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1篇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部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它把分散的信息资源以信息化的形式储存,以标准化的方法管理,以网络化的方式连接,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它主要包括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网站建设以及数字档案馆建设三个不同的阶段和方面。

一、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1、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企业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些则没有,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同时,企业的减员增效也波及到企业的档案部门,相当数量的企业档案部门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信息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即使已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在发展中也很不平衡。

2、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条件薄弱,技术、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当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状况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基础条件薄弱,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应有的设备和技术支撑,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不够,数字化信息资源少,企业档案网站建设良莠不齐,信息化管理人才短缺,对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研究不够。

3、企业档案信息管理与其他信息管理没有实现有效衔接。文档一体化管理是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它使生产活动、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有效衔接,进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实现档案信息的无缝连接和有效管理。由于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程度低和管理机制上的障碍,档案工作很难在系统上实现与各生产、管理环节之间的连接,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实现困难重重。

二、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快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标准规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法律保障。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一定要着力解决“交通规则”方面的问题,这些“交规”就是我们所要构建和遵循的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管理,以及档案信息的资源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管理和使用等,逐步形成关于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体系。

2、重视企业档案信息应用系统建设。这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关系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益。

3、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信息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收集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形成的真实记录,包括各种文档、科研资料、合同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档案信息网络和电子信息资源中心库,为企业档案利用提供便利条件。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企业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是企业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施工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的一场管理革命,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市场竞争激烈、盈利水平低长期困扰着企业的发展,要改变传统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推进施工企业信息化是必由之路。

1.1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企业资质是施工企业的市场准入证,是企业生存发展之基。2007年,原建设部颁布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首次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的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占50分的综合项目管理列为必须达标指标项,该项得分必须达到30分以上,把施工企业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2企业管理创新的需要。随着施工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管理地域的不断延伸,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创新管理理念,用现代手段实现人、财、物、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协调,使信息技术和管理业务流程相互整合,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1.3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施工企业应用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移动化、定量化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施全面信息化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防范和减少企业资产流失、杜绝和堵塞企业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企业施工生产经营与管理运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绩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2、施工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案例介绍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50多年悠久历史的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大型施工企业,现有员工12000余人,年施工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公司历来十分注重企业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施工管理这个核心业务,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集团公司的经营、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先后研发、应用了OA办公系统、企业邮局、视频会议系统、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工程计划调度统计系统、企业网站、OA办公短信通知系统、即时通、信息协同平台、知识管理系统、合格分供方系统、财务系统和工程预算系统等。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公司于2012年初通过住建部特级资质信息化考核。

2.1基础设施建设

2.1.1硬件设施。逐年投入资金,建立标准化中心机房,配备恒温恒湿空调、UPS、气体灭火等系统,为各个信息系统、设备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购置各个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防火墙、存储备份、路由器、交换机、网络管理平台、负载均衡等设备共30余台。建立了安全的数据备份机制,具有定时备份的数据备份措施。

2.1.2网络环境。采用树型网络结构,具体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具有路由器、防火墙、网络管理平台、核心交换机、负载均衡等网络关键设备,网络划分了多个VLAN。

2.1.3安全保障。配备高性能的防火墙、网络管理、上网行为管理、数据备份系统等设备和软件,服务器均安装了防病毒软件,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具有完善可靠的灾难备份解决方案,采用一体化数据管理方式,具有备份、容灾、持续的数据保护和存储等功能。

2.2管理系统建设

2.2.1办公管理系统。根据施工企业具有流动性大、点多面广等特点,集团公司在2004年研发应用了OA办公系统,除文件外公文实行网上流转。集团所属各单位和所有项目部同步网上办公,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建立企业电子邮箱系统,成为企业内部资料交流的平台。建立视频会议系统,建立了包含60个会议室,100个会议点的软件视频会议系统。

2.2.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于2006年开始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不断升级改进,由C/S版升级为B/S版,应用范围推广到全集团并完成上级单位HR系统集成和数据导入。主要管理功能:组织机构管理、岗位管理、干部及工人信息管理、员工异动管理、薪资福利管理、社保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等。

