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民经济学管理

国民经济学管理范文精选

国民经济学管理

国民经济学管理范文第1篇

本文的标题叫“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要付诸实用”,可能有人看了这个题目觉得困惑,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运用得非常深入、广泛,老少皆知。例如,私营企业搞公私合营、进而全部企业搞成国营、农村搞合作化公社化、批资本主义脑袋、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句话: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全部生产资料和产品都归无产阶级的代表支配,剥夺者被剥夺,还不都是运用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吗?是啊,马克思是主张全部生产资料和产品归无产阶级的国家所有,可是事实结果是只能归无产阶级的代表所有,这些无产阶级的代表能否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还是只代表代表们自己的利益,人们不能依据国家意识所标榜的东西来判断,这本来是马克思所应该想到的。象上世纪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里的无产阶级根据自身几十年的生活体验,觉得自己的代表代表不了自己的利益,换个资产阶级人物来管理管理国家也可以试试。不行还可以轮换么!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波兰的瓦文萨当了几年大总统,多数人不满意,那就自动禅让,还回格旦斯克造船厂车间里当他的工人。Revolusion,革命就是轮换,轮换就是革命,换换总比不换好。

上面这种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运用,那是把马克思经济理论当作武器、当作维护集团党派自身利益的法宝来使用,这种付诸实用,历史证明许多国家的大众不欣赏,本文也不谈。

最近看到许兴亚、于金富的网文:“‘繁荣与发展理论经济学论坛’会议综述”([1]),里面介绍了一部分先生是这样运用马克思经济理论的:

在国内学者编著的许多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教科书中,往往在开头引述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原理,而在后面的论述中,却并不见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具体运用。所谓“实用主义化”,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中,“穿靴戴帽”、“南辕北辙”或“两张皮”等等“架空”马克思主义的现象。也就是有不少教学单位和研究生,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和应用看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以至于“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许多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名义上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实际运用的却大都是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或者开篇就声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若干卷,但在正文中对此并无具体体现。有更多的“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其实,何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就是他们的导师,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多面手?看看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的领导机构理事名单([2]),其中不乏编著西方主流《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高手。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非常关心“经济”,只要有“经济”,就是叫他编著一部“关公战秦琼”的大作,他也会轻车熟路、一挥而就。——这种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运用方式,也不是本文要讲的付诸实用方面的问题。

本文打算大题目小做,讲些具体细节例子,说明德国民间经济学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规律,不应该停留在高谈阔论,应该付诸实用,指导点具体的经济活动,以至造福劳动者。

例子1。马克思的垫付资本理论要付诸实用

马克思讲资本运动,是从垫付资本开始的。垫付资本分两部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而可变资本是用来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我们实际是怎么运用的?有些政绩工程,什么资本也不用垫付,负债上马,以权力信誉作担保,先让业主垫支。业主接到工程不敢怠慢,但只肯垫付不变资本,农民工的工资,对不起,要等工程款到账后才能支付。一年一度年关到,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又见诸报端。从经济理论上讲,这是没有按照马克思的垫付资本理论进行操作。也许有人会说,马克思的垫付资本理论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不能照抄照搬,应该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经过如此这般一发展,就变成万物生长靠太阳,社会主义国家的部分农民工就只有依靠太阳的光芒进行光合作用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权了。

例子2。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价值等于生活费用的原理要付诸实用

劳动力价值等于劳动者为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中包括吃、穿、住、行、娱乐、受教育、繁衍后代等等方面。我们几十年是怎么操作的?低工资,吃穿都不够,住房要等分配,有的劳动者等到退休也没有分到房子,有的住房面积远不到位,只能到那里去讨要了;科学技术人员的工资里不包括买书的费用,要看书上图书馆借阅。现在搞改革,什么书报费、副食补贴、房贴,贴贴贴。这么改下去、贴下去,不就改到跟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情况一样了吗,不就证实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价值等于生活资料价值原理的真理性吗,这就叫客观经济规律。现在受教育费用一高再高,劳动者的最低工资够得着吗?

例子3。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媒体和统计报告常常提到利润率这一经济指标。按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垫付总资本而言的,利润率应该等于利润除以垫付总资本。通常提到的利润率应该指这样的利润率。马克思的利润、利润率、垫付资本等等概念,不是自己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在大英图书馆收集大量资料得到的,是符合生产实际的。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利润率定义,如:销售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工资利润率等等。欧美主流经济学那里不使用“垫付资本”这个概念,而是采用“资本”、“投资”这类模糊概念。“劳力和知识都是资产”(张五常:《卖桔者言》,[3]),按照这样的定义,劳动者的劳动力一下子变成了“人力资本”,人人都成了拥有“资本”的资本家。而“投资”通常又仅指固定资产的投资,不包括流动资本的投资。于是,有的管理类教科书中就把利润率定义为利润与固定资本的比值,而把纳税后的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称为总资产的投资所得率。我不知道我国的国家统计局是怎么计算利润率的。这么多互不一致、出入很大的利润率定义,仅仅简单地报告一个“利润率”多少多少,叫人家怎么作横向经济比较?这么多不同的利润率相互之间的换算公式又是怎样的呢?

