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范文第1篇

1科技进步与战后资本主义新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已有360多年的历史。资本主义从产生时起,就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经常发生经济危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但是,自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资本主义就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注重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它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并利用这些物质财富投入科研和技术发明,因此,能够更好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现代资本主义,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在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4%,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30万亿美元,其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为3/4;同20世纪初相比,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生产率提高了约100倍。现代资本主义取得的成就及其优势地位,主要是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的,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二战以来经济增长的70%~80%产生于科学技术创新。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强化军事和政治,发展经济和教育,争夺科技人才,抢占科技制高点,使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改变了生产力的规模和结构,使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出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第二,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促使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出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国际化、中产阶层队伍扩大、劳资关系缓和等一系列新现象、新特点。第三,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和作用下,在军事、国家职能、民主形式、阶级结构、政权结构及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第四,现代科技革命促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失业和经济危机等社会矛盾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形式。

2科技进步与战后社会主义运动

历史昭示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社会主义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联。如果说,蒸汽技术革命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话,那么电气技术革命则大大加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正是在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产业革命的狂飚推动下,科学社会主义从昨天走向今天。但是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向当代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外部条件,从而既向世界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之初,由于历史的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在了前头,社会主义国家暂时落后。但到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感受到了这次科技革命的挑战,纷纷发起“向科学进军”,进行改革调整的尝试,初期颇见成效。历史的不幸在于1957年以后,欧洲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领导人开始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中国等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一度忽视经济建设,特别是放松了科技的发展,而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纲,结果走进了“左”倾教条主义甚至是“内乱”的死胡同。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两极相通,殊途同归,都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联盟。60年代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西方国家进入高潮,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则日见衰退。直到7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国家也取得了某些高科技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总体差距愈来愈大,更没有使新科技遍地开花,形成新的产业。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再次掀起高潮。这场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使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难以长期脱离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潮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包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竞争和斗争,日益从军事对抗和较量转入经济领域,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和重要。面对这样的新挑战,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在80年代不仅还是没有找到加速经济发展、尤其是科技革命的路子,没有正确地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社会主义体制,而且经济出现了全面衰退,其中一些国家长期拒绝改革,固守僵化的体制。80年代中期以后,在没有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又转而搞没有限度的“公开性”、“民主化”,以所谓的“政治改革”为中心,结果使加速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一句空话,从经济衰退发展到经济危机,又从经济危机发展到政治危机、政治动荡,最后导致社会危机的总爆发。

另一方面,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不仅向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同样也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契机和条件。每次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产业革命,都会给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会给后发展国家创造一个跳跃式前进的环境。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比资本主义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因而更有条件也更有可能充分利用科技革命带来的新的条件加速发展、加速走向现代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当大多数执政的共产党没有能经受住战后新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的考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却一枝独秀,经受住狂风巨浪的吹打,而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再次来潮的时代大机遇,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增添了活力和吸引力,而且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了青春。

3科技进步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一直对国际关系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技革命的浪潮蓬勃兴起、方兴未艾、深入发展化。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战后国际关系产了巨大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国家概念,制约着国家的行使范围。国家历来是国际关系中神圣不可侵犯的核心领地。不过,随着当今世界新兴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从国际制度的层面去观察,国家正在日渐受到挑战和侵蚀,变得相对弱化。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和电子技术,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进行信息的自由传递,使得每个国家在严格意义上讲已经没有了秘密。此外,地理上边界的重要性也被国际分工、国际市场体系和科学技术在国际间的转移和流动,极大地削弱了,并且将整个世界逐渐地纳入到了一个单一的政治统治之中,因而给每个国家维护自己的带来了威胁,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战后,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大,在科学技术的导引下各国的综合国力对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7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使科技力在国力中逐步取代军事力成为国际较量的一个制高点。在新的形势下,苏联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科技、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渐拉大,并最终解体,由此导致两极格局的终结。与此同时,现代科技革命不仅使日本、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而且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在近20年来急剧上升。这些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国际关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国际关系越来越具有全球高度。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通讯卫星技术等提供的先进的交往和联系手段使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无论其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发展水平如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国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社会之整体部分。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进步 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一种历史现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与一个国家工业化开始的早晚和进程的快慢、土地集中的程度、农业的内部结构、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生产率的高低、人口的增速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等因素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科技的进步极大的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的发展又迅速地推动了科技的更新。它们的互动,带动了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动导致了劳动力分布的大变动,从而引起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良性分化。可以说任何真正的科学革命都直接或间接导源于人类发展生产的实际需要,并最终必将引起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形成新的产业革命,带动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转移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人们的就业形式和就业观也相应的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这集中体现在: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乡村到城镇的转移,人的个性也相应的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由于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时代”首先在英国到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统计,到15世纪20年代,工厂纺纱工用机器纺纱,每人每天可生产100支纱,是手摇纺纱工效率的1.4%,而到1710―1770年增长到2.8%,1770―1810年则达到8.5%。但工业革命决不仅是生产力革命,它必将演变成一场社会革命。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不仅造就了一个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从事机器生产的产业工人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也发生变化:1841年,这个比重在棉纺织业中已占68.7%,在手纺织业占50%,在丝织业中占40%。在机器制造和钢铁业中也迅速增长。

