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民经济管理

国民经济管理范文精选

国民经济管理

国民经济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民经济;创新思路;新经济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工业型经济向先进的知识型经济进行转变的过程之中,由过去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逐步向集约化发展,从而使得数量以及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并且使得中国整体的经济进步,通过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整个社会进一步民主、自由以及先进化。由此可见,新时期的发展任务就是将国民经济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从而为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传统工业在当前发展过程中不能使过剩的需求得到满足,粗放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的当前发展了,因此,制度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达到创新,来与当前的发展相适应。国民经济制度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方法至今,该管理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的惯性,因此创新的过程会存在着相应的阻碍,并且耗时较长。我国当前的经济管理仍存在弊端,需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并且结合相应的问题进行完善。

一、从本质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理念创新环节

(一)职能理念创新。

在传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民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并且使得社会总供给的财富与人民所需要的财富相平衡,从而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并且使得生活以及生产资料进一步得到平衡以及完善。而当今社会仅仅是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方面之一,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信息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要求上升到精神层面,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更应将原有的发展模式进行抛弃,从而不断在创新过程中融入新的对于精神层面的重视,使得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二)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

当前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三者很好地进行融合,因此,国民经济管理不仅与经济相挂钩,还具备着相应政治上的特征。国民经济管理的内部有严明的政治等级制度划分,该做法使得行政主体与经济主体相挂钩,两者相互吸收融合,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经济主体间受着政治主体等级的限制,政治主体间又存在着微观、宏观经济的微妙关系。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依靠契约管理,而没有太多关于行政上的束缚,管理依法进行实施,由此可见法律在当前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当前发展过程中的宏观主体。而由于与等级制度挂钩后又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因此,宏观管理的主体之间也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了,而是同样作为微观主体,融合了经济层面的关联后,相互借鉴,并且在重要事件发生时进行相应商议以及谈判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将意见进行统一,从而找到适合当前发展的最佳方案,并且在此过程中时刻利用法律将行为进行规范。由此可见,宏观主体以及微观主体的权威来自于对于相应法律的遵守,而不是经济以及政治上的差别,法律权威对于微、宏观主体来讲是最应优先遵守的,法律权威是行政权威行使的前提,因此,依法调控是极为重要的。而依法调控顾名思义就是依据法律条文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合理调控,并且在调控的过程中时刻与法律相挂钩,即便是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也必须在法律允许或者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在进行相应的调控。只有依据了法律进行调控,政治权威以及经济权威才能够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二、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无外乎是物资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投入以及产出,由此可见对于货币资金的流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及时管理、物资的管理以及货币资金的存取都是相互调和,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综上所述的国民经济仅以资金和相应的物资共同流动作为主线。传统时期的经济模式内容十分简单并且相应的管理属于粗放型,人们对于物资存在过多的着需求,而没有过多精神上的需求,而如今时代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有所进步,人们的观念也有所改变,因此对于精神上的需求开始注重,使得物资的需求趋于正常。

三、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一)政府组织变革。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国的政治以及企业开始分离,并且政治与经济也随之分离。改革后我国的政府组织与经济组织相独立,政府不对于经济进行相应的直接控制,而是使得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在同一环境下公平竞争,该做法不仅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活跃发展,也使得经济创新路上的阻碍得以消灭,为经济方面今后的管理进一步提供便利。并且相应政府组织的领导,应勇于对垄断进行打破,在政府对于经济的控制过多时,及时对此情况进行制止,从而保证经济的自由发展。政府在其间起到的作用仅为宏观调控,切不可过多参与,从而扰乱了原有的稳定经济秩序。政府还应对相应的民众组织进行扶持,使得国有和民间经济共同协调发展,使得经济平稳运行,并且促进民间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

(二)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的社会自组织生长。

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即为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相应的社会组织。建立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的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通过第三部门来对国民经济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此过程中对相应的社会责任进行承担;使得政府的负担较之前相比有所减小;让更多民众参与到相应的管理中,使得管理过程进一步民主化、透明化以及完善化;并且使得当前社会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得到相应的完善,从而实现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权力平衡和分隔的组织结构。

