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范文第1篇

高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教育机构。当代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受社会上各种负面思想的影响,价值观迷失、偏差以及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事例,这些现象让人痛心不已。但是身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坚持中共中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培育工作任务艰巨且紧迫。但是,我们更需要做到的是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心理上的认同并且从实际行动上践行,这是现在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路径着手研究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目的是架构起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到践行的桥梁,分析实际情况,探寻其解决方案。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负着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高度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道德建设中终极价值的高位要求与基础道德之间的矛盾问题面前,孙美堂在“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一文中指出:“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不是道德理想的失落,不是功利主义和世俗文化的泛滥,而是中国文化中底线伦理在一定程度上的崩溃。底线伦理崩溃表现为人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发生危机……在这种情形下,理论工作者撇开保卫最起码、最基本的底线伦理的任务,高谈构筑21世纪现代价值和文化理想,是不现实的。”[1]所以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得到坚守后,再构筑现代价值和社会文化理想,因此这条路径就是从道德底线到最终价值的转换。

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所以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例如,现在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起来的问题,引起社会上广泛的舆论,在路过的众多行人中,不乏大学生的身影,虽然也有报道大学生在车站紧抱倒地老人为其取暖并拨打120的事件,但是我们看到的也有漠视。这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素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问题,更深层面反映的是飞速发展的物质世界与跟不上其发展速度的精神世界的矛盾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与其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价值取向取决于整个社会大学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带头作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能反作用于大学生,从小部分群体开始做起,从老师们开始做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在青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有时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榜样能给青年人以奋进的力量、成长的动力,帮助青年确立最初的生活指向,更好地进行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2]用培育的方法是用氛围去影响大学生。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路径可以由以下几点具体实施。

第一,发挥主渠道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灌输给学生,并将其作为个人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理论接受和内化、价值反思和重构、行为实践和约束的重要任务。所以,首先,高校应明确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个战略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发展中心任务。应将贯彻“立德树人”纳入高校战略发展规划,将立德树人与管理教学体制、办学质量、党的建设并驾齐驱,力促立德树人实质突破,鼎力打造道德新高地,并且付之行动,建立建设强有力组织领导体系。应建立“党委统筹、党政共管、系部组织、社团参与、学生覆盖”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立体网络,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打造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全面、系统工程,应建立系统推进平台。用德育引领适应教育平台。重点推进新生入学教育、爱校爱国教育、文明修身教育、日常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纪律教育等支撑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人生观等,引导学生养成遵守校规、健康成长的良好行为习惯与心理认同,为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思想道德转变打好基础。德育培育重点是教育平台。注重课堂思想教育、管理思想教育、校风校纪教育,党校马列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重大节庆教育、民主传统教育等支撑模块。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观念,坚定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建设社会主义,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第二,主动制定约束举措。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生活环境比较简单,对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还没有更多的体验,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带来的经济形态变化、阶层结构的变动带来的社会形态变化、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利益体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整体的深刻变化等等,缺乏充分、深入的体验和思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约束举措,理应包括自身的行为约束和外在的措施约束。道德渗透专业教育平台。注重专业思想教育、专业特色活动、就业创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支撑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辩证思维、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教育观、成才观,为全面成长成才打牢基础。道德模范典型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勇争先、敢于担当的责任使命意识,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形成。应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驱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潜移默化、多维一体、内心驱动、大爱无声的长期工作。创新学校育人主路径,由粗放式、粗线条向精准化、网格化转变。坚持思想政治课主渠道培育,坚持辅导员专职化带动,坚持学科潜移式渗透,坚持活动主题性陶冶,坚持文化内涵式引领,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贯穿于把教学管理服务实践全过程,推动校园文化引领。创新社会实践主基地,由书本式、教条化向体验式、情境化转变。推动社会实践道德锻炼。强化社会调研道德观察,组织学生到工厂、社区、农村、家庭开展社会调查,帮助排忧解难。增强实训道德孕育,让学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开展顶岗实习,培养爱心、细心、耐心。创新家庭参与主单元,由被动性、低效性向互动式、联动型转变。