由于工厂制度的建立,许多新兴工业崛起,城市人口也迅速增长,到1850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0%,至1871年这一比例已达到62.8%,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都市化国家。由于新兴工业和城市大多集中于西北部,所以这个时期人口迁徙出现了另一大潮流,这就是从传统农业区的东南部向西北部,而不仅仅是垂直移动。这场社会革命也逐步扩及农业领域,其突出的表现就是1789―1820年间发生的“圈地运动”,使残存的独立小农和茅舍农丧失土地达371万英亩,最终消灭了传统的自耕农阶级,英国成为第一个消失了传统农民的国家。在农村取而代之的主要是三个阶级:大土地所有者,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农村雇用劳动者。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在继续第一步的同时开始从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人们开始真正从日常生活中享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成果

由于第二次技术革命,电气时代的到来,人类才真正开始从生活中体验到科技进步带给他们梦幻般的感受。可以说还没有哪一种发明,像电的发明那样如此广泛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1895年把电用于交通,在大城市中出现了“电车”;由于解决了电的远距离输送,“电灯”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对电的需求,1882年时美国已建造了150多个小电站。由于有上述几项产业的发展作为支柱,19世纪末和20世纪,西欧和北美各国继英国之后相继都完成了工业化,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地区。据统计,至1913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占了全世界工业生产的87%;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4.1%,顺利的完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人们开始享受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总之在科技革命带动下的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化的大生产,而且也正是工厂制度的建立引发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从而在高效率的社会生产力下,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类享受到不曾有过的现代物质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三、随着科技的创新带动了产业的创新和就业的创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多元化,转移的速度也快速化

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即现代高科技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场革命,迄今为止它已进行了半个多世纪,但从它初步展示的潜力来看,只不过才刚刚开始。计算机技术是战后第一个也是发展最快的高科技领域,在几十年内已更新换代五次,由电子管发展成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从第四代起向巨型和微型两个方向发展。

这次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所以,在几大高科技群落兴起的同时,核电站,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以及各种新材料开发,海洋资源开发,空间技术开发等与之相关的产业都有已先后建立起来,形成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并以能源,信息和材料为主要支柱。

生产力的变革历来是一切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兴起,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由于科学成为经济发展的中轴,一个拥有高科技知识,资源和资本的专业人员群体正在崛起,这些人以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等新兴产业为基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正在取代传统的产业资本家而成为社会的新富,并逐步控制经济和社会运转的关键岗位。第二,知识产业和服务业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就业和劳动方式,一个拥有一定高科技知识和技能,主要从事知识产业劳动和服务的新的工人阶层正在逐步形成和扩大,并取代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产业工人阶级而成为主要的劳动阶层。第三,更重要的是:高科技的发展对人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道德水准,接受终身教育以便使自己的知识更新换代。一句话,就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章辉,黄柯可,等.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0―21.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影响

一、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被称之为“科学的世纪”,近代科学技术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0世纪进入物理学发展和人类认识世纪的新纪元,科学发展同人类日常的生活,学习等已经不能分离开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大技术”日益强大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人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高新信息技术,如: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生物和基因技术,新材料和纳米技术,核能和新能源技术等。虽然工业革命带给人们的影响是具大的,但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经济数字化经济的需求,导致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慢慢主导着社会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是建立在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处理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一次技术革命,带动了第三类产业的发展,并且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

1.信息技术对政治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方便并更加有利于广大市民、群众对国家、政府工作的了解,使政务公开,增加政务的透明度。我国广大市民、群众可通过互联网、各大网站清楚明白地了解我国的政策、法规等各项规章制度。

2.信息技术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从而在节约了人力、物力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信息技术革命中的许多新的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促进许多新兴产业的诞生,更进一步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3.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使得经济发展很难得以长久。许多传统产业衰落,变成“夕阳产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使得工作时间缩短。由以前的按时定点上班变为可以在家上班,通过网络体系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业余生活丰富,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各个时间段的新闻,重大事件,也可以在网络上同其他人进行交流,进行娱乐活动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信息技术对教育方式的影响。信息技术把原本单一的授课方式转变为网络授课方式,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手段,使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学习不再是固定的模式,变得更加的灵活。