政府在参与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对其自身的行政身份进行合理的运用,在政治责任与经济责任相结合的时候,其职能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与之前相比拥有了更多的责任。因此,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创新后的国家管理体制中,权利应进一步划分清楚,该做法不仅会使得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得以减少,还会使得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对责任进行追究,进一步提升经济管理的总体效率。

四、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国民经济管理涉及到经济、政治以及法律等方面,内容十分广泛,改革难度较大,而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进行相应的创新有十分的必要,因此,本文结合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法律作为主体,将政治和经济相分离,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人杰,田丽珍,尹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民经济管理法治化得失检讨[J].兰州学刊,2009,5

[2]晏诗宇.中国低碳经济SWOT分析与导入国民经济管理的路径选择[J].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

[3]兰强,耿海燕.在顺承中不断创新———论国民经济管理的“两个”创新[J].投资与创业,2012,4

[4]赵航澜.会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商,2015,4

[5]李军.我国保障房建设对商品房市场影响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

国民经济管理范文第2篇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个产品进入山东名牌产品行列。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现代物流、旅游、批发和零售等正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50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合力拉动经济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6.83亿元,增长25.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18.7%,总量和增速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6%;全市进出口总额46.92亿美元,其中出口29.97亿美元,分别增长24.8%和19.5%;全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2亿美元、增长16.9%,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超过5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全面展开,年内落实关停机组总容量44.375万千瓦,完成省下达的“十一五”压小任务的88.8%,并向国家申报4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22条,关停能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土小”企业1734家。148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70.67万吨标准煤。

城乡建设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日趋协调。新城区建设稳步推进。路网、管网及绿化、亮化、美化等工程建设日趋完善,体育中心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老城区改造力度加大。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得到改造提高,部分城乡结合部、城市背街小巷等得到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地区生态恢复、*山体绿化、荒山绿化、“因景植绿”等工程进展顺利,全市新增造林合格面积6667公顷,新增城市绿地405万平方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济青高速南线*段、昌国路立交桥、高淄路新城至张店段等7项交通重点工程按期完成。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区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突破高青、支持沂源发展工作进入新阶段,经济强区县发展取得新成绩。区域经济合作日趋活跃,支持菏泽东明、西藏昂仁工作取得新进展。

国民经济管理范文第3篇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企业职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骨干。固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创先争优活动,应该走在全国创先争优活动的前头,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从荣融同志和你们5家企业的介绍,还有昨天我们去的航天科工集团情况看,我觉得中央企业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局是好的。首先是领导重视。从国资委到各企业主要负责同志都亲自抓,一岗双责,两个成果共同考核。二是部署及时。5月21日中央企业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就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了央企“四好四强四优”的争创主题和载体,走在许多地方的前面。三是方向明确。联系企业实际、突出企业特色,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用发展的实际成果检验活动成效。创先争优活动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争当先进、创造优秀”,用实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什么是先进、什么是优秀的基本面,基层干部群众是能把握的。所以,我们考虑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和载体,不能搞复杂了,要让基层好理解、好把握。

第一,要围绕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创先争优。央企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一是企业本身的科学发展,二是完成国家交给的重点任务,三是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央企的创先争优活动要围绕这些中心任务来进行,具体形式是”争当先进企业,创造优秀业绩”。为什么强调要书记抓、抓书记?就是因为书记是管全局的,书记抓就不会搞成”两张皮”。聪明的企业负责人特别是一把手抓企业发展,肯定要抓创先争优,因为单位争先进、个人创优秀,大家都想出优质产品、创优秀业绩,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动力和保证。

第二,要围绕提高职工素质创先争优。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工成才的愿望。开展创先争优,党员带头争你先进职工、创造优秀岗位,就是立足本职提高素质。这和抽出去培训不一样,是一种经常性的素质提升。正如刚才大家讲的,岗位创先争优、人人都能成才。即使人人成才未必能达到,但素质提高是肯定的。企业里有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一线职工,还有服务保障人员,大家都需要提高素质,围绕提高职工素质来开展,创先争优就有了经常动力。

第三,要落实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任务。学习实践活动提出的整改任务,大多数单位还没有完成,因为很多事情是需要长期干、坚持干的。所以,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整改任务的落实,兑现向群众作出的承诺。同时要拓展整改任务,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沿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思路,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多办群众欢迎的事。