例子4。马克思经济理论应该用来指导国家作宏观经济调控

现在国家用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依据,说白了,就是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就是J.M.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国民经济那一套。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到经济管理部门,人家不欢迎,说他们只会搞公私合营、大批判云云;什么经济模型、动态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调整,汇率管理,……一概茫然。现在好了,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去学西方主流《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等,有人说得更刺耳:这是缴械投降。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来让你去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叫你能够批判它,结果倒好,赔了夫人又折兵,一个个变成理性经济人,齐飒飒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就出现前面许兴亚先生文章中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在一百多年间没有多大发展,形式上老一套,不看就知道您想说什么。其实,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也是可以变变形式,以适应国民经济管理的需要的。光讲无产阶级管理整个国民经济,又没有具体可操作的管理方法,还不等于零,还不让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方法钻空子?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相当严密的,本身就有许多计算公式。例如,产品价值W=C+V+M,垫付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利润率=利润÷垫付资本,成本=……。如果把这些文字公式变换成数学公式,就可以进行运算,就可以构建数学模型,就可以作动态分析,作经济预测,一句话,可以用于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人担心这样一来会使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走上与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相重合的道路,甚至有人认为是凯恩斯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管制国民经济理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的,是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因而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主观想象的基础上的,其许多经济预测都经不住实践的检验。非常著名的凯恩斯“乘数原理”就十分荒谬可笑,我已有另文阐述,这里不再重复。实践表明,按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所作的经济预测,与依据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所作的经济预测不同,但符合国民经济现实。

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对一国国民经济趋势的跟踪过程、随动过程、动态过程,不可能有一劳永逸、从此“着陆”了、高枕无忧了、不用费心调控了的时候。

肯定有人要说:如果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改变形式,列出许多公式、数学模型,甚至经济数据的核算、统计也都参照马克思的公式表示,那就是把神圣的马克思经济理论“庸俗化、简单化”,甚至扣上违背“原则”之类大帽子。“有的专家还指出: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精神,一定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的前提下,更好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以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代表的整个理论经济学的繁荣发展。”([1])怎么“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由谁来区分?几十年来就没有区分好,这是为什么,原因在哪里?当然,肯定也有人会说一直区分得很好,没有问题。我就搞不懂,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什么就不怕你说“庸俗化”,你越说它是“庸俗经济学”,它越来劲,什么“市场经济学”、“垄断经济学”、“混合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消费经济学”、“供应经济学”、“经营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增长经济学”、“短缺经济学”、“过剩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住宅经济学”、“地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后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经济学”、“转让经济学”、“歧视经济学”,……好了,气都快喘不过来了。有个国家的某个政党,人家骂它是“蠢驴”,它干脆拿草驴作党徽党旗,因为驴子勤勤恳恳为人类干活,能够得到大众拥护。要是老虎屁股摸不得,选民肯定不投他的票;老拿“原则”当紧箍咒,不利于社会科学的进步,也不利于自然科学的进步。

愿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能够得到创新、发展、运用于经济学的各个领域。

参考资料

[1]许兴亚、于金富:“‘繁荣与发展理论经济学论坛’会议综述”,*年8月,

/com/mkszyjjx/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七届领导机构成员名单,

国民经济学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内容区别;层面区别;互补联系

进入新世纪之后,从国际社会发展看来,贫富对立、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纷纷出现,成为阻碍各国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是资源有限及其分配不合理,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始终追求有效资源的合理配置、应用,这也是经济学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分别是从资源的配置、利用层面出发进行研究,二者之间既有关联,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1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分析

1.1西方经济学领域的萌芽、发展阶段

15~19世纪,西方国家产生的重商主义,本质上是针对现代社会中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层面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倾向于产品流通,且内容上主要以各类政策文件为主,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中各项理论知识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的特点,这也是西方初始的经济学发展阶段。17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西方的古典经济学阶段,亚当·斯密作为这一阶段经济学代表性人物,其出版的《国富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其中的理论更加提倡让价格这一类社会市场机制进行调节,使得人们在重视个人私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

1.2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建立阶段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领域出现的经济革命催生了新古典经济学,这也是微观经济学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效用价值理论的提出,后续相关经济学者将之发展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边际效用价值论得以和生产费用论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了一个将均衡价格作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这也是微观经济学诞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1.3宏观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现代社会的西方经济学是以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作为主要标志。在凯恩斯的研究中,立足总需求的角度,对国民收入决定进行分析,并使用有效需求不足这一方式很好地解释各个国家失业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套国家政府干预经济、需求管理的具体办法。这种以国家干预作为基调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成为宏观经济学得以诞生发展的重要理论知识。

2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者之间的区别

2.1中心理论层面的区别

从微观经济学的层面来看,价格理论作为其核心理论,认为家庭和企业通常都会受到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价格的支配,产品的生产及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需要由市场经济的价格决定,产品价格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了有效的调节,这一理论提倡通过各类产品价格的调节来推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国民收入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核心地位,提倡将国民收入的决定作用作为中心,将社会资源的利用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并以此作为基础,就国家内部国民经济体系的实际运行状态做出深刻的探究。

2.2研究对象层面的区别

社会范围内的单个经济主体实施的各项经济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主要的对象,宏观经济学则是将国民经济整体视为研究对象,其中自然是囊括了单个经济主体的各项经济行为及其问题,包括了家庭、企业,整个社会经济则是由各个单体经济单位组成的社会整体体系。由此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便是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换言之,微观经济学更加提倡家庭如何将所得到的优先有效应用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中,以此来最大化地满足家庭成员的具体需求,同时企业也需要将其有限的经营收入,在合理分配到各类物品生产过程的前提下,实现其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居民个人、家庭及企业个体,在发展中追求的或者是正在实施的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行为是微观经济学得以诞生、发展、应用的前提条件,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从社会范围出发,研究、考察其内部的经济能力。

