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民教育

国民教育范文精选

国民教育

国民教育范文第1篇

根据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今天我代表局党委作一个辅导报告,题目是《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主题,一是为了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二是抛砖引玉,倡导大家议教育谋发展,集思广益,汇聚全体干部群众的智慧,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下面我讲三个层次内容:

一、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增强又好又快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不仅是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也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的战略性思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使命、任务、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怎样办教育,办怎样的教育”等本源性问题,增强干好事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为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变革社会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的,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增进知识、培育能力、健全人格、传承文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人科学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教育才能兴国、兴省、兴市。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范畴,教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始终朝着科学和谐目标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教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对环境制约趋紧,金融危机挑战加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靠科技支撑,靠人才资源带动,教育事业必须担当社会“发动机、智力库、动力源泉”的使命。

放眼国内外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投资知识、推动创新、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和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放眼世界,围绕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的自觉意识愈益鲜明。欧盟近几年提出要重组欧洲优势,成为世界最具活动和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到2010年,把欧盟的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全世界优质教育的样板,成为世界其它地区学生和研究人员深造的首选目标。面对挑战,美国把教育创新视为21世纪成功的唯一因素,以确保“继续领导新世界”。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意志,呼吁发起第二轮“教育振兴改革”,推动第二次“经济崛起”。韩国提出建设“教育福利国家”的构想,要把长期维持于国民生产总值4%的公共教育政财投入提高到5%。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考察我市教育发展现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教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教育改革充满活力,什么时候就是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另一方面,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阶段,对教育的要求越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一直扮演着改革者、领跑者的角色,汲取着市场经济大潮激扬而起的改革智慧和勇气,*教育一路小跑发展至今。从率先创建教育强市,率先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启动素质教育实验,到在浙中地区率先完整提出“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发展策略,开展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教育始终奔驰在科学和谐发展轨道。这一阶段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由传统农业县向国际商贸城市转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为加快城乡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城市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日益优厚的教育发展环境、日益提升的百姓对新时期教育的期待,日益深化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形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出更多的时代性课题。*教育势必要在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过程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二、全面总结教育发展成果,增强教育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近十五年来,*教育围绕“构建国民教育体系,让青少年有书读,让百姓受教育”的核心,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以科学的策略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大拓展,教育质量的大提高,社会效益的大提升。

以满足青少年有书读,百姓受教育需求的国民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率先完成“两基普九”任务后,我市以高标准普及九年*教育乃至普及十五年教育为目标,不断规划,建设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启动了三轮教育布局调整,特别是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底线,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核心的第三轮布局调整,更是全面提升了城郊、镇街和农村山区教育条件。基础教育条件全面优化,“读书难,受教育难”已成为历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健康迅速。自1999年适时启动城镇职校搬迁建设以来,我市合理设置职校定位,规划建设布局,发展品牌特色,构建起职业教育规模适当、专业合理、学校发展科学协调的“一强多优”职教格局,几所职校全部布局在城区和中心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富有内涵的教育成果,逐步改变社会“重普教、轻职教”的传统观念,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广阔、多样的舞台。学前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创新和发展。组建了三元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以政府主导,事业化运营的方式,保持了学前教育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学前教育公益性性质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城乡一体、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成人教育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每一环节,丰富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回顾历史,可以充满自豪地说,*教育时刻紧跟着时展步伐,应和着城市发展的脉搏,满足着城市提升壮大的需要。

以提升现代教育品质,提高群众满意程度的教育内涵发展卓有成效。以“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方针为指针,启动了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工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日臻完善,城乡教育二元割裂,差距明显的现状已根本改变。教育发展方式日益科学,素质教育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活动研究与实践、体育艺术“2+1”活动等不断丰富着学校教育的内涵,一大批学校从构建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中,挖掘品质提升的动力与活力,学校文化建设蔚然成风。*教育正迎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发展活力最为充沛、发展势头最快最好的黄金时期。

总结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考虑群众期盼,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致力构建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二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实践,为每位受教育者终身长远发展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竞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些经验同样是指导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武器。

但面对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对教育的新需求,面对百姓的新期待,我们工作和事业上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还不紧密。面向经济发展办学,面向社会治教的意识还不浓厚。评价教育自身的标准比较单一,较多地偏重在普通教学的升学效果上。特别是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研究还不够,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很难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教育服务社会能力还不强。

(二)发展还不平衡。显性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在不断得到化解,隐性的学校间差距仍非常突出,“择校热”仍一定程度存在,学校硬件均衡基础上的软件优质、均衡尚未破题。学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三)教育结构还不尽完善、合理。学前教育体系还未建成,公民办教育和谐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民办教育发展不够理想。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配合衔接还不尽合理。

(四)模式转化不理想。素质教育主题地位还远未落实,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好的环境,但“课业负担过重”、“片面强调升学”等实质性问题还未根本触及,推进素质教育的考试评价、质量监测、学校发展制度有待完善。质量提高不快,富有*特色的教育创新发展方式还未形成,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待深化。

高质量发展*教育,靠老思路、老经验、老办法无疑不行,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新的标准来衡量、规划和发展,需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全面发展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未来的*教育要讲究科学定位。必须站在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国际商贸名城和宜创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大局来思考,具有立足*、引领浙中、放眼全国的意识和魄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把教育置于城市发展的远景来前瞻考虑,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规模、结构和特色。*教育未来发展,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品位,与国际商贸名城相匹配,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未来的*教育要强化改革创新。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克服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怠惰思想、消极思维,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成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大胆探索。以创新推动教育新转型、新跨越。

未来*教育要追求科学发展。要努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努力适应百姓多方面需求,努力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善教育规模、结构、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充实发展内涵,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品位。

要时刻从群众利益、需求出发,找思路,找重点,找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放眼未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迎接*教育新一轮跃升。

当前我市教育已到了高位跃升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教育重点要由侧重“均衡协调”向侧重“优质高效“转变,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也要求教育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调整和变革。

(一)坚持解放思想,明确发展定位。

最近教育部正着手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并就一些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总理提出:发展教育,规划先行,要努力使规划的制定的过程成为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科学决策的过程。就*而言,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已过半。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我们要对未来若干年的发展作前瞻思考,以国内教育发展先进水平为参照,以*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特点为基础,理清未来发展的脉络。力争通过三五年努力,由教育基本现展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均达到较高水平。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列全省县市区前茅。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实现较大增长,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残障儿童入学率保持100%,4-6岁幼儿入园率、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99%以上。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结合更加紧密,教育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支撑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事业上,一是满足百姓要求教育公平的愿望,统筹城乡教育,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均衡发展。结合市委市政府推进综合城乡配套改革机遇,以完善制度科学、特色鲜明、机会均等、资源共享的教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同步融合、协调发展。