第四,要整合、提升、创新经常性的党建活动。创先争优并非今日始。”三级联创”活动已经搞了好多年,它就是创先争优。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创”四好”、基层组织创”四强”、共产党员创”四优”,也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就有了。刚才,东风汽车公司讲的”星级达标”活动也早已开展,现在是要从”三星”提升到”五星”。实际上每个央企都有自己的经常性争创活动。创先争优不是抛开以往的争创活动另搞一套,而是要衔接起来,通过整合、提升、深化和创新,把成功的做法更好地坚持下去。

第五,要以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带动全单位的创先争优。党组织的创先争优不能脱离单位的创先争优。脱离单位的创先争优,领导没有动力,群众不会支持。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党员是企业的工作骨干,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要带动单位和职工创先争优。所以,要把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和单位、企业、系统的创先争优融为一体,全单位创先争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大家目标一致、行动一致。这就把创先争优变成大家最容易理解、最容易做的事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和”优”就体现出来了。

第六,创先争优活动要突出实践、注重实效。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化,但和学习实践活动还有不同的地方。学习实践活动是集中性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经常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在基层开展,更要符合实际、突出实践、注重实效。支部要行动起来,支部不行动,光是上面热闹,活动就没有意义。刚才,新兴铸管介绍从党委到支部、从车间到班组,层层有要求,层层有一机制,层层有推动的做法很好。每个支部都要有党员好参加、群众看得见、组织好行动的主题和载体有目标、有标准、有承诺、有评议。这比大家争牌子、最后发牌子管用,争牌子、发牌子是朝上的,向群众承诺、接受群众评议是朝下的。当然表彰是需要的,但表彰仅仅是激励的一种,千万不要围着表彰走、围着牌子走。

国民经济管理范文第4篇

的监督支持下,我市以“冲刺全国百强县,实现什邡新跨越”为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富市、

科技和人才兴市、环境优市”四大战略,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平稳,工业经济运行良好,旅游开

发扎实推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再创新高,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商贸流通繁荣活跃,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社会事业全面发

展。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3亿元,同比增长15,占*下达目标任务121亿元的49,高于13.5的目标增速1.*百分点,占我市

年计划124.7亿元的47.5,高于13的计划增速*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18.4;

第三产业增加值14.45亿元,增长10.8。

(一)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今年以来,在继续实施农村“十大工程”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六新六动”的新思路,不断深化和扩大新农村建设

领域,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推进了现代农业建设,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1-6月,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7亿元,同比增长16.6。小春粮食总产量达3.*吨,比上年增加1850吨,增长5.1。其

中:小麦播面9.0*亩,增加547*,总产3.3*吨,增加2180吨,增长7.1;油菜籽播面7.1*亩,比上年增加93*,总产1.1*吨

,增加162吨,增长1.4;蔬菜、瓜果面积为9.7*亩,总产22.9*吨,比上年增加1.2*吨,增长5.*。受生猪疫病影响,上半年生猪

出栏31.*头,比上年同期减少3900头,下降1.2,生猪存栏36.*头,下降2.2;但由于今年畜牧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使我市的畜牧业增加

值大幅增长,上半年实现增加值2.14亿元,同比增长21.25。

(二)工业经济运行良好,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深化“项目年”各项工作,着力抓好重点工业项目,进一步完善推动重点

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步伐,全市工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工业增长速度较去年明显加快,产销衔接转好,经济效益进一

步提高。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含烟厂,下同)实现3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高于18的计划增速*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

现工业销售收入73.08亿元,增长24.23,高于18的计划增速6.2*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达到6.68亿元,增长32.5,高于18的计划增速

14.*百分点。实现利税15.88亿元,增长22.*。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同比减少0.*百分点;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300.7,同比提

高41.*百分点。

(三)旅游发展扎实推进,商贸流通繁荣活跃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以项目为载体,加快推进旅游景区和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十一五”旅

游发展规划编制,*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已报省政府审批,旅游产业总体策划(纲要)、*山风景区控制性详规及沿山旅游等专项规划正抓紧

