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上位规划;优化设计

Abstract:When we do Landscape design in residential projects, early Involved in master planning could explore depth in planning and base to dig the existence of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factors, enhance the favorable factors, cuts and reduce the impact of adverse factors, finally approaching high quality residential projects, maximizing landscape good sex.

Key words:Landscape design;Control planning;Optimize Desig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住宅项目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居住者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满足于有一个仅仅能遮风挡雨的栖身之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高品质的景观环境的营造。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营造高品质的景观环境是一个相对复杂困难的过程,从设计到施工中的众多环节都要精益求精。从设计师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并实践了“精细化设计”之路。我们理解的精细化设计是有诚意的设计――不只是精细的细节设计,更是精细的企业内部管理,精细的外部协同合作,精细的服务理念。其中,对于精细的企业内部管理,针对设计行业的普遍年轻化,整个景观设计过程在实践中被初步细分成8个方面36个动作,便于我们年轻设计师的培训,产品质量的规范和把控。

这36个动作中的 “优化规划”涉及到今天景观设计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景观设计应该在什么时间介入项目比较合理?景观设计师在开始阶段怎样展开与建筑师规划师的合作?本文希望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抛砖引玉。

景观设计对上位规划的优化是景观设计师的一个基本设计步骤。这是景观设计师与规划设计师的一个重要交接节点,一方面,景观设计师需要领悟规划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另一方面,景观设计师的考虑重点有别于规划设计师,可以从景观的角度考察项目,完善规划,提升项目品质。

景观设计提前介入上位规划是设计内在逻辑的要求。由于过去景观设计通常远远滞后于规划设计,从景观设计出发对规划提出的修改要求一般较难实现,以致对最后的景观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景观设计有时不得不被动地“补漏、掩饰、美化”规划造成的“硬伤”。景观设计提前介入建筑规划设计,可以保证景观设计与规划协调统一,保证住宅项目顺利推进。

景观设计提前介入上位规划也是市场的要求。随着甲方的越来越专业化,甲方对于整个设计流程的整合,各个工种的协调,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自然而然地越来越多地要求景观设计方提前介入项目。

1.景观设计提前介入对规划格局进行优化调整

在过去的项目设计中,景观设计是属于后道设计,对项目是最后一道把关,正因为如此,上游团队遗留的某些缺憾必须在景观设计中得以解决,但是如果项目在规划格局上出现较大偏差,那么再顶级的景观设计师也“回天乏术”了,所以景观师迫切希望能提前介入上位规划,为景观设计留足创作空间。

例如在某住宅项目设计中,景观设计师提出了“舒适安全慢生活”的设计理念,但当深入解读规划方案后发现:该项目打造的重点――北区中轴和南区次街所组成的中轴景观,在规划中承担车行、人行活动等多种功能。这种规划格局,特别是路网格局与设计理念发生了巨大矛盾:穿越性车流跨越南北小区,对安全性舒适性和慢生活的诉求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景观设计提前介入上位规划设计,及时发现了这巨大矛盾,通过和业主以及规划师的沟通,从景观设计师角度提出我们的优化设计意见:优化交通流线,调整规划格局。根据区域交通需求,对南区次街进行重新分段定位,将交通流线与活动区域分离,加强慢生活次街的特征(如图3)。将原本通车的主轴线,打造成供居住者进行邻里活动、休憩交流、健身玩乐的重要场地。将用于通车的主街改造成为业主提供活动空间的次街,把行车引入地下空间,亦能最大程度的限制过境车辆,为居住者提供宜居慢生活的居住环境。这规划格局调整为后期景观设计师发挥创造性设计留足空间,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项目景观品质,赢得了开发商的高度认可。

2.景观设计提前介入对规划局部进行优化调整

景观设计提前介入上位规划,不仅能优化项目整体规划格局,同时也能通过景观设计师的专业设计角度,从项目局部方面发现规划设计中可被优化的空间,提升有利因素,削减和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使项目更趋于合理完善,为项目赢得更多卖点。

