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民学历教育

国民学历教育

国民学历教育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建国60年;民办学前教育;公办学前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04(2009)09-0011-04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是教育机构的所有者、投资人。从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到微观层面的机构管理、招生服务等都具有完全的控制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对政府职能转化的呼声日渐强烈,而政府自身的职能转化改革也日趋深入。这种社会领域的深刻变化导致了教育领域中原有关系格局的变化。形成了制约教育发展的三种力量,即学术的力量、政府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同时也形成了影响教育发展的三个主体,即办学者、管理者和消费者。所有这些变化都对民办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梳理建国60年来我国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历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影响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正确把握民办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建国60年来我国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大致沿着公私并举――取消私立园――社会力量办园的过程发展。

1949年之前,我国幼儿园数量有限,且大多数是私立园,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如南京、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建国后,为解决参与我国工业化建设人员子女的学前养护问题。体现社会主义的福利性质。1951年政府开始鼓励私人办幼儿园,提倡公私并举,并强调政府部门对私立幼儿园的领导。

从1952年起,教育行政部门着手接管部分私立幼儿园,开始了私立幼儿园公立化进程。在其后30年的时间内,我国的私立幼儿园基本消失。尽管私立幼儿园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中基本消亡。但由于学前教育本身的特殊性质――具有福利、教育与养护等特性,因此,家庭式寄托、个别看护的形式在民间一直存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提出了“恢复、发展、整顿、提高”八字方针。自此,我国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蔡迎旗,2003)。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随着“教育为本”理念的提出,民办学前教育同其他教育事业一起开始复苏。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阶段我国的民办学前教育主要处于恢复阶段。到1991年底,我国共有民办幼儿园1.21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7.35%: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为38.5万人,占全国在园幼儿总数的1.74%。

1983年教育部在《关于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提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家,发展幼儿教育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198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将“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管道、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作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家长送子女人园需要负担一定的保育、教育费用;各地有关部门要在调研当地实际情况后,制定各级各类幼儿园收费标准,其收费必须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兼顾幼儿园的日常需要和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即使是社会力量办园,实际的资金来源大多仍以国有经济为主。例如,有些企业本身就是国有企业,其下属幼儿园的性质仍旧是公办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各级党政部门要支持和鼓励民间办学。1993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民办教育发展方针。这一时期,我国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到1996年底,我国民办幼儿园已有2.45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13.06%;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为130.39万人,占全国在园幼儿总数的4.89%。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学前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农村幼儿园成了发展重心;二是教育消费主体分化和细化,公众对学前教育多元化与高质量的需求日趋强烈;三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办的幼儿园大量转制,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成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对民办教育提出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与加强管理”的方针。“九五”期间,由于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前教育经费仅占教育经费总量的1.3%,因此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但因为缺乏法规调控与政策指导,民办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良莠不齐、管理缺位等难题。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在这一时期,针对民办教育发展的种种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如《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在学前教育领域,支持和规范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就更多了,如《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法规及政策促使我国的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开始步入依法治教、规范办学的阶段。《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为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民办学前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到2007年底,我国民办幼儿园共计7.76万所,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60.1%;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为868.75万人,占全国在园幼儿总数的36.99%。

尽管我国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但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全国在园幼儿总数的比率还是相当低的。例如,韩国私立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全国在园幼儿总数的79.44%(2006年),而日本高达87.1%(2006年)。这表明我国民办幼儿园在数量上具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此外,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还有一定差距。例如,2005年北美和西欧国家的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0%,中东欧国家为60%,我国仅为41%。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201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要达到55%。预计到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将达到70%左右。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一目标也为民办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二、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分析

1 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看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要提升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质量,迫切需要解决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与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在获得资源等方面的不公正问题。政府只有打破以往的“公私不一”的教育资源或资金投入方式,民办学前教育事业才能真正成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整体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

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之间会出现第三种中间组织。它是可以吸纳社会上多方资源的混合机构。这一混合机构的出现将意味着公办、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之间界限的淡化。随着政府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公办、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在经费来源上会出现趋同倾向。事实上在某些发达国家或地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已经可以得到与公办机构相同的生均经费。因此,就发展中的我国而言,政府更应着眼于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规范指导,而非成为某一类机构的事实举办者。