编制。*山、*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金莲池接待中心、*山索道等项

目正加快实施。上半年,我市又推出了*山整体开发等*旅游招商项目,共引进资金500*万元,实现了新突破。1-6月,全市实现旅游

总收入5.21亿元,实现外汇收入34.*美元,接待国内外游客63.*人次,其中国外游客110*次,较往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上半年,我市城乡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商贸流通保持繁荣活跃,出口总值增速加快。1-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占年

计划31.9亿元的47.2,比上年同期增长15.6,高于13.5的年计划增速2.*百分点;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1。实现出口总值428*美

元,占年计划目标任务700*美元的61.1,比上年同期增长78,高于16.7的计划增速61.*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以项目为载体,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挖掘投资潜力,努力扩大投资

规模。1-6月,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4亿元,占德阳下达目标23.4亿元的47.6,占年计划22.2亿元的50.02,比上年增长22.2,高于德阳

21的目标增速1.*百分点,高于20的计划增速2.*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75亿元,增长64.4;更新改造完成投资4.57亿元,

增长6.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0.96亿元,下降18.44;农村投资完成0.86亿元,增长15。从上半年投资情况来看,不仅投资总量有所扩大,而

且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国有投资快速增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同时,投资自主增长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今年,全市计划实施各类重点建设项目8*,年度计划投资13.53亿元。截止6月底,重点建设进展基本顺利,共完成投资6.59亿元,占年

投资计划的48.71。有效发挥了重点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从省、市重点项目来看,其中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9*元,

占年投资计划300*元的43.17;*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8亿元,占年投资计划6.92亿元的37.22。从产业类别来看,其中工业项目3*

,完成投资3.47亿元,占年投资计划7.09亿元的48.94;基础设施类项目2*,完成2.38亿元,占年投资计划3.42亿元的69.59;新农村建设项

目完成647*元,占年投资计划1.45亿元的44.68;旅游项目完成110*元,占年投资计划1.05亿元的10.48;政府投资项目完成2.69亿元,

占年投资计划4.85亿元的55.58。

(五)招商引资取得实效,争取国家资金逐步增长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和成渝经济带四个重点区域,突出产业招商和园区招商,通过上下和横向努力,引进内

资持续增长。截止6月底,全市共引进项目3*,协议引进内资34.2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占年计划11.5亿元的

52.43,低于22.2的计划增速0.*百分点;引进外资116*美元,占目标任务120*美元的97.3,占年计划100*美元的116.7。

在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方面,据初步统计,截止6月底,我市各部门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取得了一些突破,其中通过发改系统落实上级项目

资金130*元,占全年争取资金250*元目标任务的52。

(六)财政收入再创新高,金融存贷逆差增大

上半年,通过继续优化财税结构,大力强化税收征管,不断壮大地方财政,我市财政收入再创新高。1—6月财政总收入16.19亿元,完成预

算的63.9,比上年同期增长84.9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79.5,占年初预算4.36亿元的67.17。上半年金融机构各

项存款余额68.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75亿元,增长32.4各项贷款余额39.0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91亿元下降8.47,存差增大到29.37亿

元。

(七)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完善,保障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1-6月,农村居民实

现人均现金收入3**,增加35*,比上年增长13.2(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加20*,比上年增长14.98;实现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增加64*,比上年增长10.4(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加48*,比上年增长

10.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5,较上年同期上涨4.5。

(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不断健全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大了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了社会事业

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人口出生率为2.81‰;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0.37‰,保持负增长;上半年预计新增就业212*,占新增320*年计划的66.34;城镇人口登记失业控制率为2.2,在3.5的年控制目标

内。

二、当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半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

中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虽呈现出平稳发展态势,但今年以来农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5,增加了农业成本,同时受动物疫情影响,生猪发

展难度加大,畜牧业发展形势严峻;二是我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总量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上半年工业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企业亏损面居高不下,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够充分,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偏少,工业发展的后劲仍显不足。三是旅游开发力度还需加大,特别是

需要进一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旅游规划、项目策划、项目包装、旅游服务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

稳定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需要在今后发展中加以逐步解决。

三、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

我市面临“强县扩权”、“城乡一体化试点”的巨大历史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我市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下半年计划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引进内资5.47亿元,引进外资

3*美元,出口总值272*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达到1240*。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年达到

