9,(11).

〔14〕李宣海.上海教卫系统要努力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高原、高峰和示范〔N〕.文汇报,2011-11-24.

〔15〕王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制〔J〕.唯实.2011,(02).

〔16〕郝潞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浅析〔J〕.思想政治研究,2008,,02).

〔17〕李泽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J〕.学习月刊,2012,(09).

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这一概念是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hamel)在1989年《哈佛商监评论》发表的题为《与竞争者合作一然后胜利》的论文中首次提出的,主要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则是指民办高校在灵活的办学体制下,以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为核心,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优质办学资源的获得能力。只有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才有可能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立足,赢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一、民办高校的现状

1.高等教育形式日益多样化现状的压力

由于大众化的客观要求而形成的高等教育形式多样化,使得民办高等教育面临新的竞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除函授教育、电视大学外,又出现了远程高等教育。高校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必然是民办高等教育为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竞争。

2.来自公办高校的快速发展的压力

与公办高校相比,无论是办学实力、经费保障,还是知名度、影响力都不可同日而语。民办高校创办之初,只能选择公办高校不予关注的领域作为自己的发展空间,以避免正面交锋和竞争,如: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历文凭教育等等。但公办本科高校,随着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出台和收费限制放宽,都在积极拓宽高等教育领域,走多元办学之路,高职教育、成人教育迅速得到发展。这就使得公民办高校办学层次和招生对象趋向相同,抢占教育市场的正面交锋、竞争不可避免。

3.社会偏见和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形成

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暂,社会、民众对民办高校认可程度低,并由于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民办高校受到了社会上的歧视,同时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思想影响以及长期以来公办高校一统天下局面,给人造成的思维定势,无论办学实力、办学质量如何,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其他领域之中,都还存在偏见,还不能与公办高校享有同等的地位和同样公正的待遇。

同时随着精英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市场也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尤其是近年来,民办高校面临着考生选学校而非学校选学生的严峻的竞争局面。民办高校要想得以生存,只有提高办学实力,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以招到更多更好的学生。但是在有偏见的买方市场中,民办高等教育在竞争中难以取得公平的竞争环境。

4.由于国际合作的日益密切,使得高等教育趋向全球化

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界限正在逐渐打破,相当数量的国外高校不仅面向我国招生,而且还通过与国内高校合作办学、开设跨国网上课程、在我国建分校方式争夺中国教育市场,使得民办高校在面临与国内公办高校竞争的同时,又面临着与国外高校的竞争。

综上所述,随着公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改革衍生出来的转制高校和独立学院逐渐发展壮大,民办高校原有的体制优势及由此带来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复存在,民办高校要想在竞争中立住脚,民办高校需要树立和增强新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就民办高校自身之间的竞争而言,不同时展起来的民办高校之间、不同地区的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也要求民办高校自身实现核心竞争的转型。

二、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途径

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一种整体的竞争优势,它不意味着学校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优于竞争对手,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须以独特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为核心,以充沛的资源为基础,在优秀文化的影响下,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整合而成。这一过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学校各个环节整体优化的结果。根据民办高校的办学现实,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政策层面:构建良好的办学政策环境

目前,民办高等教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民办高校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对当地民办高校扶持,地方政府的扶持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民办高校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民办高校的运行中提供宽松的环境,地方政府掌握着民办高校的评估权和级别晋升权,主导着媒体舆论导向,等等。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为民办高校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2.理论层面:准确定位,突出特色

理念层面的构成要素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层,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校定位、校园文化等要素,属于民办高校的无形精神资产,是其核心竞争力内涵的体现,反映出民办高校办学的公益性和增值性,鲜明地体现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特征,也是决定民办高校发展方向的核心。

3.体制层面:充分发挥体制灵活的优势

体制层面的构成要素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层,主要包括:民办体制、管理体制、分配和用人机制等要素,为民办高校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制度框架,体制的灵活与高效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率,这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赖以形成的支撑体系。

4.管理层面:优化内部管理,形成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核心

卓越的管理能力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另一核心要素。主要包括:科学的战略管理、恰当的组织结构、科学的管理体制等,通过制定符合自己特色的长期发展规划,构建恰当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的整合能力,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循环的良性主体,改变过去民办高校办学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落后的、不规范的管理的局面。

5.资源层面:加强资源建设,形成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优势

学校资源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载体。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独有的、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这种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的产生必需以学校的专用资源为基础。然而当前民办高校虽然硬件之间的竞争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品牌、知识产权资源及师资队伍等软件资源的竞争。

总之,只有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才有可能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立足,赢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民办高校应该在提高自身竞争力方面多下功夫,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贡献民办教育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郭瑾莉.论核心竞争力视角下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j].科教文汇2007(01).

【2】罗华陶.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徐立国.陕西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西安:西安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08.