例如另一个住宅项目案例,景观设计提前介入前期建筑规划设计中,从交通系统、入户大堂、地下车库入口布置等规划局部进行了优化设计,从而为后道真正开始景观设计留足了设计空间。我们在解读完项目规划方案后发现几处严重的局部规划现状干染源。在高层入口处,人车交通混杂,缺乏安全性,同时主入口大量的停车及机动车道,也影响了两侧住宅居住品质。对此我们的优化策略:强化入口景观轴线,为了增加行人安全性和车辆车行的交叉,转移入口大堂西侧地下车库至高层区东侧道路旁,从而减少人车交流节点。在商业、叠加别墅区,由于两个分区紧靠,商业区相对嘈杂环境和频繁的人流和车流,对别墅边户产生不安定因素以及噪音污染。对此我们的优化策略:重新布局停车位设置,在商业停车,从而能减少人流和车流对商业区的影响。另外我们合并商业区售楼中心入口与别墅入口空间,打造统一形象入口,从而提升叠加别墅边户景观环境,并通过转弯行车处理,提升叠加别墅边户品质。

总之,景观设计提前介入上位规划,可减少不合理规划对于景观设计制造的硬伤,为景观设计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提前介入可避免上位规划的先天不足,从规划“结构”层面而不是景观“表皮”层面解决问题,避免景观设计被动地“粉饰或掩盖”前期设计的“伤疤”

景观设计提前介入上位规划使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无缝对接,能使我们景观设计师与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更加紧密整合,为整个行业的“有默契”的工作环境的营造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景观;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协调性

discussion o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landscape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qin jun

(shanxi jincheng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jincheng shanxi 048000)

【abstract】modern city is a fragile artificial ecosystem, and how to maintain and promote their continue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oday's society. this paper aims modern new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ncepts to explain and comp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planning, clarifying be coordinated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tween and consistency.

【key words】urban landscape;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ecological plann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ordination

1. 前言

(1)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 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1)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2)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

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 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具有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城市环境规划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要具备生态观。只有具备了生态观,才能指导城市在今后的各项建设中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建立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近年来,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它运用于建筑学、规划学中,开创了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先例。其目标在于创造人类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协调和谐的气氛,建立起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和谐的关系。 4.1 景观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

(1)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2)景观规划和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也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等等,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4.2 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1)“规划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规划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sim van der ryn 和stuart cown(199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规划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规划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规划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2)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生态规划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规划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每一个规划设计,我们需要问: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还是破坏生命世界,它是保护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呢?还是有害于它们?

(3)如果我们把景观规划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西蒙兹,2000)。那么,景观规划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m 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

设计(regenerative design,lyle,1994),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4.3 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是相互融合的。

城市的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年代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 (eco-city,eco-community)以及可持续城市 (sustainable cities,sustainable communities)。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5.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理

5.1 地方性原理。也就是说,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计。遵循这一原理主要表现为: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和使用当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

5.2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

5.3 尊重自然,展现自然。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自然景观及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用thayer 的话说,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

5.4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景观规划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末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每天上班出行的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社区和环境的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所以,从本质上讲,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溶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6. 问题与讨论

(1)现代城市生态型景观强调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来优化景观格局及过程,减轻热岛效应、水资源耗竭及水环境恶化、温室效应等环境影响。景观是包括地理格局、水文过程、生物活力、人类影响和美学上的和谐程度在内的复合生态多维景观。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整体论的学习、设计过程,旨在达到物理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创新,遵循整合性、和谐性、流通性、活力、自净能力、安全性、多样性和可持续

性等科学原理。

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范文第3篇

一 前言

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中国聚居环境建设中,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曰是举足轻重。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市场,置身于如火如荼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实践。明确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目标,具备掌握评判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方案的眼界标准,熟悉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原理,从而发展创新、规划设计出更多的景观杰作,是每一位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同行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历经百年,时至今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已扩展得越发广泛。时空范围上,从数万km2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到数hm2的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小区景观环境;项目内容上,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旅游度假区策划规划、主题公园规划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滨水带规划设计;项目性质上,从自然原始景观的保留到人工生态的再造,从传统文化的发掘到现代精神的追求,从基于理性的解析重构到基于浪漫的随心所欲,从基于工程技术的计算论证到基于文学艺术的灵感顿悟,总之,落实在各个具体项目中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时空跨度之大、项目种类之多、呈现结果之丰富,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园林。诗情画意还要,叠山理水也不可少,但仅靠这些园林的传统已难以满足今天社会对于景观的需要。目标的大众性、项目内容与参与人员的丰富性、规划设计实践的环保生,这三个特性代表了现代景观有别于传统园林的基本特性。