三、信息技术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必定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1.信息技术发展造成人们自身能力的降低。信息技术发展越是发达,越是造成人们对于先进信息技术的依赖,久而久之,就更加懒得用脑思考。

2.信息技术的发展造成网络环境的拥堵。由于网络信息随意性这一特点,造成网络环境的拥堵。各式各样的信息“成群结队”的充斥在网络中,令许多并不了解的读者并不能了解事实的真相。网络的虚假信息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

3.信息技术的发展造成人类伦理道德的缺失。随着网络的发达,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瞥见外面的广阔世界,人与人之间缺乏的是最简单的交流,“宅男”、“宅女”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黄色信息,网络犯罪,高科技犯罪等信息充斥着网络,我们不得不思考道德沦陷的伦理问题。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使工作效率提高,加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增加了生活乐趣,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更加要严格的督促自身,使信息技术运用更加合理化,使科技和信息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造福于人类服务,带给人类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海林,徐建培.科学技术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韩锋.自然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宴永恒.对科技发展负面影响的反思[J].新西部下半月,2009(4).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问题;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011-07

自然原因和人类因素均能导致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从可控性和紧迫性来说,我们应更加关注人类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并引发自然界产生不利于人类的环境效应即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问题。弄清这种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机制,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结果的重要前提。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环境问题的探源研究,几乎都忽视了“科技进步非对称性”这一重要因素,至今未能取得公认一致的科学性结论。本文拟在分析环境问题探源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环境问题产生的“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原因说”,并基于此提出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对策。

1 环境问题探源研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发了环境问题的探源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诸多流派或观点,但最有影响的是“经济发展原因说”和“科技原因说”。

1.1 “经济发展原因说”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问题探源研究中,基于对现实的直觉,人们很自然地把视线聚焦在经济发展上,因而“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成为环境问题探源研究的主题和焦点,而其研究成果则首推“零增长理论”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撼世界的著名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提出了“零增长”对策,因而被称为“零增长理论”。它认为环境污染等问题是经济增长造成的,因而主张经济“零增长”。尽管《增长的极限》一书唤起世人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使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国所认真考虑的中心课题。但其“零增长”的主张则被认为由于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所固有的特征和规律而遭到不少未来学家、经济学家、自然科学家等的强烈反对,也几乎不被各国政府所接受。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是非常值得玩味的理论成果,它认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走势: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污染或破坏会随经济的增长而加重,当经济发展到某一水平时环境污染或破坏程度达到最大,而后经济继续发展,环境污染或破坏却随之下降,环境质量逐渐变好。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关系最早是Grossman和Krueger在1991年研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环境影响时提出的。1992年Shafik和Bandyopadhyay在为世界发展报告做背景研究时对EKC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其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并借用反映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倒u型曲线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来描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之间的这种倒U型曲线关系,因而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

EKC假说提出后,其结论受到学界激烈的争论和质疑,从而引发了检验性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热潮。10多年过去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国内的这种研究至今热度不减。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却表明,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仅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且也存在着正u型、N型和同步等多种其他曲线关系。显然,这种具有多种不同结论的研究,不仅影响其学术价值,关键的是它并不能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因为在EKC假说及其支持者看来,环境恶化也好改善也罢,都是经济增长造成的,因而决策者很难依据这样的结论来制定经济与环境双赢的两全之策。若再把正u型、N型和同步等关系的研究结论考虑进去,那就更加剧了“理论”指导的混乱,更陷决策者于左右为难之境地了。

EKC的国别或区域研究也试图预测正在恶化之中的环境质量逆转的拐点,即经济增长达到多高水平,环境质量才会发生持续能行的好转。但是,这里又存在一个问题,即EKC假说及其检验研究存在着一个隐性假设,即“经济发展始终是可持续的”或“不存在生态阈值”。实际上,任何地方的环境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都存在一个特定的生态阈值。环境污染或破坏一旦超过“生态阈值”,就会导致环境灾难,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的丧失。而在EKC拐点之前环境恶化程度就超过“生态阈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我们目前还很难确切地知道一国或一地的“生态阈值”处于何位,因此,预测EKC拐点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EKC研究把经济发展作为影响环境问题的变量,在大方向上也许是可取的。因为很明显,人类的经济活动对当今环境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如果处于恶化之中的环境问题能够得到最终解决的话,那也只能是发生在未来。一般而言,未来的经济一定会比现在有所发展,EKC假说好像就反映了这种现象。

但是,EKC假说及其有关研究将环境恶化或改善简单而笼统地归罪或归功于经济发展是有问题的,不仅仅是因为它不能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什么能动积极的对策,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关于“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得出不一致的多种结论本身,实际上就已经是对EKC假说的一种否定,同时也是对“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本身的否定。其实已有学者认为,EKC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虚幻的、经不起推敲的或可能是错误的。