2.3基本内容层面的区别

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来看,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均衡理论等共同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重要部分,随着现代经济的持续发展,产权经济学、时间经济学等得以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体系包括国民收入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

2.4所用分析方式的区别

单体经济单位出现的各种经济行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其研究方式出现了个量化倾向,而宏观经济学因为立足国民经济整体实施问题研究、探讨,研究方式呈现出总量化发展倾向。简单而言,个体分析是针对经济变量的单向数值如何进行决定给予研究,比如某种商品的价格便是微观经济学中研究价格的主要组成范围,换言之,微观经济学更加倾向于针对价格这一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进行研究。总量分析则需要宏观经济学对整体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和彼此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以这种分析结果作为基础,对整体社会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阐述,以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微观经济学中所提到的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等都属于个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宏观经济学则是重视各个体变量决定、变动及彼此之间关系的研究。通常而言,宏观经济学的变量可以分为个量的总和、平均数量两方面,前者最为常见的便是国民经济收入、总体的企业投资,平均量则是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

2.5定义上的差别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二者并没有在体系上做出细致的划分。以目前的经济学研究来看,通常是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19世纪末期,作为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有关微观经济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这就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1936年凯恩斯所发表的《就业、利息和倾向通论》这篇文章则是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实际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概念是在1948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出版的《经济学》一书中正式提出的。简单而言,微观经济学是一种将个体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并研究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对价格机制如何妥善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给出解释。宏观经济学则是将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这一体系中各种经济总量的变化,为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

2.6基本假设上的差别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二者在运用过程中展现出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二者在基本理论假设上存在着区别。简单而言,微观经济学在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设的同时,需要以相关的假设条件作为指示,具体包括如下三个层面:第一,当时的市场经济需要保持一种绝对理性的状态,处于正常稳定运行的环境下。第二,经济市场出清。第三,假设信息需要维持一种完全对称的状态。相较于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宏观经济学在提出研究假设的过程中,只需要如下两个方面的假设条件:第一,经济市场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存在并暴露出相应的缺陷;第二,政府主观层面愿意出面对经济行为进行干预。

3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3.1内容层面的互补性

本质上,在假设社会内部的各项资源体系已经得到了最大化的开发利用的条件下,微观经济学得以催生出来并持续发展,以此作为基础探究如何在资源有效分配的前提下,推动社会资源能效的最大化发挥。但宏观经济学得以诞生的基础条件则是各项社会资源的配置得到了最优化的组合。从不同的研究层面看来,国家、社会发展中诞生的各种经济层面的问题,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只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并为其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二者得出的研究内容具有显著的互补性。

3.2实证分析为二者的主要方式

现行经济制度保持一种长期、稳定的运行状态是微观与宏观经济学得以应用、发展的关键假设条件,至于引发经济制度变革的原因及这一行为带来的最终后果则完全不在二者的考虑范围内,换言之,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各项工作、研究想要落实,必须要以经济制度的相对稳定为核心。社会资源的配置最优化组合及其应用效能最大化的研究,微观、宏观经济学与经济制度内部的政治、价值观等因素发生联系的概率微乎其微,是真正的就事论事,换言之,实证分析是二者的主要分析、研究方式。

3.3两者的研究目的一致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宏观经济学主要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进行解决,换言之,资源会生产什么、资源如何生产及资源是为谁生产等是宏观经济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微观经济学则是立足于单个经济的行为,对于社会资源的自由配置问题进行解决。由此也不难看出,宏观经济学更加重视与资源的实际利用及如何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增长。从本质来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同样是为公众的个体经济活动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项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所处时代社会福利水平的持续提高。也正是因为二者在研究工作的目的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使得在当代的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可以以一种互补的方式进行应用。

3.4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就是微观经济学

整体的社会经济包含了各个不同的社会经济单体,从这一层面来看,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即便二者曾经在发展中出现了关系上的对立性,并且各学者对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关系的研究,因为受到所处领域和理论知识的差异呈现出显著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及国际范围内经济学研究的持续发展,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二者呈现出一种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绝大部分经济学家更加倾向于针对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问题,立足于微观经济学层面,并使用其中常用的分析工具进行研究。由此也不难看出,通货膨胀率和社会失业率等原本属于宏观经济学层面的研究内容,开始逐步渗入微观经济学领域。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现象最早在凯恩斯的研究中有所体现,简单而言,凯恩斯在针对宏观经济学中的问题进行阐述研究的过程中,曾经使用过微观经济学上的均衡理念,并且二者已经逐步被经济学家纳入同一个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框架体系中。

4结语

国民经济学管理范文第3篇

财政学史中众多理论存在源于生产而又轻于生产的不足

本文传统财政理论的创立者,公推亚当·斯密。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中,就国家的支出、赋税、国债等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平等、确定、便利和最小费用的税收四原则。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在资产阶级财政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财政学之父”。

之后,萨伊、李喜图等经济学家对财政理论都作了深入的研究。19世纪下半叶,德国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瓦格纳推出了代表巨著《财政学》,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财政学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财政学奠定了基础,对以后西方的财政理论和政府的财政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