2 从学前教育低普及率与学前教育质量亟需提升看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

(1)推动教育的多样化是民办学前教育的根本职能

教育的多样化与需求的差异性相关。学前教育本质的特殊性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性都对学前教育的多样性提出了客观要求。为了尊重与呼应这种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需求,学前教育机构必须对自身机构进行改革或重组,如追求课程特色化与儿童发展需求的整合、办学理念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契合等。

教育的终极关怀永远是教育本身,民办教育要承担的根本职责只能是增加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正如有学者所言,“公立学校是国家发展义务教育的标志,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则是国家实行教育民主化和多样化的另一标志”。

(2)增加教育投入是民办学前教育的派生功能

无论是政府、个人还是市场,都承认发展民办学前教育有助于吸收民间闲散教育资源,弥补国家财政投入的不足。为了保证公共教育体系的运转,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学与学前教育阶段的基础性教育服务,满足个体最基本的教育与养护需求。而学前教育的特色发展则应更多依靠吸纳社会资金投入。

然而,在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问题上,政府的责任没有完全落实,政府在许多需要提供服务的地方出现责任缺位现象。在现有投资体制不能马上调整的情况下,政府应保证实现公共服务职能,解决低收入家庭基本的受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中产阶层对较高水平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一需求会拉动民间资本投入。民间资本投入可以成为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教育经费供给有限与教育需求庞大的突出矛盾。

当然,增加教育投入不应该是发展民办教育的主旨,它只是民办教育的派生功能。任何教育(包括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根本目的都只在教育本身,而不是外在的因素(如经费)。“民间兴学与办学的积极面假如一直未能获得肯定,民间办学者假如也一直未能意识到自己应扮演的积极性角色,则今天再怎么谈或怎么推动民间办学,都对整体教育品质的提升无济于事。”

(3)促进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是民办学前教育的另一派生功能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教育;公民教育;素质教育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包括了认识功能、借鉴功能和教育功能三种。而历史教育是以历史和历史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历史学科现在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国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急需人才的新时代,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一、公民教育的目标

为明确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目标,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公民教育?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而历史悠久的国度,“公民”这个词在中国的出现和“公民教育”在中国的萌芽却是在近代。在欧洲,“公民”一词源于古希腊,“民主”“公民”这些意识在欧洲远远较我国出现的早并且发展的程度高。究其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落后造成的。近些年来,为适应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增强公民意识的教育力度在不断加强。

那么究竟什么是公民教育呢?“公民教育,其一,培养公民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并将国家的意识与利益系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之中;其二,培养公民的道德、信仰和价值观,以文化的熏陶为轴心,着力于公民品质的开发。”公民教育从广义上讲就是明确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狭义上则是指公民角色的培养,包括公民的政治认同,权责意识,参与能力等。“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国的公民教育是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具体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公民知识、公民品德和公民精神的合格公民。

公民教育的实现途径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最有效实施的地点是学校。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中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已经在逐渐渗透对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培养。在这其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受教育者素质教育的培养是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和完成的。实际上历史课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公民教育作用。

二、高中阶段受教育者的心理认知特点

高中生改变初中阶段“半信半疑”的思考,开始“全部怀疑”,心理趋于成熟,自尊自爱的心理及自我认知能力在不断加强,除此之外,受教育者也开始出现早恋、自私、偏科、孤独感和焦灼感增强的现象,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思考理想和人生以及建立自我评价人事物的角度和思维,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高中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结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应当针对其出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培养和教育。

三、高中历史课标的要求体现公民教育功能

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规定:“……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其中包括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的渗透,以此作为高中历史课程教育的设计思路,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应该恪守的教育准则和目标。关于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较之前程度深,这一点也体现在教材的改变上。此前通史教材文化史比重较小,现今教材如岳麓版教材将文化史单独编程一本教材,这里面加入了大量的文化史实,体现课标中要求的“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课标中关于课程的设计理念、思路和具体教学目标的设立,以及教材在改编后与课标的紧密结合,深深的加重了历史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一个合格的公民来说,只是具备史实的基本素养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全方位的历史视角和历史思维,能够看到历史发展规律,并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养成健康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同时也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优秀的国家接班人,这才是历史教育公民教育功能的最终目标。