二 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

从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看,笔者认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方面均蕴含有三个不同层面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

1、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

2、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

3、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如同传统的风景园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这三个层次,其共同的追求仍然是艺术。这种最高的追求从古至今始终贯串于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三个层面。笔者将上述三个层面予以概括提炼,引出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大方面: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笔者称之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或三元素)。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素,源于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纵览全球景观规设计实例,任何一个具有时代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无不饱含着对这三个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所不同的只是视具体规划设计情况,三元素所占的比例以及侧重不同而己。

景观环境形象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质环境。

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元素对于人们环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个优秀的景观环境为人们带来的感受,必定包含着三元素的共同作用。这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一体的综合作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同样包含着传统中国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强调景观环境形象首先需要的呈鲜明的视觉形象强调环境生态,首先要有足够的绿地和绿化强调群体大众的使用,首先要有足够的场地和为大多数人所用的空间设施。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恰恰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侧重的差异所在,也正是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建设自始至终所面临的三大难题,考察时下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只要能够首先把着眼点放在解决这三万面的问题上来,就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半。

当前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在形象问题上,从南到北,照搬模仿、少有个性鲜明、耐人回味、境界高远意味深长的作品。不少设计仍然被僵化地局限于西方传统园林的模仿、照搬。

环境绿化设计中,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景观规划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而忽视了绿地林阴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景观环境建设中,各类缸砖、花岗岩、石料、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所占比例仍然过大,相比之下,绿地草皮、林木花卉、河池水体则往往处于从属地位。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场地意识淡薄,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司题。由于人口众多、几千年来城市户外环境场地一直极度缺乏。习以为常之后,就连景观规划设计也丧失了“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来满足游憩行为这一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目标。对于居住,人们都知道建筑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等术语;可是,对于居住的景观环境,若要问一下,一个人起码应该有多少户外活 动场地才适合,就连我们专业人员也很少去认真思考。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鲜明的视觉形象、良好的绿化环境、足够的活动场地是基本的出发点,随着景观环境建设的发展,仅仅满足这三方面,也许还远远不够。但这毕竟是远期景观发展的基础、对于未来景观建设的腾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是基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流派中,三种新生流派正在脱颖而出:

1、 与环境艺术的结合--重在视觉景观形象的大众景观环境艺术流派;

2、 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结合的城市景观生态流派--以大地景观为标志的区域景观、环境规划,以视觉景观为导向的城市设计,以环境生态为导向的城市设计;

3、 与旅游策划规划的结合--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景观游憩流派。这三种流派代表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转贴于 三 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三元

游憩行为、景观形态、环境生态是最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三元。就目前中国现状而论,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工程、环境艺术、专家学者、部门领导、管理人员,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对于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理解、解释各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为此,人人都需要跳出学科、专业、职业、经历的局限,根据中国社会的需求,以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检验作为立足点,来看待自身也在不断演进的景观规划设计。根据多年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笔者以为,对于中国,全面的景观规划设计应包?quot;游憩行为“、“景现形态“、“环境生态“这三个方面的规划与设计。“游憩行为“的规划,其核心是对景观资源(分为自然天成的和人为创造的两类)、人们的行为心理与项目经济运作,这相互交织的三者进行揣摩、分析、设定、预测,统称策划“景观形态“的规划设计,又称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其核心是对游憩行为、景观项目、设施建设,这二者进行空间布局、时间分期、设施设计,统称规划设计;环境生?quot;的规划设计,其核心是对景观环境、景区、景点的自然要素环境与因景观开发建设而引起的影响,进行识别、分析、保护的规划设计。一个几万km2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也好、一个风景旅游区的项目策划也好、一个景观场所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好,虽然规模、层次、深度各种相同,但是,规划设计中都必须将这三方面作为基本内容予以考虑,所不同的只是三方面的比重、深度有所十同而已。

