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 现状及问题 原因 措施

论文摘要: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只有抓住农村基础设施这个最薄弱和关键的环节,才能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只有抓住农村基础设施这个最薄弱和关键的环节,才能为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一、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就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信,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相互协调发展,而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电力、牧区草场围拦等“六小”工程)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全国仍有近一半左右的耕地缺少灌溉条件,基本上是“望天收”;现有灌区大都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一些工程设计标准低、配套差别,相当一部分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现有的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季节性、区域性缺少问题突出;农业用水浪费、效率低的状况较为普遍,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7,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中国灌溉用水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矛盾。

2.近期农村公路建设的突出矛盾。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农村公路已初具规模,解决了大多数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但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仍然以土路交通为主,遇到天气不好,道路泥泞;已建成的乡村公路密度偏低,路网结构不合理;部分已修建的沥青公路堡坎基脚不扎实、路面薄、使用时间短;路政管理力度不够,养护资金缺乏保障;在农村公路新建、重扩建过程中,少数农民缺乏大局意识,依赖性强;农村公路建设占地、拆迁和青苗补偿等工作难度加大,所有这些问题,给农村运输带来诸多不便,阻碍了商品的流通,给农民带来不少损失,影响了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3.饮用水安全隐患大,供水水质、水量不达标。受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仍较为突出。受工业污染影响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固体废弃物等影响,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造成饮用水重金属矿物质农药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受工业发展影响,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造成饮用水水量短缺;受经济发展影响,偏远地区吃水困难,而自建水窖等储存的饮用水中微生物、细菌超标,使用时虽经过煮沸,但依然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亟须加快解决。

4.农村电力设施落后,用电贵、用点难。在农村电力改造方面,尽管国家做了很多的工作,使得农村电网结构明显改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度显著提高,但和其他地区相比,在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明显落后,用电难、用电贵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偏远地区甚至仍然没有解决生活用电问题。

5.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低,设施简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卫生基础设施落后、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滞后、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由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占有率低,农村居民公平享有上学、就医的机会大大低于城市居民,使得农村地区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困难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高。

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财政投资少。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道路、供水、供电、学校、医院等都由财政投资建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却大都由农民自己投资。虽然以前对农村也有投资,比如农业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更多集中在大江大河治理方面,而农村改革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存在投入不足,特别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影响。集体经济时期,中国政府对农村公共投入资金总量虽然很小,但是相对绩效却很高。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后,除少数地区外,农业集体化时期的集体资产也分配到户,以农户为主的这种家庭承包经营单位,虽然对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却缺乏对这些公共产品的保护和维护意识,致使原有的基础设施超期服役,有的甚至破坏严重,而新的基础设施鲜有投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集体经济无钱投入,农民投工投劳下降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重要因素。在农业集体化时期,集体经济和“两工”(即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而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一方面,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多数乡镇没有固定的集体收入来源,因此,根本无钱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农民对农村包括基建设施在内公益事业的劳务投入总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取消了农民“两工”(即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和农业税以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投入不足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1.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现状,参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政府公共财政理应成为农村各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投资主体。所以,各级政府要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例,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步增加,确保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不断提高,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和维护也要安配相应的配套资金。

2.科学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农村地域分散,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时,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有重点、有特色,使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安排、科学部署指导下有序开展。加快城市交通、供水、电力、信息、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互联共通,搭建起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努力建设文明、小康、秀美的新农村。

3.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一是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中国人均耕地少,而有基本灌溉设施的耕地更少,还不到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并且其中有1/3灌溉耕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年久失修,无法发挥正常功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只有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水利建设,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重点发展投资大、效益高的喷灌、滴灌、雾灌等节水灌溉模式以及地埋管道、软带微喷等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模式,同时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改革,以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整体水平。二是大力建设农村公路。“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通道,也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副产品的深加工,都离不开公路交通提供的基础保障。只有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才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大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尽快解决水污染严重地区和水量不足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努力争取饮用水安全,使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喝上安全清洁放心的饮用水。四是加大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力度。农村电力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要加大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力度。继续进行农村电网改造,解决农村居民用电价格高的问题,实现同网同价。启动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逐步解决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产用电问题。五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就是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继续实施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推进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扩大农村生活保障覆盖面,努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过去农村基础设施建成后缺乏或根本没有有效维护和管理,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很快报废的现象较为普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其对各项公共事务各项财产的管理能力,从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出发,分类制定相应配套的管理办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引入利益驱动机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从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报告[R],2009.

[2]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EB/OL].新华网,finance.sina.com.cn,2005-12-30.

[3]郑风田,董筱丹,温铁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的“双重两难”[J].贵州社会科学,2010,(7).