EKC假说及其检验研究大方向是对的,但却错在它的方法上:①笼统地把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相关联,是一种从外部考察“经济一环境”系统的“黑箱”方法,这种方法缺乏分析性,短于深刻性,因而难以揭示环境污染发生的内在根源与机制。②不适当地采用了类比方法。目前的EKC检验研究,多是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这是典型的类比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像天体演化等自然现象的研究,而将它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就会降低其结论的普适性。因为同类社会现象的同质性远比自然现象为差。比如,发达国家当初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借鉴了发达国家过去的教训,显然不会走至少不会完全走发达国家的老路。而采用国际面板数据进行类比,实际上是把发达国家的过去与发展中国家的今天的情况等同化了,这样的类比研究其结论的普适性是难以保证的。

西方经济学用“外部性说”或“市场失灵说”等来解释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原因,但这并不是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或根本原因。因而它所提出的“外部性内部化”的政策措施,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效果上也是非常有限的。

环境污染或环境质量演变的路径,并不笼统地决定于经济发展本身,而是有着经济活动背后的某种深层次原因。

1.2 “科技原因说”及其存在的问题

直接从人类经济活动所依仗的科技手段上探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更深刻一些。“科技原因说”正是从“环境经济科技”的关系来追溯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这比之直接从经济发展的结果来追溯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经济发展原因说”深入了一步。

但是,到目前为止的“科技原因说”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①这类研究几乎停留于思辨性的论说,虽然具有一定的哲学深邃性,但却损害了这类研究的实证性和科学性。②这类研究多是着眼于科技进步“双刃剑”带来的负面结果而非针对作为原因的科技进步的结构和功能。由于这类研究把环境污染或破坏笼统地归罪于科技进步,因而导致像《增长的极限》的作者和其他一些学者据此否定通过科技进步改善环境的可能性。

实际上,环境问题探源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为现实地解决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而非单纯地消除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路径指南。“科技原因说”笼统地将环境污染归因于科技进步,并最终否定科技进步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作用,是不足取的。因此,“科技原因说”有待于向“科技结构原因说”发展,向实证研究深化。

2 环境问题的人类根源:科技进步非对称性

科技进步是人与自然或经济与环境之间的桥梁。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视角看,科技进步不仅应该具备生产力功能,而且也应具备环保功能。环保也是生产力,而且是长远的生产力。但是,传统的经济学多从生产函数――“产出=f(资本,劳动,时间)”来理解科技进步,认为当产出的增加大于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加时,就发生了科技进步。这种经济视角的科技进步观,仅将科技进步的功能限于经济,割裂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天然联系,缺少大系统眼光和历史眼光。

人类科技进步活动构成地球的科技圈,它不断地改变着经济圈(遍布全球的经济活动)的方式、内容、强度和规模。经济圈对生态圈的冲击会引起一定的生态环境效应。人类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或效果决定于功能不同的各种类型的科技进步力量的对比。而自18世纪欧洲产业革命以来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正是由不断被强化的科技进步非对称性所导致的。

2.1 科技进步的类型与功能

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在变迁中分化出A、B、C三种类型。

A型科技进步是一种具有开发和生产功能而客观上却容易造成环境问题的科技进步。它能为其实施者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但又会由于实施不当或实施规模过大而造成环境问题。

B型科技进步是一种具备环境治理和环境优化功能的科技进步,属于环境科技进步的范畴。其实施能为社会带来环境效益和远期经济效益,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型科技进步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兼有经济功能和环保功能的“绿色”科技进步,如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等等。它被用于经济活动而不会对环境构成负面影响(或对环境影响很小)。但它会通过科技进步的替代效应(以C型科技进步替代A型科技进步)减轻环境污染。

2.2 科技进步的类型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获得了非对称性的进步,即A型与B、C型科技进步在内容、水平、速度和实施规模上不相匹配、不相适应:A型科技进步由于受到特别重视而得到有力的推动和规模化实施;而B、C型科技进步则往往不被重视而较少得到推动和实施。其结果是,前者在水平、成果数量和实施规模上都占有绝对优势,而后者则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我们把A型与B、C型科技进步的这种不匹配现象称为科技进步非对称性。

科技进步非对称性一般表现为:①在科学进步方面,人类非常重视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研究和认识,这种研究和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带来了相对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创新;而对人类经济活动可能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及其机理的认识要被动和落后得多,这方面的知识相对贫乏。②在技术进步方面,人类在A型技术的研发投资、成果产出及成果推广应用规模等方面远远甚于B型和C型技术。