2.2.3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较早应用于集团各单位,但各单位使用财务核算软件不尽相同,为规范会计核算,建立集团财务信息标准化,集团公司于2004年统一了各单位财务管理软件(C/S架构),2009年开始建设集中财务管理系统(B/S架构),所有在建项目上线率达到100%,管理内容涵盖了总账、辅助、往来、报表、固定资产、工资、财务分析等。

2.2.4档案管理系统。集团公司于2004年开始应用档案管理系统,并不断升级改进,系统具备档案分类目录建立、档案资料录入及归档、档案查询、借阅管理等功能,并实现了与OA办公系统、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集成。

2.2.5综合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的管理核心,也是施工企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集团公司于2005年开始进行项目管理软件的研发、选用、推广、应用,系统以进度管理为主线、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合同管理为突破口,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包含招投标、进度、成本、合同、物资、质量、安全、竣工、风险、设备管理等模块。各模块主要功能:

招投标管理:主要有项目信息收集、招标文件、标书编制和标后分析等功能,满足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对基本信息处理的要求。

进度管理:主要有进度计划、进度报表等功能。具有编制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功能,实现计划进度、实际进度及预测完成进度的比较,对于控制工程及关键线路上的工序,可实现进度滞后预警功能,并能形成各类进度汇总表。

成本管理:按照项目生产周期,通过系统编制项目目标收入、目标成本,确定项目利润率等经济指标;对实际成本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实现目标收入、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两算、三算对比。

合同管理:主要有合同信息、合同预审、合同变更、合同决算等功能,基本满足合同管理的要求。

物资管理:主要有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模块组成,实现物资采购、出入库管理、班组(或工序)发料等管理要求,对项目物资采购与消耗进行控制。

质量管理:主要有工程创优管理、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检查计划及不符合项的处理、现场检查记录、目标管理、质量知识库等功能。

安全管理:主要有安全管理制度、管理目标、工作计划、安全检查计划、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检查不符合项通知单及整改单、安全考核、安全培训、事故快报、危险源管理和安全知识库等功能。

竣工管理: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工程资料的过程管理,具有查询、检索在建工程资料的功能,具备资料自动归档功能。

风险管理:通过进度预警,使进度管理实现对滞后进度项目的及时发现及跟踪,并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节、控制和纠偏,避免了进度偏离计划失控情况的发生。

设备管理:具备设备台帐、维修保修、租赁合同及结算等管理功能。

2.3信息化实施应用效果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了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和创新,规范了企业管理的流程与标准,对项目管理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降低管理成本,企业管理逐步迈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有待提高。位于传统行业的施工企业,原有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根深蒂固,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业务流程固化,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项企业变革的系统工程,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对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我要信息化”的积极主动性不强。

3.2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不高。为满足特级资质信息化考核要求,大型施工企业基本上都进行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及软件系统均能满足要求,但应用效果却普遍不理想,应用水平较低。具体反映在:企业领导人员思想上比较重视信息化建设,但却很少应用信息化系统,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不理想;部分系统应用还停留在文字表格处理阶段,没有稳定的MIS系统;各系统数据在企业内部能实现共享,由于信息化标准不一致,致使与外部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从而影响企业信息化进程。

3.3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应用效果不佳。施工企业的工程管理模式不确定,程序不规范,需求不明确,尤其是企业和管理人员过分强调自己的项目管理特点和变化,忽视必要的统一规程,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信息化处理的需要。甚至部分企业为了突击过特级资质而临时组织大批人员补录数据,缺乏原始的真实数据,弄虚作假,而日常工作却搁置不用,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毫无裨益。

3.4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其具有较高的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而且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对绝大多数施工企业而言,既懂信息化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

4、加强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建议

4.1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组织,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建立信息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并建立严格的信息化考核体系,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