[4]滕长宏.法律视角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问题研究——以农村公路建设为例[EB/OL].,2011-02-07.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图书馆;经济建设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8.7亿,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延伸,乡镇图书馆是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基础文化设施。农村图书馆通过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从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对于农村的科学种植,养殖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间接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但同时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也存在着问题,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1 农村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各地区的农村图书馆发展也千差万别。大部分农村图书馆虽然能够满足基础的文化需求,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图书馆的发展还是相对艰难的。

农村图书馆的基础设施落后,多是因为政府的以经济建设为主,对于文化设施的建设不够重视,导致政府对于相关项目的资金投入少,建设水平低。即便是文化事业经费总量增加,但是却在财政支出所占比例没有增长。甚至说除了维持基本的工资需求之外,用于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经费少之又少。没有经费的保障,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农村图书馆建设不足,“空壳化”现象严重。“空壳化”是指其建成时作为一个图书馆的基本设施都齐全,能基本实施图书馆的职能,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图书馆的职能越来越微弱,最终只剩下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这样只会形成资源的浪费,无法长远形成长远有效的发展[1]。

因乡村图书馆经费原因,所以图书的更新多以地方群众,企业单位和其他图书馆的旧书为主,图书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对于农民有用的图书少得可怜,学术性太强的图书又无人问津的尴尬情景。

农村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较差,管理混乱,业务能力差,无法对图书馆的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农村图书馆的待遇过低,无法引进新鲜的血液和技术性人才。

2 农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农村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以广大农村读者为主,服务于农民的生产和学习。但是在农村图书馆的设计建成都是以政府和捐助人为主,或略受受益人的想法和意愿。农村图书馆如果想要发展,首先要让这些受益人群站在主导地位上,以农民的需求来建馆。这样图书馆就不会出现建成无人问津,变成面子工程,最后不了了之。

农村图书馆无法进行长久有效的服务,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完善的工作管理机制和统计机制。我国领土面积广阔,也导致了农村图书馆的零碎和分散,无法进行有效统一的管理。所以就需要建全相关的管理制度,通过硬性制度来保证农村图书馆的建设。

农村图书馆的建设跟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息息相关,我国农村发展因地区的差异,具体的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农民如果还在追求物质上满足,或者是农村工作量大,广大农民群众很难会坐在图书馆里面进行学习的和丰富文化知识。所以图书馆的发展不能够脱离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建设发展农村图书馆,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人们的信息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服务工作。只有和农民打成一片,让他们知道图书馆并不是只有高雅人才去的地方,才能够增添农村图书馆的活力。

r村图书馆要学会改革变通,创造新的生存发展模式。文化部门与书店、学校、企业等进行联合创办农村图书馆,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大量的公益爱心人士和团队的帮助,缓解经济问题,也可以更新图书馆的藏书,并且增强图书馆的作用,有利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农村图书馆的发展肯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政府要加强基层领导对农村图书馆重要性的认知,强化领导的责任意识,让领导认识到农村图书馆对于推动和谐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出现在建设新农村发展纲要上,使得农村图书馆得到确切实际的发展[2]。

农村图书馆的发展肯定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对于资金的渠道,可以通过上级的拨款,社会的资助,以及发动当地的百姓集体资助。不要只依赖政府的拨款坐吃山空。图书馆可以在发展社会效益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运作租书,买书卖书等方式提升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增进图书馆的发展。

农村图书馆的发展不能够只依靠农民的自觉性,只是坐在那里等待农民来找你,守株待兔肯定是不行的,应该主动出击。有些地区的农村位置比较分散,一片区域只有一座农村图书馆无法兼顾到所有的群众,应该多多的进行文化活动的推广,建立健全流动制度。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推广,使他们能够从中受益,如此一来才能够对于以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农村图书馆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潮流,只是发展传统的读书看报,无法满足新时代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图书馆应该多多引进互联网技术。因为农村面积广阔,互联网还没有办法完全普及,农村图书馆可以通过提供互联网服务,提高农民对于图书馆的兴趣和进图书馆的次数,以此来推广发展农村图书馆。

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可以和基础设施通力合作,可以通过在图书馆的周边建设广场,农民在闲余时间不仅能够在这里健身娱乐,还能够在这里汲取文化知识,两者相互结合,使得农民群众来图书馆成为一种习惯,让图书广场成为农民的第二个家。

农村图书馆的发展也需要制度的维护,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不然会出现,各地区政府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而 “图书馆热”。领导走后就不再重视的情形。