1928年,福利经济学派创始人庇古,根据他的福利经济学原理,认为国民收入总量愈大愈好,国民收入分配愈平均愈好,他把财政视作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要工具。庇古的福利财政理论把财政学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本世纪30年代,传统财政学让位于现代财政学,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干预经济,成为这一时期财政理论的主旋律。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供给学派、货币学派提出了与凯恩斯学派不同的财政政策主张。

作为区别于传统财政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成为现代西方财政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穆斯格雷夫等财政学家都在这个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因为深刻地剖析了决定税收水平和支出水平后面隐藏的政治背景,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基本内容主要源于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阶级学说、国家学说等。(2)我国传统的理财观念和文化背景。(3)前苏联模式。

财政理论诸学派中居主流地位的是“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持这一观点的著述把财政定义为国家依靠其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和实现其自身职能的需要,从而由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独立出一种由国家赁借政治权力(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

持“剩余产品决定论”者不同意国家赁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观点,认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作为社会扣除的现成形式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财政分配得以发展的因素,且所有权和社会扣除是决定因素。

“社会公共需要论”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采取的分配形式。还有“再生产决定论”等等,各自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财政的范畴。

上述诸观点中,“国家分配论”的观点已被国内绝大多数财政学教材所采用,财政分配的强制性、无偿性被界定为财政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概述为社会主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调节、控制、反映、监督财政收支和国民经济各方面的运动,具有分配职能、调节职能和监督职能。

综上所述,历代经济学家都关心和研究财政问题,并对财政理论、财政本质作了很多创造性的论述,大大促进了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诸财政理论包括福利经济理论、公共需求理论、国家分配理论等等,观点各有不同,有的差别很大,但它们也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为财政来源于生产——剩余产品或国民收入,依靠国家权力,通过税收等方式取得财政收入,实现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满足国家需要、均等分配收入、实现公共需求等等,而轻于或疏于研究财政与生产发展的直接联系。这在现代生产大分工、大协作、第三产业大发展的情况下,显然存在欠缺和不足。财政收入来自三次产业的创造,而财政支出也主要用于三次产业,特别是公共产品部门的发展。三次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则是财政收支的本质所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应该成为财政学的基础性理论,国家权力只是方便履行其职能而已。下面分成几个问题作进一步阐明。

M之中存在Mc,是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和财政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推进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物质生产观点,只承认工业,农业、建筑业和商业、货运业的生产性,号称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国民核算制度规定只对五大部门的活动成果计算产值,对于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卫生医疗、生活旅游和国家管理等部门,统统是非生产部门,不作为生产活动,采用MPS国民核算制度,对它们规定不计算产值,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处理,这对比西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核算制度SNA存在极大的不同。改革开放,面向世界,深感物质生产观点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对比的需要,决心改革,确认上述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来的生产性,称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并多方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改变了我国原来第三产来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落后状况,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果,下面是我国和几个国家的历史对比材料。

第三产来占国民经济的百分比

国家19701980198519901991-1994间的一年

中国21.428.531.331.8

美国58.954.057.661.363.9

日本47.254.455.855.557.6

英国52.455.057.162.966.3

摘自《世界统计年鉴》199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相应地,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我国国民核算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引进了联合国制定的国民核算制度SNA,拓宽了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对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活动,统统作为生产活动,并计算产值,这是一个巨大的改革和变化。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基础环节拓宽了,其他再生产环节——分配和使用,也必须相庆地变化。根据三方等价原则,国民生产=国民分配=国民使用,即生产量、分配量和使用量应保持相等。同样,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值指标主算到哪里,中间消耗和最终使用也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和派生收入就在哪里分界。”现在生产范围拓宽了,由物质生产扩大到包括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分配和使用的范围也要相庆地扩大。过去对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生活旅游、城乡交通和国家管理等公共产品的部门,统统不作为生产部门、不计算产值,当然不能算使用。现在不同了,处了产值就要算使用,用于正常生产的臬中间消耗,用于人们消费积累的算最终使用。也就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因为生产需要享用公共产品(或称为公共服务)就要作为中间消耗,并应给以相应的报酬。这些报酬应该和生产耗用的原材料、零配件一样,作为C,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对这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报酬,例如安全服务、城乡交通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国家管理服务等,都不好直接计费,很难直接支付。世界各国都采取税收的形式,向财政税务部门缴纳,再由财政给上述公共服务部门拨款,作为“再生产”之用。税收是剩余价值M的组成部分,因而原来剩余价值M中的相当部分,在此已经不是什么剩余了,而是企业享用公共服务的一种报酬和费用。对公共服务支出这种形式上为M而裨上为C的支出,我们称之为Mc,数量很大,但内容复杂,除了为生产服务外,还有相当部分是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服务,难以计处,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只好冒扩大国民收入总量的失误,作“政府消费”或“社会消费”外理。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在美国有国民收入之父之称的S·库兹涅茨早期的计算,在许多国家其扩大数占GDP的8.1%,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①现在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和比例。

财政收支一般都讲是剩余产品、剩余价值或国民收入的一种分配,而Mc实质上是一种费用支出,是一种偿付,是成本开支中的C,从性质上它不属于国民收入的内容,因而国家分配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公共需求理论等所讲的内容,与此不相符合,也就是扩大生产范围、对公共产品部门计算产值以后,改变了原有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从而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并且显著地表露出了原有诸财政理论观点存在着偏颇和不足。