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第4篇

叶圣陶 人生观 公民教育 习惯 核心价值观

叶圣陶教育思想萌生于五四新文化浪潮,亡国灭种的危机使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实践无不关涉救亡图存,“此身定当从事于社会教育,以改革我同胞之心”[1],革“心”是当时文化革新思潮的形象化说法。从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再到文化变革,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寻求救亡图存经历的三次重要思想历程。至新文化运动风起,文化革新思路已成为叶圣陶等知识分子的共识。“其余当从根本谋,改革尤须改革心。”[2]革“心”可以理解为文化革新,还可理解为改革文化最核心部分即文化之“心”。基于此,叶圣陶教育思想植根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统一的“人生观”,落实于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注重习惯养成的方法,“为人生”而指向社会改进。这一理路对当代中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时代新公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一、植根于“人生观”的教育思想

叶圣陶投身教育和文学事业,都“为人生”而指向社会改进。他直言教育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工具,以教育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是教育与人生的关系[3],“为人生”的教育思想就是以教育为手段,达成“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的目的。

“人生观”的确立在叶圣陶教育思想中具有灵魂地位,其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皆植根于此。基于“为人生”的目的和革“心”思路,叶圣陶强调在中小学阶段就应通过教育让学生奠定真实明确的人生观。“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4],“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3]。从“为人生”的教育目的看,确立“真实明确的人生观”是以教育为手段达成“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目的的根基;从革“心”思路看,确立“真实明确的人生观”是以教育为手段达成革“心”或文化革新目的的核心。

叶圣陶的“人生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统一的核心价值概念集合。“人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他既已为人,乃在他将进而为更高尚的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如果能参加整个人类的进化历程,便算是个有价值的人。那么真实明确的人生观,当然是每个人必须具有的了。”[4]此论述中真实明确的人生观基于真实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包含价值观。“认识自己有两方面:一为自己的主体,或称‘自我’;一为自己的环境,或称‘外物’或‘客体’。”[3]此论述中认识自己基于认识客体,“人生观”包含世界观。叶圣陶论述中的“人生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统一的概念。基于学术和理性,从诸如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论理学、哲学等各门科学中得到“切合现代人生的概念;把这些概念并合起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才能立定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4]。“真实明确的人生观”是基于学术和理性、三观统一、切合现代人生的核心价值概念的集合,是革“心”思路中文化的“心”。

“人生观”回答“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包括“为什么样的人”和“如何为人”两方面,对应“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和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合格公民”与“合格公民的养成”植根于“人生观”,服务于“为人生”的目的。基于人生观和“为人生”的目的,叶圣陶论述了教育改造的目标,教育精神,读书与受教育、受教育与处理生活、德目和实践、知识和能力、受教育的与改革教育的关系,习惯养成的方法,生活方式的改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议题,自成体系,实践性强。

二、落实于合格公民培养的教育目标

“我不忘记各门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3]“中等教育的目标不外乎给予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知识,养成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能力,使他能够做一个健全的公民。”[3]“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3]叶圣陶教育思想源于五四时期文化革新立人的思路,植根于“人生观”的确立,落实为“合格公民”的培养。从文化视角看,人是文化的存在,“合格公民”是“人生观”的存在。

叶圣陶“合格公民”的教育包含而不限于公民教育――公民知识体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使社会共同体成员成为享有法定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的公民的活动”[5],还包括公民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能力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合格公民”目标要以“公民,社会,自然,劳作”等全部功课来共同完成,各门功课虽有各自的教育目标,但同时围绕总目标,即培养合格、健全的公民。

基于文学创作和语文教学经历,叶圣陶语文教学论述丰富,宜置于其教育思想体系中考察。除语文教学,在叶圣陶教育论述中,“公民教育”占很大比重,在“合格公民”教育目标中,“公民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如果我当教师》《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改造》《教育与人生》《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主人翁的教育》《教育改造的目标》《根本的变革》《如果教育工作者发表〈精神独立宣言〉》《受教育跟处理生活》《改善生活方式》等重要篇章,无一不有与“公民教育”有关的论述,“叶圣陶的教育思想的内核及其形成,其实正是与五四时期文化革新的核心价值诸如‘人的觉醒’、‘思想启蒙’、‘人的现代化’等是相一致的”[6]。其论述中的主人翁、自觉、自主、自由、民主、平等、经心着意、不妨害他人、合作、尊重、尊严、责任、秩序等一系列涉及权利义务和群己关系的关键词,足以说明基于“人生观”的公民教育是落实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具体目标。

三、注重“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

“习惯养成”在叶圣陶教育思想中具有方法论的重要地位。“原来‘教育’这个词儿,如果解释得繁复,几本书未必说得完;简单的解释,一句话就可以说尽,就是‘养成好习惯’。”[3]“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3]叶圣陶以“走路”“说话”为例论述习惯是基于知行结合形成的类似自然或天性的能力,任何知识只有经过练习、化为习惯、达到成自然的地步才能化为能力,恰如有公民知识,不等于能做好公民,有民主知识,也不等于有民主,只有养成做公民的习惯和民主的习惯,才能成为好公民。