3 农村图书馆对于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

农村图书馆能够提供适合农业发展性质和特点的服务。农村公共图书馆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条件,也就是说,广大农民群众可以通过农村图书馆获得最新的科学技术和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农村图书馆落地在农村,这也就决定了它需要对农业生产进行服务。想要有经济效益,就要根据服务对象不同,通过实际的情况进行专病专药。一些农民因为文化水平和眼光的局限性,导致自身的农业发展具有保守性。农村图书馆可以通过请有经验的成功致富能手现身说法,进行演讲,将他们的致富经验和种植或者养殖经验传授给广大农民群众。通过事实说话,将农民群体中一些遵循现状,对于新的经验技术成果抵触情况打消掉。开拓农民群众的视野,更新了农民群众的观念,传授给农民群众新技术,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的声誉,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农村要想发展,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文化基础薄弱,文化产业落后,或者根本没有文化产业,这样也就无法取得经济效益。农民的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容易形成封建迷信,伪科学等现象,影响农村的发展。还有就是文化基础薄弱,信息闭塞,地方的特色产品卖不出去,外界新的农业生产资料获得不了,如同一堵墙横在农村和外界的中间。而农村图书馆就像是在墙上打了一扇门,两者之间能够让外界的信息进来,让农村的物产走出去。由此可见,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

4 结束语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农村图书馆的发展会与该地区农村经济文化发展越来越密切。农村图书馆的建设要紧跟时代的潮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才能够增强自身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牛翠平.浅议乡镇图书馆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与企业,2014,(16):316.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范文第3篇

1.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我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大发展,进入了平稳、有序、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农村人才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制定了许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和项目。特别是2011年,在全省启动实施了吉林省“双百千万” 计划,其中一项重要计划就是吉林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这说明全省重视农业农村人才、关心农业农村人才和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农业农村人才总体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省农业科技人才达到3.7万人,比 2005年增加33.3%;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8万人,比2005年增加148.9%,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农村人才类型显著增多。随着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农村实用人才已由过去的生产型、经营型扩展到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和社会服务型。生产经营领域分工的专业化,有效促进了各类农业农村人才的成长壮大。对农村经济支撑作用逐渐增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规模的扩大、服务功能的增强,加快了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和推广,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保证了我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2722亿斤,年均545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比“十五”期间提高了80亿斤。

2.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吉林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以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为统领,带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全面发展。

3.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机构 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农业部门具体负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培养农业农村人才、开发农业农村人力资源的工作新格局。要建立农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健全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要将农业农村人才发展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农村人才发展规划,纳入农业农村工作成效考核范围,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督促检查。

二是明确工作任务,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 各有关部门应当把农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重要指标,并纳入各地区新农村建设成效考核范围和农村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考核指标中。明确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村级党组织在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责。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条件 各级政府要将农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列为一项重要的公益性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将农业农村建设项目作为培训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基地。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范文第4篇

一、县级联社具有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和条件

(一)有人才队伍。长期以来,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村流通领域最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生存与发展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党政机关干部充实县级联社。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不少县联社干部掌握了丰富的合作社知识,积累了宝贵的办社经验。成为终生从事合作社事业的专家。特别是近年来,全国总社对县联社主任进行了一次培训,我市十个县区社主任均先后参加,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开阔了视野,对供销社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明晰的认识。

(二)有实力条件。近几年,我市县级联社充分履行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在社属企业大力推进以职工转变身份,企业转变体制为重点的改革,大多数县级联社直属企业有效地化解了经济包袱和人员包袱,80%的职工己经转变了身份,85%的直属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或租赁承包经营。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资产重组,县级联社控股的资产规模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己达50多户,社有资产从困难企业和劣势领域逐步退出,一批资不抵债企业己经依法破产。通过社有资产优化重组、社有企业转变体制和经营机制、县级联社的资产质量的调控能力和经营发展能力大大增强,为引导和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三)有工作经验。县级联社作为基层供销社的联合经济组织,一方面充分履行对基层供销社的组织、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推动基层供销社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履行为“三农”服务的职能,组织农民兴办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全市由供销社引导、发起兴办的专业合作社己达200多个,专业协会20多个,村级综合网点20__多个,己经形成以县级联社推动和引领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良好势头。市社充分吸收各地的办社经验,制定印发了《农村专业合作社指导办法》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在全市供销社系统开展了“示范专业合作社”评选认定活动,评选认定了多个示范专业合作社,推动了农村专业组织向社会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四)农民有要求。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农民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兴办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龙头企业对接,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规模效益。

(五)各级政府有要求。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是县级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县级联社曾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联社恢复合作经济联合组织的性质,转变了工作职能,但仍然履行政府委托的部分职能。市委、市政府明确授予县以上供销社履行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我市还以市供销社为依托成立了市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农民经纪人协会,各县区供销社也均着手注册成立“两会”。

(六)县级联社自身发展的要求。企业有进有退、有生有死、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合作社也不例外,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基层供销社经过改革改造、撤并、调整重组,基层供销社的数量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正在应运而生,有的地方专业合作社己经取代了基层供销社的作用。专业合作社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更好地发展状大,需要建立自律性、自治性联合经济组织,县级联社有很好的基础,可以顺势而为,充当这样的联合经济组织。县级联社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实行开放办社,面向社会,广泛吸收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加合社。同时,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兴办合作社,吸收其成为县联社的成员社。县联社应当在引导和组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更好地体现其存在价值,增强发展的生命力。