465*。

为全面完成*下达目标和我市计划任务,我们要大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住全省城乡统筹试点的契机,按照“六新六动”的总体思路,以统筹城乡发

展为战略突破口,尽快制定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完善城乡发展规划,研究出台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破除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的体制性障碍,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跨越,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及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是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继续扎实抓好各类工业重点技改和新建项目建设,

适当调整省级重点项目计划,努力完成各类项目投资计划和工程形象进度。认清当前我市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客观形势,积极应对工业能源、原

材料价格上涨因素,搞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协调服务。认真落实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

出问题和困难。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工作,强化安全生产,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建设。

三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以*山旅游开发为龙头,尽快完成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

点抓好红金、红峡等旅游公路的路面硬化工程,继续加大景区建设力度,抓好*山风景区索道、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设,力争马祖寺“禅心湖

”基本完工。加强旅游环境整治,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优化旅游环境。不断强化餐饮、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围绕建设现代化农产品批

发市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不断发展。

四是继续强化项目建设,扩大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落实有关重点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客运中心、污水处理

厂、市人民医院等竣工项目如期完工,加快广青公路、宏达锌合金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并做好新三磷pvc项目、城南220千伏变电工程等项目的

前期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开工建设。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推介工作。继续搭建好银企银政合作平台,争取更多的金融支

持。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改进招商引资方式,不断增强招商

引资实效。

五是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加强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国民经济管理范文第5篇

这次全市海洋与渔业暨“十百千万”工程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全会、市两会和全市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几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任务。刚才,*同志作了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总结了20*年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了2009年具体任务,我都表示同意。会议还通报表彰了去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各类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代表*区政府、*镇政府、*乡政府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我很受启发。会上还签订了2009年渔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希望各县(区)政府和*认真抓好落实。

对于海洋管理工作,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抓好国家海洋局《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提高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具体就不展开了。下面,着重围绕现代渔业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现代渔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渔业对于*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渔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建国以来很长一个时期的支柱产业;现在来看,依然是重要的优势产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不可替代的民生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势,一是海洋开发全面推进,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船舶工业迅速崛起,其经济规模超越渔业,成为全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二是渔业经济受到作业空间、渔业资源、海洋环境、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进入了产量“零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在出现两大趋势的同时,在具体工作思路上,我们也经历了从“渔港景”到“港景渔”的变化。当然,这是我们对海洋资源优势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判断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向前的必然趋势。但这绝不是我们忽视和放弃渔业工作和渔业发展的理由,更不能说明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下降和作用的弱化。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单纯依赖渔业资源的“渔兴则兴、渔衰则衰”的历史,但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渔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渔业在全国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

首先,从文化力上看,渔业是*城市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是一块福地,大自然赋予了*独特的地理位置,把*造化成了世界著名的“海上鱼仓”。*5000年的渔业史积淀了深厚的渔业文化,孕育了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渔港,铸就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渔都”和“中国海鲜之都”。渔业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成为推动*发展进步的文化力量。可以说,*就是这个城市,就是“城因渔名、渔因城兴”,渔业和岛城交互辉映、相得益彰。*渔业的历史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中止,*渔业的美誉必须再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从民生观上说,渔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支撑。全市现有渔业人口*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仍在20%以上。现有的渔业规模创造了*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近*万渔民的生产就业问题,目前全市的渔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渔业,仅捕捞收入占渔民总收入的比例就高达*以上。因此说,渔业仍然是渔民最主要的就业门路,是渔民最可靠的生计产业。渔业还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是“菜蓝子”不可或缺的特色品种,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动物蛋白供应、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渔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没有渔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市的稳定,渔业是稳社会、安天下的基础产业。

第三,从经济学上论,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渔业已经从过去一种纯粹的生产方式,逐步演化为一种消费方式、运动方式、休闲方式,甚至文化方式。现在的渔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它已经逐步衍生出了许多新的产业类型,如休闲渔业、游钓渔业、观赏渔业、美食渔业、渔家乐等,这些衍生出的新兴产业成为了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渔业与全市二、三产业的融合性、关联度也更加凸现,对水产加工和出口贸易、海洋休闲旅游、港口发展、城镇建设、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带动和贡献也更加突出。渔业不仅是一个传统产业门类,而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现代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