第三,建立培育机制。通过加强社会公平机制建设、构建社会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和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以此建立健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有效的机制,并充分发挥信念作用,强化大学生的理想内化机制,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继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从而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机制。所以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使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达到听入耳,记于心,表于行的效果。关于这个观点,众多教育家有自己的观点,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因此要求教师要能够处理需要讲授的专业内容与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关系,专业技能教育与品德政治教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课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基础。要求教师教学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要强化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学科内容和实际课堂的结合,注重充分发挥各专业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要求各任课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专业知识与德育、生活的结合点。要加强心理、课堂、教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要充分调动品德教育的科研力量,研究编写思想教育的相关教材,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规律、学生接收能力以及接收水平,探索性地研发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逐渐建立健全高校的教育体制,在创造性地探索与实践中使特色德育建设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形成每个学校关于品德教育特色品牌。开展有关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精神世界的活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空间主要是以校园,这种群体文化是由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组成的。如果校园文化健康高雅,价值导向鲜明,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构建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深入了解并且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真正地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宣传资源,以此体现出教育理念。实施学校、网络多方面的建设,综合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加强培育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需要动员和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营造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大环境。进一步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努力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新平台,让大学生时时受到教育,处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风气。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范文第2篇

由于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时期,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社会思潮多元泛滥的今天,大学生极易受到错误、消极甚至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是确保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当前,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大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存在入党动机不纯、组织上入党而思想上未入党等状况。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全面贯彻到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建工作途径的思考

针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思想需求和行为特征,积极探索融入的有效途径。

1.注重思想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建工作,首先要加强高校思想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实际研究和制定核心价值体系有效的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师生员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和接受度。加强思想建设要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等切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发挥第二课堂优势,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组织专题讲座、宣讲报告会,以及开展学生理论社团活动等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学习。此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机统一的,因而应注重教育内容的衔接,做到统一规划,避免在不同课堂教学内容中出现简单重复的现象;二是针对高校不同群体因材施教的问题。在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立分层教育机制。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性,把说理教育和道德践行相结合,培养自律意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由一种规范性的教育转化为提升师生员工个体人生价值、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的教育。

2.注重实践锻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团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正确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必须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党团组织生活、学生社会实践等,用显性的政策制度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外化于行。

(1)加强党团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师生员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2)强化党员干部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起好示范引领作用,定期深入基层、了解关心师生员工生活。校级领导应定期深入对口联系单位,听取师生员工对于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学院、机关处室领导及专业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生活辅导工作。

(3)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活动力度。社会实践是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高校可通过社区共建、校企联建等途径,创建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和社会服务基地。定期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三下乡”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3.注重制度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基本制度是约束、规范、引导、保护党员干部行为与利益,维护高校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的根本保障。严谨规范、实用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保证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高校要注重制度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制度建设,使广大师生员工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自觉地规范、要求、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1)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激励、规范和约束功能,以保证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要处理好高校现行制度的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制度创新不是全盘否定现行制度,而是随着时展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现行制度,使之满足高校工作的需要。

(3)要加强党的制度观念教育。党的制度观念对党的制度的制定、完善、实施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党的制度建设过程既是党员形成一系列基本价值观念的过程,也是党员的价值观、义务观、权利观、纪律观等思想观念的变革过程。

三、建立健全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实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为确保实效,仍需建立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

1.要高度重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工作。学校党委要按照“党委领导、职能部门牵头、基层单位具体负责、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原则,建立领导机制和责任分担机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的建设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合力。

2.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介的宣传、引导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中。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民警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265-02

引言

党的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阐述。在阐述中,特别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正、平等、法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人民警察队伍的建设实际,司法部门提炼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当代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构建当代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不仅有利于警察队伍建设,塑造忠诚警魂和优良警风,更有利于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当代人民警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价值观是人对周围事物意义存在性、重要性的评价与看法,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的特点。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行业、部门、团体中具有统治地位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定义、构成、标准与评价的态度与看法,主要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指的是统治阶级通过一定思想价值观念和政治观念的引导,对人民警察队伍施加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影响,使其行为认识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实践价值,“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当代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1]。

(一)教材脱离实际

目前我国人民警察队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教材是上级下发的教育材料,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度低,教材较为死板,缺乏灵活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较少。但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内容宽泛,若只是照本宣科理论知识,利用枯燥的方式实施教育内容,易造成干警对价值观内涵的理解一知半解,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教法单一程式

就我国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而言,其教学效果呈现出单一化和程式的不足。单一化是指教学方法种类少,主要是依赖会议灌输。新兴的网络教育、心理教育在人民警察的思想教育中并未真正发挥作用。程式化是指多数的价值观教育宣传采用的均是讲课和听课的教育模式,在这种常规化的教育模式中,受教育者很难产生共鸣。并且,教学中不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人民警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工作,忽视教育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