四 景观规划设计操作方法论的三元

多学科专业人员介入、层次明确的系统理性、规划与设计的专业素质,这是景观规划设计操作方法论上的三元。

景观规划设计的多学科专业性,要求操作中,首先要保证一定数量人员的同时介入。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一个稍上规模的景观规划设计项目,通常需要来自不同领域总共数人乃全数十人的介入,其中至少要有四五位专项负责人员参与,若要保证起码的质量,哪怕是再小的景观规划设计也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 其次,在众多学科专业同时介入中,必须树立规划的层次级差观念,哪些方面是重要的?那些方面是次要的?哪些是潜在决定的因素?哪些是间接甚至是引起误导的表象?目的是抓纲带目、纲举目张。谁是纲,谁是目?必须达成共识,否则纲目混淆,主次颠倒,反而给规划帮了倒忙。这就如同城市规划,社会经济、人口、文化、总体、道路、景观绿化、市政管线,在众多分工专项中,需要由“总体“作为龙头,也如同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水、暖、电、概预算中要由建筑作为统领对于景观规划设计,经济、心理行为、游憩、资源、文化、历史、景观、园林、环艺、交通、设施、环保、生态等等,在这些众多因素的专项规划中,也需要一个“龙头“,这个龙头必须是游憩行为一时空形态布局一环境生态保护三结合的“规划“。结合国情,基于实践,笔者坚持以景观与城市规划师的规划专业素质作为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实践根基。这种规划的根基,除了时间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其根本的素质在于:一方面要具备条分缕析、辨别纲目的严密的理性思维与行动;另一方面还要具备灵活应变、始终创新、自由浪漫的感性思维与行动。这也正是“规划“与“设计“的本质所在,景观规划设计更不例外。

五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的三元

明确观念、分清纲目、不断创新,要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中做到这些,还必须借助于理论,借助于结合中国国情的景观观划设计理论。对于目前我国刚刚起步、众说纷纭、观点各异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笔者提倡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侧重:

1、从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固入门,研究以人为中心的游憩规划设计和以环境为主导的景观资源筹划;

2、从景观规划设计的操作落实着手,研究各类景观活动项目空间与时间分布的规律以及相应的规划设计;

3、从景观规划设计诸纲目因素的分析评价突破,分析判定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念,把景观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大效益评价与景观规划设计关联的各个要素挂钩量化,寻求发现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在规律。

六 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三元

当今中国景观观划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专业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打破,代之而起的是风景园林、环境艺术、旅游游憩三大专业分争景观规划设计天下?“。不足为奇,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其核心就是这三大方面的综合。一是艺术,即以视觉形象为核心带动的景观艺术,在这方面,环境艺术专业最为擅长;二是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即以环境绿化、水土整治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艺术与技术,这是园林专业的强项;此外,园林绿化也好,环境艺术也好,所营造的景观园林环境终究是为人类所使用的。这就涉及到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什么样的环境为人们所喜爱,什么环境下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活动,等等,进一步通过组织人的活动、安排娱乐休闲时间,这样只引出一个大的分支,国际上叫“游憩娱乐学“。在中国名义上没有这个专业,但实际上正在从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学科中产生。目前,在全国,设有环境艺术专业的大专院校约100所;栌性傲肿ㄒ档拇笞ㄔ盒S?0所左右;设有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方向)类专业的大专院校约80所。由此就构成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学科。从学科发展演化来看,环艺、游憩娱乐都是近现代、工业革命以后引入的,园林专业则较为传统。

具有竞争生存力的现代学科,往往需要若干个专业的共同支撑。面对未来学科之间的竞争,应当变群雄逐鹿的“三国格局“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三位一体“。

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原理;自然做功;格局;自然过程;自然界面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05605

1引言

无论是景观规划还是景观设计,生态都是现在工作中规划设计对象的重要特征,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环境中的有机构成,也是达到可持续景观以及规划设计途径的创新。而风景园林与自然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发生这密切的联系。从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问世以来,生态主义的浪潮使得人们开始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来看待景观生态规划行业。自然有其自有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自然过程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自然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都是任何人为力量无法比拟的,而通过自然过程所形成的景观系统与人工构建的景观系统相比较而言,自然做功所形成的景观系统更为健康和更为具有活力。一些敏锐的风景园林师和生态规划师认识到了这点,他们往往通过在场地建立框架,使其发挥自然系统的能动性,并且形成一种与辽阔的自然联系更加紧致的风景园林[1]。

2让自然做功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2.1自然格局的整体性规划设计

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是自然景观格局的整体性,而自然景观格局也是景观生态规划中最基本的宏观把控。其自然景观格局的整体性主要包括了地域连续性、物种多样性、生物组成的协调性、环境条件的匹配性等。景观连续性是基于生态系统连续性,是生态系统存在和长久维持的重要条件。岛屿生态系统是不连续的、脆弱的以及不稳定的;物种多样性的自然形成是环境和长期的生物学作用;动物之间、植物之间和动物与植物之间长期形成的组分协调性,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维护系统整体稳定性的重要条件;景观可以直接反映环境的土壤、水分等自然环境特征。