我们可以用A型与B型科技进步各项指标(如R&D投入、科研人员数量、成果数量、成果转化率及扩散规模等)之比即A/B来衡量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程度。该比例越大说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程度越高,反之越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是反映科技进步的经济功能与环保功能比例失调的指标。当A型科技进步一花独秀时(如工业革命后很长时间)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就日趋严重;而当B型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上升或(和)c型科技进步替代A型科技进步时,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就会降低(见图1)。

2.3 环境问题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

科技进步非对称性与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环境问题=f(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如图2所示。

这种关系表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人类根源。

由于到目前为止各国尚未曾设计和采用反映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有关分类统计指标,这使我们难以用相关数据对“环境质量一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相关性作数理方面的实证分析。但是,我们也完全可以用科技进步和环境问题演变的历史事实,对环境问题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因果关系作出令人可信的定性实证分析或检验。

在更早以前,科技进步和环境问题并不突出,而自18世纪以A型科技进步为主要内容的欧洲科技革命开始,情况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A型科技进步单打独进,催生出了工业化,并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但是,由于缺乏B型科技进步的匹配作用,因而A型科技进步给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煤污染),城市环境的污染成为工业革命最具灾难性的后果之一。阿・汤在19世纪80年代就曾断言,产业革命的烟雾所带来的破坏要多于创造,保罗・霍根也曾指出,“自18世纪中期起,自然界受到的损害比整个史前时代造成的损害还要大”。20世纪30年代以后,石油科技进步(也属A型科技进步)又在煤污染的基础上给环境带来石油污染。治理煤污染和石油污染的B型科技进步尚未跟上,到20世纪60年代后,化工技术尤其是有机化工技术(仍属A型科技进步)的问世和大规模应用,又为环境平添了一种全新的化学污染。多重污染的叠加,使环境问题雪上加霜,最终促成了20世纪30年代一60年代环境公害事件的大爆发。18世

纪欧洲产业革命以来的200年,是欧美和日本A型科技进步独领(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加剧)和经济大发展的200年,也是环境退化加剧和全球气候变暖的200年。

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终于激怒了人们,20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以此为契机,B型科技进步开始有了良好的势头,部分学者也认识到技术进步非对称性问题的存在。70年代以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B型科技进步逐步催生出“第零次产业”――环境产业,“环境友好型”的C型科技进步也逐步得到重视。此后不少发达国家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状况得到某种改善,从而其环境恶化状况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改善。

但是,全球环境问题至今依然没有被遏制住,其原因依然是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在作祟:①虽然B型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但A型科技进步速度更快。②某些发达国家通过贸易途径将污染产业和危险废物向国外转移,削减了本国A型技术的应用规模,改善了本国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和环境恶化状况,但却恶化了引进国的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和环境。③虽然原有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解,但同时又有新的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的产生。知识经济中的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A型高科技进步给世界带来了电子垃圾、电磁波的辐射、基因污染和基因安全、纳米技术的安全性、电子信息污染等问题,而相应的B型高科技进步并未能及时为我们提供相应的污染治理手段。新老环境问题的叠加使全球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和严峻。

综上所述,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及其演变是环境问题产生和演变的背后根源,当然它也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倒u型走势的成因:在EKC的左半部,环境污染之所以趋重,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经济增长增长所依赖的是非对称的科技进步。而在EKC的右半部,环境问题之所以会得到改善,则是由于人类逐步自觉或不自觉地遏制或纠正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的结果。“环境污染一经济增长”的N型、同步和u型等曲线关系也是相应领域科技进步非对称性演变的结果。

实际上,按照科技进步非对称性理论,无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还是经济发达期,只要我们能够使A、B、C各种类型的科学技术按其功能匹配地发展,就会避免陷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并存的“怪圈”之中,实现人与自然或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夙愿。

3 影响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存在和演变的因素

如何才能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遏制或纠正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呢?这主要与影响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存在和演变的因素有关。

3.1 科技进步成本效益反差律

在A、B、c三种类型的科技进步中,存在着较大的成本反差和效益反差。

一般而言,在科学进步方面,人们对正面或正向的问题的认识总是容易一些,而对其逆向或负面问题的认识相对较难,比如:①数学上的加法、乘法、乘方等正向运算相对比较容易,而其逆运算的减法、除法和开方等相对较难;②弄清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的机理或规律也往往比弄清技术应用的正面效应的机理要困难和费时。如人类对煤、石油等作为能源应用时所导致的污染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B型科学进步)要比对煤、石油等可作能源使用及其机理的认识(A型科学进步)要难得多。因此不难理解:人类从发现酸雨现象到真切地感受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竟然经历了一百多年。生态学、环境科学(属于B型科技进步)在A型科技进步导致环境问题达100多年之后才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即使到今天,人类对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机理等尚未认识清楚。