当前要深化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教育现代化装备,推进“标准化、法人化”建设,推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反哺农村教育,加强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城乡教育均衡程度。到2012年,通过扩建、改造、新建,使全市公办初中调整到21所,基本形成农村每个镇街设置初中1-2所的格局;公办小学调整到70所,满足百姓就近入学意愿。特别要借助推行*教育段绩效工资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教师交流机制、区域教教研协作机制、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完善招生、质量监测、学校评价等有关制度,努力消除“择校”,推进均衡发展。

二是处理好教育体系内部的协调问题。处理好眼前和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处理好结构、规模的关系,推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稳步优质、高效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完善区域高中格局,进一步满足我市城乡百姓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努力培育优质高中资源,认真探索*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途径和特色,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充分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体系。落实政府责任,追求优质化,体现公益性,努力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在每个镇街建成公办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城区发展现代化示范性小区幼儿园集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学校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实现错位发展,加强职教资源整合,打造实用人才培养高地。稳步发展成人社区教育和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

实现教育统筹兼顾,在开拓教育未来发展空间上,还要我们发展国际性教育。大力拓展国

际教育资源,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丰富教育内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使教育始终洋溢着人文关怀,充满着文化的气息。

一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领域,提高实效性,加强针对性,大力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监控、评估标准和评价机制,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夯实学生成长知识和智慧根基。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体能素质水平,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大力完善适应不同个性特长、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基于我市我市已经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背景,探索和创新素质教育推进途径和模式,是未来一个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是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大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修养,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本领。实施“领雁工程”,推进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完善教师准入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名师培养,不断选拔学科带头人,培养教育家校长。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师德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弘扬机制。当前要认真解决百姓反映强烈的超度带生和违规办班问题,按照“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学校管理为主,行政监督惩处为辅,教师自律为根本”的原则,加强师德水平建设。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开拓创新、奋发进取,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三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看到,先进教育理念以及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市教育提升品质的迫切需要。鼓励学校从自身资源出发,努力培养核心价值观,发展教育特色,培育教育品牌。让每一所学校充满着文化气息,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力争培育一批理念新、质量优、品牌亮的优质学校。

(四)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解放思想是事业进步的源泉,改革创新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动力。当前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各级政府有关教育的精神,努力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方面推进创新改革。

一是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制度创新。健全完善发展教育的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相关机制,要努力形成一些制度,在政策上引导各部门、各镇街、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教育。在经费、土地、人员等方面优先供给教育。全面落实法律规定的经费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形成推动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政府责任发展公办教育,激发社会力量活力,鼓励、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民办教育名校品牌学校团队。

三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校关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现代学校管理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统筹教育的行政、业务和资源管理,提高教育效能、效益。

国民教育范文第2篇

根据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今天我代表局党委作一个辅导报告,题目是《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主题,一是为了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二是抛砖引玉,倡导大家议教育谋发展,集思广益,汇聚全体干部群众的智慧,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下面我讲三个层次内容:

一、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增强又好又快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不仅是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也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的战略性思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使命、任务、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怎样办教育,办怎样的教育”等本源性问题,增强干好事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为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变革社会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的,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增进知识、培育能力、健全人格、传承文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人科学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教育才能兴国、兴省、兴市。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范畴,教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始终朝着科学和谐目标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教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对环境制约趋紧,金融危机挑战加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靠科技支撑,靠人才资源带动,教育事业必须担当社会“发动机、智力库、动力源泉”的使命。

放眼国内外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投资知识、推动创新、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和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放眼世界,围绕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的自觉意识愈益鲜明。欧盟近几年提出要重组欧洲优势,成为世界最具活动和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到2010年,把欧盟的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全世界优质教育的样板,成为世界其它地区学生和研究人员深造的首选目标。面对挑战,美国把教育创新视为21世纪成功的唯一因素,以确保“继续领导新世界”。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意志,呼吁发起第二轮“教育振兴改革”,推动第二次“经济崛起”。韩国提出建设“教育福利国家”的构想,要把长期维持于国民生产总值4%的公共教育政财投入提高到5%。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考察我市教育发展现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教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教育改革充满活力,什么时候就是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另一方面,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阶段,对教育的要求越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一直扮演着改革者、领跑者的角色,汲取着市场经济大潮激扬而起的改革智慧和勇气,*教育一路小跑发展至今。从率先创建教育强市,率先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启动素质教育实验,到在浙中地区率先完整提出“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发展策略,开展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教育始终奔驰在科学和谐发展轨道。这一阶段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由传统农业县向国际商贸城市转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为加快城乡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城市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日益优厚的教育发展环境、日益提升的百姓对新时期教育的期待,日益深化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形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出更多的时代性课题。*教育势必要在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过程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二、全面总结教育发展成果,增强教育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近十五年来,*教育围绕“构建国民教育体系,让青少年有书读,让百姓受教育”的核心,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以科学的策略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大拓展,教育质量的大提高,社会效益的大提升。

以满足青少年有书读,百姓受教育需求的国民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率先完成“两基普九”任务后,我市以高标准普及九年*教育乃至普及十五年教育为目标,不断规划,建设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启动了三轮教育布局调整,特别是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底线,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核心的第三轮布局调整,更是全面提升了城郊、镇街和农村山区教育条件。基础教育条件全面优化,“读书难,受教育难”已成为历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健康迅速。自*年适时启动城镇职校搬迁建设以来,我市合理设置职校定位,规划建设布局,发展品牌特色,构建起职业教育规模适当、专业合理、学校发展科学协调的“一强多优”职教格局,几所职校全部布局在城区和中心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富有内涵的教育成果,逐步改变社会“重普教、轻职教”的传统观念,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广阔、多样的舞台。学前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创新和发展。组建了三元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以政府主导,事业化运营的方式,保持了学前教育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学前教育公益性性质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城乡一体、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成人教育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每一环节,丰富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回顾历史,可以充满自豪地说,*教育时刻紧跟着时展步伐,应和着城市发展的脉搏,满足着城市提升壮大的需要。

以提升现代教育品质,提高群众满意程度的教育内涵发展卓有成效。以“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方针为指针,启动了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工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日臻完善,城乡教育二元割裂,差距明显的现状已根本改变。教育发展方式日益科学,素质教育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活动研究与实践、体育艺术“2+1”活动等不断丰富着学校教育的内涵,一大批学校从构建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中,挖掘品质提升的动力与活力,学校文化建设蔚然成风。*教育正迎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发展活力最为充沛、发展势头最快最好的黄金时期。

总结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考虑群众期盼,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落实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要求,致力构建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二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实践,为每位受教育者终身长远发展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竞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些经验同样是指导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武器。