自然景观格局的整体性是景观的本质特征。在景观生态格局整体性规划时应该坚持以下几条原则:生态系统整体性与空间整体性统一;完整性与异质性的统一,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具体体现,也是适度景观干扰与景观完整性的统一;景观过程与景观格局的高度统一。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所涉及区域较广,具有高度综合性,这意味景观规划设计不再是将工厂、住宅、农田、道路等这些单一景观元素作为其规划设计的对象,而是将组成景观的所有元素以整体的形式来考虑,将其作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变量和目的来进行研究,使得最终达到景观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整体优化,促使景观稳定、持续的发展。景观规划的最终目标是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力求改变人与自然相对抗的局面。延续和继承便是景观格局的整体性。整体性规划基于原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格局和自然过程的特点,合理地规划相应景观空间,确定景观类型、位置、规模、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

自然景观格局的整体性规划需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设计作为最初基础。生态景观的整体性是在特定的景观空间中多样化的生境相互的镶嵌形成的具有内在性的整体的生态景观。生态上的依存性以及空间上的连续性是自然格局整体性规划的主要体现。在自然格局的整体性规划设计中相邻地域空间的基本格局和规划区的基本格局的连续性是整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2自然过程的完整性规划设计

自然过程强调过程、现象或发生发展的动态特征。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作为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一种思想,主动且意识地将风景园林作为动态的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不断发生变化的景观。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将风景园林视为个处于动态变化中的生命系统,推崇的是一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中的美学。在规划设计中注重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其目的在于能够更自觉地建立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成不变的凝固景观。通过对自然过程的完整性规划设计有助于规划设计师在理解、规划和管理景观变化,以及为预期空间规划方案的生态后果提供了线索。

景观结构、景观格局以及景观尺度三者都与景观生态过程有着密切联系。景观结构决定景观的生态过程,而景观生态过程又反作用于景观结构。两者之间随时间而变化,其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而景观格局在生态过程进行规划还没形成可行的理论与方法。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层面上来看,在规划生态过程体系时,影响地带性主导生态过程、以及区域性主导生态过程和场地性主导生态过程的因素也各不相同。

2.3自然界面的延伸性规划设计

自然界面生态理解是“生态交错带”,又称生态脆弱带和生态过度带。在生态交错带的地方容易形成边缘效,同时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交错带分为水―陆、陆地、海洋以及海―陆生态交错带四类。中小尺度的规划设计中通常涉及到河岸规划设计、海岸规划设计、湖岸带与湖岸生态交错带的规划设计、森林―森林交错带的生态规划、以及湿地生态较多带和高山树线的规划设计[2]。

3引导与引入自然的原则与方法

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设计方法首先是通过对场地自然过程的分析,选择可以其可以利用的自然过程。在深入研究自然过程的同时,科学地引入自然过程的方法。尽可能的使少量人介入,引导自然过程按照预期发挥作用,从而影响景观生态规划的形态与发展,使其向更好方向发展。

3.1影响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基本自然过程

影响景观的自然过程可以分为生物过程与非生物过程两大类。生物过程是由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等各自生命形态综合作用而形成。非生物过程是由如水、阳光、风、电与火、重力、氧化、结晶以及其他物质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等各种自然界有形或无形力形成。这种自然过程的影响力是无处不在的,自始至终都贯彻园林的发展,时时刻刻都影响着景观的形态和发展。景观是自然的一部分,只要自然不停的运动,园林就随时都在接受自然界所带来的影响。而正是因为自然界所带来的内在影响才使得持续发展和相对稳定的自然界得以形成。此外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则体现了自然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