科学研究只是为解释或理解客观现象提供了一种模型,而要解决实际问题还要进行艰难的技术开发,也需要更多的投入。同样,在技术进步方面,由A型技术进步到B型技术进步,再到c型技术进步,其难度或投入是递增的。例如,一般能源(如化学能、水能、风能等)技术均属A型科技进步,人类没有费太大的功夫就掌握了。可控核聚变能源是储量巨大而且十分清洁的能源,人类如能突破和掌握这种技术(c型科技进步)将会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无限光明,但是这太难了。

难,往往意味着技术高,意味着费事耗时,意味着开发成本和初期使用费用高,但也很可能意味着成本下降空间大,意味着长期经济效益好;难,导致C型高科技进步滞后,但是,一旦获得突破,人类就会受益无穷。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一般而言,“理性的”人类在作选择时往往不会舍近求远或舍易求难,而是会先易后难。因而科技进步演变的规律大致会是:A型技术进步在先,尔后是B型技术进步跟进,而最终人类将以C型技术进步为主导――这时人类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极度发达的新时代。同时,这也是科技进步非对称性产生、强化和向着改善的方向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破坏容易而建立难。毁坏一件东西要比制作一件同样的东西容易得多。同样,环境的“破与立”也是如此。生态环境可以毁于一旦,而恢复已经恶化了的生态环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建设或改善环境是一个非自动的需要消耗能量的有序化过程,而破坏环境是一个自动的无序化过程。可见,污染和破坏环境是经济代价和时间代价都极高的事情,我们显然不能再走抛开环境问题去发展经济的老路,而是要通过改造和优化科技进步的结构与功能,使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个目的服务。

3.2 市场竞争机制

市场竞争机制对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具有巨大的强化作用。在市场竞争机制下,“经济人”追逐内部的(局部的)、直接的和可预期的(近期的)经济利益几乎成为经济秩序。而A型科技进步恰恰能够成为“经济人”们实现经济目的的有力工具,因而A型科技进步能够博得市场的青睐,能够获得“经济人”大量“货币选票”的支持。B类科技进步成果的实施或应用往往因其周期长、市场效益低、反应慢而令“经济人”人望而却步,而且它为社会带来的诸多“好处”对于“经济人”来说是外部的,因此B类科技进步很难获得与A类科技进步相匹配的物质支持和发展。

市场化的工业经济更使人类尝到了高经济增长的甜头,悟出了发展经济的硬道理。200多年来,英国教会了人们如何进行生产,美国则使人们学会了如何消费和享受,从而把人类引向了物欲极度膨胀的非理性境地。在市场经济中,为了发展经济,为了能够更多地从自然界攫取,A型科技进步常常会被推向它的顶点,这也就必然会把科技进步非对称性推向它的极端。

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选择可能是理性的,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它的行为却表现出很大程度的非理性,因为它导致负的外部性的经常性发生,从而导致整体经济效率或长远经济效率的降低。而在科技进步被经济增长目标牵着鼻子走的情势下,科技进步则很难在解决负的外部性问题上有所作为。

3.3 环境经济政策

软弱的不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则会姑息和容忍科技进

步非对称性的存在甚至强化,而严格的、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则可以使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得到超前的遏制和纠正。

环境经济政策是调节“经济人”的行为、弥补市场失灵缺陷的工具。然而,目前人类控制自身的政策能力却弱得难以与人类开发自然的技术能力相匹配。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主要不是人类的科技进步能力问题,而是科技进步导向问题或环境经济政策(制度)问题。

严格的环保经济政策能够引发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尤其能够促进B、c型科技进步,从而降低科技进步非对称性;而且,在强有力的B、C型科技进步的支撑下,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到有效的执行,因为B、c型科技进步能够为直接消除、避免或显著降低经济活动的负的外部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政策是强势的,而环境政策却是弱势的,两者处于极度不对称状态,这实际上是容忍或默许科技进步的非对称性的存在甚至强化,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持续恶化。虽然我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尤其在口头上是如此,但是比起对经济的重视,环境保护仍处于次要地位――至少在实践上或实际效果上是如此。最近二三十年来,各国对于环境保护所要达到的水准日益严峻,但经济增长却没有受到阻碍。在中国,经济增长计划可以毫不含糊地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而环境保护目标却可能会打折扣,如“十五”期间污染物总量削减是所有国民经济指标中惟一没有完成任务的指标。

经济与环境两种政策的非对称性状况之所以难以扭转,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在感觉和认识上仍然严重地受制于传统的经济学观念。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环境与经济是竞争关系,环境保护的机会成本太高,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很明显,这种观点本身就是“经济唯上论”。但是,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则认为环境与经济是共生关系,他在1991年提出环境保护能够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张,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能够引发创新,抵消成本,这不仅不会造成厂商成本增加,反而能产生净收益,使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这被称为波特假说(Porter Hypothesis)。