但面对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对教育的新需求,面对百姓的新期待,我们工作和事业上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还不紧密。面向经济发展办学,面向社会治教的意识还不浓厚。评价教育自身的标准比较单一,较多地偏重在普通教学的升学效果上。特别是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研究还不够,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很难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教育服务社会能力还不强。

(二)发展还不平衡。显性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在不断得到化解,隐性的学校间差距仍非常突出,“择校热”仍一定程度存在,学校硬件均衡基础上的软件优质、均衡尚未破题。学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三)教育结构还不尽完善、合理。学前教育体系还未建成,公民办教育和谐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民办教育发展不够理想。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配合衔接还不尽合理。

(四)模式转化不理想。素质教育主题地位还远未落实,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好的环境,但“课业负担过重”、“片面强调升学”等实质性问题还未根本触及,推进素质教育的考试评价、质量监测、学校发展制度有待完善。质量提高不快,富有*特色的教育创新发展方式还未形成,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待深化。

高质量发展*教育,靠老思路、老经验、老办法无疑不行,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新的标准来衡量、规划和发展,需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全面发展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未来的*教育要讲究科学定位。必须站在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国际商贸名城和宜创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大局来思考,具有立足*、引领浙中、放眼全国的意识和魄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把教育置于城市发展的远景来前瞻考虑,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规模、结构和特色。*教育未来发展,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品位,与国际商贸名城相匹配,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未来的*教育要强化改革创新。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克服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怠惰思想、消极思维,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成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大胆探索。以创新推动教育新转型、新跨越。

未来*教育要追求科学发展。要努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努力适应百姓多方面需求,努力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善教育规模、结构、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充实发展内涵,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品位。

要时刻从群众利益、需求出发,找思路,找重点,找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放眼未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迎接*教育新一轮跃升。

当前我市教育已到了高位跃升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教育重点要由侧重“均衡协调”向侧重“优质高效“转变,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也要求教育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调整和变革。

(一)坚持解放思想,明确发展定位。

最近教育部正着手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并就一些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总理提出:发展教育,规划先行,要努力使规划的制定的过程成为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科学决策的过程。就*而言,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已过半。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我们要对未来若干年的发展作前瞻思考,以国内教育发展先进水平为参照,以*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特点为基础,理清未来发展的脉络。力争通过三五年努力,由教育基本现展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均达到较高水平。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列全省县市区前茅。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实现较大增长,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残障儿童入学率保持100%,4-6岁幼儿入园率、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99%以上。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结合更加紧密,教育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支撑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事业上,一是满足百姓要求教育公平的愿望,统筹城乡教育,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均衡发展。结合市委市政府推进综合城乡配套改革机遇,以完善制度科学、特色鲜明、机会均等、资源共享的教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同步融合、协调发展。

当前要深化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教育现代化装备,推进“标准化、法人化”建设,推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反哺农村教育,加强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城乡教育均衡程度。到2012年,通过扩建、改造、新建,使全市公办初中调整到21所,基本形成农村每个镇街设置初中1-2所的格局;公办小学调整到70所,满足百姓就近入学意愿。特别要借助推行*教育段绩效工资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教师交流机制、区域教教研协作机制、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完善招生、质量监测、学校评价等有关制度,努力消除“择校”,推进均衡发展。

二是处理好教育体系内部的协调问题。处理好眼前和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处理好结构、规模的关系,推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稳步优质、高效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完善区域高中格局,进一步满足我市城乡百姓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努力培育优质高中资源,认真探索*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途径和特色,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充分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体系。落实政府责任,追求优质化,体现公益性,努力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在每个镇街建成公办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城区发展现代化示范性小区幼儿园集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学校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实现错位发展,加强职教资源整合,打造实用人才培养高地。稳步发展成人社区教育和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

实现教育统筹兼顾,在开拓教育未来发展空间上,还要我们发展国际性教育。大力拓展国

际教育资源,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丰富教育内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使教育始终洋溢着人文关怀,充满着文化的气息。

一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领域,提高实效性,加强针对性,大力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监控、评估标准和评价机制,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夯实学生成长知识和智慧根基。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体能素质水平,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大力完善适应不同个性特长、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基于我市我市已经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背景,探索和创新素质教育推进途径和模式,是未来一个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是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大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修养,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本领。实施“领雁工程”,推进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完善教师准入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名师培养,不断选拔学科带头人,培养教育家校长。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师德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弘扬机制。当前要认真解决百姓反映强烈的超度带生和违规办班问题,按照“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学校管理为主,行政监督惩处为辅,教师自律为根本”的原则,加强师德水平建设。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开拓创新、奋发进取,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三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看到,先进教育理念以及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市教育提升品质的迫切需要。鼓励学校从自身资源出发,努力培养核心价值观,发展教育特色,培育教育品牌。让每一所学校充满着文化气息,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力争培育一批理念新、质量优、品牌亮的优质学校。

(四)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解放思想是事业进步的源泉,改革创新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动力。当前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各级政府有关教育的精神,努力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方面推进创新改革。

一是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制度创新。健全完善发展教育的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相关机制,要努力形成一些制度,在政策上引导各部门、各镇街、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教育。在经费、土地、人员等方面优先供给教育。全面落实法律规定的经费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形成推动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政府责任发展公办教育,激发社会力量活力,鼓励、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民办教育名校品牌学校团队。

三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校关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现代学校管理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统筹教育的行政、业务和资源管理,提高教育效能、效益。

国民教育范文第3篇

根据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今天我代表局党委作一个辅导报告,题目是《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主题,一是为了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二是抛砖引玉,倡导大家议教育谋发展,集思广益,汇聚全体干部群众的智慧,推动我市教育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下面我讲三个层次内容:

一、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增强又好又快发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不仅是我们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也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推动各领域改革创新的战略性思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使命、任务、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把握“怎样办教育,办怎样的教育”等本源性问题,增强干好事业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为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思维的进步和变革社会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的,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增进知识、培育能力、健全人格、传承文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提高人科学和谐发展意识和能力,重视教育才能兴国、兴省、兴市。大力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范畴,教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只有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文明素养全面提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始终朝着科学和谐目标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力发展教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应对环境制约趋紧,金融危机挑战加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靠科技支撑,靠人才资源带动,教育事业必须担当社会“发动机、智力库、动力源泉”的使命。

放眼国内外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投资知识、推动创新、发展教育正成为国家和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放眼世界,围绕教育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教育的自觉意识愈益鲜明。欧盟近几年提出要重组欧洲优势,成为世界最具活动和竞争力的知识社会,到2010年,把欧盟的教育培训体系建成全世界优质教育的样板,成为世界其它地区学生和研究人员深造的首选目标。面对挑战,美国把教育创新视为21世纪成功的唯一因素,以确保“继续领导新世界”。日本确立了教育立国意志,呼吁发起第二轮“教育振兴改革”,推动第二次“经济崛起”。韩国提出建设“教育福利国家”的构想,要把长期维持于国民生产总值4%的公共教育政财投入提高到5%。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勇气。