什么是好习惯?叶圣陶有自己的标准。“能使才性充量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3]。叶圣陶的好习惯落实于做人、做事,关注群己关系,基于其“人生观”,符合合格公民标准。

基于“人生观”的习惯养成应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叶圣陶以关门和种植为例,养成好习惯,养成的不只是一种具体行为倾向,而是基于“自觉”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一种价值观、人生观。从叶圣陶常举的关门和种植的例子来看,叶圣陶的好习惯至少包含群己关系方面“不妨害他人”的最低准则和做人做事方面“认真”的精神。

叶圣陶的习惯养成,在个人层面是修养,在群体层面是基于相同“人生观”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倾向。个人层面,一举一动都基于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知行合一,养成习惯,便是修养,修养生活合一,便是教育的进步,是健全、合格公民的养成。群体层面,人人都有基于相同“人生观”的“自觉”的习惯和修养,便是民族、国家、社会的进步。在求索、改革中,叶圣陶等先贤没有将“人”工具化降为国家机器的零件,始终肯定个体的人的价值和在社会、国家中平等的主人翁地位,这是最伟大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精神变革。

基于对民族、国家进步的渴求,叶圣陶格外重视“在群的方面”养成种种好习惯。“一个人不守秩序,一个人办不好事,一个人技术低劣。看来好像关系很微细;但是多数人不守秩序,多数人办不好事,多数人技术低劣,关系就重大了。”[3]叶圣陶对在群体层面没有好习惯严重忧虑,对在群体方面养成好习惯高度赞美,期望无数的教育工作者以教育实现理想世界,“有一群人在一起,理想相同,生活方式相同,各人自我教育,同时也就是彼此互相教育,这是多么有劲的情形,哪里会感到寂寞?”这也是叶圣陶一生求索、奋斗而不感寂寞的原因吧。

四、文化革新理路的当代价值

叶圣陶教育思想植根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统一的“人生观”,落实于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注重习惯养成的方法,“为人生”而指向社会改进。这一理路对于当代中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时代新公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叶圣陶“人生观”具有三观统一的同构性。任何文明形态、文明实体都有自己的文化,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核心价值观是心态文化层的核心,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党的十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文明形态、文明实体的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具有灵魂地位。作为“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世界观、人生观的价值观,与叶圣陶作为核心价值概念集合的“人生观”具有同构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叶圣陶“人生观”在核心概念上具有相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业、诚信、友善等关键词与叶圣陶论述中基于其“人生观”的主人翁、自觉、自主、自由、民主、平等、经心着意、不妨害他人、合作、尊重、尊严、责任、秩序等一系列涉及权利义务和群己关系的关键词在具体内涵和外延上或有差别,但相通处更多,至少二者都指向爱国、指向富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概括不是一次完成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它的逐步完善和深化必然要经历一个较为长期的历史过程。”[8]叶圣陶“人生观”中包含的核心价值概念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无害的补充。即使二者相异多于相通,甚至理念上不可调和,叶圣陶以“人生观”为核心、从细微切近处入手、注重习惯养成、落实于合格公民培养、达成“为人生”目的、实现革“心”图强的文化革新理路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中国依然具有借鉴价值。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一为精神内核,为文化凝聚力、向心力,一为外在表现,为民族国家的诉求。借鉴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文化革新理路,核心价值观应奠基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时代,宜从细微切近处入手,化抽象理念为具体行为,由长久的实践而成习惯,由习惯而成修养,由个体公民而国家社会,如此则核心价值观立,则中国梦成。

――――――――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日记(1911-12-02).叶圣陶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9).

[2] 金洁,邓帅萍.叶圣陶:一代师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 叶圣陶.生活教育叶圣陶随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张志顺,肖帅,冷翠玲.中国公民教育的理论内涵、特征及历史演变[J].学术交流,2013(12).

[6] 朱晓进.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当前如何深化叶圣陶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7] 陈晓莉.整合与引领:统战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培育与践行[J].理论探讨,2013(5).

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第5篇

一、当前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公民意识教育情况

高校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是提高学生感性认知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前进,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幸福指数持续增长,这些成绩使得高校学生群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强烈的自豪与认同,更加坚信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所阐述的“四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以“立德树人”目标为核心,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许多高校鼓励学生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进行自我对照,通过课堂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创新宣传模式,通过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践行能力进行锻造,实现由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深化理论互相转化。

笔者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对本校学生进行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意识教育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意识教育都有一定认识,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仍缺乏深入了解,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质把握不足,对于二者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重要性缺乏基本领悟。因此,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中之重。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丰富高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形式

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以公民意识教育为主要形式,这是当代中国的责任与使命。开展高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指导。我们从多个维度出发来探究高校学生群体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要求,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完善教育内容。

从宏观角度而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引导并做好宣传工作。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要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公民意识教育融进我们的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从而提升全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从中观角度而言,就是要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任务来改善高校校园环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阵地,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多种课程形式来加强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同时,也要借鉴朋辈心理的理论方法,在高校学生群体中间搭建平台,共同进行理论交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