传统经济学注重考察资源(不包括环境)的近期或短期配置效果。而从短期看,实施较严格的环保政策,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因为企业环保的投入资金是昂贵的,这是和企业的商业目的是相矛盾的,因而谁投资环保谁就会吃亏。

然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则强调包括环境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配置及其相互影响的长远效果。适当严格的环保政策会使厂商从长计议,激励其B、c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不仅会减少污染,同时也会由于产品质量的改善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提高生产力和产品竞争力。因此,谁积极投资环保尤其投资环保科技创新,谁就有可能在B、C型科技进步方面占得先机;而在消费者环保道德意识不断提高和环境标准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基本准则的背景下,谁能够占得B、C型科技创新的先机,谁就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谁就会赢得环境与经济的双重竞争优势。美国PPG化工产品公司中国地区总经理叶维佳在回答记者“环保投入是否会给企业带来商业回报”的问题时曾谈到:“如果全社会的环境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而且,如果有科学合理的环保政策,有健全完善的环保法规法制,企业完全可以将环保成本内部化,高质量、高环保标准的产品在市场上会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但是,必须要有给定的那些前提”。言外之意:如果环保政策科学合理,并有健全完善的环保法制――保证大家都能公平地遵守,消除执法不严导致的囚徒博弈中的侥幸行为,那么投资环保会带来商业回报,不仅不会影响而且还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显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最经济的环保路径应是在环境问题出现前就积极投资环保,因为“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太高了。然而,如今企业在环保投资方面却举步维艰,这既是企业短视经济观念使然,更重要的还是环境政策方面的问题。严格而合理的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制会使厂商的行为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主张保持一致。

在实行严格的环境政策的初期,国家应在B型科技进步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将既有利于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又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时也给企业以明显的环境政策趋紧的调控信号,迫使企业作长远环境科技创新的打算。企业则可以把技术创新重心的放在推动C型科技进步上。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态能力;科技企业;小微企业;发展机制;体制创新

1引言

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优化管理体系,改善管理状况成为企业提升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科技企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的,特别是在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外科技交流逐渐增加。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为科技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科技企业的发展获得了强大的动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民众也日益重视科技的发展,追求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带动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手段,科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逐渐从国家推动向国家引导、市场推动转变。小微企业占据市场主体数量的绝大多数,是市场活力的重要来源,在轻资产发展浪潮下,科技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突现。科技型小微企业不但带来了就业增长、经济进步,更增加了市场活力,带动和整合了国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机制的研究对市场的完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动态能力理论随着20世纪90年代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由于科学技术更新较快,时代性较强,技术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动态能力视角下的科技企业发展研究更显紧迫。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企业绩效的改善和企业战略管理的优化一直是企业管理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国外市场经济发展较早,因此对企业管理、公司战略以及绩效优化改善方面的研究较多。在战略管理领域,外国专家学者大多利用理性分析和模型构建来量化解决企业管理战略问题并提出绩效改善方案。Porter在1980年构建了战略位势分析范式;Nelson和Winter在1982年提出了企业管理演化论;1984年,Wernerfelt提出了企业资源理论,全面分析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资源与环境;1995年,Brandenburger和Nalebuff进行了竞争互动博弈论分析,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逐渐由外部环境转移到内部资源中来;直到1995年,Teece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共鸣和探讨,其认为动态能力主要是企业整合自身内外部资源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Eisenhardt和Martin在2000年提出企业需要使用资源来适应和匹配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企业的动态能力即是整合、获取、优化和应用自身所掌握资源的能力。

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是从21世纪初开始逐渐展开研究并日益深入的。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外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所不同,因此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不一样,动态能力理论的实践与运用也应该符合中国特色,我国学者开展了新的研究与尝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系逐渐完善,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和深度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我国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也逐渐多样化。罗仲伟等人在2014年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了企业动态能力在科技创新与迭代中的重要作用,技术范式的转变与动态能力的把握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5年,唐孝文等人对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战略转型过程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动态能力贯穿企业战略转型的全过程,企业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马文甲等人在2016年针对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企业应对不同的重点领域分配动态能力。