4.2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信息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标准统一的前提下,信息资源才能共享。企业应遵循国际、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充分考虑行业标准发展趋势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信息化建设的影响,紧密结合企业特征,采用成熟科学的信息标准化规划方法,建立“体系完善、制度保障、技术支撑”的信息标准化体系,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4.3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随着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和推广应用,通过对外招聘和对内挖掘、培养的途径逐步建立起一支懂管理、会开发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特别是要加强对既懂施工管理技术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或综合性人才的聘任和培养。

4.4全员培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员工素质是决定信息化建设成败。必须加强员工培训体系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全体员工进行信息化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特别是对企业领导、机关工作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核心岗位员工,要定期进行培训,强化信息化意识,提高其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水平。

5、结束语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实施,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还需要艰苦的实施和不断的探索,持续改进,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 企业管理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小企业可以更加方便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然而作者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对网络信息化的认知程度较低,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差距较大,无法充分发挥技术信息化的优势。这点在县域中小企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2010年,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转型。近年来,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的普及,为中小企业扩大影响、提高效益、增强信息竞争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因此,本文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小企业信息竞争力”为研究方向,就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论证。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与现状

近几日,笔者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三家企业,对每家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除都安装了安全监控外,在企业信息门户、电子商务平台、内部网络信息管理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三家企业的情况分别是:

1、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传统的某机械加工企业

生产十几大系列,近两千个规格的各类水泵以及变频消防、无负压供水设备和电气控制装置,应用领域广泛,销往全国各地,并有部分出口。该企业设有自己的网站,通过这个平台实现的销量可达到总销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接受的产品咨询达到了总咨询量的百分之三十,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益还是不错的。但是,该企业虽然是采取了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由于产品近两千个规格,使得对各种原材料的购进、库存、半成品的存量的统计、调配、管理的工作量巨大。虽然各个部门都配备有计算机,但由于没有形成内部网络,信息传递出现脱节,给企业的生产管理造成了诸多不便。

2、成立于2008年的某照明科技企业

该企业属于省经信委产业振兴重点支持企业,是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安装各种LED节能灯具的专业生产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公共道路照明、景观亮化、家居装饰、舞台灯光、汽车照明、广告美化、特种照明等领域,已经拥有五项发明专利、五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外观专利,发展前景广阔。由于企业成立时间较短,产品的营销相对滞后。因此,“建立门户网站、扩展销售平台”就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

3、成立于2004年的有独立进出口权的某自营出口加工销售企业

产品以针织内衣为主。因为该企业目前只做出口订单生意,信息化建设“门户、平台”的作用就没有发挥的机会,所以在这方面还是一个空白。随着企业的发展,独立进出口权的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正逐步提上日程。

通过笔者的调查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企业对“门户、平台、内管”的认知度各不相同,但很大程度上属于被动的接受,这在县域企业中表现的就更加突出。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门户、平台、内管”的特点,丰富营销模式,提升内部管理,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了。

二、如何突破“信息”瓶颈,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

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通过技术改造、管理创新,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加快企业的发展,加强生产的可控性,降低产品成本,形成新的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产业改造,建立快速反应体系,实现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1、改造优化企业的生产过程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生产过程,创新、改造传统产品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要在中小企业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集散控制系统(DCS),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生产控制系统,有效地管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种类和数量,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生产、采购计划,降低库存资金,加强成本控制,改善产品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2、加快流通过程的信息化

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实现企业营销网络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所有环节的管理,包括采购、仓储、生产、质检、运输、销售等;规范物料编码,防止物资原料短缺或积压;动态核算生产成本,量化质量指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同时,对生产数据、产品质量数据、产品技术数据进行实时记录、统计,实现生产数据的共享,实现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实时化,提高统计、分析能力。

加快电子商务公用平台的建设和开发,实现企业营销网络化,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物流配送系统,激发传统企业的潜力,为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条件。广泛利用网络资源宣传企业的形象及产品,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3、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对现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作用,让管理者根据企业的运转状况及时做出科学决策,从而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利用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促进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管理企业资金的收支及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资金运转频率,使中小企业在决策、监控、管理等环节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体制,不仅要及时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和机遇,打破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代之以全新的网络信息化管理体制,更要促使中小企业由传统的多部门、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向新的扁平式网络管理模式转变,为企业带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变革,促进中小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软硬件建设、投入、运营时机、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丰富营销模式,提升内部管理,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必要支持。