国民经济包括无以计数的部门和单位,彼此实行社会大分工、大协作,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而有秩序序地进行。只有实行大分工、大协作,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的正常生产,取得盈利,建筑在其他众多企业大分工、大协作的基础上。否则,离开社会的分工协作,离开公共服务部门的支持,包括安全服务、交通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国家管理服务,生产马上就要停顿,处于瘫痪之中。企业享用各种公共服务,就要给以报酬,不给报酬,公共服务部门就无法存在下去。为了保证社会大分工、大协作,保证社会生产正常有序地进行,一如前说,企业采取“纳税”的形式加以支付,形成纳税双方的收支往来的经济联系,通过对公共服务部门的经济往来剖析,可以使纳税、收税者双方取得下面的共识:

(一)任何一个生产部门和单位,都享用了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凝结了公共服务的劳动,需要给以相应的服务报酬,作为成本开支中的C,公共服务不便直接计量和支付,一般采用税收的形式,使得M之中存在M。

(二)公共服务部门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有关部门劳动投入的成果,必须得到报酬或补偿,否则公共服务就要停顿,社会再生产就不能进行。

(三)公共服务部门应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促使各企业更好地发展,进一步降低中间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了上述三点共识,对于收税和纳税者双方,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和协调作用。

对于纳税者,各企业了解自己之所以能顺利生产,是因为享用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他们的产品和盈利中,凝结了公共服务部门的劳动,不能无偿占有,应该给以相应的补偿。得之于众,还之于众,从而会大大减少纳税者的心理矛盾和阻力,心诚意服地纳税。

对于收税者,有了上面的认识,确认收税主要是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报酬,不是对企业外加的额外负担,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纳税者收税,并且和各种逃税潜心税的行为作斗争。(当然,税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再分配的份额)。收税是对过去,用税即拨款是对未来,国家财政要进一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办教育、办科学、搞好国家管理,发展社会公用事业,为一二三产来的发展,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更好的硬软环境和条件。

既如此,财政的收支与社会生产密切相联系,财政理论研究就应该反映这个实际,并进一步促进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此,国家分配论、福利经济论和公共需求论等等,都无法说明财政收支的上述主体内容,只反映财政收支的一部分内容,不能以偏概全。一二三次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则形成了财政收支和财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作为理论建设来说,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是基于改革开放、基于扩大生产范围,大力发展第三产来产生的,一句话,改革开放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一方面作为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始终和商品的“使用价值”联系在一起,它代表着无以计数、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劳务;另方面,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主要是指创造剩余价值,同等劳动在同等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产品,也就是提供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讲财政学以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作为基础理论,就是讲财政理论研究不能就财政论财政,或者是仅仅考察社会福利、公共需求、国家凭权力分配国民收入等等,而是要把财政收支立足于生产,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在生产的发展上。生产发展,财源扩大,使财政与经济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当然,财政还有基他职能,如公共积累、社会福利等等,但均应以生产为中心,使财政收支建立在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上,并且对财政工作和财政理论建设,赋予更为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优化资源配置,赋于财政部门以更为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资源有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其中包括自然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资源乃是最重要的资源。有了财务,通过各类市场,可以雇请劳力、购买生产资料,以及租购各种自然资源,以弥补其他资源的配套和不足。财政部门职司财务分配,对国家资源的分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政部门决不是单纯的管收管支,平衡预算,崦是要立足于发展生产,满足需要,以优化资源分配,协调经济关系为己任,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劳动更好地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随着生产范围的扩大,财政部门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要求在如下几方面发挥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一)发挥对经济增长和产来结构的调节作用。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收,商品税、所得税和其他税,税率提高,税额啬,企业收入会相应地减少。财政集中的财力除了作为公共服务的报酬外,还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短线产品或关键产业,对比留给企业安排和支用,结果自然不同,影响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起调节作用。因此,如何确定税种和税率,以什么方法计证,要不要采用累进制或采用什么标准的累进制计征,其中大有学问。税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用很大而且更为重要,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各方,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瞻顾发展前景,加以研究和确定。应该看到,我国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比过去大大地降低了,国家可以运用的财力,特别是用以解决重点项目、克服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能力,已经明显地降低了。这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从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产业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来综合加以研究和确定。

(二)发挥对公共服务部门规模结构的优化作用。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治安、城乡交通和国家管理等部门必须有一个合理合适的规模结构,而且会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不稳定,安全无保证,一切生产再生产都夫法顺利进行。现代高科技,教育是基础,必须把科技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实行科教兴国,但都不能脱离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财政拨款,大增小增或者减少,优化资源配置,使公共服务部门保持合适的比例,这要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现有基础和发展前景有着充分的了解,统筹兼顾,科学安排,从而使财政拨款建立在促使各公共服务部门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提供更好硬软环境的基础上。

(三)发挥对生产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协调作用。发展生产,满足需要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由此产生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在经济学中一直是很难解决的课题。发展生产必须讲究效率,满足需要要求注意公平,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二者是矛盾的统一。在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下,有不同的比例标准,过多过少都不好,要求财政部门发挥其必要的协调作用。企业财务属于企业范围,但众多财务制度是由财政部门制定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收入分配。财政部门集中的国民收入,一部分也用于社会福利,应该统盘安排,发挥其协调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一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低下,长期存在亏损,需要财政补贴或抵消财政收入,显然是不正常的。但事关职工的基本保障、起码的生活条件,又非开支不可。不正常的情况不容许长期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财政对生产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协调能力,一定要通过企业改革加以彻底的解决。