(三)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效果是评价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在实际的调查中,教育行为实施的前后,人民警察由于受到教学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的诸多制约,自身的改变较小。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又缺乏实际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人民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整个价值观的建设中,现状不容乐观[2]。

二、当代人民警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当代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上强调忠诚于党和人民,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为民”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的思想,是维护人民当家做力的重要途径。“公正”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树立公正执法与法律至上的权威观念。“廉洁”是人民警察价值观的基础,在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突出清正廉洁。

但是,社会诉求偏重警察的业务而非思想思想政治工作,学术偏重警察工作实际而非教育培训的社会因素;警察群体学习需求不足、创新型不足、机制不完善的群体因素;干警自身学习意识的淡薄、观念的滞后、个体学习的困难的个体因素。这三个方面严重制约着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建设,为改善其现状,提出以下途径。

(一)从实际出发,丰富教育内容

加强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在确保教育内容符合干警实际需求的条件下,丰富教育内涵。在此要求下,加强人民警察的忠诚度教育、注重为人民服务教育、强调公正廉洁执法教育至关重要[3]。

警察职业的忠诚度,指的是警察职业甘愿奉献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态度。在忠诚教育的内容中,增加警察忠诚教育的终身机制,并且将其作为提升警察忠诚度的关键。按照具体的环节划分为各类专项环节教育、入警教育以及高等警察教育,以此建立警察在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忠诚教育的常态化建设机制,并使其成为终身制。这种机制最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落脚点,有利于人民的满意度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能够增强警察的职业感,提升警察的职业能力水平。

警察职业的为民教育,体现在执法为民理念、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中。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进行警察教育时,也应当将为人民服务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警察的权力来源于人民,通过对公仆意识和忧患意识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护民、爱民、为民的目标,防止各种和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

公正和廉洁教育是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实现公正执法,可提高警察的执法公信力。中共十中强调:“以党建带动对建,抓班子带队伍”的建设方式,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执法培训和岗位练兵等活动,提高警察基层的文明,提升科学执法的能力。在相关准则的细化下,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执法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媒体和人民的监督,使人民警察的执法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4]。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新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实施的好坏是影响警察对核心价值观体系接收认同程度的重要因素。只有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例如,在教育中,将理论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结合人民警察的先锋模范事迹和精神,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物典型,在警察队伍中营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学习氛围。

1.利用新型媒介的传导作用,加强网络教育

例如,利用飞信、微信以及相关社交软件,向警察队伍定时推送有关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图文消息;利用趣味软件,提升其主动性和参与性;利用电视媒体,进行相关主题的放映。利用多样的新型媒体,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性。

2.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心灵沟通

青年警察在目前的警察队伍中占有的比例较大。青年的个性鲜明、心理复杂,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开展心理辅导。在方式上,可以通过一对一的心理对话,也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及时掌握并解决其心理障碍,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更好地位警察个体服务。

3.通过扩展教育形式,实现警察队伍与个体的自我学习

任何事物的学习都离不开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方面教育的组织者要进行主动性的学习,增强学习宣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警察个体要注重核心价值理念的消化与吸收。在“领导型学习班子”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形成有效的学习机制,达成终身化的学习目标。

(三)明确教育目标,加强体制建设

人民警察的绩效考察制度是一种科学的管理与评价制度。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的选用,而且有利于全面提升教育的整体效果。加强人民警察日常培训工作的整体评估与考核,能够实现人民警察队伍的有效建设。人民警察属于公务员,完善评估工作和《公务员法》的衔接,将使评价体制建设更加合理[5]。

第一,完善相关激励举措。完善的激励制度能够提升警察核心教育的影响力,使人民警察的日常工作更具有威信。在实际工作中可知,将人民警察的经济利益和培训工作开展,并与立功受奖评优挂钩,能大大提升培训的实际效果。第二,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巩固教学效果。在培训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要的费用纳入单位开支中;另外,政法部门应落实人民警察的奖励基金,定期划拨,保证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的稳定性。

结语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警察队伍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现状进行考量,分析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提升警察队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方法。核心价值理念的建立,为新时期警察队伍的发展壮大开拓了新的视角,使警察队伍的思想政治方向坚定明确,能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刘基政.转型期我国警察心理干预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郑海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文化创新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张兆瑞.警察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