在景观生态规划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时,自然的丰富性、能动性以及自然自我设计能力等往往被规划设计师们所忽略。自然系统包含丰富多样的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物种、生态系统和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3]。人类曾试图建立一套人工系统―生物圈2号来模拟自然的丰富性,然而结果却是大多数植物无法正常的生长或繁殖,其灭绝的速度远远超过预期的速度。最终生物圈2号宣布失败,其证明了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无法模拟自然系统并保持其健康的发展。证明地球是人类目前唯一可以信赖与依赖的维生系统。自然往往是通过土壤的自净与肥力补充,水体通过自然流动、过滤沉淀等自净,空气通过森林、湿地等净化,洪涝灾害通过滩地、植被和水生植物等自然元素的共同作用来减缓,虫害通过食物链之间的复杂关系来得以控制,以及种子巧借自然的力量传播和调节局部气候来体现其能动性的。自然具有自我设计能力[4]。开启自然的自我设计过程或自组织,发挥自然的能力,更加有利于景观生态的健康发展。

3.2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需要克服固有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束缚,通过最少的人为介入,让自然的力量发挥其应有的效力[5]。除此之外,要注意场地特征的延续,并且用艺术化的方法来提高其景观生态规划的感染力。

3.2.1过程意识与过程之美

首先应该肯定的基本价值观,即景观是具有生命的,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改变,因此景观生态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很少改变甚至一成不变的景观已成为落后的观念。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建立这种发展的过程。在设计中主动地追求变化与过程,就形成了一种景观生态规划的过程意识:不再追求持久与稳定,而是建立因时间的变化景观也随之变化的一个过程,例如季相变化的景观。在引导和引入自然过程产生作用,使得风景随着自然过程的影响而发生持续的改变。规划设计师们应该意识到,景观作品都是不断变化的,而变化的这个过程也是一种美,是一种丰富的动态之美,一种蕴含生命的暂时性和自然转化可能性之美。这种审美观是探求消逝与变化,而不是追求永恒的价值[6]。

3.2.2突破传统审美的限制

正视未经修饰的自然之美。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时,突破人工痕迹过重的审美观点,对未经修饰的大自然之美重新审视,在景观生态规划中,要尊重场所原有的自然过程,发扬和保护原有自然资源,建立真实而非矫揉造作的景观环境。直面消逝与侵蚀之美。人们往往倾向于对新生的渴望与期待,而总是忽视原本事物的消逝与腐朽,但没有消逝就没有新生,改变之前原有的观点,重新对消逝与侵蚀这一过程重新审视,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一种美。

3.2.3让自然做功

麦克哈格的“设计遵从自然”的规划理论和设计实践,其尊重并依从自然过程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理念被国际风景园林界普遍接受和应用。善于利用自然的力量,通过合理的途径让其力量发挥出来,是当今景观规划设计所发展的趋势。在自然做功的过程中,自然的力量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人的目标得以实现,园林景观形成了发展的动态过程,其自然的规律也在景观生态中得以最好的体现。

3.2.4最少干预

满足人需求的基础,达到最少的人为干预。面对自然的场地,尊重其场地上的生物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尽量不去改造它,或最少地改造与介入。最少干预就是更加简约,这简约不是形式上的极简而是在生态意义上的极简,做到基本不破坏。

3.2.5保持场地的延续性

设计往往根植于所在的场所。场所的各种特质,包括场所自然过程,景观特征、生物多样性以及材料等都是需要在设计中延续的对象。

3.2.6艺术的再现

设计在注重生态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强调景观中的艺术性。艺术的再现通过从场地自然过程和景观特征中寻找艺术的景观形式,以及景观的形式借鉴艺术的语言。

3.3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的方法

(1)发现场地中的自然过程。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基本前提便是要发现场地之中的自然过程。自然过程往往是和场地紧密地联系一起的。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自然过程往往不同,因此在介入场地的时候,应该首先挖掘场地自然过程的特质性。场地上的自然过程根据其可见性,可分为潜在的自然过程与明显的自然过程。潜在的自然过程如沙洲和河漫滩的形成,植被群落的演替,以及河岸改道等往往其作用缓慢而不容易被人们发现。而如洪水、滑坡、泥石流等明显的自然过程往往都是容易被人们观察到的一些自然过程。

(2)分析自然。从景观实际情况分析,依据可以被引入与引导的自然过程情况分为三类即是可利用、可恢复以及可被@现的自然过程。

(3)制定引导机制。在引导机制时,分为引导自然做功以回顾自然过程的运作。前者首先要分析可利用的动力性自然过程的运作机制,科学的引导自然过程发挥效力的基础。然后确定自然过程引导的基本目标。最后制定希望达成的目标并且在规划设计时所运用方法和措施从而使自然过程的发展按照其预定的方式进行。而在奠基恢复自然过程的运作时,往往首先要了解受收干扰之前的这些自然过程的运作情况,尤其是要了解自然过程发生和发展的基础性要素。然后现有的状况分析这些自然过程之所以被破坏的原因。由此制定相对应的对策。而在制定显露―显示自然过程的运作机制是方法也与以上的两种情况类似。