第四,从生态论上讲,渔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对于*城市建设,我们提出了*目标,这都有赖于拥有一个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由于*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特殊区位,再加上这几年我们自身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渔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实施增殖放流,建设海上牧场等手段,科学利用和合理养护渔业资源,不仅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海洋净化功能,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总之,渔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可以借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扩大市内需求,最大潜力在渔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渔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渔民。今年的市“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对进一步重视*渔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代表、委员的呼声,就是群众的心声。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角度、长远的深度重新审视和认识渔业,坚持渔业在*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发展现代渔业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不动摇。

二、进一步把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刚才,*同志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渔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想,*渔业发展必须明确一个总的目标,这就是要继续巩固和提升*渔业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发挥优势、错位竞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里,我就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几项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全面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

“十百千万”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新阶段*渔业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渔业工作的总抓手。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创建十个渔业特色强镇(乡),培育百名渔业发展领头人,打造千艘捕捞示范带头船,建设万亩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市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对于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力量凝聚到工程建设的目标上来,认真组织实施,努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为全面推动“十百千万”工程的组织实施,市里将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成立渔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等工作。市里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办公室挂靠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二是建立领导专家联系制度,每个渔业强镇(乡)要有一名市、县(区)领导和渔业部门领导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渔业发展领头人有一名市、县(区)的渔业部门和乡镇干部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养殖示范基地有一名市、县(区)渔业部门的科技专家作为直接联系人。三是加强资金、政策重点扶持,市渔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各类资源要素要向“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倾斜,并实行“一乡一策”、“一镇一策”。四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从今年起,市里将建立“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渔业特色强镇(乡)、养殖示范基地、渔业发展领头人、捕捞示范带头船,以及其他作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希望通过多措并举、上下努力,在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后,渔业“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初显成效,为我市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渔业三大安全建设

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态安全是渔业工作基本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渔业生产安全事关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海岛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水产品质量安全是群众关心、领导关注、进口国关切的重大敏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渔业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我们打造港口宜居城市、海上花园城市的重要基础。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有反映、代表委员有建议提案,市里还要专门召开会议强调部署,这里不展开了,就讲一句话,水产品质量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哪里出问题追究哪里的责任。今天着重强调渔业生产安全问题。

渔业是高风险产业,是安全事故易发多发领域,是全市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全市上下一直都是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工作成效尤为明显,我市渔业安全主要指标已连续多年控制在省控渔业安全指标内。但是也不可否认,我市的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类渔业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渔业安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渔业安全生产的警钟要始终长鸣,抓渔业安全生产的弦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作为渔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始终长抓不懈。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要根据各地渔业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真正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特别要重点围绕“三基”抓好落实。去年,衢山镇接二连三发生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有很多的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三基”工作没有抓到位。一要抓基层,就是要健全基层管理网络。渔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困难和问题也主要在基层。今年要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广嵊泗黄龙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经验,重点在完善乡镇、村级渔业管理机构和强化管理责任下功夫,做到“人员、经费、设备、责任”四到位,争取通过1—2年的努力,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基层渔业安全管理组织和运行体系。二要抓基础,就是要提高渔民船员的整体素质。渔业安全生产关键在渔船“老大”。衢山发生事故多,事实证明对“老大”教育管理不到位,不良的社会氛围又助长了“老大”违规作业的风气。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渔船“老大”队伍建设,围绕渔船“老大”抓安全,把对渔船“老大”的教育、培训、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真正坚持好针对渔船“老大”的面对面安全教育制度。要严格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触犯刑法,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要研究制定外来劳力培训、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外来劳力技能素质,规范外来劳力用工管理。三是抓基本,就是要完善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渔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必须继续抓紧抓实抓好。比如,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渔船动态报告制度、渔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渔政船巡航护渔制度、渔船自救互救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此外,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涉外渔船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我们要不断完善,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对于渔船签证制度、渔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我们要逐步建立并全面实施。要通过建立健全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去年的渔港建设工作会议上,我作过强调,在我们*,渔港是最重要的渔业基础设施,要把加快渔港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重点加以推进。近年来,我市渔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渔业防灾减灾、服务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繁荣渔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渔港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与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一个阶段是渔港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中央和省政府对渔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加快渔港建设步伐,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渔港建设规划任务,初步建立起与现代渔业发展相适应的渔港保障体系。一是要进一步落实渔港建设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各县(区)政府要把渔港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相关部门,细化任务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二是要切实抓好渔港建设要素保障。要优先保障建设资金,重点保障建设用地,科学保障技术力量,确保渔港建设进度。同时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坚决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生产事故。三是要积极探索渔港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渔港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对一些配套设施项目尝试实行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建设,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四)进一步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