考察我市教育发展现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增强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教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教育改革充满活力,什么时候就是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另一方面,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阶段,对教育的要求越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一直扮演着改革者、领跑者的角色,汲取着市场经济大潮激扬而起的改革智慧和勇气,*教育一路小跑发展至今。从率先创建教育强市,率先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启动素质教育实验,到在浙中地区率先完整提出“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发展策略,开展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教育始终奔驰在科学和谐发展轨道。这一阶段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由传统农业县向国际商贸城市转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为加快城乡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城市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日益优厚的教育发展环境、日益提升的百姓对新时期教育的期待,日益深化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形势,为教育科学发展提出更多的时代性课题。*教育势必要在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过程中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二、全面总结教育发展成果,增强教育发展的信心与勇气。

近十五年来,*教育围绕“构建国民教育体系,让青少年有书读,让百姓受教育”的核心,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以科学的策略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大拓展,教育质量的大提高,社会效益的大提升。

以满足青少年有书读,百姓受教育需求的国民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率先完成“两基普九”任务后,我市以高标准普及九年*教育乃至普及十五年教育为目标,不断规划,建设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启动了三轮教育布局调整,特别是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底线,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核心的第三轮布局调整,更是全面提升了城郊、镇街和农村山区教育条件。基础教育条件全面优化,“读书难,受教育难”已成为历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健康迅速。自*年适时启动城镇职校搬迁建设以来,我市合理设置职校定位,规划建设布局,发展品牌特色,构建起职业教育规模适当、专业合理、学校发展科学协调的“一强多优”职教格局,几所职校全部布局在城区和中心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富有内涵的教育成果,逐步改变社会“重普教、轻职教”的传统观念,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广阔、多样的舞台。学前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创新和发展。组建了三元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以政府主导,事业化运营的方式,保持了学前教育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学前教育公益性性质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城乡一体、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创建,成人教育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每一环节,丰富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回顾历史,可以充满自豪地说,*教育时刻紧跟着时展步伐,应和着城市发展的脉搏,满足着城市提升壮大的需要。

以提升现代教育品质,提高群众满意程度的教育内涵发展卓有成效。以“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八字方针为指针,启动了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工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日臻完善,城乡教育二元割裂,差距明显的现状已根本改变。教育发展方式日益科学,素质教育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活动研究与实践、体育艺术“2+1”活动等不断丰富着学校教育的内涵,一大批学校从构建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中,挖掘品质提升的动力与活力,学校文化建设蔚然成风。*教育正迎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发展活力最为充沛、发展势头最快最好的黄金时期。

总结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考虑群众期盼,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落实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要求,致力构建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二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实践,为每位受教育者终身长远发展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竞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些经验同样是指导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武器。

但面对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对教育的新需求,面对百姓的新期待,我们工作和事业上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还不紧密。面向经济发展办学,面向社会治教的意识还不浓厚。评价教育自身的标准比较单一,较多地偏重在普通教学的升学效果上。特别是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研究还不够,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很难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教育服务社会能力还不强。

(二)发展还不平衡。显性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在不断得到化解,隐性的学校间差距仍非常突出,“择校热”仍一定程度存在,学校硬件均衡基础上的软件优质、均衡尚未破题。学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三)教育结构还不尽完善、合理。学前教育体系还未建成,公民办教育和谐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民办教育发展不够理想。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配合衔接还不尽合理。

(四)模式转化不理想。素质教育主题地位还远未落实,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好的环境,但“课业负担过重”、“片面强调升学”等实质性问题还未根本触及,推进素质教育的考试评价、质量监测、学校发展制度有待完善。质量提高不快,富有*特色的教育创新发展方式还未形成,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待深化。

高质量发展*教育,靠老思路、老经验、老办法无疑不行,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新的标准来衡量、规划和发展,需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全面发展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未来的*教育要讲究科学定位。必须站在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国际商贸名城和宜创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大局来思考,具有立足*、引领浙中、放眼全国的意识和魄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把教育置于城市发展的远景来前瞻考虑,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规模、结构和特色。*教育未来发展,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高品位,与国际商贸名城相匹配,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未来的*教育要强化改革创新。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克服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怠惰思想、消极思维,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成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大胆探索。以创新推动教育新转型、新跨越。

未来*教育要追求科学发展。要努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努力适应百姓多方面需求,努力顺应青少年成长规律。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善教育规模、结构、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充实发展内涵,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品位。

要时刻从群众利益、需求出发,找思路,找重点,找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放眼未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迎接*教育新一轮跃升。

当前我市教育已到了高位跃升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教育自身的发展要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教育重点要由侧重“均衡协调”向侧重“优质高效“转变,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也要求教育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调整和变革。

(一)坚持解放思想,明确发展定位。

最近教育部正着手制定《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并就一些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总理提出:发展教育,规划先行,要努力使规划的制定的过程成为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科学决策的过程。就*而言,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已过半。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我们要对未来若干年的发展作前瞻思考,以国内教育发展先进水平为参照,以*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特点为基础,理清未来发展的脉络。力争通过三五年努力,由教育基本现展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均达到较高水平。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列全省县市区前茅。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实现较大增长,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残障儿童入学率保持100%,4-6岁幼儿入园率、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99%以上。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结合更加紧密,教育供给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知识贡献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支撑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表现在教育事业上,一是满足百姓要求教育公平的愿望,统筹城乡教育,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均衡发展。结合市委市政府推进综合城乡配套改革机遇,以完善制度科学、特色鲜明、机会均等、资源共享的教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为重点,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同步融合、协调发展。

当前要深化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创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教育现代化装备,推进“标准化、法人化”建设,推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反哺农村教育,加强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城乡教育均衡程度。到2012年,通过扩建、改造、新建,使全市公办初中调整到21所,基本形成农村每个镇街设置初中1-2所的格局;公办小学调整到70所,满足百姓就近入学意愿。特别要借助推行*教育段绩效工资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教师交流机制、区域教教研协作机制、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同时完善招生、质量监测、学校评价等有关制度,努力消除“择校”,推进均衡发展。

二是处理好教育体系内部的协调问题。处理好眼前和长远,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处理好结构、规模的关系,推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稳步优质、高效发展基础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完善区域高中格局,进一步满足我市城乡百姓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努力培育优质高中资源,认真探索*高中教育发展的方向、途径和特色,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充分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体系。落实政府责任,追求优质化,体现公益性,努力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在每个镇街建成公办示范性中心幼儿园,城区发展现代化示范性小区幼儿园集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学校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实现错位发展,加强职教资源整合,打造实用人才培养高地。稳步发展成人社区教育和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

际教育资源,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丰富教育内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使教育始终洋溢着人文关怀,充满着文化的气息。