党的十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在2013年12月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群体的“领头羊”,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他青年群体乃至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因而大学生群体是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军”,高校是宣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一、思想与实际相联系做好情感认同培育工作

首先,情感认同的培育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先提出“认同”一词。根据弗洛伊德的分析,“认同”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2]。人的心理结构是由知、情、意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认同主体对认同对象的心理认同离不开认知、情感、意志等要素的参与,其中情感因素的参与对认同过程的实现至关重要。情感因素是把控认同对象能否顺利进入认同主体内心世界的开关,信任、肯定、感激、赞赏等积极情感能够促使认同对象向认同主体主观意志及行为的转向,但如果认同主体对认同对象怀有否定、怀疑、抗拒等消极情感,则会阻碍、抑制认同机制的实现。因此,情感认同的培育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而言情感形态的价值导向比理论形态的价值导向更有感染力、吸引力与说服力。其次,理论认同教育与情感认同培育相结合。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国内大多数高校积极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一些高校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较为系统的宣传培育模式:一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开创系统化教学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网络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等。二是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如举办“部长进校园”“理论名家讲堂”“青春与价值对话”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三是借助纪念传统节日的契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结合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民族团结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综观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大多停留在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纪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认知教育阶段。对情感丰富、青春热血的大学生而言,情感形态的价值导向比理论形态的价值导向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因此高校在做好理论认同教育的同时也要辅之以情感认同培育工作。再次,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高校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就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更贴近、走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使他们真切地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行动力,从而消除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陌生感、距离感,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感与亲切感。马克思曾言:“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3]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假若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而空谈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是不可能的事情。针对这一点,在指导动员群众参加战争工作所使用的方法更为明确地阐释了这一点。他指出:“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那么,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忽视,一点也不能看轻。”[4]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不能离开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需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因此,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要做好学生服务工作,改善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条件,提高校内餐厅、宿舍、图书馆等机构的服务水平,通过解决、满足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面临的困难以及需要,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学校、国家、社会的切实关怀,从而消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陌生感与距离感,激发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怀。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精神为指导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积累孕育的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人格品性。大学校园文化本质是一种教育文化,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诉求,对校园主体有着深刻的教育功能。在不同大学校园中学习生活过的大学生在一言一行之间均彰显着母校文化的印记,校园文化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要依托。大学校园文化是校园主体在校园生活、学习、工作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一所大学的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美化绿化等方面蕴含的文化风格;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中蕴含的文化价值理念;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指校园主体在言行举止间展现出来的基本素质与修养。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实现高校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工作,就意味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融入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充分利用大学校园建筑设计工作、环境优化美化工作以及各种校园文化宣传设施,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转化为一种文化因素注入高校校舍设计建设中,使大学校园中的每一栋建筑、每一块墙壁都能“开口说话”,深化校园建筑的文化符号。二是充分利用高校校园中的文化宣传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宣传栏、电子屏等,充分展现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学习典范。三是做好校园卫生服务工作,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明亮的校园环境,为培养品行端正、人格优良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校园生活环境,以此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其次,充分利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价值导向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贯彻其中。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言:“价值观与道德伦理上的变革会推动人们去改变他们的社会安排和体制。”[5]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本身就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诉求与价值取向,将相对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能使其更为具体化、可感化、可知化,从而使大学生在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内化为自我人格的一部分。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调整修改大学现有的规章制度,使之更加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二是高校各级领导与管理人员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相关的规章落实监管机制,严格把控校园内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明公正执行,以确保其对大学生的行为约束力量与价值引领功能的发挥。再次,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6]。道德与价值观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一环。一要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发挥好道德示范功能。孔子曾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者自己首先要做到刚正不阿、品行端正,只有这样,下面的人才会作风纯正。教师队伍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功能,因此高校要做好教师队伍道德素养把关工作,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二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设计、制订与大学生德育相配套的网络教学课程与素材。微信、微博、QQ等信息交流软件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流工具,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信息交流软件,设计、制订与德育工作相配套的教学课程与素材。