四、现实历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为历史教育的功能发挥指明了方向,可历史教育功能的实际发挥在现实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历史教育功能的实现和公民教育的落实,这其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首先,在高中学校里,因为升学的压力,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历史课这样的“小学科”存在着很严重的认识误区。我们经常听到理科生说“高考又不考历史,有什么好学的”,个别理科教师作出“学文科的学生都是因为笨,学成以后也找不到工作”的评论,或者经常串用历史课进行其他教学活动,这种影响更恶劣,他们的想法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文理科的选择,也严重影响了历史教育的发挥,理科生也应当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如果历史课因为“没有用”就此取缔,试问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由谁来继承?那么是不是语文课也应该取消呢?因为文史相通不分家,这么简单的道理,学生们如果是因为高考而有所偏重,那么,诸如贬损历史科目的理科教师们是不是应该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从思想最深处扭转过来对历史学科的偏见呢?

其次,历史教师对于学生们的应试引导过于强烈,以至于忽略了历史教育公民教育功能的实现。我国的高考体制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如果片面地把为考试而学习作为唯一目的,甚至把它作为教学目标而追求,就使事情走向了反面。”虽然高考较改革开放初期增加了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职责和作用,但是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此功能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也就造成了即便是文科的历史课课堂,也仍然是以简单的传授高考考点知识为主,而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放在了较为次要的位置上。

综上所述,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旨在培养出与国家建设和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相适应的人才,是实现培养出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不管是应对高考的学生还是奋斗在一线的教师,都不应该忽略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更不应该曲解偏激的怀疑历史学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5).

[2]张民省.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J].理论探索,2007(1).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德育教育途径

历史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多样化功能,认真落实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应重视中学历史教育的作用。中学历史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具特殊意义。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历史教师就要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在学习史实的同时,受到相应的德育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既能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能实现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和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教师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像、展览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学生会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激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弥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出生命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事例,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叛乱、郑成功等。揭示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砥砺他们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性格是很好的时机。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迁徙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民族间虽有过争斗但都是短暂的,而民族间的交往是长存的。教师可以通过各民族间交往融合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如陈胜、吴广不畏揭竿而起,于谦一心保卫国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共产党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模感人事迹的了解,学生能悟出做人的道理。

另外,通过学习古今名人的名言警句,学生能体味其中丰富的做人道理,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身无分文,以忧天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伦理道德和优秀品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在性格的养成方面

历史史实中既有正义的、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青少年的正面事例;又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可以提醒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并引以为戒。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教育 必要性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1-01

引言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得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在明确公民权方面的进步。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中,鲜明地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历史任务。“公民意识”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报告中,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故此也成为十七大报告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历史教育的简介

历史教育在教育上的分类主要是历史和历史学两个部分。历史教育广泛上来说是在指社会各个方面都进行历史的教育,这是建立在历史学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具体的而说,历史教育又可以看作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历史学,主要是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操和素养。历史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非常的重要,主要是这关系到国家的患难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有时一个国家的历史教育,甚至于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存亡,所以必须重视历史教育。历史教育不仅是对人们历史的教育,更是对一个国家人们精神的教育。

二、历史教育的必要性

1.历史教育的现状

现在,我国的历史教育在所有学科中,是被重视的,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会对历史教育给予忽视。在我国现在的教育形式下,高考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后在高考的科目之中,语文、数学和英语看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文科生来说,还会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对于理科生而言,就是一点都不重视历史教育了,因为都不学历史课了。所以,对于我国的学生,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中,历史学科是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教育重视度的。学习为了提高升学率和分数的提高,就直接只加重对重要考试科目的教育,忽视历史教育。但是我们知道,如果学生缺乏历史教育,就会缺少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底蕴和修养,这些是在日常的历史教育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而不是一日之功就可以达到的。所以学校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就忽视了历史教育对学生的重大作用。