一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领域,提高实效性,加强针对性,大力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监控、评估标准和评价机制,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夯实学生成长知识和智慧根基。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体能素质水平,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大力完善适应不同个性特长、学生自主发展的评价体系,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基于我市我市已经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背景,探索和创新素质教育推进途径和模式,是未来一个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是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大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修养,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本领。实施“领雁工程”,推进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完善教师准入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名师培养,不断选拔学科带头人,培养教育家校长。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建立师德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弘扬机制。当前要认真解决百姓反映强烈的超度带生和违规办班问题,按照“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学校管理为主,行政监督惩处为辅,教师自律为根本”的原则,加强师德水平建设。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开拓创新、奋发进取,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三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看到,先进教育理念以及与城市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文化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市教育提升品质的迫切需要。鼓励学校从自身资源出发,努力培养核心价值观,发展教育特色,培育教育品牌。让每一所学校充满着文化气息,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力争培育一批理念新、质量优、品牌亮的优质学校。

(四)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

解放思想是事业进步的源泉,改革创新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动力。当前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各级政府有关教育的精神,努力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方面推进创新改革。

一是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制度创新。健全完善发展教育的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相关机制,要努力形成一些制度,在政策上引导各部门、各镇街、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教育。在经费、土地、人员等方面优先供给教育。全面落实法律规定的经费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形成推动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政府责任发展公办教育,激发社会力量活力,鼓励、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民办教育名校品牌学校团队。

三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校关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现代学校管理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统筹教育的行政、业务和资源管理,提高教育效能、效益。

国民教育范文第4篇

【正文】

在苏维埃俄国初期,为了迅速地发展国民教育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列宁领导党和政府采取了种种有效的、有力的措施。并且,列宁在实践中就这个问题形成了重要的思想。当前研究列宁关于发展国民教育措施的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列宁提出,必须提高教师的地位,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教学与教育的基本力量。可是在旧俄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他们收入少,物质生活条件差,工作得不到统治阶级的尊重。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面对发展教育的任务,列宁提出,必须提高教师的地位。1923年初,他在《日记摘录》中提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育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时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8页。)“而不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7页。)在这一时期,列宁从尊重教师和提高他们的地位的角度出发,主张称教师为“人民教师”。有一次,中央政府负责教育工作的同志给列宁打电话,当谈到教师问题时对教师使用了一个不太礼貌的称呼。列宁听了后十分气愤地说:“用这样难听的字眼来称呼教师,真太不象话了!他们有自己的光荣称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应保持不变。”(注:《回忆列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卷,第210页。)教师被称为“人民教师”,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意味着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里教师社会地位的重大改变。在列宁来看,提高教师的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1921年,他亲自签署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教师物质生活条件的法令,如《关于农村学校的伙食安排》、《关于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工作者按其专业归队》、《关于文教单位的房舍保证》、《关于改善学校和其他文教单位的供应措施》等等。这些法令的贯彻落实,使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1923年,苏俄的经济状况和粮食供应状况尚未根本好转,但列宁要求有关部门增加对教师的面包分配额。

列宁提出,提高教师的地位,还应该从政治上信任和关怀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初期,一些教师由于受到资产阶级反动分子政治谣言的欺骗,对无产阶级革命不理解,对苏维埃政权采取不支持的态度。对于这些教师,列宁的看法是,他们在旧社会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数额不多的薪水,同无产阶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只要实行正确的政策,进行长期的耐心的团结、帮助和教育,绝大多数人能够转到拥护苏维埃政权的立场上来。事实果然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许多教师改变立场,逐渐靠近了苏维埃政权。就此,列宁1918年6月在全俄国际主义者教师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教师在下决心和苏维埃政权合作方面做得很慢,现在大家愈来愈相信这种合作是必要的了。”(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4卷,第392页。)他肯定,这是一种“从反对苏维埃政权到拥护苏维埃政权的转变”。他在讲话中还向教师发出号召:教师大军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大军,所有的教师应该使生活和知识摆脱对资本的从属,摆脱资产阶级的思想枷锁,充满信心地走到工农群众中去,同他们一起为社会主义事业而战斗。1919年1月,列宁在全俄国际主义者教师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肯定地说:“大多数教师是同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紧紧站在一起的,他们现在都深信社会主义革命有其深刻的根源,深信社会主义革命必然会扩展到全世界。因此我认为,在为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斗争中,在反对那些一直维护资产阶级旧偏见、旧制度和虚伪立场,幻想可以把旧制度的一些东西保留下来的教师的斗争中,大多数教师是一定会真心实意地拥护被剥削劳动者的政权的。”(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5卷,第421页。)这一论断,体现了他对苏俄教师队伍的充分信任。同一时期,他在党纲草案中提出:“不仅象现在这样把教师的一部或大部彻底争取过来,而且要把全体教师彻底争取过来”(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6卷,第106页。)。他在逝世前夕留下来的文章中仍然坚持这样的态度,要求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苏俄的教师队伍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

列宁认为,在团结和争取旧社会过来的一批教师的同时,党和国家应该培养一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新教师队伍。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党和国家必须培养新的教师队伍。1920年11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现在我们要培养出一支新的教育大军,它应该同党和党的思想保持紧密联系,贯彻党的精神,它应该把工人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他们,使他们关心共产党员所做的事情。”(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9卷,第403页。)在列宁看来,能不能建立这样一支新的教育大军,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能否顺利进展。

第二,列宁提出,必须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发展教育,需要国家不断加大对这项事业的投资。苏维埃俄国初期,虽然经济极为困难,但是列宁非常关注这个问题,领导政府尽一切力量增加了对教育的投资,特别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1922年政府有关部门讨论预算时,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指导思想有偏差,主张缩减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开支。对此,教育人民委员部部务委员克鲁普斯卡娅表示反对,并写出了书面反对意见。列宁非常重视这件事,把克鲁普斯卡娅的书面意见批转给人民委员会两位副主席,让他们在人民委员会会议上支持克鲁普斯卡娅的意见,不得缩减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开支。由于列宁的支持,人民委员会会议批准了教育人民委员部的经费预算。同年,列宁还给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写信,要求把修造大型舰只的数量减少1/3,节省经费,并把节省下来的经费转给教育人民委员部,发展学校教育。他写道:目前这样规模的舰队对我们来说是过分奢侈,“我确信我们的海军专家实在过分热心了。舰队我们不需要,而增加学校经费迫切需要。”(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05页。)按照列宁的意见,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削减了修造舰只的经费,增加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这件事体现了列宁对教育的深切关怀和发展教育事业的无比决心。