国民经济学管理范文第4篇

财政学史中众多理论存在源于生产而又轻于生产的不足

本文传统财政理论的创立者,公推亚当·斯密。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中,就国家的支出、赋税、国债等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平等、确定、便利和最小费用的税收四原则。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在资产阶级财政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财政学之父”。

之后,萨伊、李喜图等经济学家对财政理论都作了深入的研究。19世纪下半叶,德国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瓦格纳推出了代表巨著《财政学》,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财政学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财政学奠定了基础,对以后西方的财政理论和政府的财政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

1928年,福利经济学派创始人庇古,根据他的福利经济学原理,认为国民收入总量愈大愈好,国民收入分配愈平均愈好,他把财政视作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要工具。庇古的福利财政理论把财政学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本世纪30年代,传统财政学让位于现代财政学,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干预经济,成为这一时期财政理论的主旋律。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供给学派、货币学派提出了与凯恩斯学派不同的财政政策主张。

作为区别于传统财政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成为现代西方财政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穆斯格雷夫等财政学家都在这个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因为深刻地剖析了决定税收水平和支出水平后面隐藏的政治背景,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基本内容主要源于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阶级学说、国家学说等。(2)我国传统的理财观念和文化背景。(3)前苏联模式。

财政理论诸学派中居主流地位的是“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持这一观点的著述把财政定义为国家依靠其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和实现其自身职能的需要,从而由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独立出一种由国家赁借政治权力(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

持“剩余产品决定论”者不同意国家赁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观点,认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作为社会扣除的现成形式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财政分配得以发展的因素,且所有权和社会扣除是决定因素。

“社会公共需要论”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采取的分配形式。还有“再生产决定论”等等,各自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财政的范畴。

上述诸观点中,“国家分配论”的观点已被国内绝大多数财政学教材所采用,财政分配的强制性、无偿性被界定为财政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概述为社会主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调节、控制、反映、监督财政收支和国民经济各方面的运动,具有分配职能、调节职能和监督职能。

综上所述,历代经济学家都关心和研究财政问题,并对财政理论、财政本质作了很多创造性的论述,大大促进了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诸财政理论包括福利经济理论、公共需求理论、国家分配理论等等,观点各有不同,有的差别很大,但它们也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为财政来源于生产——剩余产品或国民收入,依靠国家权力,通过税收等方式取得财政收入,实现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满足国家需要、均等分配收入、实现公共需求等等,而轻于或疏于研究财政与生产发展的直接联系。这在现代生产大分工、大协作、第三产业大发展的情况下,显然存在欠缺和不足。财政收入来自三次产业的创造,而财政支出也主要用于三次产业,特别是公共产品部门的发展。三次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则是财政收支的本质所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应该成为财政学的基础性理论,国家权力只是方便履行其职能而已。下面分成几个问题作进一步阐明。

M之中存在Mc,是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和财政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推进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物质生产观点,只承认工业,农业、建筑业和商业、货运业的生产性,号称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国民核算制度规定只对五大部门的活动成果计算产值,对于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卫生医疗、生活旅游和国家管理等部门,统统是非生产部门,不作为生产活动,采用MPS国民核算制度,对它们规定不计算产值,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处理,这对比西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核算制度SNA存在极大的不同。改革开放,面向世界,深感物质生产观点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对比的需要,决心改革,确认上述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来的生产性,称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并多方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改变了我国原来第三产来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落后状况,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果,下面是我国和几个国家的历史对比材料。

第三产来占国民经济的百分比

国家19701980198519901991-1994间的一年

中国21.428.531.331.8

美国58.954.057.661.363.9

日本47.254.455.855.557.6

英国52.455.057.162.966.3

摘自《世界统计年鉴》199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相应地,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我国国民核算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引进了联合国制定的国民核算制度SNA,拓宽了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对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活动,统统作为生产活动,并计算产值,这是一个巨大的改革和变化。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基础环节拓宽了,其他再生产环节——分配和使用,也必须相庆地变化。根据三方等价原则,国民生产=国民分配=国民使用,即生产量、分配量和使用量应保持相等。同样,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值指标主算到哪里,中间消耗和最终使用也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和派生收入就在哪里分界。”现在生产范围拓宽了,由物质生产扩大到包括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分配和使用的范围也要相庆地扩大。过去对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生活旅游、城乡交通和国家管理等公共产品的部门,统统不作为生产部门、不计算产值,当然不能算使用。现在不同了,处了产值就要算使用,用于正常生产的臬中间消耗,用于人们消费积累的算最终使用。也就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因为生产需要享用公共产品(或称为公共服务)就要作为中间消耗,并应给以相应的报酬。这些报酬应该和生产耗用的原材料、零配件一样,作为C,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对这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报酬,例如安全服务、城乡交通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国家管理服务等,都不好直接计费,很难直接支付。世界各国都采取税收的形式,向财政税务部门缴纳,再由财政给上述公共服务部门拨款,作为“再生产”之用。税收是剩余价值M的组成部分,因而原来剩余价值M中的相当部分,在此已经不是什么剩余了,而是企业享用公共服务的一种报酬和费用。对公共服务支出这种形式上为M而裨上为C的支出,我们称之为Mc,数量很大,但内容复杂,除了为生产服务外,还有相当部分是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服务,难以计处,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只好冒扩大国民收入总量的失误,作“政府消费”或“社会消费”外理。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在美国有国民收入之父之称的S·库兹涅茨早期的计算,在许多国家其扩大数占GDP的8.1%,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①现在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和比例。