三、培育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教育主体

大学教师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承担者,各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融入并体现到自己的课堂授课中。但是,目前在高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任大多落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辅导员肩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文社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力量。教育主体单一化的培育模式在无形之中夸大了、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识形态色彩,我们不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意识形态性,但如果在培育宣传过程中过度强调它的意识形态性,则极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教育主体单一化的培育模式也使得许多专业课教师特别是理工科类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学科壁垒。这种学科壁垒会分化、误导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与热情,学生们可能会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己所学专业里出现的频率来判定自己的学习态度,以此就造成了不同学科领域内的学生在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用力不均”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应积极做好教师队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培养多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教育主体,营造“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科科都是德育工作课”的局面。首先,高校应积极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职工培训工作。由于高校教职工人数较多且空余时间不集中,高校可以利用学校网站或建立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技术定期推出并更新相应的学习内容,以供全校教师观看学习,还可根据教师从教的学科背景推出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除此之外,高校还要设置与学习内容相配套的考核机制或评价系统,以掌握教师们的学习实况并检验他们的学习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端正各专业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进而端正全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避免出现“过度意识形态化”以及“用力不均”的状况。其次,大学教师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主要力量,但并不是唯一力量,高校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善于挖掘发挥大学生自身的力量。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助手,在学校领导及各学院领导、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主持承办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各项工作,在组织各项活动中他们的办事能力大幅度提升,日益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分子。除此之外,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主要成员是大学生,他们比较了解同学们的思想状况与价值诉求,他们组织开展学生工作有着比较突出的先天优势。因此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时应善于利用和发挥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学生组织更迅速、更全面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传递开来。本文系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首都治理实践研究”(2016XCB12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孙 英 刘兆芙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5].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2).

[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134.

教育制度的主体与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动态过程;内化机制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34页.]。这一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战略任务。因此,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要素、过程与内化机制,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要素分析

认同是由社会学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层面的含义。“在个体层面上,认同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度或身份的理性确认,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在社会层面上,认同则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2]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4.]。本文研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要是从社会层面的认同着手分析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常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高度抽象,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理论化表达,是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评价思想是非、行为善恶的最高价值尺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认为:“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观点”[[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7.]。据此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能否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核心观点,理论上属于社会主义的客观属性与人民群众的主观需要之间满足关系的范畴。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从实践哲学角度指出,“在常识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现实的’和唯物主义的成分,都是天然感觉的直接产物。…而哲学等思想体系则是“对宗教和‘常识’的批判和替代”。[[4]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36.]其实,实践哲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让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为群众所理解和认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就是要让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广大社会成员所认同,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不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看,还是从实践哲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都是一种科学思想理论体系的普及化、大众化的过程,它是通过个体认知和社会心理的作用将其内化成社会成员的常识,即成为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意识、观念与语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工具和教育方式构成了认同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有机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升和凝练,它构成了认同的基本内容,是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在具体的认同过程中,它会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不同程度的具体化、通俗化、形象化。思想教育工作者是教育主体,同时也是认同过程中的教育对象。认同工具是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场所与载体。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为一定数目的现实,它们以独特的、专门化机构的形式呈现给其直接的观察者。”[[5]齐泽克和阿多尔诺著,方杰译.图绘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6.]这些形式如宗教的、教育的、家庭的、学校的、法律的、政治的、工会的、传播的、文化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既构成认同的基本载体,也是认同的基本手段。认同方式是在具体的认同过程中采取的基本方法与策略,如灌输教育、宣传感染、制度规范、组织政策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指出:“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基本方法”, [[6]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人民出版社.2008:133.]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认同的基本方法。认同工具与认同方式构成了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渠道和路径,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育、思想宣传、制度规范和实践交流等活动,都是其工具和方式的典型注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态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是由认同的各要素有机匹配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过程,包含着从理论形态向常识形态的内化过程,也包含从常识形态向理论形态的反刍过程。一端是作为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端是作为常识形态的社会成员的意识与观念。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解读并对社会成员实施教化、宣传,社会成员在接受、认同其理论形态时往往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与观念,这种常识性的意识与观念还会反作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和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是思想教育工作者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恰当的教育方式对认同主体进行教育的互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据提出来的,希望人民群众在切身体会和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而不是强迫他们服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的理论与实践中,逐步由以往比较偏重意识形态的强制和“灌输”,过渡到现在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既是对人类认知、思想理论发展客观规律的遵循,也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思想观念领域内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体现了现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文化和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既导引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阶层社会成员的思想状况;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性,又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和引领能力,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价值共识。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关系的多元性,各类阶层利益需求的多样性,人们的价值选择受限的多方面性,因而不同社会主体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经常表现为一个日渐磨合、逐步实现的动态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演进过程。因为这种动态过程内含双重前提: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二是理论为社会所需要的程度。前者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限制,即它必须是正确的、彻底的、科学的理论,是便于人们理解并能为人们接受和信奉的价值观念;后者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外在限制与张力。恩格斯在谈到自然科学发展时强调“社会需要”的巨大推动作用,“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实际上这也适合于社会科学,更适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只有社会对思想理论与价值有新的需求,武装人们头脑的思想武器才会真正发挥功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阶段,各类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各阶层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符合了时代潮流,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成员常识的转化过程应根据社会需要、具体对象的状况等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通俗化、具体化、形象化,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以教育对象现有的思想文化水平、心理需求状况为基础,在认同工具与方式上进行新的突破。要注重人民群众社会信仰与政治信仰的有机统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塑造各阶层社会成员的政治信仰,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同时,应注重社会成员的常识和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反向影响过程。一方面,它可以是积极的影响过程,即社会成员的原有观念与常识所形成的心理与思维模式有助于他们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阻碍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显然,要提高认同的效果,就必须正视人民群众常识的消极反向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再造与变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还是认同主体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演变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也就是社会成员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化理论认知为信仰和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认知和共鸣两个基本环节。认知是社会成员系统地了解、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环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环节。共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环节,作为对客观对象本质、规律反映的科学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教育对象会凭借大脑中形成的信息性结构,对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信息进行审视、比较,对“合意”的价值理念给予认可和选择。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只有经过这一过程,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到自己原有价值观念中,对自身的行为产生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对客观存在的各种价值现象总的看法和反映,尽管价值的形成必须有其客观的基础,这就是各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和现象所固有的属性,但是价值总是同人的心理需求有关,是主体以内在的需要为标准,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不仅造成了价值观念多元的现实,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加了难度。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和驾驭认同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的心理演变,要特别注重满足各阶层社会成员的心理需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化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化机制,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解读的同时,通过思辨、选择、融合的内在思想运动,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发生正向转化,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精髓逐步融入自身核心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运行方式之总和。