列宁逝世前夕,仍十分关注增加教育投资的问题。在《日记摘录》中,他在论及必须削减许多政府机关的开支时说:“应当在最近修改我国季度预算的时候,实际着手干起来。当然,首先,应当削减的不是教育人民委员部的经费,而是其他部门的经费,以便把削减下来的款项转用于教育人民委员部。”(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7页。)在此文中,他在论及必须尽快发展苏俄的文化教育事业时说:“使我们的整个国家预算首先去满足初级国民教育的需要,这个工作我们还做得太少,做的还远远不够。”(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7-358页。)在他看来,苏维埃国家的一些国家机关编制太大,人员太多,使国家的财政负担过重,浪费太大。他特别指出,国家出版总局的编制大得不象话。这说明人们没有关心读书的人,没有关心有没有书读的问题,而是关心了出版机构。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就是把那些臃肿的、形同虚设的机构一律撤销。这就是他所说的:“在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国家里,还有许多经费可以而且应当节省下来用以发展国民识字教育,办法就是把那些半贵族老爷式的玩艺儿,那些……可以不要、可以长期不要而且应当不要的机构一律撤销。”(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8页。)在他看来,撤销和精简了一些机构,必须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使国家的更多的卢布可以用于发展国民教育。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三,列宁提出,必须调动工农群众自身的积极性来办好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仅要依靠国家力量,而且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包括调动工农群众自身的积极性。因为只有工农群众产生了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他们才会主动地参加各种业务学校和读书班,改变自己文盲的状况,有一定文化知识基础的人才会主动地承担任务,尽其所能地帮助周围的人识字读书,扫除文盲,有条件的人如家中有图书或其他学习资料的人才会主动把自己的东西贡献出来,供大家学习使用。所以,列宁1919年2月在党纲草案中提出:“在苏维埃政权的全面帮助下,进一步发挥工人和劳动农民在教育方面的主动性”,“吸引劳动居民积极参加国民教育事业(发展国民教育委员会,动员识字的人等等)”(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6卷,第106-107页。)。这说明,列宁充分地注意到了调动工农群众这方面积极性的重要意义。

列宁还主张发挥城市工人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他逝世前夕在有关文章中指出,由于城市工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一般来说比农民高,所以应当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促进农村的教育工作。他说:“在城市工人和农村雇工之间建立交往,在他们之间建立一种他们之间可以很容易建立起来的友好互助形式,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执政工人阶级的基本任务之一。为此就必须在工厂工人中组成许多以经常帮助农村发展文化为宗旨的团体。”(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9页。)按照列宁的想法,城市工人中组成的这种文化团体,应该经常下农村,帮助农村发展文化教育。或者可以使城市一些工厂的党支部各自与农村的某个党支部之间建立固定的联系,使城市工厂党支部抽调文化教育的力量,下到农村,在农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当时,西伯利亚西部一些地方已经有这方面的活动,积累了初步的经验。针对此,列宁说:“经常下农村的做法在这方面一定会起特别重要的作用,这种工作我们已经在进行,还必须有计划地加以发展。”(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9页。)

第四,列宁提出,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推进文化教育工作。他主张通过成人教育学校推进这一工作。如他在起草的党纲草案中提出,苏维埃政权从各方面帮助工人和劳动农民学习文化知识,包括创办成人学校、人民大学、讲习所等等。党的八大通过的《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纲领》载入了这样的条文。列宁主张通过报纸推进文化教育工作。1921年2月,他在《论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工作》一文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报纸是统治阶级欺骗和愚弄劳动群众的工具,十月革命后,“我们开始使报纸成为启发群众、教导他们在赶跑了地主和资本家之后怎样生活,怎样建设自己经济的工具。”(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40卷,第335页。)当时,《消息报》的发行量是35万份,《真理报》的发行量是25万份,它们对于推进教育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列宁要求进一步办好这两份报纸,如要求它们少发表一些“空泛议论和抽象口号”式的文章,多发表一些“切实的、在行的,适合群众水平”的文章,要求增设文化知识教育的栏目,“通过这两种报纸每天都可以给人民提供重要的和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优秀的和古典的文学作品、普通教育的教材、农业教材和工业教材。”(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40卷,第337页。)

国民教育范文第5篇

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之后,开始重视边疆民族教育。一方面,教育部希望通过推行“蒙藏教育”、“边疆教育”等政策达到“五族共和”的目的;另一方面,教育部也围绕“边疆教育”展开了大量的民族教育调查研究工作。

一、民国时期制定的边疆民族教育政策

1927年,国民中央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决议,制定了实施原则、方针,其中关于民族教育方面有明确而具体的条文规定。如1929年6月17日国民党三届二次中央全会通过的蒙藏决议案中,就教育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1、通令各蒙旗及西藏西康等地主管官厅,迅速创办各级学校,编译各种书籍及本党党义之宣传品;实行普及国民教育,厉行识字运动,改善礼俗,使其人民能受三民主义之训育,具备自治之能力。2、确定蒙藏教育经费。3、在教育部内特设专管蒙藏教育之司科。4、在首都及其他适宜之地点,设立收容蒙藏青年之预备学校。[1]

1930年,中央教育部成立蒙藏教育司,拟定改良蒙藏教育的工作大纲。如在藏区实施普通教育的办法规定:西藏各宗及等于宗的地方,按其学龄儿童多少,酌设小学若干所;西藏重点地方,照社会需要各设一职业学校;要求西藏重要之地,各设一中学。在拉卜楞和昌都地区,各设一中学,面向拉卜楞和昌都招生。又规定,在西宁或湟源及结古(玉树)、巴安、理化等地,各设一乡村师范学校,分别向青海东部藏区及结古、西康等地招生,培养小学师资。[2]

为使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部课程及一切设施与三民主义教育紧密联系,并保障其实施,1931年9月,国民党三届中央执委会第十七次常委会议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在“蒙藏教育”中规定了三项目标和三项实施纲要。力图“蒙藏人民语言意志之统一,以期五族共和的大民族主义国家之完成。”[3]随后,在1939年4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推进边疆教育方案》,确定了推进边疆民族教育方针及各级教育的中心目标,并对培养边疆师资、编译边疆教科书、推进边疆学校教育、推进边疆社会教育、确定边疆劝学制度等事项作了明确规定。

总而言之,从国民政府推行的民族教育政策及系列相关决议、办法来看,兴办边疆教育,推行边疆教育政策是与当时三民主义宣传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目的就在于“重边政,弘教化,以固国族而成统一”,这也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实施教育和管理的一项长期战略。

二、民国时期青海地区民族教育政策的具体实践

据青海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949年末全省总人口为147.61万人,其中汉族70.9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9.6%,藏族43.85万人,占22.8%,回族23.1859万人,占15.2%,土族47891人,占3.1%,撒拉族25184人,占1.7%,蒙古族22474人,占1.5%,其他民族(以哈萨克族为主)955人,占0.1%。[4]