1、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立足于企业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日后系统升级所需具备的条件。建设宽带化、个人化、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工程,搭建信息交互平台,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处理,形成信息资源的集成、应用与共享。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综合交易平台,实行电子商务安全认证(CA)、电子商务支付网关,完善电子合同、电子票据和支付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流通平台

2、信息化建设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内部机构的重组和生产流程的改造,涉及管理运行的方方面面,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模式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成熟的管理软件,切不可贪大求全求新,一味追求时尚。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

人才培养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信息化建设中,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教育,提高整体员工的信息化技能水平;另外,企业还要注重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技术人员队伍,多种途径强化继续教育,培养既熟悉信息技术又熟悉产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4、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数据安全性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系统数据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为提高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一定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并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使用情况进行技术监控,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郭娜.企业融合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J].中国信息化,2006,10:86―86.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获得普遍运用,企业对其档案信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对档案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加强企业档案的管理与建设刻不容缓。

一、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在档案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实现企业档案信息的收集、保存、管理与利用,在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1]。

近年来,随着企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增大,企业中的档案数量和门类也越来越多,企业要想在纷繁复杂的档案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最便捷的方式便是通过档案信息化管理。同时,由于档案是伴随人一生的,需要用于长期保存,但文档纸张容易因受潮、虫蚀以及火灾等灾害而损坏,因此每年还得投入大量的经费来保证文档的安全性。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不仅能提高档案信息的储存量,还能实现文字、图表、声音、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的同时储存,在提高了企业档案资源的存储利用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因此,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企业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部分企业管理者的信息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较保守,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没能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和重要意义,导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常被忽视。我国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对档案信息化的意识不强,建设条件不足

有些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资源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明确,其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也不是很清晰,没能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少数人员还产生了应付心理,导致企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非常被动。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了开源节流,对企业进行裁员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牵涉到档案部门,严重威胁到档案部门的建设与发展[2]。

(二)信息化的建设资金投入少,网络化程度低

由于一些企业领导者的档案资源信息化意识不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分配较少,导致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档案资源的企业仍是凤毛菱角。这是目前我国企业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又一个问题。然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这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三)企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短缺,信息化缺乏创新

总的说来,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迫切需要信息领域的人才,他们要对信息技术和档案业务都进行深入了解,能够科学规划并贯彻落实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加强档案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和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不仅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四)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条件薄弱,与其他信息管理没有实现有效衔接

由于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发展较晚,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导致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缓慢。有些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陈旧,不能建立基本的信息化操作平台,也影响了企业档案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文档一体化管理,即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其他信息管理的有效衔接,是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低,管理机制上存在障碍,使得文档一体化管理很难实现[3]。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组织管理和管理人员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三大要素,并且在这三大要素中技术的进步、组织管理的变革及人员素质的提高必须协调发展,才能提高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包括:

(一)理顺档案信息化体制

一套完整的企业信息工作流程应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形成,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档案工作仍处于“信息存储”状态,没能被加工利用,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信息的价值。企业档案部门在档案工作中形成你查我调的被动服务格局,不仅工作效率低,也影响了信息价值的利用。要想打破这种格局,档案部门要理顺档案信息化体制,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完善工作流程,不断完善信息的形成与采集,同时加强信息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为信息服务工作创造更加优良的条件[4]。

(二)制定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是企业档案管理和利用不可缺少的条件,能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只有深入了解档案部门各工作环节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快企业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才能保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加规范,从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推动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工作的开展。信息化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为企业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服务。

(三)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意识

由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和现代信息化档案管理存在着较大区别,在信息化时代,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意识与科技化意识,加快档案由手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至关重要。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采用信息技术引发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档案管理要不断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把从重管理、轻利用的“封闭型”模式转变为“开放型”模式,把档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轨道上来。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并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组织机构,促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档案信息化质量