财政收支一般都讲是剩余产品、剩余价值或国民收入的一种分配,而Mc实质上是一种费用支出,是一种偿付,是成本开支中的C,从性质上它不属于国民收入的内容,因而国家分配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公共需求理论等所讲的内容,与此不相符合,也就是扩大生产范围、对公共产品部门计算产值以后,改变了原有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从而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并且显著地表露出了原有诸财政理论观点存在着偏颇和不足。

国民经济包括无以计数的部门和单位,彼此实行社会大分工、大协作,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而有秩序序地进行。只有实行大分工、大协作,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的正常生产,取得盈利,建筑在其他众多企业大分工、大协作的基础上。否则,离开社会的分工协作,离开公共服务部门的支持,包括安全服务、交通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国家管理服务,生产马上就要停顿,处于瘫痪之中。企业享用各种公共服务,就要给以报酬,不给报酬,公共服务部门就无法存在下去。为了保证社会大分工、大协作,保证社会生产正常有序地进行,一如前说,企业采取“纳税”的形式加以支付,形成纳税双方的收支往来的经济联系,通过对公共服务部门的经济往来剖析,可以使纳税、收税者双方取得下面的共识:

(一)任何一个生产部门和单位,都享用了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凝结了公共服务的劳动,需要给以相应的服务报酬,作为成本开支中的C,公共服务不便直接计量和支付,一般采用税收的形式,使得M之中存在M。

(二)公共服务部门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有关部门劳动投入的成果,必须得到报酬或补偿,否则公共服务就要停顿,社会再生产就不能进行。

(三)公共服务部门应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促使各企业更好地发展,进一步降低中间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了上述三点共识,对于收税和纳税者双方,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和协调作用。

对于纳税者,各企业了解自己之所以能顺利生产,是因为享用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他们的产品和盈利中,凝结了公共服务部门的劳动,不能无偿占有,应该给以相应的补偿。得之于众,还之于众,从而会大大减少纳税者的心理矛盾和阻力,心诚意服地纳税。

对于收税者,有了上面的认识,确认收税主要是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报酬,不是对企业外加的额外负担,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纳税者收税,并且和各种逃税潜心税的行为作斗争。(当然,税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再分配的份额)。收税是对过去,用税即拨款是对未来,国家财政要进一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办教育、办科学、搞好国家管理,发展社会公用事业,为一二三产来的发展,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更好的硬软环境和条件。

既如此,财政的收支与社会生产密切相联系,财政理论研究就应该反映这个实际,并进一步促进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此,国家分配论、福利经济论和公共需求论等等,都无法说明财政收支的上述主体内容,只反映财政收支的一部分内容,不能以偏概全。一二三次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则形成了财政收支和财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作为理论建设来说,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是基于改革开放、基于扩大生产范围,大力发展第三产来产生的,一句话,改革开放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一方面作为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始终和商品的“使用价值”联系在一起,它代表着无以计数、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劳务;另方面,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主要是指创造剩余价值,同等劳动在同等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产品,也就是提供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讲财政学以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作为基础理论,就是讲财政理论研究不能就财政论财政,或者是仅仅考察社会福利、公共需求、国家凭权力分配国民收入等等,而是要把财政收支立足于生产,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在生产的发展上。生产发展,财源扩大,使财政与经济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当然,财政还有基他职能,如公共积累、社会福利等等,但均应以生产为中心,使财政收支建立在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上,并且对财政工作和财政理论建设,赋予更为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优化资源配置,赋于财政部门以更为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资源有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其中包括自然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资源乃是最重要的资源。有了财务,通过各类市场,可以雇请劳力、购买生产资料,以及租购各种自然资源,以弥补其他资源的配套和不足。财政部门职司财务分配,对国家资源的分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政部门决不是单纯的管收管支,平衡预算,崦是要立足于发展生产,满足需要,以优化资源分配,协调经济关系为己任,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劳动更好地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随着生产范围的扩大,财政部门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要求在如下几方面发挥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一)发挥对经济增长和产来结构的调节作用。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收,商品税、所得税和其他税,税率提高,税额啬,企业收入会相应地减少。财政集中的财力除了作为公共服务的报酬外,还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短线产品或关键产业,对比留给企业安排和支用,结果自然不同,影响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起调节作用。因此,如何确定税种和税率,以什么方法计证,要不要采用累进制或采用什么标准的累进制计征,其中大有学问。税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用很大而且更为重要,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各方,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瞻顾发展前景,加以研究和确定。应该看到,我国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比过去大大地降低了,国家可以运用的财力,特别是用以解决重点项目、克服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能力,已经明显地降低了。这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从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产业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来综合加以研究和确定。