1929年,国民政府在青海建立行省后,无论是以孙连仲为首的国民军将领,还是先后主持省政的马麒、马麟,都比较重视发展地方民族教育事业。为了适应全国教育形势的发展,青海省教育厅开始根据本省特点实施教育行政管理,制订和实施教育规划。建省初期,青海省教育厅将普及初等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规定各县必须设立两所以上完全小学,每村必须设一所初级小学。并通令蒙藏地区各寺院也要力争兴办小学。[5]从而使各民族初、中等教育,师范教育等相继起步,青海多类型、多系统办学的教育格局初步形成。

(一)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的设立

193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为确保蒙藏地区民族教育措施的贯彻执行,特设专管蒙藏教育的蒙藏教育司,负责拨发边疆教育专款等事项。1931年7月,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成立。下设总务、组训、编译三股,分掌教育、训练、设计、教材、编译等事项。该会“以宣传三民主义,唤醒蒙藏同胞,普及教育,维系蒙藏生存为宗旨。其主要负责蒙藏语文之学习,以及蒙藏教育之推行”。[6]

1935—1937年间,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在湟中、化隆、乐都、互助、大通、门源等县设立蒙藏小学15所。1937年,将马步芳以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名义设的蒙藏小学改建成蒙藏初级中学,附于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1940年,蒙藏初级中学合并到青海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称为蒙藏语文班。1943年,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移驻玉树,所属各小学交归各县办理,改为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7]可以说,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在成立以后的10年里,为蒙藏教育的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有学者回忆,“当年他们在蒙藏中学学习时,学生最多时曾达到三四百人,他们一般都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解放初,他们中的一些人,对青海省的建政和民族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8]

(二)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的成立及影响

1922年5月,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宁海回教促进会正式成立,马麒任会长,东关清真大寺教长马骏任副会长。宁海回教促进会的宗旨是“促进回教青年学子教育,并阐发回教真谛”,[9]规定会属学校的课程除必要的文化课外,加授回教经文和简单阿文,休息日统一在星期五,以方便学生参加“主麻”礼拜,会属学校须设在清真寺内,校长由甘边宁海镇守使委任。宁海回教促进会积极开展办学活动,充实扩大了东关同仁小学,又在湟源、贵德、碾伯(乐都)、巴燕(化隆)、循化等县设立直属小学,通令回族子弟入学。1924年,该会将其在七县设立学校之事报甘肃省教育厅备案,甘肃省教育厅鉴于该会确为推广回族教育事业,遂指令改称为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10]

1930年,促进会重新调整机构,修改章程,规定该会的宗旨为:“阐扬回教真理,促进回民教育,灌输三民主义及学识技能,令其从事各种职业,达到自立生活为目的”。[11]1931年,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先后在各县建立分会,到1936年,总计成立了15个分会。各分会均创办了一批小学校。可见,尽管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创办的学校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半宗教、半世俗性质,但它在倡导回族兴办现代教育,发展回族文化教育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培养了一批回族知识分子。20世纪30-40年代,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的影响不仅扩及全省,而且还远及兰州、河西、洮、岷、河州、平凉等地,这些地区也相继成立回教教育促进会和分会,各分会教育长均由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任命派出[12]。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回教促进会下设的昆仑中学曾一度在西北地区颇负盛名。当时,昆仑中学始建于1933年2月,初建时只有初中一、二年级两个班,当时称为“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会立附设初级中学”。1936年增设高中部,更名为“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附设高级中学”。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到1940年时又改称为“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会立昆仑中学”。由于该校受马步芳家族的支持,与其他各级学校相比,实力雄厚,入校学生全部享受公费。学校除招收回族外,也招收少量汉族、土族、撒拉族、藏族学生,具有民族教育的特点。但从1937年起,马步芳兼任校长后,学校逐步演变成为马氏培养军政干部的场所。该校附设了青海省地方人员训练班,专门召集各县、区、乡负责干部,分批受训。昆仑中学毕业的学生大多从政从军。可见,昆仑中学不仅是马步芳培养各项专门人才的基地,同时也是马步芳统治青海扩大地方实力的一块基石。

(三)现代初等教育的发展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中央执委会四次会议提出:“普及国民教育,提高民族智识”,通令各省市成立义务教育委员会,推行义务教育,规定“已达学龄儿童,应一律受义务教育”。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第一期实施义务教育办法大纲》及《短期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大纲》,规定在各市、县指定实验区,收纳各市、县部分失学儿童。凡年满10足岁至16足岁之失学儿童,均应入短期小学或短期小学班,补受短期义务教育。青海省政府为贯彻此大纲,制订了实施计划,做了大量动员工作。[13]

1928年前,青海省仅有宁海、玉树、共和县千卜录、果密等地,设有几所蒙番学校。为了响应国民政府利用寺庙推进教育的方针,1931年青海省教育厅明令各寺筹设小学,先后在大通广惠寺、乐都马营寺、共和县等地寺院设立完全小学,省内其他藏区也设了一些初级小学。如大通广惠寺的活佛敏珠尔于1932年2月,捐资筹办广惠寺藏族小学。是年有学生80余名,经费全由他个人捐资供给。1933年,广惠寺藏族小学直隶于省教育厅,年经费6200元,蒙藏教育经费补助2400元,其余仍由私人捐助。[14]又如土族知名人士朱福南于1933年从青海招收藏、土等民族儿童40多名,送到班禅驻南京办事处附设的补习学校就读。

1936年,朱氏又在官亭附近藏、土杂居各乡,集资创办了6所蒙藏初级小学和官亭女子小学。[15]据记载,青海南部警备司令部于1934年曾创设一所蒙藏小学,令藏族千百户和蒙古王公送子弟就学。凡学生膳宿、制服、书籍全由学校供给。[16]此外,蒙藏文化促进会和回教教育促进会成立后,先后创办了一些蒙藏小学和回撒小学。据统计,至1937年,曾在湟中的群加,化隆的扎巴、卜瑞、瓦昂欠,门源的八宝,乐都的巴藏沟、虎狼沟、维新乡、新衙门庄、羊官寺、张家寺、芦花寺,互助的甘禅寺、白马寺等处,共设立蒙藏小学15处。[17]

总之,青海建省后,初等教育相对来说发展较快,尤其是以上提到的一些热心于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为发展民族教育捐资捐物、献力献策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在他们的支持和推进下,民族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

(四)现代民族师范教育的实施

1920年,马麒在蒙古半日学堂扩建的宁海蒙番小学增设师范甲种讲习所,明确规定学校以“培养宁海区小学教育师资,开化蒙番民族,增进宁海文化,启牗新知,养成优秀人才”为宗旨。[18]1924年,宁海蒙番学校正式改称为宁海蒙番师范学校。1927年,该校又改为青海筹边学校,继续增招师范科学生。