生产经营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渔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渔业现行的生产经营制度是在渔船股份合作基础上的家庭分散经营,是上世纪90年代初对集体渔业经济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重大成果。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渔船股份合作制在有效解决效率问题后,逐步出现了公平的矛盾,主要是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问题呈普遍化、严重化趋势,若任其发展下去将反过来影响效率问题,从而丧失渔船股份合作的制度优势。家庭分散经营则愈来愈显现出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渔业发展、渔民增收的瓶颈制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是摆在我

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在思想上切实加以重视,在政策上强化支持力度,在工作上把握正确方向,努力推动建立适应新阶段渔业发展新要求的新型渔业经营体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渔船股份合作制。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台渔船股份合作规范化意见,强化渔船内部的分配结构、财务支出、民主决策等制度,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保持并焕发渔船股份合作制的生命力。渔船股份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今年我们一定要有突破,切实予以解决。二是大力支持发展渔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以产品或服务为纽带,以相同作业方式为对象或以社区(村社)为单位,联合渔运船只,组建渔业专业合作社。鼓励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与专业合作社的紧密联结,形成“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专业合作社+渔船”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要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构建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业和水产加工是渔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托、共荣共衰,但现在分属不同口子管理,要多加强沟通衔接和统筹协调。我个人考虑,也可以在管理体制上作一些探索。三是积极引导培育公司制渔业企业。要根据渔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外部需要,对有条件有愿望的,要引导组建公司制渔业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要加大对公司制渔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之逐步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要加强渔业行业协会建设,支持、鼓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五)不断规范渔业基础管理

加强渔业管理是政府及渔业部门的基本职责。规划是宏观的管理和引领,当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抓紧调整、完善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结合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按照“有保有弃、助强削弱”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聚要素、整合资源”要求,重新明确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要加强捕捞主体地位,突出海水养殖特色,做大休闲渔业产业,提高海洋渔业综合发展能力。在具体的渔业管理工作中,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要加强“渔船双控”管理。“渔船双控”是渔业的基本政策,自实施以来,我市一直实行市级统筹调控。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县以下没有自主权,缺乏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形成合力,提高双控效果,适应“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实际需要,今年起“渔船双控”指标下达到县(区)政府,由县(区)政府直接实施管理,市里负责调剂平衡和监督考核。与此同时,要以换发新版捕捞许可证为契机,探索建立渔船规范管理新制度,如建立渔船即时申报制度,及时掌握渔船变化动态。二是要加强渔业信息化管理。要尽快完成渔业安全监控、渔船防碰撞、渔港实时监控、渔业视频会商、渔业环境预报、海上应急救助系统和渔业信息库的“一库六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渔业规范管理和“平安渔业”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管理。要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渔业安全生产、渔场生产秩序、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强化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保障渔业健康发展。

三、切实加强领导,把渔业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各部门重视渔业、关心渔业、支持渔业,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渔业发展的重要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确保渔业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加大对渔业工作的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渔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体现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渔业工作,经常听取渔业工作汇报,定期研究渔业发展问题;分管领导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渔业工作上。重点渔业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抓渔业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渔业工作,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合力兴渔”的良好氛围。要完善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有关渔业重点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实行渔业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要建立各级领导定点联系渔业制度,经常深入渔区基层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发展。

二是要加大对渔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增加对渔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专项支渔资金要逐年有所增加,支渔资金占各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有所增加。重点保障渔业重点建设工程、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标准渔港建设、渔船安全设施设备配备和“十百千万”工程等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要确保落实到位。要强化科技对渔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教育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攻关,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开发渔业节能高效、水产品保鲜保活以及良种繁育、病害防治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渔业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