2.历史教育的重要程度很大

各个国家都认为历史教育是非常的重要的,是国家教育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美国的教育认为,如果要政治上面有所成就,首先就要培养一个人的历史知识。没有了历史教育,那么社会的发展历程不会为人所记得,社会发展的经验也没法记录和吸取。如果一个人没有基本的历史教育,那么他将无法去研究政治问题以及社会和道德层面上的一些问题。只有公民具备了基本的历史教育,那么公民才能明白国家的制度和在国家建设方面有更深远的建议。通过历史教育,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观察力和思考的能力,学会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于人们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我国的教育学家看来,历史教育可以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只有人们继承了历史中优秀的文化,理解文化发展的方向,那么就能渐渐培养人们的共同生存和和谐发展的心态。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宽容、反省、自主和公正这些基本的品质,都是在历史教育中所能得到的,这是历史教育的价值。

三、历史教育的影响

1.历史教育可以帮助明白人生的道理

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所有的事,而是在后来的学习中不断的进步,从而懂得更多的知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的经验和道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所以要在历史教育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历史中的丰富的人生感悟,逐渐的在其中受到熏陶和激励,从而产生好的影响。在历史的教育中,好多的诗歌和历史人物的事迹,都让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有了自己的认识,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于历史中的一些优秀的人物,他们的爱国精神和为人处事的方法,都对我们有所触动。有些学生喜欢崇拜一些名人,所以可以介绍一些历史上优秀人物的事迹,比如司马迁的精神、罗斯福的事迹。罗斯福虽然身体上有一些残疾,但是他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却影响着学生,可以给学生以榜样,从历史中的人物学习他们的可贵精神。所以,对于历史教育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人生道路。

2.历史教育可以锻炼人的思考能力

通过历史的教育,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很多的事迹,从这些事迹中,学生能够增长自己的知识面,对社会的认知度加大,同时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比如通过对陈独秀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任务的功绩时都要客观的、公正的去评价,从而可以锻炼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历史上有很多的大革命,学生通过这些大革命去思考生产力和生产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的关系,这些关系式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然后联系实际的生活,从而发现问题。通过这样的历史教育,学生就可以从历史的经验和事实上去发散思维,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3.历史教育可以提高爱国思想

对于学生要进行爱国精神的培养,就要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中,很多的爱国者们为了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利益和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或者其他的方面,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护自己的国家。所以,从这些历史教材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首先,通过对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伟大成就和灿烂的文化,让学生产生对祖国的自豪感,以国家为荣;然后就可以通过革命者的一些爱国名言,来让学生的爱国之心油然而起,产生报效国家的志向。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中,我们的中华民族是怎样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进而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感,要不断提升自己,这样才能为国家的进步做出贡献。所以可以通过历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束语

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上,一直把历史教育看出可有可无的部分。但是我们知道历史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进行了深刻的历史教育,才能够让人们产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有思想的熏陶,这些对于国家的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加强了历史教育,才能促进国家文化的发展,民族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朱建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

[2]潘玉凤.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际意识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5.

国民学历教育范文第5篇

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多样化功能,认真落实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的重要地位,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学历史教育有

着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具特殊意义。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就

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

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

的同时,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

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和崇高

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

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

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

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

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

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

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

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

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

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

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相,展览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

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

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弥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

一而努力甚至献出生命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事例,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叛乱、郑成功收复

台湾等等。揭示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砥砺他们前赴后继、

自强不息的性格是很好的时机。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迁徙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

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民族间虽有过争斗但这是短暂的,而民族间的交往是长存的。这里可以通过各民族间

交往融合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

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

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德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

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如陈胜、吴广不畏揭竿

而起、于谦一心保卫国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谭

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共产党员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

通过对历史上无数先烈、英模感人事迹的了解,让学生悟出做人的道理。

另外,可以通过学习古今名人的名言警句使学生体味其中丰富的做人道理,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霍去病的"匈奴未

灭何以为家";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品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的"身无分文,以忧天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利用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伦

理道德和优秀品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在性格的养成方面

历史史实中既有正义的、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都

可以成为我们引导青少年的正面事例;也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可以提

醒我们的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并引以为戒。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

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社会现象可以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有很多仁人志士可歌可

泣的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这些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

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至每个环节之中。

要实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创新和尝试,但是一定要构建在历史知识的传

授之中,只有将德育教育置于历史规律之中,这种教育才是有说服力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历史事实,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