二、县级联社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职能

县级联社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体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即对成员社的工作职能,由联社章程规定,联社按照章程履行对成员社的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监督及社务管理和本级社有资产营运职能;对外即引导兴办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吸收成员社的职能,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引导。通过县联社、成员社或社属企业出资发起,典型示范,规范培育等多种方式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动员培训。要在农村大力开展合作社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学习考察,交流办社经验,大力普及合作社基本知识,强化合作社意识,使农民群众懂得什么是合作社?为什么办合作社?怎么办合作社?入社

有什么好处?社员有什么权利、义务和责任?从而让农民自愿入社、学会自主办社、切实办好社。三是协调关系。县级联社要充分发挥政府连接农户及农村其他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党和政府倡导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贯彻到广大农户和农村其他经济组织。同时,将广大农户和农村其他经济组织在建立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困难和要求及时反馈给政府,争取政府的理解和支持,维护农户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引导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造宽松的环境与条件,从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三、县级联社在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根据我市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经验和客观要求,县级联社在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做到“四要四不要”:

(一)要市场选择,不要行政捏合。五十年代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计划经济的需要,在农村以行政手段推动基层供销社等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无庸讳言,这也是造成基层供销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民办变为官办,直至宣布全民所有制、成为“二国营”的主要原因。现在应当避免县级联社利用传统的行政影响力或利用政府委托的某种行政职能以行政手段兴办合作经济组织。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农民组织起来的愿望,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社原则,因势利导地组织农民加入各种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决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违背农民的意愿,以行政手段包办代替,捏合办社,搞“拉郎配”。

(二)要统筹协调,不要无序竞争。当前,随着党和国家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有关涉农服务部门和机构均力争取得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权,取得“盟主”地位。各涉农服务部门、机构应顾全大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依据,理顺关系,加强协调,避免内耗,充分履行各自的为农服务职能,形成合力,引导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自主、有序、健康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由社员依章程组建,按章程运作,经工商、民政登记注册成立,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企业法人,接受政府部门依法监督管理,但其人财物与政府部门不具有隶属关系和业务领导关系。谁能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者、引领者和“盟主”,不是某个部门,某个机构自封的,而是靠自身经济实力、竞争能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的。县级联社要主动与有关涉农服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好关系,共同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同时,县级联社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与农民的传统联系及影响力,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通过实践的检验,争取充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农村基层合作经济组织自愿加入的联合组织。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财务人员 职业道德 水平

1.农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特点

1.1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人员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应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1.2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有一定的稳定性。

1.3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财务人员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人员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

2.农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

2.1坚持原则,奉公守法农业财务人员须担负起《会计法》赋予的会计监督职责,对于违反财经纪律、法规、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要抵制和纠正。

2.2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农业财会人员每天与金钱打交道,在履行职责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绝不营私舞弊、、因贪念而丧失原则。

2.3求真务实,优质服务农业财会人员要关心和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扎实地掌握财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具有遵纪守法和参与经营管理的意识,绝不能向他人提供有关重要的会计信息,以谋取私利。

3.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正面临新的挑战

3.1会计的遵纪守法观念受到了挑战农业会计工作处在各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沿,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环境的影响下,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出现了一些违法违纪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会计资料虚假、会计信息失真,个别人员更是利用手中的权利,贪污挪用、化公为私。

3.2会计的公正性受到了挑战会计工作要求客观公正,严守工作原则,但在目前条件下,部分会计工作者或因自身认识不足,或受到了各方面的干扰,客观公正性大打折扣,这主要表现在会计报表不能准确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在处理收入、费用、成本的确认上存在着人为操纵,会计信息失真。

3.3会计的监督检查职能受到了挑战突出表现在会计监督软弱化、形式化。

4.加强农业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4.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善思勤练农业财务人员的爱岗是一种意识行动。爱岗就要忠于职守,要将责任感和义务感化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将“不得不为”的行为转化为“自觉自为”的行为,形成自动干好本职工作的一种动力。敬业就要善思勤练,对会计工作要勤于思考,对业务技能要勤于锻炼,争取让业务做的更好。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观,要有真心诚意献身会计事业的精神。

4.2诚实有信,严禁弄虚作假 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就要做到诚实,会计人员要杜绝弄虚作假,应求真求实。诚实在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含义就是:真实反映、正确记录,如实反映、正确核算,可以说是决定会计工作成败和质量好坏的根本标准,是对会计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要求。

4.3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会计人员势必与经济打交道,会面对这样那样的腐蚀和诱惑。要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就要做到自尊自爱、不贪不占、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