首先,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解读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是认同、内化的前提条件,相应的大众化解读机制是其内化机制的一个基本步骤和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解读的过程,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是将抽象的一般价值观念转化为具体的价值、思想、理论,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创作出社会成员需要的便于理解、喜闻乐见的思想内容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理论创新与再造过程。具体运行机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具体价值与通俗易懂的理论观点。这是从一般价值向基本理论观点的具体化过程,它以理论化的形态展现给教育对象,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种类型的相应学习教材与资料等。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丰富的素材相结合,或者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其他事物与事例中去,形成日常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教育内容。比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特色语言相结合创作出人民群众易懂易记的通俗话语,让人民群众既能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又能牢记于心。

第二,要大力探索价值理论学习与价值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联动机制。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联动的内化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亦是社会成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践之于行动的运行机制。它包含价值理论学习和价值生活实践两方面,一方面,注重加强社会成员的价值理论学习。明白何为价值,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念,并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行为认同。另一方面,注重社会成员的价值生活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深化价值认知,进而形成并强化价值认同。价值生活实践就是通过参加具有一定价值内涵和价值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诸如劳动实践、生产创造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科技开发活动、抗震救灾、公益活动等,在价值生活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在这种联动内化机制中,价值理论学习和价值实践活动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价值理论学习以价值生活实践为基础,价值生活实践以价值理论学习为前提,既要注重价值理论学习对社会成员建树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导引作用,更要注重价值生活实践对社会成员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内心体验功能。

第三,要努力形成从教化、体验到体认、固化的过程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和发展环节。这个环节是体现和升华内化实效的重要环节,它并非是一个自然流程,需要建立一个从教化、体验到体认、固化的过程机制来加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必须通过理论教化、情境感染、实践体验等若干环节和阶段,才能使社会成员实现内化的效应。人们的思想过程尤其是思想的心理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思想观念认识的反复也是经常发生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改变这种正常的程序。固化的前提是接受,但接受之后必须不断强化进而固化。宣传教化、情境熏陶、实践体验等手段是增强体认、牢固观念的基本手段。劳动是伟大而神圣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根本武器,具有很强的固化先进观念的作用。固化机制具有目的性价值,是前面各种机制作用的终极体现和落脚点,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否则,就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整个动态过程和内化机制流于形式。要科学设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方案,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相应的实践活动规章制度,将其与岗位责任制度一体化执行,努力形成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化—体验—体认—固化”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34页.

[2]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4.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7.

[4]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36.

[5]齐泽克和阿多尔诺著,方杰译.图绘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