1929年青海建省后,筹边学校旋即改为省立西宁第一中学,附设蒙藏师范科,主要为蒙藏地区培养师资。1931年,省教育厅成立,随接办蒙藏师范科。据1934年的统计,该校当时有38名学生,11名教职人员。这是当时青海蒙藏教育的最高学府。[19]

1933年,根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南京蒙藏学校蒙藏班的教育行政组和农村行政组两班毕业生组成边疆实习考察团赴青海考察,决定在青海筹设一所蒙藏学校分校,即国立西宁师范学校(1940年正式定名),国立西宁师范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边疆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重。学校招收汉、蒙古、藏、回、土等民族学生,实行全公费,男女兼收,这在青海教育史上属首例。[20]

据《教育通讯》记载,1940年,青海省曾制定五年师范教育计划,内分实施目标,划分师范区,整理、推进及师资分配等项事宜。除上述教育机构的成立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外,青海省的民族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如1937年,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在西宁成立蒙藏初级中学。青海南部边疆警备司令部附设玉树高级中学。要求学校要设在牧区或农牧交错地区,学生主要学习农牧基础知识和畜产品加工技术,目的是发展边疆民族职业教育,培养少数民族技术人才。关于开展社会教育方面,据杨希尧1934年的统计,青海省部分藏族杂散居县内,如贵德县有民众学校、图书馆、讲演所、民众教育馆、体育场各一处,有教员3人,学生25人,经费257元;民和县有民众学校六所、民众教育馆一所、共有教员11人,学生220人,经费502元;湟源县有民众学校二所、图书馆一个、有教职员2人,学生55人,经费420元;门源县有民众学校二所、图书馆一所、共有教职员6人,经费425元;循化县有民众学校和教育馆各二所、讲演所一处,共有教职员9人,学生40人,经费770元;乐都县有民众学校11所、图书馆和体育场各一处,游艺场二处,共有教职员18人,学生320人,经费1780元。[21]由此可见,随着多类型、多系统办学格局的初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也丰富了省内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三、民族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尽管南京国民政府针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做出了一系列决议,并制定了实施原则、方针等,但这些具体政策措施在边疆地区民族教育落实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边疆教育经费在青海未能专款专用。起先全省各级学校的经费由省教育厅执掌,其后由马步芳直接控制。马步芳每年向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具领边疆教育费和补助款,但有关经费开支、学校设备、教师聘用、开设课程、教科书选用等,均自作主张。尤其是教育专款多被转作军费用,如1937年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拨发青海省立各中等学校补助费十四万元,被马步芳移作河西反红军费用。1948年,中央拨来全省基本教育设备费法币二十四亿六千七百二十五万元,从中抽取出五亿元作为省立西宁中学、西宁女师、西宁职业学校和湟川中学四校升学学生的旅费,另五亿元订购收音机,其余近十五亿元均拨充了军费[22]。由于各级学校设备简陋,教师缺乏,停课关门之事时有发生。各县不少乡村、牧区的学校,仅悬招牌,徒具虚名。往往是中央派员督学视察时,教师才回校召集学生,以资应付。

其次,尽管蒙藏文化促进会和回教教育促进会的成立旨在培养蒙、藏、回、土、撒人才,但马步芳关心文化教育主要目的还在于培养其个人统治青海的势力。如蒙藏文化促进会吸纳的学员不少是蒙藏上层人士及王公、千、百户的子弟,学生毕业后多半调为马步芳的卫士,追随其左右。尤其是回教教育促进会下设的昆仑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扩充到马步芳的军队中。无论是蒙藏中学还是昆仑中学,均对学生实行军事管理,使其成为壮大个人势力的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总之,不管是从招收生源,还是招收目的来看,都存在局限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并非面向民众的普通教育。

此外,当地少数民族对新式教育的排斥也是民族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一。青海教育厅成立后,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区虽创办了一批现代小学,但学龄儿童入学者很少,受教育者更少。如马步芳身边任亲信副官的门源上层人士郭毛南、贾东周二人于1925年捐资,并发动当地富户出资筹建门源县蒙藏族初级小学校。该校创办的初衷是要解决附近蒙藏族子弟上学的困难,可蒙古族、藏族群众对新式教育顾虑重重,害怕拔门兵,常出钱粮雇汉族子弟顶替上学,这所学校名为蒙藏学校,实际入学的绝大多数是汉族子弟。[23]据杨希尧提供的有关省内部分藏族聚居、杂散居各县人口受教育者比例看,藏族聚居的果洛和玉树两地,其受教育比例分别是0%和0.06%;同仁、共和县受教育者也分别为0.4%和2.1%;化隆、循化、贵德、民和等县虽然较多些,但也在5%左右,最少4.9%,最多为6.8%,而且学生主要是汉、回族。又据刘曼卿在其著作《边疆教育》中记载,当时的循化县“撒、番宁死不入学”,共和县“蒙番无一念书人”。因此,“青海教育要员不得不承认,青海建省后,虽然极力推进普通教育,而于‘蒙藏教育,尚未顾及,未得长足进展’的基本事实”。[24]

四、民国时期民族教育政策实施的历史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尽管在当时青海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客观来说,经过20余年的努力,青海的民族教育已初步形成,对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一,通过兴办各类学校教育和文化促进会,推动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人才,为青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和回教教育促进会,在推进蒙藏文化教育事业和回族教育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两所民族文化促进会培养的学生大都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解放初期,他们当中不少人对青海省的建政和民族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蒙藏文化促进会的洛桑香趣理事、青海宗教界知名藏族爱国人士桑热嘉措等人在任理事职务时,不仅兼任藏文教师,还编译藏文课本,为青海藏区的文教发展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又如青海师范和职业类学校为广大农牧区培养了一批师资和专业技术人才。如今在省内名闻遐迩的湟川中学、湟源牧校、昆仑中学等都是在当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民族教育的兴办在普及教育、提高民众生产技能、开发边疆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第二,民族教育政策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民国时期,青海省教育厅在贯彻执行国民政府边疆教育政策的同时,根据本省特点开展民族教育,其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实用性。如青海初等教育设置方式,根据其地理环境的不同,既有固定式,即在各民族聚居区内选择地点设立学校,又有流动式,即为适应蒙藏等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习惯设立,以方便牧民子弟就学。为适应流动教学,这类学校往往置有帐房、驮马或车辆,以及其他可以拆装之教具,跟随学生家庭移动,实施教育。除此之外,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如青海南部警备司令部附设的蒙藏小学,学生有蒙、藏、撒拉等民族子弟,最初他们仅会使用各自民族的语言,但学校采用藏汉文结合的教材之后,很快使学生能认识并熟诵汉语。这也为建国后青海双语教学的开展和办学形式多样化提供了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