档案部门应注重档案信息化的质量,即档案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档案的信息化不是表面功夫,而在于是否能被社会有效利用,信息化的程度也不能只看档案信息量,而在于是否实现了档案服务功能的全面拓展。因此,档案部门必须不断突出自身特色,使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能落到实处。

(五)提高档案信息化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现有的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进程。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引进的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学历,增加岗前专业培训,使他们更快更好的深入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去,为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六)选择合适的档案管理设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企业应不断变革其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更为高效的管理模式。企业应为档案管理部门配置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专用电脑、软件、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并选择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目前,档案管理软件的种类繁多,有些适合用于管理文书档案,有些适合用于管理科技档案,在档案数字化管理中选择适合的档案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档案管理软件不仅要有档案自动压缩和解压缩功能、完整的系统运行监控技术等,还要能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这样才能全面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实现企业档案的有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5]。

(七)企业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目前企业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企业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数据库建设要依据国家标准,建成标准化、通用性好数据库,包括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其中,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是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的基础。它需要依靠人工对档案资源进行著录、标引和录入。关键是严格规范档案信息的著录标引及其机读目录数据的录入工作,科学选定档案目录数据库,从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考虑选择档案管理系统。

四、小结

总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档案管理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对档案事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工作,也是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管理素质,与时俱进,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顺应社会与时展的要求,保证企业档案信息化健康顺利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晋南.浅议企业档案资源数字化[J].大江周刊论坛,2009,8

[2]唐超嫦.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浅析[J].建材与装饰,2009,10

[3]李潆.如何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J].城建档案,2011,7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工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98-01

一、Z县局(营销部)基本情况和现状

1、硬件基础设施比较齐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县局(营销部)共有台式电脑36台,打印机10台,建有网络机房1个,标准网络布线点1个,交换机、机柜等相关网络设施4个,建有计算机网络防雷工程1套。

2、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比较完善。通过加强信息工作的管理力度,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化培训管理办法、机房管理制度、互联网管理办法、信息设备管理制度以及相关信息岗位的岗位职责等等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职责,基本满足目前信息化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信息化管理工作处于一个较规范的管理体制下运行。

3、各类软件系统紧密应用于各项工作之中,但是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工作中使用到的软件系统有三项工作系统、协同办公系统、资金监管系统、“135”工作法系统、营销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专卖管理系统、一号工程系统、文件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考评系统、物流管理系统以及移动短信平台。Z县局(营销部)35岁以上的员工占全体员工的50%,因为年龄的问题,软件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4、缺乏专业化管理人员。目前Z县局(营销部)共有在职员工38人,拥有计算机相关专业资格证书2人,全日制本科学历6人,其中计算机相关专业2人,缺乏信息系统维护、应用、推广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无专门软件系统管理部门和岗位,营销服务科内勤人员兼职计算机系统管理岗位。

二、认真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加快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要结合烟草行业的特点,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加强信息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及员工的信息化意识,提高对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2、加大资金投入,淘汰落后的硬件设备。目前2005年以前购买的台式电脑8台,打印机3台因设备老化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并无维修价值,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一个企业的信息化设施建设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然后在进行信息建设投入的时候,先要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做到投资价值的最大化。通俗点讲就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另外,在信息建设投入同时,要考虑到日后工作发展的需要,便于设施的升级和改造,很好的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信息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是比较快的,产品更换的周期大概在三到五年,有些设备的使用寿命要视其使用的环境和情况来定,因此持续不断的投入和系统科学的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

3、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提高信息系统利用水平

目前,很多员工,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员工,对于电脑的操作并不是很熟练,不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使得日常工作中的效率不高。员工素质与信息化工作要求差距较大,大部分员工对电脑及相关信息设备出现的故障缺乏基本知识,常常在故障出现之初采用不当的操作方法,造成故障问题恶化。

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业务、技术和管理素质。带动全体员工全面了解各软件系统的操作流程,熟练运动其功能模块进行日常办公,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提高工作水平。让每位员工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专属帐号登陆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系统进行日常工作和相关文件资料的传递,访问国家局、省局的网站了解行业新闻。

三、效果评析和下一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