4无锡太湖生态博览园概念规划项目分析

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关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27-01

引言: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对城市化建设水平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城市道路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对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关系与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帮助完善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以及景观建设的效用,满足人们的生活发展需求。

一、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基本概述

1、城市道路规划基本概述

城市道路规划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建设和发展进程,城市道路规划需要在满足城市整体用地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系统化的交通运输网。同时要综合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科学地规划城市道路的具体走向,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合理地减少工程量,提高道路规划的整体效益,而且还需要结合城市整体面貌,在系统地规划城市道路的时候,注意城市环境的美化,展现城市的特色魅力。

2、城市景观设计基本概述

城市景观设计具体是由自然环境景观设计、人文景观设计和创意景观设计等三部分组成的。其中自然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山丘、花草树木以及河流、湖泊等,人文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城市的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商贸集市以及园林绿化等,而创意景观设计主要是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科学的组合,形成和谐而又完善有序的景观体系,展现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然而,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内容中,景观设计价值主要体现在城市景观设计的服务能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将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结合起来,将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城市公园规划形成配比,实现城市内公园规划、滨水绿地规划的相互协调,加强旅游度假区和风景区的规划设计。

二、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城市道路规划贯穿城市交通、道路设计和建设实施、投入使用及反馈的整个过程,事实上,城市景观设计也是城市道路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城市景观设计更多地偏向于对城市公园、绿化带、沿水系绿化等相关的绿化景观设计,正是城市建设与绿化需求的相互结合使得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联系到一起。而且,城市道路规划需要充分地考虑城市整体的绿化覆盖,以实现城市道路建设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而城市景观设计又需要关注道路规划的有关细节,通过对绿化带与休憩道路的细节问题进行系统的改善,确保城市道路空间设计的人性化和创新性。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是城市发展规划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城市道路规划,与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目标相匹配,如此,才能实现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进程。

三、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

1、做好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前期考察工作

在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前期考察,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的内外部环境,把握好城市规划的整体方向,了解具体的道路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各项成本开支,形成对具体的道路施工以及景观建设的整体认知,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而言,一方面,需要充分地考察城市发展规划的整体概况,明确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定位,便于从城市规划的全局出发,详细地了解相关的规划情况以及建设条件,为城市道路规划和景观设计奠定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全面地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熟悉城市的人文环境,便于将其融入到具体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展现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突出城市特色。

2、坚持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的实施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要充分考虑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生态效应以及经济效应,响应低碳环保的号召,在具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全面地考察当地城市的自然地理风貌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尽量开展多层次、多种类的植物群落的设计,在满足当地城市发展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创新性,结合城市特有的文化传统以及自然特色景观,展现城市独特的风貌。同时,要突出城市的发展活力,将城市的文化特色与自然地理风情充分地融合到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中去,创新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同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强化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性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强化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性,首先,要充分考察其设计与周围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性,保证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良好比例关系,实现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组合的协调性和创新型,道路规划在完善通行效果的同时,在视觉效果上需要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构建和谐统一的城市道路景观廊道;其次,需要结合生态建设风格,将城市道路和景观进行综合规划设计,依据不同城市规划的地域特色,确定相应的道路景观绿化形式,以实现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展现充满新意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整体规划。

四、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实例分析

首先,道路两旁景观的花木有效地结合了当地的特色,实现了多品种植物和多种栽植方式的相互协调,同时也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次,一条道路的景观的好坏,建筑是否与道路协调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建筑与道路宽度的协调则是关键。不同交通性质道路的建筑高度H与道路宽度D的比例关系不同,一般认为1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适当地融入相关的景观设计因素,不仅能提高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创新性,还能帮助改善城市整体的居住环境,进而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进程。而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则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考察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将其充分融合到一起,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进而实现城市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创建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参考文献:

[1] 徐赞琴. 城市道路规划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浅析[J]. 江西建材,2015,03:22.

[2] 肖亮,黄林芳. 浅析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以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为例[J]. 价值工程,2015,08: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