(二)发挥对公共服务部门规模结构的优化作用。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治安、城乡交通和国家管理等部门必须有一个合理合适的规模结构,而且会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不稳定,安全无保证,一切生产再生产都夫法顺利进行。现代高科技,教育是基础,必须把科技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实行科教兴国,但都不能脱离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财政拨款,大增小增或者减少,优化资源配置,使公共服务部门保持合适的比例,这要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现有基础和发展前景有着充分的了解,统筹兼顾,科学安排,从而使财政拨款建立在促使各公共服务部门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提供更好硬软环境的基础上。

(三)发挥对生产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协调作用。发展生产,满足需要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由此产生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在经济学中一直是很难解决的课题。发展生产必须讲究效率,满足需要要求注意公平,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二者是矛盾的统一。在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下,有不同的比例标准,过多过少都不好,要求财政部门发挥其必要的协调作用。企业财务属于企业范围,但众多财务制度是由财政部门制定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收入分配。财政部门集中的国民收入,一部分也用于社会福利,应该统盘安排,发挥其协调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一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低下,长期存在亏损,需要财政补贴或抵消财政收入,显然是不正常的。但事关职工的基本保障、起码的生活条件,又非开支不可。不正常的情况不容许长期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财政对生产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协调能力,一定要通过企业改革加以彻底的解决。

国民经济学管理范文第5篇

一、资本的本质

“资本”作为经济经济学范畴的概念始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将古典政治经济学称之为国民经济学,因为在他们哪里,资本是纯粹的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要素,而不是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生产关系。就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的那样,“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国民经济学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国民经济学是从纯粹的经济概念客体的概念出发理解资本和私有财产纯属于经济学。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是庸俗经济学。因为在他看来,在资本主导下的等价交换背后是社会生产关系,是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的关系。在国民经济学哪里,劳动力、工人、货币是纯粹的经济学范畴,而实质则应该是在社会关系规定下的劳动力变为商品,工人成为雇佣劳动,资本家获得了剩余价值,货币才转换为资本,资本会扩大再生产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获得更大的利润。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不是抽象的物,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所表现出的物的形式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社会关系下的物。因此,马克思理解的资本是科学合理的解释,是资本概念的真正阐释。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因为在这样的生产关系之下,资本不仅包括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资料,不仅包括物质产品,还包括交换价值。资本包含的一切产品都是商品。“资本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资本不是物质的和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总和”。所以,资本不单是是若干物质产品的总和,并且也是若干商品、若干交换价值、若干社会量的总和。因此,马克思十分清楚地诠释了资本的躯体实质上是物质生活条件,由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原料共同组成。同时马克思强调了,资本不仅仅是若干物质量的总和,同时它包含了若干交换价值,是若干社会量的总和。也就是说,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原料、一切交换价值的总和都是作为资本的躯体的形式而存在,但他们并不是资本本身。马克思认为,任何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原料、交换价值要获得资本的本质,就必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获得一定的社会关系,这才是资本的灵魂。因此,马克思指出的资本的本质不是作为生产要素的物质生活条件,而是属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的躯体体现了物的性质,但是其灵魂则为一种社会关系。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存在的基础,它不仅仅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物质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其在本质上体现了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对劳动的统治,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其实就是这种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关系、剥削关系。所以,资本作为资产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其目的就是无限获得剩余价值的资本,作为资本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实质就是,资产阶级剥削压迫工人的社会关系。总之,资本的本质实质上就是种种社会关系,如剥削关系、统治关系、财产关系等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关系都不是含情脉脉的真情,一切都被蒙上了资本的面纱,一切关系都是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关系。

二、资本生产的逻辑

任何生产要素只有被资本支配,并被纳入到资本增值的轨道,就会表现为资本的外在形式。而资本的本质则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一定社会关系中才能洞察到资本的本质”。通过马克思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权力运行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之所以被资本掌控,其原因就在于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里,是积累起来的死劳动对工人具体的劳动的一种统治和压迫。因而,工人的命运和地位自然而言地被资本所控制。“只要雇佣工人仍然是雇佣工人,他的命运就取决于工资”。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的本质,无限制获取剩余价值,极度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于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一切都在围绕资本的本质循环运行。就像哈维所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无限的价值扩张为目的,他丝毫不考虑这种扩张所带来的政治的、经济的、地理或者生态的后果”。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已经失去了他人的本性,他自身已被资本附体,资本家本身也成了资本的驱壳,资本家失去了自己。他们的种种行为亦是按照资本的逻辑所表现出来。在资本狂魔的掌控之下,世界再无宁日。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趋势资产阶级蹦走于全球各地。他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详细地描述道:“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宁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和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来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资本的逻辑即是实现资本的无限增值,追求物质利润的最大化。在这种逻辑的控制之下,资本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获得胜利,他就会把在上一阶段获得的剩余价值继续投入到下一阶段的生产即扩大再生产中。这样,资本家就丢下了道德的外衣,为了得到充足的原料和生产的方便,他们疯狂地吞噬自然资源,无止境地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为了在竞争中获得生产管理技术上的优势,资本家开始利用金钱收买人心,一切精英人士不自觉地愿意为其效力,甘愿被资本奴役,被资本家使唤。资本家把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为了使其形成价值,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种先进手段,打造各式各样的广告竭力诱惑人们去消费。于是人们的消费变成了一场虚假的消费,人们把消费当作一种需求;当作一种乐趣;更当作了人生的幸福。实质上,大多数的消费都是不必要的消费。

三、社会主义公有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