3企业动态能力的重要性

3.1动态能力有利于优化企业惯例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决策惯例,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具有明显的个人倾向,而个人的习惯往往会形成惯例,如高层管理人员往往会根据自身喜好来决定企业开会的周期、时间、地点等,企业的布局和选址也往往在可选择范围内形成惯例。在生产过程中,发货销货周期的确定与执行会形成惯例,长此以往,一旦企业经营形式发生变化,企业很难进行迅速调整。企业动态能力是重要的组织能力,是对企业整体能力的衡量,将会优化企业惯例,将企业惯例与快速变化的环境相互融合,使惯例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是嵌入组织程序或过程的可识别的具体惯例。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体量小,掌握的无形技术资产占据主要地位,因此企业惯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加突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动态能力更能完善其操作性惯例与探索性惯例,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3.2动态能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动态能力是衡量企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标杆,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竞争力有8个重要来源部分:专属掌握的重要技术手段、软硬件结合的互补资产、流动货币资产或变现能力、社会地位以及综合资源带来的信誉资产、科学治理结构和合理的组织模式形成的结构资产、所处的制度环境与社会环境、所处的市场地位与占据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战略和长远发展的综合掌握所形成的组织资产。这8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都与企业的动态能力有关,因为企业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发生巨大变化时,谁能更快速地适应变化并且尽快调整,谁就能占据市场优势,抢占竞争制高点。科技型企业在细分领域往往趋同化,当科学技术资源无法成为实现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时,动态能力就成为考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3动态能力有利于提升组织效果

由于企业的系统依赖性,很多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无法被复制和模仿。如果不对企业的系统管理进行进一步优化,就无法改变企业协调工作和资源整合的对策。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紧密协作,仅仅改变其中的部分无法实现持续科学运行。企业的组织过程各个部分存在内在联系,复制一个单独的组织过程要求整个系统都必须改变,组织间的联系方式也要发生变化,因此片面地模仿或复制一个成功的模式就难以达成效果。不同企业协调经济活动的方式有明显的不同,这些区别对于产品的开发成本、开发时间和产品质量有明显的影响。企业协调工作的差异还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意味着企业往往具有带有其特色的协调与整合资源的惯例,这些管理是其他企业难以学习和模仿的。企业的动态能力有助于企业的协调与整合,对企业内部的动态变化也能快速适应。

3.4动态能力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基石

市场变化瞬息万变,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将不断调千千万万的企业运行。在市场变化过程中,适应市场的发展才能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得生存。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换代日益加快,社会进步日新月异,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逐渐成为科技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某一项科学技术在刚出现时可能是前沿尖端技术,可是当科技被迅速的复制和传播,某一项技术成为流行技术并被同行业掌握和发展的时候,这一项科学技术就会很快走向衰落。特别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不断提升动态能力才能使科技型企业在市场变化发展过程中找到立足之地。

4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探索

4.1重视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开发

对科技企业来说,无形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掌握的科学技术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科技型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即能否拥有掌握核心竞争力、掌握前沿高端技术的人才。而人才是否会为这个企业服务,则取决于企业能否提供良好的人才发展空间。企业应该重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保护,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协作。科技企业中实际应用的技能型人才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企业发展需要协调科技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端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科技企业的资产体量较大,但是有形资产不多,而无形资产的安全性和价值变动都较大,对企业的动态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4.2提升企业决策的灵活性与科学性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灵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决策,同时企业内部管理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内部的协调和优化也需要加以重视。企业决策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的周期都比较短,这就需要更加灵活的决策模式和思维动态。如果管理者思维僵化、瞻前顾后,本来掌握的优势技术和竞争力就可能会被迅速淘汰,丧失原有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决策既要保证科学性和有效性,又要尽量灵活,在动态能力视角下,企业通过对自身掌握资源的利用和创造,来灵活应对复杂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局势。

4.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机制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对科技企业来讲同样至关重要,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在市场中获取利润,因此企业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设计和生产产品。对科学技术的研发也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展开,如果企业产品市场不受欢迎,那企业的产品拓展和所谓的创新也就失去了价值。小微企业尽管规模较小,但是经营灵活,可以吸收更多的科技人才来进行全面科技研发,创新灵感也可以进行较丰富地收集,只要面向市场开拓创新,就迟早可以在竞争中获取优势。

4.4利用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交流互通

随着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加,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科研成果丰硕。但是如果没有成果转化平台,那么科技成果就沦为“花瓶”,无法为社会提供价值。产业成果转化机制体制如知识产权评估、价值分析、交易、转化、质押、投融资、运营、托管等,都对科技企业的创新和健康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成果转化平台需要提供专业性、多功能的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高效对接有关各方。科技型小微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利用成果转化平台来分散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同时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推进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企业不仅可以在技术上相互交流,而且可以在产业合作、销售渠道合作、生产合作等多方面进行,这样既扩展知识、能力、经验的交流,扩大了知识的溢出效应,又能够在频繁的竞争与合作中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优化资源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吴航.动态能力视角下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机制研究:以战略导向为调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2]唐孝文,刘敦虎,肖进.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战略转型过程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15(01).

[3]王虹,曾玉成,李蔚.营销动态能力视角下组织与制度环境的共演模型——以浙江卫视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7).

[4]乔俊国.动态能力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机制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2.